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盛世三国,你见过历史上最低调的将军?
他经历过“百团大战”,参与解放太原,战斗危急时刻带头成立一支敢死队,不小心踩到地雷被炸烂右臂。他的档案资料是省军区副司令级别,却甘心当了20年的仓库库长,只因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苏鲁的革命道路1902年,苏鲁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穷苦家庭,生活的困境让他不得不出外打工贴补家用,在闯荡期间他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和共产主义,让苏鲁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目标。
1927年,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后,苏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不久后参加了红军,走上革命的道路。如果以入党和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来看,苏鲁比一般的中将、上将的资历都要老,如开国上将韩先楚是1930年才参加红军的。
苏鲁的作战风格除了勇敢还是勇敢,每次战斗必然身先士卒,因此他立功无数、奖励无数,职位也不断在提高,先后担任过红六军排长、连长、副团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在山西成立了青年决死队,作为红军时期的名将,他被任命为第一纵队三大队大队长,在抗日前线与日军拼死对抗,后被提升为第一纵队二十五团团长。
作战英雄,毫不畏死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狠狠打击了华北地区的日军,并取得辉煌的战绩。恼羞成怒的日本军为了报复八路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这其中号称精锐的“冈崎大队”最为嚣张目中无人,在此期间误打误撞烧毁了华北最大的黄崖洞兵工厂,这也让冈崎大队有了吹嘘的资本。
总部领导收到消息后,立刻集结部队,决定狠狠地打击一下冈崎大队的嚣张气焰。于是上级命令苏鲁带领二十五团参加了关家垴战斗。在战斗打响后,他亲率第三营,对所谓日本精锐的冈崎大队发起冲锋,且毫无惧色。因英勇作战的表现,受到总部首长的一致表彰。
带领敢死队冲锋,身负重伤解放战争打响,苏鲁担任十八兵团一八四师副师长,于1949年参与了解放太原的战斗。在战斗打响后,敌人坚固的碉堡,让苏鲁的部队很难攻克,一八四师伤亡惨重。
脾气火爆苏鲁见一直拿不下太原东门外的红房子据点,便不顾危险亲自带领一直敢死队,冲上战斗前线。战士们见副师长亲自带队,顿时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拿下了红房子据点,可苏鲁却在前沿阵地踩到了地雷,整个人都炸飞,等战士找到他时,苏鲁已经失血过多晕在阵地上。
(独臂将军——苏鲁)
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苏鲁保住了性命,但因为右臂被炸雷,只能截肢从此没有了右臂。在养伤的几个月里,一八四师跟第一野战军进入西北,而无法跟随部队作战的苏鲁只能在山西军区工作,职务是长治军区司令员。
请求继续工作,哪怕当一名仓库管理员新中国成立后,战争时期留下来的伤病让苏鲁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不影响军区的工作,他主动请求离职休养。但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一旦闲下来觉得全身难受,在病情稍微好转后,他请求上级安排工作,那怕当一名仓库管理员也好。
经过苏鲁多次的申请后,军区决定安排他到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当库长,级别是团级干部。1955年授衔开始,以苏鲁的资历和功劳,评衔委员会决定授予他少将军衔。仪式结束后,苏鲁又回到了山西军区做自己的工作,一直到1975年才退休。
1976年,一代名将苏鲁安静的去世,当组织整理他档案时发现,他的级别竟然还是当年仓库库长的团级,而不是干了20年的省军区副司令级别。众人在惊讶之余,也由衷的佩服这位革命英雄,他是如此的低调,不引人注目。
苏鲁并不因为自己的级别和资历沾沾自喜,相反他把自己埋没在人群中,只希望能为祖国再多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一个仓库管理员。
穿越成汉献帝刘协的小说叫什么?
《三国:我!汉献帝,开局成就大帝》
作者:老鱼吃嫩虾
小说简介
穿越东汉末年,成为了汉献帝刘协。
开局签到大帝修为,以大汉无尽气运汇聚气运金龙出世,镇杀董卓。
一统东汉末年诸侯,征伐异族;诛灭心怀异心汉末三仙,开启大大汉盛世。
天下大统,刘协登天路,汇无尽气运,造就大汉运朝之基石。
百年后:大汉大帝频出,大贤无数,举朝攻入异世仙国。
刘协:朕之大汉,当为诸天万界,九天十地之尊,号令诸天!!
书籍摘录
洛阳,皇宫。一身穿龙袍,眉清目秀的少年,目光有些呆滞的喃喃道:“所以,我这是穿越到了汉献帝的身上?”
“还是,神话版三国?”
为什么三国时代没有那么多胡人入侵?
三国时期,胡人的确想要南下牧马,只可惜,来了,就没了,因为曹操不等他们来,就已经展开了军事行动,而曹魏边疆幽州、并州的优秀刺史、守将,也将此事,一一解决了。
(一)汉末三国年间北方边疆的部族分布
汉末三国时期,在大汉北方,主要分布着以檀石槐鲜卑部落分裂开来的西部鲜卑步度根部、中部鲜卑轲比能部,以及东部鲜卑。其中步度根、轲比能所部实力较强,有数万兵力。
而在并州北部地区则还存在南匈奴,在幽州渔阳郡、右北平郡等东北部地区还存在三郡乌桓(乌丸),各自拥兵数万不等,颇具实力。
其中,乌桓首领丘力居还曾和中山相张纯联合叛乱,劫掠青州、幽州,很是嚣张。
而并州方向鲜卑与南匈奴也时常寇略边疆,尤其是雁门郡马邑一带,甚至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并州刺史张懿在抵挡鲜卑、南匈奴的入侵时,战败身亡。
截止到曹魏时期,轲比能与步度根鲜卑也是先后寇略并州、幽州一带,所以,在汉末三国时期,边疆各部族,是存在着南下寇略的现象的,那么,为什么这种寇略没有形成规模化或者说造成大影响呢?
这主要来源于汉末以及曹魏的边疆政策。
(二)平阳之战 匈奴瓦解
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南匈奴单于在平阳地区叛乱,恰巧此时袁绍之子袁尚与曹操对峙,急忙派遣河东太守郭园汇合并州刺史高干,前往支援南匈奴单于,意图拿下平阳,袭扰曹操侧后。
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率领各路大军数万人包围平阳,但是南匈奴与高干等人守城相抗,钟繇大军受挫城下,无奈之下,钟繇求救于关中诸将,在一番游说之下,马腾决定派遣其子马超,率军一万余人前来助战。
最终,在汾水之战中年轻的马超趁着郭援渡河时击其半渡,郭援军大败,郭援本人被马超部将庞德斩杀,而后高干与南匈奴单于呼厨泉见势不利,纷纷投降。
曹操便趁机进一步分化南匈奴,设置为五部,互不统属,彼此远离,极大的降低了他们再一次叛乱的可能性,平阳之战,保证了边疆很久的安宁。
(三)扫平乌桓 再去一患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为了进一步扫清袁氏兄弟残余势力,为南征荆州清除后顾之忧,曹操决定,趁机收拾乌桓木鱼石他疏浚河道,以备军需调度之用。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亲自率军从右北平郡的无终城出发,但是,此时乌桓据险防守,曹军进军不利,又粮草缺乏,所以一时局面很不乐观。
关键时刻,曹操采纳当地隐士田畴的意见,小路偷袭,八月,两郡在白狼山相遇,但是此时曹操身边,只是轻装军队,主力未到,关键时刻,张辽力排众议,主张趁势进攻。
最终,在张辽的指挥下,乌桓军队大败,张辽更是斩杀乌桓单于踏顿,最终,收降二十余万人,获得了大胜,乌桓的问题,也就此解决。
(四)守边得利 鲜卑退却
在当时,北部部族以鲜卑最为强大,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汉中大战之时,代郡乌桓反叛,鲜卑轲比能趁机联络乌桓,入侵北地,曹操急忙令其子曹彰为骁骑将军,前往相抗,最终曹彰大败轲比能,轲比能逃窜。
但是,鲜卑各部的野心还未就此停止,在并州与幽州,常常作乱,只不过,在并州,他们遇到了刺史梁习,在幽州,遇到了田豫。
并州方向,鲜卑部落首领育延层率军五千余人来到并州,逼迫梁习,但最终,被梁习呵斥后当场斩杀育延,余部就此溃散。
与此同时,在幽州方向,田豫多次击败轲比能,轲比能与步度根两大部落之间又起了矛盾,互相攻杀,田豫与梁习联手,更是于魏文帝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再次大败轲比能。
但是轲比能所部实力强胜,依旧至少有着四五万人的兵力,可是不久后,轲比能兼并了步度根所部,实力再次强盛,更是一度率军三万包围田豫,但是此时,曹魏秦朗再次击败轲比能所部,轲比能所部开始进一步瓦解。
就这样,直到魏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6年),曹魏王勇指派了一个刺客,当即刺杀轲比能,随后,轲比能所部陷入了更进一步的混乱,最终在曹魏的军事打击与册封、挑拨之下,鲜卑对边境的威胁,几乎彻底解除。
(五)结语
因此,不难看出,汉末三国时期,北部边疆部族的实力依旧很强大,他们也从未放弃过寇略边境的做法,只是在曹魏接连不断的军事打击与分化瓦解下,才逐渐的将他们的威胁降到最低。
饶是如此,也依旧用了前后三十年的时间,不过,却换来了北部边疆七八十年的安稳,不得不说,这一点来说,曹魏集团的确是有着相当的功绩。
和盛世三国一样的游戏有没有最好是刚刚出来的?
《傲世三国》这款游戏,你可以看看,因为我之前玩的是《热血三国2》和《盛世三国》,随着年龄增大,以及家庭琐事,就不在玩游戏了。
为什么到了太康盛世时就有1616万了?
古人寿命偏短,结婚偏早。三家归晋时全国人口有七百多万。以当下的眼光看,大多都是精壮人口。
个人认为,从三家归晋至太康盛世,十年光景,人口从七百多万,增至1616万的主要原因是:
1,年轻人占比很大,一个年轻女人十年生四胎,问题不大。十年下来七百万人增至1616万是有可能的。
2,长年战争,导致地多人少,人们随便搞些种植、养殖业,吃喝不用太愁,利于人口繁衍。
3,乱世结束,很多藏在深山之中的逃难者,也陆续返回了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