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娇虎,盖世五侠实力排名?
NO1、神龙皮肤阿宝
这个状态的阿宝是无敌的,吸收了整个熊猫村以及伙伴们所有的灵气,能够碾压吸收了所有灵界大师,包括乌龟大师灵气的满级天煞。
这个状态的阿宝能够把灵气化为一条龙,不但可以防御一切外来攻击,还可以产生物理攻击的效果。更牛叉的是,神龙还可以将天煞的武器彻底消化掉。而这个神龙进入天煞体内之后,直接就把它撑爆了,要知道天煞可是吸收了整个灵界所有大师的灵气,包括代表着宇宙真理的乌龟都被消化成了翡翠,但却无法消化神龙之气,可见这已经超越了宇宙的能量。
可惜神龙阿宝的续航时间很短,回到现世后又变回了原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么逆天的能量,现世也无法使用吧。
NO2、乌龟大师
乌龟大师是传说中的存在,第一部出手就能秒BOSS太郎,之后圆寂回到灵界,等着跟天煞进行二次对决。
乌龟大师的真实实力一直没有展现过,五百年前吊打天煞,并将其封印。但天煞修炼五百年以后,吸收了所有灵界大师的灵气,结果在五招之内将乌龟大师打败,并将其灵气化为最强的翡翠,还借着这股强大的灵气回归了现世。
但从两人过招的局面来看,乌龟大师不是放水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在放海了。天煞的攻击对他完全无效,乌龟大师的灵气攻击反而能打退天煞,结果莫名其妙被两块巨石障眼攻击之后,乌龟大师就被天煞绑了。而乌龟大师最后很淡定,我已经托付了别人收拾你。
可见乌龟这种生物确实很懒,明明自己动手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交给更懒的熊猫。
NO3、天煞
第三部的终极大反派,五百年前曾经被乌龟大师封印,但经过五百年修炼,打败了乌龟大师,并回到现世作乱,最后被神龙皮肤阿宝完虐。
为什么很不错的中国动漫有些人却觉得索然无味?
差距分两种,一种是硬画面上的,比如2D动画原画的水平差距,3D建模特效差距等等。
另一种是软层面的。就是音乐、艺术、故事、表演等方面的差距。
就拿最近很火的哪吒举例,可以看到明显的一大进步就是,画面效果真的慢慢能跟上国际水平了。可能不如迪斯尼好,但是以自身来说画面已经不是拖后腿的地方了。
现在主要的差距慢慢从硬件硬实力变成了软件软实力。(这个软件可不是指电脑软件,是指文化层面)
可以说哪吒这次的票房证明,中国市场在世界上确实有举足轻重的力量。
你感觉国产动画已经不错了,这个印象应该是因为现在的国产作品如哪吒,画面上已经没有过去那种第一眼的差距。再加上口碑爆棚,让你对他评价不错。但实际上真的去看的时候,软层面却跟一流作品如《功夫熊猫》《玩具总动员》等有明显差距,导致你没有获得预期的观影体验。从而产生了怀疑。
国产动画真的已经达到了你想象中那么高的水平了吗?其实并没有。目前的国产动画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比如《哪吒》,里面角色塑造问题就不少。
哪吒这个故事,如果从整体去看,内核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是一个功夫熊猫1一样的『发现自我,对抗危机』的故事。如果把《功夫熊猫之五侠的秘密》中的悍娇虎、猴子二人的经历融合在一起,作为主角,并套入功夫熊猫的主线,那跟哪吒的相似度就更高了。
对商业影片而言,想要剧情惊天动地,峰回路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现实的。绝大部分商业片的剧情,只能用老套或俗套去形容。这就是为什么想要大获成功,这种剧本会那么难写。因为他就像『八股文』,戴着镣铐跳舞。
当你的内涵标新立异,讲述的思想十分深奥、前卫,也就意味着你的受众变得狭窄。乌合之众,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看不懂什么太深奥的大道理,但那些稀松平常的思想他们又看不上、看不起。所以最顶级的商业电影,往往是讲述了一个平凡甚至简单的思想,但把这个思想用新颖、好看的形式表现到了极致,所以才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剧本更适合商业影片。那就是立意合理,思想有一定内涵和高度但不复杂,容易激发观众共鸣;细节丰富表现充分,说服力强;具有一种形式内容均衡的经典美感。而功夫熊猫在这些方面都是做得非常好的。
回到哪吒上,我们可以来仔细分析。
首先角色要有一定的鲜明特点,包括造型、表演,需要能形成一种鲜明的标签。这方面内容属于画面形式部分,这篇答案着重于分析剧情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角色要有一定的『演化』,也就是说,一部好看的电影,里面的所有人都像一只只小船在一个巨大的河流上行进。不进则退。或快或慢地走着。不好的电影里这些小船都像一个个图钉,从头到尾都是静止缺乏变化的。
例如,功夫熊猫里的角色:
主角阿宝:
从一个功夫迷,阴差阳错地被指认为神龙大侠。被外界矛盾拖着走。
一开始无法跟上师父的功夫训练进度,自我怀疑不是练功的料。经过乌龟大师的点拨和师傅的思路转变,以及自身的努力,找到了自信和长处。凭借父亲鸭子大厨秘制配方的启发,最终在和黑豹大龙的战斗中领悟了功夫真谛。
整个过程就是经典的怀疑——努力——启发——找到自我。
师傅:
从一个一板一眼,高标准严要求但略显刻板的老师,变成了一个灵活改变教育方法的大师。可以说功夫熊猫的故事也是一个功夫小熊猫通过不同学生的种种事例,发现了自己教学理念的不完美,然后改变心境,克服,最后超脱的故事。
师傅和大龙的故事,则又是另一个层面。一个老师因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缺陷,导致自己最得意也是投入心血最大的如同亲子的徒弟误入歧途。他充满了深深的自责,甚至把自己封闭在严厉的面孔和不苟言笑的教学方式背后。而最后阿宝的真诚和乌龟大师的点化打破了他的愧疚,也让他与自己和解。
乌龟大师:
少数没有『演化』的角色,因为其特殊的定位,更多作为一种『圣贤启发』的存在。在影片中主要展示其哲学思想。但因为本身也不是戏份很重的角色,点到为止。类似于哪吒中的元始天尊。
五侠:
前期五侠的立场类似于哪吒中的『申公豹』。神龙大侠在功夫熊猫世界中相当于『帝王』,可以从《感恩节特辑》中明确看出来。五侠,尤其是几乎被内定为神龙大侠人选的悍娇虎,和申公豹的立场很类似。影片开头部分他们五个经常嘲笑阿宝,觉得他名不副实,无法担当重任。起到一定类似反派的作用。但随着交流,五侠发现阿宝这个人并不是一个讨厌鬼,慢慢也都表现出了友善。到了中期,因为大龙逃狱,悍娇虎等五侠默默前去阻止。最终,看到阿宝的成长,五侠承认了他拥有自己的东西,也见证了他的努力过程,认同了他成为神龙大侠。
大龙:
因为他是反派,所以很多细节都隐藏在了表面之下。实际上他的心路历程并不比任何一个角色简单。
大龙最早是一个孤儿,被人放在了师父的门前。收留了大龙的师傅十分高兴,把他视为己出。但此时的师傅教育理念尚不成熟。在教育大龙的过程中,对他的武力提升也即业务水平十分重视,却忽略了心性。再加上溺爱,造就了大龙的唯力量论。心狠手辣,缺失了大侠应有的仁慈与责任。
乌龟大师看出了这一点,指出大龙不符合成为神龙大侠的资质。一直对师父全盘相信的大龙,看到师父连一句反驳也没有,充满了震惊。明明自己平时被师父视为掌上明珠,但面对乌龟大师的否定,连师父自己都怀疑起徒儿的资质,陷入了迷惘。更何况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的徒儿呢?
自我怀疑击倒了大龙,他急于证明自己,再加上迷信力量,竟然做出强抢卷轴的行为,对自己的师傅拳脚相加,铸成大错。他虽然是反派,但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
最终阶段迎战师傅,他质问师傅为何曾经对自己引以为傲,却又轻易放弃信任,背叛自己。师傅直言后悔于自己的失败教育,当面对徒弟说了对不起。那一瞬间,大龙仿佛回忆起小时候师徒二人的快乐日子,被打动。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大错已铸成。一个强大有人性但因为迷惘误入歧途的反派也成功被塑造出来。
可以看出,这些角色的立场与想法都是在慢慢转变的。转变过程虽然已经是无数电影都做过的内容,但制作得真实可信,充满细节,很动人。
哪吒的主要角色呢??
太乙真人:
说实话,我觉得太乙真人的造型是个胖子,坐骑是只猪,甚至他自己就是一只猪我都能毫无问题地接受。但太乙真人这个角色其演化历程是怎么样的呢?
一开始和申公豹一起收服混元珠,给人的信息就是一个搞笑吊儿郎当的角色。这并没有错。
灵珠转世的时候喝酒误事,铸成大错。但剧情上周围人的反应如李靖夫妇、自己的师父甚至连太乙真人自己都好像轻松原谅了似的。如果说元始天尊知道天命如此,太乙必会出错,也还说的过去。但李靖夫妇也这么容易理解原谅?
太乙真人在哪吒故事里,充当的角色就类似于功夫熊猫里的小熊猫师傅。本应是哪吒的启发点化者,但大部分时候他都只是在搞笑,角色并没有合理的演化历程。带哪吒进入图画世界修炼,但并未炼好哪吒的心性。哪吒过生日时又不谨慎地传给了心性未成熟的哪吒两件法宝。后面参与混战,最终阶段用宝莲保护了两人的魂魄。
可以说,太乙真人从头到尾,除了铸成大错,帮忙切换了个图画世界的场景,帮忙带出来两件法宝火尖枪和风火轮,最终战丢了个宝莲,全篇里面的正面作用少得可怜。角色的内心塑造更是比较静止,除了吹牛打屁的搞笑,没有什么角色的演化可言。
其实一般做法,可以强调一下太乙真人的心境戏份。
开场因喝酒铸成大错,后面出场教育哪吒的时候就可以三句话不离戒酒,动不动就说『酒会误事撒~』。
对哪吒有一种略带愧疚的感情,毕竟事情因自己而起,如果不是自己一时疏忽……所以自己有责任教育好哪吒。
在图画中修炼的时候,尽量严肃地突出太乙对哪吒循循善诱,极度耐心(成片这部分做成了搞笑)。太乙虽然被哪吒的顽劣整的很惨,但每每想要发作,又想起自己曾喝酒误事,无法真正严格冷酷起来。(这里可以重点刻画太乙这种『不忍』,然后留下余地给哪吒父母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三人齐力教育好哪吒,又可以借机表现父母情深,塑造李靖夫妇不同的另一面。最好是严格又宽容的慈父慈母式教育。而成片中李靖夫妇的教育基本是缺失的)
最终战的时候应描写太乙事先知道保哪吒会损害自己的道行,甚至会送命,但还是扛起责任,义无反顾,只因想要弥补。
最后天雷过去,发现只是少了几百年道行而已,如释重负。因为自己终于成功挽回了自己所犯的错。哪吒笑道:『臭师傅,我可不想欠你几百年的人情!』太乙摇头晃脑道:『不急不急,道行这个东西,没了再修就阔以咯~!』
但是现在的成片呢?太乙和哪吒,几乎只有例行公事的对白,可以说二人从未真正走进对方心里过。两者毫无情感互动。也很少有太乙内心的想法描写。
这个师徒戏,如果做好了,可以类似于《五侠秘密》悍娇虎的故事,师徒二人最终建立起可信的、深厚的感情。
哪吒:
哪吒的故事和《五侠》中悍娇虎的内核极其相似。
都是一个人因为力量太强,从小被认为是怪物。周围人都避之不及。
其实从哪吒的剧情表现里,并未显示出所谓的魔丸就有什么真正的邪恶。哪吒平时更多是一种孩童的顽劣,以及没有控制自己力量的概念。
悍娇虎小时候也是这样一个人。和哪吒差不多。
区别不过是哪吒同时兼具了悍娇虎的凶悍与猴子的顽劣。一个人分成两个故事。如果把悍娇虎和猴子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就极其接近于哪吒了。
悍娇虎一开始也有很大的自我认知问题。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怪兽。
那么师傅是怎么处理的呢?
『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力道』这是师父的引导。
是啊,你是天生魔丸,你力大无穷,很容易伤及无辜。那又如何??你需要一个师父。只要有一个优秀的师父,教你掌控自己的力道,磨练心性,身为魔丸一样可以过上幸福的普通人日子。
但哪吒的师父呢??太乙真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太乙真人无法好好训练哪吒,李靖夫妇就只能把他关在府中。哪吒没有交流,没有欢乐,就更加地顽劣。就算母亲偶尔陪他踢毽子,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某一天偷偷溜出去,就是大肆破坏的开始。这是一个死循环。
可以说在这个层面上,哪吒、太乙真人、李靖夫妇都缺少了一个角色演化的绝好机会。导致四人的角色显得很静态。
李靖夫妇从开始就一根筋护娃直到最后,仿佛两个无限美好的圣人父母。美好但又不真实。
太乙真人一直进行他的搞笑大业,在剧情主线可谓毫无正面积极的大动作。
明明魔丸并没有控制哪吒的精神,哪吒本性也不坏,充分具有修养心性的潜力,却没有人担起这个重任。顽劣——修性——迷惘——超脱的经典角色转变路线也没有了实现的机会,导致后期哪吒突然的转变显得非常生硬。
可以说从一开始拿陈塘关的百姓取乐,恶作剧差点杀掉几个小孩子开始,到哪吒捉妖被误解当场翻脸,再到图画世界修炼,再到生辰宴,哪吒的心性一直没有进化。时好时坏,很不稳定。与其说他有什么特定的性格,倒不如说是性格碎片,缺乏一个清晰脉络,一个合理的转变进化。
还有一些问题是哪吒出手不知轻重。哪些内容是可以搞笑的并无损角色内核魅力,哪些内容是搞不得会损害角色的,制作者拎不清。所以一些内容可能导演认为是搞笑桥段(比如哪吒被小孩骂气得打飞石头,如果不是有人阻拦已经杀掉了5个小孩),而在观众看来就是哪吒痛下杀手,伤及无辜的邪恶行径。
类似内容有太乙真人喝酒误事等,一样的道理。搞笑可以,但拿正经事搞笑就不可以。所以有的观众觉得太乙简直就是个混球,不配当仙人。
熬丙:
熬丙的身世本来有机会塑造出一个仁慈、不忍的矛盾角色,而现在的熬丙性格和行动之间的冲突太大,非常不自然。
熬丙本性是不坏的,但行为却比较牵强。在哪吒生日宴会上,几分钟前还要冒着危险救人,几分钟后身份败露,申公豹耳边风两句,就能突然痛下杀手,屠城??不觉得转变太硬了吗?
实际上这里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让申公豹代劳。(背锅)
我们撕破脸说,故事就是一种『真实的假象』。我们想要表现一个角色,但事与愿违,故事发展导致角色无法破局,怎么办?例如一个具有无限耐心的好老师,偏偏遇到一个天生缺乏人性的邪恶孩子,不论她以什么样的感人方法去感化都毫无用处,最后邪恶孩子害死了这个老师。这样的故事表达的是什么?是一种破解不了的难题。
任何故事,任何角色,都可以刻意构建出无法破解的困境。这种困境会损害这个角色和故事的价值,因为它的立意会偏离到『人不是神』『人永远无法解决某些问题』,如果你这个角色和故事本身就不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那么你肯定不可以这样去设计故事走向。熬丙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熬丙本性太善良,从故事前半段表现出来他是个善良甚至有点懦弱的人。对父亲和师父从来不敢顶撞,他们说的一切都默默接受。
善良是他的一面,另一面则是责任心强。龙族的翻身对他来讲意义重大。本来这种善良和责任南辕北辙式的碰撞,最能表现出一个角色本质的人性光辉。但到了熬丙这里,由于变得太快,却损害了角色魅力。搞得他好像翻脸像翻书。非常儿戏。
不是说不可以让熬丙去灭绝整个陈塘关,但从一个善良温柔的角色朝这样一个杀人魔头之间的重大转变,一定要非常非常谨慎去刻画。非常慢非常细致,一步一步地,水到渠成。但凡有一点点没有到位,都会让人觉得不够合理。俗话来说就是火候。
熬丙前期一直树立的仁慈人设,为何非要让他直接去灭绝陈塘关呢?这样的转变如果觉得时间不允许,无法表现得水到渠成,那作为导演,为何非要用这种不讨好的方式去做呢??故事里的所有东西都是你在控制的,没有必要呀。
这里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熬丙身份败露后,申公豹让他杀死在场所有人。
熬丙引用申公豹平时教给他的那些正面的大道理,(这里隐含一个包袱可以是申公豹虽然心术不正,但虚伪。平时教熬丙满嘴大道理,但他自己不信,也不会去做。熬丙却真的吸收了这些大道理,达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但却因为不谙世故,一直以为自己的师傅是真正的正人君子。)
申公豹反问:『大……大道理讲的不错,但……但龙族的前程,你又作何打算?』问得熬丙哑口无言。整个人都发愣。这时候申公豹再兜售他那堆『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然后当场开始施法,要杀所有人。
熬丙却并不阻止他。
熬丙从温文尔雅的君子,陡然变成一个杀人狂,很难令人信服。这里就不让他立刻转变,而让他迷惘。放任申公豹作恶。一个好人很难立刻变成杀人魔头,但一个好人却很容易因为迷惘变得袖手旁观,这样的转变就很自然了。
当然,为了角色的统一,前面李靖故意扯掉他衣服的部分最好也修改一下,变成他为了救百姓不慎刮破了衣服,露出了龙族的面貌。
而李靖也十分理智地盘问熬丙原由,但熬丙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时候李靖可以非常大气地说:『恩公不语,看来是有苦衷,不如随在下前往内屋喝茶一杯,详谈。』毕竟此人当时刚刚救过在场所有人的性命。如果是坏人,又何必多此一举。作为一个成年人,必然会想到个中有复杂的原因。(而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当场扒熬丙衣服,引起观影者的困惑甚至指责)
此时申公豹出现直接摊牌,告诉众人是自己偷了灵珠,强行挑起矛盾,唯恐天下不乱。
一旦换成申公豹当大boss,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熬丙本来转变不自然,现在就很自然了。申公豹要杀死所有人,熬丙从过去的直接动手变为袖手旁观。
哪吒冲上去要阻止申公豹,但熬丙却拦住了他。(熬丙不主动杀人,但也不是白莲花,处于半黑化迷惘状态)
熬丙现在的处境就非常矛盾:不拦住哪吒,龙族的千年大计就功亏一篑,但让申公豹杀死众多无辜的人又有违自己灵珠的善良本质。
二人通过战斗+对白不断进行灵魂的碰撞。
熬丙大叫『一切都是天命!我身负龙族崛起重任,就算我是灵珠又如何!?还不是一样身不由己?!』
哪吒喊道『什么魔珠、灵珠,都是狗屁!!我过去也是一个顽劣的坏小子,现在不一样为了大家而战?!你命由你,不由天!』
(这里假设前面剧情为哪吒得到太乙点化,成功修炼好心性,为百姓所爱戴)
然后打败了熬丙,熬丙问为何不刺下去,哪吒说因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这时候熬丙惊醒,和哪吒一起去对抗申公豹。
但是申公豹大招已经读条完毕,二人和他纠缠之时,时辰到了,天雷落下……
这样修改之后,熬丙最终还是依照了内心灵珠的善良去行动,没有误入歧途,哪怕背叛了自己的家族。这样熬丙的人设从头到尾就一致了。他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好人;又是一个为了内心的善,而放弃了家族崛起的伟大角色;同时还是一个跳出歧途,选择对抗邪恶师父的迷途知返故事。
申公豹:
申公豹虽然受过委屈,但到底是什么支持他进行如此惊天动地的邪恶大计划?
太乙真人在故事中简直蠢的不像样子,根本无法承担和申公豹的对应位置。
一个很简单的细节,灵珠被偷的时候,那些帮助申公豹的人,身上被施了符咒。而符咒显然是自家法术,(因为长生云也会,还给过李靖换命符,没理由太乙真人自己不会)。联想一下也能发现偷灵珠的是自家人,就算不能确定申公豹,他也有重大作案嫌疑,不可能不去怀疑。
这么重要的事情,好像灵珠被偷了之后太乙真人就从来没想过……申公豹出来摊牌了之后他还一脸懵逼。
申公豹虽然作恶多端,但本质上应该是一个不信命的人。如果要增加他的深度,灵珠魔珠对他的意义应该增加更多的说明。
申公豹又没有收龙族什么好处,为何要为龙族偷取灵珠?
倒不如设定为,灵珠和魔珠这种『天命』的产物,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扳动』。(台词方面应该多增加诸如『灵珠魔珠,皆为天数。我申公……公豹就是要看看,天命怎么个不可违!!』去表现他这方面的想法。)
但影片里面对申公豹的表现笔墨太少,除了他自述的几句大道理,并没有『顺理成章』之感。
应该在开头作铺垫。一开始元始天尊指认太乙真人为十二金仙的时候,申公豹不服,问天尊为何不是自己。天尊说『天命不可违』。申公豹就楞了,想来想去想不出为什么天命不可违,于是不服,决定要干一件大事做实验,看看天命到底可不可违,违了又能如何。
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他误入了歧途。违背了自己的本心。本来修炼兢兢业业,想的是修成正果。但被这件事一激怒,失去理智,整个就偏离了轨迹。就像一个好人被冤枉了一次,突然黑化,从此之后就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坏蛋。
申公豹作为一个大反派,本来就缺少机会去表现他的转变,如果不有意多给他机会,就会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单调恶人。全篇申公豹都只是一个『不服』的符号而已。如果能更加凸显申公豹是如何试探天命,如何贯彻『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后期又如何发现自己偏离了轨迹却又只能将错就错越走越远,(比如增加他和熬丙在修炼途中关于天命的讨论戏份)这个角色会变得丰满许多。
对于自己的徒儿熬丙,申公豹是什么样的感情?
应该是:虽然最后熬丙反抗了自己,但熬丙却冲破了申公豹给他设定的天命。(现在熬丙和哪吒一起打败了申公豹,不再是申公豹的提线木偶)
这个反抗令申公豹回想起来自己修炼时期的高光表现(比如不认命自己是只普通豹子,刻苦修炼成仙),并且让申公豹被打败后能表现出一种『不愧是我徒儿』的被超越后的欣慰,他会是一个更有魅力的反派。
其实功夫熊猫这个故事,水平非常高。它还是一个双层的『影子故事』。
表面来看故事主角是,阿宝和师父。实际上它还有一个“对仗工整”的影子版本,那就是大龙和师父。
阿宝的主题是梦想和韧性。百折不挠。自己是个功夫迷,能跟着五侠和师父一起修炼,哪怕每天都被打的鼻青脸肿,也绝不后悔。因为自己知道,在这里再吃苦,也比浑浑噩噩的面摊生活更贴近自己的梦想。所以阿宝的可贵之处在于自己的乐观,抗压,勇敢追寻梦想。
大龙缺失了阿宝的皮实、乐观心态,虽然身体很强,但精神却脆弱得不堪一击。阿宝面临很多人的质疑,只是装疯卖傻地搞笑,内心却非常坚决追求目标。大龙只是被否定了一次,整个人生观就崩溃了。武力的强大并不等于真正的强大。
明面上我们看的是阿宝装傻卖萌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过程,是理想化浪漫化的故事。暗面里大龙和师父之间复杂的情绪互动,则是一个生活化写实化的故事。这样的结构既满足了普通观众的第一遍观影需要的欢笑泪水,对于一些看得仔细的人来说它还用暗线讲了一个更加贴近真实的『功夫黑豹』故事。
导演并没有因为大龙这个人是反派,就将他做得毫无理由的邪恶。实际上大龙也算不上邪恶,更多的是师父失败的教育方式导致的误入歧途。师父还是有很大责任的。从而让师父的转变不仅合理而且有深度,很自然。对比哪吒里面申公豹的处理,就可清晰看出功力火候的差距。
实际上哪吒+太乙 对照 熬丙+申公豹,是一对非常好的比较对象。如果能对比表现两对师徒方方面面的差异,不仅可以丰富这4个角色的层次深度,更可以清晰凸显两端的区别,达到功夫熊猫里面这种镜面对比的影子故事之妙用。
盖世五侠是哪几个?
悍娇虎、灵鹤、猴王、俏小龙、快螳螂
盖世五侠是《功夫熊猫》里的五个角色,是功夫大师的杰出弟子:悍娇虎、灵鹤、猴王、俏小龙、快螳螂。形象分别为鹤,毒蛇,老虎,猴子,螳螂,五位功夫高手被世人称作“盖世五侠”。
盖世五侠的身世——悍娇虎自小被遗弃在孤儿院,由于不会控制自己的力量,被视为怪物无人收养,直到浣熊师傅出现;猴王身手敏捷却作恶多端,最喜欢扒人裤子取乐,直到碰到乌龟大师,才回归正途;个头小小的快螳螂虽然武功盖世,却因为性急差点送命,最终领悟耐心的重要;没有毒牙的小灵蛇俏小龙一度被非常厉害的用毒大师父亲认为不是习武的料,直到村子里的一次突袭中,她用借力打力的方法救了她的父亲。灵鹤在找到自信之前只是“大力武馆”的看门清扫工,直到一个顶尖的学徒偶然发现了他惊人的功夫,最终一鸣惊人赢得了自信与尊重。
悍娇虎
悍娇虎是盖世五侠之首,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后被师父收养。她认为大家对阿宝的期望完全是个可悲的玩笑,但是再强大的人也难免犯下错误,悍娇虎认识到命运并非总如期待中的方式到来。

猴王
友好,幽默,热情,猴王大师是五位功夫高手中最平易近人的一位。他用随和的态度掩饰着他那非凡的军事才能。猴王很喜欢开玩笑,每次看熊猫阿宝学功夫的景象都特别开心。

快螳螂
快螳螂是五位功夫大师中体型最小的一位了,但他却从不承认这个。他强壮、敏捷、灵巧,移动速度非常快。他总是非常同情阿宝的苦处,每次都很快来点小幽默帮阿宝脱离窘境。什么都吓不到他勇敢的小心脏——母螳螂除外。

俏小龙
俏小龙是一位嬗变的绝代勇士:先不说她灵活的身体能起到皮鞭的威力,只要她柔软的身段缠在对手身上,不用自己发力就能让对手受伤(因为对手会因为想打她而误伤自己),这就是她借力打力的妙用。作为团队中的女性,她不向悍娇虎那样大英雄主义,而是对阿宝充满了同情。

灵鹤
善用翅膀的灵鹤用的不是硬碰硬的招式,而是运用气功把对方震飞的强大功夫。尽管灵鹤是位爷们儿,但却是团队中的“母鸡妈妈”。他善于化解个人的冲突和矛盾,是他们之中最细心周到的一位功夫高手。如果可能,他会避免任何的冲突;但如果战斗不可避免,他便会尽一切可能赢取胜利。

电影功夫熊猫的中文配音有谁?
1、金猴的中文版配音有两位:成龙和周杰伦。灵蛇的中文版配音有两位:刘玉玲和朱珠。平先生的中文版配音有两位:吴汉章和张国立。
2、黄磊是阿宝的中文版配音,成龙是李山的中文版配音,王志文是浣熊师傅的中文版配音。
3、白百何是悍娇虎的中文版配音,姜武是天煞的中文版配音,肖央是螳螂的中文版配音。
4、王太利是仙鹤的中文版配音,杨幂是美美的中文版配音,张纪中是乌龟的中文版配音。
5、郭子睿是泡泡的中文版配音,黄忆慈是蕾蕾的中文版配音。
功夫熊猫哪一部好看?
个人认为《功夫熊猫2》是三部里面最好的。熊猫阿宝 终于美梦成真成为了神龙大侠,跟随功夫大师 Master Shifu与盖世五侠:悍娇虎 Tigress、猴王 Monkey、快螳螂 Mantis、俏小龙 Viper、灵鹤 Crane一起保护着和平谷、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有个邪恶的坏人沈王爷 Lord Shen正打算用无人能挡的机密武器征服中国并且毁灭功夫,阿宝面临着一次新的、更加可怕的挑战,在羊仙姑 Soothsayer的指引下,他必须回首过去并揭开自身的生世之谜,才能找到打败敌人的致胜关键力量。
《功夫熊猫2》的效果动感十足,这种动感,不只来源于高水平的技术,更源于镜头的巧妙安排。动作场景中,远景与近景的镜头切换是本片一大特色!这种切换的速度和流畅感保证了电影的3D品质。
秃毛鸡沈王爷饰《无极》里的北公爵无欢,幼年时期心灵遭到重创,走向了邪恶的帝国主义道路。熊猫阿宝则饰《无极》中的张东健,惨遭灭族、出身成谜、向秃毛鸡复仇。
总的来说,《功夫熊猫2》让我们重新做了一个温暖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