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款禁用黄油手游,6000左右买什么拍照手机好?
推荐最近发布的2款旗舰机型,小米10 Pro和OPPO FInd X2 Pro,下面进行两款机型评测对比,首先来一张DXOMARK排名!
小米10 Pro
第一部分:外观与功能
这次小米10在包装上摒弃了去年活泼跳脱的闪闪风格,采用了沉稳的黑色。表面的文字印刷却还是和小米9的包装盒一样,采用了烫银和彩印。包装盒正面的左上角有一个Hi-Res AUDIO的小金标。包装盒内部还是以白色为主,除了手机本体之外,配件还包含了数据线、65W的快充头、取卡针、保护套以及说明书三包凭证等。
在外观设计上,小米10 Pro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致,相比之前的小米手机,小米10 Pro在细节方面的打磨更加用心,比如更窄的额头和下巴,视觉上更显轻薄的金属中框。很大程度上,这种精致感是来自双曲面屏的加入。双曲面屏不仅在视觉上让手机看起来更加轻薄,也利用这种边缘的向内弯曲,最大程度分散手机在用户手掌中的重量,提升握持手感,并且在宝贵的机身空间内塞入更多的元件。
那提到重量,就不得说一下小米10 Pro的握持手感,小米10 Pro的重量为208g,相较于小米9而言,小米10 Pro握持起来有明显的“厚重感”,但没有小米CC 9 Pro来的那么夸张。考虑到小米10 Pro的内部塞进了骁龙865以及外挂的5G基带,又包含了4500mAh的大电池以及液冷VC等很占空间的元器件,小米10 Pro的整体重量和厚度也在意料之中,
小米10 Pro拥有星空蓝和珍珠白两种配色,均采用了AG磨砂玻璃,这种磨砂玻璃的机身在触感上更加光滑和细腻,阻尼感更小,并且由于在玻璃表面增大了雾度,可以有效的降低在机身上沾染指纹污渍。此次拿到的是星空蓝版本的小米10 Pro。这个星空蓝颜色比较浅,和很多蓝色的手机比起来都要“淡雅”许多,没有星空的那种黑中透蓝的纯粹,像夏天的傍晚,湛蓝海洋深处与天空交界处的那层薄雾,倒是光源照射在机身表面的光斑十分明显,比较适合男生使用。
小米10 Pro背面的摄像头布局设计和小米CC9 Pro可以说是如出一辙,摄像头模组突出机身。
小米10 Pro背面底部中央的位置是小米的Logo以及一个5G标识。在机身按键的布局上小米10 Pro这次也是去粗取精,左边没有任何按键,右侧也只保留了音量和电源键。而屏幕下方还隐藏了一枚光学指纹按键,并且采用了超薄设计,Z轴厚度仅为主流光学指纹的1/10,给内部的电池堆叠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在解锁效率和容错率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小米10 Pro这次的屏幕是一块6.67英寸的三星定制双曲面AMOLED屏,双曲面的设计让两侧的边框看起来非常细,上下的边框也得到了进一步收窄,整体显得更加精致。前置镜头的挖孔比主流的位置要更加靠右,在非第一屏的桌面和应用主页,会有一个时间紧贴着挖孔显示,以确保状态栏更加平衡。比较遗憾的是这块屏幕并未用上2K,而是保持了2340X1080P的分辨率。不过在其它方面,它的素质还是非常硬核的。
比如这块屏幕拥有90Hz的刷新率和180Hz的采样率,在日常的触摸操作和系统动画上,都非常的顺滑。屏幕本身采用最新的E3发光材料,可实现1120尼特的峰值亮度,强光激发亮度也能达到800尼特左右,配合前后双感光单元,还会在强光下对显示的内容进行智能的局部对比度增强,让屏幕更加清晰。
在屏幕的色彩上,小米10 Pro拥有DCI-P3色域显示,5000000:1的对比度,HDR10+,以及专业的出厂屏幕校色。屏幕的平均Delta E仅为1.1左右,以满足对屏幕色准要求高的人群。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小米的高级色彩模式,允许用户自定义调节RGB色彩空间,HVS色彩空间,以及对比度、Gamma值等选项,这在主流的友商产品里可是不多见的。总的来说,这块屏幕的观感比前辈要好不少,尤其是在色彩风格切换时也没有明显的色温变化,比较难得。当然,原色模式还是和苹果的原彩显示一样偏向暖黄色。
小米10 Pro的显示调节中,也提供了不少丰富实用的选项。比如屏幕刷新率可以在60Hz和90Hz之间来回切换,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开启DC调光,也可以利用深色模式让屏幕更加省电,夜晚浏览手机更加护眼,甚至允许用户单独设置哪些应用全屏显示,而哪些应用开启刘海。像这种自适应状态栏做得非常出色的应用,自然就无需显示刘海。
其实,除了手感和屏幕观感之外,小米10 Pro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体验提升就是对称式设计的超线性双扬声器,以及横向线性马达。音质上的表现相比之前的小米手机要好不少,振动的手感也调得恰到好处,让人享受每一次振动反馈所带来的微妙触感。而且不同的交互行为所提供的振感和振幅也有所区别,比如在APP中长按文字使用大爆炸,就属于比较明显的振动,而如果在文章内容的底部点击收藏按钮,又属于很轻微的振动。
第二部分:配置&性能
堆料是小米10 Pro这次最大的特点。高通骁龙865处理器,全系LPDDR5内存,NSA+SA双模5G,最低8+128GB存储组合,UFS3.0闪存规格,支持802.11ax Wi-Fi 6技术,配备4500mAh电池和50W闪充、30W无线闪充,拥有多功能NFC、横向线性马达,P2i等级的防水,红外遥控等功能。
小米10 Pro配备了前所未有的散热规格,内置6层石墨结构覆盖整个背板,双层主板结构的中间也添加了石墨烯散热层,还有3000m㎡的VC均热板,配合大量的铜箔和导热凝胶,确保机身内部各个地方的热量都能够均匀发散。总之,硬件和性能绝对是小米10 Pro这次重点提升的地方。
骁龙865处理器作为高通的新一代旗舰SOC,在CPU、GPU和AI方面的性能都有显著的提升。首先它采用的是台积电7nm制程工艺,拥有1颗基于A77定制的Kryo 585 Prime超大核,主频达到了2.84Ghz,3颗A77架构的Kryo 585 Gold大核,主频2.42Ghz,还有4颗A55架构的Kryo 585 Sliver小核。这样的1+3+4组合,相比上一代骁龙855处理器,CPU性能提升了25%,功耗也降低了25%。
GPU方面,全新的Adreno 650图形处理器相较上一代Adreno 650也有25%的性能提升,功耗则降低了35%。AI算力方面,骁龙865采用的是第五代AI Engine计算引擎,运算能力是骁龙855的4倍,总体的AI性能是855机型的2倍以上。而在实际的功能上,更强的AI性能让小米10在视频虚化,图像识别,拍照自动场景优化和语音识别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出色的体验。
另外,5G网络性能的提升,也是骁龙865的重头戏之一。小米10 Pro内置高通X55调制解调器,支持SA+NSA双模5G组网技术,频段覆盖n1,n3,n41,n78,n79等多个5G频段,理论的峰值下载速度高达2.92Gbps。而Wi-Fi方面,小米10 Pro支持全新的第六代802.11ax,可实现8x8 MU-MIMO多端出入技术,让上传和下载速度飙升,并在多设备传输时减少网络拥堵。那水水顺便也测了一下它的5G表现。由于疫情的影响无法外出,而且我住的地方5G覆盖并不是很理想,加上水水的5G套餐只支持500Mbps的理论上限,最终测得小米10 Pro的成绩分别为625Mbps的下载速度和41.7Mbps的上传速度,符合5G手机应有的水平。
而在跑分方面,小米10 Pro的安兔兔成绩为526172分,GeekBench单核得分3676分,多核得分11448分,AndroBench的读取写入速度也完全是UFS3.0的标准。所以在理论性能上,小米10 Pro绝对是第一梯度的。
小米10 Pro的实际游戏表现上,和平精英可开启超高画质和超高帧数,游戏中的最高帧数为51帧,平均帧数在42帧左右,30分钟游戏耗电8%;崩坏3在开启最高画质和特效的情况下,银河舰队鬼火摩托大招也能稳定在60帧,平均帧数在58帧左右,30分钟游戏耗电9%。两款游戏在运行30分钟后,机身表面的温度基本都在35-37度之间,完全不用担心玩游戏会造成灼热的感觉。
小米10 Pro系列这次也对游戏助手这块儿的体验进行了升级,硬件上的Game Turbo技术配合游戏加速,确保用户在运行游戏时能够以最佳的性能和网络环境玩耍。而软件方面,游戏空间的UI和功能也进一步完善,用户可以在桌面生成游戏加速的快捷图标,随时进入游戏空间管理已经下载的各种游戏,也可以在游戏内通过滑动屏幕左上角的提示Bar,呼出快捷游戏工具栏,实时进行各种设置修改和便利性小功能。
第三部分:拍照与影像
影像性能方面,小米10 Pro这次采用了1亿像素主摄的四摄组合。主镜头采用1/1.33英寸超大感光元件和f1.69超大光圈,而且是8P镜组,支持OIS光学防抖。这样的参数在主流的智能手机上确实不多见。其它三枚镜头则分别是支持10倍混合光学变焦的超长焦镜头,1200万像素50mm焦段人像镜头以及2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其中超长焦镜头也支持OIS光学防抖,人像镜头拥有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而超广角镜头可实现117度的超大取景视野。
而相机内的软件,这次则重点支持了三大特性,一是超级夜景2.0,在拍摄暗光画面时小米10 Pro会基于RAW算法获取更多暗部细节;二是AI场景识别,全新的内容感知深度神经网络会实时分析画面亮度、色彩,甚至是构图,然后通过全局像素级画质增强,让照片更有“质感”;三是小米10 Pro支持HEIF的拍照格式,可以在确保画质的前提下,节省50%的照片体积,存储更多的照片。
视频方面,小米10系列新增了Vlog视频模式,内置了丰富的模版、自动运镜动画,转场动画,流行配乐以及语音实时转文字功能,能够帮助用户轻松制作Vlog短片。而实时视频虚化功能,则可以让人物主体更加突出,用户可以手动调节虚化等级,达到最满意的效果。前置相机则是2000万像素,支持广角全景模式,可通过挪动手机位置并拍摄三张图片,合成一张广角的大全景照片。
那由于最近的疫情的缘故,以及青岛糟糕的大雾天气,白天的室外样张基本不可用。所以在这里只能给大家分析一下室外夜景部分的表现,还请各位能够多多理解一下。
首先,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小米10 Pro在色彩上的表现十分出色,还原真实且不浓艳。此时的天空还是有一些薄雾,但画面的天空部分纯净度也不错。炫光控制合理,而得益于高像素的优势,不论是近处的枯树枝杈还是远处楼宇的门窗细节,都清晰可辨。
马路对面的街角,小米10 Pro非常准确的还原出当时的情景,天空部分的薄雾被路灯的暖光照得发黄,刚下过小雨的地面看起来湿湿的,对于高亮的广告灯牌,小米10 Pro表现出较强的测光和曝光控制,文字清晰不过曝,也没有溢出的光斑。而在色彩上,AI场景识别则适当增加了一些对比度,让画面显得不那么灰暗。
又比如这张图片,不放大的情况下,小米10 Pro的色彩还原,天空纯净度,噪点控制等表现都可圈可点,文字的边缘和细节也锐利清晰。
最后我们来看看弱光拍摄下的表现。由于手持状态下,夜景模式会有2-3秒的曝光时间,但画面没有出现因手抖造成的模糊和画质劣化。那当相机也会通过多重曝光,提升画面整体的亮度,从而展示出更多的暗部细节。从灯笼的颜色就能看出,照片中的画面比肉眼看到的要更亮一些。不过室内的一些光源会出现偏色的情况。
那即使不用夜景模式,而是直接拍摄,小米10 Pro也会对画面进行一定的提亮,整体的观感甚至和夜景模式区别不大。但从左侧单元门牌号的文字上可以看出,普通模式因为曝光时间不足,加上手持拍摄的缘故,文字会稍显模糊。
第四部分:续航&充电
最后来看看它的充电和续航。小米10 Pro搭载了4500mAh,针对日常使用的场景进行了系统的续航测试。测试环境为:系统亮度50%,音量50%,Wi-Fi、蓝牙开启,测试内容及结果如下:
通话30分钟,耗电5%;
Wi-Fi环境下刷淘宝30分钟,耗电8%;
Wi-Fi环境下刷微信30分钟,耗电6%;
Wi-Fi环境下刷App 30分钟,耗电5%;
戴耳机在线听音乐30分钟(息屏),耗电5%;
在线播放《哔哩哔哩》1080P视频60分钟,耗电10%;
玩《和平精英》30分钟,耗电8%;
拍照30分钟,耗电7%。
待机8小时,耗电1%
剩余电量45%
而充电方面,由于这次小米10 Pro将快充规格提升到了50W,并采用单电芯双电荷泵的充电方案,且惯例配备了输出功率更大的快充头,最高支持66W的输出,在充电测试中,15分钟充50%,30分钟充入83%,45分钟完全充满,这个成绩对于4500mAh的电池来说相当给力了。另外,小米10 Pro还配备了30W的无线快充,80分钟左右也能将手机充满,我猜发布会上应该会出一款对应的快充配件。
总结
小米10 Pro作为小米数字系列10周年的重磅新品,无论是在堆料还是在性能上都无可挑剔,手机本身的系统体验和相机素质也都属于水桶型的风格。当然,小米10系列在设计上还是有些求稳,虽然紧随时下流行的挖孔屏、曲面玻璃和AG磨砂玻璃等工艺和设计,但走的还是稳健风格。水水觉得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用上2K屏,毕竟都以Pro相称了,电池容量也不小,为何不更极致一些呢?
OPPO FInd X2 Pro
第一部分:外观和设计
相较于第一代Find X激进的设计语言,OPPO Find X2似乎保守了许多,不少用户看到X2的第一眼,似乎多少有点“失望”,不过这种“失望”是基于Find X太过于惊艳的前提之下。即便是OPPO Find X2没有第一代那么惊艳了,但是你将OPPO Find X2和目前其他的骁龙865旗舰机放在一起对比,你会感受到Find X2仍是最高颜值的那一台。
毕竟OPPO在手机的美学造诣上绝对是排第一梯队的,同样的设计语言,同样的元素排布,用在Find X2 Pro上就格外的有气质,举一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就好像是同样的一件衣服,穿在模特身上就特别的好看,而Find X2 Pro,就是那个模特。
Find X2没有像Find X那样,在外观设计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更多的,Find X2是基于现有的一个设计进行的细致打磨,并且打磨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美感。
在Find X2 Pro的机身设计上,你会发现很多熟悉的设计元素,比如机身顶部和底部内凹的月牙造型,比如熟悉的三点式扬声器开孔、绿色线条的电源键等等。这些都是OPPO手机传承下来、经过了千万消费者熟悉并认可的经典设计元素。
拿到的Find X2 Pro是橙色的素皮版本,背面采用了皮革材质,皮质的运用恰到好处,首先是在观感上,相较于玻璃,皮质有着更“高贵”的属性;从实用性角度来看,皮质机身更防滑、不沾指纹和汗渍,还避免了掉在地上后盖摔裂的风险。
手感方面,Find X2 Pro素皮版本重量为200g,这个数据中规中矩,但得益于曲面屏的运用,OPPO仍营造出了相当不错的握持感,机身略微修长,电源键刚好在拇指的位置,机身前玻璃面板、皮质后壳与中框之间的衔接自然舒适,拿在手中浑然一体,没有丝毫因材质不同而产生的割裂感。
第二部分:屏幕和120Hz高刷新率体验
每一代Find手机都会在屏幕上大做文章,如果将Find X的曲面全景屏理解为OPPO极致探索全面屏形态的产物的话,那么Find X2 Pro则是OPPO对顶级屏幕体验更深一层的创造和调教。
按照官方的说法,Find X2系列搭载了OPPO 迄今最清晰、最明亮的专业级手机屏幕,这种说法并不夸张。Find X2 Pro搭载了6.7 英寸 QHD+(3168*1440) 曲面 AMOLED 屏幕,拥有513 ppi、5000000:1 对比度,支持 100% P3 广色域覆盖,采用E3 发光材料,局部峰值亮度1200nit。值得一提的是,这块屏幕还是行业首款10bit 色深的屏幕,支持10.7 亿种色彩显示,在色彩显示上更丰富和细腻。
在设置中,OPPO Find X2 Pro提供了生动、柔和、影院三种色彩模式,通过红蜘蛛5测试了Find X2 Pro在生动、影院模式下的显示效果。
在测试中,Find X2 Pro搭载的这块屏幕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测试数据,其中生动模式下,OPPO Find X2 Pro拥有100%的sRGB、90%的AdobeRGB,色彩精准度为1.91(最小值0.23,最大值3.46)。
生动模式:
在影院模式下,OPPO Find X2 Pro拥有100%的sRGB、89%的AdobeRGB,色彩精准度仅为0.87,DeltaE小于1,表现非常优秀,这也是测过色彩精准度表现最好的智能手机。
影院模式:
Find X2 Pro的屏幕的另一个亮点,即支持120Hz 刷新率和240Hz 屏幕采样率,无论是滑动信息流还是玩游戏,你都能感受到一股非常顺滑的流畅体验,屏幕就像是打了黄油一样,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相信我,只要你用了,绝对回不去了。
和线性马达一样,高刷新率也属于“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配置,你很难通过文字去精准的感受120Hz 超高刷新率屏幕的魅力,但只要当你用过120Hz 刷新率屏幕,当再回到60Hz时,你或多或少会产生“卡顿”的错觉。
下图中,浏览IT之家新闻的时候,上下滑动屏幕,帧率基本保持在110-120左右。
不过高帧率屏幕也会增加不少功耗,相应的,OPPO在Find X2 Pro系统中加入了屏幕刷新率智能切换功能,低电量的时候,屏幕刷新率会自动下降至60Hz。
Find X2 Pro还搭载了独家的超感画质引擎,简单的理解,即通过MEMC 视频动态插帧,将 30fps 以下视频大幅提升至 60fps 甚 至 120fps,以最大化的提高Find X2 Pro屏幕120Hz 刷新率的应用场景。
目前该超感画质引擎支持本地视频和在线视频,在线视频平台包括 腾讯体育(60/120fps)、YouTube (60/120fps)、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等。
目前电影的帧率大多都保持在24帧,而借助于该技术,你能在手机上体验到60帧电影的效果。
通过爱奇艺《叶问4》简单感受了一下超感画质引擎,在电影《叶问4》中,开启超感画质引擎之后,画面对比度明显更高了一些,色彩更生动。部分场景下,画面的转动、切换更流畅,观感特别舒适。不过需要注意一点,或许是前期算法的不成熟,这种60帧的感受并不是持续的,比如电影中出现的一些打斗场景、或者是遇到了略微复杂的背景画面(多人、画面色彩变化较大等),你就能看到感受到些许算法的痕迹,比如镜头的不连贯,画面又回到了24帧,当然,这种感知是很细微的。
第三部分:跑分性能和游戏体验
OPPO Find X2 Pro搭载了骁龙865移动平台,拥有12GB(LPDDR5)+256GB/512GB的存储,属于当前安卓阵营顶级配置之列,IT之家拿到的是12+256GB版本。
跑分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骁龙865:
骁龙865采用的是台积电7nm制程工艺,拥有1颗基于A77定制的Kryo 585 超大核,主频达到了2.84Ghz,3颗A77架构的Kryo 585 Gold大核,主频2.42Ghz,还有4颗A55架构的Kryo 585 Sliver小核,1.8Ghz。相比上一代骁龙855处理器,CPU性能提升了25%,功耗也降低了25%。
GPU方面,全新的Adreno 650图形处理器相较上一代Adreno 650也有25%的性能提升,功耗则降低了35%。
在跑分测试中,我们通过GeekBench4跑分获得,OPPO Find X2 Pro单核心达到了4268分,多核心达到了13252分;
在3DMark跑分中,OpenGL ES3.1显卡分数为8126,总分为7162;
在安兔兔(V8.2.5)测试中,OPPO Find X2 Pro达到了593373分,超越99%的用户。作为对比,搭载骁龙855的手机安兔兔(V8.0.5)跑分为48万+。
在存储读取测试中,OPPO Find X2 Pro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1712MB/s,顺序写入速度达到753MB/s,随机读取速度达206MB/s,随机写入速度达200MB/s,实测成绩属于安卓阵营第一梯队,OPPO Find X2 Pro在面对下载、拷贝、安装、切换大型应用、文件内传输等操作时反应更快,处理效率更高。
单从跑分成绩上来看,OPPO Find X2 Pro的性能显然是无需担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打开安兔兔的时候,系统会提醒你开启竞速模式,在该模式下手机会开启大量性能资源,软件关闭后系统恢复之前状态。
测完了跑分,我们再来看一下OPPO Find X2 Pro的游戏表现。我们共测试了《和平精英》《QQ飞车》《狂野飙车9》三款游戏。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中,三款游戏均开启了最高画质和最高帧数,并且为了保证实际游戏的帧率有效,我们只测试了游戏中的帧率,诸如游戏进入界面、游戏结算画面均不在记录范围内。
和平精英:
和平精英游戏中,OPPO Find X2 Pro最高支持60帧,画质最高支持为HDR高清,在我们30分钟的游戏测试中,Find X2 Pro的平均帧为59.7FPS,最高帧为61FPS,最低帧为44FPS,全程基本稳定在61FPS-58FPS左右,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造成44FPS最低帧的主要原因是笔者当时进行了截图操作。
下面的帧率图显示,将近30分钟的游戏中,手机基本处于满帧运行状态。
狂野飙车9:
狂野飙车9游戏中,我们同样开启了最高画质,帧率最高支持为60FPS。
在45秒的游戏中(一局),OPPO Find X2 Pro的平均帧率为58.8FPS,游戏全程稳定在50FPS之上。相较于《和平精英》,《狂野飙车9》最高画质更吃配置一些,不过就体验来看,对于OPPO Find X2 Pro这样的骁龙865旗舰手机来说,通常主流的大型游戏是均能够轻松应付的。
狂野飙车9▲
我们还测试了《QQ飞车》手游,尽管《QQ飞车》手游对手机的配置要求并不严苛,但《QQ飞车》手游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支持120帧超高帧率模式的手游,在OPPO Find X2 Pro上,《QQ飞车》手游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在我们的测试中,一局游戏(2分14秒),OPPO Find X2 Pro基本稳定在120FPS上下,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候,画面略有掉帧,但这种“掉帧”都是从120帧掉到110帧左右,肉眼是根本无法察觉这些细微的变化的。
总的来说,OPPO Find X2 Pro的性能表现能够经得住考验,毕竟代表着目前安卓阵营最高标准。
第四部分:5G和5G下载实测
在硬件方面,Find X2 Pro支持SA/NSA双模5G、支持8模37频段、支持5G+4G双接收双卡双待、全频段采用4*4MIMO技术和HPUE技术、同时n41/78/79频段采用4天线SRS轮发技术,有效地提升5G下行4*4 MIMO吞吐量,网速更快。此外,Find X2 Pro还采用双天线双频WiFi,支持Wi-Fi 6。
在底层优化方面,Find X2 Pro拥有smart 5G技术,可实现可实现智能切换4G/5G网络的功耗优化、DSS动态频谱技术、双5G技术(5G+5G WIFI)、智能动态切换SA和NSA频谱4大功能。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建设,IT之家所在的青岛动漫游戏产业园的5G网络已经开始大面积普及,笔者在公司走廊的尽头就能搜到中国移动的5G信号。
在我们的测试中,Find X2 Pro(中国移动5G满速套餐)获得了966Mbps的下载速度,上传速度最高可达48+Mbps,一次测速竟然能耗掉1G多的流量。
在同一位置,我们还测试了4G网络速度,4G网络下,Find X2 Pro的下载速度仅为39Mbps左右,上传速度为2.14Mbps。作为对比,同一位置下我们测试的5G网络下载速度是它的24倍。
当然,除了测速之外,5G网络已经有了实战场景。我们在5G网络下测试了Find X2 Pro应用商店App的下载速度,几秒钟的时间,Find X2 Pro就能飙升到将近100MB/s的下载速度!
一款将近2GB大小的手游只需十几秒的时间就能完全的下载完毕!笔者制作了一组GIF动图演示,GIF未经过任何加速处理,大家直观感受一下:
第五部分:相机和拍照/视频防抖
上一代Find X手机因为机身结构的原因,相机方面的表现多少有点遗憾,不过在Find X2 Pro上,OPPO开始全力冲击影像力,Find X2 Pro采用48MP主摄(IMX689)+48MP超广角(IMX586)+13MP长焦三摄组合,这也是OPPO迄今性能最强大、功能最全面的超感全焦段影像系统。
此外,Find X2 Pro是行业首款支持12bit 超清图像采集的手机,最高可直出12bit原始图片。
Find X2 Pro并没有堆砌摄像头数量,但仅有的三枚摄像头都是超级实力派:
其中,Find X2 Pro的48MP主摄传感器(IMX689)尺寸达1/1.43英寸,单像素尺寸1.12μm ,两者均是所有48MP手机摄像头中最大的,相较于上一代产品,IMX 689感光面积增加96%,感光灵敏度提升130%。
Find X2 Pro的广角主摄硬件级双原生 ISO 技术,可针对暗光场景和高亮环境智能切换感光度。
Find X2 Pro的还采用了第二代10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支持10倍混合光学变焦,最高60倍数码变焦,全新升级 OIS 驱动芯片,变焦画面更清晰稳定,变焦操作更顺畅。
Find X2 Pro相机最大的亮点是首发了全像素全向对焦技术(All Pixel Omni-directional PDAF),对焦性能有大幅度提升。
先来简单科普一下全像素全向对焦技术(部分资料来自OPPO官方):
该技术改进图像传感器微透镜结构和布局,使用2*2 Quad bayer阵列,4个像素共用1个片上透镜,显著提升感光能力和对焦性,暗光环境下对焦性能提升尤为明显。
相比于其他对焦技术,有两个明显优势:
100%像素对焦;
不受被摄物体形状和纹理限制,轻松对焦。
日常我们用手机拍照的时候,遇到一些黑暗的环境,往往镜头会很难快速、精准对焦,这时候如果抓拍照片的话,样张往往会模糊成一片,成片率很低。而Find X2 Pro采用的全像素全向对焦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有像素都可以做相位差检测,暗光环境下,即使一些较小的物体也能实现高精准的对焦,这大大提升了手机照片的成片率。
此外,该技术还具备“横向”和“斜向”纹理对焦能力,不受被摄物体形状和纹理限制。
来看一下Find X2 Pro的样张(图片均被压缩):
整体来看,Find X2 Pro的样张表现依旧是冷艳范,更多的是还原真实为主。主摄IMX689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无论是色彩还是曝光控制得很好,尽管是阴天,但画面亮度依旧充足。特别是物体特写的虚化样张,背景虚化自然而真实,有种奶油化开般的感觉。
在一些明暗差异较大的环境下,Find X2 Pro会自动开启HDR,方便对比,笔者拍摄了HDR开关两张样张。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HDR功能关闭之后,因为光线对比强烈,车库外的树枝和楼房上的玻璃已经过曝。开启HDR之后,车库上方的墙壁也不再是黑成一片,局部放大之后,远处的树叶和玻璃墙也有了更多的细节,不难看出,开启HDR之后的Find X2 Pro有着不错的动态范围表现。
在夜拍上,Find X2 Pro也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首先是拍摄的样张细节远比人眼所见的多得多,在一些极限弱光环境下,Find X2 Pro拍摄的样张亮度足够充足,画面也相对纯净,有种“夜视仪”的感觉。
此外,Find X2 Pro对高光处的眩光控制也表现不错。
不过笔者认为,Find X2 Pro的相机还是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在夜拍环节中,Find X2 Pro偶尔会拍出一两张噪点很多的图片,考虑到相机本身的素质以及工程机的原因,还是很期待OPPO后期的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Find X2 Pro的后置三摄镜头均支持超清夜景模式。
变焦就不用多说了,这是OPPO的拿手项目,10倍变焦下,样张的细节仍十分丰富。
视频防抖是OPPO去年以来主打的项目,Find X2 Pro还加入了超广角视频的防抖拍摄(超级防抖 Pro),相比普通视频防抖,超级防抖 Pro的取景范围更宽阔,可以记录更多的画面。
此外,Find X2 Pro还支持10 亿色 Live HDR 视频录制功能,可实现高动态范围、更广色域的视频拍摄,这里就不一一体验了。
普通视频、超级防抖、超级防抖 Pro的取景范围对比:
第六部分:充电和续航
Find X2 Pro内置了4260mAh的电池,电池容量不算小,不过因为120Hz屏幕的原因,Find X2 Pro的功耗还是相对大了一些,这也是唯一一个让笔者不太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当你习惯了长续航的手机之后,再上手体验Find X2 Pro之后多少会感到耗电有点快。
在笔者的测试中,Find X2 Pro《和平精英》25分钟(最高帧率最高画质,50%亮度、外放50%音量)耗电12%,这个数据表现只能说一般。当然,如果你手动关闭120Hz屏幕,续航会上升不少,但我想,凡是用过120Hz屏幕的,没人愿意再回到60Hz吧!
好在Find X2 Pro的充电速度够快,对少可以弥补耗电快的遗憾,Find X2 Pro搭载了65W SuperVOOC 2.0超级闪充技术,采用串联双电芯设计,在测试中,12分钟就能从0充到50%的电量,速度表现惊人,这也是笔者测试过充电最快的智能手机。
在测试中,32分钟就能从0充电到100%,不过充到100%的时候系统已经进入了涓流充电状态,完全充满大概需要38分钟左右。
具体表现如下:
总的来看,Find X2 Pro的续航表现一般,但好在充电速度极快,利用闲散时间充电,你就能获得一整天的使用电量,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要随身携带Find X2 Pro的原装充电器。
因为时间原因,诸如NFC、立体声双扬声器、AI自适应护眼系统、IP68防水防尘等等这些功能亮点就不一一体验了。
总结:
在官方的宣传中,OPPO用了“全方位,感官觉醒”来形容Find X2系列手机,而在笔者的长时间深度体验中,也确实感受到了Find X2 Pro不一样的气质,都是骁龙865旗舰,都是类似的外观设计,但Find X2 Pro确实给用户带来了一种独有的精致、舒适、高品质的用机感受。
回到产品本身,120Hz的2K屏、精致的机身工艺、舒适的ColorOS 7.1系统、出色的相机表现、不俗的性能和充电速度,这些都是OPPO Find X2 Pro的核心竞争力,在体验上也是足够的旗舰,足够的出色。
OPPO Find X2 Pro在机身ID设计上似乎少了一些惊艳,但笔者并不认为遗憾,如果将Find X看做是全面屏爆发时代,OPPO探索未来智能手机形态、工艺、交互的急先锋,那么Find X2更是一台在全面屏普及时代,稳中求胜的感官全面提升的美学旗舰。
Find X2 Pro依旧延续了Find系列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对于OPPO来说,这也是品牌在高端市场再拔高的关键作品,它并没有像前辈Find X那样,用激进的设计去告诉行业智能手机应该怎么做,更多的,Find X2 Pro是从体验本质出发,做一台更趋于完美的5G时代的智能手机。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沉迷于游戏?
你好!关于孩纸沉迷于游戏中,这个问题有不少家长都是很头疼的,
至于该怎么办下面说几点建议:1、首先要慢慢引导孩子,不能直接阻止孩子去玩游戏,因为现在已经成瘾,直接阻止可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2、规定时间,每天可以玩多少时间,不是不让玩,而是要有时间约束,每天一小时或两小时,不能让步,这样让他慢慢习惯,也就会对游戏的依赖慢慢淡化。多讲一下道理,玩手机时间长了对眼睛的伤害之类的……
3、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有不少家长,孩子在家也不陪伴,自己在那玩手机,这样导致孩子去玩游戏的欲望强大,多陪陪孩子出去玩玩,或在家里做点小游戏之类的……
4、控制好孩子的零花钱,把自己的身份证之类的保管好,现在不少游戏都是防沉迷的,需要身份,手机之类的验证。
5、在孩子玩游戏当中,可以让孩子去表达一下游戏的内容,锻炼孩子的思维空间,从中起到学习的作用。这是同样作为家长的我,给予的个人建议!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爱玩日本麻将?
麻将起源于中国,一直以来是华人文化圈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后来,麻将传入日本地区,并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麻雀”。相较国内的麻将因地域不同规则玩法各异,日本麻雀的玩法则相对统一。国内棋牌氛围浓厚,在移动游戏时代,棋牌游戏是我国游戏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文化的差异,日本麻将在国内一直处于一个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文化圈,而从2018年中旬开始,这种现象开始改变。到了18年底19年初,中国喜欢上日本麻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当你看到铺天盖地的表情包在你的周围频频刷脸时,我们才意识到:在棋牌氛围浓厚的中国,日本麻将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与方法进入市场。它们以游戏为载体,贴着二次元、萌文化的外壳,正在改变中国棋牌游戏市场的格局。给它们取名为日本麻将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这种叫法过于笼统且容易造成认知偏差。所以,我们就叫它们——二次元棋牌,吧。阿珍爱上阿强,不爱棋牌的人也爱上了棋牌二次元群体与棋牌游戏,从表面上看,我们很难把这俩糅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潜在的消费市场。前者口味刁钻,后者与博彩挂钩。根据DaTeEye出品的《2017手机棋牌游戏报告》显示,棋牌游戏用户兼具年轻、高学历、付费能力强的特点,但棋牌游戏本身自带的博彩属性却无法戳中二次元玩家群体的消费G点,这也是为什么国内游戏市场发展这么多年,二次元棋牌几乎就是个伪命题,但这个命题在2018年被正式宣布终结。2018年6月,一款名为《雀魂》的日本麻将游戏正式在国内上线。这款游戏保留了日本麻将的经典玩法,而其游戏本身的关键以及闪光点在于其UI/人设/语音/甚至氪金点的设计都是为了迎合二次元玩家的口味。游戏中,你使用的角色都是画师精心设计的萌妹,你可以氪金购买人物的立绘、语音、皮肤等。最关键的一点,和国内的棋牌游戏相比,《雀魂》这样的游戏不带有博彩元素,游戏内没有货币一说,每局结算计分次局清零,所有的氪金点都只能购买到角色、立绘、语音等,这让这款本质为日本麻将的棋牌游戏在市场中显得有那么一些“奇葩”。《雀魂》2018年6月初上线,因为运营方以及国内棋牌游戏市场大背景的一些关系,游戏并未得到很好的宣传。想必也合理,虽然有了二次元的外壳,但这依旧是一款棋牌游戏且是国内用户几乎没有接触过的日本麻将,将这款游戏推向主流市场显然不合适,其发行方本身对于游戏应该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那么《雀魂》是如何火起来的呢?这里我们很难拿出具体的数据,百度指数显示在18年12月前《雀魂》的百度指数基本于零,这说明在18年底二次元棋牌走红之前,《雀魂》只是极小圈子内的自娱自乐,没有辐射到更大的用户圈层。初步调查显示,最早也是将《雀魂》推出小圈层的人是国内民间性质的一帮汉化组人员。他们经常汉化日本漫画、GalGame、轻小说等,对日本宅文化的内容有着较深的见解与青睐,而汉化组汉化的内容面向的则是中国的核心二次元群体——不仅仅是跟风看《巨人》,她们玩GAL、读轻小说、热衷更深度的东西;他们混迹贴吧、QQ群、论坛等地,与沙雕网友谈笑风生。汉化组在QQ群、贴吧、论坛等地无意有意间的安利,配合汉化组本身的影响力,给了《雀魂》一个突破圈层的契机。正如前文所说,汉化组面向的大多是核心二次元群体,而根据《2018中国二次元游戏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的核心二次元用户群体达1亿,具备氪金能力强、热爱宅文化的特征。就这样,《雀魂》破开了圈层的束缚。到了12月,看到市场前景且坐拥国内最大二次元社区的B站闻到了“真香”的气息,在12月27日这天宣布代理了一款名叫《雀姬》的日本棋牌麻将游戏,后者在代理宣布的第二天迅速开启了不删档付费测试。B站显然有备而来,《雀姬》由北京微笑科技研发,早在去年就在台湾地区开启了测试,声优阵容豪华,俨然要与《雀魂》争斗一番。随着B站的入局,《雀魂》与《雀姬》在国内市场将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交锋,而后面是否还有新的入局者,我们对此表示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心中仍然有一个疑问未解,那就是为什么这些玩家能够接受并去学习日本麻将?单单是因为好奇与跟风吗?作为一个对日麻有接触的云玩家,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因素决定了这种现象。第一,日麻的规则相对简单,不必担心版本与地域带来的差别体验。第二,《雀魂》、《雀姬》等游戏自带的二次元属性符合核心二次元用户的选择取向。第三,对于二次元用户来说,为角色、皮肤氪金是很常见的事儿,以前没有这么一款棋牌游戏,现在他们有了氪金的欲望。二次元麻将以这样的方式神奇的在国内游戏市场绽放。不止有《雀魂》、《雀姬》,10年前的火种今日重燃看到这里,你是否对日本麻将在中国的走红经历感到好奇?借着二次元棋牌在国内的风头,我们也想聊聊二次元棋牌在国内一路走来的经历。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事实上早在2009年,二次元棋牌就在国内有影了,而汉化组真乃传播交流中国文化的“急先锋”。首先要聊的是,日本因为宅文化氛围浓厚,其生产的棋牌游戏产品中大多都带有一些面向二次元(日本则是御宅)玩家的考虑。这种现象,以80年代日本街机游戏最火爆的那段时间最为经典,而一度红遍棋牌游戏圈的——脱衣麻将也可以看做是二次元棋牌曾经的一种生存形态。而真正让国内二次元用户第一次了解到日麻的可能是一部名为《天才麻将少女》日本动画。《天才麻将少女》原作是日本漫画,该漫画在随后不久宣布动画化,2009年《天才麻将少女》动画第一季正式播出,对于中国的二次元用户来说,这部以美女少麻将竞技为主要的噱头动画是他们最早了解与接触到日本麻将的点。当时的国内正版化意识较弱,《天才麻将少女》托“热心”的汉化组之手得以进入国内用户的眼球。《天才麻将少女》播出后,两款日本麻将游戏像最开始的《雀魂》一样开始在小圈子里传播,分别是NCSOFT研发的《雀龙门》以及至今仍活跃且坐拥480万注册用户的《雀天凤》,两者都或多或少带一些二次元的属性。以下是《雀龙门》《雀天凤》的部分截图:2010年,《天才麻将少女》移植游戏登陆了当时最火的掌机平台PSP,没有中文版,毕竟PSP平台推出的正版中文游戏本就少的可怜,所以“热心”的汉化组们就又出现了。在2010年,只要你有一台PSP,你就可以玩到《天才麻将少女》的中文版。汉化组的“热心肠”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甚至在2013年汉化组还汉化了一款名为《KeiTen》的萌娘日麻游戏。这款游戏十分适合初学者,游戏的母公司CIRCUS被玩家成为“马戏团”,代表作为《初音岛》系列。10年间,国内埋下了无数二次元棋牌的火种,但在过去10年我们却难以看到今日《雀魂》、《雀姬》所呈现出的盛况。其中原因较为复杂,小众是很大的一方面,因为小众,甚至没有突破圈层的筹码。另外,二次元棋牌在日本市场一直红红火火且与日本的同人文化融合得十分恰当。就以今年最赚钱的手游《FGO》来说,在日本C93同人盛会上就有社团发布了一款以《FGO》为人设的日本麻将游戏,当然这是一款“小黄油”且销量不低,在今年DMM发布的2018年度榜单中,这款游戏榜上有名。结语10年前,日本麻将进入中国二次元用户的眼球;10年后,中国企业将日本麻将挂上二次元的外衣推向市场。中国的棋牌游戏历史中很少出现有“外来者”能够分到一杯羹的情况,现在历史有可能被改写。你手机里面有什么冷门软件是你一直舍不得删?
冷门倒说不上,说实话我平时使用它的频率还是蛮高的,几乎天天都用,只是很少人晓得有这样一款软件神器罢了。
云表企业浏览器,浏览器界的一股清流云表企业浏览器有内、外网之分。
其外网和普通浏览器一样,起到搜索引擎的作用,一般的网站都能浏览,这里不做多说。
真正别有洞天的,是它的内网,这里可以说得上是业务人员的天堂。
办公难题就像“毒瘤”,难以根治?用它,亿秒级响应根除!这个该怎么说呢?我来举例(具体应用场景)说明吧。
像数据分析、数据透视、流程审批、多人协同、权限设置、闹钟提醒、消息推送、即时通讯、扫码出入库、标签/报表模板自定义打印、H5、微商城、小程序、网站、外接数据源、OpenAPI 、内网穿透、外网映射......
对接外部软硬件SAP、浪潮、企业微信、钉钉、金蝶、用友、高拍仪、电子秤、PDA、地磅等......
提供本地部署、云端部署、混合部署等多种部署方式,局域网可用。
企业数字化转型频频受阻,投入成本大,见效低?用它,分分钟降本增效如果你有想法,但不想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花冤枉钱的话,可以看一看云表企业浏览器,这款业务人员就能上手开发管理软件的软件。
使用者,不用写一行代码,也不用了解任何数据库知识,你只要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就好。
用云表开发软件,其实就跟搭建积木一样简单方便,你只需要沿用excel拖拉拽的操作习惯,即可搭建出各种功能各异且个性化的管理软件,如ERP、PLM、SRM、供应链协同管理等。
由于云表企业浏览器内嵌了MySQL数据库,因此,用云表搭建出来的软件功能像MySQL数据库语句一样,支持增删查改。
PC端预先配置好,可一键生成移动端app有一点需要说的是,你得提前在电脑端将软件或其他业务流程设计好,便能一键生成内容同步的移动端app。
移动端app说实话,这个弄起来还是蛮方便的,若你不懂怎么操作,可联系技术支持。
像华为、中铁、中冶、南方物流、首都钢铁、北京航天等企事业单位,早已悄悄使用多年。
篇幅所限,暂时分享到这里,免费的软件获取方式在此奉上:
方法一:
1.头条app搜索【云表】。2.进入之后,在右上角三条杠处,找到【登录】。(或者进去后直接点击【免费注册】)3.信息填报完毕,即可在【管理控制台】免费获取。方法二: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后,在下方找到【免费下载】以上只是简单叙述这个黑科技软件的基本功能,更多功能,你可以自己慢慢去了解。这就是我手机里面一直舍不得删,就算换手机也会第一时间下回来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