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讲座,学习毛笔书法首先要解决哪些基础性问题?
我认为首先应解决"用毛笔这个工具"问题。
具体包括三层含义:
一、毛笔是工具。这正如筷子是吃饭的工具、汽车是代步的工具一样,毛笔是写字的工具。"欲善其事先明其器"。只有让工具应手,才能干出称心的活儿来。
二、毛笔有笔性。怎样用毛笔,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性能。哪是笔尖?笔腹?怎样用尖?用腹?怎样执笔?为什么这样执笔?怎样提?怎样按?怎样收?怎样藏?怎样转?怎样折?怎样发力?怎样停、顿?手指如何操纵笔杆以达目的?等等,都是明白笔性后才能解决的。
三、明白书法基本术语。什么是侧锋?什么是中锋?怎样来调锋?怎样来挫锋?什么是露锋?什么是藏锋?如何把捏轻重、缓急、长短、宽窄、大小、直曲、折转等等。
上面这样问题搞不明白,就看不懂字帖,读不懂书法理论书籍。上来就照虎画猫,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南辕北辙!这恰恰是初学者最易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就能读懂帖,就能驾驭笔,就能事半功倍,轻松进入书法练习。
书法横的运笔讲解方法?
毛笔字横的写法: 横写的不好看,主要还是没有用上笔力。
感受毛笔笔锋的运行轨迹,从起笔、行笔、收笔都要注意——中锋运笔。起笔:无论是尖锋起笔、两面换、三面换还是四面换(隶书起笔),目的都是开锋。行笔:必须取得正锋位置,有一定弧度或覆势,或仰势,避免过于平直刻板。收笔:三种形式顿笔——圆尾;揭笔——尖尾;搓笔——断尾。风格不同,各有各的用处。希望对问者有所启悟
书法笔法口诀讲解?
毛笔笔法:学书贵有恒,练习须用心。隶书: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璨。重浊轻清,斩钉截红人。
心正则笔正,笔诀记心中。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画忌平庸。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牛形。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成年人怎么练习书法?
总的来说,成年人练习书法主要在时间上有所顾及。成年人不比孩子,成年人有工作,要照顾家庭,还有生活中很多繁琐的事情。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只有把时间安排好了,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而且你自己也能静下心来,安安静静、认认真真的练习书法。其次,成年人学习书法,很多人犹豫要不要“从师”,报个书法班。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如果自学能力强的话,可以不报班,如果觉得报书法班适合自己或者自学能力较差,我觉得可以报个书法班。第三,关于练习内容。成人练习书法是先练楷书还是先练隶书或者行书,这个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是零基础的话,最好还是从楷书入手比较好,因为那是基本功,如果基本功扎实了,对于行书和草书的练习更好上手一些,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兴趣爱好。第四,自信心的培养。大器也可晚成。很多成年人感觉学习书法晚了,要我说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永远不会晚,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练好。只有这样想了,才能这样做。总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管干什么,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希望不久的将来,你我都可以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作品来。
书法自学能写好吗?
“各位老师对自学书法有什么好的建议?我现在自学《张黑女碑》,《颜勤礼碑》以及《告身帖》五年了,还是写不出作品,这是为什么?”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出问题给我们回答的机会。临帖好几年还写不出作品,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学习书法是比较漫长的时间。每一个人对自己要求的严格程度不一样。三五年确实不是很长时间,但是也不短了。按照1万小时定律来说,三五年是可以完成1万小时制定的目标任务的。也就是说每天固定学习8小时以上,大约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就是1万小时,这1万小时里我们集中学习一项技术是可以学成功的。这是一个理论技术假设,但是也有它一定的道理,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及1万小时定律,希望你也了解一下。
可是我没有看到你你的习作到底是什么样的程度,所以这个就不太好给予具体的建议了。你到底是学成了,还是没学成学成,这个标准不太好定。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你实际上书写的水平才好做评论。
不过根据你的说法来看,学习了几年书法,都是楷书,而且有唐楷也有魏碑,书法风格差异很大,这是应该纠正一下的。
初学书法最好先学一个字帖,然后用这一种字体尝试写作品,这是我们初学书法的基本的一种办法。如果学了很多种字帖,那么你写创作作品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要用哪一种字体,或者几种字体容易交织在一起,这样就不太容易写好。因为毕竟我们初学阶段,在融合风格的过程当中还是比较有困难的。如果几种字体结合的不好,就会有非驴非马的情况出现,这当然就会影响我们的创作质量了。
再说,习作和创作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要有过多的忧虑。因为创作它是一次全面的书法考试,比如说,临摹字帖,我们主要看临摹的像不像,写作品就不一样了,它既包括技法又包括章法等等,因为你要写出一个作品,作品有作品的要求,习作有习作的要求。
每一个人对书法作品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人写了几十年,书法写的起码已经是合格的,但是,他也会否定自己的。有人学了一两年就创作了,还自以为很不错呢!
习作也包括一些我们所谓的创作,但是我们重点指的是临摹作品。临摹作品,在我们初学的时候当然要比创作作品要容易一点,尤其看你所说的几个字帖,《张黑女碑》、《颜勤礼碑》、《告身帖》都是楷书,而且一个是颜真卿的唐楷系统,一个是魏碑系统。那么到底你在写哪一种?以哪一种字体为主在写作品?这个我们也没有看到,也不好做具体的评论。
在这里,我只好泛泛谈一下,如何自学你所提到的这些字帖。
你的书法临摹有一点问题吧?颜真卿与《张黑女碑》的风格差别比较大。
虽然都是楷书系统了,但是,风格差异很大。
建议你,要么选择魏碑学习,要么选择颜真卿继续学下去。学到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再确定要学什么风格的书法。
初学书法尽量在一个字帖里边儿先学,比如说,你想学颜真卿的书法,那么,就以《颜勤礼碑》或者《告身帖》为主攻字帖都是可以的。如果要在两个字帖当中选择,我建议你还是以《颜勤礼碑》为主开始你的初学之路。
为什么建议你要以《颜勤礼碑》为主而不是《告身帖》为主?因为《颜勤礼碑》的字数多,又是一个碑,《告身帖》虽然是一个墨本字帖,但是字数少,学习字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初学书法一定要选字数比较多的字帖,而不要选那些字数不多的字帖。
原因就在于我们初学一个字帖,一种风格,一定要打开一个比较大的局面,不要在一个小小的局面上徘徊不前。
第二个原因是,碑刻书法比墨迹书法更加的凝练一些,有利于我们初学者在笔法精神上面去下功夫,而不必拘泥于墨法以及一些很小的细节,当我们有了基础以后,我们再去学那些墨迹的书法字帖。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概念,初学书法最好选碑刻,墨迹书法是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之后再学的字帖,因为墨迹书法作品里边它有墨法等等,可以学到更多的一些细节。我们是初学,要把一些枝枝节节的细节尽量省略到,集中精力来学习他的笔法精神,打下这样一个基础之后,我们未来再学习墨迹的时候,也好驾驭笔法和墨法。
现在在书法界有些老师,非常诋毁学习碑刻,认为碑刻没有墨迹好,碑刻改变了书法真迹的面貌,这些说法都是很片面的,好的碑刻是比墨迹还要精彩的,而且,它通过碑刻的二次加工,对书法墨迹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所以学碑刻的人,写出来的书法要比纯粹的写帖学墨迹的人要好得多,因为他能够写出那种力度,能够写出浑厚的饱满感。而经常写墨迹的,容易写的轻飘飘的。
而且也不是每一个书法家从初学开始就适合学墨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所以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尽量选碑刻字帖学习,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谓的碑刻和墨迹有很大的区别,这是近代书法家提出的一些概念,事实上在古代,从汉代到唐代乃至于宋代,学习书法的书法家,都是不分碑刻和墨迹的,为什么到了现代要分出个碑刻墨迹孰优孰劣的问题呢?这不是很可笑的问题吗?王羲之学过碑刻,颜真卿学过碑刻,米芾一开始学习书法也是从碑刻开始的。
后来米芾提出了一些极端的说法,认为碑刻字帖不可缺。这是米芾极端的一个说法,其实碑刻书法影响了米芾学书法吗?难道米芾的说法就是完全正确的吗?我们只能说,米芾说碑刻不可学,他有他一定的个人道理,但是也不是完全有道理,更没有普遍的适应性。
另外,我们在学习楷书的同时,适当的学一些行书。可以以楷书为主,但是行书也要练。比如说我们在写楷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行书《圣教序》,我们在学习行书的时候,也可以体会到用笔的灵活性和流畅性,这样呢,也有利于我们写楷书的时候能够写得活一些,对一些笔法细节我们也能体会的更深一些。
很多人在学书法的时候,觉得我的楷书学不好,我就不能学行书,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楷书和行书可以同时学习,不要认为楷书还没学好,行书就不能学,这是不对的。
最后我要说一点的是,《张黑女碑》和颜真卿楷书之间的关系问题。你学的《张黑女碑》是一个魏碑,我们先不论它是魏碑不是魏碑,魏碑现在也被正确认为是楷书。在楷书系统里,魏碑和楷书只是不同风格的楷书而已。
我们在选择书法的时候,初学阶段,尽量不要学习两种风格以上的字帖,最好是在一个封闭的字帖系统里学。
我们学颜真卿体系里边的书法,你可以学他早期的写楷书,例如《多宝塔》、《东方朔画赞》也可以学习他晚年的一些作品,例如《麻姑仙坛记》等等。这样学先封闭习书法,容易在一个书法家的作品里边体会他的精神,也容易学会一种风格,这样,我们就有了扎实的基础了,等我们巩固的这些书法技巧和知识之后,我们再学习一些其他的书法字帖,因为颜真卿是属于唐楷书法系统,而《张黑女碑》是魏碑系统,魏碑系统就比唐楷要自由疏散一些。
当然魏巍系统的书法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现代书法是以唐楷的为基础的,而不是以魏碑为基础的。但是,从书法的角度来讲,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唐楷和魏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楷书不同的书法风格,就像颜真卿和欧阳勋的风格不同一样。所以我建议你在学初学阶段一定要把标准和理想定好,你喜欢学习魏巍,可以多学一些魏巍,在魏巍系统里边先把一个魏巍字帖学好,然后再转入唐楷,这样学是可以的。同时,也反可以反过来,先把唐楷学好,然后再去学魏碑,这也是可以的,都没有什么太严个的区别。
我们给你的建议说,唐楷和魏碑没有什么区别,是建立在现在我们学书法,已经没有多少实用的直接价值,主要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如果是在100年之前,我们当然建议你首先要学习唐楷,因为唐楷是一种应用书法,我们工作办公都需要用楷书,而且基本上是以楷书为主的,不可能在办公场所要用魏碑书法字体,这是公共场合所不允许的。
但是我们今天学习书法已经没有了办公需要的实用意义了,所以我们就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我们欣赏什么样的书法艺术,就学什么样的书法艺术,而且从魏碑到唐楷基本上是畅通的,因为这大体上是一个系统的书法。
如果我们的书法基础做的比较好,那么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能创作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了,这是一个逐渐会必然的结果。
当然也有例外的,就是临摹的时候我临摹的好,但是创作作品的时候,总觉得很拘谨,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多练习创作,因为习作和创作要结合起来学,不要只临摹不创作。即便是我们背临也属于创作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