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视频男人最喜欢,农村有什么好吃的野果?
有,大把的!注:以下野果均用老家的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看图你就知道有多好吃啦!猜猜我是哪里人,叫法一样吗?
1、鸡素子,生长在山上树林,树杆很铁实,常用来做工具把柄,秋天熟,红红火火的外观就是熟了的表现,外表刺状点,有点像荔枝,肉多味甜,有核,小时候没少吃。
2、羊奶子,这种是树上结的野果,叶子灰银色,可做盆栽,果实粉红色,大小与不红花生差不多,味道酸酸甜甜,百吃不够,一般生长在路边或丛林。
羊奶子3、地瓜,这种地瓜是长在田边地角的,坎上或石头上,叶子密密麻麻的呈藤状纠缠在地上,像爬山虎似的,这野果熟了不是一般的好吃,红红软软,香甜可口,到现在感觉没吃够。
野地瓜4、沙糖果果,这种树长的比较低小,一般高度约30公分左右,果实圆圆的,慢慢从青色到红色,然后再到黑色,就可以吃了,很甜,果肉有点沙沙的,很好吃,一般都采摘一把后再放进嘴里,非常爽,多年不见,十分想念,童年的快乐记忆!
沙糖果果5、八月瓜,长于山崖、山坡、树林,喜欢和有刺的植物长一起,所以采摘不易,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名气大这个野果在我们本地,还有顺口溜呢,八月瓜,九月粑、十月扯来喝娃娃,非常好吃,过口不忘,吃在嘴的香糥感可能香蕉都无法比,看着这图我就流口水了。树子是藤状的,叶子不多,结了就挂着,熟了就裂开,好想吃!
八月瓜6、蚕泡儿,这个知道的多啦,叫槡甚有的地方,叶子用来喂蚕,这个野的家的都有,容易活,这个味道偏酸,吃不了多少,经常用来泡糖水喝,一到季节,掉的满地都是,现在超市有的卖,所以它不是我相信的,但也有童年记忆!小时穷嘛,哈哈!
蚕泡儿7、牛皮果,这种一般长在杂木树林中,树形好看,高度我见过的1米多高,叶子有刺,开黄花,果子呈灰黑色,像葡萄一样,吃起来酸、微苦,一般吃几颗要停几分钟再来吃,所以不是太好吃,但幼年时遇见了好像也没放过。
8、黄水泡儿,好像喜欢长于石头边,喜欢阳光,整株带刺,叶子稀少,枝条细长,长成一串一串的,成熟了就是黄色的,也是非常好吃,像沙糖桔的味道,但要比它好吃,口感舒服,小时没多吃,因在为少的原因,我妈用叶子晒干做成粉末状给人治烂疮效果不错。
9、白泡儿,这个多,山坡、田边地坎都有,味道很好,吃起来有种芳香的味道,有小小的沙沙声音,因为你嚼到它表面上的小籽儿啦,小时漫山遍野的去摘,一坡一坡白花花的都是,也是摘一把才往嘴里塞,那种满足感实在是太强烈了,吃累了往地上一躺,呆望蓝天,幸福满满。还有人摘来泡酒喝,没试过,应该不错吧!
白泡儿10、狗屎泡儿,名字不好听,但吃起来那是相当的板扎,水水汤汤的非常甜,从青色到红色到黑色,越黑越好吃,越饱满口味越好,生长于田边地坎,发展快速,呈藤状,多刺,果实一串一串的,每次见到都是不择口,赶忙往嘴里塞才是正事,吃的意犹未尽,可是才发现没有了,连没怎么熟的都干完了,好吃,太好吃了,一绝!
狗屎泡儿11、红果,这个小时没少吃,树有刺,叶片小,果的颜色有红有黄,开花白色很漂亮,长于山坡树林边,除了好吃还能玩,串成一串串的像佛珠挂脖子上或头上,吃的时候要先分成两半,去掉里面的种子才好吃,不过,经常是直接吃,吸完水份后吐喳喳,像吃甘蔗一样。
红果12、马达良,这个野果也是喜欢长在石头边、山石卡卡头,树枝少、皮白、叶子中等大,开花好看,果实形态更独特,像心形一样,青色变红后,非常漂亮。但这东西好看不好吃,偏苦,一般吃一个一两粒就足够了。
好了,就答到这里吧,图片有的来自网络,有的来自头条免费使用,不管怎样,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野果太多了,都是小时候常吃的野果,现也还有,甚至更多,因为现在物质丰富,有些野果多的没有人吃,那像我们小时候,到处去的找,乐趣无穷,也是一个珍贵的记忆!
男生发荔枝朋友圈的句子?
关于这个问题,1. 暑气袭人,清凉一夏,荔枝真是夏日的天赐之果。
2. 荔枝如此美味,好吃到让人心醉。
3. 夏天最爱吃荔枝,这个甜蜜的季节,一起来品尝吧!
4. 荔枝的外皮粗糙,但里面却是甜美的果肉,有时候人也是这样,外表并不重要。
5. 夏日炎炎,荔枝是我最好的解暑神器。
6. 荔枝果实鲜美,吃到嘴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7. 喜欢夏天的味道,就是荔枝的味道。
有哪些事是你去广东以后才知道的?
去了广东以后才知道,街上穿着人字拖和大裤衩的人,大多是有钱人,反而穿着西装革履,表面光鲜兜里却没几个钱。广东的富豪,低调到超乎你的想象。
广东是沿海省份,经济相对发达,五湖四海的人去那里打工,对于外地人来说,来到陌生的地方工作,难免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前几年我也去了广东深圳打工,在那里生活了几年,也算对当地的生活有所了解,甚至还能说几句蹩脚的粤语。
来到广东以后才知道的一些事第一,广东本地人对吃十分讲究
相比于其他地方,广东的气候相对平稳,食材就要丰富一些,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吃的方面,广东人主要是以新鲜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靓汤,表面看上去里面没什么内容,但喝在嘴里确实味道鲜美,不得不佩服,关键还是食材新鲜。当地人没有囤菜的习惯,基本只买一天的量,每天都会往菜市场跑。
在烹饪方面,广东人的做法独树一帜,不会把食材煮熟煮透,连外地人都看不惯,比如说白切鸡,蒸一下就能吃,肉里面都能看到血丝,当地人配上蘸料,吃得津津有味。
众所周知,广东人喜欢喝汤,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而且还是慢熬出来的老火靓汤,如果哪天你要和广东人出去吃饭,没有一点汤汤水水,他们肯定不习惯。
吃饭还得有仪式感,除了汤之外,肉菜和青菜不能少,在广东人的眼中,汤中的肉菜只能算点缀,像牛肉、白切鸡、烧鸭等这样的硬菜,在正式的餐桌上是少不了的。
青菜的选择就很多,菜心、红薯叶和油麦菜都可以,但不能用瓜果类的蔬菜代替,这份执着让外地人也会觉得不可思议。
由于广东人的口味是以新鲜为主,菜品里没多少调料,在吃的时候,还要配蘸料才能提升主菜的口感,所以在餐桌上,可以见到碗碟里放着各式各样的蘸料。
一般来说,吃广东烧鹅时,配上清香诱人的酸梅酱,相当于点晴之笔,吃的时候没那么油腻。
吃完饭以后,不要以为就这么结束,在餐后广东人还喜欢来点水果和甜品,分量不要太多,相当于零食而已,只有这样才算一顿完整的饭。
在吃上面,广东人从来不会将就自己,哪怕在其他方面节省,也不能亏待自己的胃,只要钱花在吃上面,他们才会认为值得。
第二,广东有钱人十分低调
曾经就有这么一个笑话,在广东某城市的商场里,有位50多岁的保安在那里上班,大叔身上穿着保安服,守在门口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顾客从他的身旁经过,无意之中竟看到大叔身上的豪车钥匙和名表。
月薪只有几千块,竟开着上百万的迈巴赫,手上戴的手表也值二十万,简直难以让人相信。后来经过仔细询问才得知,大叔每个月只有4000元的工资,来这里上班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无聊来这里打发时间,让生活变得充实一些。
大叔家里有好几套房,而且商场也有他们家的股份,名副其实的隐形富豪,平时的言行打扮极其低调,根本就看不出来是有钱人。
特别是广东潮汕一带的商人比较多,之前是普通家庭出身,经过自己的打拼才赚到了钱,形成了低调的行事作风。
在街上穿着大裤衩,再配上人字拖,看起来一副懒散的样子,根本就不注重穿着,这种人表面看上去没钱,实则有可能就是隐形富豪,家里有几套房收租。
广东人务实低调,就算有钱也不喜欢张扬,这种心态值得大家学习。
第三,广东人随份子,堪称一股清流
如今年轻人想结婚成家,彩礼就像压在门前的一座大山,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
彩礼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已经形成了特定的习俗,但每个地方存在较多的差异。网上出了一份结婚彩礼地图,各个省份彩礼多少都有标注,浙江和江西两省几乎是天价彩礼,达到了15万~20万。
作为经济强省广东则只有2万,让人感到意外,要知道这个省贡献的GDP就超过12万亿元。越是有钱人,在送礼这件事上不会花费太多,更加务实,他们把送礼称为随份子,只要心意到了就可以。
曾经在深圳工作时,有位同事就是本地人,据他说当地人结婚,最多3万元就能搞定,只是走一个流程而已,女方父母也不会在意。
女儿出嫁时,父母不会主动向男方索要,完全凭心意,即使女方收到彩礼,也会购置物品或金银首饰给女儿一起带走。经济好点的家庭,甚至还会买汽车和房子作为陪嫁,自己的女儿也不会亏待。
有些地方,在送礼的时候喜欢攀比,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而广东人随份子的做法,在全国来说就像一股清流。
第四,广东人的方言,不仅仅是粤语
去过广东的人,刚开始对当地语言一窍不通,甚至根本就听不懂当地人在说什么。广东人说的粤语十分拗口,要学懂其中意思,除非在那里呆上几年。
可能有的人会说,广东的方言就是粤语,其实不是这样的,广东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分为白话、客家话和潮汕话。
白话的历史悠久,从先秦时代就流传了下来,说话过程上的声音和语气,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特点。讲白话的广东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部,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甚至连广西和海南等地还有人讲白话。
有相关的数据统计,广东省内讲白话的人大约有6700万,可见影响力有多大,算得上是主流的方言。
客家话也称为“崖话”,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是客家人使用的语言,广东梅县的客家话比较正宗,随着人流四处迁徙,福建的龙岩和江西的赣州也有人讲客家话。
潮汕话的定位就比较狭窄,主要集中在沿海的潮汕地区,是闽南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比起白话更难理解。
第五,广东的天气
广东的天气有一个特点,到了四、五月份就有炎热的感觉,大街上的人群就穿上了短袖,怕热的人在家里还会开空调,但是在北方地区的人,这个时候还穿着棉袄。还没入夏,广东人除了提前体验高温以外,还要承受可怕的回南天,回南天其实是一种返潮的自然现象,由于广东地处沿海,进入三月份以后,潮水里的湿气随着空气四处飘散,只要打开窗户,房间内的地板和墙壁都能看见水分,到处都是湿嗒嗒,晾晒的衣服几天都干不了。
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也是广东最热的季节,相比于内地来说,广东的夏天还算温和,几乎很少达到38度以上的高温。
天气善变是广东的特点,上午还是晴空万里,可能到了下午就是倾盆大雨,可没过几分钟,狂风暴雨就停了,太阳又从云层里跳了出来。
在广东生活的人,几乎感受不到冬天,一件外套就可以过冬,成为老年人养老的理想之地,最低气温不会超过0度,而且时间极短,就那么十几天就过去了,从秋天直接进入春天。
以气象学专业的角度来说,广东确实没有冬天,最近五年多的时间,只有广州在2008年1月底正式入冬,气温也维持在0度以上,根本就看不到下雪的场景。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地区的冬天极为寒冷,但是那里有供暖,当地人窝在家里,根本就感受不到外面的冷。但是在冬天不太冷的广东,稍稍降点温,本地人就冻得受不了。
第六,广东的凉茶
广东人喝凉茶是一种养生的方式,各种口味都有,甚至连外地人都能喝上几杯。说起广东正宗的凉茶,要数廿四味这个种类,用多种中草药熬制,熬制成茶饮以后,喝在嘴里味道苦涩,就像喝药一样,普通人难以接受。
对于广东人来说,平时天气太热,上火了就会喝一杯凉茶。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凉茶店,卖的品种丰富,完全可以取代饮料,但是口味没那么正宗,要想喝到正宗的凉茶,必须要亲自熬制才能保证效果。
历史时期,岭南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湿气太大,很容易产生热气,也就是上火,后来广东人就利用智慧,研究出凉茶的配方,并流传下来。
一直以来,凉茶就是广东人的法宝,当地人已经形成习惯,饭后喜欢喝凉茶去腻。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东人眼中的凉茶并不简单,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写在最后
广东省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已经形成了多元的文化色彩,对于外地人来说,广东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只有亲自去了才会有更多的了解。
你知道的文人或名人有什么特殊癖好?
“恋足癖 ” 十分常见,据说每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只不过大家不怎么注意就是了。
什么是恋足癖?
对同性/异性的脚或者鞋袜有特殊迷恋,不仅迷恋,这种强烈的兴趣往往超过对身体其他部分的兴趣。
这是一种偏好,有人喜欢长发,有人喜欢细腰,也有人喜欢美足。一双纤细、小巧、白白嫩嫩的脚,让恋足癖痴迷癫狂,就像很多人为麻将和小酒癫狂一样。
人类有各种怪癖,不足为奇,但只有中国人,将恋足这种爱好发扬光大,真是奇迹。
男怕选错行:南唐后主李煜由恋足到丧国汉元帝宠爱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最喜欢抚摸赵合德的纤纤玉足,所以是昏君。
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将恋足的传统发扬光大:他让宠妃窅娘(音咬)用丝帛裹脚,这样显得更加纤瘦,犹如弯月;然后又打造了金盘,让她翩翩起舞。如此,舞者纤巧婀娜,飘飘欲仙,李煜谓之“步步生莲”。
这一创意的确冠绝千古,因为后人再也无法超越,只能仿效。李后主太能玩,也太会玩,最后丧家败国,下场凄惨。
到了盛唐,大诗人李白其实也有恋足癖的嫌疑,他曾写过一首诗,《越女词》: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履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就是说:吴地的女子,眉目比星星和月亮还美丽,一双雪白的脚不穿袜子,真漂亮呀。
看,这事儿有人觉得难以启齿、甚至祸国殃民,也有人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两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巅峰,程朱理学却物极必反走上极端汉唐盛世之后,到两宋,中国文化走到巅峰,儒家文化却陷入僵局。
当统治阶级发现,儒家文化是个十分好用的工具,于是大力扭曲。
过了这么多年,儒家文化也就那么点东西,孔子的学说再伟大,也闹不出什么新花样。
但程颐程颢这两个老夫子,却别出心裁:在道德层面做文章。
玩不转政治,斗不过君王,但是可以欺负小女子,还可以愚弄不识字的老百姓。
于是,各种泯灭人性的规矩手段顶着圣贤的大帽子横空出世,比如“贞节牌坊”,比如裹小脚。
朱熹更是顶峰中的顶峰,极端中的极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的大口号。
著名精神病学者梅林杰尔写了一本书:《人类心灵》。他这样认为:
“世界各国的神话和民俗里有大量的材料表明,脚与性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某些地方的某些时期,人们甚至觉得裸露脚比裸露生殖器更可耻。在世界很多地方,人们认为一个女人在大庭广众之中裸露出自己的脚是丢脸的,即使穿着鞋子也是如此。妇女把脚和腿包裹、装饰起来,从而使它们更加引人注目,具有多种特殊的心理学价值,其中有意识到的,也有潜意识的。它们表现出相当的性特色,因而被看成是极有价值的器官。”
说白了,两宋极端的道德规范,迫使大众的审美和需求转入地下。因为压抑,所以反弹,在诸多贞节牌坊和小脚的背后,除了女子的血泪,还有男性的畸形宣泄。
无论公开还是隐秘,恋足癖传统都长盛不衰两宋将裹小脚的变 态 偏 好,说得冠冕堂皇,且名正言顺。到了明清,民间社会出现大面积裹脚现象。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女子不裹脚都嫁不出去的事情。三寸金莲,从特殊爱好,变成全民风气。
西洋人见到之后,啧啧称奇,然后将女人的小脚与男人的长辫视为华夏文明愚昧、落后的象征。
然而,不裹脚了,恋足癖就绝迹了吗?
非也。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说阿紫很美,单是一双脚就令人无限遐想:“一双雪白晶莹的小脚,当真是如玉之润,如缎之柔”,“十个脚趾的趾甲都作淡红色,像十片小小花瓣”。写得这般真切,真是令人怦然心动。只有古人才喜欢女子的纤纤玉足吗?现代人也喜欢啊。
不仅中国人喜欢,歪果仁也爱得紧。
大家还记得《安徒生童话》里面灰姑娘的故事吗?王子跟灰姑娘跳了一个晚上的舞,却心心念念收着她的水晶鞋。这个鞋子不但晶莹剔透,关键是尺寸特别小,一般姑娘都穿不上。王子喜欢灰姑娘吗?只怕喜欢灰姑娘——的小脚吧?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幼小的婴儿人见人爱,很多人把自己的脸凑到婴儿的小脚丫上,因为实在是太可爱了,根本忍不住啊。
最后总结一下:
恋足癖其实很多,国学大家像章太炎、黄侃还有辜鸿铭,都有此特殊的爱好。外国人也不遑多让,因为他们发明了高跟鞋。但,过犹不及,到了三寸金莲这种程度,不但损伤肢 体,还扭 曲 灵 魂。
你说呢?
孩子一直想吃榴莲老公一个月工资只有3000请问你们舍得买吗?
榴莲是热性水果,不适合天天吃,东南亚产榴莲,他们吃的时候也是配上凉性的山竹来吃,避免热气太大。在当地也不是铺天盖地,所以榴莲和山竹也被称为水果中的果王和果后。
榴莲不是大米鸡蛋,也用不着天天吃。
中国不产榴莲,全部进口,七八成熟就要摘下来冷藏空运,被商家炒得价格也非常高,所以到了中国,自然是大多数人仰望而不可及。
而在东南亚当地,榴莲的季节来临,大量产品上市,去当地的夜市和榴莲批发地购买,价格挺便宜的,至少不会出现觉得买了特别肉疼的情况。
榴莲产地在热带,当地不产苹果,梨,桃子,桔子等水果,苹果,梨,桔子比中国要贵不少,而桃子,跟中国比,简直是天价。 一个桃子,二十多元,我笑称这是王母娘娘的蟠桃。
所以并不是桃子多么高贵,只是物以稀为贵,说白了,它就是一种水果,放在了不同的市场上,结果身价也高了。
说这么多,只想说,偶尔给孩子买一次尝尝鲜,也是没有问题的,没有谁会因为买了这一次榴莲,日子过不下去,相反,孩子因为吃到这种东西,内心的满足感将会伴随他终生。
如果没有吃过榴莲,他可能只是好奇,就像看到玩具小汽车,想去玩玩一样,看到这种吃的,想去尝尝味道是甜还是咸,其实榴莲的味道,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可以买别人现剥的,小盒装,几十块,不用买整只,万一孩子不喜欢这个味道呢。
最不要的就是给孩子灌输这种,我们穷,买不起,也吃不起的这种思想,这种思想真会影响孩子的。我初中时,学校组织游览黄河小浪底,50元一天,包车包餐,很多同学报名,按理说,我家人也出得起这个钱,但是我没有给家人说,因为怕他们拒绝,说花钱去玩,不值当。
因为从小他们就说,咱家穷,跟别人比不了,经常听到,我也心疼父母赚钱不易,所以格外懂事,内心想要什么也不提。
错过了这次春游,看到同学们回来后谈论得兴高彩列,自己心里多么难受,埋怨过父母,因为懂事,很快也原谅他们。
他们不知道,小孩子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是多么强烈,等他看过,他内心的种子才能更大,我记事到大学前,都不曾出过县城,所以考大学,坚决要离开家乡,出去走走。
后来终于也走出去了,可是我发现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即使到了外面,我们还会遗留父母身上的一些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因为父母物质穷,所以思想也会贫瘠,让孩子也跟着继续一代代的悲剧。
也不要有满足了孩子,就是惯坏孩子的思想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能力范围内能难足,就不要委屈孩子,也不要让大人心里不舒服。
孩子难过,大人内心也会觉得愧对孩子,还不如小小满足下孩子,自己心里也不遗憾。
孩子小,能满足孩子,孩子内心也会充实,觉得爸妈就是爱他的。但他们也不会无休止地要求,孩子的要求,一般不会那么离谱,即使离谱,要摘星星,摘月亮,父母可以解释给孩子,为什么不可以。
趁此也好好给孩子解释,有些过于昂贵的东西,父母暂时承担不了,可以让孩子自己攒零花钱,活着自己想想办法,在国外很多有钱人,还让孩子给邻居修草坪,遛狗赚取零花钱,这也是培养他们财商的大好时机。我们也趁机给孩子讲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地道理。
一般孩子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反倒也会让孩子对金钱等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长不必多虑,怕惯坏了孩子。
最后我想说,买不买榴莲,真不是什么大问题,倒不难,几十元就能解决问题,问题是3000元收入,在目前条件下是生活起来比较艰难,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这个才是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