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之问鼎天下,六脉神剑与易筋经谁才是天龙第一武学?
六脉神剑,大理段氏嫡传秘功绝学,虽有“神剑”之名,却非真剑,乃是以手指指力化作剑气,用者以心意射出,可称无形气剑。
【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
六脉神剑共分六路,循人身不同脉络,每一路拥有不同特性,因修习者不同,剑路也有所不同。
【保定帝依言运起真气,无名指点处,嗤嗤声响,真气自‘关冲’穴中汹涌迸发。枯荣大师喜道:‘你内力修为不凡。这剑法虽变化繁复,但剑气既已成形,自能随意所之了。”】
关于它,吐蕃国师鸠摩智一直垂涎欲滴,愿以少林七十二绝技和天龙寺交换剑谱,在这位武学大师鸠摩智看来,少林全部绝技也比不上这六脉神剑,失败后不惜自降身份,出手抢夺段誉这活剑谱,可见六脉神剑地位超凡。
【枯荣忽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本因道:“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
如此武功,修炼它却绝不容易,习者首要内力要深厚如海。面对鸠摩智步步进逼,天龙寺高僧武功虽是精湛,但内力算不得特别深厚,不得已各人分别练习一脉,应对强敌。
师叔枯荣大师专练拇指-少商剑
本因专练食指-商阳剑
本观练中指-中冲剑
本尘练无名指-关冲剑
本相练小指-少冲剑,
本参练左手小指-少泽剑。
相比传统剑法,使剑全仗手腕灵活,但出剑收剑,不论如何迅速,总有数尺的距离,以手指推动无形剑气,在数寸范围内转动,一点一戳,极尽方便 ,剑法更加灵活迅捷,变幻莫测。
鸠摩智暗暗惊异,他当年与慕容博谈论“六脉神剑”之时,略知剑法之意,纯系以内力使无形剑气,都觉不论剑法如何神奇高明,但以一人内力而同时运使六脉剑气,谅非人力所能企及。
天龙寺高僧个人齐使一脉剑法,五人五剑齐发,鸠摩智见状,非但毫无畏惧,更是兴奋不已。
面对这凌厉的“六脉剑阵”,鸠摩智将刀气一分再分,或是组成刀网护壁,
或是刀气合而为一,“火焰刀”纵横开合,分进合击,和众僧展开刀剑大比拼。
天龙寺高僧新学咋练,剑法不熟,加之内力不够深厚,一轮激斗后,剑气愈见衰微,被鸠摩智的火焰刀逼得招架乏力。
鸠摩智胜券在握,本来以为六脉神剑剑谱手到拿来,未曾想,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段誉所阻,更意外的是,这无名小子居然修成全部“六脉神剑”,两人一番比斗,刀剑乱舞,比之前更是激烈。
六脉神剑是六根手指催动六脉真气,非是指法,乃是剑法,手指当做六柄剑用—【只半日工夫,段誉已将六张图形上所绘的各处穴道尽行通过。只觉精神爽利,左右无事,又逐一去看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六路剑法的图形。但见红线黑线,纵横交错,头绪纷繁之极,心想:“这样烦难的剑招,又如何记得住? 仔细观看伯父“关冲剑法”,大致看明白后,依次再看少冲、商阳两路剑法。凡人五指之中,无名指最为笨拙,食指则最灵活,因此关冲剑以拙滞古朴取胜,商阳剑法却巧妙活泼,难以捉摸。少冲剑法与少泽剑法同以小指运使,但一为右手小指,一为左手小指,剑法上便也有工、拙、捷、缓之分。但“拙”并非不佳,“缓”也威力不减,只奇正有别而已。】六脉神剑攻击方式有戳、划、削、切、刺、绕、砍,也符合剑法的特征。段誉刚学会,就打得鸠摩智心惊肉跳。磨坊内,化身李延宗的慕容复连使七八路刀法也不敌段誉时灵时不灵的剑气。少林寺,段誉以六脉神剑对战慕容复—【段誉得萧峰指点,只专使一路少商剑法,果然这路剑法结构严谨,再无破绽。本来六脉神剑六路剑法回转运使,威力比之单使一剑强大得多,但段誉不懂其中诀窍,单使一剑反更圆熟,十余剑使出,慕容复已额头见汗,不住倒退,退到一株大槐树旁,倚树防御。】只用一种剑法,萧峰就觉得自己打不过—【萧峰见段誉的无形剑气越出越神妙,既欣慰,又钦佩,蓦地里心中一酸,想起了阿朱:“阿朱那日所以甘愿代她父亲而死,实因怕我杀她父亲之后,大理段氏必定找我复仇,深恐我抵敌不住他们的六脉神剑。三弟初学乍练,剑法已如此神奇,我若和慕容复易地而处,确也难敌。】六脉剑气因为与手指相连,剑气激射出后,内力深厚者,手指运于方寸间,更可凌空御剑,剑气纵横夭矫,无定飞射,要对手挡无可挡,避无可避。
段誉先吸得无量剑七弟子的全部内力,后来又吸得段延庆、黄眉僧、叶二娘、南海鳄神、云中鹤、钟万仇、崔百泉等高手的部分内力,这一日又得了保定帝、本观、本相、本因、本参段氏五大高手的一小部分内力,体内真气之厚,内力之强,几已可说得上震古铄今,并世无二。
段誉内力既深且厚,加之六脉剑法运行施展了然于胸,所以成为唯一学全神剑之人,唯一不足的是,段誉武功根底太差,连基本拳脚招式,行宫运气都不懂,故而他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
原著已经从正面,侧面,主角,配角各个方面正面六脉神剑无愧于天下第一剑法。
易筋经,少林内功绝学,由天竺圣僧达摩祖师于少林寺所创,为中国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
易筋者,说骨髓之外,皮肉之内,全是筋膜联络周身,迟滞血气,后天之身,全靠筋膜提掣,借假修真,非易筋经莫属,力改颓靡,大海捞针,修至极致,千金不容易也,若进修不力,无有是处。
作为武功秘籍,《易筋经》非常神秘,之所以神秘,则源之於千百年来达摩易筋经素来只传内门弟子,坊间草野仅凭著一些片段的印象抄练,虽只窥其一招半式,却已然能进艺无穷,受用终生,是以得以通报开来,使得《易筋经》威震武林。
需要说明的是,梵文易筋经和后世所传汉文易筋经,完全不同。
三联:【 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
新修:【梵文《易筋经》本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修习的法门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
新修版特地把“这”改为“梵文”。
修习易筋经,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千难万难。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鸠摩智数月前在铁头人处夺得《易筋经》,知是武学至宝,随即静居苦练,他识得经上梵文,畅晓经义,但练来练去,始终没半点进境,料想上乘内功,自非旦夕间所能奏效。
以鸠摩智武功才学尚不能领悟贯通,皆因武功越高,“武学障”越深。越想强练,越不得门道。
《易筋经》本是一门深奥的内功秘诀,二祖神光大师译成汉文之后,在少林寺中传到后世,常为高深武学的根基。但【梵文本既为游坦之所毁】。
后世所传的汉译本《易筋经》亦仅一书一经,更无隐形图字的《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的神异瑜伽术了。
在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居于少林寺,听方丈大师方正叙说易筋经的发展历史—【“但那般剌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宗佛学。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
由此可见易筋经博大精深,既有佛学要义,也有武学秘奥。这实际上与天龙扫地僧对少林武功的阐述相符合——即少林武功,只有佛理武理皆通,才能达到至高境界。另外,李靖佛学并不精通,从其中领悟到的“武学秘奥”,仅可能是不需要高深佛法相辅相成的部分。所谓“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不是旁白,而是方证转述的二祖的感受。
天龙八部中,由阿朱盗出少林寺,给了萧峰,萧不慎遗失,被游坦之拾得,无意间修习成功,在少林大战中,先和少林掌门玄慈较量,后与丁春秋,慕容复三人合战萧峰,易筋经武功于此一役中大放异彩。
游坦之本是一名寂寂无名的江湖子弟,聚贤庄一战,家道中落,落魄江湖。巧遇萧峰阿紫,被阿紫收为家奴,为掩饰其身份,毁容后带上铁头盔,取名“铁丑”。
阿紫为练毒掌,以游坦之喂虫,虫毒入体剧毒发作,痛不欲生,游坦之神混智乱,浑身颤抖,经书落在地上,被涕汗所湿,渐渐显露出类似瑜伽的人形图案,不知觉的依循书上图案摆出相同姿势,体内剧毒和真气也在不经意间按图上线路运行。
此后阿紫每次找他喂虫,事后他都如法炮制,奇怪的是再无毒发现象,一心只以为是菩萨显灵。殊不知,此心正和易筋经“无我,无住”之法,不知觉中修炼成其他人梦寐以求的超凡武功。
拥有深厚内力的游坦之,无论行走纵跃都快疾无比,随手一击,掌毙巨熊,力量更是远超常人。
【阿紫每说一招,游坦之便依法试演,他身上既有冰蚕寒毒,又有《易筋经》的上乘内功,兼具正邪两家之所长,内力非同小可,同样的一招到了他手中,发出来时便断树裂石、威力无穷,阿紫听在耳中,只有钦佩无已的份儿。其时游坦之早已明白,自己所以有此神功,与那本怪书上裸僧的图像大有关连,为了要在阿紫跟前逞能,每日里在无人之处勤练不辍。】
【游坦之大急,叫道:“是我的,快还我……”突然之间惊怒交集,内息登时岔了,就此动弹不得,眼见那和尚笑吟吟的转身而去,越是焦急,四肢百骸越是僵硬木直。游坦之直过了六个时辰,穴道方解,呕出一大滩鲜血,便如大病了一场。好在他于书中图像已练了十之六七,习练已久,倒也尽数记得,此后继续修习,内功仍是与日俱增。】
任何功法,修习之时也不能有外部干扰,游坦之练功被鸠摩智所扰,险些走火入魔,大病一场,好在易筋经已有一定功底,又是“调息培元之宝典”全身很快就复原。不同于一般武功需要勤学苦练,易筋修习者一旦入门,即使在睡眠中,内力也能源源不断增长加厚。
【突然间眼前一花,身前三尺处已多了一人,正是游坦之。这一下来得大是出其不意,以丁春秋眼力之锐,竟也没瞧清楚他是如何来的,心惊之下,不由得退了一步。他这一步跨中带纵,退出了五尺,却见游坦之仍在自己身前三尺之处,可知便在自己倒退这一步之时,对方同时踏上了一步,当然他是见到自己后退之后,这才迈步而前,后发齐至,不露形迹,此人武功之高,当真令人畏怖。】
游坦之只是初成易筋经,他身法之快,力量之强,赶丁春秋,斗北乔峰也是不落下风,此时他再不是那个晖晖噩噩的落魄子弟,成功跻身超一流高手。
【那边厢萧峰独斗慕容复、游坦之二人,最初十招颇占上风,但到十余招后,只觉游坦之每一拳击出、每一掌拍来,都是满含阴寒之气。萧峰以全力和慕容复相拚之际,游坦之再向他出招,不由得寒气袭体,大为难当。转瞬之间,三人翻翻滚滚的已拆了百余招。萧峰连使巧劲,诱使游坦之上当。游坦之经验极浅,几次险些着了道儿,全仗慕容复从旁照料,及时化解,而对萧峰所击出刚猛无俦的掌力,游坦之却以深厚内功奋力承受。】
原来萧峰少了慕容复一个强敌,和游坦之单打独斗,立时便大占上风,只是和他硬拚数掌,每一次双掌相接,都不禁机伶伶的打个冷战,感到寒气袭体,说不出的难受,当即呼呼呼猛击数掌,乘游坦之举掌全力相迎之际,倏地横扫一腿。游坦之所长者乃是冰蚕寒毒和易筋经内功,拳脚上功夫全是学自阿紫,那是稀松平常之极,但觉腿上一阵剧痛,喀喇一声,两只小腿胫骨同时折断,便即摔倒。
依靠从阿紫处学到的粗浅功夫,结合“冰蚕易筋经”和战神萧峰打得有来有往,若不是实战经验不足,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少林派《易筋经》与天龙寺“六脉神剑”齐名,慕容博曾称之为武学中至高无上的两大瑰宝,以慕容博的武功见识,这话可信度极高。综合来看,六脉神剑是天下第一神剑,但需要有深厚功力支持,而易筋经是最为高深的武学宝典,侧重于内功修为,功力增长无上限,可与任何武功招式,拳脚功夫相配合,化腐朽为神奇。以武功论,我个人更倾向段家绝学,若说内功修习,易筋经做不二之选。
那么为何有时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乏味呢?
简单理解艺术,它是人的某项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这项技术就升华成艺术了,比如,绘画或者书法,画出来的画或者写出来的字,让人可以看清楚的同时又感受到美,那么就成为绘画艺术或者书法艺术了;深刻理解艺术,艺术是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通,反映万物哲理,
艺术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通,为何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会觉得枯燥乏味开篇已经提到了,艺术是反映万物哲理,这一点就说明了,艺术魅力的背后,还是很深奥的、高深莫测,要将艺术彻底领域透彻,那不知道要花费多长时间和精力,估计终其一生都不够,或许有人会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很简单啊,只要多体验生活,就可以了解艺术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艺术纯粹是来源于生活的话,那么每个人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毕竟生活是不会过时的,人们对生活是很有耐心的,所以,可以肯定一点,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那是因为自身的审美能力不够高,对艺术的审美不够灵活,
我们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男生看女生,看久了就没兴趣了,甚至还会厌倦,没有了新鲜感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没有去了解女生的内心世界,只是纯粹的看女生的外表,欣赏艺术更是如此,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就拿油画艺术来说吧,要多去了解每个时代背景下的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这样就不会审美疲劳,
虽然艺术和人的精神境界相通,而人的精神境界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有高度的,所以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对学习艺术来说,显的尤其重要,精神素养提升了,艺术审美能力就提高了,若要让自己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感到枯燥乏味,那只有不断的欣赏并且学习艺术名作,因为艺术名作就像是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可以让人百看不厌,不知疲倦。
任贤齐当年到底有多火?
任贤齐,1966年6月23日出生于台湾省彰化县,祖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演员、赛车手、导演。
1990年发行音乐合辑《奔向彩虹》,以歌手的身份正式出道。1991年首次出演电影《官兵捉强盗》,进入影视圈。1997年因演唱歌曲《心太软》获得广泛关注,讲到这首歌就不得不说一下了,听很多歌手都亲身讲过,那一年不管走到哪里,大街小巷都是《心太软》,可见当年这首歌有多火,当年《心太软》达到了2600万张销量。
97年大家应该都记得两件事,一件事香港回归,一件就是任贤齐火了。这首歌的威力是我是太大了,在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能够迅速传播歌曲,可见当年的小齐哥多火。
而之后的《伤心太平洋》,《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天涯》等更是霸占各种音乐榜单。至少,在当时的几年里,任贤齐几乎是找不到对手的,称之位亚洲天王是实至名归。
当然,很多人觉得任贤齐这么红,其实唱功一般。大家都知道任贤齐的歌比较朗朗上口,传唱度非常高,几乎成了一代人的背景音乐。任贤齐的声线偏中低音,但咬字非常清晰,甚至都听不到换气声。任贤齐的歌或者没有像张学友,林俊杰之类有一些突出的技巧,但听着却非常舒服,给人共鸣。对于一位歌手来说,唱的歌只要大家都喜欢,我觉得这就是一位优秀的歌手。
男主父母被杀后来练成绝世神功为父母报仇雪恨的武侠小说?
小说是《圆月弯刀》。
简介:
天外流星的传人丁鹏是武林新秀,在他向君子剑的柳若松下战书后,柳若松以父亲丧期为由将比武推迟一月。
丁鹏在青楼偶遇假扮沦为风尘实则为柳若松之妻的秦可情,她的投怀送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丁鹏萌生爱意,于是以一本天外流星的剑谱作为定情信物相送。
与柳推迟一月的比武不期而至,然而丁鹏却不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柳的阴谋算计中,比武失败,家传绝学归入他人囊中,心爱之人背叛自己,丁鹏无可奈何跳崖逃亡。
天无绝人之路,他死里逃生的漂流到了一个叫忘忧岛的世外桃源,意外结识青青父女,学得一身绝学刀法,凭借一把圆月弯刀回中原报得昔日仇恨,问鼎江湖。
然而就在丁鹏意外得知,圆月弯刀是魔教武功之时,内心的正邪矛盾让他陷入了无尽的挣扎。
历史上有哪些弑父篡位的人?
为了争夺帝王的高位,真可谓皇权之下无亲情,就是父子之间也不例外。在我国的历史上,子弑父篡位者有之。
一是,楚穆王商臣弑父楚成王。因成王废黜商臣,公元626年,商臣在老师潘崇的策划鼓动下,率军包围王宫,被逼成王自杀。
二是,拓跋绍弑父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绍因屡遭父亲惩戒,心怀不满。于公元前409年,因母亲有过错被太武帝囚禁,为救母亲,将道武帝斩杀。后被拓跋嗣击败,拓跋绍母子及其党羽全部被杀。拓跋绍死时,年仅15岁。
三是,刘劭弑父宋文帝。因宋文帝在位时间长,刘劭看不到继位的希望,咒父早死。被文帝知道后,想废掉刘劭为太子。公元453年,刘劭得知消息,率军入宫杀死文帝,自立为帝。仅在位3个月,便被异母弟刘骏率领的讨逆军击溃。刘劭兵败被杀,5个子女全被处死。
四是,杨广弑父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重立废了的太子杨勇。杨广获悉后,命心腹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室侍候文帝,后宫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不久文帝即离奇驾崩。
五是,安庆绪弑父安禄山。安禄山称帝后,不愿意让安庆绪为接班人。安庆绪得知极为不满,于公元757年,同大将严庄、宦官李猪儿杀死安禄山,随即自立为帝。
六是,史朝义弑父史思明。史思明宠爱幼子史朝兴,经常责打非难史朝义,激起了史朝义弑父的决心。公元761年,史朝义让部下骆悦、蔡文景杀死史思明,拥立史朝义为帝。
七是,朱友珪弑父梁太祖朱温。后梁太祖朱温,为了传位给养子朱友文,准备把亲子朱友珪流放外地,以防争权。但因朱温年迈昏聩,竟把心中的想法,无意间让朱友珪的老婆张氏听到。张氏马上告诉丈夫。公元912年,朱友珪指使亲信闯入宫中,将朱温剁成了肉泥。朱友珪弑父后,遭到了老臣们的反对。翌年,朱溫的儿子朱友贞、外孙袁象先、女婿赵岩与藩镇杨师厚发动政变,朱友珪兵败自杀。
八是,李宁令哥弑父西夏景宗李元昊。因李元昊霸占了太子宁令哥婚后不久的妻子没藏黑云,并立为太后。没藏黑云为李元昊生下一子叫李谅祚,便有了替儿子夺取皇位的念头,并开始设计离间李元昊父子之间的关系。安排由兄长国相没藏讹庞具体实施。于是李宁令哥受没藏讹庞挑唆,进宫刺杀其父李元昊。因心慌意乱失手,只削掉其父的鼻子。李元昊深受惊吓,病重而死。李元昊死后,没藏讹庞以"弑君"罪名捕杀了李宁令哥,便把外甥李谅祚推上皇位。
以上皆是弑父篡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