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杀手,今年的疫情什么时候结束?
距离这个问题提出,已经接近一年了,时至今日,分享一些自己的观点!
不用说,2020年已经过去,显然,在过去的一年里,疫情并没有结束。中国在作出巨大牺牲以后,基本控制住了全国疫情,后面基本都是境外输入病例。但是反观国外,全球基本上没有幸免于难的国家。
最牛的美国,刚开始每天几万人的新增确诊病例。但是美国人爱自由,爱折腾,每天几万人新增觉得不够刺激 。他们今天搞场聚会,明天搞个演讲,就是不好好组织抗击疫情。现在,美国已经死亡了三十多万人,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也苦不堪言。刚开始时,有趣的约翰逊总统提出了群体免疫的口号,消极抗击疫情,没想到自己中招了,还进了重症监护室。从鬼门关走回来的小黄毛,脑袋突然开窍,学习中国的经验,有效控制了病毒。
但目前不容乐观的是,英国出现了新的变异病毒,传播力更大,英国又一次每天新增过万。并且,英国的变异病毒已经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引发新一轮大流行。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南亚的印度,以及我们的邻居俄罗斯,都没能控制住全国疫情,特别是印度,许多人怀疑它所报数据的真实性。
在2020后半年,我国经历过许多次小范围的传播,昆明、成都、大连'、新疆等地先后出现疫情,这些疫情无不与国外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有关。最近的河北、黑龙江等地有出现了一波比较严重的大流行,这些流行无不与国外输入有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每个国家都不是一个孤立个体,都要与其他国家进行互联互通,商品贸易。只有像朝鲜一样封闭的国家才能独善其身,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封闭是很难发展的。我们国内需要进口猪肉、各种粮食,我们的许多产品也需要售卖到海外市场。要安全还是要经济,成了两难选择。
那么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呢?个人认为主要还是靠新冠疫苗。
由于海外许多国家对病毒放任,中国就算做得再好,也经常要面对国外输入。国外好,国内才能永远安全,所以最后只能寄托疫苗。
目前,国内外有多款疫苗已经投入使用.这几天 ,土耳其、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也已经向中国订购疫苗。美国的疫苗也获得了许多国加的订单,如果疫苗效果明显,那么有望实习全体免疫。
由于疫苗生产能力有限,中国是分批次截止,首先接种医护人员等高危险人员,普通群众不知道六月份之前能不能接种完毕。
所以乐观的估计,疫情结束至少得在2021年6月以后。当然,还有伊朗、古巴以及一些贫穷国家,没有钱买疫苗或者被美国封锁而无法完成疫苗接种,所以实际时间只会推迟。
总之,疫苗没接种之前,还是做好个人防护吧!
你认为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关羽的责任吗?
当然不全是关羽的责任。
想要分析刘备集团谁该承担丢失荆州的历史责任,或者划分责任大小比率,就要看荆州为何丢了?
简单说:219年5月,刘备逼退曹操完全占领汉中,219年7月自称汉中王。此时刘备集团气势旺盛,关羽也受到黄忠斩夏侯渊巨大功劳的刺激,抓住这个战略时机发起了襄樊进攻战。
发起襄樊进攻战是否合适?其实,这时候正好是曹操的阵痛期。
第一,重要机动力量夏侯渊军团覆没,对曹操和曹军的心理打击非常大。
第二,曹军与刘备争夺汉中两年多,曹军20万多普遍疲惫不堪,需要休整。
第三,曹操前后向汉中运输军粮超过1000万石,算上运输损耗最少3000万石,给整个曹操统治区的农业与经济、劳动力都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第四,忠于汉朝力量发动魏讽之乱,曹丕受命处理大肆牵连打击,曹操统治区处于政治动荡之中。
第五,曹操撤退时将汉中居民强行迁移邺城,导致战场瘟疫一路爆发。
所以此时曹操窘迫异常,手上无兵无粮可增援襄樊。可又不能不救曹仁,最终只能违反军事常识用添油战术增援。这也就足够说明,关羽发起襄樊进攻战的战役时机把握得是非常的精准。
战役进程219年7月,关羽率领3万主力发起襄樊进攻战之后,曹仁吕常两人分别守备襄阳樊城,由于合计不过1万的军队,所以都只能选择坚守。
曹仁的防守能力非常强悍,不仅209年硬扛周瑜攻击江陵一年,也在10年后以极端劣势兵力硬扛关羽5个月
8月,于禁领援军大约4万到达襄樊,结果被关羽水淹,曹军城外是全军覆没,于禁庞德及三万军被俘,阵亡淹死失踪逃亡怎么也该有一万了。
可是,完成水淹七军的关羽,接下来竟然两个多月都没有攻破士卒不足的襄樊樊城的任意一城。可见,关羽军的攻坚实力不强,战术预案严重不足。
同时,关羽自211年主政荆州,历时8年连军粮都没有准备充分(大约是没计算曹军俘虏),最终不仅擅自派军队渡过湘江取走江东仓库的米,给了孙权反击关羽抢劫的理由,也实际逼反了糜芳傅式仁。
最重要的是,关羽固态看待江东与刘备之间的残余联盟关系,不仅公开辱骂孙权为狗还被陆逊迷惑,将守备荆州的军队再抽掉一万到襄樊,导致南郡空虚。
吕蒙一战成名
关羽当时大约4.7万军队,出征及增援已经去掉4万。南郡太守糜芳估计只3000人还得控制3万俘虏。傅式仁及其他3个郡守估计各1000人。这样的南郡几乎可以说是不设防,面对吕蒙偷袭军2.5万,陆逊迂回军5000,南郡防御迅速崩溃。就算糜芳拼命守江陵,估计也挡不住一天。
责任划分说完了经过,可以来划分责任了。
关羽:
第一,作为刘备的荆州总督,对维护孙刘联盟完全不做考虑,连续两次严重刺激江东,对孙权决心偷袭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不能正确对待属将,赵累等人多次建议替换潘睿等,关羽赞同却迟疑不能下决心,留下了隐患。如果说平时如此还能说是性格所定,尤其出兵作战在外还不知安抚,就是明显错误了。
第三,身为荆州方面军总司令,战役组织不力,久攻不下未能尽早撤退,显然是在战术指挥判断上出了问题。
江东10月底偷袭,11月初占领南郡,迂回封闭秭归等地,关羽竟一无所知,甚至拖延到12月初才最终确定局势,显然在军事情报,后方刺奸,军人眷属归属感等多方面有严重的不足。
如果关羽在219年10月撤退,则曹仁不敢追,江东不敢袭,获取的3万曹军俘虏可以补充军队甚至屯田。则襄樊战役就是经典的围点打援。
所以,关羽应该承担超50%的责任。
刘备:不是刘备不想派援军,汉中战役刚刚结束,刘备也是无粮无兵可派。而10月之前一直是关羽优势,鲁莽派遣援军是对关羽的羞辱。11月初,宜都太守樊友逃回蜀中紧急报告成都已是11月下旬,此时除非有空军,否则派什么兵都来不及。
所以,刘备的领导责任不到20%。
诸葛亮:没有责任。此时诸葛亮坐镇成都负责后勤保障,没有军事参谋义务。
刘封:没有责任。刘封不属于荆州方面军体系,有守备上庸的责任,却没有义务为关羽提供军事增援,更没有法定义务去救援关羽。否则为救关羽而丢了上庸,该谁来承担责任?
何况刘封兵力不足,既要看守申家兄弟也要控制孟达。带多士兵可能丢失上庸导致后路断绝。带少了士兵则无用。而且上庸距离临沮很远,山脉纵横雨林密布,最终未必能够逃回来。极有可能被曹军与江东联合绞杀。
糜芳傅式仁:30%责任。
战败投降或者被迫投降不是问题。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糜芳,投降就投降吧,竟然没有去通报给关羽。如果关羽提前30天知道,不说最终夺回南郡,最少有足够时间转军去上庸,曹仁不会有胆量追击,徐晃还远没有到达。而此时刚刚占领南郡的吕蒙还需要时间去安抚。
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
如果真的有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在三个月后撞击地球的话,以现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来看,进行拦截肯定是不现实的。题主所说的“诺亚方舟”指的是庇护所吗?如果是的话,抓紧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在地球轨道的附近存在着很多轨道与地球相交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统称为近地小行星。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两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小行星有500多颗。这些近地小行星都存在着与地球发生相撞的危险。这么多的近地小行星围绕在地球轨道附近,会让人感觉地球就像处在满是枪林弹雨的战场,随时都会有被击中的危险。
其实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据统计,像问题中描述的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大约100万年发生一次。这么大小的小行星一旦撞上地球虽然不至于让人类毁灭,但是也会带来区域的灾难的,毁掉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也是有可能的。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就是通古斯大爆炸。科学家预计这是一颗直径在200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大爆炸移平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图示:地球上的陨石坑
目前人类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范系统还远不完善,对于如何共同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面对一颗直径1公里小行星在3个月后要撞击地球的事情,时间过于仓促,人类可能会束手无策。如果要用核弹拦截小行星,就必须在远在小行星到达地球之前就将它炸毁,而且越早越好。不然的话,小行星在地球轨道附近被炸碎会更加危险,一颗小行星变成了多颗,直扑地球而来。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但是,人类肯定不能做到一发现小行星就立即发射发射火箭拦截小行星的。准备时间可能会超过3个月的时间的。这个任务有那个国家来执行呢?费用谁出呢?这些扯皮的事情估计会发生的。因此,科学家虽然提出了多种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但是在人类还没有达成共识之前,是不可能实施的。再说了这些方案只是设想,在技术上实施困难还很大。
图示:地下庇护所
如果人类提前预计到了小行星可能撞击的地球区域范围,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居民能够转移的赶紧转移。如果不能够确定具体撞击地点的话,那就抓紧时间建造坚固的地下庇护所,储存好生活必需品,人类躲到地下庇护所中就能够躲过一劫。建造庇护所还是比较靠谱的,要知道哺乳动物的祖先就是靠地下庇护所躲过了6500万年前的那次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的。
除此之外,地球上的人类只能默默祈祷,最好小行星撞到自己所在的地球另一面去吧。
人生是不是已经没有任何希望?
我相信成长的故事,就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方向!我目前欠账160多万,但是我有信心翻身。
我专攻线上供应链,就是给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微商等等平台的电商销售者供货。线下实体渠道的分工布局,我也带过销售团队好过几年。我也是香水调香师,香水香氛的制作也有较高的水准,早已准备好投资方案,只是一直没有设计出好的香水瓶子,也还没有找到好的团队合作,当然也还没筹到款。
我现目前的失败,总结是冒进,突然去做不懂的工程行业,砸钱过快导致欠债累累。我必须要快速回归我的专业,就是产品、渠道、电商、自媒体这个我熟悉的领域中来!
谁能评价一下寄生虫这部电影?
谢邀,刚刚写了影评,就精简一下发过来了。
首先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悲悯又深刻。下面就从象征隐喻,人物塑造和深层立意三方面来分析这部可以冲进“美国电影自留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
《寄生虫》作为一部可以跨越文化背景引起广泛共鸣的黑色喜剧,精心设置了各式象征隐喻符号、复杂而立体的人物个性塑造、上至国家政治下至个人命运的深层立意,完全撑得住豆瓣8.7的高分。
就像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书中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盒子里,电影则是盒子上的窗口。电影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意味着融入银幕上的角色,也意味着用另一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一、无处不在的象征隐喻,细节处见功力
电影本身就是梦的一种形式,人们是喜欢做梦的,即使这个梦如此残酷,我们却愿意直面阶级壁垒日益固化的现实。在绝望中寻找救赎。
但哲学家叔本华早就一语道破:“机遇之神以无与伦比的技巧向我们证明,与他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华能力都是罔效无用的。”塔尖的上流阶层本不会和男主一家有什么交集,是那个用假奇石送礼的富裕大学生敏赫在这个无形的壁垒割开了一个口子,男主一家就像无意中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样开始了伪装和欺骗的旅程。
1、石头第一次出场,而这也是本片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线索和象征隐喻。
富裕学长敏赫,在读大学生,因为要出国留学而委托基宇替自己去社长家当英文家教。送来石头的时候,还编了个善意的谎言,说这石头能带来财运和考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四次落榜的基宇从这一刻就燃起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跨越阶层的幻想。
但这块石头是假的名贵奇石(后面暴雨情节,基宇家中被淹,石头浮起),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敏赫才会选择送人。石头的假,预示了学历的假,身份和语言的假,运气和财富的假,总之建立在谎言和贪婪之上的暂时安逸,终究会千倍万倍地反噬。
暴雨后体育馆的一幕,基宇神神叨叨地说石头一直“粘着”他,也是一种象征手法,这块石头在电影中代表“运气”,有了大学生敏赫带着这块石头前来请他代替自己做家教,故事才得以展开,在地下室恶劣环境下苟活的一家人在尝到甜头之后,才暴露出本性的贪婪和自私,不择手段去抢夺同阶层的“寄生资源”。
住在地下室的男主一家靠撒谎找到了薪资优厚的工作,在体面慷慨的上流阶层面前伪装身份、语言。他们靠寄生富人家庭获取了短暂的温饱欢愉。后来两拨寄生虫的矛盾激化,只能争个你死我活,石头又成为了杀人凶器。片尾又被重回地下室的基宇放回水中,象征这家人最终被自己的贪婪吞噬,又回到了绝望落魄的原点,寄生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社会底层),自生自灭,苟活于世。
2、气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懦弱掩盖下的自卑软肋,是逆鳞
气味是影片中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关键意向。影片开头就对准了晾晒在地下室的袜子,你甚至能想象到那种令人不悦,带着潮湿的发霉味道。这个精彩的伏笔最后也承担了激化矛盾的高潮戏份。
它不像衣着言语都能临时抱佛脚一般突击和伪装,它是长年累月的地下室环境沁润到骨子里的气息,无法遮掩,难以防范。所以社长家的小儿子多颂可以闻到“撒谎一家人”身上的同类气息。
高傲的朴社长把这种味道当作是“地铁的味道”“穷人的味道”,但是对地下室一家来说,这只是绝望的自卑感,是对自身命运无能为力的窒息。平日里,毫无计划和上进心,随波逐流的司机表现得温和懦弱,但本身潜藏的对阶级壁垒固化的仇恨和脆弱的自尊,在一次又一次被社长一家嫌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就是那场生日惊喜,戏剧冲突到达高潮,原来的寄生虫因为被侵占资源而疯狂复仇,杀了男主女儿,然后司机再次看到社长的冷漠和掩鼻嫌弃,遂发狂给了社长穿胸一刀。其实社长一家有做错什么吗?没有!他只是冷漠的上流社会,但并无恶意,但站在穷人的角度,这一切都变了味。
气味弥漫四周,随意飘散,也象征着暧昧与失控,正是因为不可见,就可以充斥每个人类社会的角落,随意过界。也可以引申成荷尔蒙和欲望。毕竟富家女和穷家教之间的爱意滋生,可没有受到任何阻隔。
影片当中,单纯的社长太太,其实只是沿袭富家传统,而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她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领地溜进了撒谎者和异类,精明而严苛的社长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严格的界限感和优越感。原来的寄生虫一家安于现状,但是撒谎者却频频越界,野心家们试图从敏赫给的那个石头划开的时空罅隙里溜进上流社会寄生,却激化矛盾,制造混乱,最终导致悲剧。
电影里的气味还仅仅是“气味”吗?不,是森严的阶级壁垒,隔开了穷人和富人的生存空间,就像城市的顶级富人区和破败贫民窟,就像男主一家的地下室和社长家的阳光房。就像这一幕割裂的镜头,把夫人和佣人分割两侧,不可逾越。
二、鲜明立体却又不带批判的人物塑造
了解奉俊昊导演就会知道,这是个内心柔软悲悯的人。《杀人回忆》和《母亲》等以往作品,从未放肆表达悲愤和讽刺。他用电影语言把一个个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没有批判和歌颂,真实还原这个暧昧的世界。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内心的一部分,引发思考,或许还有执行力好的,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选择,继而改变命运,这就足够了。
1、电影男主金基泽,其实就是一个经商失败,跌落底层的中年男人。可以说影射了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群体。他们没有资源,没有技术,只能做点小生意谋生。但是毫无承担风险的能力,一旦失败,就会万劫不复。
阶层滑落之后就一蹶不振,得过且过,丧失一切斗志的金基泽,在影片开头就被妻子追问“你有什么计划”体育馆又被儿子问同样的问题,这时他终于说出心声:“没有计划就是永远不会失败的计划”。他的绝望、懦弱、潜藏的自卑和自尊软肋,由此被观众看见。
2、落榜生金基宇,地下室一家的大儿子。长相算是清秀少年,脑筋也灵活,甚至可以说有些滑头。因为同学敏赫留学而捡到了补习机会,得以进入上流社会一窥究竟。通过欺骗的手段尝了甜头,就愈加贪婪,不择手段把全家人安排到社长家,甚至幻想娶富家女,渴望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
在一家人雨夜痛饮的时候还说结婚的时候,要雇别人演自己的爸妈,至此这个角色已经迷失本心,打算用骗来获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后来基宇在暴雨夜体育馆的救助站里,说自己要对这件事负责,当时他就在欲望的催生下动了杀心。才能引发生日派对的凶案。
3、有艺术天分的金基婷,是地下室一家的二女儿,有些艺术天分,但没钱上补习班。被自己哥哥安排进社长家里做艺术老师,换身衣服就可以成为被富家女多慧羡慕长相的明艳玫瑰,但是浑身散发的气味依然是阴暗潮湿地下室生长的毒草。
她可以为了抢占资源陷害毫无恩怨的尹司机,利用前管家过敏体质设骗局,心思缜密,性格强势,有才华和天分,但就是少了一点善良。
4、链球运动员忠淑,男主的妻子。是地下室一家的体力担当。运动员出身的她能反杀凶手,也算是很强悍的女人了。印象比较深的两场戏是暴雨夜的“蟑螂说”和与前管家婆对峙的态度转变。
这是个和年轻美丽、温柔高雅的社长太太完全相反的角色。年老色衰,泼辣且不合时宜。这也是诸多被贫穷生活消磨的普通女人缩影。如果可以不为生计奔波,谁不想岁月静好,温言软语呢?
5、冷漠精明朴社长,蜜汁像“姑父“赵又廷,这是个典型的上流社会成功人士的代表,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有公司和专职司机保姆,家庭美满,人人称羡。精英范儿里带着一丝高傲,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刻注意司机是否越界,并准备着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警告。
端着咖啡却不喝,嘴上说着无所谓,但其实就是要看司机的驾驶是否平稳。这个角色的精明和冷漠刻在一言一行当中,他不是有多么宽容,而是对方只要不越界,就懒得搭理。
6、单纯美丽的社长夫人是赵汝珍饰演的,小仙女看过她好几部韩剧,长相上就是甜美可爱的类型,饰演身在象牙塔的上流社会社长夫人,也很恰当。所有人都觉得她单纯好骗,但也很招人喜欢,毕竟“傻白甜”人人都爱。
作为富人阶层,社长家的贵妇养尊处优,不会打扫,做饭难吃,远离职场,是个和善温柔的大好人。就像电影里的台词:钱像熨斗,能把一切都熨平,没有一丝褶皱。如果有钱,我会比他们还善良。这样有着“毒鸡汤”属性的现实主义金句,说到了每一个试图跨越阶级的奋斗者的心里。
7、前管家夫妇,这一对就是和男主一家同阶层的“寄生虫”,因为被抢占资源,不得不与后者进行殊死一战,也影射了韩国现在的就业现状,男主的台词“500个大学生应征一个警卫职缺“,可想而知,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工作机会渺茫,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遇到这样可以寄生的资源有多宝贵。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这个寄生虫的反抗方式就是同归于尽。
虽然人物性格和命运各异,还演变成杀人事件,但其实善恶在本片中没有强烈对峙,一如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极端脸谱化的好人与坏人,但是悲剧依然不可避免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持续发生。引发矛盾的深层原因是无形又森严的阶级壁垒。横亘在贫富阶层的鸿沟,穷人根本无法逾越。
影片对于两组家庭设定工整,都是一儿一女的四口之家,对比惨烈,激化矛盾。剧情发展略显夸张、荒诞,但又深合情理,中下层在阶层跌落的恐慌绝望中拼命挣扎,甚至为了抢占塔尖的寄生资源而不择手段。这也就是结尾一幕中矛盾到达顶峰,造成流血冲突和死亡的深层原因。
三、影射了社会阶层、国际政治的电影寓言
这部电影在诸多赞誉中,被很多观众诟病的一点是代表上流社会的社长一家过于“傻白甜”,代表底层的男主一家又过于顺利地踢走前任司机、佣人,先后霸占了“寄生资源”。其实小仙女觉得反而是电影寓言化的一种证明。夸张和荒诞的剧情下,隐含了逻辑自洽的社会现实,化繁为简,呈现了复杂的人性冲突、阶层悲剧。
电影隐喻的社会阶层冲突这个点,大家都能看出来。但是在韩国日渐固化的阶级壁垒中突出重围谈何容易。从基宇混进社长家为多慧补习这个细节来看,他是依靠敏赫,这个富家大学生的推荐才能顺利得到信赖和机会。
上流阶层作为既得利益者,分配资源很多时候并不是靠所谓的公平、才华……而是你和他的关系是否亲近。毕竟机会很少,人却那么多,肯定会优先给自己亲近的人。他们这样是错吗?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看也不是难以理解。但从毫无门路和希望的底层阶级来看,却难免会生出一种嫉妒和怒火。
其实世界的运作规律就是如此,无论任何国家和行业,后来者总是会付出更高的代价获取更少的回报,毕竟资源有限,但竞争者却越来越多。看看20年前的大学毕业论文难度和现在的差异,看看大学生就业情况每年的对比,你就会知道,电影反映的是赤裸裸的现实。“寄生虫”为了抢夺生存资源,寻找“宿主”,真的会不择手段。
你以为钱是阶层之间最大的差别和阻碍,但其实呢?那些一夜暴富的拆迁户很快就变成赌徒,输得精光,从赤贫变成欠债,日子过得比从前还惨。为什么?德不配位啊!电影中用“气味“来指代阶层壁垒,小仙女觉得异常精准,堪称神来之笔。因为真正巨大的差别是看不到的。
因为我所知道的事实也是如此。上流社会”以智笼愚“,却为底层人民炮制了一个完美谎言,让他们以为现代社会是靠金钱作为唯一的身份标识,上流社会入场券。但其实,依靠知识、资本、权力缔结的阶级壁垒,拒绝任何人的闯入。
这部电影除了表象上的阶层差异,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隐喻。前管家夫妇在暴雨之夜,即兴表演的那段北朝鲜风格的笑话,就已经让这条线浮出水面了。如果从韩国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也是颇有内涵。
如果用别墅象征韩国的话,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南宫贤子,明显是个日本名字。影射了韩国的日据时期。第二任主人,社长一家,明显代表了美国势力。从女儿学英语,社长家里“韩国企业攻占纽约”,儿子印第安控,这几个点,就确凿无疑。两代寄生虫的大战暗喻半岛上那场著名的战争,第三任主人又是德国人,更坐实了这条韩国殖民史暗喻线索。
导演深层立意昭然若揭,这不仅仅是揭示韩国社会乃至全世界日益严峻的贫富分化,阶级矛盾,更是用这几组家庭串联了整个半岛历史。思维精妙,深度和格局并存,小仙女是服气的。而且,相对于电影透出的深深绝望和无力感,结尾设置得意外温馨且充满希望。
希望大家也可以记得,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希望永远是最宝贵的东西,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流浪地球》所传达的主旨一样,这样残酷现实当中的温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物质的贫乏并不可怕,但心里的光灭了,就会永远堕入黑暗,成为地下室的蟑螂蝼蚁,再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