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线3,二战时期美国大兵带可乐打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纳粹德国从作战装备到单兵口粮充分体现和检验了现代战争的后勤保障对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二战期间美国大兵的后勤供应用“豪华+奢侈”一点都不过分。(二战时期在前线用餐的美军士兵)二战时期美军士兵的“光辉形象”是:香烟/雪咖、巧克力、口香糖、可口可乐。(二战时期美军可口可乐派送车辆)(美军可乐派送中心)。(二战美军单兵餐饮装备)(美军mre野战食品加热器)
二战时期美军单兵口粮分:(沙漠作战)5-in-1版和“10-in-1”野战部队口粮、根据作战军兵种不同再分为:B口粮/C口粮/U口粮/D口粮(5-1n-1B型口粮)(10-1N-1口粮)任何一款口粮都包含香烟、巧克力、口香糖、速溶咖啡。(口粮摆放好准备用餐)二战“诺曼底登陆”作战后盟军400万官兵消耗了10亿瓶可口可乐和人均消耗0.35kg糖以及人均每个月消耗2kg速溶咖啡…(美军/D口粮)(美军二战“B口粮”吃喝拉撒用全包含在内〔卫生纸〕和避孕套)(二战时期的可口可乐广告)美军C-46/C47运输机每天往返穿梭运送空投这些“战略物质”……再看纳粹德国、德国对单兵装备更是精益求精整个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采取供给制口粮分为:军官/后方/前线不同类型的口粮“芬达”饮品成为德国官兵口粮的组成部分。(二战一张经典的照片、美军和德国的饮品派送车“可口可乐对/芬达”)(纳粹德国士兵的饮食配给)(纳粹德国士兵口粮标注着口粮的名称、重量、营养成分含量)(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士兵口粮生产线)(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士兵单兵装备里包含/餐饮用具)
战争“机器”的运转依靠的是强大经济实力支撑以及畅通无阻的后勤供应线。缺一不可……
优良的作战“单兵装备”以及冷热可口的野战食品是战斗力的组成部分。
士兵是如何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睡觉的?
当年,长江发大水,新闻联播整天都播放抗洪抢险的人民子弟兵,常又镜头拍摄到累坏了的子弟兵,就倒头在湿淋淋的大坝上睡着了,让观众看了心理非常痛心,为了保卫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子弟兵真的拼了,也实在是太累了。
其实,战争年代也一样,累了就会睡觉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战场怎么了,难道因为在战场上,就不睡觉了,人都得吃喝拉撒,显然是人体生理现象所需。
网络上充塞着新兵上战场睡不着的文章,都是扯淡不可信的,新兵也是人,一天、两天、三天不睡觉,试试看?人没准浑浑噩噩,无精打采,如行尸走肉一般。
新兵蛋子,初上战场,或许会吓尿,技战术动作失调,有的甚至手中有枪,就是不敢搂火,有的干脆就是闭着眼扣扳机,那都是菜鸟的行为,缺乏炮火枪弹的洗礼。
身边战友倒下了,鲜龙活跳人,瞬间,就成了僵硬的尸体,闻到血腥味的菜鸟,用不了多长时间,只要在一场防御战或一次进攻时,能有幸存活下来,就成了妥妥的老兵,当兵的,就得在战斗中成成。
打仗有时不一定很累,关键是精神高度紧张,心跳绝对加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火炮洗地,航弹呼啸,枪弹乱喷,血肉横飞,除了刺激还是刺激,以至于闻到血腥味就来劲了,如吸毒者嗅到白粉味般亢奋。
战斗间歇,当然精神松弛了,人会感到非常累,都会就地打盹,呼呼地进入梦乡;因此,士兵们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照样正常睡觉。
当然,就别奢望席梦思弹床般舒适了,在堑壕内挖个藏身洞睡下,对士兵来说,都是非常幸福了,至少可以避开流弹的袭扰。
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抗战期间,国军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装备标准就是没有标准,能有什么用什么。在卢沟桥事变中的29军,这个照片比较模糊,但是应该是看到基本的装备,步枪,刺刀,水壶,大刀。当时装备最好的中国军队是滇军。
旧中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军队,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是各显神通,自己想办法,这样子就是各路军阀利用自己的能耐,自己想办法。有的比如阎锡山和张作霖,自己盖兵工厂,自己造,还有的是进口国外的产品,进口货比较多,比如29军以大刀队而闻名天下,但是在长城抗战后,29军占据平津利用这里的财源,29军进口了大量的武器,在卢沟桥事变前,29军的普通士兵的装备是步枪一支,刺刀一把,手榴弹4枚,子弹一般是每人200发,水壶一个,钢盔一顶。这些都是当时希望能够达到的装备,但是希望只是希望实际上没戏。这个是投入台儿庄的西北军,钢盔就没有了,步枪手榴弹还是能有的。当时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是这种布制的子弹袋,这种子弹袋有10个口袋,每个口袋放10发子弹,就是2个5发弹夹,一般是每个中国兵配发2条子弹袋,但是能不能盛满子弹就不知道了,老电影董存瑞里边,用小木棍塞满袋子冒充子弹的事不是胡编的。建川博物馆里边收集的中国军队的水壶,是瓷的。
这个标准一般是装备比较好的部队,象滇军是当时装备最好的中国军队,一个连还有9挺轻机枪,营还有重火器连,但是这种部队就是只有滇军才有,但是其他的地方军就没有这个水平了,象29军那样的都是好的,装备最差的川军是川造步枪,而且这些步枪很多膛线都磨平了。
而当时处于国军战斗序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装备情况是八路军稍微好一点,而新四军极差,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手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就是这样当时新四军成军时的1万多人,有枪4000余支。
图片来自网络。
意大利在二战中有哪些骚操作?
意大利人热情奔放,非常乐观,讲究实际,很多人无拘无束,比较随便,这种性格也带到了二战时意大利的军队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军队被盟军普遍认为是非常菜的,很多时候意大利士兵集体投降,很少见到意大利军队誓死抵抗的记述,究其原因是意大利士兵上下普遍厌战,这才导致这种情况发生。
意大利军队早期骚操作事件。一、北洋舰队逼退意大利舰队。
1899年,帝国主义开始了瓜分清帝国的号角,欧洲不管什么小国都想来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于是意大利政府派遣使节向清政府递交国书,要求租借浙江三门湾给意大利,这事被清政府拒绝了。意大利人一看,别的国家要求划分势力范围,清政府都答应了,为啥我们不行呐?于是派遣了6艘军舰到天津大沽口炮台外海耀武扬威,要求抢租三门湾。
1899年,北洋海军重建,叶祖珪和萨镇冰负责,面对这种情况,他命令北洋水师的海天、海容、海筹、海琛四艘战舰出海与意大利的六艘军舰对峙,意大利人居然撤退了,涨了北洋海军的威风,退还了意大利国书,要求也没答应。(叶祖圭像,甲午海战中靖远舰管代,他率北洋水师残部吓跑了意大利舰队)
面对已经腐败透顶的清政府,意大利的军舰居然撤退,白跑了一趟,这也是神操作了。
二、埃塞俄比亚军队两次击败意大利远征军。
作战能力很差的意大利军队在1894-1896年的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战争中被击败。第二次埃塞俄比亚战争发生于1936-1941年,这一次意大利军队先胜后败,后期盟军已经加入到打击意大利军队的阵营之中了。
在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军队乏善可陈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军队中作战能力如何?意大利军队厌战并不能代表他们的作战能力差,不愿意作战而投降是意大利军队厌战的表现。比较典型的实例有如下几个:
一、北非战役初期的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役期间投入的军队大约25万人,而英军只有35000人左右,由于后勤补给和没有作战的欲望,很实际的意大利军队大量投降了英军,起码不再打仗,没有性命之忧,有饭吃。以至于当时的英军北非最高司令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在电话中声称数不清投降意大利军队的人数,他称:
有200英亩的军官,500英亩的士兵。......
按照这些投降意大利军队所占据的面积来计算人数了,其实奥金莱斯有些狂妄了。(尼古拉斯.凯奇影视剧照,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上尉军官)
二、意大利地面防空部队击落自己的元帅。
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意大利本土被防空部队击落,为了掩盖这一误伤的悲剧,意大利人称巴尔博元帅是在于英国空军的对战中阵亡的。
其实,意大利军队很多人爱好和平,讲究实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军队的好多计划还没有做好,需要重新制定。
意大利的战俘们只要吃好喝好就没啥事了,他们只是静待战争的结束,然后回家过自己的日子而已。因此战胜意大利军队也不是什么值得荣耀的事情,盟军自己都感觉胜之不武,意大利军队没真正和他们较量而已。(1943年5月某日,北非突尼斯关押的德国、意大利战俘)
三、意大利军队的二战硬仗记录。1941年,隆美尔率领德军进入北非战场,德意联军进攻奥金莱克将军指挥的部队,打的英军频频撤退,再也没有当初用英亩来衡量意大利俘虏的意气风发,并且被免了职务,由蒙哥马利接替。
1、被击溃的英军第22装甲旅。
1941年年底的时候,意大利的王牌部队公羊座装甲师被隆美尔调走了一个装甲团,英国的第22装甲旅大模大样的来进攻,他们认为意大利军不堪一击,而且将意大利军的联络军官打死了,据说是来联系投降事宜的。
意大利的王牌装甲师也不是吹得,双方激战了四个小时,英军被击毁坦克79辆,全面溃败,而意大利军队只损失了42辆坦克。这一战下来之后,英国人才明白过来,意大利人并不是不能打仗而是不愿意打仗而已,逼急了英国人也受不了。(蒙哥马利元帅在北非,之前嘲笑意大利军队的奥金莱斯被英国国会撤职了)
2、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成功逃脱的意大利军队。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并没有全歼德国的联军,主要的德军被歼灭了,其中有一个意大利步兵师在面对苏联红军4倍于自己的兵力时,硬是在苏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这一成建制的意大利师突围而出,战斗力也不是那么差的。意大利人担心落在苏军手中没有什么好下场,不如拼死一搏,相应的战斗力也就爆发了。
3、意大利海军部队地中海战绩。
意大利海军部队在和英国争夺制海权的海战中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共击沉了盟军22.9万吨的舰船,英国人击沉轴心国舰船42万多吨,意大利军队并非像想象中那么不堪!(迪诺·格兰迪伯爵照,动议解除墨索里尼的独裁获得通过,1943年8月迁居到葡萄牙避难)
二战中,意大利人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参与世界大战,厌战情绪很高。1943年7月24日,意大利迪诺·格兰迪伯爵提议:解除墨索里尼的军事指挥权和最高国务决策权交给意大利国王,议会表决结果19票赞成、7票反对、2票弃权,墨索里尼被囚禁了起来。
海军阵亡的士兵大多是从船上实行海葬了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不只是美军,世界上几乎所有海军官兵牺牲后,主要采用海葬。
这是因为,古往今来,海军作战期间都是要巡逻的。
一次巡逻的时间不会短,一旦出现海战立即会出现伤亡。
但巡逻和战斗期间,海军军舰不可能因为部分伤亡而返航。
如果是陆军,牺牲士兵可以运输到二线,由后勤人员处理。
但海军是在海上,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尤其是大战中,牺牲人数往往很多,后勤船只连运输补给、弹药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兼顾处理尸体。
所以,早在木帆船时代,各国海军士兵牺牲,基本都用海葬。
将士兵或者军官遗体扔入海中,同时举行庄严的仪式,随后将遗物保留交给家属。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惯例甚至荣誉。
美国海军官兵以海葬为荣,甚至很多老兵退伍以后因病去世,遗愿也是要回到服役的军舰上将骨灰海葬。
海葬仪式是很庄严的,大体为:
由海军仪仗队执行葬礼仪式。全体舰员在后甲板上列队,举行告别仪式。同时鸣枪21响,接着吹安息号,撒骨灰,海军代表接受折叠成三角形的国旗。整个过程,军舰降半旗,并将日期、时间、经纬度载入航海日志。
在仪式完毕后,不能参加仪式的家属接受国旗、海葬坐标和录像。
美国前总统福特去世,虽然根据遗嘱葬在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但是由于福特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海军服役,所以在运送遗体的过程中,由海军接管“空军一号”,整个葬礼过程也由海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