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官网,钢琴为什么难练?
看你是只想弹出音符、节奏还有糊弄人的速度,这个学了点时间钢琴的人基本都能做到的。
还是想精益求精地研究不同的曲子的风格,所需要的不同的触键方式了。
你看琴键短短的高度,下键速度的姿势,速度,手的发力点、大小,角度,方式,都决定了音色的走向。
这点太难了。
这也是业余和专业最大的分水岭
另外,你也太小瞧世界顶级钢琴家了
郎朗努力吗?当然努力,但是你不知道所有国内音乐附小附中的孩子,练琴时间都是每天6小时起步。所以除了努力之外,天赋重要吗?更重要。
郎朗5岁就举办了个人演奏会,之后更是横扫国内外各大权威赛事一等奖。
可惜的是,国内音乐素养水平之低,对他的佩服和关注,只是建立在各种速度类炫技的基础上,还有表情包上。
而且你所谓的重复练习,熟能生巧,根本远远没到达谈及天赋的阶段。
我再来谈谈天赋这个字眼,我理解的天赋包括但不限于:
1.生理方面:手的大小,筋的松紧程度,整个手部(大臂小臂手掌)肌肉的发达程度,肌耐力、手的协调性,大脑对手的控制力。耳朵的敏锐程度。良好的颈椎腰椎状。
其实弹钢琴某种程度就是一种体育运动。’据我观察以及结合一定的理论数据,体育方面不好的孩子(主要指协调性),钢琴水平上限比较低。
也可以观察一下,写字画画不错的,一般钢琴也不会太糟糕。
2.悟性方面:音乐理解力、能不能结合理论、老师的讲解,用手去诠释正确的风格、音乐记忆力等等
其实业余自娱自乐,不需要如此精细高端的要求,自己弹着开心,看看表情包就好。
但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也希望你们知道,在认识了音符节奏,以及能较顺畅的拿下谱子后,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目前的华为系列手机档次怎么排列?
想要了解华为系列的手机档次怎么排练,那么首先要知道华为都有哪些系列,荣耀除外,毕竟已经是独立出去的子品牌了,就不在华为系列里了。但要较真的话,华为和荣耀都是华为集团的旗下产品。目前的华为有五个系列: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畅享系列和麦芒系列。之前还有畅玩系列,后来因为某些因素取消了这个系列,畅享系列算是畅玩的延续。而这五个系列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因此排列顺序也是根据我个人看法和实际情况来分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华为Mate系列,主打商务方向。无论是配置上,还是在售价上都是在华为众多系列最高的,不过也是物有所值。所以Mate系列可以说是商务人士的首选,配置方面绝对会让你满意。
第二位就是华为P系列,主打高端旗舰。算是众多华为产品中的颜值担当,面向的群众也是以年轻消费群体,并且也是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是引领了一段时尚风潮,如果喜欢手机颜值和拍摄功能,那么选P系列肯定没错。
第三位就是华为Nova系列,主打拍摄功能。并且今年的5G版Nova6的自拍功能以及SE外形都是上了热搜的。可以说将拍摄玩出花样的就是华为的Nova系列了,就是价格略高一些,受众有限。知名方面没有Mate和P系列强。
第四位是华为畅享系列,定位入门级性价比市场。中低端的配置+超划算的价格,可以说不知道买什么入门手机,又怕手机价格贵的话,完全可以看看畅享系列,虽然配置方面没有主流产品那么好,但是价格是真心划算。
第五位则是华为麦芒系列,知名度低,是和通讯商联合产出的,多是出现在线下营业厅中。当然了以后是否会有改观为未可知。不过关于麦芒系列的产品并不是很推荐,因为很多情况下都是作为赠品出现的。
可以说,Mate和P系列是华为最为重视的两个系列,最为知名,同时也是配置最好的两个系列。Nova系列的配置稍有不足,价格偏高,并不是特别受用户们的喜爱,但也有好这一口的。畅享系列则是入门级的选择,价格超低销量也是非常的不错。麦芒则是需要看后续发展了。以上仅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铁跑酷音符轨迹有什么用?
让分数更高。
地铁跑酷20个星星后每一步的分数都是翻倍的,所以最后结算的时候分数是非常高的。根据查询地铁跑酷官网显示地铁跑酷泡泡轨迹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
国内有哪些不错的后摇乐队?
中国后摇地图 2.0
后摇地图 2.0
后摇地图 2.0 名单汇总,排名不分先后:
辽宁:惘闻;
北京:文雀、pentatonic、发光曲线、逆耳、16 层;
湖南:伞、时过夏末、羊秘密、48V;
江苏:Saul;
江西:景德镇文艺复兴;
云南:绿橄榄、In It、oNEwAY;
河南:重返袖珍时光;
青海:天声乐队;
陕西:琥珀、怪人房间;
浙江:小巫师、飞古鹿海;
上海:21 Grams、莫非;
湖北:霜默、花伦;
山东:仙童;
广东:黄灯车库、沼泽、Space Station、咸空气;
澳门:Why Oceans;
香港:tfvsjs;
四川:安尼西亚、杀死所有沙漠;
福建:早西;
安徽:伤红(原理想青年);
广西:Miss Woman;
台湾:昴宿、selfkill、甜梅号、晨曦光廊、昆虫白、声子虫、阿飞西雅、穿越稜镜、现象师、八厘米天空、企鹅熊爱吃鸡肉球;
中国后摇 30 年,不断有优秀的乐队涌现,作为收录有分量中国后摇乐队的后摇地图也会一直更新下去。
后摇地图 2.0(局部)
我认为后摇是值得一直听下去的,也希望大家好好生活,旅途愉快。
祝好。
以下是精选的十个,顺便讲讲他们的故事。
\ 长沙守护者 —— 时过夏末
时过夏末是湖南长沙的五人团,开始于 2008。
2012 年签约拾柒贰肆并发行唱片《最后我们会了个面,然后就离开了》。此后,时过夏末宣布乐队无限期停滞。2014 年 10 月,时过夏末重启。2015 年 8 月,吉他手曾文军离开乐团。目前时过夏末和 saisa 的新专辑自去年跳票后正在准备中。saisa 现在已经开始了巡演,时过夏末估计也已经不远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时过夏末的五位成员,都是有全职工作的人。在长沙这个神奇的地方,他们白天工作,晚上聚在一起谈音乐做音乐,所以许多乐迷抱怨一开始的专辑录音质量并不高,也是情有可原。再签约 1724 之后,情况稍微有了好转。
• 关于第一张专辑
《 时间太凶狠,回忆过于美丽 》专辑封面是长沙黄兴铜像,是许多人相约的标志物。
2015 年 5 月,黄兴铜像因九龙仓国金中心建设迁移,2016 年 9 月重新迁回,颇有旧物依旧故人不在之感。
因为专辑限量,所以这张专辑现在基本已经成为了收藏品。
图取自江河
•关于另一张专辑
对于《 最后我们会了个面,然后就离开了 》的专辑封面,插画师的解读是:我以丑陋的模样示人,唯独为你展现绝美的容颜。
也是因为这张专辑,时过夏末的创造力在海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认为「他们的作品足以凌驾于所谓的东方特色之上。」
目前,时过夏末与 saisa 的联合专辑正在筹备中(据说 saisa 是因为时过夏末才签约 1724 的),预计今年内发行。
时过夏末键盘手邓永鹏的个人唱片正在销售中(他们的官网可以试听)。
《如果长沙是你想象中的样子,那么我从未在这里》
\ 音乐是兴奋剂 —— 莫非
莫非乐队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在上海做着和音乐无关的工作。
2011 年春天,在某个地下室里有了「莫非」。莫非这个名字,乐手的解释是:往往你害怕的东西,往往最可能发生,有点墨菲定律的意思,当时成员很喜欢便决定了。
2016年,莫非从他们所有的歌中挑出了四首组成了 EP《 5:45 》,算是对过去几年生活的记录。
「这张EP是我们录音时隔着玻璃窗对话的倒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宿醉,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情绪。生活常常让人崩溃,还好有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歌曲名如安非他命、多巴胺,皆为中枢兴奋药。
莫非乐队可能还是最会怼矫情评论的乐队,他们曾戏称「多巴胺这首歌是拉屎的时候写的。」洗粉能力可见一斑,这大概就是他们乐队微博只有不到500粉丝的原因(笑)。
\ 苏州单人器乐计划 —— Saul
Saul,生活在苏州。
2006 年正式开始做音乐。从学习吉他弹奏开始逐步学习歌曲的节奏、基调、曲调,到掌握一些基本的和弦走向,逐步延伸到整首歌曲其他器乐的编配,他基本全是自学。
如今器材也很简单,电吉他、效果器、音箱,还有一些必要的采录设备,其他就没有了。他低调,所以现在连他的照片,甚至名字都找不到。但他的音乐却让很多人有想哭的冲动。
《Strawberry》首次发行限量 500 张,对一个学生来说,已经是一次不小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他在后摇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图取自江河
听说 Saul 现在已经是金融界的大佬了,并且不再玩音乐。
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听听自己以前的作品。
\ 迷宫 —— 发光曲线
你可能对 Glow Curve 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你应该听过那一首《死在旋转公寓》 。
说发光曲线是「迷宫」是因为它的前身叫「迷宫」乐队,是核心成员薛染,邢江波和妮妮加上后来的鼓手雨墨组成了「发光曲线」。薛染「16 岁上班,03 年在农村送信」,还做过设计,开过酒吧,做过送餐员,最终还是在音乐上停了下来。
「现在好一些,原先就抽得起三块钱的烟吧,如果你觉得这生活真的很苦,过不下去,完全可以换另外一种生活是不是。」
一些零碎的东西:
• 发光曲线在别的场合描述《死在旋转公寓》意图描述的是「一个人割了腕在顶楼的房间里一直跳舞至死。」
• 发光曲线的豆瓣小站日记停在了 2003 年 12 月。
• 贝斯手妮妮的父亲是摇滚诗人,偶然有一次录音遇到薛染,两人从此相识相恋。
• 雨墨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 银色梦境 —— 花伦
花伦 2004 年成立于被称为朋克之都的武汉。
这里是 2007 年他们写在豆瓣上的自我介绍:
• 吉他:丁茂 自由职业者
当他彻底厌恶了在琴行教琴的工作之后,便陷入了后摇的泥淖之中。内敛而低调的性格使他为花伦营造出冷静而富有张力的氛围。凭着他对情绪的把握和结构的考究,花伦总是显得大气而从容。运用噪音墙的铺垫,让花伦的音乐充满涤荡人心的力量。
• 吉他:朱明康 湖北大学中文系研二学生。
腼腆而平淡,富有人文理想的文学青年。从早期对 suede 的迷恋到现在的 MONO,造就了他善于把握旋律的特性。
• 贝司:刘嘉 自由职业者
再没有一个同龄乐手象他那样流露出对音乐的执着和狂热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音乐。对音符的敏锐和富有韵味的BASS线条,构建了花伦音乐的整体轮廓。
• 鼓手:左翼 公司职员
早期的酒鬼、嬉皮到现在冷静的大起大落,他总是能很好的将情绪收放自如,过人的音乐天赋渗透在他充满灵气的鼓点中显露出来。情绪作为后摇滚里至关重要的根基,被他很好的领悟到了。花伦可以随着他的节奏,在冷静中爆炸,在炽热中凝固,情绪得到完全的释放。
在惘闻乐队谢玉岗推荐乐队在北京独立厂牌狐狸尾巴唱片发行了首张专辑《 Silver Daydream 》(银色白日梦)之后,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员变动,2010 年,第二张专辑《 Asian River 》(亚洲河)诞生。
\ 五声音阶 —— Pentatonic
很久很久以前,Pentatonic 还是一团无定形态的音乐组织。pentatonic 是吉他手小马在大学期间开始的创作计划,2008 年夏季于北京正式结成为乐队并加入拾柒贰肆唱片。
次年 6 月发行首张 EP《 If You Don’t Understand Then I Can’t Explain to You 》,其中的单曲「You Build a House on my Back」是不少人首次接触后摇的沉溺曲目。
有趣的是,英语演唱和歌词的西式叙事方式,导致为数众多的听者以为这是一支国外乐队。惘闻吉他手谢玉岗也把自己的唯一一篇乐评送给了这张唱片。
以小马为首的神秘阵容飘忽不定,音乐灵感也往往源自某次大排档上的胡吃海喝、中东石油开采现场的 40 摄氏度高温、上下班的堵车、一些灾难,以及忙碌生活中偶尔掠过的奇妙念头。
2017 年 9 月 6 日,pentatonic 第三张唱片的首支单曲「茉」上线。
\ 湘江夜声 —— Secrets of Young
乐队最初由羊秘密和邓积极组建于 2000 年,离离散散的排练及支离破碎的录音及无边无际的啤酒及杂乱无绪的动机持续到现在。
在湘江边的有一栋可随意噪音并窥视全城的楼,排练房安插于此,能无所顾及的弄出自己喜欢的声音是目前最快乐的事。羊秘密的歌始终在讲述自己内心的情感,音乐荒凉却美丽,你也许听不清他在唱些什么 —— 口齿不清的歌词和平静空泛的声音几乎成了他的标志。
现在的「伞」乐队是羊秘密的分支。但是,「老羊现在已经不玩音乐了,只是偶尔弹琴,还养了一只狗,名字叫豆豆。」
\ 最爱哭的后摇乐队——晨曦光廊
晨曦光廊是一支来自台湾南部的乐团,是我听过最阳光的后摇,大概可以称为「阳光型后摇」吧?
「我们的音乐就是做给在追梦的人在休息的时候听,告诉他们别气馁!加油!」他们仿佛一直在贯彻这种精神。
晨曦光廊的现场非常的阳光,大家都很开心。2017 年 4 月 29 日,广州场的巡演,有一名乐迷在现场求婚,有幸在场,更感受到了那种温馨的气氛。他们的曲目并不宏大,也不是像 MONO,天爆史诗般的编曲,但你能感受到那种关怀和感动。思乡、奋斗是他们的主题,听现场的话一定不会有「丧」的情绪。
并且,他们是最爱哭的乐队,据说他们 80% 的巡回都会撒眼泪,几个老顽童,也是蛮可爱的。那晚,乐迷们在喊完安可后,一起哼起了《小勇士》的旋律,他们哭了。很感动 。
\ 永不下沉 —— 甜梅号
甜梅号解散了。2014 年 3 月 4 日。这支成军于 1998 年 3 月的台湾后摇乐团,吉他手黄建勋现在以昆虫白的名字发着作品,鼓手孟谚现在在法兰黛,叶子和佑子我不清楚。很多人说,他们没赶上后摇的好时候。
他们曾经和万青一起巡演。
他们的豆瓣头像是这样的一艘飞船。
这艘齐柏林飞船在 2014 年 3 月 4 日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他们的新团名,叫「四分之三摇篮曲」,但还是无疾而终。
\ 台北新古典 —— Cicada
Cicada 来自台北,以钢琴、木吉他、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五种乐器交织而成。
这支乐团成军于 2009 年底,风格为室内流行乐和新古典(不是后摇),据乐团的资料其受 Philip Glass 和 Sigur Rós 影响较大,而乐团之所以取 Cicada(蝉)作为团名是因为「人们觉察到蝉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而不是看见其形体。
2010 年,Cicada 的第一场公开演出,是为冰岛钢琴作曲家 Ólafur Arnalds 台北演唱会开场;起点之高,令人咋舌。此后阿飞西雅曾邀 Cicada 进行合作,还能在他们身上找 Ólafur Arnalds 的影子。
如有错漏还请指出,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听的音乐。
祝好。
初学电吉他选择哪些教材比较好?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给你点赞。
现在确实是教材太多了,我就是一个忠实的教材收藏着。
有想要教材的,可以拿东西来换。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比如《小林克己》,来看看初级篇的目录:
它都是从技巧出发,然后结合一些名曲的片段来讲解,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目前很多国内的名家或多或少都有练习过。
还有就是近些年比较火爆的速弹教材《地狱练习》,来看看第一集的目录:
小林信一老师是来自日本著名的MI音乐学院,如果喜欢速弹的话,还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不适合新手。
当然还有比较著名的吉他杂志Guitar Techniques,上面大把教学,不过最好要会点英语,我是把全集都收集了,就差练习啦,我哈哈哈啊:
还有就是最近也比较火的TrueFire 线上教材,请了超级多大师来上面讲课,不过也很考英文水平,我也收集了几百个G:
上面比较著名的有Steve vai,Fareed Haque,Neil zaza等等好多,可以登录官网看看,这里截取一点点steve vai的教材:
最后,我还是推荐我自己总结的一套系统教材,先来看目录,然后分享前三课出来:
最后,祝大家好运。
有要教材的,赶紧拿东西来换,再次我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