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传,举头三尺有神明中的神明是谁?
刚刚在小说里,刚刚解释了这个问题,于是顺道来回答一下吧。
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指道教里所说的三台星。道教认为人有三魂,好吧,我们先假装有这回事。
然后三魂能发出一种肉眼所不能见的光,这些光大约在人头顶三尺(1米左右)之内的范围,呈伞状覆盖在上方,好似帝王出行时的华盖。这些灵魂之光共有六个发光点,彼此之间的连线呈现弧形,两两一组,共三组,好像天上的星辰。
实际上,按照我们国家传统的天人相应的观点,在天文上,也的确划分了三台星。天文上的三台星,就是文昌六星(文昌星是第一颗),在北斗七星附近,好似一个月牙状得排列,所以三台星和北斗七星又有了关联。
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斗魁前,其六星各有名。——星经
三台者乃中天之大化,北斗之华盖也。——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三台星是一种状态的体现。在民间神话中,三台星变成了三位神仙,即三台星君。
三位星君手拿小本本和计算工具,记录每个人的言行,然后通过这些言行,给每个人的寿命、人际、财富做加减法,然后上报天庭,由天庭执行。
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为下台,为司禄主兵。——云笈七签
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说白了,就是道教认为,每个人的言行,自己决定了自己的灵魂状态。
实际上,道教并没认为真的有个谁蹲在人的脑门上记录啥,这也是体现了道教文化的一种态度“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强调了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所以三台星本身不是起作用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状态体现。真正起作用的,是人是人还是人。
三台六星的先后天状态现在的网络小说相当流行写气运(好吧,小编自己也在写),说起来,三台星可以算是气运思想中的一种观点。
这个观点简单来说,每个人的三台星呈现先天的状态,以及后天的状态。
先天的状态就是人刚出生时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初始值,在道教典籍里,分为六种初始值:
六星中,上台上星比较给力的为帝王六星中,上台下星比较给力的为后妃六星中,中台上星比较给力的为诸侯六星中,中台下星比较给力为百官六星中,下台上星比较给力为士(知识分子)六星中,下台下星比较给力为百姓一曰泰阶上台上星护助天子,下星为女后;中台上星为诸侯,下星为卿大夫,下台上星为士,下星主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云笈七签
而道教认为,这六种初始值,在人的后天成长过程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大家不妨和小编开个脑洞,因为星辰有颜色、亮度、形成物质(也就是质感),那么比喻起来,每个人的灵魂三台星还有这三种维度:
颜色,代表性格喜好亮度,代表社会地位质感,代表才能天赋这样一来,似乎就能解释世界人种的多样性了,而每个人的言行,也会让六星的三种属性起变化,组成不同的形态。
不仅仅是言行,道教还认为天时和地利也会对三台星的变化也会起作用,这就演变成了,每六十天,每一年都有神仙拿着三台星君的记录上天庭禀报的神话故事。
六十天上天庭禀报一次的是三尸神。每年上天禀报的是灶王爷,灶王爷禀报的不是一人的是非功过,而是一家人的,就问你怕不怕。
因为这些道教思想被拟人化,被神话化,民间进而产生了可以贿赂神仙的思想,并演化为民俗。
比如供奉灶糖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再比如斩除三尸,让他们不能上天庭说自己的坏话等等,也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吧。
说到底,无论人是否有灵魂,道教这种“举头三尺有神明”,认为人应该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思想是值得肯定的,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自己做了啥事,自己心没点数么?
慈禧太后和太监李莲英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光绪六年,46岁的慈禧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总觉得恶心犯困,还喜欢酸的,肚子明显变大,显然是怀孕的症状。这可把太医们愁死了,太后守寡20年突然怀孕,无论是说实话还是不说实话,都得掉脑袋!
果然,连着两个太医都直接被拉出去斩了。
第一个太医一搭脉,脸色大变,后退了好几步,跪下来说:“启禀老佛爷......这.......这是喜脉!”
慈禧一听,怒不可遏,一把将桌上的茶杯扫翻在地:“大胆奴才,本宫守寡20多年,哪里来的喜脉,你这分明就是要毁本宫的清誉,来人啊,把这个庸医拉下去斩了。”
第二个太医吸取了前一个太医的教训,打算蒙一把,他搭完脉后,对慈禧说道:“启禀老佛爷,您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因为操劳过度,微臣开些滋补的药,您再好好休息几天症状便可减轻。”
看来这太医是想给慈禧开保胎药啊!把慈禧气得再次摔杯子,再休息几天,是让我把孩子生下来让全国人民看笑话吗?
于是,这个可怜的太医也被拉出去斩了。
作为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慈禧当然知道自己怀没怀孕,但是她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怀孕,而是要偷偷将肚子里的小东西打掉。
这时,直隶总督李鸿章便向慈禧举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江南名医。
薛福辰搭完脉,心中就明白了八九分,这根本不是叫他来看病的,宫里的太医不可能诊断不出喜脉。
慈禧之所以同意让民间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显然不是要将自己怀孕的事传出去,而是要找一个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肚子里的麻烦偷偷拿掉。
李鸿章之所以推荐薛福辰,显然并不是因为他医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他的聪慧。
他思索了一下,对慈禧说道:“太后您这是为国操劳,心力交瘁,导致气血阻滞积于腹中,只要行气通络,清血化瘀,就能令太后气血畅通,凤体康健。”
慈禧一听“清血化瘀”,立马来了精神:我要的就是这个方子。
随后薛福辰又说道:“只是太后体贵,一般的药难以马上见效,臣有一祖传秘制药丸,对清血化瘀有奇效,只需泡水服下,便可药到病除。”
按照规矩,宫里的主子吃的药都需要太医院的太医们一致看过,并一起商讨斟酌药量,根本不可能服用外面来历不明的药。
没想到慈禧却说:“就按照薛大夫说的办。”
薛福辰哪有什么祖传秘方的堕胎药啊,就是回去后现配,让仆人熬成药丸的形式,第二天再将药丸拿进宫里,又叫宫中准备一张“泻淤床”,就是类似躺椅的床,在床上挖一个洞,洞里放一个盆。
慈禧服下了薛福辰的“祖传秘药”两个时辰后,药效就发作了,很快“淤血”就排出体外了,薛福辰长吁了一口气,又嘱咐了几句便出了宫门。
一回到家,薛福辰就赶紧召集家里人开会:“大家快点收拾行李,我们必须马上离开京城逃命去!”
果然,薛福辰和家人前脚刚离开京城,慈禧就派人到薛福辰的住所要人,但还是晚了一步。
这是清朝一本叫《闻尘偶记》的笔记小说中,记载的一件关于慈禧的奇闻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民间关于慈禧怀孕的传闻吵得沸沸扬扬,更有传言,慈禧怀孕与她最宠幸的太监李莲英有很大的关系,李莲英其实是没有阉割干净的男人。
剧照
《闻尘偶记》是清朝文人文廷式,根据自己新闻亲见清末朝野政事写的一本杂录笔记,照理来讲,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但是说李莲英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并不是真正的太监,而是因为与慈禧有着不可告人的男女关系,着实是不可信,也让这本书上讲的事大打折扣。
李莲英是如假包换的真太监,是慈禧最贴心的奴仆说李莲英是没阉干净的太监,完全是小看了清朝严格的太监检查制度。
太监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多都设置了宦官。
到了清朝时,太监已经发展了将近2000年了。清朝入关后,在吸取了前朝的经验教训,尤其是针对汉、唐和明朝时期出现太监专权的情况,清王室对太监的选拔、检查、任用等上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制定了一套非常严格的太监制度。
康熙十六年,康熙在内务府下设立了敬事房,敬事房除掌管内务府文书、管理宫内事务外,也负责甄别调补太监,敬事房设总管和副总管,都由太监担任。
在太监的招募上,每个入宫的太监都要考察其家庭出身、品行,还需要由地方官出具担保,然后由内务府审核。
对于地方官来说,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一旦出了问题,地方官也是要负责任的,所以根本不存在假太监入宫的可能。
其次,清朝对太监入宫的年龄要求一般是16岁以下,但大部分太监都是在10岁以下就入宫了,会舍得让孩子这么小就进宫当太监的,都是家境贫寒的家庭。因此也不存在送入宫当男宠的可能,再者是当时已经有照相术了,李莲英长得确实不敢恭维,也不是男宠的长相。
第三,内务府每年都会对太监进行检查,发现有阉割不干净的或者继续发育的,还会进行修理,没人会冒着动第二次刀的风险,给自己留有“余孽”。
李莲英一开始是在奏事处和景仁宫当差的,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跟前,当时慈禧跟前的大红人是安德海,两人虽然同时进宫,地位却相差甚远。后来安德海因为太过张狂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所杀,李莲英才开始进入慈禧的视线。
李莲英从小就十分聪明,爷爷奶奶叫他“小机灵”。
在宫中多年,他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讨好主子的喜欢,把主子伺候得舒舒服服,又能从安德海事件中吸取教训,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成为慈禧最贴心的奴仆,荣宠半个多世纪。
李莲英有三大绝活无人能替,令慈禧离不开他表面上,是李莲英倚仗慈禧,但实际上是慈禧离不开李莲英,因为他有三大绝活。这三大绝活分别是手活、口活和眼活。
一个人,要将手、口、眼同时运用到极致,是极难的。而李莲英能做到,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更是因为他确实下了一番苦工。
1、手活
李莲英虽然长得非常磕碜,却长着一双细长又灵巧的手,到四五十岁的时候还非常的嫩滑。
电视剧《苍穹之顶》就有一幕,慈禧要起身,便唤李莲英:“小李子,过来。”
李莲英便哈着腰伸手去扶慈禧,慈禧拉住李莲英的手,不禁感叹道:“哎哟哟,你这手嫩得,哪里像是四五十岁男人的手啊!”
剧照
民间传说,李莲英就是靠梳头起家的,据说他掌握了一套梳理各式各样好看发型的技术,才得以到慈禧跟前,因而人称“小篦李”。
李莲英不仅梳头的手活一流,按摩的手活更是一绝。宫里虽然也有按摩的太监,但没有一个太监的按摩技术比得上李莲英,穴位精准,力道“刚刚好”。
每天早晚,李莲英都会进入慈禧寝宫为他按摩,把慈禧按得那个叫舒服,总是忍不住发出令人害羞的呻吟声。
也正因为李莲英按摩太舒服了,慈禧换人按摩都会觉得不适应。所以她每天早晚都会让李莲英进入寝宫为她按摩。
2、口活
李莲英的嘴皮子功夫厉害,说起书来,比职业说书人还精彩。
慈禧虽然贵为太后,但她27岁就守寡,虽然是国家的最高掌权者,但也高处不胜寒,内心其实是非常孤独的,平时就靠听书、看戏和画画还排遣这种孤独和压力。
李莲英就会把自己听来的《西游记》《三国》《石头记》等,讲给慈禧听。
剧照
李莲英在讲这些的时候,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常常插入一些慈禧喜欢的小曲儿,有时还会加一些口技在里面,比如狗叫声、猫叫声等,总之说学逗唱全用上了,每一次都能引得慈禧哈哈大笑。
这些就是职业说书人做不到的,因为职业说书人没有李莲英了解慈禧的秉性,能每次都挠到慈禧的high点。
慈禧每次觉得压力大或者疲累时,李莲英就一边给她按摩一边说书逗闷,这种感觉别提有多舒服了。
时间久了,慈禧对李莲英自然是越来越依赖。
3、眼活
但要说技术活,梳头也好、按摩也好、说书也好,只要下苦功练习都是能达到的,但是眼力劲儿、情商这种东西就很难学了。
慈禧喜欢看戏,一次,她在看完京剧泰斗杨小楼的戏后心情不错,就要把自己吃剩的糕点赐给杨小楼,杨小楼不敢要,就说想要慈禧给他赐个字。
慈禧听后很高兴,毕竟有人欣赏自己的字。就让李莲英准备好笔墨纸砚,大笔一挥,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
写完后,众人正要拍马屁喊“好”的时候,却傻眼了,因为这“福”字的偏旁多了一个点,礻字帝变成了衤字旁。杨小楼慌了,这字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拿了难道要说老佛爷写的错别字,不拿就是驳老佛爷的面子,要掉脑袋不成?
慈禧也发现了,但是她总不能承认自己写了错别字吧,场面一度变得紧张又尴尬。
这时,李莲英灵机一动,拍拍杨小楼的肩膀道:“杨小楼,老福爷之福,可是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一‘点’啊,你可不敢领走!”
杨小楼见李莲英救场,慌忙又跪了下来:“老佛爷洪福齐天,这万人之上的‘福’字,奴才万不敢领。”
慈禧正为写错字下不了台,听完这话,连忙顺手推舟,笑道:“那就改日再赐吧。”
就这样,李莲英一句话就化解了这场尴尬,可见李莲英的厉害之处。
李莲英不仅善于察言观色,而且处处都能站在慈禧的角度上来想问题,简直就是慈禧心里面的蛔虫,把慈禧的喜好、秉性全都摸了个透。
李莲英与慈禧之间早就超越了主仆关系,是慈禧的“老来伴”从慈禧27岁守寡当上太后之后,身边伺候他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最让她满意的只有安德海和李莲英,但安德海却在26岁如日中天时就把自己作死了,只有李莲英从16岁开始就一直在慈禧身边。多年的朝夕相处,使得慈禧和李莲英之间的感情,早就超越了主仆的关系。慈禧虽然是一个心狠手辣,权力欲望极强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内心孤独的女人,除了权力,她没有爱情、亲情也没有友情。而且人越老就会越害怕孤独,所以老人家才会特别渴望儿孙膝下绕。而这些慈禧都没有,能化解她内心孤独和烦恼的,就只有李莲英了。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记载,慈禧晚年的时候,每天三顿饭、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前,都会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时,慈禧还经常去找李莲英,像对邻居家的老朋友那样说道:“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慈禧还经常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里,两人谈些黄老长生之术、街头巷尾的趣事等,一聊就是到深夜。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莲英已经成为慈禧晚年生活中一刻都不能离开的“伴”,也因此,被有心人说成是两人有着“不可描述的男女关系”。慈禧与李莲英的关系确实不一般,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要说两人有着“不可描述的男女关系”,那也得李莲英有那个能力。对于慈禧来说,李莲英更像她的一个“老来伴”一样。试想一下,这世上除了夫妻之外,还有谁能够陪伴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呢?所以别说慈禧怀孕与李莲英有关系值得怀疑,就是慈禧怀孕也是子虚乌有。史书记载,慈禧确实在1880年时患了重病,被诊断为“血蛊症”,这种病症的症状和怀孕很像,会呕吐,肚子还会膨胀。虽然确实是李鸿章举荐了薛福辰并治好了慈禧的病,但薛福辰并没有逃命,反而得到了重用,先后做过顺天府尹和督查院左副都御史。如果真是慈禧怀孕了,薛福辰早就被灭口了,怎么还能升官呢?民间之所以有那么多关于慈禧“风流韵事”的猜测,完全是因为写作者,对慈禧的专权和贪权误国不满,故意编了这样的故事来恶心慈禧。就像李莲英作为一个太监,因为慈禧的赏识和宠爱,享受了作为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但也因为这层关系,使得李莲英成了慈禧的“背锅侠”。
当时的人们对慈禧对慈禧误国误民敢怒不敢言,只能把矛头指向李莲英了,使得李莲英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人。
但李莲英只不进就是一个非常忠心的奴才,一个非常聪明的打工人,他做过最大的恶就是“贪”,他的财富都是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的,确实值得唾弃,但要说他干预朝政,误国误民,那还真的太抬举他了。
猪八戒腰间还藏着的法宝?
对于猪八戒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人们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有三个观点,一是猪八戒法力平平,打了一堆小妖,却没打过几个妖王;二是猪八戒学的三十六变实际上比七十二变厉害,是因为他被贬之后,失去真灵,功力下降了;三是猪八戒实力比孙悟空厉害多了,只因他本就不想去西天取经,所以隐藏了实力。三个观点都有一定的依据,不分伯仲,但是笔者更倾向于第三个观点。
古人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说法,意思是要想把事做好做快,就必须把所需工具备好备齐。所以,也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说法。因此,看一个人能不能把事做好做快,就先看看他的器具如何?看猪八戒厉不厉害,就要看他的兵器如何?
猪八戒有什么神兵利器?估计不用猜,大家都知道他有一把九齿钉耙。可不要小看这把九齿钉耙,它一点也不比孙悟空的金箍棒差,同样可以随意变大小。而且九齿钉耙做工十分精细,猪八戒就曾向妖怪炫耀道:“此是锻炼神镔铁,磨琢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日月。”原来九齿钉耙也是出自太上老君之手,是老君用神冰铁亲自锤炼,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其重量有一藏之数,连柄五千零四十八斤。
老君做成九齿钉耙后,并不是直接给了猪八戒,而是当成一件贵重礼品送给了玉帝,玉帝才送给当时做天蓬元帅的猪八戒。能够送给玉帝的礼物,相信九齿钉耙不止贵重,而且威力也不凡。书中就有一段话把它的威力描述了淋漓尽致:
这耙下海掀翻龙鼍窝,上山抓碎虎狼穴。诸般兵刃且休题,惟有吾当耙最切。相持取胜有何难,赌斗求功不用说。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耙到魂消神气泄!
值得注意的是,谁是“铜头铁脑一身钢”?那当然是拥有金刚不坏之躯的孙悟空了。“耙到魂消神气泄!”意思是说九齿钉耙可以对付悟空,耙到他魂消神气泄,足见九齿钉耙是十分厉害的。
想想,玉帝为何亲打二千锤,把猪八戒放下界?他的目的是让八戒下界暗中把悟空给做了。只是没料到如来派了五方揭谛在五行山把守,所以八戒没有得逞。但是这也说明了猪八戒的实力,已经得到了玉帝的肯定。
其实,除了九齿钉耙,猪八戒腰间还藏着一件法宝,只是不知他为何从来没有用过?
在西游第八回,观音菩萨奉佛旨上长安找取经人,路过福陵山,看到的猪八戒是这个模样:“手执钉钯龙探爪,腰挎弯弓月半轮。纠纠威风欺太岁,昂昂志气压天神。”观音看人一般是不会差的,当时八戒便与其大弟子木吒斗了一场,这场相遇争高下,不知那个亏输那个赢。而关键是“腰挎弯弓月半轮”,猪八戒怎么会有一把弓箭?
相信许多人都不知道猪八戒腰间还有一把弓箭,因为确实没有看见他用过。这把弓箭到底是哪里来的?
记得西游里有七个蜘蛛精的故事,她们抓住唐僧,却不急着吃,而是跑去濯垢泉洗澡。对于濯垢泉的来历,原文中有交待:“自开辟以来,太阳星原贞有十,后被羿善开弓,射落九乌坠地,止存金乌一星,乃太阳之真火也。天地有九处汤泉,俱是众乌所化。”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后羿在西游中曾经出现过,而后羿也是唯一使用弓箭的大神。
有故事说玉帝看上了后羿的妻子嫦娥,于是借机(后羿射日)把后羿处置了,又把嫦娥安置在广寒宫中。而后羿的一丝真灵就是猪八戒的前身,难怪玉帝对八戒心怀芥蒂,因为他酒后戏嫦娥,不仅利用他下界对付悟空,又借机支开了他,真是一石二鸟也。
那么,为何猪八戒从来没有用过弓箭?
笔者认为,猪八戒是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原来是风光无限的天蓬元帅,如今被玉帝贬下界,再也没有机会上天了。他本想在高老庄好好过日子,结果被逼去西天取经,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八戒看惯了起起落落,看问题都很自然,在取经路上总是笑笑呵呵,并把真正的实力隐藏了起来,所以他除了用九齿钉耙,再没用过弓箭。
金童玉女是怎么得来的?
传说:
斗法的故事,据《真武本传妙经》说,金童、玉女是真武大帝的侍童小神,金童、玉女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的善恶功过。日久,金童不免为人间的男婚女嫁和天伦之乐所惑,偶尔间,竟用言语挑逗玉女,被真武帝察觉,把二人贬入人间。金童下凡做了洛阳街头的一名卜卦老汉,由于他的前身是为真武帝捧册、“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对人间的生死病老情况了如指掌,因而,为人占卜三十年,十分灵验,从没出过差错,被人们称作周公。玉女下凡投身于任氏家,名桃花,由于她不是主犯,而她在人间受苦不多,只是一位贫家小户之女。
金童偶尔时为人占卜,也有不准确的,那就是玉女故意在跟他斗法。一日,金童闲坐无事,便为其佣人彭祖算起卦来,连算三次,才无奈地告诉彭祖说:“你后天午时必死,你不用再来做工了,还是回去准备后事吧。”,彭祖回家,一路伤心欲绝地哭泣,恰巧遇到玉女,玉女告诉他,回家赶快祭拜真武大帝。彭祖依照玉女传授的祭星神之法去做了,三天之后,平安无事,他又去到金童家做事,金童大惊,为他重新占卜,发现他竟增加了三十年寿命。金童心里明白,这是玉女在捣鬼。
金童与玉女斗法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元、明、清诸朝,不断有剧本、小说和唱本流传,其内容各不相同,但影响很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为何还想灭少林武当统一江湖?
序曲:日月集团换帅任我行原是日月集团的董事长,但为了提升个人资本(武功),逐步脱离了集团公司的实际运作,委托东方不败担任公司CEO兼副董事长,统管集团的一切事务。谁知道东方不败并不满足,在董事会中穿插亲信,向任我行发动突袭,原董事长任我行凭空消失,于是董事长的权位落到了东方不败的身上。东方不败掌控整个集团后,立刻安排自己的派系上位,掌握了各个重要岗位,实现了对日月集团自上而下的整体控制,而忠于前任董事长的向问天、任盈盈等人,逐渐脱离核心管理层,但仍然作为小股东留在董事会中,与东方不败相安无事。
复出:任我行手上有多少资本小股东向问天和任盈盈等人不满于东方不败任人唯亲,并且在集团中乱搞男男关系,于是多方探听,终于把被关在湖底的任我行给救了出来。然而此时的东方不败已经练成了绝世武功,并且对日月集团有了绝对的掌控权,任我行如何复仇呢?
在日月集团内部,任我行整合集团各个小股东,比如梅庄四友(死了和废了各1个),还有秦伟邦、王诚、桑三娘之类,重新培植自己的势力,为重登大位做好准备。但是以他现在的牌面,还是上不了东方不败的牌桌。于是,任我行开始冒用“日月集团董事长”身份,试图恶意并购五岳集团,再通过五岳集团的资本,杀回日月集团。
败局:为他人做嫁衣裳雄心勃勃的任我行,遇到了雄心勃勃的左冷禅。五岳最大的子公司嵩山派,正打算整合五岳集团,获得领导权。然而,正在五岳各派董事长摇摆不定之际,任我行给他创造了一个机会,外部危机加速了五岳集团的整合。任我行的心计最终被左冷禅所利用,而左冷禅的谋划也被岳不群所利用,最终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黑马:游资大佬左右全局虽然对五岳集团的恶意收购没有成功,但是他女儿的男朋友令狐冲,也是救他脱离黑狱的小兄弟,却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游资大佬,并且在五岳集团内极有声望,是董事会中的明日之星,更受到行业大佬少林集团方证大师和武当集团冲虚道长的垂青。
借助着女儿和向问天的两层关系,任我行最终与游资大佬令狐冲达成战略合作,帮助任我行在董事会中完成突袭,任我行二度入住日月集团。
决裂:未能完成的并购大计任我行再登日月集团董事长之大位,昔日合作的令狐冲,成为了五岳集团的实际掌门人,任我行再次对元气大伤的五岳集团动起了脑筋,毕竟吃下了五岳集团,就能进一步并购少林武当,垄断整个武林……然而时不待兮命不久,任董事长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把集团重担交到了女儿小任董事长的手上,而这对小夫妻掌握了行业巨大的资本,却毫无扩展之心,于是江湖重新进入了平静的日子,行业大佬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尾声:武功之上还有权力为啥任我行连方证都打不过,却做着一统武林的美梦。他也打不过东方不败,但通过合纵连横重登教主之位,武功再高,不过可以全身,风清扬一代剑豪名扬天下,却只在山中隐居,连个华山掌门都当不上。权力是武功的放大器,武功是权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