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蚊传奇,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
妇好。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名字。久远到现在的人们,大多以为这只是一个幻影。
不是的。
如果你戳破时空的泡沫,轻拂历史的尘埃。你会惊喜,3000多年前的中国,出现过这样的惊世女子。
她带着一点英气,裹着一丝柔情,凝视着锦绣河山,率领着奔腾策马。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她是大商王后,大祭司,更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
妇好并非她的闺名。
在商朝,“妇”是王室女子的称谓,也就是说,只要是商王的妃嫔,便可被尊称为“妇”。
“好”字,则是女性的名字。妇好随父族,是“子”氏人。
而武丁,是商朝第23任君主,他在位期间,有史料记载的妻子,多达60多位。
《国家宝藏》刘涛饰演妇好
其中有三位结发妻子。据甲骨文统计,分别是妣戊、妣辛、妣癸。
各个都是善军事、懂政治的人才。妣辛便是妇好,是最令武丁钦佩的一位。
是的,敬佩。
她出生高贵,是商朝周边部落的首领或公主。自幼聪慧,英勇果敢。
有着常人没有的睿智和胆识。
她在婚嫁年龄,本着联姻原则,成了商王武丁的妻子。
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她呢?
和后宫的妃嫔大不相同,她倾心于做“大丈夫”,不屑于当“后宫妒妇”。
商朝那时信祭祀。
商人信鬼神,他们祭天、祭泉水、祭祖先、祭战事。
祈求庇护和福荫。
根据考古发掘,专家发现过一块“妇好整治”的龟甲,说明妇好是商王朝的卜官。
这在商朝,可是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
武丁每次出巡,必定要求妇好卜挂。
她的卦象变化,便是武丁的喜怒哀乐。
有一年盛夏,大商宿敌羌方又来进犯,双方在边境僵持不下,战事一次比一次告急。
武丁心急如焚,妇好在这一刻站了出来。
她对武丁说:“让我出征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丁不愿,一来战场关乎国家存亡,他不能把未来压在一个女人身上,即便是她的王后。
二来,他也不愿妇好去冒险。
他们在王宫里,对于谁让战场这件事,一直争执不休。
外面,西北边境战况愈加紧急。宫内,大王与王后各抒己见。
最终,武丁让人卜了一卦,妇好懂卦,她接过祭祀手里的卦象,心中大惊:凶。
依照卦象,如若这次出征,定是凶多吉少。
她执意要去。武丁依旧不让。
最后的结果是,武丁带兵出征了。临走前,他对妇好说:“如果我数月未归,你便带兵来支援。”
一语成谶。
他真的没有回来。妇好独自等待,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心急如焚。
她是王后,若是她惊慌了,便会让整个王宫惊慌。
她只有等。
也只能等。
一天、两天、三天……将近一个月,前线来报,武丁被困,危在旦夕。
等到丈夫消息的那一刻,妇好重重呼了一口气,继而又凝住了呼吸。
她是王后,不能倒下。君王性命堪忧,她该如何?
甲骨文记载,得知武丁状况后,妇好手持妇好铜钺,身着战服,对一万三千将士呐喊:“调我封地全部士兵三千,即刻讨伐羌方。”
她出征了。
武丁统领的士兵见援兵到来,士气高涨,与妇好所带领的将士里应外合,大胜而归。
他们赢了。赢得惊心动魄。
妇好用她的勇敢和智慧创造了奇迹。
在甲骨文里,有“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的记载。
这次战役,对商朝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妇好率领的一万三千人,差不多是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
她的骁勇、果决,在这次战役里,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尊重。
尤其是武丁。他对她的王后,由衷的敬佩。
商朝的贵族,大多都有自己的封地。
他给妇好也赠了一块。
妇好做了什么呢?
她在自己的封地上,励精图治,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经济是完全独立的。
每年,还给武丁交纳贡品。她在自己的封地上,成立了独立嫡系部队,差不多有三千余人。
武丁
这可不是小数字。
在当时,普通小国的兵力,还不一定有这个数。
不说人数,治理起来,也需要很大的智慧。
她做到了。做得很好。
她对武丁的进贡,全部依照君王和诸侯的礼仪操办,不仅自己富足,也惠及了丈夫。
有这样的贤内助,武丁对她的感情,除了夫妻情,更增添了知己、战友的恩情。
他给了她将军称号。
妇好成了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有据可依的第一位女将军。
比秦良玉早,比穆桂英真实,比花木兰执着。
据说,马思纯演的《将军在上》,就是以妇好为原型。
只是,三千年后的我们,又怎么诠释得出三千年前她的英姿呢?
崇祯皇帝曾作诗赞誉秦良玉: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他说:秦良玉作为女子,实在是英勇无畏。
我却觉得,这句话更适合妇好。
战胜羌方后,商朝依旧动荡不安。时常有小国骚扰边境,扰得民不聊生,百姓人心惶恐。
妇好那时已经怀孕了,但为了保卫疆土,她怀着身孕,手持青铜戈,依旧在前线奔波。
危险么?
当然。
为什么还有去?
她是王后,更是将军。
她是人妻,更是千万个家庭的守护者。
那些年,她有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凶猛,又带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信仰。
步步为营、奋勇杀敌、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战役。
如果不是有史实记载,你一定不会相信,世上还有这样的奇女子。
北面鬼方来犯,她带领将士,冲向北方。
东南夷国逼近,在商朝杀人掠物,她又冲向东南。
据考究,夷国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
妇好带兵来到前线,并没有直接攻上去,而是按兵不动,暗中窥探敌军动态。
他们嚣张,她便让他们狂妄。
他们谨慎,她比他们更谨慎。
一直熬到敌军懈怠了,她抓住时机,瞄准机会,在这一刻,猛然出击。
快、恨、准。
只打了一仗,便让夷国元气大伤。他们再也不敢再来边境生事了。
你以为她只会单打独斗?
错。
西南面的巴方,是商朝最头疼的一个小国。时不时扰乱一下边境,掠夺一点财产,令武王非常头疼。
巴方的君主,也是好战之人。
两国经常交战。
有一次,武丁御驾亲征,本无胜算。
但是,在他出发前,妇好和他商量,正面不行,那就用谋略取胜。
如何取?
他们设了一个局,武王带兵猛攻,妇好带兵埋伏。一个在前方使出浑身解数抗战,一个在后面堵住巴方的退路。
局设好了,静等敌军上钩。
打仗那日,武王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精锐部队,去偷袭巴军的军营。
巴军始料未及,没有提前防备,各个惊慌失措,来不及应战便纷纷溃逃。
妇好见敌军落寞逃跑,指挥早已埋伏好的士兵,趁他们军心涣散之时,一举拿下。
结果,这支军队在武丁、妇好的配合下,全部被迁灭。
他们又赢了。举国庆祝。
这些年,她为了国家,为了丈夫,为了臣民,东奔西走,四处征战。
哪里需要她,她便脱下花黄,穿上戎装,奔赴战场。
哪里不需要她,她便穿上祭祀服,为大商祈福,为未来许愿。
或许连她自己都忘了,她也是一柔弱女子,有血有泪有伤痛。
战场上,刀剑无眼,男女力量悬殊,必定少不了鲜血、哭泣、嘶吼。
这些时刻,她是如何熬过的?
怕是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的努力与付出,为商朝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盛世。
《史记》记载:“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商朝本是战乱频繁的朝代,武丁能开创“武丁盛世”,这里面,少不了妇好的功劳。
可是,因为常年行军打仗,操劳过度,她支撑不住,病倒了。
或许,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在战场上厮杀的自己,竟也会生病。
这一病,妇好只能脱下戎装,躺在床上养病。
武丁心疼不已。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只能占卜祷告。
占卜辞记载,武丁对天祷告:贞,好羸,于祖辛。
他向祖先祈祷,保佑妇好康复平安。
武丁夜夜祷告,妇好的病,依旧没有回转的迹象。
她生病的那些年,他不断的问“妇好不其死?”“妇好延死?”“妇好其死?”
妇好要死了吗?乞求神明能不能延迟她的死亡?妇好真的要离我而去吗?
神明不答。
妇好还是死了。
享年33岁。
武丁痛不欲生。他又一遍一遍占卜祷告。
他希望他的妇好,能够再次回到自己身边。
可是,无论他怎么做,妇好依旧紧闭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王臣劝慰武丁,王后要入葬了。
武丁哀伤不已,将妇好葬在了宫殿内。既然不能相见,那便守护到老。
他怕妇好一个人太寂寞。
又用商朝最高的敬礼占卜,恳求先祖保佑自己的爱妻。
他亲自为她举行冥婚。
甲骨文卜辞记载,武丁三次急切问先祖:
“妇好嫁了吗?”“太甲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武丁喜极而泣,“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妇好生前,身为君王的他无法给她安康。
死后,他祈愿先祖,望他们能庇护爱妻平安喜乐。
他觉得一个不够,害怕保护不了妻子,便祈祷三位先王,一个个去庇佑自己的妇好。
他所说的太甲、成汤、祖乙,皆是商朝早期著名君主,地位非常显赫。
在他心底,他的妇好,只有尊贵的先王才配得上。
妇好死后,战事依旧频繁。每当武丁出征时,总会忆起妇好。
他不停地占卜,不停地想念,想象在战场上,能见到妇好的身影。
可惜的是,直到他死的那刻,也没能见到她的身影。
那一年,他59岁。
到死,都在想念他的妇好。
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了一座商代王室墓葬。
墓上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
也就是妇好墓。
随葬品极其丰富。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文物多达1928件。
有人发现,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妇好的文字,有200多次。
其中一处甲骨文写到:妇好祸风有疾?妇好弗疾齿?贞:妇好嚏,惟出疾?
这是武丁的话,他在问,妇好伤风了、打喷嚏了、牙齿不好了,会生病吗?
他爱她,深入骨髓。
这是3000多年前,一个君王,对他妻子最长情的告白。
历史已经尘封,岁月仍在流逝。一切仿佛从未发生,又好似源远流长。
这是一个惊艳时光的女人,无论是3000年,还是1000年,500年,抑或现在,她的故事,她和武丁的故事,那个朝代的故事,看似已结束,实则仍在发生。
《完》
最后一位皇后婉容到底埋葬在哪里?
1946年6月20日凌晨5时,吉林延吉监狱的巡视人员在例行的巡检时,发现其中一个监号中,被关押的犯人一动不动地躺在水泥地上,上前查看后,才发现这名犯人身体早已僵硬,已经死去多时,按照惯例,巡视人员报告上级后,在登记表上,写下了这名犯人的名字:郭布罗-婉容。
郭布罗-婉容,清逊帝溥仪的妻子,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曾经美艳不可方物、贵为皇后的她,怎么会如此凄凉地死在监狱中呢?在她死后,又被埋葬在哪里了呢?
下面,让我们翻开那一段历史,去看看这个曾经的皇后,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1906年11月13日,内务府大臣郭布罗.荣源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高兴之余,他取曹植名篇《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意,为女儿取名“婉容”
婉容的童年,幸福而快乐,父亲荣源是一个开明的人,他倡导男女平等,因此,对女儿不仅百般疼爱,还早早地让婉容接受教育,教她读书写字的同时,还特意聘请了美国人任萨姆女士,来担任婉容的英语老师。
优越的生活条件,显赫的家庭地位,以及良好的教育,让婉容成长为一个端庄秀美、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贵族少女,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被端康皇贵妃相中,成为了溥仪的妻子。
此时的溥仪早已退位,但根据当时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皇室“尊号不废,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的优待条件,溥仪的婚礼还是按照皇帝的礼仪来操办,因此,规格相当之高。
1922年11月30日,婉容乘坐皇后的“凤舆”,浩浩荡荡地从东华门抬进紫禁城,并在此接受册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后。
新婚燕尔,其乐融融,但婉容的婚后生活,却只能用“如兄如弟”来形容。
溥仪由于身体原因,他和婉容始终停留在精神交流,甚至在大婚当夜,溥仪也是在婚房内坐了坐就回到了养心殿,这就为两人的感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像所有渴望爱情的少女一样,婉容同样也想得到爱情的滋润,但所有的希望和幻想,换来的只是一夜夜的冷落和孤寂。
根据曾经服侍过婉容的太监孙耀庭回忆,最初婉容皇后的脾气很好,待人接物也很和蔼,但由于溥仪很少在婉容的寝宫宿夜,大部分时候都是坐一会,说说话就走,这就让婉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不好,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孤寂而漫长的深宫生活,让婉容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寄托来打发时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染上了烟瘾。
婉容抽烟,和宫里的其他人不一样,她尤其喜爱抽洋人的香烟,每天三餐之后,她都会固定点上一根,那个时候,没有抽烟有害健康的概念,因此,婉容的寝宫里,经常性的都会烟雾缭绕。
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再加上压抑的后宫环境,让婉容的烟瘾越来越大,根据内务府档案统计,最高峰的时候,婉容一天能抽掉八十五支香烟,相当于一天要抽四到五包。
但香烟已经不能满足婉容的需要,因此,在婉容十七岁的时候,不出意外的,她染上了烟土。
关于婉容为何会染上烟土,有好几种说法,其中一个是说婉容自幼身子娇弱,常有关节疼痛的病症,入宫之后,又时常痛经,因此,为了缓解疼痛,她才会染上这个东西。
另外一个则是说,是宫里吸食烟土的太监,故意诱惑,才让婉容有了瘾,但不管哪一种说法,身为丈夫的溥仪,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造成了婉容常年孤寂,并在她吸食烟土的时候,没有加以劝阻。
随着烟瘾越来越大,婉容似乎在某一个瞬间得到了满足,但更多的时候,她还是会独自坐在那里叹息,精神上的空虚,让她无时无刻的感到喘不过气。
但很快,这种一潭死水的生活,被“意外”打破了。
1924年,冯玉祥发动兵变,将溥仪赶出紫禁城,而婉容也随之离宫,几经辗转,他们来到了天津,这一年,婉容十八岁。
在天津的日子,应该是婉容婚后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里曾是她少女时代读书的地方,在这里,她重新拾起了学业,读书、写字、绘画、弹琴,尤其在学习古代文献时,态度极为认真,连当时教授她学业的胡嗣媛都说“皇后敏而好学”。
时不时的,婉容还会参加各种外交活动,先后会见了加拿大总督威灵顿公爵、日本公使等诸多外宾,凭着她高贵优雅的礼仪,和美丽的外貌,给外国公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1929年,由于特殊原因,溥仪搬离原先居住的张园,搬到静园居住,婉容在见识到外面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内心也泛起了涟漪,征得溥仪同意后,她剪掉传统发式,烫成了时髦的波浪卷,换上了高跟鞋,涂上口红,成为了当时租界里一个有名的“摩登女郎”。
同时,她凭借赈济江南水灾,在普通民众中,建立了很高的声望,让当时的人,争相一睹“皇后”的芳颜。
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婉容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地走下去,但幸运女神似乎从那一年开始,从她身边抽身而去。
先是溥仪的另一个妃子文绣公然登报与溥仪“离婚”,这件事成为了婉容和溥仪决裂的导火索,之后,溥仪丢下婉容,离开天津,前往东北,就更让婉容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实际上,文绣的离开,打破了溥仪精心编织的三人平衡,溥仪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与两位妻子圆房,因此他就巧妙地在三人中,营造出自己在对方宫中过夜的假象,因此才会相安多年无事,但文绣的离开,彻底打破了这份平衡,因此,溥仪才会对婉容逐渐冷淡。
但婉容想不明白,因此,她才会在川岛芳子的诱骗下,跟随她来到东北,想找到自己的丈夫问个明白,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从1931年11月,她她踏上东北的那一刻起,直到她去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一次。
到达东北后,婉容很快被送到溥仪身边,但溥仪对她,却展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厌恶,他将政治上的失意,以及文绣带给他的耻辱,一股脑的发泄在婉容身上,就连溥仪在后来的自传回忆中,都明确的提到了这一点。
“自从她(指婉容)把文绣挤走以后,我对她就有了反感,很少和她说话,也不关心她的事情。”---溥仪
但此时的婉容,还是不明白曾经对她很好的丈夫究竟怎么了,面对溥仪的冷淡,婉容经常性的耍小脾气,以为溥仪会像以前一样,去哄哄她,但是并没有,这就让她越发的感到焦躁。
同时,婉容的家族中,有歇斯底里病症的遗传史,情绪上的压抑,让婉容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为了发泄,她又开始大量的吸食烟土。
但身体上的空虚,是依靠烟土无法解决的,对丈夫绝望的婉容,就是在这期间,先后与溥仪的侍卫李体玉、祁继忠有了私情,并有了身孕。
也正是因为此事,让溥仪彻底放弃了婉容,在1934年秋天,婉容私通侍卫一事被溥仪得知,溥仪勃然大怒,不仅动了“废后”的念头,还在婉容临产时,将刚出生的婴儿,扔进火堆,之后,为了泄愤,又将婉容幽禁寝宫之内。
自此,婉容开始了她悲惨的“冷宫”生活,那一年,她28岁。
刚被幽禁的时候,婉容想过反抗,有次她把自己锁在房间内,大声对外面喊她要点火自杀,溥仪知道后,直接命人撞开了房门,却发现婉容穿着皇后的服侍,坐在八仙桌上,因此,溥仪大为恼火,让人用铁链子,硬是把婉容锁了起来,一直锁了一两个月,才将她放开。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婉容就像变了一个人,原先活泼灵动的她再也看不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心如死灰的深宫怨妇。
根据民国时期的一个记者静华整理的《宫女回忆录》中显示,当时的婉容,已经开始出现记忆力衰退,不认识身旁人的征兆,同时,每天就像一个行尸走肉一般,太监喂她饭就吃饭,把她扶在哪里,她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整个人,感觉就像失去了自主的力量一样。
唯一有一点变化的,就是她的烟瘾越来越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呢?她居住的寝宫里,总是烟雾弥漫,就连伺候她抽烟的太监,都“被迫”成了烟鬼,可想而知,当时婉容的烟瘾有多大。
在这种情况下,婉容的病越发严重,已经到了一会清醒,一会糊涂的地步,尤其在溥仪迎娶了谭玉玲之后,受到刺激的婉容变得更加的癫狂起来。
同时,长期大量的吸食烟土,让她的容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的花容月貌已经看不到了,由于整日里不再梳妆打扮,婉容的头发总是披散着,脸色又青又黄,如果不熟悉她的人,猛一看到,都会以为这是一个魔鬼。
而她的精神,已经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常常的在寝宫中发狂,或哭或闹,有时候甚至不着片缕,赤着身子跑来跑去,而对此,服侍她的太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最离奇的,是她曾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下床,吃喝拉撒全部在卧室里,以至于卧室就像一个“猪圈”一样,但婉容对此毫不在意,依然是我行我素。
到了她36岁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的缺乏运动,她的双腿肌肉开始萎缩,连站立都十分困难,每次走动,都需要太监背着,而长期的不见阳光,眼睛几乎失明,牙齿也满满的掉光,说话漏风,没有人能听懂她嘟囔的疯言疯语。
1938年前后的婉容,已经成了一个令太监宫女惧怕的“活鬼”,她时常会发疯,要么打人,要么哭闹,曾经母仪天下、高贵典雅的“皇后”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见人厌的疯婆子。
这种生活,一直维持到1945年,由于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溥仪也随之退位(伪满政权皇位),婉容也在当年成为了俘虏,关进了监狱当中。
到了1946年,局势发生变化,几经辗转,婉容被送往延吉,同样也是关在监狱当中,在这里,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到延吉的时候,婉容的病已经十分严重了,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同时烟瘾常犯,让她在监狱中生不如死。
据溥仪的弟媳嵯峨浩所著的《流浪王妃》一书中回忆,她在某次探监时,看到当时的婉容,大小便已经不能自理,身上一直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黑色旗袍,赤脚套了一双鞋子,披头散发,全身蜷缩成虾米那样,坐在角落里自言自语,和疯子一般无二。
只有从她那双又细又长的柳叶眉中,还依稀残留着当年那个大家闺秀的模样。
到了后来,婉容的烟瘾发作,常常会从炕上翻滚下来,在地上打滚嚎叫,不仅把衣服抓成一条一条的,还用长长的指甲,抓破自己的皮肤,以至于整个身上,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
由于大小便失禁,婉容的身上屎尿月经抹得到处都是,当时正值盛夏,牢房里,总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让所有人都不愿意靠近她。
到了六月初,婉容又患上了痢疾,当时监狱给她找了一个老中医,但由于缺医少药,痢疾也越来越严重。
就这样,在混沌和恶臭中,曾经美艳不可方物的皇后婉容,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在6月20日凌晨5时,她被发现死在了监狱的冰冷的地板上。
不知道在她临死之前,心中想的是什么,可能更多的是悔恨和不甘吧。
婉容死后,遗体被监狱的看守用炕席卷了起来,由于她算是“鱼肉百姓”的封建皇后,当时监狱方面就打算将她扔到臭水沟里了事,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反对,最终,监狱派人拆了几块门板,打了一口简易的棺材。
去世的当天下午,婉容被放进这口棺材中,同时放进去的,还有她随身带着的一杆汉白玉烟枪,随后,几个监狱的犯人抬着棺材,在监狱后面的高地上,随便挖了一个坑,就此埋葬。
而埋葬婉容的具体位置,由于年代久远,加上时局变化,早已成为了一个秘密,曾经大清国的皇后,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三年后,得知婉容去世消息的溥仪,一脸平静,无动于衷,仿佛只是丢了一件微不足道的玩具。
直到2006年,婉容的弟弟润麒,以“招魂”的形式,将婉容与溥仪合葬在河北清西陵外的华龙皇家陵园,她最终以另一种形式,和那个让她纠结一生的人“长相厮守”。
小结:
婉容16岁入宫,并成为大清国最后一任皇后,但她的一生,显然是悲剧的一生,生逢乱世,让她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逐渐地滑向了堕落的深渊,最终凄惨离世,在她去世后,没有隆重的殡天大典,甚至连寻常百姓都不如,只是草草安葬,以至于葬在何处,都成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凄惨如此,令人叹息!
有什么至今未破且鲜为人知的诡异案件?
2007年12月26日晚,湖北红安县某镇黎明石灰厂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6男2女共8人遇害,这起案件至今仍未侦破。
红安县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曾经诞生过223位将军,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这是1949年以来湖北发生的最大一起凶杀案,曾有网络消息传说已经破案,但警方对此并无任何证实消息。
一、8人殒命石灰厂,2人幸运躲劫难
血案现场是石灰厂工人汪发华最先发现的。他第二天上午8点多钟去上班时,发现气氛有些诡异,石灰厂里没有一点声响,简直太安静了。他心神不宁地走到石灰厂房屋门口,一下子被吓得差点瘫在地上——老板娘陈小润仰面躺倒,地上有一大滩血。
他吓得连滚带爬地前往镇上派出所报案。警方迅速赶往现场,在离石灰厂不远处发现石灰厂送货司机吴小发被杀死在路边。到达石灰厂,除了门口台阶处陈小润的尸体,砖瓦结构的三间平房里还有6人被害:中间客厅血泊中躺着石灰厂老板汪世书和9岁孩子吴梁波;右边电视房房门破碎,地面上横七竖八躺着两个工人和吴小发妻子汪春莲;而左边房间房门大开,门背后有一具工人的尸体。
这起凶案中有两人幸运躲过一劫。
一是报案者汪发华。石灰厂老板家有一台大电视,工人们饭后喜欢聚在他家看电视,而汪发华因为不爱看电视就提前走了,阴差阳错躲过杀戮。
二是石灰厂老板儿子汪辉,由于饭后有人让他开车送人到武汉,也幸免于难。
最让人嘘唏的是吴小发一家。当天晚上6时10分左右,吴小发骑车带着儿子吴梁波到岳父家送鱼。7点钟左右,吴小发要儿子回家。外公劝小梁波别回,孩子也不想回,但吴小发不同意,执意要回去。外公无奈,只得放小梁波走了。回去没多久,吴小发一家三口惨遭灭门。
二、单人作案动机成疑,警方刻画疑凶特征 偏僻乡间竟然发生罕见大案,当地警方封锁现场,层层上报案情。案发不到三个小时,省、市、县三级刑侦力量全部达到案发现场,公安部也派出刑侦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侦破。
有一省级刑侦专家通过细致现场勘查,推测了案发情形。
作案者应为一人,此人年轻体壮,臂力惊人。他应该是在当天晚上7点左右来到石灰厂,并跟众人照过面。他最大可能是来找吴小发的。因为吴小发去岳父家不在,他可能就在附近等候。他应该同吴小发有某种过节或受人请托办事,在见到吴小发后,俩人发生激烈争执,他将骑摩托送他的吴小发杀死在路上。
他因为和石灰厂里人见过面,就起了杀人灭口之心。于是返回石灰厂,就地取材,手持木棒,一脚踹开大门,首先袭击了坐在客厅里的老板娘陈小润。陈小润惊慌之中跑出门外,被凶手击打身亡。动静惊动了从电视房出来查看动静的老板汪世书,他刚走到客厅,就被凶手迎头一击打倒。
此时左右房间里还有三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如果此时他们齐心抵抗,尚有一搏。他们为什么放弃了抵抗?
专家分析一是因为这三个男人已年过六旬,都是单身汉,性格老实懦弱,此时应该吓得魂飞魄散,二是还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凶手是来找老板家麻烦的,有一种明哲保身想法,因此凶手就有了一个一个击杀他们的机会。
凶手作案后,恐怕还有人活命,又用菜刀逐个补刀。然后开始疯狂地翻找财物,他找得很仔细耐心,凡是可能藏钱的地方被都翻动过。最终在死去的老板娘身上搜出了3000多块现金。
这位专家结论是,这是一起侵财和个人矛盾混合在一起的激情杀人案。先由个人矛盾引发,犯罪逐步升级,演变为杀人劫财大案。
专家条分缕析,认为凶手应该有以下特征:
1、他非常熟悉环境。
凶手对每个房间结构、物品、居住人了如指掌。他在杀了吴小发后,竟然有杀死其他七个人灭口的想法,这其中还有4个男人,这个想法确实够疯狂,充分说明他在下手前应该评估过双方力量,对房间里几个男人的年龄、性格、力量、心态有着充分了解。如果不是熟人,哪来这种极端自信?
石灰厂地处偏僻山里,人烟稀少。月黑风高夜,外地一个陌生人是断然不会选择冒昧前来居住了8个人的石灰厂作案。
2、他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
凶手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心理素质,他全程戴手套作案,竟然在现场没有任何遗留物,包括生物检材。他将现场里的四个手机全部抠出电池和手机卡,就地扔掉。这个举动似乎表明他是一个惯犯,起码和公安机关打过交道。
3、他是某个或多个死者的熟人。
凶手在棒杀死者后,做了一个多余的动作。他在房间里七个被害人脖子上狠狠砍了一刀,甚至连9岁孩子也不放过。唯恐被害人不死,绝不能留下活口,这充分说明就是熟人作案。
专家对凶手刻画思路清晰,丝丝入扣。根据这些意见,警方很快确定排查范围,对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摸排。
原想这起血案应该不久大白于天下,但事实并非如此。
三、案情扑朔迷离,网传凶手自首
2008年1月4日,也就是案发一周后,某权威媒体曾以“湖北警方初步锁定红安灭门案疑凶”为题,详细报道案件情况,并引述当地警方言论称“作案时间和作案嫌凶已初步锁定,案件性质也已初步确定”,似乎破案在即,但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再没有正式消息。
直到2018年4月,网上有传言说本案已经侦破。
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有个当地人与吴小发有矛盾,雇凶杀人,原本只想杀死吴小发一人,谁知凶手杀红了眼,最后将石灰厂里人团灭。凶手在拿到佣金后,十年后得了癌症又找雇主要钱,雇主不给,凶手就自首。凶手现在已经死于癌症,意外的是雇主也死在看守所,据说有关部门曾对雇主家属进行过赔偿。凶手和雇主已死,警方很难找到完整闭合的证据链,无法结案,也无法公布案情。
近年来,随着刑侦技术日新月异,很多陈年积案取得重大突破,潜伏多年的凶手被绳之以法。相信当地警方一定能将这起大案彻底侦破,真正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iqoo10pro赛道版和传奇版后壳区别?
后壳区别,就是素皮和有机硅皮革的区别。
赛道版采用了经典的碳纤维纹理元素,采用了特殊压纹素皮工艺,还原了赛车内饰的触感和体验,配合特殊的压印工艺处理,拿在手里细腻高级,更具有速度感,满满的速度美学。
传奇版延续了iQ00经典的三色纹元素,三条色带采用镶嵌工艺贯穿后壳,并采用全新工艺,将闪点等特殊纹理用于后壳,最终形成富有金属感的三色条纹。
请问现在埋线大概多少钱?
埋线提升的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
1、操作面积
2、埋线根数
3、所用的线材质量、类型等
4、医院、医生、地区等
无论求美者最终选择在哪里做埋线提升,安全是第一位,应先考虑正规医院的医生,毕竟术后效果的好坏和医生有很大关系。
埋线提升能保持多久呢?
这个答案其实在去年已经达成了共识。国外杂志PRS发了一篇近十年的回顾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无论你有什么方法,无论你用什么线,都会在6个月的时候出现明显的衰减,在12个月的时候大部分的求美者会觉得完全的实效。任何一个研究,都不能提供“长期有效”这样的佐证和结论,这就是埋线提升的现状。
有些求美者可能会问:现在不是有不可吸收线吗,为什么不能保持的更久呢?
从原理上看,埋线提升是需要锯齿和我们的组织双向不变的绞索在一块才有效,任何一个先松先断都会影响提升效果,我们能把锯齿线做的很好,但是我们改变不了组织的物理特性,它到一定时间之后就会拉长,就会断裂。
这就相当于你运输一个比较重的纸壳箱,你用手勾住它,打一个孔,可能你走几步之后这个孔就会变长,就会碎裂,纸壳箱还是会落在地上。一样的道理。
埋线之后产生的皮下的类似瘢痕的组织,它提供的让你衰老变慢的效果,那就因人而异了,和你埋的线也有关系。
总的来说:
如果您能接受埋线提升的“维持时间”的话,在适应症范围内,它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光电达不到的提升效果,它能达到;“动刀”提升做不到的微创,它能做得到。
欲了解更多埋线提升的相关问题,可关注头条号:整形医生祝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