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姜维传,求枝末生根的解释?
枝附叶从、枝附叶连、枝附影从、枝干相持、枝末生根等。
1、枝附叶从【解释】:枝叶附从于树干。比喻依附的部属。【出自】:南朝·梁萧统《文选·陈琳》:“丞相(指曹操)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必当枭夷,至于枝附叶从,皆非诏书所特禽疾。”【译文】:丞相(指曹操)衔奉国威,为百姓除害,弥天大罪,一定要消灭,至于父子归附顺从,这些都不是诏书所特别禽疾。
2、枝附叶连【解释】:比喻上下关系紧密。同“枝附叶著”。【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维]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译文】:〔姜维〕所以自己恐惧,不再回到成都”裴松之注引晋.常壕《华阳国志》:“维憎恶黄皓弄权,启奏后主打算杀了他。后主说:‘皓赶忙小臣啊……你怎么介意!’可以看到皓枝附叶相连,恐惧在失言,谦逊而出。
3、枝附影从【解释】: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访。【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译文】:桓麟《七志》以下,左思的《七讽》以上,支附影随,有十多家。
4、枝干相持【解释】: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出自】:三国·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译文】:到了战国,姬姓微妙了……直至赧王,降为庶人,就像枝干对峙,不得在空位置。
5、枝末生根【解释】: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出自】: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起承转收以诗……一篇之中,四起四收,非喏虫相衔成青竹蛇而何?两间万物之生,无有尻下出头,枝末生根之理。”【译文】:起承转收以诗……一篇文章中,四起四收,不是好动物相互衔接成青竹蛇又是什么?两间万物的产生,没有有臀部下露面,枝末生根的道理。
三国姜维传杨兰父亲?
杨兰只是一款游戏虚构出来的人物,没有记载她的父亲。
本人想偶尔打发工作之余的时间?
你好,我是大G,一名常年混迹于“郊区”钻石水平的LOL资深游戏玩家,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当然除了LOL的闲暇之余,作为资深游戏玩家来讲,自然会接触很多其他的游戏项目。因为,游戏,现在对于我们90后/00后而言,已经成为了闲暇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项目之一。当然不仅对于90后/00后,我相信在每个时代,游戏,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从红白机到psp,switch,从小霸王到现在的vr游戏。游戏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第一步。
所以呢,为了各位小伙伴,可以更好的游戏,我会从自己玩过而且好玩,耐玩的角度,并从游戏类型出发,为大家做一下推荐。
首先是pc端单机游戏方面(ps:给大家推荐的都是小编玩过的,因为小编之前有3d眩晕症,没啥接触射击类游戏,像cs1.6这种经典且好玩的射击类游戏,这里就不推荐了。不是不好玩,是我无福消受啦~哈哈)
角色扮演类
1.火炬之光(1/2)
《火炬之光》是一款以冒险为主题的动作类 MMORPG。在游戏中,冒险者将从 火炬之光这个城镇出发,进入附近山区寻找能给他们的武器提供能量,但同时却也危及他们性命的魔法矿石。游戏利用简单直接的操作界面,力求呈现出一个充满迅速火爆的动作体验,以及绚烂动人的游戏世界。
该游戏支持多人模式,我们可以在局域网或者互联网上与朋友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如需联机教程可私信我)玩家可以从现有的四个职业中选择并进行创造和定制,并且可以选择一个宠物。通过种类、性别、装饰的选择,技能路线决定还有他们获得的珠宝,使得每一个角色都能如量身定制般的适应玩家的需求。
2.合金弹头(1/2/3/4/5/6合集)
《合金弹头》是SNK 于1996 年所推出的横向卷轴2D 动作过关游戏,游戏中充满幽默逗趣的Q版漫画风格人物与演出,并具备单纯却刺激富挑战性的内容,自推出以来,便受到许多玩家的喜爱。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我有30条命!!
动作格斗类
1.死亡细胞
《死亡细胞》是一款将Roguelite与银河战士恶魔城类特点融为一炉的2D平台动作游戏。游戏中并无检查点,简单来讲,不死个千八百次,就别想看见最后的boss。这样也就意味着玩家将体验魂味战斗,一路挑战诸多守卫,在杀戮与死亡的反复轮回中探索一座房间不断变化的巨大城堡,为的只是一睹boos的真容。
2.空洞骑士
《空洞骑士》是一款2D动作冒险游戏,开发者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团队Team Cherry。游戏背景设定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城“空洞巢穴(Hollownest)”,我们的英雄在这个地下王国内开始了他的历险,他需要利用自己的能力探索遗迹、消灭怪物或者和一些怪物做朋友来帮助自己。游戏强调操作技巧和探索发现,拥有一定的难度。喜欢挑战的朋友,可以下载一个试试看~
3.以撒的结合
《以撒的结合》是个不讲究画面精美程度的射击游戏,而基础的地牢设计还是以红白机时期的《萨尔达传说》来开发。游戏的方式类似《Smash TV》与《Robotron》般,角色将在有着能够提升能力的道具与特殊技能的半 RPG 世界中闯荡。游戏中将以「物品系统」来取代传统的「等级系统」,在每个关卡中,都有着宝藏库、商店、头目与其他可能藏有特殊物品的密室。特殊物品可分为 4 种:可用物品、特殊的武器升级、被动升级以及能力瞬间提升。而当角色升级时,改变的不只有能力与数据,同时外观也将有所不同。目前游戏中有着超过 70 种的特殊物品,其中不包括随处可见的道具。此外,《以撒的结合》现今有着 3 个章节、8 个地牢、10名头目、42 种的敌人类型、4 个待解锁的角色与一大堆的动态事件。所以,你还在等什么?确定不来尝试一下?
冒险解谜类
1.饥荒
《饥荒》是一款充满科学和魔法的硬派野外生存游戏。在游戏中,没有任何指示。没有任何帮助,没有任何指导。空手起家,然后制造,研究,耕作,并为了生存而奋斗。反正你最后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要饿死。
该游戏还有联机版,专为多人联机游戏而打造。(联机版可私信我进行下载)你可以在非公开游戏中与好友并肩作战,或者与陌生玩家在线组队去探险。携手其他玩家克服恶劣的环境,或者自力更生,求得生存。你要懂得随机应变,且谨记一点:千万别饿死。
2.麦克斯:兄弟魔咒
在《麦克斯:兄弟魔咒》中游戏主角Max深受恼人的小兄弟Felix所扰,情急之下,寻找方法,希望Felix被未知的邪恶势力带走。没想到的是,他的愿望顺利实现,但是兄弟情深的他还是一无反顾的前往未知世界,解救Felix。游戏采用2D横版卷轴动作解谜,3D景深游戏,游戏画面非常华丽,游戏中玩家可以获得不少用于过关的特殊能力,非常有趣。
3.地狱边境
《地狱边境 Limbo》是由Mads Wibroe单独制作的一款优秀的独立游戏,该游戏获得了【IGF2010】第12届独立游戏节的最佳视觉艺术奖和技术杰出奖。
《地狱边境》有令人一眼难忘的特殊美术风格、简单的操作、精心设计的重重机关和谜题。然而,整个游戏主轴没有任何故事元素贯串,甚至没有出现任何对白,这个作法相当大胆。但是《地狱边境》将细节专注在解谜过程和画面呈现上,谜题巧妙的设计让你拍案叫绝,你会满足于解开每一道谜题的成就感;
4.人类:一败涂地(强烈推荐!!!我美丽的阿团一直在玩的游戏~)
《人类:一败涂地》是一款快节奏开放结局物理模拟解谜探索游戏,游戏设置在奇幻漂浮的梦境世界中,玩家的目标是要通过一系列解谜来逃离不断崩塌的梦境,一切仅靠着玩家的智慧和知识。
即时战略类(最为经典的两款游戏,就不多做介绍了)
1.红色警戒2(共和国之辉/尤里的复仇)
2.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 (1.24e版本)
益智休闲类
植物大战僵尸(这个几年前的小游戏,最近又被各大主播玩了起来~)
《植物大战僵尸》是游戏菜单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极富策略性的小游戏。
可怕的僵尸即将入侵,唯一的防御方式就是栽种的植物。可武装的49种植物,切换不同的功能,诸如樱桃炸弹或强悍的食人花,更加快速有效的将僵尸阻挡在入侵的道路上。不同的敌人,不同的玩法构成五种不同的游戏模式。此游戏集成了即时战略、塔防御战和卡片收集等要素、游戏的内容就是,玩家控制植物,抵御僵尸的进攻,保护这片植物园。
————————————————————————————————————
而在网络游戏方面,炉石传说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打发时间,该游戏还有手机版本哦
在《炉石传说:魔兽英雄传》中,玩家可以选用不同英雄主题的套牌,而他们也分别代表着《魔兽世界》中的九大经典职业。然后再根据玩家的策略和拥有的卡牌,自由搭配各式各样的随从、法术以及武器卡牌,构建自己的套牌,并可以通过战网与其他玩家进行对战。游戏采用1v1模式,通过战网匹配系统进行配对。在通过与电脑对战不断磨练牌技和优化套牌之后,做好准备的玩家就可以进一步挑战战网好友与其他玩家。玩家还可以通过卡牌制作、赢得比赛或是购买扩展包等方式来扩充发展其套牌,变化出的卡牌组合与应对策略。
既然提到了网络游戏,那还是顺便提一下,小编一直在玩的网络游戏。有在玩的朋友,可以私信我,一起开黑!
1.英雄联盟
2.地下城与勇士
3.魔兽世界(怀旧服)
给大家推荐的这几款游戏,配置差不多的电脑都可以带的起来。喜欢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绝对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
手游方面
1.王者荣耀
2.和平精英
3.元气骑士
4.开心消消乐
5.炉石传说(安卓版本/ios版)
这次的游戏推荐,大部分游戏的大小都在2g之内,喜欢的朋友可以来波三连!点波关注,点个赞。上面提到的所有游戏下载资源都可以私信我获得,主页福利多多,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是大G,一名常年混迹于“郊区”钻石水平的LOL资深游戏玩家。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感谢邀请~
为何时人感慨诸葛亮终于可以瞑目了?
蜀汉自诸葛亮去世后,以蒋琬辅政。蒋琬是随刘备从荆州入蜀的旧部,也算蜀汉勋臣,是诸葛亮临终时指定的接班人。蒋琬任费袆为尚书令,以为副手。蒋琬和费袆执政后,力撑危局,一改诸葛亮在时穷兵黩武、倾国伐魏的做法,采取对内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保国安民,对外结好东吴、防备曹魏的政策,基本上维持了诸葛亮身后蜀汉的稳定局面,在军事上再也没有进行过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
蒋琬并未忘记恢复汉室的使命 。他曾计划训练水军,再顺汉水东进共伐曹魏,这本是值得一试的新思路,但因为朝议时遭众臣反对,没有得以出军。蒋琬本是颇有才干之人,可惜身体羸弱,执政仅几年便身患重病,遂由费袆担任大将军,执掌军政,而当时蜀汉直接统军的大将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原是曹魏天水参军,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时归降蜀汉。姜维能文能武,足智多谋,深得诸葛亮的青睐与器重,赞誉其为“陇西奇才”。他归附蜀汉后,诸葛亮先封其为将军,后来又升迁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死后又晋封为卫将军。
公元246年,蒋琬病殁,由费袆接替其职,执掌朝政。费袆继续执行蒋琬罢兵息战、保国安民的政策。姜维自以为文武兼具、才略过人,又熟谙陇西地理民情,总想继承恩师诸葛亮的衣钵,继续大举出兵北伐,但每每受到费袆的掣肘,并严格限制他的兵力,使其麾下所统之兵从未超过万人。姜维饱受裁抑,总有壮志难酬的憋屈感。
253年,在一次欢宴中,费袆被曹魏降人郭循刺杀,军权遂全部落到姜维手中。郭循因何刺死费袆?因史料记载含混闪烁,且语焉不详,遂成三国蜀史上的一大谜团。
姜维独掌军权后,便开始出兵向曹魏发动频繁的进攻。诸葛亮六伐中原的故事脍炙人口,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也令人感佩;姜维独揽蜀汉军政大权后比恩师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九伐中原,虽取得过局部胜利,但总体是胜少负多,丝毫改变不了魏强蜀弱的被动局面。为了谋求军事上的胜利,改变久战无功的尴尬态势,姜维绞尽脑汁,加紧了对战略、战术的创新研究,随后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军事变革”——撤掉前汉中守将魏延在(汉中)外围精心部署的军事据点,全面收缩防线,企图通过诱敌深入,快速反击,实现一次性大量歼灭魏军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
实际证明,姜维的军事变革不但没有达到大量歼敌的目的,反而因为轻易放弃外围防御,给长于骑战的魏军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可乘之机,不但很快失去了战略要地汉中,还为之后的曹魏灭蜀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后来,魏国司马昭命钟会、邓艾率军灭蜀。蜀军按姜维的战前部署,全面收缩防线,退守汉、乐二城。而钟会则对二城视而不见,只命偏将分别率军围困,自己率大军绕过二城继续前进,直接西出阳安关。魏军对汉、乐二城不理不睬,而是分兵围困并绕城而前,一旦越过这两座据点,姜维精心设下的防线也就名存实亡、不攻自破了。
随着汉、乐二城这两道互为犄角的防线被魏军撕破,钟会屯兵剑阁与姜维对峙,邓艾就可以从容地率奇兵寻找入川的捷径了。如果不是姜维擅改魏延将兵力集中在汉中外围、且早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守御法,汉中就不会失守,邓艾也绝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偷渡阴平,假如没有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平原,蜀汉凭借山川之险,也就不会迅速房倒屋塌了。
见邓艾率军突然兵临成都城下,蜀二世刘禅方寸大乱,意志崩溃,在投降派譙周的劝说下,刘禅献城投降。这年是公元263年,建国43年的蜀汉名实俱亡。
姜维先是继承恩师诸葛亮的遗志,九次出兵攻伐曹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国家灭亡、山河破碎之际,后主刘禅已经献土降魏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初心,还一门心思图谋恢复蜀汉。他企图通过诈降曹魏,再结好钟会,撺掇他起兵谋反,再寻机除掉钟会,实现自己灭掉曹魏、匡复汉室的最终理想。
姜维骗取了钟会的信任,又劝说钟会起兵谋反。他试图利用钟会的力量反戈一击,推翻曹魏,然后再杀掉钟会,帮助后主刘禅复国。
最后姜维功亏一篑,兵败身亡,常使后世英雄为之扼腕垂泪。但最近也有人说,姜维降魏是真降而非诈降。
依据是:蜀后主刘禅都已经放弃抵抗,举国投降了,姜维早知大势已去,且失去了效忠的对象,他还会死脑筋般心怀前朝、并忍辱负重、煞费苦心地策反钟会、迎回后主吗?这等曲折离奇且令人感动的情节,只会出现在演义小说中,在真实历史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他是真心归降曹魏的。后来钟会之所以铤而走险,意欲谋反,实属手握重兵被司马昭猜忌而百口莫辩,只得举兵造反,但最终被司马昭的政治攻势和内外夹击之策给彻底击灭了。司马昭为了彻底消灭蜀汉残余力量,就把降将姜维也给罗织进去了,于是诬陷他伙同钟会造反,再将其一网打尽。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姜维被杀83年(一说82年)后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公元346年,东晋名将桓温再次率大军伐蜀,目标是消灭盘踞西蜀的成汉政权。晋军入蜀后,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不到一年时间就攻陷了成都,灭掉了成汉。桓温的部将孙盛进成都后,在宫殿内存放档案的密室中发现一封尘封已久的密信,打开一开,发现竟是前蜀汉大将姜维写给后主刘禅亲笔信,只有寥寥23个字。孙盛将信交给桓温。桓温看罢很是感慨 ,喟叹道:“诸葛亮可以瞑目矣”!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短短23字:“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很明显,姜维投降钟会是诈降,目的仍是走“曲线救国”之路,以图恢复蜀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迎回后主刘禅。到此人们才知道姜维之用心良苦。他劝刘禅忍几天屈辱,他一定说服钟会倒戈,举兵击魏,使社稷转危为安,让黑暗归于光明。很显然,若钟会起事后不愿逢迎刘禅为主,姜维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诛杀他。姜维对蜀汉的忠心可鉴日月,不禁让天地动容。难怪桓温看信后为之唏嘘感叹“武侯可瞑目矣”!
姜维的军事能力如何暂且不论, 他对蜀汉的忠诚却毋庸置疑,他一直没有忘却诸葛亮的遗愿,以恢复蜀汉为己任,虽然最终功败垂成,和钟会双双殒命,他的道德操守似乎并不比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动古今的诸葛亮差许多。在这一点上,诸葛亮看的很准,他确实可以瞑目了。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会是主张北伐的姜维吗?
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而死,姜维是最大的嫌疑人,蜀主刘禅竟然也有嫌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岁首宴会上的刺杀案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蜀汉正在开办岁首大宴,身为百官之首的大将军费祎意气风发,文武官员争相敬酒。
突然,左将军郭脩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身为魏国降将的郭脩,虽然位居左将军,可是在蜀汉朝堂一直是个小透明,对于他走过来像费祎敬酒,官员们看在眼里,却并不感到奇怪,想在蜀汉朝堂混下去,怎么能不巴结一下圣恩正隆的大将军呢?
正在官员们其乐融融的时候,突然之间,“啪”地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大将军的杯子掉到了地上。
还不待众人仔细思考,大将军本人也缓缓朝地上倒了下去,手指还指着身边的郭脩,嘴唇微动,似乎在说着什么,这些反应速度超人一等的重臣们马上发现了真相!
大将军遇刺了!
蜀汉当朝大将军、文武百官之首的费祎遇刺身亡了!
刺客郭脩郭脩,也称郭修,也有说法本名郭循。在《三国志》中,在蜀国、魏国相关记载中都记载了费祎被刺一事,但是对于刺客的名字记载有所不同,有的名郭脩,也有说法是郭循,考虑蜀不置史,我们参考《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所引用的“郭脩”。
八月,诏曰:“故中郎西平郭脩,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脩郡,为所执略。……其追封脩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250年,姜维第二次率军攻打西平,前一年他出征过一次,不克而还,这一次俘虏了魏国将军郭脩。
郭脩被俘虏之后,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受到“重用”,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中的“左将军”。
对于蜀汉来讲,左将军这个位置非同一般,当年刘备起家之时,曾一度打着“左将军”的旗号,混迹于诸侯之间。
后来,刘备得到汉中,称王,第一个被封为左将军的就是马超,后来吴懿、向朗都曾任过左将军一职,在蜀汉的武将层中,也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武职。
虽然说郭脩是降将,但是三国争霸,降将受到重用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比如俘虏郭脩的姜维就是降将出身,此时在蜀国已经是仅次于费祎的二号人物,可见郭脩前途并非无亮。
那么,他为何要拼着自己性命不要,一命换一命去刺杀费祎呢?他跟费祎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大将军费祎蜀汉短短数十年国祚,有四人被合称为蜀汉四相,他们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曾见过这样一句话:“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这句话自然是夸大其词,但是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算是他执政期间的总评。
而且,费祎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是他的这个大将军却是实至名归,能得百官拥护。
从汉武帝时期,因为丞相权力过大,因此扶持卫青为大将军,位还在三公之上,一直到东汉末年,大将军一职不仅仅是武职巅峰,一般都由外戚所担任。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费祎之所以能受到刘禅重用,其实也有这方面因素,费祎也是外戚。
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年幼,再加上刘备刚入益州不久,对益州掌控力并不强,因此丞相诸葛亮总揽大权,让刘禅渡过了根基不稳的时代。
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自然不希望继续沦为傀儡皇帝,于是将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任命为尚书令,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最后升为大司马,虽行丞相之事,却再无丞相之名。
到了费祎时期,刘禅更是牢牢掌控着手中的权力,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就成了外戚的费祎。
费祎的长女嫁给了刘禅的太子刘璿(xuan),而刘禅的小女儿也嫁给了费祎的次子费恭。
虽然说,费祎哪怕不是外戚,也有宰相的能力,但是大权在握的刘禅未必会容忍一个非外戚成为大将军。
刺客的费祎确确实实是蜀汉朝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深得皇帝的信任,也能得到大多数官员的拥护。
第一个怀疑目标:姜维姜维是刺杀费祎的幕后主使?听起来很让人匪夷所思,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说法很有市场,这到底是为什么?
1.动机:费祎是姜维的最大政敌
众所周知,作为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降将,姜维的毕生目标就是北伐,从这点来说,他无愧于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蜀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蜀国,现在掌权人也不再是诸葛亮。
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北伐我们先不提,毕竟这种事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要明白的是,蜀国大将军费祎是反对北伐的,为此还多次制裁过姜维。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姜维传》姜维如果想要一展抱负,举国之力北伐,除掉一心想要休生养息的费祎是当务之急,因此,姜维确实有除掉他的动机。
2.与刺客的关系
姜维本是天水人,被诸葛亮降服。而郭脩原本是魏国将领,凉州西平人,被姜维俘虏。
身为俘虏,却能官至左将军,可见蜀汉对郭脩的重视,更可见姜维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当时姜维是一力主张拉拢羌胡为己用,以此来控制陇西的,这也是他出兵攻打西平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郭脩才能官职左将军,可见姜维在其中出力不小。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三国志·姜维传》从这个角度出发,郭脩是姜维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有甚者,认为郭脩就是姜维所蓄养的一个死士,只不过是借着魏国降将之名,而被他安插入朝堂,目的就是为了行刺费祎。
3.受益最大者:姜维
费祎死后,姜维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主持北伐。
费祎死于253年春,自当年夏天开始,没有了费祎制约的姜维,就率领数万人出石营,魏国南安。
此后,连续数年,姜维每年都率军北伐,堪称穷兵黩武,本来就人口不多的蜀国几经战乱,死伤甚多,百姓怨声载道,姜维不得不从大将军位上自贬为后将军。
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三国志·姜维传》从结果来看,虽然姜维数年北伐,不但无功,反而大耗国力,但是费祎之死,确确实实让他有了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从各方面来看,好像姜维都是这场刺杀的幕后主使,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姜维是位高权重的卫将军,而不是普通人,作为规则的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去打破规则,行此暗杀之事,真这样做了,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己?
另外,郭脩是姜维所俘虏的,众所周知,而且姜维自身是降将出身,这样一来,败坏了降将的名声,这不是往自己脸色泼污水吗?
最后,姜维没有打得动郭脩的筹码,表面上看,姜维让郭脩在蜀国受到重用,但是这毕竟不可能让他明知必死,而去为姜维杀人,要知道不是姜维 ,他也不会沦为蜀国俘虏。
总的来说,姜维是幕后主使的可能性极低,从历史进程来看,事后蜀国也没有发现姜维与此事有关的蛛丝马迹,反而将姜维升为大将军,可见,蜀汉上至皇帝刘禅,下至文武百官,对姜维还是颇为信任的。
第二个嫌疑人:刘禅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一个词“开府建牙”,指的是高级官员接受皇帝命令自行开设府署,建立衙门,处理军政事务。
最有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开府,所以在北伐期间,叫得上名号的随行官员很多都以丞相府属官的身份来办事。
比如马谡是参军,意思就是参丞相军事,类同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杨仪之所以想杀魏延 ,也是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丞相府长史,随军长史,与另一个留府长史蒋琬同级,他以为丞相一死,作为丞相府最高官员的他就能顺利接替诸葛亮的职位,没想到诸葛亮却早已向刘禅推荐了蒋琬。
魏延也是如此,在北伐期间,开始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司马,后来升为前军师,都是丞相府属官官职,便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调遣。
无论马谡的参军,还是蒋琬、杨仪的长史,都是丞相府的官职,都是丞相开府之后招的只属于丞相的官员。
由此可见,此时的开府并不如南北朝一样泛滥,而整个蜀汉,更是只有诸葛亮、蒋琬、费祎有开府之权。
而巧合的是,费祎在252年才被刘禅允许开府治事,在第二年的第一天就被刺杀,此后,蜀汉再无有开府治事的宰相。
于是,就有一种猜测:会不会是刘禅为了防止费祎做大,担心再度培养出一位权臣,这才有了刺杀费祎之举?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在费祎被刺前,怃戎将军张嶷曾劝费祎,小心刺客,说明当时费祎的位置很危险,而能让一人之下的费祎感到危险,却无法做出反应,那么这个危险貌似只能来自于皇帝?
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汎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於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后祎果为魏降人郭脩所害。——《三国志·张嶷传》另外,前几任丞相都非外戚,而到了费祎之时,不仅让太子娶了费祎之女,还将自己女儿嫁给费祎之子,是不是犹如曹操与汉献帝互通婚姻?这其实是一种不信任表现?
但是,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首先,此时的刘禅已经不是从前的刘禅,早已大权在握;其次,此时的费祎并不能一手遮天,不谈还有与他不合的姜维,本身费祎是外地人,根本没有根基架空刘禅;最后,刘禅也没有能力让贪生怕死的郭脩为他而死。
第三个嫌疑人:司马师251年,司马懿去世,此时曹魏真正掌权的是司马师,曹魏的皇帝还是曹芳。而254年,也就是费祎死的第二年,司马师废了曹芳,立曹髦为傀儡皇帝。
这个时间说明,此时的司马氏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从权臣到篡位只差一步之遥,现在是要向全国释放“自家要当皇帝”的信号的时候了 。
而刺杀费祎对司马氏来说,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首先,据《魏氏春秋》记载,郭脩的第一个刺杀目标并不是费祎,而是蜀汉皇帝刘禅,只是一直寻不到机会,这才退而求其次,要是真能刺杀到刘禅,那么对司马氏来说,蜀国政权交替,对魏国是暂时没有危害的,司马氏正好可以放心发动国内政变。
姜维劫之,脩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魏氏春秋》其次,杀了费祎之后,让主张北伐的姜维上台,引起局部战争,更容易让司马氏彻底掌控朝政,无论是安插人手,还是排除曹魏忠臣,都有动手的理由。
最后,司马氏更有能力这么做,因为郭脩虽然投降,但是他是战败被俘,说明他的家人还在曹魏。而他能投降,也说明他是一个怕死的人,能让一个怕死的人去做刺客,只能是有比死亡更让他害怕的事,那就是家人的安危。
费祎死后半年多的时间,魏帝曹芳下令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儿子袭爵,可见魏国掌权者对他的这个举动还是非常满意的,是否能从侧面说明,这就是他们所指使的呢?
最后一个嫌疑人:郭脩自身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曹魏大将于禁被俘投降,后来吕蒙攻破将领,于禁辗转到了东吴,并被东吴送回洛阳,向曹魏示好。
再次回到魏国,魏帝曹丕虽然明面上赦免了他的罪过,但是却利用他拜祭曹操之时,气死了于禁。
要知道于禁可谓是曹操的老臣,跟随曹操征战四十年,劳苦功高,就因为一次战败投降,晚景凄凉。
而郭脩在曹魏的身份怎么都是比不上于禁的,那么,郭脩投降之后,他自身不说,他的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被杀呢?
这是极有可能的,于是郭脩在劫后余生之时,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愈加惶恐,最后突然生出了一个将功赎罪的心思,那就是刺杀蜀国皇帝!
为了让曹魏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的,他联系到了曹魏间谍,将自己的计划告知朝堂,让他们不要急着处置自己的亲人,等待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于是有了刺杀刘禅不成,最终刺杀费祎一事。
总结一般而言,作为俘虏而投降的郭脩是怕死的,而且在蜀国待遇不错,比自己原本在魏国官职还高,那么是什么给了他勇气,用自己的命去换跟自己无冤无仇的费祎一命呢?
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威胁!
对于郭脩而言,利益也许可以排在后面,威胁更有可能,自己是必死,那么威胁不会是来自于自身,只能是来自于曹魏的家人,如此来说,蜀国内部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后面两者。
@老夫从不吹牛:你怎么看这起刺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