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入口,你听过什么有趣的吹牛故事吗?
朱麻二修湘渝铁路回来,就当我们的生产队长。开会讲话,时常是抛出一个论点,接着搬出实际事实加以佐证,要仔细听,才能发现是在吹牛:
朱麻二讲:“朋友在精不在多,朝庭有人好办事。
“修湘渝铁路那阵,和我同睡同起同做事情的,一个四川达县的朋友,铁路完工了,就被调去当火车司机开火车。
“那天,我挑一担东西,在铁路上走被他看见,他马上把火车刹下来,下车来亲自把东西提上驾驶台,把我带到了前面的目的地。”
有社员当场表示疑惑:“火车可是分秒必争的玩意儿,他这一停,整条铁路不是全都乱套了?他不是被劳改就是遭枪毙。”
朱麻二会上发火:“你晓得格锤子:这条铁路搞调度的,是他的妹夫,妹夫的姐哥,又是铁路局的局长,谁拌得歪我这个朋友?!”
公社在外地,引进了一批良种冬瓜幼苗,强制给每个生产队分配了栽植任务。
在动员大会上,朱麻二讲:“这种冬瓜,我修铁路的时候看见过。
“大得很,最小的冬瓜,直经也有两米六尺高,热天可以一家人,搬板凳儿进去坐起乘凉。
“而且,这种冬瓜一次栽种终身受益:想吃冬瓜了,就去切一半截来抬回去,地里那一截,一晚上就长出来,和原先一模一样。
“那次我在冬瓜里乘谅,一睡醒来发现冬瓜长拢来把我吞了,吓得我用板凳,把冬瓜打一个洞才出来了。”
七九年打越南,我们公社出了一个,炮兵一等功臣秦y堂,一时间,家乡政府宣传他的英雄事迹,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又是在社员大会上,朱麻二说:“秦y堂有哈一口气炮弹转弯的本事,总指挥许世友,亲自坐直升飞机到前线去看真假。
“恰好敌人发起了冲锋,把秦y堂的副炮手弄牺牲了。
“秦y堂很着急,也以为新来的是炊事班的老兵,就吼:老头儿站起干啥?还不赶快去给我装填炮弹。
“许世友光着膀子就上,手法比专业炮手还专业。
“一时间,许世友装弹,秦y堂哈气,不管越南人藏在哪里,炮弹就象长了眼睁,拐弯就到。
“战斗结来,秦y掌得知,被他熊过的老头儿是许司令,当时就吓了一个激灵。
“许司令却说:不给你记一等功我不姓许。”
和女生聊天没有话题怎么办?
前两天就有位老铁跟栗子诉苦,说自己和喜欢的女生完全没有共同话题,女生聊自己感兴趣的,他插不上话,等到他讲自己想聊的话题时,女生反应又很冷淡,感觉再这样聊下去,仅存的一点友情也会被磨没了。
其实这位老铁的处境,也是大部分男同胞在追女生时会面临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咱太直男,毕竟男女有别,女生感兴趣的东西,咱不一定懂,我们喜欢的,对于女生来说也可能是知识盲区。
不过既然存在问题,自然就有解决办法,下面栗子就来说叨说叨,跟女生没有共同话题时,要怎样聊才能走进她心里。
第一招:倾听对方的聊天内容并给出积极反馈栗子经常说,聊天就是聊情绪,一次有意义的聊天,肯定是能引起对方情绪波动的,不管是好是坏,至少能让对方记住这次聊天。
所以说,当遇到自己不擅长的话题时,不要感到无所适从,反正你也接不上话了,那还不如给出对方积极的反馈。
举个栗子:
男:下班了吗?今天可还开心?女:哎,别提了,今天睡迟了,就随便化了个淡妆去上班,结果老板让我去接待一个很重要的客户,我想补妆,又发现遮瑕、眼影这些都没带,只能顶着个素颜去见客户,别提多尴尬了。男(独白):嗯?淡妆啥意思,遮瑕眼影又是些啥,不是化了妆吗?咋又素颜见客户了?不管了,先顺着她意思聊吧。男:那事情没办砸吧?以后多设几个闹钟嘛,实在不行我还提供叫醒服务,专治你这种爱赖床的懒虫。女: 你才懒,我今天只是意外。
学废了吗?不懂的东西咱也别去问,反正你也不感兴趣,抓住对方话题的重点,迎合对方,适时调动情绪,就不至于让聊天陷入冷场,但大家也没必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捧哏,什么都依着女生。
想要培养感情,咱还是要找到你与女生的共同话题,也只有共同话题才能真正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所以就有了第二招:围绕兴趣爱好寻找话题共鸣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即便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和其他人谈到自己的爱好,都会滔滔不绝。
所以说,如果实在不知道和女生聊什么,不如先观察她的朋友圈, 看看她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投其所好聊一聊,说不定就能从中找到你们的共同点。
举个栗子:
男:我看你朋友圈的照片都拍得很好,是对摄影感兴趣吗?女:对啊,我去各处旅游的时候,就喜欢拍一些有艺术感的照片。男:看来你应该去过不少地方。女:差不多吧。男:我也喜欢到处旅游,但我跟你不一样,我喜欢用文字记录,很少拍照片。女:是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男:内蒙、西藏、新疆、黄土高原 balabala很多时候,急于找共同话题会在聊天的时候显得太有目的性,找准兴趣点再在聊天中慢慢发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反而会显得更有默契。
有可能会有人说,我喜欢的女生,朋友圈三天可见,而且也没啥有价值的动态,要怎么找话题?
嗯,如果是这种信息空白的情况,栗子建议铁汁们先和女生谈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恰好和女生产生共鸣,自然能延续话题。如果没有共通点,我们也可以在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后,直接问女生,和她交换信息。这样同样可以在聊天过程中找到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招:在不搭界的话题中选择共通点如果两个人工作性质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一样,总之就是完全没有共通点,那是不是注定你俩没戏了?
当然不是,找对象又不是连连看,谁规定两人必须相似才能在一起了?只要相互喜欢,总有一些话题是可以共同讨论的。
举个栗子,虽然两人工作性质不同,但关于工作的话题还是能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或者给对方介绍自己的工作,要知道,人对不熟悉的领域都会有好奇心,当你分享这些她没有涉足过的工作时,女生大概率会产生兴趣,之后说不定还要主动给你分享她的工作日常。
除此之外,公司的一些小八卦,或者是上下班路上遇到的问题,工作后的休闲活动等等,都是一些普适性很强的话题。通过这些话题,我们同样可以了解女生的生活日常,慢慢熟悉起来后,再寻找适合的相处方式,你和她的很多共通点自然也就出现了。
以上栗子介绍的三种方式,都是在既有的话题中寻找可能的聊天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话题安全度高,而且目的性也不会太强。下面一种方式就需要老铁们主动寻找话题点 ,也就是创造共同爱好和话题。
可能有老铁会说了,我还跟她不熟悉,怎么能找到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呢?其实,栗子这里说的共同爱好,也不一定是目前双方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两个人都有意向做却从未尝试的事情。
举个栗子:
男:今天下班有没有计划大吃一顿啊?要是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推荐一家很好吃的店哟~女:最近一直在减肥,不敢乱吃。男:你还要减肥?不给我这种丰满身材的人留点活路了?女:我看起来瘦,其实肉可多了。男:行吧,减肥可以,但节食减肥的话对胃有很大伤害的,要是营养不均衡,你的皮肤、气色都会变得很差,要是你想减肥,可以健身啊。我上周才报名了健身房私教,有需要可以推荐给你,刚好咱们还可以互相监督。女:嗯,也行。男:那今晚还是先大吃一顿,明天咱一起减肥吧!
在感情中,男生要做那个主动带领的人,虽然是我们主动追求女生,但也不能只是单方面的附和讨好,有时候引导女生做一些事情,反而会让这段关系更加牢靠。
黄栗子Ye:一个懂男人的情感导师
如果你还有情感方面的问题 也可以通过头条搜索 “黄栗子Ye” 关注后 通过私信将你的问题发给我,栗子会竭尽全力帮你解答的~
杭州53岁阿姨离奇失踪人间蒸发已经十多天了?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目前很多人都在寻找,但是毫无头绪,即使最后找到了也是两种结果,一种是她还活着,而且活的好好的,另一种就是她已经死了,所以找到了她的尸体。
我给大家推理一下她活着的可能性,大家看看对不对,再看看如果死了,那么尸体会在哪?凶手又会是谁?请跟着我的分析往下看!
第一,丈夫报警那么晚?家里还能有线索吗?我们都知道,这位女子是半夜从家里失踪的,那么家里可以说是第一案发现场,但是他丈夫是老婆失踪很久以后的晚上或者第二天报的案,时间过去那么久,第一现场估计也很难提供有价值线索了,毕竟现场早就被破坏了,很难找到有用的信息。
不过无论一个人是离家出走或者自杀什么的,都会给家里留下字条告知家里人的,所以需在家里仔细寻找蛛丝马迹,例如床上或者床底下,衣柜、衣服口袋,卫生间、梳装台抽屉等地方寻找看看,有没有她留下了的笔记信封什么的信息,又或者其它发现,尤其是失踪者的手机是否还在,如果在那可疑就更大了,因为没有谁说离家出走会忘记带手机的,同时也可以在手机上寻找线索,尤其要注意手机是否有被删除的信息。
第二,自杀会选择去哪里?如果是自杀的话,很可能在附近小河边投河自杀,又或者躲在哪个灌木丛里服毒或者在某一个下水道等可以藏人的地方自杀,但是我觉得她自杀的可能性很低,因为真正想自杀的人不可能穿睡衣出去,而且还躲过小区的监控,再说想死的人也拦不住,即使她不在这些地方,也有可能会选择跳楼,但是我觉得她自杀可能性很低,因为她是选择夜里消失的,为什么说消失,因为小区没有任何监控拍到她,其次,有自杀的人不留下任何遗言吗?什么都没有留下,所以几乎可以排除自杀的可能。
第三,假如已经被人谋杀?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她已经被人谋杀的话,那么杀她的人该如何把她尸体运出小区?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假装搬家藏在家具里运出,不会引起别人怀疑,当然这种的话必须凶手知道哪家会搬家,且冒充搬家人缘把尸体藏在里面,又或者这家搬家的人本来就是凶手,所以搬家亲力亲为,并没有找搬家公司帮忙。
还有就是凶手来不及转移尸体,乃然把尸体藏在死者所住的那栋楼里,等待风声过了能想办法转移。那么最有可能藏在哪里不被发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我觉得床底下如果藏一具尸体的话,那么一般很难有人怀疑(但是现在天气热,时间长很容易有臭味被人发现,除非不断加冰除臭),还有就是藏在墙里(这种可能代表已经不想转移尸体了)但是砸墙会有响动,除了装修的人家会砸墙,普通人家不是装修砸墙的话很容易引人怀疑。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移尸方法,就是放在比较大的密码箱带出,然后利用汽车后备箱运走,毕竟一个拉着行李箱出差的人,就是小区监控看到也不会怀疑什么。
当然,至于网友说什么碎尸案会利用马桶冲走那是更不可能的,因为凶手没有那么傻,一旦造成马桶堵塞,那样的话很快就能排查到他,所以他不可能这么冒险去试。
第四,深夜离家出走会去哪?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为什么离家出走?这是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成功的避开了小区所有的监控,这种反侦查能力不是她能想得出来的,只有人替她出主意教她,同时还有人在小区接应她,这样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其次就是这件事媒体已经报导半个月了,如果她真的离家出走,那么就算没看见新闻也应该听周围有人议论这件事吧。
况且现在很多人都在寻找她,她大半夜的只穿睡衣能去哪?然道她是易容化妆成别人样子出去的?那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我和广大网友的怀疑差不多,那就是要么她还在那栋楼里,要么就是被别人利用东西带走了,所以希望警察叔叔们也仔细推理看看,什么样的人能成功避开小区所有监控?那就只有很熟悉小区环境和小区监控位置的人才能知道如何避开监控拍到自己。而这位失踪的女士能有这个能力吗?
第五,她丈夫有嫌疑吗?很多网友现在都在怀疑她丈夫,认为她丈夫没有说实话,那么我想问她丈夫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如果我们能知道动机,那么怀疑几乎也说的过去,例如如果老婆发生了意外,保险公司可以赔偿一笔巨款,但是那收益人必须是她老公才行。
又或者夫妻感情不和,男的在外面有第三者,想和老婆离婚,但是老婆不同意而起了杀心,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可能性也很低,毕竟与其杀人,不如直接离婚或者直接和第三者去其他地方生活也一样,所以完全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目前网友们之所以把她老公列为怀疑对象,无非就是觉得他报警晚了,而且自己第一个发现老婆不见的却没有及时去寻找,不过也难怪网友们怀疑,毕竟自己老婆半夜不见了,自己居然没产生疑问?反而认为出去了,可能上班了,试问有谁会半夜去上班吗?
所以现在情况越来越复杂,警察叔叔也越来越感到搜索困难,家人悬赏10万,但是也毫无头绪,毕竟该找的地方都找了,那么我不知道小区监控里是否调查过最近有可疑的人出入,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携带大物件的人,还有就是这栋楼的楼顶或者地下室、小区管道井、还有电梯下面的机房里最好也寻找看看,如果都没有,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嫌疑人已经带她离开,还有一种就还是藏在小区嫌疑人家里。
当然我们也希望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希望找到她还活着,不希望找到她的是尸体,所以希望她能平安归来。
浙a急事通使用规则?
申请次数:
非浙江省非浙号牌小客车:一个自然年度内允许通行的次数不超过12次,且每个自然月不超过3次。每次24小时(不超过两个高峰时段)
浙江省非浙A号牌小客车:一个自然年度内允许通行的次数不超过24次,且每个自然月不超过3次。每次24小时(不超过两个高峰时段)
申请时段:
申请时支持两个时段选择:分别为00:00至次日00:00及12:00至次日12:00。
申请入口:
可以通过
手机支付宝
、
浙里办APP
、
警察叔叔APP
,找到“非浙A急事通”模块后,按照要求提出申请,需要在手机上进行申请。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电子通行凭证”生成后不可撤销
,无论是否实际使用,均计入通行次数内。
中国名菜传说?
滇菜,也就是云南菜,虽然不在八大菜系之中,却因为食材丰富、菜品繁多、口味各异而有着独特的魅力。
滇菜是最丰富的,目前统计在案的滇菜品种有3700多种,实际上没统计出来的还有很多。滇菜也是最包容,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面面俱到,既不偏甜、亦不偏麻、偏辣。
不只如此,在很多滇菜的背后还有着不少离奇曲折的传说和故事,可以说是美味和传说共同成就了滇菜的盛名。今天洋芋君就挑选了十二道有故事的滇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过桥米线
1
鼎鼎大名的过桥米线的故事应该不少人都知道了。
传说清代有一秀才在南湖的湖心小岛念书,秀才妻每日都要通过石砌的小桥给夫送饭。一日,妻子念丈夫读书辛苦,炖了一只又肥又壮的母鸡,装入罐中,正准备把饭送给丈夫,但因有要事未能按时送去。当她办完事后,发现汤罐还是热乎乎的,原来是厚厚的一层黄油覆盖汤面,起到了隔热作用。于是便穿小道,走石桥,送到丈夫身边,将米线在热鸡汤里浸泡后,随即捞出放入碗里,秀才吃了十分满意。人们为了赞誉这位妻子,便将这种食品取名“过桥米线”。
汽锅鸡
2
云南菜系的“镇家之宝”,除了广为人知的过桥米线,就数汽锅鸡了。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到临安府巡视,临安知府命厨师各献一道菜,年仅24岁的杨沥将火锅的原理运用并改制成美观的汽锅。乾隆大悦,将汽锅带回宫中,从此成为国宴上的名菜。自此,汽锅鸡在滇南地区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烧饵块
3
除了米线,饵块也是云南人常吃的早餐之一。烧饵块的由来,说起来也有一段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天晚上,昆明知府衙门二堂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起火,于是知府气得暴跳如雷,认定是大胆刁民故意捣乱。他马上下令,在昆明六道城门张贴布告,从当天开始,所有百姓一律不准在家升火做饭。此项禁令有效期三个月,违者严加惩处,绝不宽容。
然而聪明的老百姓们也想出了应对的方法,纷纷从家里搬出炉子,在上面烤起粑粑来,一个个吃得香极了。粑粑也就是饵块,烧饵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大救驾
4
大救驾源自腾冲,其中典故可以追溯到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攻打昆明的时候。
那时明朝永历皇帝一路逃至腾冲,饥饿难忍,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口不绝,并非常满意地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从此,家常炒饵块被世人称为大救驾。
宜良烤鸭
5
宜良烤鸭又称滇宜牌烧鸭,是云南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明人洪武年间,朱元璋封颍川候傅友德为征南首领,率领千军万马奔赴云南,同时带上了自己的御厨——南京著名的烧鸭师傅“李烧鸭”李海山。后来等云南统一,傅友德被朱元璋赐白绫而自缢身亡。“李烧鸭”闻讯后不敢回南京,便隐姓埋名先后在宜良狗街、宜良蓬莱乡的李毛营,经营起烧鸭生意,开了家"滇宜烧鸭店",并娶了位毛姓姑娘为妻,如今的“李烧鸭”已是第28代传人。
虎掌菌炒鸡丝
6
虎掌菌在历史上被视为珍品,是向历代王朝纳贡的贡品之一。虎掌菌炒鸡丝这道菜的由来也跟朱元璋有关。
相传,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孙子建文皇帝被他的叔叔朱棣夺了王位之后,逃到了云南削发为僧,在狮子山上当和尚。朱棣派刺客到云南来行刺。一天,建文帝到南华寺传经,途中被刺客认出。刺客便暗中尾随到了南华寺外,伺机行刺。 南华寺住持南禅法师,当晚设素宴为建文帝接风洗尘。刺客探知此事,便潜入寺中厨房,在做成的“巴掌菌”里放了毒药,要毒死建文皇帝。建文帝不知“巴掌菌”中有毒,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他还一边吃着饭一边和南禅法师说着话。不一会儿,便把盘中“巴掌菌”吃得干干净净。南禅法师知道建文帝旅途辛苦,一路劳累,便请建文帝早些歇息。建文帝也觉得头昏乏力,不一会儿便昏昏而睡。
然而第二天早上建文帝并没有死,他还在寺中讲经呢。原来天上的玉皇大帝早知道有人要毒害建文帝,就派金虎星下凡营救。他来到南华寺外边山林中,把自己走过的脚印,变成了巴掌菌。这种菌子能解百毒。小和尚采回的新鲜巴掌菌,炒成了一道菜,刺客放的毒,已被消解了。所以建文帝吃了毒菌,却没有死。因为这个缘故,老百姓便把巴掌菌改称为“虎掌菌”。从此,“虎掌菌炒鸡丝”便成了流传千古的一道名贵佳肴。
鸡枞宴
7
西安有饺子宴,昆明就有鸡枞宴。昆明的鸡枞宴体现的是正经八百的烹饪技术,无论何种方式,都有其高层次的技术含量,都能做出别具特色的滇味名菜。而关于鸡枞的故事和传说就更多了。
《本草纲目》中记载:“鸡枞产云南,生沙地间……土人采烘寄远,以充方物”,可“益味、清神、治痔”。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保山,友人馈赠他鸡枞。明代新科状元杨慎流落到云南,首次喝到鲜美的鸡枞菌汤,以为这种美味不应该是人间所有,因而将其比作“仙境中的琼汁玉液”。
火把虾
8
火把虾源自彝族新年火把节。
话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这两名大力神仗着天神的权威和自己的力气,把不愿奉献者的房屋推倒,把牛羊举起来摔死。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
阿提拉巴不负众望,智取战胜了两名大力神。天神大怒,派遣蝗虫铺天盖地向凉山扑来,聪明的阿提拉巴立即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各处燃起,蝗虫通通烧死了,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的这天,就以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作为纪念。火把虾不仅外型酷似彝族山寨中燃起的火把,而且口感和做法也别具风味。
傣味鬼鸡
9
傣味鬼鸡的由来同样与一个民族有关。
这道菜来源于西双版纳傣族当地民族危杀鸡祭鬼的习俗,菜名听起来诡异,味道却是好极了!火红的辣椒,味道浓重的大蒜,加上富有柔韧感的稚嫩鸡丝,使这道菜的色彩犹如夜晚霓虹灯般缤纷,而其浓郁香辣的地方风味更是让夏日昏睡的味蕾马上醒神。
石屏烧豆腐
10
石屏人吃烤豆腐,那更是一道奇特的景观。不管是县城、乡镇的小集镇,还是嘈杂的集贸市场、街头巷尾,你随处可以看到手拿蒲扇用木炭火精心烤制豆腐的街边小吃。关于石屏豆腐的发明者,民间有着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六百多年前,石屏县城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妻与母亲,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日常生活中,婆婆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让媳妇多饮。有一天,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婆婆前脚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但当豆浆正开锅,她满心喜悦的要舀豆浆时,院子里竟传来了脚步声。媳妇害怕是婆婆回来了,见着会挨骂,便赶忙端起了烧好的豆浆,往灶上的瓦坛里倒。
当她出门一看,进来的人其实不是婆婆,而是丈夫回来了。于是,她喜滋滋的拉着丈夫进屋喝豆浆。谁知,揭开瓦坛盖子一看,豆浆竟全部凝固成块了。原来,瓦坛子内盛着一些她刚打来不久的井水。无奈之中,夫妻俩勉强尝了尝,惊奇地发现,与过去用石膏卤水点制的豆腐不同的是,这凝固的豆浆味道竟是那样的质嫩味美。
掺入井水,并没有破坏豆浆的凝固,相反居然还变成了比平时用卤水点制的石膏豆腐还要鲜嫩的豆腐。这一惊人的旷世发现,使石屏豆腐以其独到的制作方式和别具一格的口味,一时间名噪天下,名闻遐迩,流传了数百年之久。清朝时,石屏豆腐就曾一度成为贡品,成了皇室桌上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