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为何山寨机大多数标配都是联发科处理器?
联发科是一家不缺故事的芯片企业,而联发科的创始人蔡明介更是故事满满,属于既能自创门派(人称“台湾芯片设计教父”),还能带头打冲锋的人。
成立于1997年的联发科,是从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UMC,简称联电,曾和福建晋华合作生产DRAM芯片,可惜被美光搅局)IC设计部门分离而来。最初做光驱(CD-ROM,10年前的电脑的标准配件)芯片,通过把光驱中的三颗芯片整合成一颗,降低价格,打得日本、美国企业满地爪牙,很快市场份额超过50%,成为行业冠军。
手机芯片看起来比光驱芯片还难啃,这片地儿是欧美企业的自留地加后花园,德州仪器(TI)、英飞凌等公司,拥有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并和当时的手机一哥诺基亚打得火热,根本没有联发科什么事。
但蔡明介很会来事啊,正面强攻不行(一线手机大厂们爱答不理),那就来“农村包围城市”好了。联发科跑到大陆,发现深圳众多的白牌机(俗称山寨机)厂商也是嗷嗷待哺,高攀不起德州仪器、英飞凌、高通等大公司。
于是,蔡明介来了一波破坏式创新,将复杂的手机系统整合起来,帮助深圳的中小手机厂商降低手机入门门槛。这套方案就是后来捶得高通满地找牙的“交钥匙”方案,大白话说就是,联发科搞掂手机软硬件系统,让中小手机厂商稍稍添加功能模块就能推出新手机,省掉了大企业大投入的研发中心。好比我们买精装修房子,拿到钥匙就能入住。
就这样,联发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等于拿到打开新的财富大门的钥匙。
刚开始,巨头们嫌联发科的生意太低端,根本没看上眼。但谁也想不到,山寨手机市场居然一年比一年大,甚至大举销往中东、非洲、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高峰时,每年能卖出3到5亿部山寨手机。
而且,山寨还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更重要的是,这么大块蛋糕居然被蔡明介吃“独食”了——联发科占据山寨机90%以上的份额,成为2G时代真正的王者(“山寨之王”)。
联发科深陷危局后,退隐的蔡明介又不得不再次出山。
当时联发科做的太成功了,不仅馋得华为也要学联发科,设计制造特供山寨机芯片,准备趁热赚一把,现华为集团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还专门跑到华强北推销芯片。不过K3V1这款芯片最后失败了。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年轻时的样子,谁能想到曾去推销K3V1芯片?
幸亏K3V1失败了,否则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麒麟芯片了。
另外,金立总裁、现小米副总裁卢伟冰都是联发科的忠诚粉丝,在联发科拖拖拉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时,他还急得直催:发哥,快推4核芯片啊!
加入高通的忠诚粉丝小米后的卢伟冰。很少有人知道,在金立的日子里,他是联发科的忠诚粉丝。
但2010年,在整个手机行业从2G向3G切换时,联发科掉队了,被高通摁在地上暴揍,一直揍到5G,都没能完全站起来。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了,只简单说说联发科落败原因:
海思没抢到联发科的蛋糕,但展讯和晨星却在低端市场拖住了联发科,拖慢了其进入3G的速度;
高通针对联发科的“交钥匙”方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推出QRD平台,在3G时代笼络大批厂商,联发科被扣住死穴,无法反抗;
高通是CDMA标准的拥有者,而CDMA是3G的标准,等于高通把持了3G标准,建立完整的专利布局,联发科即使如期自研成功3G基带,也绕不过高通的专利墙,必须向其缴纳6%的专利授权费,等于联发科的未来被高通锁死。
总之,可用一句话概括“山寨之王”联发科的过往:起于卑微的光驱芯片,发家于无人看好的山寨事业,折戟于3G时代,挣扎在4G,奋斗在5G,前方仍有路,转机就在不远处。中国最牛的机动车驾照是A1A2和E证吗?
我是做驾校的,可以回答下楼主的这个问题!A1A2E并不是最牛的机动车驾驶证!为什么呢?原因就是E证不能驾驶三轮摩托车车,E证只能驾驶两轮摩托车!我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最牛机动车驾驶证应该是A1A2D,这才是最难取的机动车驾驶证!
想要取得这些驾驶证按现在的规定最少需要5年以上!下面我们按最好的状态去申请的话流程可以这样走!有需要的朋友朋友可以参考下!或者转发给需要的人!
第一年是先考取摩托车D照,摩托车的考取还是很简单的!摩托车考试内容和流程需要考科目一二三四,这个跟其他驾驶证是一样的,都是需要考四个科目,科目一四事是理论考试,科目二场地考,内容包括绕桩,坡上定点,单边桥等等,科目三路考也是在场地上进行,考试通过率还是很高的,我这边参加考试的学员基本都是一次通过!
第二年去增驾B2,这里可以直接跳过小车C1,但是年龄需要满20岁,B2驾驶证的考试流程和考试内容有一点点难度,但是经过练习之后也可以快速通过,考试内容是科目一二三四,其中科二包含16个项目,倒库,坡上定点起步,侧方,连续障碍,单边桥,曲线,直角等等,科三考试内容包含白天考试和夜考等道路驾驶技能,现在对练车的公里数和学时都有相关规定!
第四年,当B2驾驶证满2年后才能去增驾A2,A2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流程和B2的基本一样!没有什么大区别,只是车型不一样而已!
第5年,驾驶证A2满一年以上,前一个周期没有满分记录。年龄26-50岁。A2考试内容流程和C1一样,也是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考试。1、年龄:年满26周岁,50周岁以下。A1需要的是沉稳成熟,懂得对自己和别人负责。2、身高:大型车辆要求身高1.55以上。
这样一整个流程就可以办下来了!这样的驾驶证需要驾驶员的成稳与积淀!
你觉得国漫崛起需要什么?
其一,不要老想着赚钱,摒弃资本思想!其二,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周边,需要的就是这个——动漫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去进行下一部优秀动画的制作!
有人说国漫缺剧本、人才、技术?剧本:网络上优秀的小说作品比比皆是,任何一部IP文都能改编成优秀的动画。而事实上,国漫也这么做了,像《斗罗大陆》、《斗破苍穹》、《武动乾坤》、《星辰变》、《凡人修仙传》、《魔道祖师》、《全职高手》,无一不是网络小说改编,且这些国漫广受好评。剧本有现成的,并且事实证明能将剧本改编好!
所以,不要说缺少好的剧本了,我国的网络小说就是天然的剧本优势!
人才:以前的确是缺的,但是现在看看有多少动画公司,玄机、绘梦、铸梦、中影、星辉等等动画公司相继推出优秀作品。
事实上,国漫人才也是不缺的。
技术:人物、背景、特效、动作、配色,随便讲一个技术相关的制作需求。我相信任何一名国漫爱好者,都可以说出其对应的制作成功案例。比如,人物——玄机,玄机出品的女神皆饱受好评;动作——凡人修仙传,战斗场景极其顺畅自然;背景——灵笼,每一帧背景图都藏着各种剧情细节。
放心,国漫现在已经不差技术了。
制约国漫的因素只有一个——资金一部动漫从制作到投放赚钱,需要资金的地方太多了,版权方、投资方、制作方、赞助方、播放版权方等等,耗资巨大,耗时也长。如果播放出来达不到预期收益,就是亏的血本无归。
以至于目前一部好的动漫火了,各种接广告,打广告,出周边,各种L钱,没办法啊,各家都要生存,也没法怪谁,换你去制作你也一样!
但是,有些人明明有上好的饭菜吃了,却还想着要加个山珍海味,再来L一波,纯粹的ZB家思想,这就要不得了。
发心就不正,能做好国漫?(声明一下没有隐喻谁,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小编承受不起)
解决方法——打造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漫画,动画,游戏,小说,周边,这是最基础的产业链,可以延伸的有live,漫展,特辑、特刊、自媒体。
我们现在还停留在使劲掺杂广告,使劲收点播费,使劲做N残游戏上面,而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很让人反感。(有目共睹的情况,没有特指谁谁谁,也没有恶意贬低哈)
想要完善这个产业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首先得培养出大批热爱动漫,愿意为动漫付费的粉丝群体。而要想培养出这样的“粉丝群体”,就不得不拿出更好的作品,拿出粉丝满意的作品,比如广告少一点,时间长一点,不要断更!
避免不了打广告就学学《灵笼》接的奥迪广告,时间上学一下《秦侠》长一点也好吧,更新上请学习《斗罗大陆》!
最后的建议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动漫,固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但是——国漫全是有生之年真的好吗?
肯定是不好的,如果全是这种系列的,别想崛起了!希望更多的动漫人才原创一些类似日漫12集一个完整故事的动漫!
一家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国漫成长之路,任重而道远,至于能不能变得很成熟都是未知数,作为观众看着就是了,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乐意看就看,不乐意看就不看!
为什么有人说全世界只有中国需要双卡手机?
我有两张手机卡,一张中国电信,月租129元,一张中国移动,月租8元。中国移动这张卡用的很少,但还是花8元维持这张卡的运行。所以‘全世界只有中国需要双卡双待手机’,这只能说是市场需求。
当然了,有一点需要说明,并不是只有我国才有双卡双待手机,其他国家也存在这种手机,只不过没有像我国那样普及罢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1,为什么我们的双卡手机那样普及?这和我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2013年的时候,我用的是移动卡,月租58元,120分钟语音通话,5GB流量,这个套餐对于我而言是够用的。后来移动推出了很多合作流量卡,比如和腾讯、百度联合推出的花卡,29元一个月有15G流量。看到这个套餐,我很想更换,但移动官方却没有这个套餐业务,除非你开通一张新的移动卡。
正好那个时候,家里电信做活动,一个月129元套餐,20GB流量,300分钟语音通话,还有60M宽带。看着这个套餐,我立马办理了。办理成功后,我把移动卡的58元套餐换成8元保号套餐,自此以后,我就有两张手机卡。
实事求是的讲,我这个人不喜欢两张手机卡,觉得麻烦,用起来容易混淆,但运营商的这番操作不得不让我用两张卡,因此双卡手机对于我而言很有必要。我想有很多人和我情况相似,因为不满意运营商的服务而选择两张卡,从而导致使用双卡手机。
2,其他国家有双卡手机,只是普及程度不高在功能机时代,我就用过的手机就是双卡手机,那个时候的技术还做不到双卡双待,因此要使用某一个号码就需要进行切换。随着双卡双待技术的完善,大部分功能机也开始普及双卡双待技术。自此,功能机都具备双卡双待功能,而这个功能也被国产智能手机厂商所继承。
那么问题来了,双卡双待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10年的功能机都已经实现普及,为什么国外的双卡手机无法普及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第一,其他国家的手机号更换十分简单,在网上就可以申请。
第二,携号转网在这些国家成为常态,一个号、两个号并没有多大意义。
第三,其他国家的手机用户生活和工作分得很开,一般情况下,下班不再涉及工作相关事宜。
正由于上述三点,双卡手机在国外难以普及,这也是他们的一种常态。当然,未普及并等于没有,因此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双卡手机’,这是不严谨的。
3,国产手机厂商习惯开发新功能,这是竞争的结果诸如iPhone和三星手机并不热衷于双卡手机,特别是iPhone手机,从iPhone4系列到iPhone12,也就那么几款手机具备双卡功能。
大家都知道苹果是一家‘傲慢’的公司,当我们的手机厂商开发水滴屏、挖孔屏、升降式摄像头、滑盖屏、轨道式屏的时候,iPhone还是万年刘海屏。当我们的手机充电达到30W、65W、120W的时候,iPhone还是祖传5W充电,极限也只是20W。当我们的手机厂商采用4800万、6400万、1亿像素摄像头的时候,iPhone的摄像头像素还没突破4000万。
iPhone手机就是这样,它觉得这个功能没必要,那么它就不实行,即使这个功能花不了多少成本。而国外的手机市场大部分被iPhone所引导,在这个趋势下,其他国家的双卡手机无法普及,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较而言,我国的手机品牌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稍不注意,你就会其他厂商淘汰,那么尽可能的满足用户需求就成为手机厂商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双卡手机就成为国产手机的基本功能,如果你没有,那么消费者就不会买单。
4,和国外相比,我们的消费者喜欢生活和工作分开,这也是双卡手机形成的前提原因有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承认,那就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娱乐方式变得更多。在这种改变之下,双卡就成为当下必然的选择。下面我就讲两件事来阐述这种情况。
第一,我有一个做销售的同事,他有三张手机卡,第一张是生活用,第二张是工作用,第三张是流量卡。用他的话讲,第一张卡是和家人、亲朋好友联系,第二张卡和客户沟通,第三张卡是绑定各种娱乐、游戏、理财账号的卡。这样做,他觉得万无一失,有安全感。当然了,他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采取这种方法,但这也反映出我国手机用户的一种常态情况。
第二,我有一个老友,他的工作性质比较一般,一张手机卡就可以满足他的需求。由于自身的原因,他又额外办一张手机卡,这张卡算的上他的娱乐卡,至于具体用来做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办理两张卡或者多张卡顿每个人的原因都不同,但这反应了手机卡对当下消费者的重要性。在这种重要性下,双卡手机就成为智能手机必备功能。
5,写在最后双卡手机并不是我们独有的,但我国的双卡手机普及程度是最高的。这种现象好还是不好,我觉得要看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只要有需求,那么就有市场。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服务,这是手机厂商具备的基本素养,很显然,双卡手机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产品。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双卡手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手机厂商和消费者的一次完美邂逅,因此我很看好双卡手机的存在的延续性。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