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护卫,为何却只有辽宁号改造服役?
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明克斯号属于二代航母,可发挥改装的空间已经十分小,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垂直起降飞机的重型巡洋舰,排水量小、升降机小、舰岛太大等硬伤决定了其与我国走向深蓝的目标相差甚远,再者,中国购入的时候,其内部的结构基本被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能爆改明克斯号,则说明我们已经拥有独立制造航母的水平,既然如此,干嘛不直接制造一艘呢?在我国发展美式平甲板核动力弹射起飞航母的长远目标面前,将明克斯号爆改成超日王那样的鸡肋航母来说毫无意义。
20世纪70年代,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提出著名的第二战略(发生战争时能够第一时间摧毁北约海军),开始考虑水面舰艇编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143型重型航空反潜巡洋舰项目正式立案。涅瓦设计局主持设计,他们前后提出9种方案,其中有三种建议舰载机使用弹射起飞和拦阻降落。第九种最为大胆,采用核动力,直接取消导弹武器,利用节省下来的空间增加50架舰载机,包括雅克-36МФ和米格-23歼击机、反潜机、预警机等等,排水量一度达到45000吨。
1969年3月,苏联造船工业部和海军通过了代号“海东青”的1143型舰船设计草图方案,1970年4月30日正式确定该型号航母技术方案,7月21日,“基辅号”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于1972年12月26日下水,基辅号下水两天后,明克斯号进入建造阶段。该类型航母设计理念与西方截然不同,更像是巡洋舰和航母的混血儿,除了配备强大的武器系统以外还增加了类似西方航母的舰岛和斜角飞行甲板,即便不使用舰载机,该舰也能独立实现反舰、防空、反潜等等作战任务,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该型航母舰载机量较少,无法实现舰载机混成编制,只能根据临时任务情况来进行配备,难以面对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的现代化战争。
1978年9月27号,明克斯号被编入黑海舰队第30反潜师服役,次年又被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第175导弹艇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困难,难以维持其巨大开支于1992年5月30日正式退役,此时,离它的服役期尚有一大半的生命。1995年底,明克斯号被当做废铁卖给韩国大宇集团,一艘钢铁巨兽的伟大时代结束了,只剩寥寥悲歌回响不绝。
韩国也曾有个航母梦,然而一番操作之后,韩国拆船厂发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改造成现代航母几乎难以实现,拆下去搞不好要亏大发,又赶上199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大宇集团将内部拆得七零八落的明克斯号卖给中国一家公司,后被改造成为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主题公园。
为何我国不把明斯克号改成航母?按照现实情况来说,改航母可以使用哪种舰载机?雅克38、雅克141或者米格29K可供选择,雅克38是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垂直起降战机,于60年代末研制,1985年进入苏联海军服役,作战半径十分悲剧(只有120km),称为桅杆保卫者,跟英国鹞式战斗机半斤八两。
至于雅克141则是为了替代雅克38而新设计的新型垂直起降机。1987年第一架原型机开始试飞,在1991年又一架意外坠毁,经过改进又制造了4架,原计划于1995年研制工作全部收尾,可惜生不逢时,曾经那个辉煌无比的苏联轰然崩塌,资金链断裂的雅克夫列夫设计局苦苦支撑数年后无奈终止计划。
中国若要想装备,需要掏钱让俄罗斯重启生产线,有这钱,花在第三代航母瓦良格号上面它不香吗?如果采用米格29K,将明克斯号魔改成印度的超日王号那样?(家境贫寒,告辞!)居然花了23亿美元买了一艘二手航母,甲板布局难以同时起降飞机,那不合时宜的舰桥是等着在飞机斜角甲板降落撞上去吗?更何况,用这23亿美元去买一艘全新的蒸汽弹射的戴高乐级航母不行么?对比大户印度,我们直接把二代航母(重型巡洋舰)改成水上文化乐园倒是极好的,好歹还能收收门票。
如果不甘心,明克斯号还是很有成为一艘40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的潜质的(滑稽保命),把原有的防空导弹全换成128单元垂发(韩国世宗大王那样的配置),再加130双管舰炮,机库装载登陆艇、两栖装甲车等,至于舰岛旁边,用上咱们的洗地远火,真到作战前,来一发,啧啧~
如果咱们海警不嫌弃,当然也能为他们所用(狗头)。
如果我们把明克斯号改造成航母需要花多少钱?明斯克号改航母可参考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该航母是苏联1143计划中建造的第四艘航母,苏联解体后,经济困难,维护没跟上,在1994年锅炉发生爆炸,但这艘航母仅仅服役了7年,歇了两年俄罗斯愣是没把钱凑齐,1996年无奈挂牌出售。
印度作为亚洲最早使用航母的国家,首艘航母购自英国,由大力神号改名为“维克兰特”号。后来又接收退伍的“竞技神号”,进入90年代,开始考虑寻找“维克兰特”号的替代品,刚好俄罗斯正在航母大甩卖,两国一拍即合,印度负责此事谈判的领队是其海军准将苏克吉达尔.辛格。
俄罗斯见印度购买航母热情空前高涨,马上变得亲密起来,大兄弟我看你也是十分有诚意,我干脆就给你个超级优惠,航母就直接送你了。“讲真,免费送一艘航母?俄印友谊万岁!”“当然了,航母免费送给你们,但你想啊,现在已经进入新世纪了,戈尔什科夫号有些地方稍微改装下,今后你在印度洋上还不是横着走,不过嘛,这改装费,你还得意思意思,给你给友情价,只要9亿美元哟,超级航母带回家。”
印度一想,虽然改装费偏高,但比起自己造可要便宜多了,自己造指不定要多少年呢。印度方面忍痛拍板,签了合同,但几年过去了,俄罗斯那边还没啥动静传过来,印度一想,事情不对劲,赶忙去俄罗斯考察考察这魔改航母变成啥样了。一看倒还真的傻眼了,印度敢怒不敢言,一问之下,俄罗斯回了一句:“我卖给你的可是我的至爱亲朋啊,这活得加钱!如果不要也可以,定金就不退了……”
9个亿打水漂,而且还是美金,咱南亚小霸王能吃这个亏不?不能够!加钱就加钱呗。果然还是钱好使,资金一到位,航母甲板上的武器一律拆除,只剩个滑跃甲板,拦阻索之类的,统统装上,机库能宽则宽,能给你多装飞机就多装(反正将来还要给我们买飞机)。
配置是豪华了,资金很快又成了问题,俄罗斯一通联系:“兄弟,给你的航母改的太豪华了,预算一下子没刹住,现在已经改好一半,你看是不是再打点钱呀……要不然再让它在俄罗斯多晒几年太阳?”到这个时候,印度才确定俄罗斯是在刨韭菜根啊,但没办法,自己已经投了好多钱进去了,总不能把钱换成一堆废铁吧,于是,印度再次忍痛掏钱,本来想着在2008年就接收航母回国,结果俄罗斯一直拖到2012年,时间延迟了,没关系,让我们看看性能,当年印度接回这艘航母出海测试,没想到8个锅炉倒有7个放了烟花,印俄两国马上展开嘴炮大战,一方说他们咖喱吃得太多,一方指责他们伏特加干得太猛。
嘴炮归嘴炮,航母还是要用的,戈尔什科夫又进修理厂了,修了一年才交付给印度海军,你以为交给印度事情就结束了吗?不,这艘用钱买来的教训还真的在印度人手里出事了,在2016年,发生毒气泄漏,2019年,又发生火灾。与其说他们买了一艘航母,倒不如说是请来了一个无底洞,想要进行航母人员培训咋办?得加钱!想要更加科学的维护航母咋办?得加钱!关键是光想花钱办事,你搞不了核心技术呀。如果我国的明斯克号改成航母,花的钱,估计也不比这少。再者,有瓦良格号这样能够让我们掌握核心技术的三代半成品航母,干嘛要乱花钱去改什么“重型驱逐舰”啊。花二十多亿自己造一艘,不比只管投无底洞香么?
估计将明斯克航母改成40000多吨的海警船,海警也会嫌弃(能别老是把退役舰艇塞给我们吗?狗头)美军现役尼米兹级航母抗打击能力如何?
航空母舰过时了吗?从实战看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的防护 及对其攻击
“布什”号航母(CVN-77)
有西方军事专家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超高音速导弹和无人机等新型攻击手段的发展,开始有人觉得航母花费太高,又因目标太大易受攻击,因此质疑航母在战略上的价值,以及在现代海战中航母是否过时了。
事实上,当今世界上除美国海军能随时保持3个航母战斗群在全球各地做实战部署。其他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似乎绝大多数都只是暂时把它当作国力和威望的象征,很少真正把航母当作实际作战的武器。
但是,曾于哈佛大学、乔治城大学任教、现任智库—列克星敦研究所执行长的洛伦·汤普森指出,没有人真正怀疑大型航空母舰在战争中的作用;而且现代航母具备大量的防御武力,任务编队中拥有各种护卫船舰,除非使用核武器,否则在实战中要击沉航母几乎是不可能。
“俾斯麦海”号(CVE-95)
美国航母在实战中被永久击沉,还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遥远事情了。当时,美军共有12艘航母沉没,通常是经受了密集饱和的空中轰炸。而最后一艘是1945年2月沉没的“俾斯麦海”号(CVE-95 Uss Bismark Sea),它被日本“神风”特攻队驾驶自杀飞机炸沉。
此后数十年间,美国航母虽然遭遇各种意外,包括严重碰撞火灾,但没有一艘因之沉没。最近的一次是1964年越战时,北越“蛙人”特种部队偷袭停泊在西贡外海的“卡德”号(CVE-11 Uss Card)护航航母,“卡德”号受到重创几乎沉没,美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救回抢修,才总算保住颜面。
“卡德”号(CVE-11)
与此同时,在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及伊拉克战争等多次重大冲突中,美军航母都发挥着突出作用。而美国海军为了解一艘航母在沉没前到底可以经受多少轰炸,曾在2006年5月17日自己动手以一艘除役航母“奥里斯坎尼”号(CVA-34)做试验,用各种常规武器在各种位置连续轰炸了4周却仍未沉没,最后只得出动工程兵部队将其凿沉。
作为华盛顿的死敌,伊朗在2015年的一次演习中也曾用与美军航母形态类似的浮桥船做试验。浮桥船虽比航母尺寸小得多且更薄弱,但仍能经受住高强度的猛烈攻击。伊朗军方先是用反舰导弹反复轰炸,再用小船围攻,之后又派遣突击队员攻占假想的航母。
可见,要击沉一艘已解除武装、毫无防御能力的航母尚且如此困难,就更别说攻击战时有上百架战机及多艘巡洋舰、驱逐舰护卫的现役航母了,“这些航母的战机战舰等护卫武器防御范围远达数百英里。”因而,“要让一艘长一千英尺钢铁巨舰沉没确实很难。”
航母的运营费用也是一个争议话题,但若以美军航母为例,经费成本问题其实是一个假议题。建造、营运和维持所有美军航母的成本大约只占联邦预算的1%,最重要的是至今没有人能为裁掉航母提供可靠的替代军事方案。
航母看起来花费巨大,是因为精确的算法会将它的护航成本全部计算进去。但换个方式说,如果美国海军必须在没有航母的情况进行军事行动,势必需要有更多的战舰才行。
“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战斗群
至于美军航母这种超大型目标易受攻击的问题,任何对手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要想实际达成这一目标,其可能性差不多为零。虽然一艘造价过百亿美元的战舰,加上5000名水手和上百架高性能军机,肯定是敌国眼中最有价值的战略目标。而击沉或瘫痪一艘航母对于敌方来说将是个超级战果,对美军则是大挫败。
大型航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美国武库中最安全和最有用的作战系统。按照海军投资新型作战技术的速度,情况估计这种几十年内都不会改变。理由如下:
一、大型甲板航母快速而灵活。以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它的飞行甲板有3个足球场大、排水量10万吨,装配数百个水密舱室与数千吨装甲,传统鱼雷或水雷都难以对其造成严重损坏。
而且由于航母以56公里时速不断移动,比潜艇要快,不易发现或跟踪。就算以远程导弹瞄准,在导弹飞行的30分钟内,航母可能移动位置会扩大到1800平方公里,90分钟内更能扩大到15,500平方公里范围。
二、航母防御力量极为强大。尼米兹级航母配备了多种主动及被动防御系统,能有效抵抗巡航导弹、潜艇等威胁。其中包括各种传感器、雷达、防空导弹和加特林高速近防炮。此外还有数十架战机与预警机中队、反潜直升机。
为航母护航的美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三、航母不会单独部署。航母通常以战斗编队部署,包括配备防空导弹的多艘护卫战舰,能够防御弹道导弹在内的空中威胁,以及打击水下的敌国潜艇;加上舰载战机,能迅速排除对手跟踪与威胁。另外,航母编队通常还配属多艘攻击型核潜艇,能帮助航母避免来自敌国水下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威胁。
四、航母战术发展已相当成熟。虽然航母有层层防御,但当出现潜在威胁时决不会轻易冒险。它以开阔海洋而非狭窄海域为作战区域,以充分发挥护卫机舰的功能,并能运用从海底到近地轨道的各种军事资产的讯息链接,以掌握最佳的战场态势。
五、新技术正在加强航母防御。尽管外界对航母面临的新威胁有各种猜测,但美国海军仍在大力投资新的攻防技术,已经改变战术以应对高速反舰导弹的出现。近年来最重要的进步是将海军各种装备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传感器和武器功能。从隐形战机与舰载干扰系统的穿透式侦察能力,及反导电子战系统等等,都有很多新发展。
尼米兹级航母的战时生存能力有一条不太容易越过的底线,那就是当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采取核攻击手段对美军最有威慑力的战舰构成现实威胁。不过如不使用核武器,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击沉美军航母。
俄罗斯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
作为美国的海上对手,俄国黑海舰队前司令弗拉基米尔·科莫耶多夫海军上将曾专门从战场角度,分析了俄海军与美军航母展开水面和水下作战的战场操作性。谈到从水面进攻美军航母战斗群,他提醒大家,航母旁边永远有护航舰只。
这不仅限于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为舰队提供的战区纵深防空,且必定还会有多用途核潜艇和“鹰眼”E-2舰载预警机实施水下及空中的远程预警保障。所有这些舰艇配备了数百个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攻击型导弹发射装置,而这还没提及航母战斗群的攻击主力—舰载机群。
美国的每个航母打击群都有1500公里的防御纵深。但俄国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对航母发射导弹的距离一般在300至500公里范围内。也就是说,美军航母战斗群能够发现1500公里内(借助舰载预警机范围可更远)的任何水面舰艇,并在对自己安全的距离上迅速摧毁对手。至少,“俄水面舰艇无法对美国航母构成实际威胁—到不了导弹发射的必要距离内。”
俄罗斯的“白蜡树”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
那么,能否通过核潜艇对美国航母编队发起水下突袭呢?科莫耶多夫认为,这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第一,悄然进入作战海域,未被敌方反潜兵力发现。这是极其困难的任务。第二,潜艇应当有几艘,以保证必要的导弹齐射数量。第三,这些潜艇应当接近目标至齐射距离—约700公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发射导弹时应掌握目标位置的准确信息。
但在实战中,俄国海军在目标指示系统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存在空白,近年来才开始弥补这一致命的短板,比如在卡-52的基础上研制海上无人直升机。有消息称,俄海军现役的A-50U和图-204R飞机能够向俄潜艇提供目标指示,这些飞机正在叙利亚上空执行侦察任务。但科莫耶多夫说:“不过不要忘记,一旦真正出现攻击航母战斗群的迹象,这些飞机将成为美国战斗机的首要攻击目标。”
据此,俄国军事领导人心里非常清楚的一个现实是,“这样看来,应当诚实地承认:理论上俄有击沉美国航母的机会,不过成功率微乎其微。”
“尼米兹”号(CVN-68)
但是,美国海军历史学家罗伯特·法利承认,如果发生大国战争,俄国或其他国家的潜艇、巡航导弹及弹道导弹是一种有效的阻遏威慑手段。“他们将用武力威胁方式让美国航母战斗群远离主战场。”不过,他也指出,“所有猎杀航母的导弹或鱼雷都只会用在讨论航母的弱点,若真的要对航母发动攻击,任何手段的代价都太高。”
最后,美国人的观点是,假若一艘美国航母真的被击沉,就意味着战争,并将是全面开战,而不再是鸣枪警告。因为在航母被击沉后,如果美国总统或国会议员不强力反击,将不可能安于其位。航母是美国国力和威望的象征,在美国人的心理上,击沉航母等于是一次珍珠港事变或9.11事件。
在经历9.11事件之后,一旦有任何类似攻击的迹象,美军肯定会将能动用的所有军事力量用来对付击沉其航母的国家。“因此,对于那些认为他们有机会击沉美国航母的人来说就有两个问题:「做得到吗?」而即使能做到,「这么做值得吗?」”
而对失去了苏联时代那支强大水面舰队的俄国人来说,在接近失去其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后,如何再次拥有一艘属于本国海军的超级航母,仍然是莫斯科当前和今后数十年强军计划的一部分。
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到底有何区别?
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这三种水面舰艇都是执行水面作战任务的军舰。不过这些舰种却是十分悠久了。
早期军舰和商船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顶多是一个装炮,一个装货,而且经常是又装炮,又装货。到了17世纪70年代,当时的英国根据战舰的排水量和火炮数量等指标,把军舰分成了6个等级,其中,现在的巡洋舰就可以分做第四等军舰,这时的巡洋舰一般排水量1000吨以上,双层炮甲板,装备50-60门炮,人员350人左右。而第五等军舰类似于护卫舰,这时的护卫舰排水量500-750吨,一般装备30-50门炮,不过护卫舰上装备的大部分是轻型火炮。
平时,四等战舰则是大量执行在大洋上的巡航任务,在各个殖民地之间保护交通运输的任务。到了战时,四等战舰是可以在战列线中,参加舰队决战的。而护卫舰则是执行通讯联络,侦察等多种任务,而这个时候的护卫舰由于吨位小,速度快,经常作为私掠船使用,也就是皇家海盗。
而随着钢铁以及蒸汽动力的使用,巡洋舰和护卫舰都已经是开始使用蒸汽动力和装甲。在19世纪末,随着鱼雷的发明,各国开始建造鱼雷艇,由于鱼雷的巨大威力,各国开始建造一批大型的鱼雷艇,而如何使用这些鱼雷艇,当时法国兴起了一个叫做青年学派的海战理论,其核心就是通过使用鱼雷艇/潜艇等新发明的舰船,对于战列舰进行非对称打击。
为了对付鱼雷艇,各个国家把大型鱼雷艇再加大,这样这些鱼雷艇上可以安装小口径速射炮,而且航速也很快,这种类型的军舰就被称为驱逐舰,早期的驱逐舰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雷击舰,就是驱逐舰在伴随舰队进行炮战的时候,一般首先是发射自身携带鱼雷,作为第一波的攻击。旧日本海军就是精于此道,二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的战斗力很强,尤其是对舰作战,但是防空火力极弱。
而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据华盛顿海军协定的划分,巡洋舰是排水量1850到10000吨,火炮口径在130到203毫米,驱逐舰是排水量在1850吨以下,火炮口径130毫米以下,而护卫舰也没有什么限制。
在二战中,航空母舰成为了海战的主要力量,而战列舰则是推出了历史舞台。而经过战后多年的发展,现在巡洋舰也是步战列舰的后尘,出于慢慢消退中,而驱逐舰开始向大型化发展,护卫舰也是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向大型化发展,还有一些执行日常巡逻,打击海盗一类的轻型护卫舰,也开始大量服役。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目前服役数量最多的巡洋舰。
目前来看,巡洋舰现在只有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和俄国的光荣级还有基洛夫级这几种。其中基洛夫级由于排水量达到2万多吨,也有人认为这个应该算战列舰而不应该算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日本的爱宕驱逐舰中国的055级驱逐舰,这几级驱逐舰的排水量都已经达到了10000吨以上。
而驱逐舰现在是向大型化发展,象美国日本海军的驱逐舰都已经是达到了10000吨的排水量。中国的055也是达到了10000吨以上,各国的新建的驱逐舰也多数都达到了3000吨以上的排水量。
护卫舰现在的两极分化情况是由于军舰的作战任务不同而导致的,执行远洋任务的护卫舰也是向大型化发展,四五千吨已经是常见的吨位,而欧洲国家的地平线护卫舰的排水量已经达到7000吨,这要是按照海军条约的划分,这些已经是重型巡洋舰的大小了,但是人家还叫护卫舰。而最近几年,排水量在1500吨左右的轻型护卫舰也开始大量使用,像中国的056,越南进口的猎豹,都是这种类型。
现在各国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统一标准,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定位和要求来命名,比如,日本多大的水面舰艇都叫做护卫舰,但是其实日军的金刚爱宕等军舰,别说叫驱逐舰,叫巡洋舰也没有问题。
可以几乎无伤击败武艺高强的倭寇?
今天咱们只讨论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抗击倭寇以及狼筅为鸳鸯阵法核心的历史故事,
抗击倭寇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袭之势愈演愈烈,我国东南沿海各省深受其害,民不聊生,明朝廷采取军事行动抗击倭寇捍卫国家尊严。抗倭战争中,明军因武备废弛,不习兵革,整体战斗力低弱,加之火器运用不娴熟,配备的刀、枪、甲等攻防兵器质量下乘,而倭寇运用多变的阵法配合锋利无比的倭刀,屡屡得胜
《纪效新书》解之:“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
如何克制倭刀近身砍杀的优势,减少明军将士伤亡,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狼筅的活用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并在战斗中发挥了更大功用,扭转了明军在战场上的颓势。什么是狼筅?
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头与杆均为铁制成,重约3500克(纪校新书称牙筅重7斤,旧制1斤16两约600克,所以应该是4200克),均为力大之人所使用。
为什么狼筅能克服日本武士刀呢?
一是狼筅体长于倭刀一倍多,其身长拉开了敌我双方的距离,倭刀无法靠近明军士兵。 原来的刀长优势无法发挥;
二是狼筅坚硬的枒杈铁枝抵消或阻隔了倭刀的大力劈砍,刀锋被化解,威力被吸收,明军士兵能防身护体、保全生命;
三是狼筅一层层茂密的枒杈还构成了较大的防守面积,倭寇多变的刀法和跳跃的进攻位移均受制于狼筅的防控,狼筅阻刀猛攻的同时还能挥筅刺杀敌人,其功用得到了极大拓展。
使用架势
中平势,骑龙势 ,钩开势,架上势,闸下势等。其技击方法主要有:拦、拿、挑、据、架、叉、构、挂、缠、铲、镗等。
这时候才说到了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2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此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而除了这十二人小组以为,鸳鸯阵背后还有火铳和弓弩的火力支援,在必要的时候,镗钯手也会以镗钯作为支架,用以施放火器。如此一来,不管是长短兵器还是远近兵器,都充分配合。
如果是阵法,就要讲究多变,鸳鸯阵法有多种变化形式。
这样的一个十二人小组在作战时,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
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
无论阵法再怎么奥妙,如果没有严格训练,体能优势,纪律性,团队合作,精良装备,正确领导的话,一切都是白谈。而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正式符合以上条件,才得以百战百胜,大胜倭寇。
二战时日本的零式战斗机为什么那么厉害?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零式战斗机是日本1939年生产出来的新型战机,因为这一年是日本纪年2600年,所以日本就将其取名为零式战斗机。刚研制出来的战斗机,在性能方面肯定有其优势,如它可以在七分钟之内爬升6000米的高度,这样的速度在当时的空战中可谓是占尽上风。
1940年9月13日的重庆璧山空战中,日军的13架“零式”为其轰炸机护航,飞向重庆上空,中国空军立刻出动34架从苏联购买的伊-15和伊-16战斗机迎战,这两款战斗机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前者比较灵活,便于作战,但在抗战时期已经落后,后者是单翼式战机,适合于敌人纠缠,所以两款战机一起出动才能弥补各自不足。然而“零式”的性能远远超过这两款战机,最后日军凭借着零式的高速度和高续航,重创中国空军。在之后的半年时间,日军的零式共击落中国战机60架以上,给中国战场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中国战场出现了这么个“怪物”,为此老蒋也是非常的无奈,毕竟中国空军当时战机普遍偏弱,所以当时中国就将这个情况告诉了美国,但是美国空军完全不当回事,直到1941年末日军袭击珍珠港时,美军才知道了零式的厉害,而此时日军又凭借零式战机给美国在菲律宾的空军力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引起了美军的高度重视。当时盟军的有些飞机虽然单项性能要比零式好,但是综合性能不及零式,而且当时日军驾驶零式的飞行员全是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他们往往凭借着零式的高性能给对手致命打击。
后来盟军缴获了一架零式,终于找到了它的弱点。原来零式为了追求灵活,导致自身脆弱,飞机的机翼机体居然是用铝合金做成,厚度仅1毫米,这个厚度实在太薄,所以零式也不方便在高空作战,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它过度最求轻巧,将油箱重量也变轻,导致其防弹能力差。
知道了这些之后,美军对付零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战术。随着美军新型战机的使用,零式也就只能成为“自杀”机了。日本在资源和航空工业方面无法和美国比,凭借零式耀武扬威一时完全是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