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论禅,什么是禅?
什么是禅?
禅,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含有祖师禅与佛祖禅。
佛教中禅宗简称“禅那”, 也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意译“思维修”或“静虑”。
“思维修”是依因思维立名,即指将一心思维研修为原因,得以定心。思维修多受个人的生活经验,逻辑思维定势等的影响。
“静虑”是破除思维障碍,依静体立名,禅那之体,依寂静而具审虑之用。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即为“禅那”,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人在生活中,虽在事物中,但心神归于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我执等的影响都摒弃掉,把神收回体魄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生活即是禅,大多数人们将"禅"的义理渐渐融于生活,不执着于教派,"禅"最早依"禅宗"得以发展,由南北时期的菩提达摩创立。
(注:融个人解答,参考《国学常识》
禅宗有一切法皆是佛法之说?
万恶回头可见善,
最怕恶念在胸中徘徊。
不识己,苦一世。
识己者,转善得福业。
现在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真的懂禅吗?
其实禅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与我们如影随形。只是人们有意无意地将它玄化了,这与中国历史上魏晋时期,士大夫之间"谈玄"之风相类似。如今普通人都可以谈禅,没什么神秘的。佛教认为:人有六根,(耳、鼻、舌、眼、身、意)前五项都可以相互察觉传递,唯有"意"必须借助第三物才能被呈现,并且,千变万化,难以琢磨。于是,人们想用科学解读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从起点上说,已经错了!因为科学只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低级的事物不可能解读比它自身还高级的事物,这是常识!
怎么能学好禅宗?
学禅就要先参禅,不要咬文嚼字,体会禅的感觉,等到顿悟就会明白禅意都是围绕本性在转。渐修就是跟洗衣服一样,把心上挂碍一点点拨出来,去掉,洗干净了就现出本性,先顿悟再渐修,先渐修再顿悟,这没差别。
禅起源于印度吗?
禅和佛教是两码事儿吧?首先这个问题就有点问题!禅不仅仅包含佛教,而是很广义的一种文化,再说直观一些,禅和禅义,包含佛、道各家教义在内。所以根本谈不上起源于印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