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今天想跟大家唠唠这个“飞信2012”。这玩意儿现在估计没多少人记得,但放当时,尤其是2012年前后那段时间,我可是实实在在用过一阵子的。
捣鼓飞信的开始
我记得最开始接触飞信,那还是挺早的事儿,大概是零几年,那时候手机话费套餐里的短信根本不够用,同学同事间联系,发短信那叫一个心疼。后来不知道谁提一嘴,说移动搞个叫“飞信”的东西,用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给移动好友发信息,对方能直接收到短信,关键是——不要钱!这对当时还是穷学生的我来说,简直是福音。
不过那时候有个挺烦人的地方,就是这玩意儿是移动的亲儿子,一开始压根不带联通、电信的用户玩。你想注册?没门,必须是移动号。这就导致我好多朋友用不,想加的人加不上,挺别扭的。
上手“飞信2012”
转折点大概就在2012年那会儿。好像是移动想通,还是咋的,终于开放注册,联通、电信的号也能注册使用。正好那段时间我电脑上还装着老版本的飞信,看到更新提示或者听到消息说开放,我就去官网(那时候还能找到官网)或者软件管家里头扒拉,找到这个所谓的“飞信2012”版本。
下载过程没啥特别的,就跟下普通软件一样,点下载,等进度条跑完。然后就是安装:
- 双击那个安装包。
- 一路“下一步”,偶尔看看有没有捆绑啥乱七八糟的软件,取消勾选。
- 选个安装路径,或者就默认C盘(那时候硬盘小,挺不乐意放C盘的)。
- 等着它自己复制文件,创建快捷方式。
装好之后,桌面上就多个飞信的小图标。点开,登录界面跟QQ有点像,但简洁不少。输入我的移动手机号和密码,登录。
使用体验和感觉
进去之后,界面挺清爽的,主要就是好友列表和聊天窗口。最大的用处还是给好友列表里的移动号码发“免费短信”。对方不用在线,手机也能收到,这就比当时的QQ强太多,QQ还得双方都挂着才行。
虽然2012版说开放给其他运营商,但我记得好像还是有点问题,比如给非移动好友发消息,对方能不能收到短信就不一定,好像还得对方也装客户端才行?或者就是要收费?具体记不清,反正用着用着,主要联系的还是移动的朋友。
那时候飞信用户真的不少,高峰期号称好几亿注册用户,身边用移动卡的同学、同事基本都开通。大家用它来通知个事情、约个饭啥的,确实方便又省钱。有时候上课或者上班,不方便打电话,用电脑版飞信发个消息,对方手机立马就能收到,效率挺高。
但是,它的功能相对来说还是太单一,基本上就是个强化版的短信工具。跟QQ比,什么空间、群功能、传文件,都弱不少。而且界面感觉一直有点土土的,没啥吸引力。
后来的事
后来大家都知道,微信横空出世。那家伙,起来得太快。摇一摇、朋友圈,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过去。我记得很清楚,身边用飞信的人肉眼可见地变少,大家开始互相加微信。慢慢地,我的飞信也就很少打开,干脆就卸载。
再后来就听说飞信改名叫“和飞信”,但也没激起啥水花。直到去年(好像是2022年9月底?),看到新闻说“和飞信”要停止服务,彻底凉凉。心里头“咯噔”一下,有点感慨,毕竟是陪伴自己一段青春(或者说省钱岁月)的东西。
现在回想起来,飞信2012那次开放注册,可能有点晚,而且在体验上对非移动用户还是不够友再加上后来微信的冲击,它没落好像也是必然的。不过它那个“免费短信”的功能,在当年那个特定的环境下,确实是实打实的解决我的痛点。就这么个过程,一段挺有时代印记的实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