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聊聊我琢磨“暴利小生意”这事儿的经历。当初就是觉得上班那点钱不够花,心里痒痒,总想搞点别的来钱道道。
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就在网上瞎看。什么加盟奶茶店,开个小吃摊,都说得天花乱坠。可我自个儿掂量一下,本钱就不多,而且现在开实体店那风险,啧啧,想想都头大。房租、装修、人工,哪样不得花钱?万一赔,裤衩都得赔掉。实体这块我一开始就给毙。
琢磨阶段:轻资产的路子
后来就想,得搞点“轻”的,最好是不需要店面,成本低的。那时候流行
- 电商带货?看看,水太深,选品、运营、推广,我一个门外汉搞不定。
- 自媒体?拍视频、写稿子,咱也没那天赋,搞半天,看的人还没几个。
- 倒腾点小玩意儿?去批发市场看看,感觉东西都差不多,卖不上价,纯粹是搬运工,累死累活赚个辛苦钱。
那段时间真是挺迷茫的,天天就在琢磨,到底啥玩意儿是别人需要,但又不容易搞到,或者说搞起来特别麻烦,所以才愿意出高价的?
瞎猫撞上死耗子:从修东西开始
转机说来也挺逗。从小就喜欢拆东西,家里电器坏,只要不是太复杂的,我一般都自己捣鼓捣鼓。有一次,我妈那个用好几年的豆浆机坏,嗡嗡响就是不转。拿去修,人家师傅看看说太老,配件都没,修不,让买新的。我妈舍不得,那豆浆机虽然老,但用着顺手。
我就不死心,拿回家拆开研究。搞半天,发现就是一个小齿轮磨损。这玩意儿市面上肯定买不到。我就琢磨,能不能自己做一个?我有点车床钳工的基础,加上现在网上能买到各种材料,我就试着用尼龙棒自己车一个。你猜怎么着?装上一试,好!
这事儿在亲戚里传开。七大姑八大姨家里有啥坏的小电器,特别是那种老旧的、外面没人愿意修的,都往我这儿拿。比如老式收音机、录音机、甚至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厨房小家电。一开始就是帮帮忙,也没想着赚钱。
发现“暴利”的苗头
后来找我的人越来越多,有些甚至是我不认识的,通过朋友介绍来的。我就发现一个事儿:很多人不是差钱买新的,而是对老物件有感情,或者就是用习惯不想换。外面修不,或者维修费比买新的还贵,他们就觉得特别麻烦。
我修这些东西,成本很低。有时候就是接触不良,清洁一下触点;有时候是某个小零件坏,像上次那个齿轮,材料成本几块钱,但我得花时间去琢磨,去制作。我就开始象征性地收点费,比如收个五十、一百的。没想到,人家给钱特别痛快,还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觉得太值。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我一直找的“暴利”生意吗?
- 需求明确:东西坏,想修
- 供给稀缺:外面没人修,或者修起来太贵。
- 成本可控:主要是我的时间和一点点手工、材料费。
- 利润空间大:相对于几块钱的材料成本,收几十上百,利润率确实高得吓人。
这算不上啥大生意,发不大财。就是利用自己的这点手艺,在业余时间帮人解决点小麻烦,赚点零花钱。但这事儿让我明白,所谓的“暴利”,有时候不是说你投入多少本钱,赚回来多少倍。而是你提供的价值的稀缺性。你解决别人解决不的麻烦,人家就愿意为这个“解决麻烦”的服务付出相对高的价格。
现在我还是该上班上班,但这门“手艺活”一直没丢。有时候周末接几单,捣鼓捣鼓,钱不算多,但挺有成就感。这比当初瞎琢磨开店、搞电商啥的,心里踏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