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记忆,离婚后的你们多久走出阴影的?
我正处在离婚的阴影当中,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很想知道,或许一转头,或许一年,或许一生,过来人都会有答案,但不适合自己。
在离婚中永远是爱得深的那个人受伤最深,不管离婚的理由是什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没走出来之前,始终和一场梦一样,那么的不真实,那么的让人难以置信。
曾经的枕边人,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陌生,那张抚摸过无数次的脸,带着让人心痛的冷漠,把人击成碎片,扔在了冰冷的水中,无处着落。
不要妄图用眼泪和忏悔去挽回点什么,没人会看,没人会听。只能把自已抱成一团,让泪使劲的流,让心不休止的痛。
不敢睡觉,只因害怕清醒后的迷惘;不敢清醒,怕极了那莫名的心伤。
昨夜又梦到她了,清晰的一张脸,笑着和我说话,可即使在梦中,我也知道是假的,但还是愿意再梦一会,再留她一会,哪怕醒来湿了眼角。
还是走吧,我这样告诉自己,自赎的路就在脚下,迟早要迈出去的,留下又如何,那颗心早已远去,再也不会为你跳动一下。
当你失落时候会想起前女友或者前男友吗?
我会的,人之常情,很多时候,孤独无助的时候,一个人静静买醉的,总会想起很多事情,想起曾经流逝的一切,拿起手机翻看号码,打开微信,看着熟悉的头像,想听听她的声音,哪怕只是说一声喂,哪怕电话那头只是轻轻的笑一声,想说一句你还好吗?我想你了。但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可能,爱她就不要去打搅她,不要让她的生活因为自己受到一点一丝的伤害。因为我知道今世无缘,缘薄情浅,我的出现只会打乱她的生活,给她增加压力,既然爱她,不如就相互安好,不在打搅。所以很多时候只能想想,幻想她的安慰与陪伴。
你喝醉之后干过哪些疯狂的事情?
年轻得时候经常拼酒,干过不少傻事。
我有一个同事,酒量很大,号称“斤不倒”。每次喝酒都派我喝酒,而我的酒量显然不如他。
有一次,另有一个同事受伤了,我俩去探望。受伤的同事住的地方是偏僻的村子,没通公路,只有一条小土路。天刚刚下完雨,我俩骑着摩托车,顺着泥泞的小路扭扭捏捏的好歹到了受伤的同事家。
他刚好逮了一条大鲤鱼,顺便弄了几个小菜。由于那个同事头部受伤,围着纱布不能喝酒。本来我俩一个骑摩托车不能喝酒,一个酒量不行不想喝酒,架不住受伤同学的热情俗话说好吃不撑三让,转眼间一瓶好酒就下了肚。当然,我喝的少。
受伤的同事看局的不怕局大,恐怕我俩喝不足,转身又拿出一瓶装饰精美的好酒,问我们还喝不喝?“斤不倒”正喝在兴头上,哪能不喝?我劝解不下,生气的说要喝就喝干净这一瓶。
话说我们已经喝了一瓶了,再喝着一瓶,平均都一人一斤了,我喝的少也得半斤了,早就超量了。“斤不倒”喝这些肯定也是觉着酒了。散场后赶紧骑车往回赶(那时候还不查酒驾)。刚下完小雨路面特别湿滑,道路泥泞,来得时候清醒都扭七别八,现在喝了这么多酒,早就没了分寸。我俩三步一个倒,两步一个歪,我俩浑身摔得跟泥猴似的,不像个人样了。
终于走出了泥泞的小路,来到了大道上。“斤不倒”说我不能送你了,你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吧。说完就骑上车顾自走了。
我站在路边,浑身泥巴,来了公交车一看我这样哪能让我上车啊?眼看一辆一辆公交车不拉我。
当时我酒劲已经上来了,站在路边扶着路灯杆摇摇晃晃不太清醒了,但还知道自己满身泥巴司机是把我当成醉汉了(事实上就是)。我灵机一动,赶忙把衣服脱下来反过来穿上,心想这回你看不出来了吧?(在司机看来更是醉汉了,上半身反穿着衣服,裤子鞋上脸上头上满是泥巴,想想都好笑)
不用怀疑,最后没一辆车拉我。在我意识尚有一丝清醒之际,我给另一个有车的同事打了个电话,说快来拉我。同事问在哪?我说我也不知道。
后来的事就不知道了。醒来已经躺在家里床上。老婆脸色难看,好久没给我说话,这次喝醉酒,可真是一辈子忘不了[捂脸]
为什么痛苦的回忆很难忘记?
某朋友应该是受到妈妈的影响,是一个悲观情绪比较重的人,所以在生活中往往会放大痛苦,忽略快乐。每天把自己放置在痛苦的记忆中无法自拔。明明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但是无法克制住自己的这种情绪。 这种记住痛苦忘记快乐的方式对我影响很大,置身于悲观情绪的人,就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把自己压得很累很累。
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几段话:“情绪低落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痛苦的记忆,情绪欢乐时倾向于回想起高兴的记忆。”“我们总是长期处于悲伤、羞耻、痛苦、紧张、嫉妒、仇恨这样一类情绪之中,而快乐、释放、骄傲这样的情绪都转瞬即逝。”“伴随我们成长的,几乎都是痛苦的东西。在情绪与记忆的‘相惜’效应下,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忆起过去的痛苦。”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难以忘记痛苦,情绪悲观的人表现得更为明显。反过来说痛苦的回忆很难忘记和我们的心态有关。
我更希望人们能够记住快乐,忘记痛苦。成年以后,离开家,和妈妈的距离变得远了不少。再次和妈妈一起生活,是我生二孩以后。接近三年的时间,和妈妈朝夕相处,当妈妈喋喋不休地向我诉说着她的苦痛的回忆时,我发现我也堕入了悲苦的情绪牢笼之中。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能够接受,渐渐的我发现这种情绪状态非常的坏,让人变得敏感脆弱,变得斤斤计较,变得面目丑陋。我努力想去改变这种现状,改变妈妈。告诉她,别老是纠结在那些不堪的记忆中,放大自己的痛苦,让自己徒增烦恼。多想一些快乐的事,让自己快乐起来。
就像别人说的苦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为何不去想一些快乐的事情呢? 调整心态,学着忘记痛苦,学着记住快乐,用正能量的情绪感染自己。那时再来读这个题目,你将会对它说不!而这个“不”,是我喜欢的!痛苦的会过去的,面都的是未来,只要你拥有良好的心态,释放负面情绪,生活就充满阳光,拥有正能量。加油哦。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样子?
- 1-
1998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注定是非常糟糕的一年。
那会儿,我还比较年轻,因对自己要求太高,又做了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事业从高峰跌落到了谷底。同时,女友离开了我。
事业和爱情的双失败,令我陷入到了深深的抑郁状态中。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抑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即使我现在回忆那时候的状态,心里还是感到一阵阵的凉意。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的话,也可以在网络上搜胡慎之《曾经2次,我从严重的抑郁症中爬起来》,我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两次抑郁症对我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一些朋友。
首先,它是无情的。
无情是指,我的情绪情感都被剥夺了,如同行尸走肉。
一个人漫无目标地走在人群中,有点像电影里的特效,自己是虚的,周围人都是实的,他们行色匆匆,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目标,但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在一个虚实的环境里,我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那种感觉就像从一种有情绪的状态变成了一种没有情绪的状态。
其次,令人无法承受的如黑云压城般的深深的自责感和愧疚感笼罩着我。我觉得自己对不起所有人,而且这种愧疚感会泛化,泛化到好像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可能对别人有害。
在别人对我有期待的时候,我让别人失望了。在做的过程中,自己也没有拼尽全力,这一点,对于一个有自我要求的人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在那种状态下,我又对很多人感到非常愤怒。愤怒是因为怨恨,我希望能把部分责任推给别人,所以,我又会觉得别人都对不起我。
在我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对不起我的时候,我变得特别焦虑,很愤怒,不愿跟任何人交流。但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愤怒已经令我有意识地切断了跟外界所有人的联系。
到最后,我发现,对于过去,我是无能为力的。对于将来,我同样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无力感又被我深深地体验到了。
存在,意味着什么?
我不知道,我只觉得自己很像行尸走肉。
- 2 -
那时的我,就像一个人生活在无边无际的黑洞里。
每天会吃饭,但不是因为饥饿,因为我根本不知道饥饿是什么感觉?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运作过程,“哦,到点了,要吃饭了。”
那真是一种绝望的状态。
难以入眠,本身具备的一些功能也在慢慢衰退。
98年,没有全天24小时的电视节目,也没有网络电视。凌晨2点多钟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电视节目了,然后电视上会出现那种老式静止的画面,唯一动的,就是时针。(如下图▼)
切断跟所有人的联系后,我经常一个人看着那些无聊的电视。
因为我希望所在的空间里能有一点声音,保持一点点跟周遭世界的联系。
时针一分一秒的过去,我看着电视静止的画面,直到凌晨三四五点,仍旧是一点睡意都没有。我不知道睡着以后,第二天醒来将面对的是什么,可能又是一个重复的日子,因此,我对睡没有半点渴望,对性也没有欲望,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里?
我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也不愿跟任何人接触。
现在的我再去理解一下那时候的我,总结了这几点:
第一,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消失了。
第二,乐趣的丧失。
第三,关系的失联。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我找不到自己。
我的自我不是很稳定,很少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谁。
那段时间,我每天重复地问自己,存在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 3 -
在那种状态下,我尝试着让自己的状态稍微好转一点,也在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更努力一点,尽快从那种状态里边走出来。
我也尝试过走到外面,感受太阳,感受周边的人。但当我真的想跟别人建立联系时,我又会觉得自己像一具行尸走肉,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哪怕别人主动跟我聊天,我也保持沉默。
偶尔去小卖部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我也尽量用简短的语言告诉老板,我要什么,拿到东西后立刻走。
我也尝试过去感受别人的生活,比如,我看到别人打牌的时候,我也希望能参与进去。但当我真的参与到牌局中来,又会很快找一个理由离开,甚至会鄙视打牌的人,“这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当然,表面上,我会跟随他们一起笑。但内心的感觉是,觉得自己像一个陷入黑暗的婴儿,所有的东西都消失了。
这种状态,我持续了8个月。
逐渐,我发现,我的状态越来越严重了,吃饭只吃一餐,睡不着觉......那一刻,我想到了解脱,因为那种感觉太糟糕了,糟糕到认为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我写过几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空洞,多半是告诉对方,我是多么糟糕,我对不起你们,很愧疚。不管我是活着,还是死了,别人都不会太在意,地球照样转。
因此,我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我做完这个决定,有些东西反而慢慢地踏实了下来,想了想,还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做的呢?
我想到了一个朋友,好像需要跟他说些什么,又好像不需要跟他说什么。总之,我想办法找到了他。
见他之前,我对外表做了点装扮,我不希望别人看出目前我是怎样的状态,可以说,我把生命中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这一点:让自己打扮的稍微好点。
那位朋友跟我说了很多,有几句话触动到了我。
他说,“你这段时间的状态好像不是很好,我一直在找你,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其实可以跟我说说,看看我能否跟你一起想办法。”
朋友的那番话,就像在我油尽灯枯的时候,注入了一点点活下去的能量,尽管这能量不是很足。但那一刻,我感到跟他建立了一种连接,而且,这种连接是他主动跟我建立的,我抗拒不了。
看似不经意的一两句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人关心我的,这让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我哭不出来,也悲伤不起来,因为抑郁的时间太久了。
我能感到,内心的某种东西被波动到了。
他跟我说了蛮多话,我也把自己的状态跟他说了,后来,他建议我去看一下医生。那时候很难找到心理医生,所以,我去精神科看了一下。
他陪我到精神科,开了一些药。
其实,吃药也是一种照顾,最起码我在告诉自己,我只是病了。
同时,有一个人能陪着我,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回应的世界里。
——the end——
作者介绍: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胡慎之:幸福家庭必修课》在喜马拉雅热销中。新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父母的教养,孩子的成长》京东当当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