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www,普通人的地狱缅北电信诈骗泛滥到了什么程度?
大家好,我是穿行世界的风。“带你兼职,日收入300-500元不是梦,努力一下就能轻松月入过万。”
“代办1万到200万大额信用卡,每10万(元)收取手续费2000(元),3天到账。”

“您的账户已满10000积分,可兑换10%现金,请登录m.xxxxx.pw查询兑换,逾期失效。”生活中这类短信或电话司空见惯,每个月乃至每天都会收到若干,多数人一笑置之,很少有人注意到背后细思极恐的一连串问题。近年来,电信诈骗已成为新型犯罪的首要“毒瘤”。仅仅2019年,中国共破获此类案件20万起,总金额高达数万亿,拘捕犯罪分子16.3万人。眼看中国国内无法容身,骗子们又将触角伸到了国外。毗邻中国的东南亚成了出境首选,各种因素催化下,缅甸被视为犯罪成本最低的绝佳天堂。据警方评估,诈骗中国群众的骗子,有60%在东南亚,而其中又有近10万人在缅北,这个盛产骗子的地方,损失被挽回的几率几乎为零。“地利人和”的缅北,正成为诈骗者乐土2020年6月25日,云南西双版纳州澜沧江水域发生沉船事故,涉事船只为非法运营的缅甸籍客船,已获救的17名人员均为中国公民。冰山一角下,隐秘的中缅“双向”偷渡产业链渐渐浮出水面,动机并不陌生,而在这群庞大的偷渡客眼里,缅北才是终极目的地。缅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四个城市直接与我国云南省接壤:云南普洱市对面是掸邦的第二特区佤邦,德宏州对面是木姐,临沧市对面是果敢,西双版纳州对面是掸邦第四特区小勐拉。缅甸通讯上网靠的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交易使用的是人民币,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随处可见,汉语汉字更像是这里的官方语言,种种“利好”,为骗子们的猖獗大开方便之门,大量偷渡者疯狂涌入。2022年,中缅边境的电信诈骗达到巅峰。果敢、佤邦、小勐拉如火如荼地开发着,小勐拉科技园、佤邦孟平开发区科技楼、贺岛开发区智慧园拔地而起,昔日犹如过街老鼠的诈骗团伙,在缅北混得风生水起。▲小勐拉因为缅北局势复杂,没有强力打击电信诈骗的部门,有恃无恐之下,更多罪恶在滋生。有人专门提供技术服务、支付通道、网络推广;有人则钻起缅北没有独立银行,必须依靠人民币交易的空子,干起“背包客”的生意;有人专门提供四件套(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盾),供诈骗窝点洗钱。2019年10月,中缅边境大面积封停微信、支付宝,可见电信诈骗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阻挡丧心病狂的诈骗者们。电信诈骗防不胜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人们的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但架不住诈骗的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无孔不入的套路轰炸,深谙人性弱点,防不胜防。时至今日,电信诈骗已然形成从信息买卖、实施诈骗、分赃销赃的完整分工链,甚至还有大数据和AI技术的辅助,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剧本越来越专业,对象越来越精准。诈骗分子经常以月工资通常以万起步,学历、工作经历基本没有要求,且包食宿、包税,业绩突出还可升级合伙人,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这对长期挣扎于工厂流水线的青年男女,以及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有着致命吸引力。一旦踏入,等待这批“求职者”的非但没有想象中的康庄大道,而是噩梦连连。丧失自由只是最轻的处罚,辱骂、恐吓、鞭打则是家常便饭,全身而退无异于痴人说梦。重压之下,无论是否自愿,大部分人只得沦为帮凶,不断设局骗人,越陷越深,从受害者沦为施害者。一些藏身缅北的诈骗集团,黑白通吃,在国内布下天罗地网,只等猎物走入精心设计的圈套。截至目前,电信诈骗仍在以每年30%的比例复合增长。暴利驱动下,不断有人选择铤而走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