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小游戏,出来后你们的关系怎么样了?
表叔在牢里面待了十几年,具体犯了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大概和抢劫偷窃有关,但是他却是我妈最信任的表弟。
从我爸我妈口中得知关于他的故事,基本都是他小的时候特别懂事听话,犯事也是因为上当受骗。
所以我曾经一度觉得表叔被判那么多年真的太冤了,一定是我三外公没有给他请律师的缘故。
他出来后,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初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他来接我放学,其实我都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我。是邻居家的小妹妹引着他一起来的。
经过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大概知道他是谁了。但完全看出来他刚刚才从牢里面出来,他穿着一套休闲的西装,头发也梳得很精神,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特别好,给我感觉就像一个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成功人士。
他也很健谈,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他还抱过我。回到家后我偷偷告诉我妈,我说这么一看表叔完全一表人才,完全看不出他曾坐过牢。
我妈说表叔本来人材就很不错,只是他的命不好。你看他刚刚回来,就来特意过来看望我们这些亲戚。
表叔的家其实离我们很远,因为我们不是一个省,都属于两省交界处。在我的记忆中,我只去过他们家一次,表叔回来前,父母基本上也是好几年才会去一次。但是表叔回来后,我们基本上年年都相互走动了。
每年到了正月,表叔先挨家挨户把我们这边的亲戚全部都会走一遍,然后我们再一起过去他们那边。
所以表叔回来后,我们和他们反而走动更密切了。
不管到了谁家,表叔都会主动帮忙做事。帮忙收拾桌子,生火,招待客人…。
在家族群里面,表叔也是积极踊跃发言和发红包那个。
偶尔空闲的时候还会跟我妈他们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问候一下。
后来我三外公和三外婆去世的时候,我爸我妈也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表叔那边,帮他一起料理的后事。
所以即使拥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但只要改过自新,自己主动真诚与人交往,那么大家肯定也会接纳你,认可你。
亲朋好友和自己相处的标准不是你拥有怎么的过去,而是你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有没有那种甜甜的BL小说?
P大
他的《杀破狼》,我真的是超爱。小狼狗崽崽长庚和西北一枝花顾昀。果然古代义父真的是一个高危职业。
墨香铜臭
她的小说有很多,例如《人渣反派自救系统》《魔道祖师》《天官赐福》,里面的三个攻,都超级痴情的,一个等了小受五年,一个等了十三年,最后一个等了他八百年。还有最近秀秀要出新小说,《死神没有休息日》,一改之前的古风风格,是现代风,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木瓜黄
他的小说《伪装学渣》真的是由头甜到尾。我就直说吧,如果伪渣不甜,我一婚蒋文旭,二婚宋居寒。还有大大的《某某》也很不错的喔,安利安利。
还有其他的小说也不错啦,什么《撒野》《绝地求生》等等。我刚才举例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其实还有很多的,就不一一举例了
不知道该休学还是继续学习?
如果你待在学校里已经学不进去或者已经无法学习的话,可以暂时先休学。走出来以后再继续上学。
我是一名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康复者,我也经历了高中时期得抑郁症焦虑症,作为过来人,我理解你的内心痛苦。
其实对于现在作为高中生的你来说,好起来更容易些,因为还没有经历过社会,思想和三观没有彻底稳定形成。
人如果没有一个明确正确的的人生目标和信仰,正确的思想思维,经历了一些打击,又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迷茫了,会容易陷入负能量的纠缠中,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所谓的抑郁症焦虑症。
要想彻底走出来,必须从内心彻底解决,首先把自己已经很低的能量状态先提升起来,重新树立正确的三观,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然后再继续去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只会比以前还要好。到时候你会觉得这是因祸得福了。你可以去看看幸福人生学院李嘉琪老师的文章,我是在他帮助下走出来的。
祝福你,一定会好的,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是根本。
你知道哪些好玩的模拟游戏?
给大家推荐个2022年11月新出的游戏《风暴之城》,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要蹭一蹭魔兽世界热度的,确实本款游戏的画风透着浓浓的魔兽风,但游戏玩法充满创意,既有城市建造的可玩性,又融入了大量肉鸽元素,完全突破了常规模拟建造游戏后期无事可做的缺点,一直需要重建,一直可以改变,完美融合了建造游戏的长积累与肉鸽游戏的快节奏,能够被e宝独占的游戏,还是有点东西的,经过了一年的独占,以EA版11月1日刚上线steam,就收获96%的好评,目前售价79元。
末世风暴,不断摧毁不断重建这是一个被枯萎风暴不断摧毁的末世,而我们的身份是一位总督,奉焦枯女王之命,需要带领不同种族开辟一座座居住地,并将收集到的资源带回火山城,因为这座火山城,是这个末世唯一的避风港,只有它才能免受灭世风暴的屠戮,因此你需要不断的重建,完成女王的任务,适应风暴后重塑的世界地图,将上一次征程中的获得的资源、技术、经验来建设新的居住地,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肉鸽元素,颠覆枯燥建造的利器模拟经营游戏有一个普遍的劣势,一旦熬过初期的艰难,可玩性就会迅速降低。而肉鸽元素的加入,成功解决了重复的问题,游戏里的每次开局,能够建造的设施、能使用的村民、地图事件、地图资源、女王的任务等等都是随机的,这就意味着每次开局,我们都需要解决不一样的初期问题,并且一旦上手,也不会让你有更多的安逸种田时间,因为马上风暴来临,你就要重新面对另一个全新的开局,不过在每局游戏结束时,采集的资源会累积储存,我们可以凭此解锁新的产业建筑,也就是肉鸽游戏的局外成长部分,让整体的游戏难度呈现递进状态,越玩越上瘾。城市建造,玩法丰富的局内流程即使撇开肉鸽元素,仅作为一款模拟城市建造游戏,《风暴之城》也有着丰富且出挑的玩法设定,首先是设计了失败条件,你需要平衡女王的任务以及居民的满意度,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居民的满意度太低,游戏就会直接结束。其次在建造端,主要就是伐木、采石、拾荒等资源采集以及相关设施的搭建,出挑的地方在于随着区域的拓展,我们会遇到随机挑战事件,给我们的建造既可能带来正向资源,也可能会有debuff,你需要不断平衡资源与建设,任务与外拓,使得整个建造过程充满策略性。动静相宜,一段上瘾的游戏历程游戏中的时间以年为单位,每年又分为细雨季、晴朗季、风暴季,在细雨季节,细雨季,作为开局时期,会给予新的居民和正向buff,晴朗季,度过开局后清空正向buff,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风暴季,根据森林敌意水平生成负面debuff,这种逐级推进的游戏进程,需要我们时不时暂停一下,考虑在什么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如何做出更有收益的抉择,这样的设计,对喜欢慢节奏建造的玩家说,可能会不适应,但对于游戏的策略空间与可玩性来说,无疑是有了质的提升。但作为城市建造爱好者,每每把好不容易建设完成的城市全部摧毁掉,还是有些膈应,如果可以在大后期设计一个最终模式,建造火山城成功抵御末世风暴,想必会是个很好的结局。总结大多模拟建造游戏,基本都是慢享受模式,通过时间的堆砌逐步体验游戏内容,而《风暴之城》另辟蹊径,不再是悠闲的模拟建造游戏,而是赋予肉鸽元素,多变的开局内容与不同的抉择选项,并让我们与时间做竞速,让游戏玩起来更有一种即时策略游戏紧张感与新鲜感,让人流连忘返,一局玩罢还想再玩。你有过暧昧经历吗?
有啊。青春的故事,比青春痘留在我们脸上的坑,还让人难忘。我讲一个自己的故事,别被老公看到就好。
那时候我刚到墨尔本留学第二年,20岁左右吧。年少无知,但最单纯懵懂,无所畏惧的年纪。
我住在墨尔本东区的一个house里。
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四个人一起share房租。一个房间是一对couple,一个房间是我,另一个房间住着一个男生。这个男生名叫Nathan,中国香港人,比我大三岁。
暧昧这种事没有边界,也没有人刻意开始。但我们就是记得住当中的细枝末节。我和Nathan的。
其实刚住进去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我隔壁的那对couple,女生年纪与我相仿,我们还聊得多一点。与其他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点头之交。
就只是我在客厅捧着电脑的时候,他下课回家say hello;我拎着菜走到厨房的时候,他正好在热牛奶随便说句买菜回来了啊,这样的关系。
直到有一次我们家庭聚会(因为仪式感,所以周末我们偶尔会一起玩)。四个人商量说去钓鱼,还是去吃饭,还是去钱柜。
最后我们选择了钓鱼。
很奇葩,四个小朋友大晚上开车1小时去湖边钓鱼。当然我们都有渔证,家里也有成套的工具。天气冷归冷,但如果能钓上来几条鱼,今晚也算是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吖!
谁知道等鱼上钩需要花那么多耐心,等那么长时间呢?
墨尔本的冬天真的很冷。后来那对couple两个人躲进一件超大的棉大衣里,看着就羡慕。哎。我一个人坐在那儿,低头玩手机,双脚快要冻僵了。
这时候Nathan走过来问我,你冷不冷。
“冷吖,废话。”
“我车里还有件衣服,我拿来给你披在身上?”
“你不穿啊?”
“女孩子会比较怕冷一点”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他高高瘦瘦的身影背对着探照灯,映在地上。我忽然被触碰到了。
那天钓到了几条鱼我忘记了,但我记得我们一起回家的时候。一路上我依旧套着他的衣服,他开车,那对couple坐在后座,所以我坐在副驾。
平时我就喜欢看男生开车的样子,干净,利索,帅气。那晚,月光一路尾随我们回家,照出他的半边侧脸。我装作不经意看他,好看死了!
然后路过一个障碍物的时候,他踩了一脚刹车。其实只是很轻的一刹,车只是略微颠簸了下。他却下意识把手伸出来挡在我面前。他怕我受伤?我还系着安全带呢。
但这次是真的被暖到了。嗯,很暖,是我心里王子的样子。
回家后家里那个女生神秘兮兮来找我聊天。她说Nathan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车上那个动作我看到了,这也太绅士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不知道啊。
那你对他怎么想啊,你看你也没男朋友,他好像也没女朋友。
哈哈哈哈,我,我没什么想法啊。
要么凑合你们成一对吧!
其实我们这个年纪放在中国大学,也就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大学恋情。但在墨尔本,在这个家里,我们的关系似乎更紧密一点。因为我们是名副其实意义上的家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话说回来,自从家里有了两个热情又八卦的同学后。我和Nathan的交集好像确实多了不少:动不动就一起买菜做饭聚餐。
一起自己动手在家里院子里BBQ,要么就是叫上各自的同学朋友一起唱K。尤其周末晚上,几乎每晚我们四个都要跑去boxhill吃夜宵。
还有一起守夜过生日。甚至还一起半夜起床去看日出。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四个逗逼真的在这个房子里,过出了家的味道。
我和Nathan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起吃早餐,吃午餐,吃晚餐,吃夜宵的关系。变成了一起开车去买菜,一起整理车上物品,再一起回家做饭的关系。变成了节假日一起盛装出席参加party,一起喝酒半夜回家的关系。变成了一起玩遍墨尔本及周边美景,一起看过日出泡过温泉的关系。
等等等等。
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最暧昧的就是:我和他每天说的“回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家”。
“Nathan,你下课了跟我说,我煲好汤了,等下你们每个人都喝一碗哦。”
“好,路上堵车,我应该还有1小时才到家。”
“路上注意安全。”
“Chen,刚才家里断电了,你睡了吗,你怕不怕?”
“没,我还在学校图书馆,没回家。”
“那你先继续学习,等下有电了我告诉你,你再回来。”
“好。”
“哈哈我今天回家有点早,没想到你也在家啊。”
“是啊,我今天没课。”
“你记得今天是chadstone VIP Day吗?”
“记得,还有3小时就关门了,你一个大男生不会也喜欢趁折扣日逛街吧?”
“你想去吗?我带你去逛街啊。”
“真的假的,那你等我化个妆?”
“别化啦,没时间了,现在就走咯!”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什么狗血淋头的剧情。
两个人不是非要一起面对过生离死别,才能叫作难忘。但有的人有的事,就是永远都在记忆里了。再也忘不掉了。
后来,他毕业了。他原本就打算毕业了回香港替他爸爸打理公司,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变过。
他最后找我吃过一顿饭,是个晚上。他跟我说了很多莫名其妙,到现在我都没有听懂的话。意思是他家里不同意娶内地女孩,还有别的什么,balabala。我都没弄懂他什么意思,就只能坐在他对面,低着头使劲往嘴里塞饭。
再后来。在他毕业前的半个月,他忽然搬出了房子,说是要去悉尼待一小段时间放松心情。于是我们也忽然没有了联络。
他不再给我发信息,不再活跃我的朋友圈,不给我点赞,不给我回应。什么消息都没有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你懂这种感觉吗?生活里突然少了点重要的东西。
记得那几天我一个人在家,还会不知不觉走进他曾经的房间,好让自己早点习惯这空荡荡。还能怎么办呢?
一个人离开,总是要还留在原地的人更多一点难受的。虽然我们之间什么都没发生。所以,没有承诺过,就不该有期待。
这就是暧昧,对么?
再后来的后来,有一天晚上我独自一个人在家。那对couple不在,然后有人敲门。我打开门,是他。一样瘦瘦高高站在那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眼神好像有一点点紧张。但也许是天太黑,我没看清楚。
我也紧张了下,但强作镇定,只是淡淡说了句,“怎么回来了,是有东西落了吗?”
他说,“就是最后回来看一下,我明天上午的飞机回香港”。
“哦,那你进来坐吧”。
“...算了...还是不进去了...以后像这样家里没人,你不要随便给人开门,听到没”。
“哦”。
然后就是沉默,两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也许心里翻江倒海,但就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吧。起码我是这样。
然后我就把门关上了,一个人进了房间。
现在这个房子,对我来说可能还算是个家,但已经不是他的家了。我再也不可能听到他在客厅和厨房走动的声音,再也看不到他穿着睡袍窝在沙发里的样子。
一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忽然都要舍弃了。
他走后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是一首歌。
《不再联系》
也许还能在网上看到你的消息,也许我唱的歌还存在你的手机。也许我爱你埋在心底变成秘密,也许你想我的时候我也在想你。
我和你不再联系,希望你不要介意。要怪就怪当初没在一起,而你对现在也比较满意。
我和你断了联系,不代表我不想你。走到哪里还是会有惦记,而我也开始试着去忘记。抹去我们过去的放弃的所有交集。
ps:
这是我真实的故事,事情过去很多年了,记忆有点碎片化,但心情仍然在。我们现在微信还是偶尔偶尔,极少时间有一点联系,但不打扰,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有些故事不只是一个故事,它也是一段青春,一段青涩回忆。今天把它写出来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眼睛还是会有点红。
我现在每年还是会回墨尔本,前后住几个月。后来几年,我去看过当时我们四人一起住过的house。很遗憾,已经被房东拆掉了,换成了一个更大更漂亮的房子。
所以,所有的故事只能在心底。我相信我们都在彼此的心底,记住了这相互交集,但又自由自在的一年。
如果你看完了。谢谢你为我们的青春小插曲感叹。虽微不足道,但好在后来我们都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感谢每个人在我生命中出现过。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