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三度取消支付宝支付,为什么美团没有更多支付方式?
你好,因为美团只跟微信支付宝合作了,所以说美团没有更多的支付方式,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木门的通知,合作伙伴还是只有那几个企业,现在如果多了的话不利于企业发展,所以说为什么美团没有更多的支付方式,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为什么我美团用不了支付宝?
手机里没有支付宝的话建议安装了再试;
2、有支付宝还是付款不了,请更换美团版本号;
3、还是不行请找美团客服
开美团月付和支付宝有关系吗?
开美团月付和支付宝没关系,它们是不同的公司
美团为何停用支付宝?
美团为何停用支付宝,真正用意是什么?
把问题拆解成三个问题来看。
第一,美团为什么之前用支付宝,现在不用,对美团有什么好坏?
王兴说了,美团的消费者,最主要用的是微信支付。微信支付在美团的消费场景中,应该是超过7-8成的。而不用支付宝的那部分用户,大概率同时也拥有微信支付。
所以,美团停用支付宝,对美团自身的影响,并不严重。
第二,美团不用支付宝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美团不用支付宝后,1不用支付给支付宝一定的“交易手续费”。
2,不用将自身的私域数据共享给支付宝。
3,观看市场的反映,用户的反映,以及投资人的反映。这三者的反映,将决定美团的一项战略布置是否快速实施。
第三,美团,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美团软件本身,一直在主推自己的美团支付。支付这一应用场景,是所有公司都想分的蛋糕。因为这是一切金融领域变现的基础。
头条系APP的崛起,将搜索的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私域流量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蛋糕。谁的私域越大,谁的生态发展就越快越成熟。
微信支付的横空出世,打乱了支付宝至少5年的布局成果。
美团,自然也想在这一蛋糕上,分一部分。
我强,敌就弱。
战略上来说,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接第二条,三方的反映,将决定美团接下来的动作是否加快。一旦支付宝对美团的影响力低于20%,美团支付,将出现较大力度的推广。或许新一轮1块钱的外卖就要出现了。
最后,我们不是王兴,并不能准确知道美团的后续发展。不管如何猜测,王兴的野心是从来不小的。摩拜的收购,至今为美团的战略布局产生多大的意义,其实现在还未能真实的解开。
静侯结局!
美团为什么取消支付宝?
当你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就选择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成长环境,也选择了一切皆有可能是竞争的生存环境。
7月29日,有用户发现,在美团下单的时候,不能选择支付宝作为支付方式了。经过我与身边的朋友一起研究,现在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用户之前在美团的订单使用过支付宝作为支付方式,那么还可以继续使用;如果用户之前使用的是其他支付方式(如美团支付、微信支付、apple pay等),那么在支付页面中确实找不到选择支付宝了。
做生活服务的平台和支付工具干上了?
是的。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无处不在,竞争对手中既有和你做同一份生意的人,还有可能是你的上下游业务,甚至有可能是你的合作伙伴。
美团于2018年9月上市,港股发行价约69港币。上市不到2年,美团股价已经接近发行价的3倍。
今天的美团更像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用户熟知的餐饮外卖是最高频入口,酒店住宿在疫情之前已经是毛收入最多的业务之一。除此之外,买菜、打车、跑腿、医美、婚庆、买药这些需求都能在美团上找到对应的服务。
综合来看,美团把线下所有的 非标准&服务化的交易 都收编整合了。其中任何一个单独门类都称不上高频,但整合后的生意规模就相当可观了。
除了非标准的交易,就是标准的交易。将所有标准化的交易(商品交易)整合在一起的就是阿里巴巴。 美团的本地综合性服务交易,落在了阿里巴巴的业务延长线上。
美团从众多团购的草莽时代一路冲杀出来,上市2年股价翻了3倍,本是一个筚路蓝缕,捧得圣杯的剧本。然而,竞争无处不在。
今年3月,支付宝进行改版,将饿了么和口碑的入口提到了最显眼的位置,想用自己数亿日活“滋养”外卖和本地生活等非标准交易平台。
美团对竞争的布局更早,早在16年就上线了自家的美团支付,一直使用随机立减的方式吸引用户迁移支付习惯,以达成非标准交易的闭环。
有人问了: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竞争这么激烈,看上去不相干的两个公司都能形成竞争关系?
互联网本身是一个相对“轻资产”运作的行业。互联网企业生长在网页上、手机上,在开发技术普及的今天, 企业之间互相模仿的成本非常低。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做服装的老板,现在想要去做泡菜,你需要搞定泡菜的生产工艺吧,需要搞定原材料吧,这些会显著影响生产出来的泡菜水平。
但在互联网行业,今天你在搞电商app,明天想做出来一个团购app,工艺、原材料的门槛都不用考虑,只需要招到对应的人就可以了。有了产品研发的人力,就可以把app搭建出来。 人才既是生产材料也是生产力——在互联网行业,跨业务发展的成本相比传统行业非常低。
当然,做出来和做成功是两件事,这里只讨论把事情做出来的成本。
当跨业务的成本非常低的时候,竞争的方式就发生了改变:
守着单一的明星业务是守不住的,早晚都会有别人来和你竞争。不如沿着自身已有的优势,去进攻。如果能打出更多的明星业务,那最好,别人就更难以彻底颠覆你。如果打不出来,也可以延缓对手和自己明星业务竞争的节奏。
毫无疑问,美团和支付宝已经正在进行本地生活服务交易的竞争了,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使用过美团买菜的服务。在美团有非标准化交易服务向标准化交易服务扩张的过程中,买菜是最前线的战场。美团买菜虽然名为买菜,实际上它可以满足几乎任何需要在线下的大超市(如永辉、盒马、华联)的购物需求。
美团在买菜这个业务上相对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更容易摊薄配送成本。毕竟为了闪送、外卖,美团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维护了可观规模的骑手群了。相对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拥有更成熟的长期投入于生鲜电商的条件。 可以对其造成巨大威胁的就是天猫超市、京东——标准化交易的电商巨头。
这一场竞争,会一定程度绝对未来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整体格局。对阿里巴巴来说,本地生活业务与盒马、天猫超市的组合是其新零售业务的下一个增长方向。对美团来说,本地生活非标服务是大本营,而向标准化的电商交易拓展可以为其带来新的增长可能。如果某一天,美团以社区团购的方式卖一卖生鲜之外的商品,我一点也不会觉得意外。
当你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就选择了一切皆有可能的成长环境,也选择了一切皆有可能是竞争的生存环境:
爱奇艺的竞争对手并不只有腾讯和优酷,还有芒果tv和b站;抖音的竞争对手并不只有快手,也有阿里巴巴和微信;美团的竞争对手也并不只有饿了么和支付宝,也有百度和新氧。
在如此复杂和瞬息万变的行业竞争中,产品经理更需要思考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选择。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给这篇文章点个赞,赞多的话下一篇我专门写一下行业大势下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