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产二代永久免费安卓,您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
对王安石这位历史人物,我有所了解,特别对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形成有所了解。
因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鄞州区)当过三年县令,而我老家也在鄞县,听到过不少王安石在鄞县的治理事迹。同时,也读到了他在鄞县期间创作的一些诗。
一、王安石在鄞县的政绩
王安石在鄞县的施政,一切围绕改善民生,重在富民,百姓获得感强,其政绩非常明显。千年来始终深受鄞县百姓的爱戴。‘王安石之于鄞县,则奠定鄞县千年发展之路’
公元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其时才26岁,三年后升迁离开。
來鄞县的路上,经过杭州,写下‘不畏浮云遮望限,只缘身在最高层’的传世名句。
在鄞县,他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修浚东钱湖,建造王公塘
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到任后的第一件大事,是考察了辖内民情和地理状况。
他发觉鄞县虽然地域广阔、江河遍布,又临海边,可却常遇干旱。他询问当地百姓和实地勘察后,知道了干旱的原因,是由于河道淤塞不流通造成的。于是随即动员百姓,利用冬闲大兴水利。今浩瀚的东钱湖便是当年兴修的水利工程。
他还在今北仑大碶和穿山海边,修建了海塘,有效地抵御了海浪的侵袭。后人称之为‘王公塘’。
至今,当地百姓还流传王安石修东钱湖时的一则故事。
当初治理钱湖,需要大量的费用,王安石采取了全县境差役费分摊和要求富商们捐资的办法,可这只是解决了一半经费。如果向湖区内的灌溉受益户收取另一半,对佃农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王安石调查中发现,离东钱湖不远处的地方,如丘隘、五乡、潘火等地,有许多财主,明明属于受益户,却隐匿不报,推说,钱湖水不经过他们那里。
王安石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看到有个妇人正在河埠头淘洗谷米,淘出的砻糠(稻糠)屑浮在河面上,缓缓漂向下游。
他灵光一闪,吩咐手下在东钱湖的最高塘口处抛洒大量砻糠,然后派多人去邱隘等地查看。
砻糠途径漂浮的地方,就是受益户。财主们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报出受益田面积,并据此缴出分摊费用。这样,不但佃农的负担大大减轻,而且湖区灌溉面积从原来的300公顷,增加到500公顷,由此增加了政府税收。
第二件,兴教育,办学校。
1048年,他将鄞县孔庙改为官办学校。自此‘勤县始有县学’。
为了找到好老师,王安石东访西问,终于请来了五个饱读诗书老先生,史称‘庆历五先生’当老师,使县学顺利开学。
王安石办学以后,‘开千年学风’,遗泽至今,硕果累累。仅南宋至清朝,鄞县科考及第者如群星灿烂,出进士1184名,其中状元6名,榜眼5名,探花1名。
第三件,推行青苗政策。
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佃农们最困难的时候。佃户一边没粮吃,一边还要下田禾秧苗,许多佃农只好借高利贷,苦不堪言。
王安石就以轻微利息把粮食贷给农民,约定秋后归还新粮。他还整顿户籍,试行保甲制度。
王安石在鄞县推行的水利、青苗、保甲政策的改革实验,为他以后推行全国性的变法,积累了初步经险。可以这么说,王安石的改革大业始于鄞县。
二、王安石留在鄞县的诗
王安石在鄞县期间写了多首诗。这些诗似乎不见精心雕琢之处,随意自然。这和他为了造福治下黎民,亲身亲历与百姓同甘苦有很大关系。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天童山溪水》)。
天童山离东钱湖约10公里处。当年,王安石为考察钱湖水流向,经东吴至天童,登上天童山而作。
王安石上任伊始,即跋山涉水,调查研究,十几天行程数百里。一日舟行姚江,江南山水让他这个临川人赞叹不已:
轧轧撸声急,苍苍江曰低。
吾行有定止,潮夕自东西。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神明。
唤取仙人来往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他行走在深山野岭中,借住在山岙孤村里,诗情不减:
村村桑柘绿浮空,
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欲尽,
青山捧出梵王宫。
从最后两句诗看,王安石去游览过天童寺。天童寺三面环山,正面的进山路上两边都排着高大松林,现今也是。
在鄞县,王安石写下的最伤感一首诗,是《别鄞女》。这是为他死去的女儿而作:
行年三十已衰翁,
满眼忧伤只自攻。
今夜扁舟来决汝,
死生从此各西东。
王安石与夫人,在鄞县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取名王堇,小名鄞女。
鄞女‘未满月而笑,未周岁能言’,特别聪慧可爱。然而,2岁不到生了重病夭折。
王安石写完此诗后,便离开了鄞县。多年以后,他仍对鄞县这块土地,和早早夭折的女儿,有着深深的怀念:
孤城回首距几何,
忆得好处长经过,
最思东山春树霭,
更忆南湖秋水波。
三年飘忽如梦寐,
万事感激徒悲歌。
应须饮酒不复道,
今夜江头明月多。
西汉皇太后窦漪房的简介?
窦漪房这个名字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说窦太后,那我想绝大部分都知道,随着前几年黄晓明的《大汉天子》和林心如的《美人心计》的热播,窦太后也被世人熟知。但是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大汉天子》的窦太后是一个热衷于权力,并纵容自家的子侄祸国殃民的主,而《美人心计》中的窦太后却几乎就是一位完美的贤后。那么在真正历史上的窦太后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
普通农家女,因缘得以进宫侍奉吕后窦漪房史书对其生辰并无记载,只知她大概是高祖初年出生在清河郡观津县。其父据说乃秦官,后因秦末动乱选择辞官归隐,但好景不长就其父就因在去河中垂钓的时候不幸落于水中而溺死。之后窦漪房就只得和自己的哥哥窦长君和弟弟窦广国相依为命。
就这样窦漪房度过了复杂而又困难的幼年生活。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掌大权,而就在数年后吕后为了充实后宫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征集平民清白的女子入宫。如此窦漪房就得以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入宫为宫女,并被分配到了吕后的身边做贴身侍女。
无心插柳柳成荫,误入代国开启传奇的一生后在做吕后多年的贴身侍女之后,由于窦漪房并不得宠,所以并被吕太后放到了要赐予诸侯王的那一批宫人中。本来窦漪房是想让主管分配的太监让他帮忙将她分配到离她家最近的赵国。但是谁料太监不知是忘记还是故意,他把窦漪房分配到了要赏赐给代王刘恒的队伍中。
而后窦漪房虽然知道但已无力回天,皇命难违最终她只能走向代国的队伍中。当然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代国不知何缘故,代王刘恒对于窦漪房那是万分的宠爱,窦漪房在代国没待多久就为刘恒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后世闻名的馆陶长公主刘嫖。
之后在公元前187年更是为刘恒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世的汉景帝刘启。而数年后又生下次子刘武,也就是后世的梁王。不过此时的窦漪房地位并不高,她只是刘恒的宠妾,此时最受刘恒喜爱的还是他自己的那位王后。
文帝刘恒登基,宠妾母凭子贵一跃为中宫皇后公元前180年独掌大汉数十年朝政的吕后病逝,而随着吕氏外戚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吕后的去世,曾经被压制数十年的刘姓皇族和忠于刘氏的汉臣们开始了疯狂的反攻。最终吕氏一家被全部诛杀,刘姓皇族重掌汉权。
而后陈平和周勃等人商议决定拥立代王刘恒为帝。公元前180年刘恒登基为帝,在数月后有重臣向刘恒上奏请求立刘启为太子,而后刘恒准其所奏,于前179年立为太子。同时生下刘启的窦太后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刘恒册封为中宫皇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窦氏家族开始崛起在窦漪房成为皇后后,她失散的兄弟们在风闻她做了皇后,并都来到长安前往认亲。后窦家在经过窦漪房的考验后,终于被承认,而后窦漪房的哥哥和弟弟相继被刘恒赐予了很多的田产和钱财。
在成为皇亲国戚后,窦家的地位是一路攀升,随着地位的上涨,他们的生活随之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接触都是些达官贵人,而且由于他们都从小就没有受到什么教育,所以刘恒还特意让一些德高望重的夫子教导他们。也就是如此最终窦氏的两兄弟大多都成为谦逊的正人君子。
因病失明,渐失宠幸不过好似老天对于窦漪房有些故意为难之意。中年的窦漪房本可享受着无限的富贵,但不辛的是在某一天窦漪房突然因病失明。而随着窦漪房的失明,她开始失去了刘恒的宠幸。
由于她是太子刘启的生母,再加上朝廷重臣袁盎的支持,所以她并没有失去皇后的宝座。不过她虽然保住了皇后的位置,但刘恒却再也未宠幸于她。
其子为帝,自此权势滔天公元前157年刘恒去世,窦漪房的儿子登基为帝,是为汉景帝。之后窦漪房由皇后升为太后,而窦漪房的弟弟窦广国封为章武侯,同时窦长君的儿子窦彭祖也被封为南皮侯。自此不但窦太后的权势滔天,窦氏一族也开始权倾朝野。
但是窦漪房虽然因为刘启的存在而变得荣耀无比。但是窦太后喜欢的确不是刘启,而是梁王刘武,在窦漪房荣升太后后,她不但赏赐刘武大量的财宝,更是赐予国土四十余县。而且窦漪房还想在刘启死后让刘武继位。
记得在某一年刘启喝醉酒的时候,他口不择言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他死后会将皇位传给刘武,而刘武和窦太后听到这个承诺,那是开心无比啊。只是显然这句话只是刘启醉酒所言,他显然不会将皇位给自己的兄弟,但显然话已经说出去了,君无戏言啊,不好好在最后他靠窦婴才将此时糊弄了过去。
但是窦太后显然还不放弃让刘武当皇帝的幻想,她几次三番明里暗里的让刘启答应让刘武日后做皇帝,当然最终都被刘启或者其他臣子所拒绝。
而在晚年窦太后的权势则更为强大,一方面因为她的窦家都在朝廷担任要职,另一方面刘启也十分孝顺窦太后,所以在景帝一朝窦太后的权势都是最大的,当然绝对是比不多吕后的。
太皇太后,因病去世公元前141年,刘启去世,刘彻登基为帝,是为武帝,而窦太后则又变成了窦太皇太后。由于当时刘彻尚年幼,所以此时朝中的大权几乎都为窦漪房所掌控,在此时她的权力才真正能跟当年的吕后相比。
比如当年武帝想推行新政之时,喜欢黄老之说的窦漪房就强烈反对,最终导致武帝新政失败。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窦漪房权势已是无人可挡。不过此时的窦漪房已是快油尽灯枯,最终在公元前135年窦漪房驾崩于长安。
可以说真正历史上窦漪房这个人不像电视剧说的那么好,也不像电视剧说的那么差。她虽晚年因为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做皇帝,有些许的犯糊涂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窦漪房作为辅佐两代帝王的功臣,她对于西汉的贡献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她在的那段期间一直坚持采用黄老之说去治理西汉,因此在武帝之前西汉才能越变越富有。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份底蕴,最终武帝才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持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才打出了强汉的名声。最后实际上窦氏一族对于大汉明显是功大于过的,相比吕氏和薄氏外戚,窦氏的所作所为真得就是君子啦。
手下的人做事总是做不好但态度很好?
当然不应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帮他(她)完成工作,下属以后还是做不好,久而久之,反而会对你产生依赖性,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不利于工作能力的提升,而且也会增加你的工作量,当你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下属都不能替你分担,到时候再纠正,可能就难了。
既然你说你的下属态度很好,那我觉得你应该给他(她)一个成长的机会,我有几点建议:
1.让下属发现自己的问题
当发现下属的工作有问题时,不要直接告诉他,应该让他自己找出问题所在,这样有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就会自己多注意。
2.及时给予指导
下属找出自己的问题后,他可能会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解决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这时候就需要给于他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不然如果放任他自己琢磨,不一定能琢磨出来,反而可能浪费时间,耽误工作的进行。
3.合理安排工作
知人善用,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来衡量,如果明显不是在下属能力范围内的工作,就不要交给下属去做,不然就是强人所难了。另外,人无完人,作为领导不要过于苛求下属,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为他安排最适当的工作,才能产生最大的效能。
4.信任并鼓励下属
既然把工作交给他,并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就要信任他能够完成,并完成好,适当地给予一些鼓励和肯定。要知道,领导的鼓励和肯定对下属来说非常重要,会让他们充满信心,更坚定自信的做好工作。
还是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我入职上家公司没多久,公司准备启用一个管理系统,在正式启用之前,需要进行一个培训。当时,我们经理直接让我去参加培训,并且表示以后这个系统的财务事宜都由我负责。我虽然有些忐忑,但为了不辜负经理对我的信任,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刚开始有些生疏,会遇到各种问题,经理也会给我一些指导和意见,后来越来越得心应手,当有其他部门的同事来请教时,我们经理都会说:“找xx,她用得好。”听了这话,我心里非常得意,也越来越有信心去完成各种工作。
所以,当下属某项工作完成的不如你意时,千万不要想着去替他完成,这样对你们都没有好处,要注意引导,并给予适当的肯定,慢慢的一定会有所进步。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汇率的本质是什么?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按照通俗的来理解,就是把外汇货币比作商品,而用自己国家的货币去购买!这就叫汇率!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本人认为,你要搞清楚汇率,你首先的理解什么是货币;通俗来讲,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的统称。随着货币的发展,每个经济体或者国家都有各自的主权信用货币,比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英国的英镑等。
一、主权货币和贸易的需要产生汇率这些主权货币只能在自己的国家或某一个特定的的经济体里面使用。由于全球的贸易的发展,一般都是用本地的货币进行结算,而这些货币又不能在别的国家使用,或者不方便交易,就产生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国家货币兑换的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需要!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汇率。
二、汇率的强弱当然,每个国家或者经济体发达程度不同,这就业产生了货币相对的强弱,你比如下图的汇率关系!
这个是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你比如中国人想要去美国旅游,你需要现金的话,那么你需要花费664.21元人民币。所以,他们之间的比值就是USD/CNY=6.64210。通俗来说,就是我们6.64元才和1美元是等值的,所以,在相同币值的情况下,美元比人民币值钱!
这是其他国家货币之前的比值。
下面就是美元兑人民币的价格走势图!
这既是说,为什么理财要做全球化的配置!因为,你持有的美元资产或者人民币资产都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升值和贬值!当然,这些可能很多并没有意识到这些。
如果说起货币兑换的历史,这就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说起,由于篇幅较大,喜欢研究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今天不展开。
每个经济体发展程度不同,所以,美个国家的货币之前的比值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和两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例如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如果美国经济相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比较强势,那么美元就会升值,而日元相对于美元就会贬值!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作不易,点个赞,再加关注鼓励一下在走呗,谢谢各位!
亚当斯密国富论目录?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起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
第二节 起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二节 论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土地生产物
第三节论总能提供地租的生产物与有时提供有时不提供地租的生产物这二者价值比例的变动
前四世纪银价的变动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
怀疑银价仍在继续跌落的根据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
改良的进展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
本章的结论
第二篇 论资财的发行及其蓄积和用途
序论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不同国家中财富的不同发展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第一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第二节 根据其他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也不合理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对于欧洲有什么利益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的唯一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一节 论国防费
第二节 论司法经费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一项 论便利社会商业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便利一般商业的
第二项 论青年教育设施的费用
第三项 论各种年龄人民的教育经费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本章的结论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一项 地租税即加在土地地租土的赋税
第二项 利润税即加在资本收入上的赋税
第一项和第二项的附录
第三项 劳动工资税
第四项 原打算无区别地加在各种收入上的税
第三章 论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