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卷纸,为什么我们还是每天戴口罩?
为什么我们还是每天戴口罩,可疫情蔓延的却这么快?每天戴口罩,已经不足以阻挡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了。一. 新冠病毒传播这么快,钟南山院士是怎么说的?
疫情管控放开之后,钟南山院士在阐述疫情管控开放的原因之时,曾经说到了这样的一段话:
奥密克戎的变异,带来了对人体的免疫逃逸现象,所以传染性很强,最新的毒株R0系数可以达到22,也就是一个人可以传22个人,这种情况下,再强的防控也很难完全切断其传播链。
1. 关于钟南山院士所说的毒株R0系数。
R0系数,也就是R0值,是衡量病毒传播强度的数据,当R0值为2时,一个病毒感染者可以传染两个人,当R0值为22时,一个病毒感染者可以传染22个人。
2. 不同病毒和不同新冠病毒毒株的R0值比较。
流感病毒的R0值为1.3,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0值为2.5-3,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的R0值为5-8,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A.5的R0值为18.6。
我国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主要为BA.5.2和BF.7,北方省份是以BF.7为主,南方省份是以BA.5.2为主,钟南山院士所说的R0系数达到22的毒株,应该是奥密克戎BF.7。
不同变异毒株的的R0值三. 病毒传播的速度之外,还有其他影响疫情传播的一些条件。1.疫情管控开放之后,没有了防疫体系的保护。
疫情管控开放之前,我们会通过核酸检测等办法及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并对他们进行隔离和治疗。疫情管控开放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再根据病毒22的R0值,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短时间内,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的上升,可能是几何倍的。
全员核酸检测已经成为历史2. 普通口罩不足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
口罩具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是因为能够过滤飞沫颗粒物质,N95口罩、N90口罩是比较常用的颗粒防护口罩,而普通的口罩不具备过滤颗粒物质的效果,还有,不少人在口罩的更换上,都会慢半拍。
普通口罩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效果是有限的3.寒冷的天气条件和人员的频繁聚集、流动加速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越是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新冠病毒越是活跃,越容易传播,还有,疫情管控防控之后,大家的出行都不再受到影响,频繁的人员聚集和流动之下,病毒的快速传播更是难以避免。根据之前青岛市的数据,疫情传播高峰之时,该市每天的病毒感染人数在50万人左右。
病毒存在的情况下,人员的频繁流动势必会加速病毒的传播四. 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我们还应做好应对病毒感染的准备。1.对于没有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们来说,加强防疫措施是必要的。
加强防疫措施,不仅需要戴防护效果更好的口罩,还应注意避免聚集,勤洗手,及时消毒,勤通风等,同时,能接种疫苗加强针的要及时接种,平时也要通过锻炼身体、全面饮食营养、劳逸结合等生活习惯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新冠疫苗接种2. 现在没有被新冠病毒感染,不等于不会被感染,做好应对感染的准备是必要的。
用钟南山院士的话说,在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下,被感染是自然规律,所以,我们还应该坦然面对新冠病毒的感染,并要储备一些必要的药物,这些药物,诸如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颗粒、布洛芬等。
专家推荐的新冠药物要父母每月给我2000元生活费合理吗?
对一个大二的学生来说,一个月2000块钱的生活费,并不算高。但是合不合理,也要看你的家庭收入。
如果你家里有矿,别说一个月花2000块钱,就是一个月花2万,也很合理。家里有钱,不差钱。
但是,如果你父母只是工薪阶层。他们收入不高,一个月还剩不下来2000块钱。那你一个月还要2000块钱的生活费,就多少有点败家玩意了。
我就是从大学时代走过来,读的还是211大学,可以告诉很多家长:如果只是吃饭开销,那在大学里,一个月还真的花不了多少钱我读的学校,里面总共有7个食堂,全中国天南海北所有的小吃,几乎都可以在学校里找到。
我们学校的饭菜有多便宜?
教职工家属,每天都不做饭,直接去学校食堂吃饭。甚至还有校外的人,买学生的校园卡,去学校里吃饭。
就拿我自己为例子。
我比较喜欢吃面食,一般早上都是一碗咸豆腐脑(1.5元),加一个鸡蛋(0.5元),加两个肉包子(1元一个)。
早饭只需要4块钱,就吃的很饱。我这还算是饭量比较大的,如果是女生的话,早上可能3块钱都花不了。
午饭,有那种标准的三菜一汤(一荤两素),只需要5元。如果吃专门厨师的炒菜,素菜只需要5元一份,荤菜只需要10元一份。
米饭,三毛钱就足够。饭桶类型的,我绝对吃不了5毛钱的份量。
至于晚饭,那就更便宜。各种煲仔饭、盖浇饭。大家知道价格多少吗?5/6/7,5元,6元,7元的规格。
一天20块钱,绝对够吃饭的开销。
一个月花在吃饭上面的钱,600块钱左右就足够了。如果再加上一些洗漱用品和买衣服鞋子之类的,一个月节约一点的1000块钱,普通的就是1500块钱。
能花2000块钱以上,就算开销比较大的了。
当然,也有一个月花好几万的。像我们专业有个同学,家里是开厂的,银行卡里长年有几十万的零花钱。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在三五万以上。
但是,这只是极少数的人,根本就不具备代表性。
一个月1500块钱左右,已经足够一个大学生的开销了。
如果家里贫困,学校还有各种贫困补助,根本不用担心生活我大二的时候,学校里面发生了一件特别轰动的事情。
经济管理学院,有个贫困生学长,就是学费都是助学贷款的那种。他通过专业辅导员,向院里申请,每个月有1000块钱的补助,直接打在校园卡里。
结果这神人干了一件什么事?
他每个星期都出去打临时工,发传单或者是做家教。然后一个月,差不多可以挣800块钱左右。
因为学校超市的物价特别便宜(比市场价便宜三成以上),他就把校园卡补助的钱,在学校超市套购烟酒,然后再拿到外面卖给小卖部。
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他就用这种方法赚了将近1万块钱。
本来这个事情,这个学长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觉,结果这货有次和同学喝酒,喝多了以后,嘴巴没管住,就说漏嘴了。
然后就被嫉妒的同学,给举报到了教导处。
整个教导处的老师和领导,都震惊了。从学校建校以来,这种事情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出现。
不处罚吧?不行,以后学生都跟着学,学校就乱套了。
处罚吧?也找不到啥合适的理由。
最后,在他专业辅导员的保证下,只给了一个记过处分。但是,从那以后,学校的烟酒就处于管控状态。同一张校园里,每个月只能限额购买。
这个学长,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学校校园卡的使用规则。
大学虽然是半个社会,但还是一个校园。如果不好好学习,毕业的时候,差距就出来了。很多人大学四年,只知道吃喝玩乐,天天上网谈恋爱。考试的时候,不求优秀,只要60分就万岁。
等到毕业的时候,这些人就傻眼了。发现这大学四年,除了花了一二十万高昂的费用外,啥都没有学到。
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以玩,可以谈恋爱,但是也会把一些时间放在图书馆里。
等到还没毕业的时候,优秀的人已经找好工作了。
还是那句话:你家里有矿,经济条件比较好。不用担心未来,那你大学四年可以放肆的去玩。
一个月别说花2000块钱,就是花2万块钱,只要你父母愿意给,都很合理。
如果你家庭只是普通工薪阶层,你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爸妈一个月都存不下来2000块钱,你还好意思问一个月要2000元合不合理?
如果你真的敢要,那只能说你很有败家玩意的潜质。
为什么摩洛哥不适合女生独自去?
法语是我的第二语言,而摩洛哥作为曾经的法国殖民地,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是会说法语的,也是很多法国人的度假天堂,所以去年春节我也有幸到摩洛哥去体验了一番,网上对摩洛哥的负面评价很多,无论是国外网站还是国内的网站都是负面的,不过以我个人的摩洛哥旅行经验看来,我并没有遇到任何的危险,但是如果让我一个人独自去旅游,心里也还是一样会害怕。大概是那些负面消息深深的影响了我。
女人地位低?会被搭讪?----我们没有遇到我所认识的摩洛哥人:
我们的司机是一位摩洛哥人,他信仰穆斯林,离过一次婚还有一个女儿,由他抚养。他从来不会要求他的女儿戴头巾,也不会强制自己的前妻不工作只在家带孩子。每天都很努力的赚钱,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一路上对所有的女性都很尊重,没有任何的不轨行为。逛所有的景点,集市都会尽量陪同我们。至少我们没有受到这个司机的任何骚扰。
我去摩洛哥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去探望两位法国朋友,他们在摩洛哥生活、工作了几十年,家里有1位女佣,1位司机。
女佣莎莎:非常和蔼,友善的女人,没有上过学所以不会说法语,只会和我们用眼神和表情交流。就这样她还和我们学会了做中国饺子,香菜牛肉。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她的家庭需要她出来工作,否则她的孩子没有办法上学,她也是一位离开了自己丈夫的女人。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我的朋友,包吃包住还包看病。
照片上的另外一位男士,是我朋友家的司机,摩洛哥年轻人,文化水平比较低,也不会说法语,记得当时去卡萨布兰卡的景点参观之前,我朋友让他送我们去,还给了钱说请我们参观景点,结果到了景点他却否认了这件事。我不知道他是因为真的没明白呢还是因为他想给我的朋友节省费用。
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当我的朋友和我说她希望找一个更加年轻一些的女佣来帮助莎莎一块做家务,于是来了一位漂亮的摩洛哥女孩,心灵手巧,总是会给我朋友不一样的惊喜。这个女孩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她的梦想是嫁给一位有钱人,于是有一天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英国的穆斯林,这个男人给她买了一张机票,她就这样和我朋友告别,然后飞去了英国,刚开始她们还有联系,说那个男人逼着她戴头巾,她想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我朋友一说起这件事还唏嘘不已。
坑蒙拐骗,套路深?--- 国内没有嘛?菲斯,是一个迷宫一样的城市,也是阿拉丁的故事的所在地,所以我们怕迷路也提前请了一位女导游带路,遗憾的是我的英语不好,而这位女导游的法语不好,结果是女导游讲阿拉伯语,然后司机翻译成法语给我,我再翻译成中文给我朋友。
也就是在菲斯,她带我们逛了马赛克工厂,摩洛哥鞋子店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商店,作为导游出生的我,太懂这里面的套路了,我义正言辞的和她说我们不要看这些,我们要看特别有特色的地方。她一直都在解释说这些是他们的特色,希望我们可以去看看,弄得大家都很反感,所以菲斯的体验其实并不好。
价格不透明,出租车宰客?----国内没有吗?作为一个做入境旅游的人,经常陪着外国游客去逛集市买东西,只要是外国人,价格都会是中国人的2倍起,我本人特别不喜欢这样的感受,所以我都让我的客人站远一点,我去买,我也不会讲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我希望商贩可以赚到他应该赚到的钱。哪怕是一瓶矿泉水,在景区里卖给中国人是3块,卖给外国人就是5块。
有次我帮我客人打了个滴滴,司机在我的监控下还绕了1圈桂林城,最后竟然还收了客人的士费以及我的滴滴费。
所以在摩洛哥,我们就发挥了我们的特长,商贩叫100块,我们从10块开始和他讲价,你走他一样会叫你回来。
拍照收费---国内哪里不收费?在云南东川红土地,停车拍照10块钱,随便拍个菜地,有一位妇人走过来要钱说菜是他家的,所以我拍照了他要收费。在丽水,在桂林摄影大师们创作的人像,哪一样不是收费的? 所以摩洛哥拍照收费,对于国人来说应该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吧。
摩洛哥不适合国内女孩子单独前往的原因路途遥远,体力需求大国内没有直飞摩洛哥的飞机,所以需要在迪拜或者某个国家转机,有些航班需要出了机场再换一个机场,一次飞行时间超过14小时。所以1个女孩子独自去摩洛哥,可能会因为疲劳过度,体力透支就不想去了。更别说到了菲斯,如果住在古城里面,得自己扛着行李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在舍夫沙万还得扛着行李穿街走巷找到你的酒店。都是对体力的一种实际考验。
基建差,灯光少,黑暗使人害怕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穆斯林,对非洲国家的差评,还有各种被害新闻,当你一个人走在基建不好没有路灯的摩洛哥街头,确实会害怕。特别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城,大城市如卡萨布兰卡和摩洛哥的首都拉巴特你就不会害怕,因为人很多,光线也足。
以上就是我暂时想到的2点,为什么女孩子不适合独自去摩洛哥旅游的实际原因,其他所谓的女性地位低、宰客等都属于普遍性行为,在十年前的中国也见怪不怪。
现在中国属于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有过在国内旅游的经验后,我认为女孩子是不适合独自去国外任何一个国家旅游的。长途旅行最好还是结伴比较安全,也会比较快乐。当然也不排除有很多勇气可嘉的旅游博主独自环游世界,而我这个胆子小还怕孤独的女孩子,自然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我是@李卷钱和莫莫不是情侣的李卷钱,关注我们,感受不一样的旅行视角。
一朵云重量500吨?
白云飘飘,浮云悠悠,云是什么?其实云的本质是水,确切地说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科学家测量积云的密度约为0.5克每立方米,积云是蓬松的白云,云的具体密度取决于它们的类型,花边卷云的密度较低,而雨云更密。一个典型的积云大约长宽高各有1千米,按照0.5克每立方米的密度计算结果整个积云的重量正好是50万公斤。积雨云的密度要大得多,体积也要大得多,可能重达100万吨,相当于一群大象漂浮在你的头顶。
既然云是水那必然会有重量,那为什么它不掉下来,悬在天空中?
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常识:假设一个物体放在某个环境,它的密度小于所处的环境密度就会向上浮,比如木板的密度小于水就会浮在水面,石头密度大于水就会沉下去
同理,我们常见的水都液态的,在标准条件下,水在液态的状态下密度(103千克/立方米)远远大于空气(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由上面我们知道云是水构成的,但是它状态与液态水不同,它是由地面蒸发的水蒸气飘到高空中,云的密度很小(至于多小暂且不讨论)能悬挂在空中它的密度绝对小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它才可以逐渐从地面漂浮到高空。
一朵飘在天上的云,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其实它是许多非常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或者两者混合体)的组合,云滴的直径是非常非常小的,大部分云滴的半径只有2~15微米,云滴之间也是有空隙的。
云滴的粒子小到什么程度呢?把它和雨滴比较一下就能感受到了。
因为云虽然掉不下来,但是云滴经过凝结、碰并增长之后的雨滴是会掉下来的。
另外,大气中存在上升气流,也可以抵消小粒子的下降速度,促成云的漂浮。云一般在向上移动的空气中形成、存活和生长,上升的空气随着压力的减小而膨胀,而膨胀成稀薄的高空空气会导致冷却,这有助于云的生存和生长。层状云和对流云都存在每秒几米以上的上升气流,在这两种情况下,大气的上升足以抵消云粒子的下降速度。
此外,云的内部可能处在动荡平衡之中,当水滴下降到云底高度以下时,落下的水滴就会蒸发。在那一点上,它再次将成为水蒸气上升,所以云层的底部一般很平坦,因为这是形成可见液滴的临界水平。
在本地上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本地上大学大家应该都觉得挺赞的吧?那你为什么选择去外地呢?
在本地上学的优势在于做什么事情都方便,比如在学校经常要用户口本、低保证等证件,在外地的话只能邮寄还怕丢失,在本地的话就可以直接回家去拿;每逢节假日回家归校从来因为买不到票而发愁,也不用煎熬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家里有紧急事件可以第一时间回家,不用父母牵挂……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父母的唠叨,三天两头打电话怎么不回家,回家后又开始和别人家的孩子各种比较,然后嘱咐要好好学习,每天好好吃饭……
但在本地上学的学生都特别羡慕外地的学生,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不同的文化,最主要的是不用一直听父母叨叨。就拿我来说,同学都在外地上学,周末了也没个人玩。不过幸好的是我离家还有四百公里,觉得这样的距离刚好,不用周末都回家,每次放长假回家一趟,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吧,回家前几天爸妈对自己可好了,过段时间就开始各种嫌弃各种叨叨,这就是我们的爸妈!
不过在室友春运抢票的时候,自己看这电影;同学计算着怎么回家划算的时候,自己只需一张百元大钞;室友想家打电话被窝偷偷流泪的时候,自己只需一个周末,所以还是超级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