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2:复仇,有没有女主家境比男主好的韩剧?
韩剧一般的套路都是傻白甜女主偶遇高富帅霸道总裁的剧情,但是也有很多是因为复仇或者贪图对方的钱才见面的主角们,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6部带有刻意接近剧情的韩剧。
上流社会
上流社会风格的海报
本剧简单明了就是凤凰男主角偶然知道了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店员其实是富家千金于是展开了追求,但是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他好像也分不清到底是自己的真情流露还是逢场作戏。
路灯夫妇的甜蜜
本剧另一个看点就是诞生了朴炯植饰演的男二和女二组成的路灯夫妇,两个人明知道身份差距悬殊还是谈起了恋爱,同时富二代朴炯植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情,朴炯植为了女二安装路灯的桥段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秘密
前期的报复
本剧中池城饰演的男主误以为女主撞死了自己的女朋友,于是当女主出狱后就进行了各种报复,但是随着对女主的了解他发现当年的车祸并不简单。
结尾的高甜
为了接近女主,池城还买下了她的面包店,看来要刻意接近别人复仇还是要有钱啊!当然复仇的同时也深深爱上了女主这是必然的,最后真相大白,有情人终成眷属。
检察官公主
能想到这是律政剧?
男主刻意接近女主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调查女主她爸,而女主其实本不想当检察官,也都是父亲的安排。于是出于目的男主天天围绕在菜鸟检察官女主周围,一出好戏就要上演了。
对我说谎试试
男女主
一切都是因为女主撒了一个谎,称自己在和姜志焕饰演的富二代男主交往,男主知道后打算澄清此事,哪里知道两个人的见面在其他人看来就是证实谣言而已。
1%的可能性
新版
富三代男主被爷爷告知要想继承财产就必须和一个女人结婚,除了莫名其妙以外,男主只得答应。于是利用各种机会男主开始追求女主,本来是为了财产但是差别极大的两人还真的互相吸引了。
老版
这部剧拍过两个版本,2016的新版虽然画面更好,但是不及姜东元老板的剧情吸引人,有时间可以两部都找来对比着看看。
妻子的诱惑
09年的海报制作水平!
本片是一个为家庭付出所有的女人在遭到丈夫和情同姐妹的朋友背叛之后,华丽变身刻意接近丈夫等人进行报复的故事。中国翻拍过此剧叫做《回家的诱惑》。
电影星球大战绝地武士是怎么被灭团的?
克隆人战争进行了三年的时候。杜库伯爵绑架了最高议长帕尔帕庭,共和国展开大规模的营救行动。欧比旺和安纳金与杜库伯爵展开战斗,最终安纳金杀死了杜库伯爵。
在这次绑架事件后,帕尔帕丁要求联合议会给他更大的权力。同时开始以原力的黑暗面引诱他,并最终告诉安纳金自己是一名西斯。安纳金堕入黑暗面后,帕尔帕丁来到议会发表演说,声称温度想刺杀他,绝地武士已经完全背叛了共和国,宣称将共和国改为帝制。他命令安纳金去剿杀绝地武士,安纳金和暴风军团将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绝地武士全部杀害。
也就是在《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的时候被安纳金·天行者团灭,此时活下来的绝地武士已经不多,只有寥寥数人。
博德之门神圣复仇者是什么武器?
博德之门神圣复仇者是一款强力的武器,由博德之门所创造。它是一把灼热的剑,具有神圣的能量和复仇的力量。剑身由纯净的圣铁锻造而成,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把剑能够对抗邪恶势力,斩断邪恶之力的来源。它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能够将敌人击倒,并保护使用者不受伤害。对于正义的战士而言,博德之门神圣复仇者是一把绝对不可或缺的利器,能够为正义与和平而战。
影子武士3值得买吗?
影子武士3是值得买的,游戏中鲜血伴随刀光飞溅,龙息扑面而来,钩索,枪械不断切换,各式各样的美式笑话和搞笑对白。如果你厌倦了思维导图式的人物关系,苦大仇深的复仇故事,那么这款影子武士3将会是你的不二之选。
历史上有没有被臣子把控的傀儡皇帝或傀儡政权翻身做主人的例子?
被权臣把控的皇帝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然而扳倒权臣翻身做主的也有,但只是凤毛麟角。先来说说历史上记载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权臣把控皇帝,而皇帝始终没有翻身做主的例子再看扳倒权臣翻身做主有多难。有的皇帝甚至不惜跟权臣血拼,最后就算杀了权臣,但自己依旧没能掌控全局身死国灭的也有。
中国从秦始皇大一统开始,开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共有近五百位皇帝,还不包括历史上不承认的皇帝,比如王莽、李自成等人,但这么多皇帝真正里面真正大权独揽的只有一不到半。各种各样的环境造成的,比如被太后垂帘听政、权臣把控、宦官玩偶、外戚掌权等。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权臣把控皇帝做傀儡的事件:
赵高擅权误国
此人真是心狠手辣,为了权力无所不用其极。秦始皇巡幸天下走到沙丘一病不起的时候,他先是怂恿丞相李斯合谋篡改诏书,逼死长公子扶苏,立幼子胡亥。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胡亥又是个小孩子,很是依赖他,几乎对赵高言听计从。赵高帮胡亥坐上皇位后开始大肆杀戮,先杀了秦始皇四大心腹大臣,也是留给扶苏的四大臣,主力军团也就是长城军团统帅蒙恬和他弟弟秦始皇最信任的高级顾问蒙毅两兄弟。丞相冯去疾和他族人主管京城房务的将军冯劫。
然后他戳窜胡亥杀死他所有兄弟姐妹,等于把秦始皇的所有子女都杀绝了,只有胡亥一个小孩子了,残害直系宗室达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然后又把合作人丞相李斯用五刑给杀了然后灭族,又把大秦最后一位名将章邯逼降项羽,此时朝廷已经被赵高折腾的奄奄一息了,他指鹿为马,还想自己当皇帝,就派女婿把胡亥给结果了。只不过皇帝没当成,干脆扶植宗室子婴当皇帝,结果被子婴父子用计杀死。子婴虽然杀了赵高,但秦朝这个大一统帝国才建国十五年就日薄西山了,赵高只用了三年就把秦朝这个庞然大物给整倒了。
曹操篡权窃国
曹操是权臣代表,而且心怀异志的那种,嘴上说希望死后墓志铭上写的是“已故汉征西将军操”,这都是糊弄人的。事实是他不仅把汉献帝当傀儡,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他儿子曹丕铺路。他还弄了一个“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来糊弄人,他杀了汉献帝的伏皇后还灭了伏皇后家族,又杀死董贵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并灭族,他总共杀死汉献帝两位妻子两个孩子,曹操就是个灭绝人性罪大恶极的大恶人。
曹操为了夺权,一步步逼迫汉献帝,开始还知道装一下,他拿着汉献帝的玉玺发号施令,灭二袁,杀吕布,夺荆州,三屠徐州,等统一北方后开始露出真面目,他逼迫汉献帝封他为魏公,又在晚年逼汉献帝封他为魏王,连装都不装了。逼死反对他封王的荀彧、荀攸叔侄,他死后儿子曹丕篡汉自立。
汉献帝并不是无能的皇帝,他是有思想但又无能为力的天子,他曾经也几次反抗过,但都是徒劳无功的。有一次把他逼急了,他让武士把曹操从家里押到宫里来,用刀架在他脖子上。汉献帝直接问他你能辅佐就好好辅佐我,要是不想辅佐就干脆把我废了你自己当皇帝。曹操当时害怕极了,要是一个不注意汉献帝把他咔嚓了,他赶紧跪地请罪,全身冒汗,这就是"汗流浃背"的典故。
汉献帝还是很冷静的,他并没有鱼死网破,毕竟整个朝堂上都是曹操的人,如果冒失的杀了曹操他也镇不住,最后下场也不会好。
司马懿父子学曹操
司马懿父子把曹操篡权谋国的本事学得炉火纯青,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夷辅政大臣曹爽三族,然后夺取曹魏政权。司马懿还算好的,起码没有对曹魏赶尽杀绝,毕竟刚篡权根基还不稳。等到司马师接班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皇帝曹芳学汉献帝想暗中废掉司马氏兄弟,结果被司马师先下手为强把曹芳废了。
到了司马昭接班的时候达到巅峰,他当街弑君,把曹髦给杀了,连皇帝的名号都废了,降为高贵乡公。杀了曹髦之后立了一个小孩曹奂为新君,然后学曹操,先逼小皇帝立自己为晋公,后又立为晋王。就等着当皇帝了,等他死后他儿子司马炎马上篡位建立晋朝,简直就是曹操的翻版。
不过晋朝这个朝代太畸形了,从司马炎开始就胡作非为,整个国家资源都被藩王和世家大族瓜分完了,司马炎自己也参与斗富。尤其是立了智力有问题的司马衷为太子,还帮他取了一个彪悍的媳妇贾南风,分封了二十七个实权王爷。
司马炎死后让老丈人杨骏辅政,皇后贾南风也是野心勃勃,联合藩王干掉杨骏,藩王们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又合作干掉贾南风。之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国家被折腾的差不多了之后就是华夏民族最黑暗的时候五胡乱华。琅琊王司马睿在健康(南京)建立东晋,然后氏族衣冠南渡。东晋从建立开始就畸形,世家门阀轮着当家控制朝廷。琅琊王氏的当家人王导帮司马睿建立东晋,司马睿感激他请他共坐龙椅,共享天下,“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王导之后又有陈郡谢氏掌权,还有桓温弄权,最后又出了刘裕这位寒门贵子废杀晋帝改朝换代建立南朝宋国,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总之东西晋除了司马炎之外基本都是傀儡。
元子攸成功诛杀尔朱荣,后来遭到反噬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没有学到汉献帝的精髓,他一心想摆脱傀儡皇帝的身份,光想着怎么杀死权臣尔朱荣,没想怎么善后。元子攸也是有思想的皇帝,虽然是被尔朱荣扶植起来的傀儡,但他不想一辈子受人控制,他一直谋划怎么除掉权臣,他也确实杀死了尔朱荣,但结局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反倒把自己的性命陪进去了。
他的皇后是尔朱荣的女儿尔朱皇后,这个尔朱皇后也颇具传奇,她起初是北魏肃宗皇帝元诩的皇后。元诩被他老妈胡皇后杀了之后尔朱荣又把胡皇后丢到河里淹死了,然后立了元子攸为帝,又把守寡的女尔朱娥英,也就是元诩皇后转嫁给元子攸。元子攸骗尔朱荣说皇后怀孕要生孩子了,让他进宫来看看,尔朱荣本来在外地镇守,一听消息自然高兴。属下劝他不要去,恐防有诈,他强势惯了根本不在乎,结果有去无回。
元子攸虽然杀了尔朱荣,但尔朱氏树大根深,他侄子尔朱兆发兵报仇攻入洛阳活捉元子攸,然后押送至晋阳三级佛寺将其杀害祭奠叔父尔朱荣。所以说杀权臣不难,难的是怎么善后,元子攸明显没有善后的好办法。
另外南北朝改朝换代都是权臣在运作,比如刘裕、高欢、萧道成、萧衍、陈霸先、宇文泰等都是权臣都是改朝换代的奠基人或者直接篡位。隋文帝杨坚也是权臣加外戚篡位。唐朝的权臣就比较尴尬了,基本都是宦官,唐朝的宦官那是历史上独特的风景,杀皇帝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因为他们掌握禁军,等于掌握皇室命脉。最出名的有高力士、李辅国、仇士良等权阉。
宋朝之后由于世家门阀谢幕,文人士大夫取代他们,所以权臣比较少了。到了清朝出了多尔衮和鳌拜两位权臣,多尔衮是真正的权臣。他虽然不是皇帝,但权力都在他手上,还逼顺治叫他皇父。
历史上真正翻盘的皇帝只有几位:
1、秦王子婴扳倒权臣赵高
前面说过赵高权倾天下,把秦二世胡亥当小孩欺骗,玩弄权势与股掌之中,到了“指鹿为马”的地步。他把强悍的大秦帝国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快玩完了,他派女婿阎乐在望夷宫杀了胡亥之后本来想自己当皇帝的,结果几次想登基都出现异象,他认为不详,所以不敢篡位了,就准备立宗室子婴为帝,自己继续把控朝廷。
但是他想错了,秦子婴和两个儿子设计把他给除掉了,由于秦朝基本上大厦将倾,几乎无法挽救。于是他把秦朝改为秦国,他自己不敢称帝,只称秦王,没多久汉王刘邦入关,秦子婴奉上传国玉玺请降,最后被项羽血洗咸阳城,也杀了秦子婴。虽然子婴成功扳倒权臣赵高,但终究回天乏术,没能挽回大秦帝国。
2、汉宣帝刘询成功扳倒霍氏集团
历史上唯一坐过牢的皇帝刘病已(刘询)颇具传奇,也是民间天子。他是卫太子刘据唯一活下来的家人,也是他唯一活在世上的后人,他的嫡孙子。刘病已还是一位极为浪漫的皇帝,他和嫡妻皇后许平君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比如“故剑情深”、“南园遗爱”就是他和许平君的浪漫故事。
刘病已能当皇帝运气还是爆棚,"巫蛊之祸"后他就基本跟皇位无缘,要不是刚出生说不定就被杀了。出生才几个月他全家都被他太爷爷汉武帝给杀绝了,死的就剩他自己一个人。他被关进大狱,幸亏老头保佑,监狱长邴吉曾经是他爷爷卫太子刘据的属下,他可怜太子冤死,更不希望仁慈的皇太子绝后,所以格外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他自掏腰包请了几个女囚犯喂养刘病已,由于刘病已几个月就没了家人,所以母乳也吃不到,身体一直不大好。刘病已这个名字也是邴吉取的,意思就是希望这个孩子病快点好起来。
汉武帝最后几年的时候,有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方向有天子气,汉武帝下令杀死所有监狱犯人。当使者来到邴吉管辖的郡邸狱之后准备动手,邴吉拦在门口死活不让进,说皇曾孙在里面。使者僵持了一整晚也进不去就回去跟汉武帝说邴吉拦住不让进。汉武帝叹息一声说这是天意,然后把刘病已放出来给他外婆抚养,并给上了皇室玉蝶,等于已经恢复他的皇族身份。
后来刘病已长成小伙子,掖庭令张贺本来想让自己女儿嫁给他,但是他大哥车骑将军张安世瞧不起刘病已出身不同意。张贺实在是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接受平时最好的朋友许广汉,让许广汉把女儿嫁给他。许广汉也挺喜欢刘病已,于是答应把女儿许平君许配给刘病已。刘病已和许平君两位平民小夫妻恩爱异常,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还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奭。
本来刘病已和许平君不求富贵,但也恩恩爱爱幸福一辈子挺好,但大汉江山好巧不巧就砸到他头上来了。因为巫蛊之祸后汉武帝立了幼子八岁的刘佛陵为太子,就是汉昭帝,并让霍光等四人辅政。由于汉昭帝二十二岁病逝没有后人,霍光就立李夫人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新君,但刘贺不听话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给废了。
又要面临立谁为皇帝的困境,这个时候邴吉又站出来说卫太子的孙子刘病已流落民间适合当天子。霍光认为刘病已是卫太子嫡孙,本来不出巫蛊之祸皇帝就是人家的,最重要的是刘病已没有根基比较好控制。刘病已当了皇帝后认清形势,他一忍再忍,绝不忤逆霍光,除了立许平君为正宫皇后这事基本对霍光言听计从。
后来后宫的夫人霍显为了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当皇后,就派人害死了刘病已的挚爱皇后许平君,刘病已本想发作,许平君临终前劝他不要冲动要隐忍,所以刘病已当做没事人一样。霍光跟刘病已坐在一辆车上,让刘病已全身上下都刺挠,浑身不自在,“如芒在刺”这个成语就是说的这事。
霍光病逝,刘病已终于熬出头了,他没有急着动手,他总共用了两年时间,慢慢剪除霍氏党羽,最后一举拿下霍氏集团。他废掉皇后霍成君,以谋反罪名腰斩霍光的儿子霍禹,杀了霍显,霍光过继给霍去病的两个儿子霍云和霍山自尽,最后夷三族。可惜霍光、霍去病兄弟一世英名绝了后。
刘病已除了让霍光绝后这事不地道外,其他方面都好,他有汉武帝的武功,也有卫太子的才华。汉朝版图在他手上达到巅峰,西域都护府就是他设立的。“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臣妾”就是出自汉宣帝刘病已。
3、北周武帝宇文邕扳倒权臣宇文护
可以说宇文邕是整个南北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文韬武略,雄姿勃发,后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就是他打好的基础。但起初他只是一个傀儡,过得相当卑微憋屈,因为他的堂哥杀掉了他两个哥哥,皇位才轮到他的,眼前血淋淋的教训让他必须谨慎,否则也会步入两位兄长的后尘。
宇文护是西魏权臣、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的亲侄子,只比宇文泰小六岁。由于宇文泰去世时儿子们都还小,当时形势又非常复杂,朝廷上很多人对他这个权臣也并不服。况且还有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个劲敌,宇文泰这个权臣也不好当。儿子们都小,怕镇不住,又不敢把权力给外人,因为他自己也是权臣,所以只有侄子宇文护最可靠。
因为宇文护只比自己小六岁正值壮年,宇文护有经验,因为宇文泰一直带着他在军中打仗。所以宇文护是托孤重臣里面最可靠的一位,退一万步说就算篡位那江山还是自家人。事实证明宇文护没有辜负叔父的重托,他是个有能力的托孤大臣,宇文家族的名声和事业都被他发扬光大。
宇文护除了是权臣之外他还是能臣干臣,如果不是他力挽狂澜历史上很可能就不会有北周。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立威,必须先稳住局势,他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禅位给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北周孝闵帝),也是宇文泰的嫡子,建立北周,他自己做大冢宰。新的政权建立了,跟着宇文泰混的那些人就没有不高兴的,哪个不想做开国功臣。
宇文护杀了大将军赵贵和大臣独孤信之后成为权倾天下的权臣,政由己出,这让对宇文护有意见的大臣害怕,大臣乙弗凤等人劝说宇文觉摆脱控制,除掉宇文护。宇文觉也不想做傀儡,听从了意见,培养心腹,但被宇文护发觉了,根本不给机会。后来乙弗凤跟宇文觉越来越害怕,所以加紧密谋除掉宇文护。宇文觉还是太年轻了,低估了宇文护的权势,所以被废掉幽禁起来,被降为略阳公。
接着又扶持宇文泰的庶长子北周明帝宇文毓,并把宇文觉和乙弗凤、李植、孙恒等支持宇文觉的大臣都杀掉。宇文护试探宇文毓说要归正给他,北周明帝答应了,但军政大事还是委托宇文护。这让宇文护感觉皇帝有思想,不好控制,就暗中让李安在食物里面下毒毒死了北周明帝宇文毓。接着立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为新君,他也试探过宇文邕的想法,但宇文邕眼看着两位哥哥的下场哪里敢说话。他装傻充愣,整天没心没肺的活着麻痹宇文护。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给宇文护大量封赏,总之不管事,什么事情都让宇文护做主,宇文护自然乐意如此。
宇文邕成功的迷惑住了宇文护,让宇文护很放心,宇文护拜见皇太后的时候有座位,皇帝宇文邕只能站着,一切军国大事只要宇文护不点头根本实行不了,宇文邕就是个十足的傀儡。但宇文邕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有格局,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没有绝对把握一招致命绝不轻易动手。
他暗中培植一批心腹和衷心的护卫,尤其是卫王宇文直极为支持他。然后以皇太后发酒疯为由请宇文护进宫来劝皇太后。宇文护不疑有他,大大方方的进宫劝诫,宇文邕拿出《酒诰》给宇文护说皇太后听了这个肯定会戒酒。趁宇文护读《酒诰》的时候,宇文邕从后背拿起玉笏猛的一下就往宇文护头上砸去,当场就把宇文护砸倒在地。然后命令宦官李泉斩杀宇文护,李泉全身颤抖不敢动手,卫王宇文直拿起刀就杀死宇文护。
至此,杀死三位皇帝的权臣宇文护落幕,北周在雄才大略的武帝宇文邕的带领下日渐强盛,后来把比北周更强大的北齐给灭了。
4、康熙扳倒鳌拜
鳌拜风光的时候也是权倾天下,整个朝野上下都是他的人,连四大辅臣之一的苏克沙哈都被他整死了,还是逼着康熙下旨杀死的,可见鳌拜嚣张到了何等地步。不过鳌拜虽然是权臣,并没有谋反之心,他要的只是权力而已。康熙也是一忍再忍,暗中培养小太监练习拳脚,最后骗鳌拜进宫并活捉了他。不过康熙念及鳌拜对清朝立下赫赫战功并没有杀死他,只是将他圈禁至死,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权臣落幕。
有人可能会说多尔衮也是权臣,顺治也是翻盘,这个真不一样,多尔衮在世的时候确实跟皇帝没区别,逼顺治叫他皇父。但多尔衮死后他的党羽没有兴风作浪,顺治很正常的掌控国家,根本没有影响政局。还有人会说和珅也是权臣,其实和珅跟权臣没有半点关系,他只是一个宠臣而已,根本没有军权,始终被皇帝捏在手里。
5、大概的说一下东汉几位皇帝除掉权臣外戚的事情
东汉的朝局是最复杂的,外戚、世家大族、宦官轮着参政。外戚是皇太后的兄弟,是太后最可靠的亲人,宦官是皇帝的奴仆,永远是对皇帝最衷心的人。所以皇太后用外戚干政,皇帝夺权就只能用宦官。东汉除了光武帝、汉明帝和汉章帝之后的皇帝基本都是小孩,除了董卓废掉的少帝是何太后生的,其他小皇帝都不是正宫所出。连汉章帝都不是明德皇后生的,但明德皇后是千古贤后,汉章帝对她跟亲妈没有区别。
汉章帝壮年驾崩,第四子汉和帝刘肇继位,本来汉和帝是没有机会继位的,他母亲是梁贵人,被窦皇后打压诬陷郁郁而终,于是窦皇后就把刘肇归到自己名下。窦皇后为了让自己养子做太子,就怂恿汉章帝废掉太子刘庆,汉章帝极为宠爱窦皇后所以就答应了。汉章帝驾崩,刘肇(汉和帝)才十岁,所以窦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成为东汉第一位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窦太后毕竟是女人,很多事情需要外力协助,娘家人是最可靠的,所以外戚登上东汉历史舞台。窦太后虽然贪恋权力,但也不算太坏,只是太放纵娘家人。不过窦太后干了一件青史留名的事,就是让自己哥哥窦宪攻打匈奴。这个窦宪虽然人品很臭但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就是比肩“封狼居胥”的“燕然勒功”,后世武将最高荣誉就是封狼居胥和燕然勒功。虽然窦宪是权臣,但后世并没有抹杀他立下不朽的战功。
汉和帝十三岁那年,跟心腹宦官郑众以及前太子刘庆等人密谋,以雷霆万钧之势除掉窦氏集团。他夺回并掌握军权,逼窦宪、窦笃、窦景兄弟回封地并自尽,幽禁窦太后。汉和帝是一位极为有作为的少年天子,他打造了“永元之隆”,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平定西域诸国,降服南匈奴。如果在给他二十年寿命,他的成就不会低于汉宣帝。可惜二十七岁就驾崩了,出生才一百多天的儿子刘隆继位,是为汉殇帝。
汉桓帝诛杀外戚梁冀
汉桓帝刘志也同样面对外戚干政的局面,汉质帝驾崩后十五岁的蠡吾侯刘志在曹腾建议下,大将军梁冀同意下继位,梁太后(汉顺帝皇后)垂帘听政,她兄弟梁冀掌权。汉桓帝也是有志青年,他继位之后一直琢磨夺回大权,身边最能信任的人自然就是宦官们。
中常侍单超、徐璜、唐横等五人协助汉桓帝诛杀梁冀,被封为列候,也称“五侯”。梁冀跟窦宪一样都是外戚权臣,但比起窦宪来差的远。窦宪起码有“燕然勒功”的军功在身,梁冀就是个十足恶棍,他最可恶的地方就是毒死汉质帝。由于汉质帝不到十岁,看不惯梁冀在朝堂上作威作福,说了一句跋扈将军。结果梁冀认为此子不可留,就派人在食物里面下毒,眼看着汉质帝死在他面前。连皇帝都杀何况大臣就更敢杀了,所以说是死有余辜。
最后提一下唐高宗李治扳倒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唐太宗的大舅哥。两人少年时期就是好友,长孙无忌的父亲也是关陇贵族,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坚定支持者,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谋划者。凌烟阁功臣第一名,李世民说过自己能得天下全靠长孙无忌,可见长孙无忌的谋略不低。
李治能继位,全是长孙无忌的功劳,唐太宗驾崩前也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辅政。长孙无忌为了给李治铺路,以谋反罪名杀死驸马薛万彻、高阳公主和丈夫房遗爱、吴王恪。尤其是唐太宗的第三子吴王恪死的确实冤枉,因为唐太宗说过吴王恪最像自己,长孙无忌很是忌惮。
长孙无忌太过于贪权,李治已经二十多岁还不舍得放权,事事约束批评李治。李治一边隐忍,一般扶植武则天和许敬宗暗中准备扳倒舅舅。长孙无忌代表着关陇门阀的态度,因为关陇门阀是个庞然大物,是北魏创建人宇文泰组建的军事集团。影响了整个北魏、隋朝和唐朝前期,因为唐高宗李渊的祖父就是追随宇文泰起家的,也是关陇军事贵族。
在李治的坚定支持下,武则天和许敬宗放开手脚对付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门阀以及世家大族。最后长孙无忌被扳倒,发配流放,李治和武则天不放心,又派人逼他在半路自尽,从此李治彻底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