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短信app,如何看待15日三家公司发布社交软件呢?
感谢邀请!
2019年1月15日这一天,微信很忙,忙着封杀。这一天互联网上很热闹。因为三款社交软件集体在15号发布了新品。
它们3个分别是:今日头条旗下的:多闪APP,主打好友小视频社交。
罗永浩的聊天宝(原子弹短信),像是一个集合了子弹短信、趣头条、拼多多的大杂烩社交软件。
王欣的马桶MT,主打匿名打探秘密神器。
但是,微信成功封杀了他们的分享链接。
为什么会这样?很明显,别人抢生意来了,还是三家人,肯定要堤防,不能说微信有多LOW,商场就是战场,弱肉强食啊。
不管怎么样,在全民集体关注、热议中,这三款社交软件还是发布出来了,虽然并没有预期的那么成功。然后路人甲乙丙丁开始议论纷纷,包括王思聪。
这个被冠以“国民老公”的人,真的很会蹭热度,15号他在微博点评了新发布的这三个软件:都是垃圾,并且声称还不如做个INS图片+打赏的社交APP,匿名社交都是炒冷饭了。
有网友回复到:王思聪应该是微博最敢说的人了,怼天怼地哈哈哈哈哈哈;校长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和犀利。
还有网友打趣的说到,马桶,多闪,聊天宝我跟都注册试用了,他们都是非常非常好的社交软件,我跟在上面认识的朋友畅所欲言,聊了很久。意犹未尽之下,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并约定以后多联系。
对于马桶MT这个名字来说,很多人不喜欢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这个名字吧,土味满满,令人想象丰富,且没有胃口。整体感觉很LOW,就像整了一个大杂烩,而且关键他不是一个新品,老早以前有人就用过,但是体验感不是很好,如今又加了拼多多上来,还有聊天得现金等功能。所以部份人就目测。这个软件火不了!
匿名社交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产品,但是因为涉黄、涉爆的问题太多,随之而产生的监管风险也比较大。至于罗永浩的聊天宝已是冷饭热炒,新意不大,市场空间也是未知的。
而且,重要的是微信已经统治了江湖那么久,覆盖面广,占尽了先机。并且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虽然很多人还是有不少的怨言,我们的朋友圈已经沦陷为广告圈。但是微信没那么快会被取代,但是即使这样,根据万物的运行定律,微信早晚都会被颠覆,只是时间问题。
就像QQ,在喧嚣之后,一样开始逐步沉寂。
昨天三个社交软件的集体发声也告诉大家:微信统治、垄断社交久矣,平静几年的互联网太需要爆裂的革命。可惜,马化腾有点固步自封,碾压式的镇压无情且残酷;方兴东所言有积极性,可是社交软件的地域性就是那样顽强地拒绝世界性;而王思聪痛快淋漓的批判,代表了恨铁不成钢的戏谑情绪。
虽然有看空的声音,但是还是有不少看好之声,觉得这是社交领域的新鲜血液。多闪短期还好,长期且走且看。再加上微信对这三款产品的集中封杀,未来的推广之路更为艰难。虽然这样,一定程度上它们三个还是成功的,起码在全民的集体热搜中,还是有不少人打算去下载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广告效应还是非常好的。
正如,王欣自己也强调,马桶不是对标微信,一是不是,二是不敢,我示弱。
对于封杀,罗永浩只是表示:微信,我想跟你聊聊。
所以,这三个软件你下载了吗?
哈哈,反正我个人还没有下载使用呢!
微信的发展现在确实也到了一个瓶颈期,至于能不能颠覆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啦!
子弹短信现在怎么样了?
「子弹短信」App 发布已经快一个月了。众所周知,老罗在锤子科技「坚果Pro 2s」发布会上推荐了子弹短信以后,仅 3 天,这个手机应用便得到 50 多家投资机构上门,1.5 亿投资,“第二天便启动 B 轮”,连续一周多霸占 App Store 社交榜和总榜第一名,用户量迅速突破 500 万,700 万。石破天惊,有一个堪称完美的开始。
老罗用全力推广「子弹短信」以及它的创始团队「快如科技」,他的各路朋友也在微博帮忙吆喝。携团队做视频直播,各种营销手段全用上。快如科技有了钱,广发英雄帖,猛招人,极速扩张,24 小时轮班倒,几天一个版本更新,完善产品功能。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强大的创业精神,可敬可佩。
期间,子弹短信遭遇大规模不明攻击,被竞争对手利用漏洞给新注册用户发送各种垃圾骚扰信息。这些信息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极度反常,摆明了“就只是垃圾信息,就是恶心一下你”。用户深受其扰,有人坚持,有人抱怨,有人离开。
抱怨的,有的是真用户。更多的是自媒体,也就是拿钱发帖的水军。一样的标题通稿,让我不得不做此猜测。它们的黑稿,和前面的攻击行为,相辅相成,任谁都会深受其害。
这个回合,看似是「恶人」赢了。
但可惜不要忘了,子弹短信仅仅是一个发布不到半个月的新产品,一切才刚刚开始,据说还有 80% 的功能没有做进去。有人说,被巨头盯上,并且不择手段扼杀,说明这个产品已经成了。
不过,子弹短信最近好像哑火了。除了在微博上转发一些「子弹聊天群」的二维码、表情设计投稿作为最简单的推广以外,几乎没有大动作。
老罗说即将上线他们公司一个天才产品经理“非常有效的”拉新方案,加上未来会接入支付宝,解决支付问题,又赶上节假日,再来一波爆量增长,争取用户量突破一亿,占据这个市场 10% 到 20% 份额,让周围的人都用上子弹短信。简直就是水到渠成。我不知道这是老罗的习惯性吹牛,还是营销话术。很好奇这个很牛的拉新方案是什么,为何迟迟不执行?需要提前做很多配套的开发工作、运营准备?很难?还是在等待时机?
最近几天,子弹短信里的垃圾骚扰信息又多了起来。不过,一般都是在通知栏出现骚扰信息,点击它,打开App,却看不到那条信息,就和什么也没有收到一样。应该是被后台系统秒杀了。可以看出,在上一轮攻击发生之后,快如科技在系统层面做的防骚扰机制起了效果,但看似这条路很长很长,还有无数的工作要做。
子弹短信依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 App,目前唯一可用的陌生人聊天群,我觉得不仅没什么意义,还特别讨厌
子弹短信可以在网页版上回复查看?
安全是相对的。腾讯和阿里巴巴,脸谱等科技型企业掌握公众的大量个人数据,有的服务器甚至在国外,你能说它不安全吗?再者网上有大量的黑客和他们传播的病毒,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完全保证不中招。还有国家安全机关为了调查恐怖分子信息要求相关企业提供公众的个人数据,你就不担心隐私被窥探?所以说企业在尊重用户权利的情况下数据隐私是安全的。
新聊天软件有没可能取代微信?
目前来看,很难有聊天软件可以取代微信,聊天软件也就是社交软件,社交软件最重要的一块就是社交关系链,社交关系链越强大,新的社交软件也就越难出来。
微信具有十亿多的用户,用户数量庞大是微信最大的特点,很多的用户的社交关系都在里面,假如这个用户突然使用另外一个社交软件,而别的用户都没有另外一个社交软件,他也就不会去使用其他的社交软件,社交关系链是用户选择社交软件最重要的原因,社交关系在哪款社交软件里面,用户就会使用哪款社交软件。
说实话,新的社交软件出来很简单,就是一个APP,搭建服务器,但是做起来却是很难,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子弹短信,在老罗在发布会介绍之后,迅速取得了火爆的下载量,下载数量剧增,似乎好像成为下一个打败微信的社交软件一样,但是没有过多久,下载量就是暴跌,用户逃离情况也是严重,为什么用户会逃离呢?新鲜感已经过去了,自己周围的朋友都没有使用微信,在子弹短信里面没有社交关系链,才会逐渐逃离子弹短信。
微信是腾讯最为核心的产品,就算有新的社交软件出来,腾讯也会用投资的方式投资入股,就好比腾讯投资部接触子弹短信一样,难道腾讯投资部是为了和子弹短信的人一起喝茶聊天吗?不至于这么无聊吧。最后也没有谈妥而已。
用户迁移新的社交软件成本太高,当年微信出来之后,如果不是QQ导流到微信,微信是没有多少用户的,即使是QQ给微信导流,微信也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来完成用户的积累和增长,这些都是可以显示用户的迁移成本太高。
打字不易,点赞评论说说的看法,关注科技小车,获取更多精彩回答。微信封杀聊天社交软件聊天宝马桶MT和多闪?
在我看来,感觉微信的封杀行为虽然对微信用户直接跳转这3款app造成了不便,但其封杀行为恰好显示出微信对3款app的重视和快速反击,反而助长他们的热度。
当然,热度究竟能不能真的转化成用户资源和市场份额,那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内行不会和外行辩论,狮子也不会整天盯着一群蚂蚁如果双方真的不在同一体量,或者3款app对微信无法产生任何影响,微信也就没有必要这么快速的反击了。
郭德纲曾经说过一个段子:内行要是和外行去辩论那就外行!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还得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学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与之类似,作为丛林之王的老虎、狮子之类的猛兽,也不会天天把蚂蚁当成自己的对手,吃不过来,吃掉了对自己也没多大用处,可能消耗远大于收益。能被老虎、狮子当成对手的,最起码得是鹿之类有逃生能力、反击能力的动物,而兔子之类的小东西,只能被当做口粮,没有做对手的资格。
而微信非常神速的封杀了3款app的链接,毫无疑问是在防患于未然,虽然此举有些受人诟病,但也显露出微信对这3款app的重视程度。
虽然微信确实是社交领域的霸主,但这3款app当然也不是蚂蚁,反而对微信确实有威胁挑战者张一鸣,产品是“多闪”,背后站着一大群拥护者,连yy创始人李学凌都表态支持,不过有趣的是,李学凌具体的表态方式是“发朋友圈”,居然还是没有绕过微信这个“霸主”。
作为原快播创始人的王欣,产品是“马桶”,也是一个自带热度的“大佬”,众多快播用户曾喊出口号“我们欠王欣一个会员”,一旦兑现,能量相当可观嘛。
三人当中,处境比较凄惨的是老罗,锤子科技先后被爆出资金、股权遭冻结,法人变更等等,一度引发网友“锤子科技要倒闭”的猜测,不过,越是处境凄惨,老罗越是需要打一场翻身仗,所以,作为子弹短信衍生产品的“聊天宝”,也可能集中了老罗手上的绝大部分资源,来试图从微信手中分一杯羹。
3款app的能量都不小,更何况,3款同时发布,类似于群狼战术,确实会对微信产生威胁,虽然不至于挑战其霸主地位,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微信也必须得重视一下。
封杀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噱头,利用得当,反而可能为3家带来收益互联网时代,点击量和热度,就是收益的基础。不管是正面新闻还是负面新闻,只要有热度,就可能带来收益。
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把?在昨日发布app之后,相应的新闻立刻上了热门,包括微信封杀的举措,也同样是个大热门,具体给3家app带来了多少热度虽然不知,却毫无疑问增加了3家app的曝光率。后续该如何使用这样的曝光率,就看各自的市场策划如何应对了。
所以,微信的封杀行为虽然可以看做是对这3家app的阻碍和反击,但究竟会给它们造成伤害还是带来益处,还要看后续的市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