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恐怖的一支枪,生化危机哪一部游戏最有恐怖感和可玩性呢?
生化危机系列伴随我的童年个人感觉最恐怖的当属《生化危机2》当年接触恐怖游戏不多的我。第一次接触这款游戏就被深深震撼力,游戏中残破的街道,漆黑的仓库,废弃的篮球场,肮脏的下水道,还有恐怖的丧尸,都被深深的震撼到了,每当一扇门贝缓缓的打开我都会端起散弹枪先开两发,而且每当主角里昂或者克莱尔捂着肚子或者瘸着腿我都会感觉前所未有的压力,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面对boos的手忙脚乱都令我记忆犹新,所以《生化危机2》才是我心目中最恐怖的游戏。
我个人感觉最耐玩的应该是《生化危机4》,2000年发售的生化危机4当时是冒险解密类游戏一次重大的变革。也是生化危机系列从2D转换为3D的开始。游戏画面精致,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动作连贯,武器种类较多,丧尸AI比较高,而且主角里昂号称当时整个游戏届最帅人物,而且游戏通关后还有下一个难度,这款游戏可以说领先了当时冒险解密游戏5年左右,就是把游戏拿到今时来看也是相当不错的一款游戏!
大家觉得最恐怖的《生化危机》是那部?
各国部队装备的士兵匕首都有哪些?
既然说伤害力最大的军用匕首,匕首枪之类的枪械就不应在讨论范围之内。
单纯以匕首来说,杀伤力最强的首选:
前苏联特种部队弹射战术刀
前苏联Ostblock公司,为特工和特种部队设计制造了一种不使用火药就可将刀刃弹射出去,杀人于10米之内的弹射战术刀。
该匕首全长25厘米左右,外观像短警棍;出鞘后刀刃长11.5厘米;其护手部位装有由姆指控制的弹射扳机;刀柄中空,内置30厘米长弹簧,由弹簧或高压气体发射刀刃。
此刀80年代初在美国出售时曾风靡一时。但因其无声而可怕的杀伤力,于86年在持枪合法的美国,被政府列为头号禁用的非法武器。
现在往来于中俄之间的国人很多,如在俄遇上持此刀的人,请切记手中无盾牌类的防护品,就不要轻易靠近其10米之内。
而此匕首属于一次性攻击武器,只要发射后不中,那刀刃就丢了,只剩根短棍。
堑壕战匕首
ASFK战壕刀是意大利特种部队专用匕首,还原了残酷的堑壕战冷兵器传统。
刀刃钢N690,环状护手,刀尾有破窗锥。
一战中,当士兵手持长刺刀冲入狭窄的堑壕里进行肉搏战时,运转不便的长刺刀论杀伤力就远不及短小强悍的堑壕战匕首了。
战壕刀四个手指都有护手,不会因流血发滑而脱手丟刀。
而且其护手可当指虎来用,这是一种多功能杀伤利器。
M9多功能军刀
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功能单一的军刺渐被淘汰。1959年卡拉什尼科夫在AKM突击步枪上首先采用了多功能军刀。
此刀不但有刺、切、锯等功能,还创造性的将刀孔与刀鞘组合为剪切工具使用。
美国也于1986年组织6家公司竞标选型,最终美国菲罗比斯公司研制的,在使用、工艺、美观等各方面均超前的刺刀获胜。
军方命名其为M9多功能刺刀,1987年3月开始装备部队。
M9刺刀重413克,鞘重397克,刺刀长310毫米,刀身长182毫米、厚6毫米,锯齿段长75毫米。
M9刺刀除了当格斗匕首和刺刀外,主要作野战工具使用。
M9刀身用不锈钢锻压而成,与刀柄芯杆靠螺纹相连。刃口经局部热处理,坚硬锋利。
与刀鞘组合可当钢丝钳能剪断电线。
但是作为战斗刀具,钢丝钳的功能在现代基本是用不上的,很多美国士兵也装备了多功能组合工具钳。
而且刀身上开孔,刀刃会较脆弱;如果太用力使用,还可能折断。
作为工具刀也不需要那些花哨的功能。
所以一些需要刀刃坚固、不会折断的强力刀具的特种部队和狙击手们,又专门定制了简洁实用的斯特莱德刀具。
在现代战场上,已经没有人去拿刀伤人,但作为求生工具刀,对士兵野外生存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M9是当今世界名气最响的刺刀,其经典的结构造型,也有着众多的仿制衍生品。
这里只谈匕首,那些爪刀、大麻花三棱刺、廓尔喀弯刀之类的也就不再谈了。
狙击手的正确击杀顺序是什么?
最近一直感觉,反映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事迹的的电视剧“能文能武李延年”,基本成为了国产战争题材影视的天花板,尤其是志愿军步兵连在防御作战中展现出来的战斗素养,深刻诠释了什么叫作“轻步兵的巅峰状态”。你不服不行,身经百战的志愿军中下级指挥员,尤其是营长、连长、排长这个群体,在五、六十年代绝对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不接受反驳。
“能文能武李延年”是电视剧集《功勋》的一部分,介绍了建国初期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一批功勋人物,而李延年是其中唯一的志愿军代表,注意可不是黄埔一期的那个李延年啊,重名而已。作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获得者,时年仅仅23岁的李延年,其优秀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完全印证了本文开篇的结论。
一支军队的基层军官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体战斗力,而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的营连长们,绝大多数都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初期参军的老兵,“解放战士”很少(排长、班长确实不少)。这些基层指挥员军政素质皆优:从一开始就接受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对党忠诚;从残酷的战斗中一步步提拔起来,堪称百战余生。
比如李延年就是1945年10月参军的老兵,所属部队番号是东北民主联军“吉黑纵队”,后来整编为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也就是在黑山阻击战死顶廖耀湘兵团那支铁军,再然后是第四野战军第47军。而李延年在战斗中逐步被提拔为副排长、排长和连指导员,1951年2月随部队入朝参战。
1951年10月8日,志愿军第47军140师418团的第三营,奉命趁夜对失守的346高地实施反击,李延年率该营七连从左路出击,夺取美军占据的山头后,立即组织战士们修整工事和整理武器弹药,准备应对美军的反攻。次日,美军在大批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发起凶猛反攻企图夺回346高地,七连在李延年的指挥下顽强作战,“能文能武李延年”就是特别呈现了这段战史。
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之下,七连伤亡惨重,阵地芨芨可危,为了有效打击冲上来的美军,七连指导员李延年组织连里的三名神枪手,专门成立了一个狙击组,并且在战前认真交代了打击目标的顺序:第一类,就是美军的狙击手,李延年的命令原话是“干掉敌人的狙击兵”,因为七连副连长就牺牲在敌人狙击手的枪下。
从1951年初开始,面对志愿军战士的大规模精准射击,美国人也学乖了,他们把封存的二战时期的狙击步枪都拿了出来,经过检修较正后开始装备一线作战部队,大多数狙击步还装备了红外线瞄准仪。虽然美军狙击手的数量不多,但是在这样小规模的山头攻防时,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可以精准射杀志愿军指战员。
因为七连当时本来就没多少兵力了,到10月9日黄昏时分,整个七连100多号人能够继续作战的,只能编成四个战斗班了,那么被敌人的狙击兵打掉一个,战斗力就减少一分,所以美军狙击手的危害最大。因此李延年把美军狙击手列为临时狙击组的第一类打击目标,交待任务非常清楚:“凡是看见拿着这种枪的一律干掉”!
第二类目标则是“敌人的指挥官”,这事不用多解释了,美军的基层军官也是战斗组织的核心,干掉一个就等于瘫痪了一群,但是李延年又特别强调:特别是拿着步话机和炮手联络的,一定及时干掉。道理很明显,对志愿军威胁也比较大的,是美军疯狂的炮火,而带着步话机的前线军官,是可以根据战场观察随时呼叫炮火支援的。
近距离观察所引导的炮火,那是又快又准,对志愿军坚守阵地带来巨大的威胁,当然必须敲掉,这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所以李延年将其列为二类狙杀目标。
第三类目标是“敌人的重机枪手、火箭筒手还有伴随着步兵小口径火炮炮手”,这些都是美军在步兵攻击时,所依赖的主要伴随火力,重机枪不消说了,50口径的美式重机枪扫射起来就跟泼豆子一样,会压得志愿军战士们抬不起头来。而火箭筒和战防炮等,则是近距离战斗中的攻坚利器。
这俩玩意虽然没有大口径战场支援火炮那么大的威力,但是它们靠近前沿,又是直瞄武器,所以打得非常准,尤其对我军的机枪阵地危害最大。跟它们比起来,日本人的掷弹筒那都是小意思,可就是做工粗糙的掷弹筒,在抗日战场上都是机枪的“绝对杀手”,那美国人的火箭筒和战防炮,当然更不可小觑。
所以李延年制定的狙杀顺序,那是非常有讲究的,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排列出敌人对我威胁最大的目标顺序,展现出一名基层指挥员优秀的素质。正是在李延年卓越的指挥和特等射手的努力下,经过全连战士的浴血奋战,死死守住了阵地,也稳住了第47军的防线,为我军后面展开的反攻奠定了基础,三营在战斗期间毙伤美军多达600余名!
但是要注意,李延年给三人狙击组规定的打击顺序,完全是根据山地防御战的特点来考虑的,也就是三营守山头的具体战场形势。而每一次战斗所面临的情况又是不同的,比如伏击战、攻坚战、遭遇战等等,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每一刻都有对我军威胁最大的目标产生,所以,呆板地规定狙击手的猎杀目标,那肯定是非常愚蠢的。
比如电视剧《雪豹》中,周卫国的特战队在伏击日军小队时,狙击手第一枪干掉的不是机枪手、不是掷弹筒手、也不是军衔最高的带队少佐,而是那名挂着少尉军衔的日军小队长。为什么呢?因为日军基本不配备狙击手,被伏击时机枪和掷弹筒也都需要反应时间,暂时都不是头号射杀目标。
但是少尉小队长却是这伙鬼子的指挥核心人物,这厮了解自己部队的人员情况、装备情况和战斗能力,在遭遇伏击时,能够第一时间下达隐蔽、展开和反击的作战命令,尤其日本人是“蚁族性格”,必须有指挥才能形成团队战斗能力。那么一旦先敲掉这个小队长,几十个鬼子会立即陷入群鬼无首各自为战的状态,后面的战斗八路军就会从容得多。
然后狙击手就可以再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选择下一批的打击目标,或者少佐军官或者机枪手等等。尽管《雪豹》是个半神不神的剧,尽管在真实的历史上八路军没有什么“特战队”,但是不影响军事常识的普及。那如果是攻坚作战呢?狙击手需要最先消灭的,一定是敌人的机枪手,因为在步兵冲锋中,最可怕的敌方火力,那就是轻重机枪的长射和点射。
结论出来了吧?战场上狙击手正确的击杀顺序,其实就是“没有固定顺序”,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根据作战形式和战场特点来临时决定,兵无常法啊!
世界恐怖电影前十名是什么?
一、《午夜凶铃》,1998年日本
恐怖指数:★★★★★
《午夜凶铃》的大名想必已经不用我再赘诉了,将其列为世界上最恐怖的鬼片,相信有很多人都赞同。据说《午夜凶铃》曾吓死过3个人,使8000多人得了精神疾病,可见它的威力有多大。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让贞子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厉鬼之一。至今日本已经出了六部关于《午夜凶铃》的电影了,但都比不上第一部的恐怖,是无可争议的经典。
二、《咒怨》,2003年日本
恐怖指数:★★★★★
同《午夜凶铃》一样,《咒怨》的大名在日本也是如雷贯耳了,其主角伽椰子也是一个知名度不下于贞子的恐怖角色。伽椰子被丈夫怀疑不忠,被虐待致死,甚至连其孩子也不放过,于是母子俩在临死的那一刻生成了咒怨。每一个走进这个屋子的人,搬迁入住的住户、调查事件的警员、参与报道的记者、录制节目的演员,任何触碰到咒怨的人都无法逃离,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来自哪里、去向何方,也无论他因为什么走进了这栋房子。
三、《闪灵》,1980年美国
恐怖指数:★★★★
《闪灵》是恐怖片中最经典的存在,至今还有无数惊悚电影不断的致敬闪灵,在全球十大恐怖片排行榜中,绝对不能少了它的位置。说到恐怖的话,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是心理上的阴霾以及惊悚,所以恐怖指数会比上面两部电影略低一星。
四、《乡村老尸》,1999年中国香港
恐怖指数:★★★★★
不知道有多少国人在看过这部电影之后都无法安睡,《乡村老尸》是在是太惊悚了,在国内的恐怖电影中,绝对是排在第一位的。而故事的剧情也是比较新颖的,可惜国内怕是再也拍不出这样惊悚的恐怖电影了。
五、《德州电锯杀人狂》,2003年美国
恐怖指数:★★★★
电影取材自50年代连续杀人魔Ed Gein的真实事件。几个年轻人驾驶旅行车驶入荒漠中的德州特拉维斯镇,前出去参加一个音乐节。途中,现了一个满身伤痕、丧魂落魄的女孩。女孩上车后惊魂未定,喃喃自语,突然,她从裙子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吞枪自杀了。几个年轻人吓的半死,随后他们决定带着尸体,到最近的小镇找当地警长报案。小镇被一股神秘、恐怖的氛围所笼罩,仿佛有一双眼睛始终在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六、《笔仙》,2004年韩国
恐怖指数:★★★
从汉城转学到父母亲家乡的高中女生李玉甄在新学校受到同班同学的欺负,于是她跟其它两个同样受到欺负的同学一起玩笔仙,他们招来笔仙对欺负他们的四个同学下诅咒,没有想到玉甄却被招来的笔仙鬼魂附身。奇怪的事情发生,四个欺负人的同学当中三人一个接着一个自焚而死,警方调查发现玉甄涉嫌重大,但是玉甄却不但拿不出不在场证明,她更完全丧失记忆…
七、《活死人之夜》,1968年美国
恐怖指数:★★★★
《活死人之夜》是由乔治·A·罗梅罗所执导,杜安·琼斯,茱迪·欧迪尔主演的一部黑白恐怖电影。(活死人系列第一部)该片的故事是当地狱再也没有空间可以容纳死者的时候,它们只好又走回地面来。这只是故事的开端而已,但已经使座位上的观众坐立难安了!故事从七个男女偶然住进一间偏远、废弃的农庄开始,不久他们就发觉自己被困住了,因为正有数不尽的死人朝向他们所住的农舍进攻。
八、《怪谈》,1964年日本
恐怖指数:★★★★
《怪谈》是由四个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黑发》讲述京都的武士,为脱离贫穷而抛妻弃子,而后被妻子黑发缠杀的故事;第二个故事《雪女》讲述一个年轻的伐木工遭遇一能用吐出的白色气息杀人的雪女的离奇故事;第三个故事《无耳芳一的故事》讲述一位专讲平家物语的盲琵琶师芳一,遇鬼掉耳的古怪故事;第四个故事《茶碗之中》讲述一名武士关内,由于喝了碗中的人影而引来许多武士造访的奇怪经历。
九、《驱魔人》,1973年美国
恐怖指数:★★★
《驱魔人》是由威廉·弗莱德金执导的美国恐怖片,艾伦·鲍斯汀、马克斯·冯·西多等参加演出,于1973年12月26日在美国上映。影片改编自1971年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一个被恶灵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亲试过各种途径来治疗小女孩,但都无效,最后只好请天主教神父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仪式。本片提名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10个奖项,并最终获得最佳混音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十、万圣节前夜,2013年美国
恐怖指数:★★★
1963年的万圣节。小镇哈登菲尔德的一个6岁男孩麦克尔·麦尔斯用一把菜刀杀死了他的姐姐、姐夫和爸爸。当他的母亲发现他时,他正抱着他的小妹妹很安静的坐在门口等着母亲回来过万圣节。警察经过很细密的查找也没有找到麦克尔·麦尔斯使用过的杀人工具,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麦克尔·麦尔斯杀人,所以警察局只能将麦克尔·麦尔斯送到了精神病院
推荐几部悬疑的电影?
二十部经典悬疑推理的电影:
1、《死路》美国/法国
2003年,导演让·巴普蒂斯特·安德烈/法布里斯·坎内帕,主演雷·怀斯等。一家人在圣诞前夕经历了一场恐怖遭遇。一条无法抵达的生还之路,一群心怀秘密的游魂。
2《穆赫兰道》美国
2001年,导演大卫·林奇,主演娜奥米·沃茨等。车祸导致失忆,去寻找答案和线索,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冒险。梦境与现实的混合。
3、《灵异第六感》美国
1999年,导演M·奈特·沙马兰,主演布鲁斯·威利斯等。一部典型的结局式影片。一个自称能看见鬼的男孩接受治疗的故事,影片意想不到的结局令观众大呼过瘾。
4、《孤儿怨》美国
2009年,导演佐米·希尔拉,主演伊莎贝尔·福尔曼等。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小女孩,但是小女孩的巨大秘密几乎导致他们家破人亡。影片的结局很长时间你都不会忘记。
5、《12只猴子》美国
1996年,导演特瑞·吉列姆,主演布拉德·皮特等。世界遭遇病毒侵袭,剩余的人类只能在地下偷生。科学家们试图改变这一切。一个企图挽回灾难但是灾难还是发生了的悲惨故事。影片的结局把希望磨灭的干干净净,让观影者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6、《副作用》美国
2013年,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主演裘德·洛等。妻子服药后产生副作用,导致在两个男人之间陷入泥潭。这部影片在你看到五分之四时,还会为结局感到纠结。后半部分的阴谋太精彩了。
7、《阳光下的罪恶》
不愧是“侦探小说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改编,前半交代人物,叙述各自的性格行为作风,还有最重要的人物关系。
命案发生后侦探波罗就开始审讯,平等对待每一个嫌疑人,实地探查后理出了线索,从推理上指认出凶手,在没有证据杀人犯要逃离时自己露出马脚,重要证据钻石也相应现身。
8、《东方快车谋杀案》
电影感很强,用长镜头带出众生相,用上帝视角的俯拍呈现谋杀案,用镜子叠影展现每个人物内心的隐秘。结尾“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将12个人正义的复仇推向极致,也让波洛遭遇情与法的道德困境。这也是这次改编最为迷人之处,波洛一开始认为凡事只有对错,没有灰色地带,最后却将天平砝码放在道德情理一边
9、《嫌疑犯X的献身》
最冷静的一版,虽然神探的做派很漫画化,但故事和台词其实非常克制。堤真一和松雪泰子的表演准确而充满力量,最后的相对大哭直接过渡到波涛汹涌的沉尸现场,很好地升华了主题。
10、《裂缝》英国
2009年,导演乔丹·斯科特,主演伊娃·格林等。寄宿女校内,青春期的孩子们,暴露出人性中的黑暗和暴力。虚荣的谎言,自私的欲望,妒忌的心理,人性深处的裂缝呼之欲出。
11.、《杀人回忆》主要讲述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韩国,正值民主化前夕,国内处于动荡不安之际,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起连环奸杀案,每一次都在雨夜,受害人多为年轻独身女性,死状凄惨。警官与凶手捉迷藏式追踪,却每一次都与其擦肩而过,满心以为最后定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但最后却只能在晴光万好的秋天麦浪中与其有短暂的“相逢”,凶手很普通,普通到就像影片开头的一只蚱蜢进入广阔无际的麦浪中再也无处去寻。
12.《盲证》讲述了因一场严重的车祸导致见习警察闵秀儿双眼失明,而在一次暴雨归家途中上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陌生司机的车,因双目失明,她的其他感官更加敏锐,觉察出不对后在与司机推搡中撞到了一个路人,也正因此,她得以从中逃脱并向警方报案,与此同时,另外一名看似混混一般的青年也目睹了这场车祸,但两人的证词却大相径庭,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肇事逃逸事件,却没想到案件的背后藏着更大的秘密。中国翻拍的《我是证人》则更带有中国色彩。
13.《告白》这部日本电影题材独特,由几个主角的自我告白组成,影片开头便引出一所普通日本初中女教师的女儿被杀害于泳池之中,与人无仇无怨,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就这样被人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警方将其定义为意外而女教师却在蛛丝马迹中发现了背后的杀人凶手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并选择展开报复,她双手并未沾染鲜血,但却让那些杀人凶手最终得到惩罚,也通过各个凶手的自白,让我们窥见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14.《看不见的客人》
一部无限反转、令人脑洞大开的烧脑悬疑片。
这是一部猜中结局但是猜不到过程的悬疑推理片。为什么这么说呢?电影开头没多久,很多人就料到男主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他想脱罪。但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即使观众知道结局,也会被剧情吸引,一直看下去,因为看这部电影就像在看一个逐步揭开的谜题,不知不觉跟着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一起推理。
杀人犯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背后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支持,所以警方一直没有办法掌握他犯罪的证据。受害者的父母通过一次成功的伪装,在和男主在一番对话过程中,凭借缜密的逻辑和“套话”技巧,逐个击破男主曾经建立的完美不在场证明,最终拿下他犯罪的铁证。
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嫌疑人和受害者母亲的对话过程非常精彩,堪称一场完美的对弈。
15.《唐人街探案》系列第一部
看似最柔弱的人,其实是最可怖的人。
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中第一部的案件推理逻辑最为缜密,悬疑剧情推进得节奏最好,第二部则为了迎合春节档偏重搞笑风。
故事围绕秦风和唐仁在泰国调查的一起离奇的凶杀案展开,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从一个案件的背后发现了更多的秘密,真实与谎言,被害与伤害,不到最后一刻,真相无法揭晓。然而电影看到结尾时,你会震惊于故事的真相。
这不电影营造的悬疑氛围很成功,在跟随镜头看故事发展的过程,的确有一种案件迷雾重重的感觉,导演和编剧把逻辑线铺设的完整,案件的完成度很高,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大的bug。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片尾,当所有谜团解开,张子枫在镜头前抬头一笑,让人脊背发凉。
16.《嫌疑人X的献身》日版
罪犯一定要严惩,爱也值得被尊重。
根据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改编。
故事可以概括成两个天才之间的一场比试,因为罪犯和破案者都是天才般的人物,这场犯罪也被称为高智商犯罪:无法成立的犯罪证据,没有漏洞的不在场证明,那种锁定嫌疑人但是没办法掌握足够证据的感觉令人心痒痒。
故事也可以看成一场爱的救赎。母亲为了孩子不得已杀人是爱,男主为了可怜的母亲犯罪也是源于爱。在观看全片的过程中,男主的孤独感透过屏幕传递到每个观众的心中,影片中的母亲的确是他人生的光,男主最后被抓捕对他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脱。所以这部电影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往往不是精心严密的犯罪布局(虽然案件布局逻辑缜密),更多的是男主对于爱所付出的一切,他的行为不值得被提倡,但是他那份爱的初心,还是值得被尊重。
17.《爆裂无声》,是前段时间在网上刷屏的一部很火的电影,由宋洋、姜武、袁文康、谭卓主演,里面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太大的腕儿,但是却能把故事演得非常精彩,故事发生在偏僻的山村之中,张宝明是一名哑巴矿工,有一天在上班的张宝明被妻子叫回家,发现儿子失踪了,而随后张宝明的律师徐文杰的女儿也失踪了,孩子失踪到底是巧合,还是预谋呢?
这部电影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你一直猜不到凶手,也猜不到过程,而当你决定一个答案之后,下一秒可能就会被推翻,一直到最后一分钟的谜团揭开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18.《无人区》,这部电影的阵容可以说是拿奖的标配,宁浩导演,徐峥黄渤等人主演,也是探讨人性的优秀影片,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上线而损失惨重,不然真的可能会是一个票房奇迹呢。
故事主要讲述了,利欲熏心的律师潘肖为了挣钱,而帮盗猎集团的老大打官司,而事后老大却拒绝付款,潘肖也遭到了老大的追杀,最后见到舞女后,律师潘潇决定痛改前非,与盗猎集团的老大决一死战。
19.《星际穿越》开辟新的道路
这部影片应该符合问主,主剧情的套路,讲的是一个男子迷失在平行空间的事情。近年来,科幻悬疑类型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而《星际穿越》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开拓了人们的固有思维,不再局限于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情,而是把视角放在了宏观物理环境,并加以科幻的色彩。
20.《消失的子弹》中国剧中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一大奇案,据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兵人被子弹所杀,事后竟然找不到子弹,对破疑难问题有自己方式的刘青云加上热血青年谢霆锋两人合作又会碰出多少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