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防沉迷,如何评价腾讯在这起案件中的做法?
如今的孩子都沉迷于手机和网络,都把学习等正事放在一边,有时候玩个游戏也要花钱,因为游戏里的装备需要钱去买才能享受,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那些钱从哪里来!当然是父母的,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被花在游戏里,作为孩子他们当然也不知道背后的辛苦。
最近辽宁某实验中学的初三学生刘某就做了这样一件事,近一个月以来,她沉迷于要一款名叫《龙族幻想》的烧钱游戏,这款游戏里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充值才能体验,而且游戏里的场景非常的真实,让才14岁的刘某深陷之后无法自拔,如今这款游戏显示业务调整,不提供下载。
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的学生都要上网课,这样一来,孩子们接触手机的机会也就更多,当然刘某也是如此,因为新奇,刘某无意中下载了这款游戏,发现非常好玩,也沉迷于此,过程中发现游戏里很多东西需要充值体验,刘某的好奇心没有止住自己的行为,而是一发不可收拾,在一个月内的时间,刘某共消费了61678元,都是花费在装扮游戏角色上。
被父母发现的不是这6万余元,而是微信零钱里的2000元钱,刘某的母亲发现自己的2000元钱之剩28元,于是问刘某是不是她所为,但是当时刘某说不是自己做的,刘某的母亲认为刘某平时是个懂得节约的人,应该不是她所为,于是决定去银行查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刘某偷偷绑定了母亲的银行卡到微信上,先后共在游戏里充值了61678元,而正在银行里查询消费的刘某父母不知道此时刘某发来了一条信息,内容是“妈妈,是我干的,你能原谅我吗?谢谢你,妈妈”。
刘某发这条消息说明已经有了轻生的想法,她可能想通了父母有多么看中这六万块钱,却被自己轻而易举的花掉了,因此心里很矛盾,刘某得父母回到小区是,与拉着刘某得救护车擦肩而过,打刘某电话也无人接听,之后才知晓刘某已经跳楼轻生,刘某给母亲发完消息后,在一家阳台跳楼身亡。
事情发生后,因为6万块对刘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因此他们联系了创建游戏的腾讯公司要求退款,并找客服核对了相关的消费账单。
之后腾讯公司的做法是让找苹果客服,因为玩游戏的手机是苹果的,再者就是要证明孩子确实玩了这个游戏。最后联系了苹果客服,得到的结果是与腾讯联系,这样说来腾讯和苹果在互相甩锅。
直到腾讯方面得知刘某已经离世后,决定退款。
评价腾讯在这起案件中的做法腾讯方面其实一开始是没有看重这件事,因为他们认为玩游戏充值是玩家的事情,至于充值之后又要反悔,简直没有道理,于是和苹果互相甩锅,说明说也不想负责。
而他们知晓刘某已经因为此事而跳楼身亡,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们怕这件事闹的太大,影响到腾讯自己,因此立马就答应要退款,再说社会上的舆论会非常严重。
近几年来,腾讯公司的游戏害了很多的未成年人,像《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都是罪魁祸首,前几年也有很多因为这些游戏而闹大的事情,一度让腾讯走上风口浪尖,后面做出一些打击未成年人玩游戏的举动,但是似乎没有什么用。
我认为在注册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增加一项“本人手持身份证”的图片才能注册,这样会大大打击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如何看母亲不让孩子玩手机?
这不仅是一个新闻,还是一个伤悲和恐怖的故事。因为沉迷手机事导致血案也不是第一起了,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有。首先声明我不是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但是作为父母,乃至作为人类,我可以给予定性这是一个反常的人道、人伦问题。
只要思路正常,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有是非的判断能力,都应该知道生命至上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本能。“人之初,性本恶”,即使是个调侃,我也支持这个观点。以前有专家说,人有反骨,其实是一种基因或突变问题,我也支持这个观点。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有胆量杀掉另一个人,否则这社会麻烦了。毋庸置疑,有的人天生胆大,有的人天生胆小,将门出虎子也有很多基因问题。如果你看到我的回答,很震惊或嗤之以鼻,那么我从心理学角度来了解,你的性格脾气至少是很强势。
所以,我的观点,并非只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出来问题。手机只是一个导火索,我相信这个孩子平时的表现也肯定过于偏激,而没有及时疏导引导。(警察的结论也论证了)。当然,小孩玩手机的事必须当头棒喝,甚至都可以出台法律限制了。无须多解释,手机和游戏是孩子的天敌,靠其自身解决几乎不可能,包括很多大人都很难自我控制。
教育分为很多种,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是必须的。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多研究怎么将知识和道理更顺畅更和谐的传达到学生的心底。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俗语说“惯子如杀子”,作为家长应该牢记。如今时代物质富裕精神缺乏,还有诸多外来的苍蝇蚊子,影响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家庭教育问题,要做到:第一、平时所关心多指导,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需求;第二、家长努力以身作则,树立正道榜样,懂得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第三、家长自己少玩,有空多陪孩子做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习惯;第四、学会联合教育。多和老师们,其他家长们交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多重视家庭环境和孩子成长的圈子,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我认为做到了上述几点,一个孩子正常的成长是绝对没有问题。(原来那个看待家庭教育问答没找到,就把这个发表这里了)
(图片皆来自网络并修改)
网游道德委员会已经枪毙了20个游戏?
游戏市场尤其是手游市场这两年确实是需要整顿一下了,像各种氪金游戏的出现确实让整个游戏市场为他们这些老鼠屎背锅了,其实还有非常多不错的游戏的,只是因为整个游戏市场中有太多垃圾游戏充斥,让这些优秀的游戏作品也受害。像游戏开箱子的赌博游戏就是一类代表,我觉得花钱购买皮肤是一件非常正常的功能,但是游戏中开箱子来随机获取皮肤的行为就有点偏向于赌博了,这类的游戏确实需要整改,还有就是一些色情暴力的游戏,这些游戏的出现也是对祖国的下一代有很大危害的。但我觉得还是要正确看待游戏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让所有的游戏背锅,可以有正确的分级制度,玩游戏需要实名制,我看了着20个游戏中,大部分其实完全可以开放给成年人游玩,但是就需要一个严格的审核机制,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到这些游戏,这样成熟的分级制度,才会让青少年不被有害的游戏毒害,而且不会让中国的游戏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
感觉网络游戏正在残害孩子?
感觉网络游戏正在“残害”孩子,大家愿意抵制它,愿意取缔吗?
针对于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个人的见解,个人认为网络游戏不会取缔,国家也不可能随意取缔类似于网络游戏这样的行业。像是网路游戏这样的行业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多的,比如酒吧、网吧、KTV等等行业,我们想一下这些行业会被取缔吗?
虽然网络游戏可能会引起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沉迷,但是网络游戏为众多的成年人在完成一天工作之后带来了一个放松和休息,并且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社会的治安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众多年轻气盛的青少年,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网络中去了)
当然网络游戏等手机、电脑娱乐类的软件对于青少年有着非常多的负面作用,我们国家也出台政策各类软件以及手里也设定也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同时我们家长通过监督引导可以帮助我们家孩子防止沉迷于游戏当中。
同时我们要知道游戏、手机并没有善恶之分的,只要我们善加利用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像是2000年左右家长们觉得孩子玩电脑去网吧,他的一辈子就毁掉了,但是将近20年过去了现在在工作中不会使用电脑可以说对你找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障碍。
建议家长们理性的看待手机以及各种游戏,善加利用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要知道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原因大部分是在生活中没有足够的价值感甚至存在感,他们到游戏中去寻求刺激和存在感,建议家长多去陪伴孩子同时培养他的某些特长,让他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加以鼓励和引导。
其次,不可否认游戏的设计的确是非常吸引人而且好玩的于,最重要一点是孩子在玩游戏打败怪物或者通关升级时会有相应的奖励——及时奖励,及时奖励代表了对于他们付出的肯定和物品奖励,从而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产生喜悦的情绪。相对应的,我们知道原理了,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孩子的及时反馈,增强孩子正向的引导。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如孩子做到什么事情就要有相应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与孩子之前进行对比不要横向跟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可以设置一个积分升级制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我们要不要太过强烈的反对孩子玩手机玩游戏,因为太过强制可能会带来反向的效果,所以建议可以跟孩子谈一谈,你可以玩游戏但是必须遵守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玩,不可以在学校或者其他场合不可以超出时间限制,这样也可以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同时我们家长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孩子面前尽量的规范化的使用手机,如果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使用手机,这样也可以告诉孩子手机并不只是用来玩的还可以用来工作或者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飞车游戏不受防沉迷限制?
其实还有很多飞车游戏都是不受防沉迷的限制的,但是那些游戏一般都是盗版游戏,或者都是需要强制看广告,画质很差的游戏,飞车之类的游戏一般都只需要实名认证就能玩了,而且那些飞车游戏才是真真正正的游戏,如果你不想玩受限制的防沉迷飞车游戏的话,你可以玩盗版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