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风云,有没有网上超级火的电视剧电影?
没看过的网剧太多,象《最好的我们》,《镇魂》,《余罪》,《延禧攻略》,《白夜追凶》,《河神》这些当时很火也没去看。
林黛玉的原型是谁?
说起《红楼梦》,我都比较了解,对其中的人物也很熟悉,也常常会想书中的人物形象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是不是在现实中有这样的人物原型?书中的贾宝玉的原型是谁 ?有人就猜想可能是作者曹雪芹本人,也可能是词人纳兰性德等人。
而大多数人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原型是谁很感兴趣,推测也颇多,那么林黛玉在当时的生活中真的有原型吗?她的原型是谁?又有什么根据呢?今天我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关于林黛玉的原型是谁?自从《红楼梦》这部书问世以来,人们就争论不休。归结起来,认知度比较高的有以下几个女人:
—、李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
在国内,有些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就是李香玉,谁是李香玉?
李香玉康熙时苏州织造李煦的孙女,她的父亲则是两淮盐课的李鼎。要知道,当时的织造和盐课在清代可是两个油水很大的官职,只有皇帝最亲信才能担任。所以,李家是望族,李香玉生活在这样的家中那肯定是被万般宠爱。
而曹家在当时也是康熙的重臣,和李家一起掌管织造府。因此,他们两家就像亲戚一样好。而李煦又是曹雪芹嫡亲祖母的胞弟,这样推测曹雪芹和李香玉应该从小就相识,关系也一定不一般。
后来,受宫廷斗争影响,李煦牵连,最后被革职抄家,不久就去世了,而李香玉就曾在曹家长期寄住。
曹雪芹是曹颙的遗腹子,曹雪芹的祖母李氏十分喜爱曹雪芹,每次到苏州探望母亲文氏太夫人时,就会带曹雪芹一起去,所以,曹雪芹也经常住衣李鼎家的拙政园里。
到康熙末年,李香玉的父母先后离世,年幼的李香玉就被曹雪芹的祖母接至江宁织造府,与曹雪芹相伴共读。这期间,这两人相知相惜,感情日深。
曹雪芹和李香玉就是这样一同玩耍,一同读书,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后来,曹家也被抄家,只好搬到了京城,靠亲友帮衬方能度日。而在曹家寄住李香玉由于多愁善感,虚弱寡欢,没几年,竟香消玉殒。
所以,大家就猜测,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就是以李香玉为原型塑造的林黛玉。
二、林黛玉的原型是一个丫鬟
也有一部分专家说,林黛玉的原型不是李香玉,而是曹雪芹府上的一个丫鬟,叫玉莲。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那可是了不得,不仅历任苏州织造,后来又任江宁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
所以,曹雪芹在年轻时,他家境还是很不错的。他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高楼大院,家里的丫鬟众多,仆佣成群,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生活让曹雪芹对读书不感兴趣,但爱看杂书,这和他写的贾宝玉差不多。
一次曹雪芹读了一本《西厢记》,那是爱不释手,一连读了好几篇。
曹雪芹的房里有一个丫鬟,叫玉莲,人漂亮,也很聪明,曹雪芹对她非常喜欢,平时没事就教她读书认字。一天,曹雪芹把《西厢记》让玉莲看,很快玉莲就看完了。从此,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西厢记》。而且两人彼此之间更加喜欢了。
所以,在《红楼梦》中,也有宝玉、黛玉共读西厢的情节。人们就认为林黛玉的原型可能就是这个丫鬟。
三、林黛玉的原型是纳兰容若的表妹惠儿,康熙的嫔妃惠妃
也有观点认为林黛玉的原型人物就是纳兰容若的表妹惠儿。为什么会这么说,我想原因可能是当大清皇帝看到《红楼梦》时,曾禁不住说:“这写的不就是明珠家的家事吗?”
明珠就是纳兰明珠,是清代康熙朝重臣,也是词人纳兰性德的父亲。
纳兰容若和纳兰性德是一个人,他可称为是清朝第一大才子,他是明珠的长子,母亲出身高贵,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而阿济格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儿子,又是多尔衮同父同母的哥哥。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才改为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很有才华,武功也是不错的。他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喜欢写文章。
他十八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成为贡士。但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直到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他深受康熙帝喜爱,成了御前侍卫,不幸的是,纳兰容若于康熙二十四年就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
那纳兰性德怎么和和康熙的嫔妃惠妃有说不清的关系呢?
传说康熙的惠妃进宫前和纳兰性德是恋人关系。惠妃是满洲正黄旗人,她的父亲索尔和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同一个祖父的堂兄弟,明珠和惠妃是堂叔侄关系,惠妃就是明珠的堂侄女,她和纳兰性德就属于是兄妹关系,而且是青梅竹马。
惠妃高贵大气,美丽端庄,后来,选秀进了后宫,颇受康熙的宠爱。有传闻说惠妃入宫后,纳兰性德经常去和惠妃约会,但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
纳兰性德的死,也有传说是因为他和康熙嫔妃,自己的表妹有私情,被康熙发现,最后被赐毒身亡,而那个他深爱的惠表妹儿,从此也被康熙冷落。
但不管怎么说,纳兰容若对爱情是很忠贞的,这也是让后人感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他写给逝去的爱妻卢氏一首《浣溪沙》就能感受到: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我想大概就是人们因为明珠的家事,又联想到惠妃也来自纳兰家族,又是才子纳兰性德表妹,就对号入座,把纳兰性德当成是宝玉的原型,而他的表妹恵儿就成了黛玉的原型。
综上所述,以上几个女性都有点像是黛玉的原型,但仔细分析又不像是,都有可能是,有可能都不是,让人难以判断。在我看来,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肯定是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也可能是真的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总之,我认为林黛玉这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应该是综合了几个女人的特点来重新创造出来的人物。决不是一个人那么简单,《红楼梦》博大精深,要想真的知道林黛玉的原型是谁,恐怕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答案也只有作者曹雪芹知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有哪些于史有据的绝世美人?
感谢邀请!现在为大家展示给大家 一、西施 公元494年吴越交战,越败于吴, 越王勾践被迫屈膝求和,携妻将臣入吴为质三年。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发誓洗刷这奇耻大辱,于是采用文种提出的“美人计”。几经寻觅,终于“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西施,姓施,名夷光,有"沉鱼"之貌,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为先。国色天香四大美女,西施居首。西施幼承浣纱之业,故世称“浣纱女”。勾践选到西施后,献于吴王,吴王大悦:“越贡西施,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从此沉缅于酒色不能自拔,越国却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打败了吴国。传说吴被灭后,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二、杨玉环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有“羞花”之貌,传说玉环在御花园观赏牡丹时,百花失色,羞愧不及玉环美貌,遂闭上花瓣。“羞花”一词由此而来。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 三、王昭君 「昭君出塞」是汉匈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有诗云:“昭君出塞万马惊,匈奴单于喜相迎。弱女力挽民族怨,落雁佳人垂世间”。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在湖北秭归县城内立着两块清代石碑,一碑题刻“楚大夫屈原故里”,一碑题刻“汉昭君王嫱故里”。其实,昭君故里位于兴山县西香溪河畔的宝坪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诗中所指的就是这里,昭君故里有昭君宅、楠木井、梳妆台等名胜古迹、供人凭吊。通往梳妆台的台阶正好16级,表示昭君在这里生长了16载。楠木井因井中有一段古楠木而得名,为昭君汲水之处。 四、貂蝉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为汉末三国纷争中重要人物之一。据说貂蝉拜月时,月亮也被她绝色的容颜所折服,躲到了云彩的后面不敢与她争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人中吕布,女中貂蝉,马中赤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人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五、陈圆圆 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六、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就僭称帝号,但不数月而死,孟昶继位。孟知祥处心积虑,昼夜辛劳所创下的局面,传到孟昶的手上,十年不见峰火,不闻干戈,五各丰登,斗米三钱,都下仕女,不辨菽麦,士民采兰赠芬,买笑寻乐,宫廷之中更是日日笙歌,夜夜美酒,教坊歌妓,词臣狎客,装点出一幅升平和乐的景象。 七、萧皇后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此女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那绝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从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 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时,当时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而惊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萧皇后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场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岁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八、卓文君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可说是家户喻晓。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早年家贫,并不得志,父母双亡后寄住在好友县令王吉家里。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当地的大富豪。卓文君当时仅十七岁,书上形容文君的美貌:“眉色远望如山,脸际常若芙蓉,皮肤柔滑如脂”,更兼她善琴,文采亦非凡。本来已许配给某一皇孙,不料那皇孙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辞世,所以当时文君算是在家守寡。 卓王孙与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晏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后来司马相如渐显达,想纳妾,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不过,考证家们言此诗是民间作品。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但他又贪念文君的美貌,后来就死在了这个病上。文君著诔文,流传于当世。 九、赵飞燕 赵飞燕原名宜生,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家,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十、香妃 清代乾隆年间,京城里纷纷传说在遥远的天山脚下有个奇特的女子,她不但容貌娇美,而且身体上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香味,如麝似兰,使接近她的人沉迷难舍。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材料,有不一样意见的朋友,欢迎在下方留言,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本人,谢谢大家。
有哪些名人莫名其妙离奇的失踪了?
我说的这个真是“大名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先听听这首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大家是不是从小都会背诵呀!没错,我要说的这位,就是神秘失踪的骆宾王。
神童出世初唐年间,婺州义乌县有座骆家桥,桥边住着一户骆姓人家。公元619年,骆家生了个大胖小子,祖父翻遍了古籍经典,终于在《易经》中找到一句话:“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意思是观国家大治之光辉,入朝辅佐于君王。于是,这个孩子得名骆宾王。
骆宾王天资聪颖,别的孩子还在撒尿和泥玩呢,他已经熟读上百首诗了。有一天,祖父的老友前来做客,两人坐在池塘前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儿孙的学业问题。祖父忍不住夸赞:我大孙zei小小年纪就过目不忘、天赋异禀,将来可比他爹有出息多了。
朋友抬起头,看了眼蹲在池塘边、正痴迷地看着一群大白鹅的骆宾王,心想哪有什么神童,便让这孩子露一手。骆宾王真给祖父长脸,未加思索,一首《咏鹅》脱口而出,把两位老人都震惊了。从此,7岁的骆宾王闻名乡里,成了众所周知的神童。
碌碌无为的小职员骆宾王10岁那年,父亲在青州博昌当县令,便把母子也接了过去,一家人终于团聚。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骆父突然辞世,家道从此中落,一家人只能靠亲友救济勉强果腹。
22岁那年,骆宾王也进京赶考,作为一名学霸,他对中榜可是信心满满。但是,初唐时期的科举考试,可不光是看成绩,还要有光鲜的家世以及够硬的后台才行。所以,很多考生在考试之前,不是忙着复习功课,而是四处奔走,与权贵显要攀关系。
没钱又没背景的骆宾王,不出所料的落榜了,他在长安四处奔走,终于在李元庆府里谋得一个九品录事一职。这个官,真是九品芝麻官,每天就是抄抄公文、写写汇报。
李元庆还算惜才,看骆宾王颇有才华,有心为他升职加薪。但是按照流程,骆宾王必须先写一封自荐信,讲述一下自己的优点,可骆宾王居然“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接下来的几年里,骆宾王始终是碌碌无为,就是一个小职员。
公元665年,高宗李治去泰山封禅,骆宾王呈上《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哄得龙心大悦,被封为奉礼郎。
客串妇女主任入京做了官,骆宾王渐渐染上了一些不良陋习,看到富家子弟斗鸡赌博,他也跃跃欲试。哪想到运气这么差,刚坐下玩一把,就遇上京城“严打”,骆宾王因此贬官入狱。有了案底之后,再想当官可不容易了,于是他主动要求参军,前往西域戍边,还曾参与对吐蕃作战。所以他这一时期的诗,既带有边塞壮丽的景色,也包含着报国的热血豪情。
西域归来后,骆宾王又入西蜀,担任李义的幕僚,参与过平定蛮族叛乱。在这期间,骆宾王客串过2次“妇女主任”的角色。
原来,骆宾王的好友卢照邻,被贬官四川时郁郁寡欢,是一位郭姓女子陪他度过了那段时光。两人分别时,郭氏已有身孕,卢照邻发誓一定会回来接她,结果日子一天天过去,连个鬼影都没见到,听说骆宾王是他的好友,郭氏便找来诉苦。
骆宾王听说此事,不仅义愤填膺,还写了一篇《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痛斥卢照邻始乱终弃。其实,卢照邻离开四川后就染上疾病,加上仕途不顺,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照顾好别人呢?所以,看到骆宾王写的那封信,他也是泪如雨下。
还有一次,一个叫李荣的渣男,抛弃了一位叫王灵妃的女子。骆宾王再次大笔一挥,写下一首《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痛斥渣男的无耻行径。这首诗写的很长,足足100句,共700个字。“一生一代一双人”这样的名句,就出自这首诗。
神秘失踪公元678年,骆宾王被调回长安,再次入朝坐官,一路升职至侍御史。此时,武则天在朝内权力通天,刚正不阿的骆宾王多次上书讥讽,结果被人诬告贪污,再次入狱。一年之后出狱,被贬去台州当了个县丞。
此时的骆宾王已经60高龄,一辈子起起落落,也该退休安享天年了。都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骆宾王同样如此,6年后,他终于干了件大事!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唐睿宗,但实权都掌握在武则天手里。同时,武则天还大肆诛杀李唐宗室,气的骆宾王怒发冲冠,班也不上了,跑去扬州追随徐敬业,搞起了“武装起义”。著名的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就是在此时写的。
遗憾的是,徐敬业没啥领导能力,本来可以一鼓作气只取长安,可是不听骆宾王等人的劝告,非要来个中场休息,结果给了武则天准备镇压的时间。不到三个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从此下落不明。
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那就给个关注吧:圆桌派,每天三分钟,涨点历史新知识!
步步惊心小说是怎么被改编的?
《步步惊心》是当代作家桐华的长篇小说,于2005年起在晋江原创网连载,首次出版于2006年。 该小说是一部网络穿越小说,讲述了都市白领张小文穿越时空隧道,化身为清朝少女马尔泰·若曦,进入风云诡变的宫廷之中,卷入九子夺嫡的暗战中的故事。该小说已于2011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