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轨迹3rd改之理,如何评价强?
1955年1月我军在浙东沿海发起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横扫全岛,全歼国民党守军!取得这样辉煌的胜利,主要取决于这是我军首次三军联合作战,尤其是航空兵的使用,让我军首次尝到了拥有空中火力优势的甜头。而在此次战役中的明星武器莫过于当时的伊尔-10强击机,该机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让人民解放军为之侧目。考虑到当时东南沿海还有一些岛屿没有收复,我军认为有必要增加对地攻击机的数量,而当时的苏联因为自身战略需求,已经没有发展下一代强击机的计划,作为二战中伊尔2强击机的改进型,伊尔10的性能已经很难跟上时代,于是我军开始了自主研制下一代喷气式强击机——强五的研制计划。(伊尔10攻击机)
强五于1958年开始研制,主要由南昌飞机制造厂负责,沈飞也参与了一些工作,而总设计师陆孝彭则是我国第一批航空科学家中的佼佼者。由于强五对于超音速的要求,而我们当时并没有独立研制超音速飞机的经验,因此强五六在当时唯一的超音速飞机歼6的基础上开始了起步。
(陆孝彭总师)
强五攻击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弃了当时机头进气的主流方式,采用了西方风格的两侧进气,这也让其看上去完全不像六十年代研制的飞机,而更像是一架主流的三代战斗机。但是与三代机不同的是,强五采用机头进气并不是要在里头留下空间装雷达,而是单纯的只是为了增加飞行员下视观察角度,直接将机身与机头结构一体融合,里头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来加装其他设备,而这一缺点也成为强五难以进行魔改的主要原因之一!(美的不像个老爷爷)
除了改进潜力有限之外,强五最大的缺点就是载弹量过小,最大载重量只有约1.5吨,相比于苏25的4.5吨和A10的7.5吨来说,强五可以说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强五虽然性能和其他主流对地攻击机相比算不上最强,但研制这架飞机时,新中国才成立不足15年,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当时能够研制出一架属于自己的超音速飞机,实数了不起!即使到现在有几个国家能研制喷气式超音速飞机,而强五这样物美价廉的自带属性也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我们的出口明星?(出口巴基斯坦的强五)
而从实际作战应用来看,强五当时的性能可以说已经够用了!除了执行常规的对地打击任务外,在六七十年代,我国面临最大的军事威胁便是苏联在边境的百万装甲部队,而当时我国做出的预想其实也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利用广大的国土纵深一步步拖垮苏联军队。而为了迟滞苏联的装甲洪流,我们与美国在欧洲的做法其实极其相似,那就是采用战术核武器进行大范围摧毁!为此我们研制出了当量不到一万吨的纯裂变弹——狂飙1号!但是当时的轰-5甲和轰-6甲速度都太慢,根本不能突破苏军的野战防空网络,于是在强五的基础上,我们又改进出了战术核武器投掷平台——强五甲!强五甲主要的改进就是将原来的内置弹舱取消了,采用半裸露状态挂载氢弹,并且还使用了从美军F4残骸上学习而来的武器推脱装置,使得强五甲能够将氢弹甩脱出去并且迅速逃离爆炸杀伤范围!1971年1月7日,彝族试飞员杨国祥同志驾驶11264号强-5甲攻击机成功甩投氢弹,标志着强五甲正式形成战斗力,在当时武器装备全面落后苏联的情况下,强五甲的诞生终于让我们也有了对付装甲洪流的有效杀手锏!在八十年代末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战略中心重新回到东南沿海,在三代战斗机大行其道的天空,强五作为功能单一的攻击机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在高技术条件战争下的作用。目前强五的作战价值已经基本被歼轰7A和歼16等多现代化多功能战斗轰炸机所取代,强五虽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是也依旧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强五在几十年的服役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改进型,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机型!)
求一款单机游戏要可以转职?
《空之轨迹fc》《空之轨迹sc》《空之轨迹3rd》还有《零之轨迹》,还有那最经典的《暗黑破坏神2·3》,都好玩
空之轨迹3RD的主要剧情?
故事发生在辉之环之后的核心--雷克鲁斯方石主角由凯文莉丝演绎交代其他人物的去向产生新的谜团结社的幻炎计划,琳-转为结社成员的原因,其中有盟主和其他柱的对话白面-怀斯特是第3柱还透露了星杯骑士团的故事以及拥有<红耀石>之称的团长等等.非常值得一玩
空之轨迹sc继承什么?
注:所谓一周目、二周目、N周目:对于《空之轨迹 the 3rd》来说,不继承如果3rd的一周目继承了SC通关存档,然后继承这个一周目的3rd通关存档开始二周
空之轨迹3rd太阳之门2如何打开?
太阳の扉2
地点:王城 钓鱼公师团2F
条件:艾丝蒂尔
补充:钓鱼游戏,分三个等级
奖励:(鱼贝系列+5000米拉)+(珍馐"百花缭乱"+5000米拉)+(垂钓师徽章+5000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