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在我国古代,火神究竟是祝融还是颛顼?
当天国变得越来越美好的时候,人间也按照东南西北四中个方向,形成了五个部落群,贤明仁爱的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鸟国,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中土则直接由天帝管理。 炎帝生于炎热潮湿的南方,人身牛首,天生神力,据说他刚一出生,他家周围的平地立即涌现了九眼泉井,并且各井间都是相通的。炎帝诞生之前,南方的人们以渔猎为生,朝不保夕,时常要饿肚子。炎帝长大到会跑会跳会说话的时候,南方的天空突然下起了一场奇怪的大雨,这雨滴不是水滴而黄橙橙的米粒,然后炎帝就发明了耕作的方法,教人们将这些米粒种进地里养植,从此南方的人民再也不用为吃不饱而发愁了,不久耕作的方法传遍了神州大地,大家都尊称炎帝为"神农氏"。又有一次,当炎帝正在田里耕作的时候,天空飞过了一只朱红的雀鸟,那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突然禾苗坠地,炎帝把拾起种到地里,不久长出了又高又大的嘉禾,这种禾谷据说吃过之后可以百病不生,长生不老,被人们称为神谷,而因为吃了神谷的原因,炎帝部落的人普遍的都比其余部落的人的力量要大的多。炎帝部落也成为了地上最强大的一个部落。炎帝神农氏同时还是一位医药之神,他后来制成了一条红褐色的神鞭,以之鞭打百草,鞭过之后即可知百草药性,是件极其希有的神器。 炎帝一共有三个女儿,长女叫做"女娃",因为在海上游玩,误闯东海海眼的禁区,激活了守护海眼的海阵,被淹死在海中。这本是她任性之过,但她却因此痛恨大海,化身为精卫鸟(又称帝女雀),每日从发鸠山衔石子或树枝填海,一填就填了数十万年。她死时在东海枯海谷中把复仇的话记录在海底巨岩之上,后来被身为天蓬元帅的猪八戒听到,并以此推断出炎天圣母竟是炎帝的女儿。 炎帝的第二个女儿跟着炎帝身边的大神赤松子修道,名字没有流传到后世。她修仙的时候,巧遇后来成为玉皇大帝的自然子。自然子那时虽已娶西王母为妻,但西王母长的既丑,又对他管的极严,自然子自由惯了极为反感西王母的妻管严生活,正好元始天尊指明自然子还需经历数劫方可修成正果,便出来历世应劫,在清湖(镜泊湖)边与她两姐妹懈逅,三人一见钟情,便在清湖边过起了快乐的生活。自然子好诗辞歌赋,分别给她与她妹妹瑶姬取名为清华、婉华。然而好景不长,西王母得知了此事,大怒之下带着陆吾、英招、离珠、金甲雷神等昆仑四大战神杀到,把自然子绑回昆仑山。后来清华仙子与婉华仙子上昆仑山寻夫,在昆仑山上闹出了三女争夫的闹剧,最终自然子狠下心来与她们一刀两断。瑶姬当时还是未嫁的年龄,回家后就郁郁而终。她死后精魂变成为"(上"艹",下"遥去走之底")草"。这种草开黄花(情花),结小果(爱果),食过之人就能被他人爱恋。由于当时她死在巫山南山坡,后来楚怀王、楚襄王父子游三峡时都曾梦见于她,宋玉因此做神女赋……。而清华仙子则回到赤松子处,继续修道,在地心飞龙那里住过一阵子后,一次外出遇穹天老祖,被接至清弥天,成为后来的炎天圣母。 少昊的母亲叫"皇娥",虽然住在一座用美玉建成的宫殿里,但她几乎天天都在织布,当劳累过度时,就乘桴木泛游水上。一次,她来到一棵"穷桑"树下,这是一棵万年才结一次果实的桑树,吃了它的果实可以让人长生不老,而就在这颗树下,她遇到了白帝之子,即太白金星。不久这一神一人便有了爱情的结晶,即"少昊",号"穷桑氏",因为是太白金星之子,所以又号"金天氏",皇娥生少昊时,因有五色凤鸟集于庭前,故少昊又号"凤鸟氏"。少昊居住于长留山,他的辅神蓐收则住在长留山不远的泑山。秋神蓐收与春神句芒都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在东海之外建立了一个鸟的王国,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这时天帝自然子看到西方的部族缺少一个英明的领袖,于是请少昊举族西迁,协助自己治理天下。 东方天帝伏羲,又号疱"庖羲氏",是中国古代最富传奇色彩的神人。在西北,有个凡人去不了的极乐国土,叫做"华胥国",那里的人没有欲望,一切顺利自然的生活着,人人长寿,生活美满。他们不愁吃穿,远离着灾害,这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居民都是半神人,是神与人的后代繁衍而来。九河神女华胥氏有一次去到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游玩,发现一支巨大的脚印,,那是雷神的脚印,那时的雷神是人头龙身,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只需要鼓起肚子,就能发现响雷。华胥氏很好奇的踩了那个脚印一下,立刻感到全身震颤,回到家后就怀了身孕,不久生下了伏羲。 伏羲生下来就是个天才,华胥国最伟大的智者也会被才几岁的伏羲戏耍,不单单智力,他的体质也非常的好,他能够沿着都广之野的"建木"一直爬到天国去,神树建木是一架天梯。一日,伏羲听到一则关于龙马的传说,他找到龙马并降服它之后,根据龙马身上的卷毛纹路,画出了乾坤离坎震兑巽艮八种符号,用以表示天地万物间的种种变化,他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做"八卦"。后世因为周文王创出了文王八卦算法,伏羲所发明的八卦卜算法被世人称为"先天八卦"。 伏羲的妻子是炎帝部落的人,所以他的大儿子祝融长大后成为炎帝手下的重臣。据说伏羲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字叫做邓伯温,因为继承了祖父的能力,长大后成为了雷公。 北方天帝颛顼是个天生的音乐家,十岁时已能弹琴弄瑟,当他成为北帝之后,常令飞龙效仿风声,猪龙婆做乐师来配乐。他的音乐天赋一脉相传给他的后世子孙,其中的一个儿子"老童"不仅深谙音律,就连说话也似敲钟击磬;他有一个玄孙叫做"太子长琴"居住在北海外的"瑶(木字旁)山",更是创造出许多美妙动听的乐曲,名传千古。颛顼虽然是四大天帝中功绩最少,能力最弱的一个,但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玉皇大帝跟前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由于玉皇大帝与西王母为感情的事终事冷战,令到玉皇大帝心中烦闷,于是在某一天,他把颛顼召了来,让他来代替自己治理天下,自己寻了个人间仙境独自是个静去了。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天地再生异劫,玉帝为解劫而身负重伤,在很久的时间内都无法再动用神力。 颛顼是个野心家,一但身居高位,手掌大权,立刻就开始想办法对付比自己更加有能力与威望的其它三大天帝。他先是派大神重与大神黎去隔断了天与地之间的通道,从此断绝了神人之间的往来,让民间疾苦再也无法上诉到天上。不过他这番居心不良,竟也无意中成全了一个痴人,北山愚公。北方太行、王屋两山高有万仞,能直通天庭,但它们阻碍了北山居民进出的道路,愚公下决心要挖开大山,造福后世子孙,这份理想与决心虽然超凡,但毕竟人力时有而穷,得重与黎搬走大山后,北山中的百姓因为交通的方便,生活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不能不归功给坏心做好事的颛顼。 通道既绝,颛顼就开始胡作非为了,特别是他的几个儿子,更是把天上人间全部搞到乱套。颛顼最早生的四个儿子中,前三个都是生出后不久就夭折了。第一个死后住在江水中,变做了"虐鬼",散布瘟疫疾病给世间;第二个死后住于若水,叫做"魍魉",专门叫人生疮害病或者惊吓小孩子;第三个死在正月三十,最欢穿破衣喝稀粥,人称"送穷鬼",他进了谁家的门谁家就会很快衰败,一穷到死。除此外的第四子叫做梼杌,凶顽无比,整天胡做非为!又有人身龙头的计蒙神,双头长蜂的骄虫神,足迹过处有国败国有家败家的耕父神等等各类妖神为祸人间,搅得天地上下混乱不堪。颛顼还对不满意他作为的神人们严酷压迫,最终导至人神共愤,当西方天帝少昊死后,水神共工集合西部各路神仙异人,发兵讨伐颛顼。 颛顼早有准备,双方一场大战,共工的部队被击溃,但想不到共工调来五湖四海之水,一气水淹北地八千里,这时伏羲也发来援兵,东西两路合围之下,颛顼被困死在不周山。颛顼死后借山蛇的身体转世,重生后法力全失,他的天帝生涯亦从此结束了。 水神共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粗神,战胜颛顼让他的野心无限膨胀起来,玉皇大帝虽然被迎回来重新成为天帝,但共工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炎帝看着共工越来越不象话,便派出共工的父亲火神祝融去收服他。共工这时正好收了一个厉害非常的手下,九头蛇身的相柳。这相柳其实是元始天妖造出来的六大异兽之一共工得它之助,更是连自己姓什么也不知道了,竟要与火神开战。但凡火神,都一定是火爆脾气,父子俩一言不合,竟大打出手。祝融驾着一辆火云车,由两条火龙拉着,所过之处,尽变焦土,共工虽有相柳之助,也敌他不过。相柳本是妖物,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没有了相柳,共工与一众手下一溃千里,当退到不周山下的时候,就只剩下孤军奋战的共工自己了。共工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竟这么轻易就一败如斯,而看起来数量巨大的军队与得力手下,竟如一团散沙,宏图霸业,已归尘土…,万念俱灰之后,一头撞在这曾经带给他辉煌的不周山上。不周山哪里经的起他这么一撞,当场断成两截。这不周山是天地的主要支柱,不周山的倒下,导致了天倾地陷,从此夜空星辰皆西移,地上无水不朝东。 天破之后,不断的有陨石和天火从破开的天洞中落下,大地上的人类不是被陨石砸死就是被大火烧,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女娲看到人类左躲西藏,无处容身的惨象,心中十分痛惜。她便遍历乾坤,找来五色石块炼出五彩晶石,把已碎的象渔网似的天一点点的补了起来,但想不到五色晶石用完时,天上还有一个大大的窟窿存在着,只要还有破洞,天就随时会继续崩裂,那样的话,过去的工作就白做了,而人类亦从此永远的生活在这已如同炼狱的大地之上,女娲痛苦的思考了很久之后,舍己为人,用自己的身体,填补好了天上最后的大洞……。
火星漫游车为什么叫祝融号?
祝融号是火星漫游车的中文名称,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祝融。这个名称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祝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被视为火的象征和掌管火的力量。火星是一个干燥、寒冷的行星,而火神祝融代表着火的力量和热情,因此选择祝融号作为火星漫游车的名称,旨在表达对火星探索的热情和决心。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自信和实力。通过这个名称,祝融号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象征之一,展示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成就和追求。
彝族有什么样的历史?
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约有800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
在这些省份中,云南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地,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55%。
同时也有少数散居在缅甸、泰国、越南等其他国家。
彝族的历史彝族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距今2500年前的滇池文化。
而彝族祖先则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的“滇池人”。
在汉代,古滇国是彝族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古滇国更名为楚雄国,彝族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唐朝,大理国建都大理,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也为彝族奠定了政治实力的基础。
宋朝时,彝族地区出现了纳西、白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在元代时,大理被蒙古人所征服,而彝族则在此期间被控制。
明清时期,彝族逐渐向南、西迁徙,同时也充分接触到太白山下的汉人,与之融合携手共同发展。
清朝时期,彝族因为居住在边疆地区,承受了较为严重的战争灾难,直到中华民国时期,彝族才得到部分解放。
20世纪初,彝族地区相继兴起了李氏糯本文化、僳僳文化和彝山之光文化等多个民族文化代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着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彝族地区也相继成立了多个文化机构,如楚雄彝文化研究会、云南彝族文化研究会等。
近年来,彝族文化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如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彝绣”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之一。
彝族的独特之处和其他人相比,彝族有几个显著的不同点。
一、彝族有富有特色和久远的文化历史。
彝族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亚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语言、文字、服饰、风俗到宗教,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而且,彝族拥有众多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如彝族大歌、东巴文化等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彝族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形态。
彝族社会历史上存在着一些世袭家族的特殊制度,这些家族一般代代相传,家族中的家庭、产业、土地等资源都公共所有和使用,是少数民族社会中特殊的组织形态。
三、彝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独具特点。
信奉天土之神和自然神灵,重视巫术和祭祀,巫术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与该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
四、彝族的服饰文化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彝族的服饰多选择当地自然材料如亚麻、棉布、鼠茅等为材料,通常以大方、彰显个性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五、彝族的饮食文化以打羊宴为代表。
彝族人奉羊为圣物,会在重要的庆典仪式上进行到羊的祭祀和敬奉仪式,并将羊肉当作美食享用,其中“打羊宴”更是彝族人民表达喜庆心情的重要场景。
彝族的风俗文化彝族文化悠久,充满神秘和浪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中,风俗文化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婚姻习俗
彝族的婚姻制度与汉族有所不同。
在传统彝族社会中,男女初次相识之后,需要充分沟通交流,确认双方是否有意愿走进婚姻殿堂。
如果是,那么就要进入婚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彝族女孩子要动笔写诗或歌曲,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和期望。这些歌曲被称为“赠诗歌”或“宣权歌”。
婚礼当天,彝族人需举行赛马、射箭、踢踏脚、跳拉萨舞等活动,以庆祝喜事。
而新郎需要穿上彩色的亚麻衣裳,挂着红色的丝绸带子。
新娘则会穿一身彩色长衫,身上搭配着各类饰品。
两家长辈会在仪式上交换礼物,同时还会由神力巫师表演祭拜神灵的仪式。
在婚礼完毕后,新婚夫妇要去新房谱写爱情故事,这样就完成了婚姻的全过程。
二、信仰和祭祀
彝族信奉的是“苍茫大地,万物皆有灵魂”的自然崇拜。
信徒相信,自然界万物都有灵性,要与这些灵体保持联系,寻求神力的保佑和指引。
与此同时,彝民还与大地、山川、森林、禽兽鱼虫等自然力量达成一种神秘、复杂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巫术祭祀文化。
在彝民的生活中,有很多祭祀节日,如黑鬼节、过山节、尝新节、白衣节等。
这些节日往往涉及到神灵、祖先和神秘力量的崇拜,例如在黑鬼节上,人们会举行巫术舞蹈、祭祀仪式和大规模的摆筵宴席等活动,以此表达对祖先和自然之神的敬仰之情。
三、服饰文化
彝族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彝族服装多以亚麻、棉等天然材料为主。
彝族的服装品种繁多,非常丰富。
在彝族传统服装中,最具特色的是男性的“亚麻短裤”和女性的“襟川长裙”。
彝族服装上的花纹和色彩也很有特点。
男性通常腰系彩色锦带,染成“粉、青、紫、红、黄”五色,有五彩腰带之称。
女性服装有很多亮丽的图案和纹饰,其中最常见的是黄、红、绿、蓝、黑等五种颜色。
四、音乐和舞蹈
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丰富的类型和丰富的表达形式。
彝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注重舞蹈动作的优美和谐,强调气势、力量和速度的合理结合。
在舞蹈中,彝族人曲线、轻盈的舞姿和高难的舞技成为了观众最为瞩目的部分。
除了舞蹈外,彝族还有丰富的音乐文化。
彝族人善于演奏多种乐器,如口琴、唢呐、陶笛、巴乌等,他们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气息和浪漫唯美的情感。
总结彝族历经沧桑变革,了不起地保存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
彝族人民有着自己的独特优秀文化和坚强民族气质,他们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多元而兼容,态度坚韧而温情。
彝族的风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婚姻制度、信仰、服饰、音乐还是舞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这些风俗文化不仅传承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深刻地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息的追求。
在今天世界文化多元、交流合作的时代,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弘扬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变革,让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包容、交流,为我国全民族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夏神别称?
夏神叫“祝融”。
神话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仑山的光明宫,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谈起南海神庙的建立,人们自然会问起南海神的名字。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书称其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简称。其实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发生火灾,人们仍然认为祝融君光临。
传说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祝融峰上供奉堂堂祝融大神?
南岳本就是个道教和佛教共存的地方,全国仅此一家,也是这里的特色,导游没有和你说吗?旅游区不都是这样,你自己相信宗教就尊重,不相信作为游客何必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