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智障武器,军事剧里面对飞来的子弹?
哈哈,现实中跟军事剧都不一样,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假的,导演拍的戏,主要是增加观赏性,提高收视率。
大家在看军事剧的时候,总感觉子弹飞来飞去,里面的军人东躲西藏,时而翻滚,时而跳跃,有时边跑边打,子弹就是打不中。
真的打不中吗,不可能,只是说在翻滚,跳跃,快速移动中生存机率高一点,并不是打不中,因为军事剧里早就安排好的,什么人是什么角色。
在你演军事剧的时候,是根剧剧情需要,该你死的时候,就是一发子弹也把你打中,轻而易举就丢掉性命。
若是军事剧里没有安排你被子弹打中,哪怕子弹密集如雨,就在你周围横飞,险象环生,就是打不中你。
军事剧里为什么打不中你,就是你是主角,表示武艺高强,非常厉害,神化剧中的主演,塑造一个英雄形象。
这样才吊观众味口,让观众跟着剧情跌宕起伏,心惊肉跳,看得眼花缭乱,为里面的军人担惊受怕,庆幸在万弹当中没打中,这样才更精彩,这也是说军事剧里才有的事。
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因为人不管你翻滚,跳跃,边打边跑,再快,也快不过子弹,何况在枪林弹雨下,还打不中你,除非你是神仙。
知不知道,一个人的目标多大,稍微枪法好点的战士,在军人目标完全暴露在枪口下,还打不中,是不是太假了,也说明军人素质太差劲了,根本不适合当一各军人。
和况军事剧里我看才几十米远,这么近都打不中,好不好笑,现实中阻击手在敌人露头在2一3千米下就一枪命中,当场毙命,怎么可能打不中你。
若是真正军事剧里的情节在现在的战争中,可能里面的军人早就死光光了,哪里还有机会边跑边打,这也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美国“大学航空炸弹客”案件,炸弹客高智商的作案手段,令人出乎意料!
炸弹客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美国上个世纪大名鼎鼎的“大学航空炸弹客”案件。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联邦调查局为了处理这起案件,花费了足足500多万美元,成为FBI历史上最昂贵的调查案件之一!犯罪嫌疑人是一位智商高达167的天才(爱因斯坦智商也才160),他16岁就被哈佛大学录取,25岁博士毕业。当时他写的毕业论文,在全美国就只有十几人能看懂。如果照正常的人生路途,他肯定有着一番大好前程,可为何最终却选择成为一名“炸弹客”了?这之中他又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名“炸弹客”。
炸弹客——泰德.卡辛斯基1978年5月25日,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收拾快递时发现了一个棕色的快递包裹,但由于包裹地址错误而无法派送。无奈之下,这名工作人员只得把该包裹退回给了寄件人。这件包裹被美国西北大学一名叫巴克利的教授接收了,巴克利在收到这份“礼物”时,也是一脸的纳闷,因为他自己最近根本就没有寄过东西。在检查包裹后,巴克利在快递盒的边角处发现了一行小字,上面写着:“这可能是一枚炸弹”。为了安全起见,巴克利首先通知了校警,当校警赶到并打开包裹时,突然一声巨响,这名校警的左手被炸弹碎片轻微划伤,不过好在并没有发生严重事故。从这枚“炸弹”的制作水平来看,其制作水平非常之低,甚至都可以说算不上是一枚炸弹。所以当时校警也并没有重视这起案件,他们认为这只是校园里几个调皮捣蛋学生的恶作剧,之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一系列爆炸案的开始!
1979年5月30日,美国西北大学一名叫约翰.哈里斯的研究生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邮包,当他三两下打开邮包时,突然发生了爆炸。不过万幸的是,爆炸只造成了哈里斯轻微的割伤,而这起事件,依旧没能引起警方的重视。1979年11月15日,一架从芝加哥飞往华盛顿的飞机在飞行途中,行李舱突然冒出了大量浓烟,在危急情况下,飞机只得紧急着陆。在飞机安全着陆后,经过初步调查发现,在行李舱中居然藏有一枚邮包炸弹。这包炸弹可不得了,其威力足以把飞机行李舱炸出一个大洞,可直接导致客机空中解体。有惊无吓的是,好在当时邮包炸弹的计时器坏了,这才没有引爆成功。由于这起事件性质非常恶劣,并严重威胁到了美国民众的安全,此时美国联邦调查局便开始介入,并为此还成立了特别调查组。然而就在FBI全面调查的同时,爆炸案又发生了!
1980年6月10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珀西.伍德在自家厨房被炸弹炸伤,而且伤势很严重。奇怪的是,炸弹是被藏在一本掏空的书中,而就在收到这本书之前,伍德还曾经收到过一封匿名信,信中这样写道:“过两天你将收到一本你非常感兴趣的书”。伍德可是航空公司总裁,他这一受伤,令FBI深感震惊。可在这一时期,FBI对这一案件依然还是一头雾水。不过在伍德这起案件中,美国联邦调查局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起爆炸案和之前的邮包炸弹是同一人所为。他们把大学(University)、航空公司(Airline)和炸弹( Bomb)的英文单词组合起来,把这起案子命名为UNABOM,称凶手为“大学航空炸弹客”!
FBI调查过程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这个“炸弹客”在受到FBI高度关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收手。1985年12月在加尼福尼亚州,当地一位38岁的电脑商老板休.斯克鲁顿,他走在在商店外的停车场时,突然之间就被炸开,当场死亡。经过FBI调查发现,这个“炸弹客”制造的炸弹威力是越来越大了。为了加快进度调查,特别调查组的人员直接增加到了150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汇聚一堂,但凶手十分狡猾,他制作炸弹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比如废弃的易拉罐、钉子、树皮、树枝、树皮等等。而且在制作材料上还会刻意保留一些指原有的纹,进而来误导警察的调查方向。所以想通过分析炸弹的组成来找到凶手,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多位受害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共同点,案件一度陷入了僵局。
直到1987年2月,美国犹他州再次发生了爆炸案。这一次,同样还是一个电脑商店的老板,他在路过停车场时,被伪装成木头形状的炸弹给炸伤了。不过这一次美国联邦调查局经过调查,破天荒的找到了一位现场目击者。根据后来做的笔录,这名目击者说道:“我看到了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在停车场放下一个奇怪的东西后就迅速离开了,之后没多久就发生了爆炸”。警方根据这名目击者的描述,绘出了轰动一时的“炸弹客”画像。但当时炸弹客是带着帽子和墨镜,因此很难辨认出他到底是谁,所以这张画像对案件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就在这起案件之后,炸弹客却神奇的消失了,几年下来再也没有发生过相似案件。直到六年后,1993年6月,炸弹客在短短三天之内连续制造了两起爆炸案。一位是加尼福尼亚州的遗传学家,一位是康涅狄格州一所大学的计算机教授,这两人都受到了严重的爆炸伤害。
泰德.卡辛斯基而此时,距离第一起校园爆炸案已经过去了15年,15年的时间里,FBI发现这个凶手对于木材是似乎有着异常的迷恋。在他自制的炸弹中,最常用的就是树枝、树皮等木料,而且有些受害人的名字也带有“木”这个字,比如之前的被书本炸弹炸伤的珀西.伍德(Percy.Wood)Wood翻译成中文就是“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发现。案件调查迟迟没有进展,美国民众对于联邦调查局越来越怨声载道,而炸弹客也是越来越猖狂。1994年12月,一位广告公司的高管被炸没了; 1995年4月,一位林业协会的主席也被炸没了。而就在1995年4月24日这一天,这名炸弹客居然主动联系媒体,他要求在主流报纸上刊登他长达三万五千字的论文。如果媒体同意发表,他就停止持续17年的连环炸弹案,后来经过考量,为了尽早抓到凶手,当地主流报纸刊登了这篇论文,并将其命名为“炸弹宣言”。
然而这篇文章的发表,其内容在社会上评价可谓褒贬不一,甚至一些人把这名炸弹客当成了“精神领袖”和“偶像”。但所有的这些对于FBI来说,都不是重点。很快FBI发起了炸弹客的高额悬赏通告,呼吁民众积极提供有用线索,而这波操作很快就起到了作用,线索如洪水一样踊跃而来。FBI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接到上千个电话,然而其中大多数都是冲着奖金来的,有用的非常之少。
凶手归案直到有一天,一位叫大卫.卡辛斯基的美国人和他的妻子琳达,两人在看到报纸后,觉得报纸上所写的内容和自己哥哥泰德.卡辛斯基经常发表的理念,非常相似。而且文章中的一些用词和语法和哥哥泰德的风格几乎一致,因此两人怀疑哥哥泰德就是作案炸弹客。而为了谨慎起见,大卫找到了以前他和哥哥的信件,还请了私家侦探。私家侦探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基本可以确定,泰德就是“大学航空炸弹客”的幕后凶手。大卫和自己的母亲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非常难过,因为一边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边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然而转手他们就将所有的线索提供给了FBI,并获得了高额赏金。1996年4月3日,炸弹客泰德在他隐居的小木屋里被抓获。到此为止,美国联邦调查局追寻多年的炸弹客,终于落网了。1996年4月,泰德被以非法运输、制造炸弹、谋杀三项罪名起诉泰德。而之前举报泰德的家人和他们请到律师却认为,泰德患有精神疾病,以此向警方申诉,企图逃脱罪名。
泰德.卡辛斯基被抓获(剧照)但炸弹客泰德却坚决不认同自己精神方面有问题,顺便还解雇了请的律师。1998年1月22日,泰德为了避免死刑,主动承认了犯罪事实,最终被判处为无期徒刑,不得假释!“炸弹客”泰德从1978年到1995年17年间,一共邮寄或亲自投递了16次包裹,导致3人死亡,26人不同程度的受伤。FBI在追踪泰德的过程中,动用了几百名专家和特工,总共花费了超过500万美元,抓捕了两百多名嫌疑犯,走访了上万名群众,调查了两万多条线索,最终又悬赏了一百万美元,是当时美国联邦调查局花费最多的调查案件。而当这名“大学航空炸弹客”的真实身份被公布之后,引起了美国民众一片哗然,因为这个泰德的人生经历真的太不平凡了。
泰德.卡辛斯基1942年5月22日,泰德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他本人是第二代波兰的移民,他有一个弟弟,之前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卫.卡辛斯基。兄弟俩人从小就很聪明,1952年,当时正在读五年级的泰德接触了智商测试,结果显示他的智商高达167,而爱因斯坦的智商也才160左右。泰德如此高的智商,注定了他会有不平凡的一生。在中学时期,泰德对数学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很快就掌握了更高级的高等数学,15岁时,泰德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业,1958年泰德被哈佛大学破格录取了,而且进校之初就获得了一大笔奖学金。在大学期间,泰德依然优秀,当时很多同学对他的评价都是“是个天才”!1962年,泰德从哈佛大学得到数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密歇根大学继续深造,分别在1964年和1967年获得了数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而1967年泰德在博士毕业时,他所发表的论文“边界函数”,直接荣获了密歇根州最佳数学论文奖。但这篇论文让当时学校的老师满头问号,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无奈之下,学校只得邀请了全美顶尖的几位数学教授,一起来研究泰德的这篇论文。结果这些资深教授给出的结论是:“论文太有深度,很多地方都看不懂”。后来经过研究,这篇论文全美就只有十几人能看懂。年仅25岁的泰德博士毕业后,成为了当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数学助理教授,不出意外的话,泰德肯定有一番大作为。可就在任教两年后,泰德毅然辞掉了这个职位。不久后,他搬到了蒙大拿州一处偏远的小山上,过起了几乎原始的隐居生活,这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通讯设备,食物也只有靠泰德自己种地或者打猎来获取。
没有人知道他为何会这样做,本着大好的前途不要,却选择住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而且这一住就是好几年!然而,就是在这间小木屋内,泰德制定并实施了他的终极计划。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念之隔,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从一个高材生变成一个罪犯的呢?他那我们或许可以从他发表的那篇三万五千字的论文中,可窥探一二,他认为工业的发展将和人的发展起冲突,于是在这样的想法下,他将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一一作为他的袭击目标。大家对于泰德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怎样看的了?
泰德.卡辛斯基文/壹刀令
是谁杀了肯尼迪?
是约翰逊指使中情局,策划和实施了这次举世闻名的谋杀。特朗普总统上任不久,就发表声明称,他应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要求,延迟解密肯尼迪遇刺案最后的1%档案。特朗普不是第一个延迟解密档案的总统。
中央情报局也发表声明称,为了国家安全,剩余的档案最后解密时,也会经过编辑处理。事实上,之前已经解密的99%的档案,全都是经过编辑的,一些人名和机构名,都经过了改动。那这样的档案,即使解密,又有什么意义呢?
特朗普和中情局的声明,让美国人更加相信,下令暗杀肯尼迪的,不是赫鲁晓夫,不是卡斯特罗,而是副总统约翰逊。不但如此,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参加1968年的总统选举,胜利在望时同样被爆头当场死于非命。死于暗杀。
尸检表明,罗伯特身上,中了10枪,而凶手的枪里,只有5发子弹。3名不该在场的中情局特工,都是“猪湾事件”的参与者,两个死于非命,另一个下落不明。在美国,如果没最高层的指令或掩护,谁会如此明目张胆地暗杀即将成为总统的人?
约翰逊和中情局,都有暗杀肯尼迪兄弟的理由。1960年7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约翰逊惨败于肯尼迪,失去了竞选总统的资格。肯尼迪为了拿下南部几个州的选票,邀请约翰逊为竞选伙伴,约翰逊欣然接受。
身为德克萨斯州参议员的约翰逊,同时也竞选在参议院的第三个任期。德州的法律,允许这样的双重竞选。副总统和参议员,约翰逊两个都选上了。他本想辞去副总统,担任权利更大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但遭到党内一致反对,包括他的支持者。
约翰逊向肯尼迪提了许多要求,包括将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椭圆形办公室隔壁、在白宫内雇佣更多的副总统全职助手等等,被一一否决。在任命联邦大法官时,俩人也发生了激烈争吵。
约翰逊草拟过一份“授予副总统约翰逊全面监管国家安全事务”的总统令,交由肯尼迪签字。但肯尼迪却以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私人信件的方式,让约翰逊参与评估国家的安全政策。
肯尼迪让约翰逊主管“总统平等就业委员会”,约翰逊却更愿意插手公民权利事务。肯尼迪热心的载人航天计划,被约翰逊认为毫无价值。总统和副总统的分歧如此之大,令肯尼迪考虑,在竞选连任时,不再选择约翰逊。
尤其是在1963年7月,约翰逊的门徒、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秘书,涉嫌受贿接受调查被迫辞职之后。尽管这一事件,并没有烧到约翰逊身上。在此之前,罗伯特与约翰逊,已互相敌视。
而中情局也有暗杀肯尼迪的理由。1961年的“猪湾危机”,中情局声名狼藉。肯尼迪总统拒绝中情局出兵古巴的要求,并反对刺杀卡斯特罗。因此在中情局眼里,肯尼迪是“叛国者”,中情局副局长曾这样公开称呼肯尼迪。
肯尼迪上台后,大力打击黑手党。中情局与黑手党,有扯不清的关系,包括接受黑手党的献金,在行动中利用黑手党的网络和杀手。肯尼迪政府对黑手党的打击,也会牵扯到中情局。如果罗伯特当选总统,对约翰逊和中情局的态度,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是为了不让肯尼迪刺杀案的真相浮出水面,已经站在胜利边缘的罗伯特,也必死无疑。当然,约翰逊和中情局,虽然有杀害肯尼迪兄弟的动机、手段和最大嫌疑,但是,证据,至今没有找到。
普通人对于二战有哪些误解?
二战时日本投降是因为苏联人对日宣战才投降(占很大一部分因素)应该是误解。实际上个人以为还是主要在于美国人的全面封锁( 在第一颗原子弹投下之前,它的失败早已成为定局,那是压例性的海权所造成的。专凭海权封锁即可能夺占用来发动最后攻击的可能性,并迫使其国内陆军自动投降。因为它的海上航运早已被摧毁。美军在太平洋上对日军的沉重打击和对其本土的严密封锁才是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苏军海军可不行)
其次才是原子弹(日本对原子弹的震惊并没有那么大,东京的燃烧弹才使日本人惊恐,毁坏面积和损失更惊人);才使得日本人更倾向于更快解决战争,加速了其投降进程。
大家对欧洲战场的印象也应该是在后期德军在45年,很多部队选择跑去或者去寻找英美军队投降,很少愿意向苏军投降。(除非一些苏德战场的没办法)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实日本也是一样,和苏联还是美国投降,肯定选美国!所以苏联出兵之时,日军心里更没底,败局已定,投降苏军还是美军来说,日本肯定百分百不愿意投降苏军的。
而实际苏军对日本的心里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大家可以看一下在二战末期日本本土的军事实力。原子弹在日本丢下以后,日本在海外和本土还有六七百万的兵力;陆军还有201个师团,150个旅团;海军大小不一的舰队还有20支;以及全国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国民。
而日军70%的重武器和弹药都在本土,苏联战机无法深入日本本土(航程不行)苏军如果登陆(没重武器),很可能是屠杀(是对苏军的屠杀)。一堆货轮,炮艇没空军的掩护不是送死吗?(苏联远东海军实力完全不行,苏联当年没登陆日本本土的实力)
俄军入委遇袭伤亡惨重?
俄军入委遇袭伤亡惨重,世界媒体炸锅!看来俄罗斯跟美国一样的不得人心,尽管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几近于无。
世界上有美俄两个国家阵营的对立,分别在美国总统和普京的带领下也把世界上的人们分成了美分和普粉两个群体。美国总统风水轮流转,你方唱罢我登场。俄罗斯呢,普京独霸加之“二人转”演出经久不衰,给了世界事件的不一样视角。
这个事件背后的真相,揭示了委内瑞拉局势的复杂性当下世界局势的又一个“爆燃点”,无疑是越闹越大的委内瑞拉。若单是委内瑞拉国内两派争斗还好说,可所谓“自立总统”瓜伊多背后却是以美欧西方国家、利马集团为主的南美国家,所谓“合法总统”马杜罗背后是以俄罗斯为首,伴之以古巴、伊朗、叙利亚以及玻利维亚等南美国家,委国小舞台,世界大乱斗啊。
美国虽然此前一直宣示对委内瑞拉局势有包括武力的“一切选项”,目前看来确实雷声大,雨点小,美国在委内瑞拉没有一兵一卒。然而俄罗斯就不同了,“战斗民族”的本色又一次暴露无遗:两架军机100多名的俄罗斯军人说到就到了!委内瑞拉又一次牵动了世界的目光,有人甚至说这是“古巴导弹危机”重演的前奏。
委内瑞拉往何处去?显然这已经不是马杜罗和瓜伊多所能决定了。
“俄军遇袭伤亡惨重”新闻的放大,显见是恶心俄罗斯的情绪发泄委内瑞拉局势发展的最好结局是什么?无疑是和平过渡的权力转移,是一场公开透明、自由公正由委内瑞拉人民决定的大选。而不是一场由两派争斗引发内乱血流成河的战争,不是类似于叙利亚这样生灵涂炭、国破山河破的内乱难息。
这样的大选谁最欢迎?美欧以及利马集团都欢迎,包括瓜伊多率领的反对派,因为他们一直这样主张。谁最不欢迎?当然是承继查韦斯衣钵相信“君权神授”的马杜罗当权派。俄罗斯就是马杜罗的大靠山,这样俄罗斯也顺带把自己摆在了委内瑞拉局势最好结果的对立面。
此前俄罗斯主导的俄格战争、克里米亚事件、乌东战争,让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对俄罗斯恨之入骨,当前参与的叙利亚战争伊斯兰逊尼派世界不满,俄罗斯的“强权霸道”多有不爽。今次俄罗斯又出兵委内瑞拉,这些俄罗斯的对立面巴不得俄军折戟沉沙,稍有风吹草动岂不载歌载舞大肆庆祝?恶心恶心俄罗斯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事件给俄罗斯的是勇往直前,还是戒慎戒惧?说实话,苏军损兵折将遗恨阿富汗的教训历历在目,普京更是心知肚明。叙利亚战场俄罗斯雇佣军战斗“伤亡惨重”美国三番五次提及,俄罗斯先是死不承认,后来迫于国内伤亡者遗属、家庭的上访曝光才不得不确认了事。
今次的“俄军遇袭伤亡惨重”新闻也算是给普京的一个下马威,让普京考量俄罗斯的发展方略,是以内为主还是内外并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委内瑞拉大举增兵,还是牢记自己的发下宏愿“让俄罗斯经济进入世界第五名”?
当年如日中天,何其强大的苏联与美国全面军备竞赛,最终被美国拖垮了。普京一再说不会走上“军备竞赛”的老路,只不过普京能忍住这样的冲动吗?
若是美军“遇袭伤亡惨重”,会不会是“耸人听闻”?世界上的现象很有意思,今天这个提问就很有意思。若是说美军“遇袭伤亡惨重”,不要说一些人不相信不会斥责“耸人听闻”,还会说“打得好,死的太少”云云,根本不会计较这是否是一个假新闻。
这反映了立场的不同,价值观的迥异,从而导致了对事情真相的态度,以及事物本质的探究,无所谓真假,无所谓对错,只在乎个人好恶。
不过事实是“美军的伤亡惨重”不会等你叫好,美国的媒体、反对党会大白于天下,所以说美国政客从来不怕战争,怕的是美国人民。若是俄罗斯真有“伤亡惨重”,还是会和前苏联一样掩盖,换来瞬间强大,但最终难于持久,教训不可谓不慎重,普京能戒慎戒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