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战争中文无敌版,有什么好看的古代战争电影值得推荐?
古代战争型的电影你要国产的还是国外的?
国产片子推荐
《见龙卸甲》三国时期的影片,讲述由赵云的命运,刘德华扮演。
《英雄》由李连杰,梁朝伟等巨星出演的战国时期的片子,战国末期七雄并起,画面相当壮观。
《荡寇风云》由赵文卓主演,讲述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与戚家军的故事,值得一看。
国外的影片有
《指环王》魔幻世界的战争,很亮人眼球,巨制大片值得一看。
《斯巴达300勇士》波斯王国远征希腊的战争,讲述了斯巴达勇士的无畏精神。
《勇敢的心》讲述了13-14世纪,苏格兰起义与英格兰统治者的斗争故事。
北宋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王朝?
最初,古代“大一统”的标准就是:占领汉地九州!
在战国后期的《禹贡》中,九州指的是冀、兖、青、徐、扬、荆、 豫、益(梁)、雍。九州的大概区域,如下图:
后来,九州又多次发展变化,形成了12个州,如下图。
再后来,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我们大一统的最低标准就成了占领原秦朝的所有土地。如下图: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秦朝占领的疆域大概在燕山-阴山一线以南,贺兰山-横断山脉以东。如下图:
燕山-阴山-贺兰山一线,也是我国古长城的位置。如下图:
长城以南的地方,就是我们农耕政权所生活的地方。以北地区,不适合种地,是游牧民族生活区。对于哪里,我们也不感兴趣。只有在国力特别强盛事,才会西出贺兰山,占领河套地区,进而挺近蒙古高原和新疆盆地。
长城一线位置地势险要,对我们特别重要,是农耕政权防御游牧民族进攻的战略要地!失去对这一代的控制,我农耕文明将会受到游牧民族的挤压。政权不稳。也是因此,只有占领这一线以南的所有地域,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
再看北宋,作为唯一一个小于秦朝版图的朝代,真不能算是大一统王朝。
北宋失去了对燕山一带(幽云十六州)和贺兰山一线的控制。宋朝已经没有防御游牧骑兵的天险。北方的游牧民资再要南下时,就是一马平川了。北宋没有实力将游牧民族赶到长城一线,就不算是大一统王朝。
更重要的是,北宋没有统治所有汉人。在西夏和辽国境内,还有八九百多万汉人。这些人也在继续传承着中华文化。西夏、辽和北宋算是对峙的三个政权,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土地上有三个政权,任何一个都不能算是大一统。
(文|勇战王聊历史)
俄国末代皇室罗曼诺夫家族还有后人吗?
当然还有后人存在,而且还不少。肥鹅之前写过一篇《流亡的皇族——俄国革命后,罗曼诺夫家族的命运》就讲述了俄国皇室家族成员逃过俄国革命之劫后的人生。
尽管,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嫡系血脉被苏俄革命党人斩断了,但作为皇族旁系的诺曼诺夫家族仍然有许多人流亡海外,活了下来。
1938年时的罗曼诺夫家族族长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大公(1917—1992)
弗拉基米尔·罗曼诺夫在流亡海外的俄罗斯人中地位崇高,他是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的第三子和唯一的儿子。1924年他自封为全俄皇帝并与维多利亚·费奥多罗夫娜完婚(她是一位出身英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的公主)。尽管他出身高贵,拥有俄罗斯皇室血统,但革命后俄国君主制被推翻,因此他自封的皇帝并未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1924年他从父亲那儿继承了大公的称号,并在1938年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皇族的族长。
1933年,安德烈·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前排右)和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前排左)从法国巴黎达鲁街上的俄国教堂出来
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
鲍里斯·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1877—1943)是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和玛利亚·帕夫洛芙娜女大公的第三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子。 二月革命爆发后,1917年9月他与兄弟姐妹一起乘坐火车去了基兹洛沃茨克。1918年8月,他被布尔什维克党人逮捕,但不久被安德烈·格里戈里耶维奇·施库罗将军的白卫军解救,随后逃到了卡巴尔达山区。 1918年9月,他曾在黑海沿岸的阿纳帕市短暂的逗留过,而随着克里米亚被布尔什维克党人解放后,他再次搬到了基兹洛沃茨克。1919年,他通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辗转到了巴黎,随后移居意大利,而次年又回到了巴黎。
1910年,身穿戎装的安德烈·弗拉基米尔罗维奇大公
安德烈·弗拉基米尔罗维奇大公(1879—1956)是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和玛利亚·帕夫洛芙娜女大公的第四子,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子。 二月革命后,他随母亲和哥哥鲍里斯居住在基兹洛沃茨克。1918年8月7日,他们兄弟俩被逮捕并被押往皮亚季戈尔斯克,但转天他则被释放。同年8月13日,他与兄长鲍里斯和副官费奥多尔·费奥多罗维奇·库别上校一起逃进了卡巴尔达山区,在那里他们一直躲藏到了同年9月底。10月,他们到达了阿纳帕市,而随后搬到了基兹洛沃茨克并在这里一直停留到1919年12月;1920年2月,他们辗转到了巴黎。
1922年9月3日,女公爵妮娜·格奥尔吉耶夫娜(1901—1974)与帕维尔·亚历山德罗维奇·恰夫恰瓦泽公爵在英国伦敦结为连理。妮娜·格奥尔吉耶夫娜·罗曼诺娃身体里流淌着俄罗斯皇室的血液,她是格奥尔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和玛利亚·格奥尔吉耶夫娜女大公的长女,她的母亲是希腊和丹麦的公主;自从出嫁后,她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是在美国度过的。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大公(1866—1933)是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和奥尔嘉·费奥多罗夫娜女大公的第四子,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孙子。二月革命后,军队中服役的所有罗曼诺夫家族成员被勒令解除职务,而他于1917年3月22日被军队除名。在临时政府的许可下,他在克里米亚的埃托多尔海角定居,在那里他先后遭遇了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政变、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以及德国干涉军占领克里米亚半岛,在此期间,罗曼诺夫家族在此享有相对的自由。1918年底,德国宣布投降后,德军从这里撤出,该地区暂时归白卫军控制,皇室成员一度获得了完全的行动自由,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在家人未到齐的情况下,就只身离开了克里米亚前往了巴黎(他的长子于1918年12月11日乘坐英国军舰离开雅尔塔),达到巴黎的他打算参加巴黎和会上的俄罗斯代表团,在未能说服俄罗斯的前盟友们帮助反对布尔什维克党的白卫军后,心灰意冷的他就此留在了法国,至死都再未回到过故土。
萨克森-科堡-哥达的维多利亚·梅丽塔(1876—1936)是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大公(1876—1938)的第二任妻子,出嫁后更名维多利亚·费奥多罗夫娜·罗曼诺娃。她出身高贵,是英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阿尔弗雷德王子的次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父系血统)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外曾孙女(母系血统)。二月革命后,1917年夏天,她随丈夫和女儿一起到了芬兰,他们的小儿子弗拉基米尔便出生在芬兰。20世纪20年代这对夫妇在欧洲游历,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同样流亡在外的其他俄国皇室成员。1924年,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作为皇室中的长者获得了俄国皇帝的称号,而维多利亚·费奥多罗夫娜则成为了皇后,尽管他们的称号受到了其他皇室成员的排斥。
20世纪20年代的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大公一家的合影
玛利亚·帕夫洛芙娜女大公(1890—1958)是帕维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和希腊公主亚历山德拉·格奥尔吉耶夫娜的女儿,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女(父系血统),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外玄孙女(母系血统,她的祖母奥尔嘉·康斯坦丁诺夫娜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皇后)。1917年9月19日,她嫁给了前俄国皇室廷臣米哈伊尔·普佳京的儿子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普佳京。十月革命爆发时,她硬怀有身孕,无法随家人撤离。1918年6月15日,她在巴甫洛夫斯克生下了儿子罗马,并将孩子留给婆婆照看,随后与丈夫一起经罗马尼亚辗转到巴黎。1919年7月29日,她的儿子罗马因肠道疾病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夭折。在流亡期间,她曾一度靠女红度日,先后在德国、瑞典和西班牙居住。1923年4月29日,她与丈夫离婚。在她兄弟德米特里去世之前,她与前者长期保持着乱伦关系。她曾在美国居住了12年,期间撰写了一本十分畅销的回忆录,之后她去了阿根廷。
克谢尼娅·格奥尔吉耶夫娜(1903—1965)身上流淌着俄国皇室的血液,她是格奥尔吉·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和玛利亚·格奥尔吉耶夫娜女大公(希腊及丹麦公主)的小女儿,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曾孙女。十月革命爆发后,克谢尼娅与母亲和姐姐离开了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们居住在英国。
费奥多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1898—1968)是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和克谢尼娅·亚历山德洛夫娜女大公的次子,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孙子(母系血统)和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嫡曾孙(父系血统)。十月革命后,他随父母、兄弟以及其他罗曼诺夫家族成员被软禁在克里米亚的埃托多尔海角。1919年4月11日,他随家人乘坐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马尔堡”号离开俄罗斯。流亡的早年间,他与妹妹伊丽娜·亚历山德罗夫娜和妹夫菲利克斯·菲利克索维奇·尤苏波夫公爵(他亲自参与了刺杀妖僧拉斯普京的行动)一起居住在法国巴黎。
奥尔嘉·安德烈耶夫娜女公爵(1950年出生,现居英国伦敦)是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与第二任妻子英国女人纳丁·希尔维亚·爱达·麦克杜格尔的独女。她是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大公和克谢尼娅·亚历山德罗夫娜女大公的孙女。自1980年以来,她一直是罗曼诺夫家族成员联合会的委员,她也是每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俄罗斯夏季舞会的赞助人之一。2017年12月3日,她当选罗曼诺夫家族成员联合会主席。
如有疏漏,还请多多斧正。
我是肥鹅,一个热爱历史的码字鹅,请切莫吝啬您的赞,它将是俺不断前行的动力!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有机会赶跑英军吗?
回眸近代百年史,知近代中国落后之根源。
我们之所以关注第一次鸦片战争,不是因为关注鸦片战争本身的胜负,而是这次战争代表的意义——近代中国的开端和对中国后世的深远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还是有很大的机会赶跑英军,那时候的英国军队只有几千人,虽然在海上来去无踪,但是那时候的清王朝也算比较稳定,道光皇帝虽然不算英明神武的君主,但是也和荒淫无度挨不上边,属于典型的守成君主。
在鸦片战争之际,中国大部分清军官兵还是比较英勇作战的,很多英勇的官兵也在战争中誓死不退。道光皇帝如果死撑着,英军那几千号人也没办法,虽然他们能在海上来去无踪,但是清王朝本来就不怎么重视海防,甚至说不是不重视,而是忽视海防。
如果英军到达陆地,道光皇帝只要指挥得当,也有很大可能消灭这只英国军队,毕竟道光时期的清王朝国力和咸丰时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失去整个江南地区和江南经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国力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
打赢了又如何?
鸦片战争输与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教训。
结果呢?
中国就是输了,中国也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中国在鸦片战争时期唯一做的事就是签订了南京条约,赔了一大笔银子。
至于正视英国、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至于自强、至于变法、至于开放港口了解西方通通没有,中国依然处于封建社会,和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没有丝毫变化。
本来洋务运动就应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展的,但是道光皇帝的无能,导致中国失去了近代化最宝贵的二十年,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国力大衰,没有任何底气来对抗西方列强了。
近代中国失落了很多宝贵的机会,如果说乾隆皇帝只是初露苗头,那么道光皇帝就是刻意的视而不见。战败了还是惨败,这还不去吸取教训,这才是中国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所以,当中国被英国的“坚船利炮”轰出封建时代,被迫走向近代工业社会的时候,中国人的脚虽然也一起步入了近代,但是中国人的脑袋却一直留在了封建时代,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在晚清时期,整个中国,整个社会,整个民族都开始腐化,就像谭嗣同说的,变革自我流血始,鲁迅也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中国那时候患的是思想病,而不是身体有病。只有经过谭嗣同、严复、陈天华、梁启超、邹容、陈独秀、鲁迅等等这些思想大师和启蒙大师的几代努力,中国才真正脱离封建社会枷锁,开始真正进入近代社会。
所以鸦片战争赢了不重要,输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在其中学到什么。
更重要的是,身体有病,好歹还可以治一治;但是思想得了病,病人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得了病,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唐宋元明清大宋被我们视为正统朝代?
看一个朝代是否属于大一统朝代,不能把今天的中国地图生搬硬套到古代,而是要以当时华夏文明覆盖的地域是否被统一的政权管辖作为首先要标准。所以,宋朝属不属于大一统时代?我们应当把北宋和南宋分开讨论。
一、统一王朝和分裂时代的的概念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个观点应该不会有争议吧?既然大家都认同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那么就是已经把卫国忽略了。因为卫国是周天子分封天下之后存在最久的一个诸侯国,秦始皇灭六国时,并没有灭掉卫国。不过卫国当时已经向秦称臣了。但不管怎么样?不受秦朝直接指挥。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把卫国国君废了,卫国才算真正灭亡。不过,你不能说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不能把秦朝定义为分裂时代。
汉朝时期,起初,匈奴人南侵,控制了阴山以南的部分地区,更有闽越、南越国独立于南方。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打败了匈奴,抢回了北方边境,消灭了南方政权。但我们也不能说汉朝的大一统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所谓分裂时代,不是指小部分国土被异族侵犯,没收收复,也不是指国家之内有多个政权,而是指国家领土主体本身分裂为多个已经构成实际承认的政权。比如三国和南北朝。而且一定要注意,是当时华夏文明所覆盖的国土,不是汉唐的在异族地区设立的管理机构,如都护府。也不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管理机构,如奴儿干都司。这些地区在当时只属于政权上的统治,不属于文明的覆盖,属于华夏文明向四周的扩张。如果没有被中央王朝控制,不能成为分裂。
二、北宋属于大一统时代北宋时期,是在五代十国大分裂的局面下形成的统一。之所以成为大一统王朝,是因为北宋统治的疆域基本恢复了秦始皇打下的疆域,也基本恢复了汉人定居的传统地域。这块疆域是华夏王朝赖以生存并发展的基础。虽然说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但只能说是疆域缩水,不能说是国家分裂。况且,汉唐时期对汉人传统统治区以外的管理方式与内地的郡县制、州府制完全不同,人口结构更是大相径庭。比如,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威武郡王郭昕留守的只有两万余唐军,而西域其他民族的人口起码过百万。说白了,这些地方从古代封建王朝的视角上看,不是国土,而是殖民地。
和北宋王朝并存的几个政权,并不是中原政权,而是异族政权。所以,不能成为分裂局面。契丹人本是东胡人后裔建立的政权,他们有着自己的游牧和渔猎文明,有独立的语言、文字、信仰。况且并未在传统汉人的地域内建立国家,而是通过武力入侵,抢掠了部分汉人的土地。西夏本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整个政权的崛起,直接切断了汉人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这只能说明,汉唐时期,河西地区并没有被完全汉化,而是汉人和其他民族杂居的局面。
但无论怎么说,汉人政权控制着统一的汉人传统国土,异族政权并存于同一时代,不是国家分裂的证据。北宋把华夏文明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繁荣阶段。
三、南宋时期,是个分裂时代。我认为南宋时期是个分裂时代,不仅仅是因为政治的分裂,还有国民意识的分裂。当然有人会问,依照上面的观点,南宋时期也是异族入侵,国土缩水而已,为什么会认为是分裂时代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1、疆土和人口
靖康之役之后,宋军和金人打了几十年仗,最终促成了绍兴和议。宋朝丢掉了淮河以北的大片疆土,从此偏安东南,日渐衰微。要知道,金人占据的中原正式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汉族人的腹地,也是历朝历代的龙兴之地。而中国古代的人口主要就集中在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上。南宋王朝逃亡临安,丢掉了何止半壁江山?如何还能代表当时华夏子孙。
2、统一文明的分裂
之所以说,南宋时天下分裂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另外一个信奉华夏文明的政权出现了。这个政权先是伪齐,后是金国。伪齐我们不用多说了,因为本身就是汉奸建立的伪朝廷。而金国就是一个靠武力征服汉人,却被最终变成汉人的典型。请注意,金人虽然是最终被汉化的女真人,但并不影响女真族群还存在于东北地区。《金史》记载:
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
也就是说,金人和辽人完全不同了,他们拿自己和唐宋并立,开始书读儒家经典,学习汉人治国理念。到了金国后期,基本上很难分清楚金人与汉人了。占有整个中原地区的金国融入了北方汉人当中。北方自诩为中央王朝的政权和南方自诩为正统王朝的政权对立,一样信仰佛教、道教、儒教。这不就是典型南北朝式(同样是异族入侵形成北朝)的分裂局面吗?
北宋是个大一统王朝,因为他结束了传统汉人地域内的割据局面,完成了国家实质性的统一。而南宋则不同,因为外族的入侵,形成了实质上的国家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