为什么6月初全网禁止改名字,王者荣耀当前已被禁止改名是什么原因?
王者荣耀要限制改名的原因如下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参加游戏的人更有游戏的体验感,而不是把精力全部放在平凡的更改名字上,而且名字更改平凡队友一些情况是不利的,比如说某一个名字打得很厉害,大家都想改成这个名字就会影响认知度。
世界上有哪些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
世界范围内的悬案有很多,比如“黑色大丽花、彭加木事件”等悬案。但是最让我感到恐惧,至今还没有破解的悬案,应该还是1996年的南大碎尸案。
这真的像一场完美的犯罪,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留下任何DNA、指纹等有效线索。而且主要因为没有任何目击者洞晓!至今为止,我们都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现在20多年过去了,再去看这个悬案,破案的可能仍然是渺茫。
01:“南大碎尸案”事件综述1996年的1月7号,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日子,也是刁爱青同学潘秀丽20岁生日。那天高兴的潘秀丽,约好了刁爱青等几个老同学聚餐。那天刁爱青和平常一样,仍然是腼腆不怎么说话。当天晚上刁爱青,和同学潘秀丽住在一起,第二天她回到了南京大学。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是潘秀丽和老同学刁爱青,两人最后的一次会面。1996年1月10号晚上,刁爱青在自己吃完晚饭后外出溜达。据说是因为同宿舍的女生,违反学校规则使用电器,导致了身为寝室长的刁爱青,被宿管阿姨给处罚,这也导致了刁爱青心情不好。于是她就打算外出溜达散散心!但就是这次的溜达,刁爱青之后再也没能回到宿舍。
刁爱青在外出的时候,还特意铺平了自己的被子。这似乎可以看出来,刁爱青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外出,而是准备回来睡觉。据最后看见刁爱青的目击者回忆,他看见刁爱青的地点,是紧邻南大附近的青岛路。当时刁爱青穿着红色的外套,从她的着装来看,并没有任何的异常情况。但是就是那天后的整整九天,刁爱青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彻底没有了任何消息。
一直到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天气以后,刁爱青的尸体被发现了。地点在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华侨路的小巷子里。一位打扫街道清洁卫生的老太太,她像往常一样出来工作。但是那天大清早一出来,她就看见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老太太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500多片煮熟了、同时排放很整齐的肉片。一开始老太太很高兴,以为大清早好运,捡到能够吃的肉了。
彼时老太太把那看成的是猪肉,她高兴的带着肉跑回家了。但是就是在清洗的过程时,老太太在这堆肉的里面,发现了3根属于人手的食指。这把老太太当时吓得够呛,差点把心脏病都吓出来了。之后反应过来的老太太,立刻第一时间就报了警。而至于尸体的其他部分,分别在水左港路、龙王山里发现。并且被放在一个提包、一件床单里面。
让人震惊的是,尸体在被煮熟以后,估计是总共被切成了整整2000多片。同时刀工相当精细、排放十分整齐。当时南京的刑侦支队,可以说在全国都是鼎鼎有名的。但是南京的法医在检测尸体时,仍然被凶手的手法给吓到了。
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还没有一起碎尸案,能够做到这种瞠目结舌的程度。尸块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手法之熟练,就连一般的法医,都是不具备这种心理,并且也没有这种技术能力的。由此可见,凶手的残忍程度,以及超强的心理素质。
02:警方想方设法全力调查警方在案发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对刁爱青的同学、好友进行了排查。但是由于人数太少,以及刁爱青本身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因此刁爱青认识的人,几乎瞬间就被排除了嫌疑。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够发动人民群众,一起对南大附近周边进行排查。而且警方特别提出,凶手很可能是骑着自行车的人。
同时根据凶手的碎尸手法来看,南京当地的警方曾一度认为,凶手的职位属于医生、厨师、屠夫这种。另外警方也不遗余力的对南京周边,符合这几种职业的人群调查。后来在经过各种渠道汇总!但是仍然没有太多进展。由于受害人刁爱青是一个大一新生,她的性格内向天真,同时她的交际圈并不广泛。这都给警方勘察办案,增加了很多的难度。
由于当年凶手抛尸的地点,除了一处是在郊区的龙王山,其它基本上都是在市中心的闹市区。在很多人的观点来看,凶手在市中心抛尸并不符合常理。因为按照我们的固定思维,在正常的碎尸案里面,凶手在杀了人之后,按照常理都是把尸体抛至荒郊野外啊。怎么可能如此大胆,把尸体抛尸至市中心地区呢?嫌疑人是不是在挑战社会呢?
不过按照警方的推测和调查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警方的观点认为,这个凶手很可能不是独居,他原本打算是把尸体,全部扔到龙王山这种僻远的郊区。但是由于自己没有交通工具,而且过南京长江大桥这种地方,又只能坐公交车这种大型交通工具。而自己一次性携带太多的尸块,势必很可能被人怀疑发现,并且长江大桥上是有警察巡逻的。
所以凶手只能分几次抛尸,在自己第一次成功扔到龙王山后,原本他打算继续往郊区赶去。但是突然有亲朋好友、室友这种情况回来了,或者是亲戚好友这些,来家里走访居住。又或者是因为凶手,急于逃离出南京城的住所。而且自己剩下的几大袋尸块,如果放在家里的话,肯定会被别人发现。为了尽快处理这些罪证,不让尸块被他人发现。凶手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就近往南京城的闹市区扔了。
并且由于凶手没有汽车,很可能是骑着自行车扔掉的。华侨路和水左港这两个地方,相距仅仅不到10公里远。因此警方也推断出,凶手的经济条件并不是阔绰,属于一般经济的家庭情况。并且从凶手抛尸的行李包、袋子来看,都是那种样式老旧的,有的更是当年知青那辈,上山下乡所用的东西。通过这个也推断出,凶手并没有什么钱财。
03:为什么凶手没有被抓住?显然这个犯罪嫌疑人,显得相当有恃无恐,敢用如此残忍的犯罪手段杀人。也说明了两种情况!第一就是凶手十分的老练。很可能他在和刁爱青见面的时候,已经刻意性地避开了他人的注意。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凶手是本来就有非礼的打算,或者是诱奸的意图。
第二就是他和刁爱青接触的次数,很可能属于是很少并不多,同时时间很短的那种。比如在书店里偶尔搭腔说一句,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就算偶尔有人看见了,也不会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怀疑。而且凶手很明显在事后,再也没敢顶风作案了。
也许是因为凶手自己恐惧、也许是他自己良心发现、也许是凶手出了事故病死、老死等等。再加上当时刁爱青案的线索不够,凶手极其缜密的作案手段,并没有留下太多证据。加上没有这种类似案件出现,警方也无法通过案件关联破案。
不过在2008年6月19号那天晚上,天涯社区出现了一个名叫“黑弥撒”的网友,他署名发表了一篇《给予南大碎尸案的一点想法》的帖子。在这篇长达千字的帖子里,作者以极其缜密的语言,对凶手的模样、个性特点、为何作案的动机、心理活动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当详细全面的介绍。
比如在对嫌疑人的样貌描述中,黑弥撒在帖子里如是写道:“案发时凶手在30-40岁之间,相貌端正,受过高等教育,住在南大附近,独居,懂得一些医学方面的自身,但是没有人认识和知道。”黑弥撒的帖子发出来之后,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是在6月20号的下午,有一个ID名叫“很多”的用户,对黑弥撒的帖子进行了长达几千次的回复。
用户“很多”从多个角度,对黑弥撒文章的用词,语言细节等等进行了分析。强烈的表示黑弥撒这个人,很可能和“南大碎尸案”有关。不过警方对“黑弥撒”有所调查,据说他的父亲是一个警察。黑弥撒本人在1982年出生,而案发是在1996年,彼时黑弥撒仅仅只有14岁,这也让他成功排除了嫌疑,打消了人们的对他的怀疑。警方认为黑弥撒发帖没有恶意,仅仅是个人推断猜测罢了。
04:南大碎尸案可能破案吗?从案发的1996年,到2016年的1月19号,整整过去了20年之久。网上很多消息在传,2016年2月19号这一天,属于南大碎尸案追诉期的最后一天。而在这之后,就算最终抓到了凶手,也很难去追究其刑事责任了。不过之后警方立刻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对于南大碎尸案会追究到底!”
时间跳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南大碎尸案受害者刁爱青的姐姐,刁爱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如果我妹妹没有遇害,今年也已经44岁了,很可能家庭、事业都很好。”刁爱华一提到妹妹时,总是泪流满面,并且相当遗憾和惋惜。
在刁爱华的眼里,妹妹刁爱青性格内向,但是学习十分勤奋,爱好就是读书也音乐。她和妹妹是姐妹花,自己读书不行,但是妹妹读书很厉害。妹妹她高考了两次,第一次是发挥失利,第二次就被南大录取。妹妹当时并没有谈恋爱,因此无缘无故被杀,是不会和情杀和感情纠纷有关的。
同时受害人姐姐刁爱华也表示:“妹妹离开之后,对于家庭的打击相当大。父母一个72岁、一个是70岁,并且他们股骨头都坏死了,身体状况十分糟糕。父母他们现在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希能够看到找到杀害妹妹的凶手。”
而现在科技发达,此前的白银连环命案、南医大女生命案接连被破。让身为刁爱青姐姐的刁爱华,也重新燃起了关于妹妹的案子,能够破案的希望。但是也有警方职业人士表示:“凶手碎尸并且煮熟尸体的目的,就是为了毁灭指纹、DNA等重要线索。再加上当年没有监控等技术,加上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了,刁爱青案想要最终破案,真的是相当困难。”
总结现在距离案发过去了整整24年,“南大碎尸案”仍然是扑朔迷离,未能够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我相信正义不会缺席,期盼的就是案件能够早日告破,不仅仅让逝者能够安息,也能够给予凶手最严厉的制裁。
我们期待昭明的那一天到来,让刁爱青泉下有知。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一定要多留心眼,保护自己最重要,生命真的是太宝贵了。
一个人可以改几次名字?
身份证名字是可以不限次数的修改的,要是你没有充分的理由,公安局是不会给你更改的。
为了维护社会的有序性,公安机关对改名字是有规定的:年满18岁要更改现用的姓名,没有充分理由,不应轻易修改。
扩展资料:
成年人可以改名字。《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成年人是_更改姓名的程序是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进行姓名变更需要的材料包括本人书面申请、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能证明变更理由成立的原始证明材料。
姓名变更 (全国程序统一,审核较严格)公民申请变更姓名,需持下列证明材料 1、 申请人的书面申请(16岁以下的,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 2、 父母离异变更16岁以下人员姓氏的,需提供离婚证明手续,并经父、母双方写出协议书签字同意。 3、 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4、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须提交单位、学校人事部门准予变更证明,属在校学生的,应提交所在学校准予变更证明,无单位的需由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出具证明,然后由户籍所在地责任区民警在证明上签署意见,派出所主管所长同意后打印变更更正表(16岁以下人员变更名字,不需打印变更更正表,由主管所长审批后直接在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报分局户办大厅审核批准。 更正出生日期 公民要求更正出生日期,需持下列证明材料 1、 申请人的书面申请(16岁以下的,由监护人提出申请) 2、 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 《出生证》或出生日期差错的原因和原始凭证; 4、 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单位职工的,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准予变更证明(属于户籍登记工作人员疏忽或差错的,不需单位证明)。 5、 打印变更更正申请表后交主管所长批准后报分局主管局长审批
国家会不会出台政策禁止游戏?
先声明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青少年游戏沉迷的原因有很多,情况也复杂,不是简单的禁止网络游戏就可以避免的,打麻将,钓鱼,斗鸡等沉迷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游戏不过是沉迷的体现,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孩子自控能力差,家庭责任感淡泊,这样的孩子即便高三不沉迷电子游戏多半也会在大学堕落,因为大学可是全凭自己自控力学习的,你学不学玩不玩完全没人管。
我认为可以试一试的方法是:让他玩,但是有条件,就是你玩可以,但不能瞎玩,有本事玩出职业水平来,有本事开个直播粉丝过几十万,一旦有了专注的要求,每天看他排位有没有进步,游戏就没那么好玩了,然后逐步引导他反思家庭的艰难,反思父母的艰辛,争取让他浪子回头,复读重考,如果他游戏有天赋没准练成职业水平,那也挺赚钱的至少做自媒体以后也有个出路。
第二个方法就是设身处地的和他沟通一次,就是站在他认可的立场和他沟通,我知道这很难,家长基本不可能知道孩子是啥立场,但是一旦成功能达到一本万利的效果,想成功就必须知道他咋想的,那第一步得让他放下手机,所以可以试试找他去户外劳动,带他出去野外烧烤,然后约定不许带手机,如果他不答应就加筹码比如你不带手机我就给你买个新的玩游戏更快的这种,然后在这次没有手机的户外活动中放下家长的架子,让他把对家里的不满说出来,抱抱他,告诉他你爱他,我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但是我觉得值得试一试。
以上是我能想到办法,希望有点帮助吧,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古代皇宫里的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妻?
宫女和太监作为皇帝后宫中专为皇室服务的一种特有群体,他们接触和看到的是人世间最富丽堂皇的地方,服务的是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皇家成员,但他们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人身份低贱,一生凄苦,从他们进入宫门,就好比进入牢狱,只能是别人的附属品。宫女还要好一点,遇到人性化的朝代,或许能够在一定的年限后,重获自由,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宫女终其一生,也是老死宫中,比如元稹的诗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就将寂寥孤苦的老年宫女的心酸,描写得十分凄凉。
对于太监就更加悲惨了,宫女还有可能被放出宫,但太监在未进宫门前就已经成为身体上的残疾,在多年的宫廷生活中,更是在心理上也患上了残疾。虽然也有太监通过主子的宠爱,获得了相当高的权力和地位,但最终在生理和心理上永远无法再成为一个正常人了。
生活在深宫之中的宫女和太监,在生活和精神上长期受到压抑,同为后宫中有着相类似命运的宫女和太监,也渴望获得人间的友情和爱情,寻找感情的慰藉和温暖,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也只有宫女和太监是同病相怜。在这种情况下,宫女和太监就自发组成了类似夫妻的组合,叫“对食”,最早的对食并不限于男女之间,也有同性之间存在的情况,不同于正常的夫妻,而是情趣相投的二人搭伙吃饭而已,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问题,无法保证按时吃饭,也没有条件自己生火做饭,所以才会有两人搭伙的“对食”出现。而到了后来又出现了“菜户”的说法,这种组合就是男女二人如夫妻一样,成为固定的伙伴,相对比较稳定。
对于出现宫女、太监“对食”、“菜户”的情况,从有宫女和太监这个职业开始,就一直存在,并不是皇帝不去禁止,而是各个朝代对这种现象的态度不同,有的比较宽松,而有的就严厉禁止。从皇家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太监在当时的地位高低,是否存在宦官干政的情况,因为,凡是皇家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禁止的时期,都是皇权比较稳固,宦官远离权力的时期;而凡是皇家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的问题,比较宽松和开明的时期,都是宦官干政比较严重的时期。所以说,不是皇帝不想管,而是,有些时候是管不住,也有些时候是没有能力去管了。
比如,秦始皇晚年的时候,赵高虽是一个宦官,但已经参与到对朝廷大事的决策,甚至出现“指鹿为马”的情况,这说明赵高的权势早已经可以一手遮天了,他在秦始皇死后,竟然策划了对新帝的拥立,左右了国家的命运。权势滔天的赵高就曾娶有妻子,而且还有养女和女婿,在《史记·李斯列传》就记载赵高有女婿叫阎乐。
对宫女太监搞对食一事,也有皇帝对此明令禁止。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对宦官与宫女之间的这种行为深恶痛绝,他曾下令严加取缔,对娶妻成家的宦官,更是处以十分残酷的剥皮之刑。而清朝也是严禁宫女和太监结成“对食”。但就是在这两朝,虽然明令禁止,宫女与太监对食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特别是明朝后期更是泛滥,一个宫女或者太监在宫里如果找不到人“对食”是要被人笑话的,甚至发展到皇帝亲自给太监和宫女牵线,皇帝的这种纵容,还催生了专门为宫女和太监牵线的“红娘”。
其实皇家对宫女和太监的这种行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太监在那个时期的政治地位。比如唐代中晚期,太监已经不单单是皇室的服务员,已经逐步参与了朝政,左右了国家的局势,这一时期的知名太监也有很多,比如高力士、李辅国、田令孜、韩全海、杨复恭等,所以,这一时期皇帝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的事情就比较宽松,也可以说根本无法管理,他连正事都管不了,哪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据记载,高力士和李辅国就曾娶有妻子,其他太监也有样学样,搞对食,娶妻子的现象就非常普遍了。
再看看明太祖朱元璋严管的明朝,虽有朱元璋的明令禁止,但明朝的太监却是权势最大的,也是干预朝政最严重的,所出的知名太监也是最多的,比如魏忠贤、刘瑾、王振、汪直、郑和等等。朝廷甚至专门设有“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的位置,让太监代替皇帝行使部分权力,这也达到了太监权力的高峰。所以,这一时期皇帝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的情况更是放任自流,甚至亲自参与其中,早就忘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禁令了。明宣宗时,宦官陈芜备受宠信,宣宗先是给他赐名为"王瑾",并且亲自将两名宫女赐给他做夫人,有了皇帝的支持,明朝的宫女和太监组成“对食”的情况就更多了,有时候,皇帝和皇后也会关心自己亲信的太监、宫女的对食是谁?也就是说,到了明朝后期,这种情况就基本公开化了。
而到了清朝,皇帝和皇家对宫女和太监搞“对食”的事情,管理得相对就严,这也说明清朝的太监相对是远离权力中心的,不具备干预朝政的条件了。我们看电视剧《甄嬛传》中,苏培盛和崔槿汐就因为搞“对食”被皇后抓住把柄,遭到处罚,如果没有雍正和甄嬛的解救,他们两人的下场就不妙了,这也可以看出,清朝对这类事情的确是禁止的。
但是到了晚清,在慈禧太后的纵容下,太监的地位又得到了提升,甚至出现了安德海、小德张、李莲英这样的大太监,他们通过影响慈禧太后,来获得权力,这一时期也是对太监和宫女结对的事情相对宽松时期,一些太监和宫女组成了“对食”,还有一些太监在外购置房产,娶妻养小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太监小德张就曾在宫外娶了妻子。
所以,通过对历朝历代宫女和太监的生活进行分析,并不是皇帝和皇家对宫女和太监搞“夫妻”形式的“对食”不去禁止,而是非常难以控制,而且这种事情还随着太监在后宫、朝廷中所占分量的轻重,而被皇帝和皇家所禁止或宽容,甚至是允许,这一切都是由太监的地位所决定的。
其实,对于宫女和太监所组成的这种“夫妻”形式,还是可以理解的,这都是人之常情,他们只不过是职业不同,但毕竟都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感情宣泄的需要,就有寻找感情慰藉的需要,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人中也一定不乏两情相悦的真感情,虽然太监和宫女的感情不是正常的的感情,属于畸恋,但这只是他们身不由己的生活所决定的,也是他们情非得已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