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精通者,有哪些民族英雄?
有明一代,有哪些民族英雄?
这里的明朝民族英雄应该说是汉民族的英雄。有明一朝,民族英雄是很多的,如果算上元末明初的就更多了。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比如刘福通、韩山童、张士诚、陈友谅等。张士诚、陈友谅因为和朱元璋打过仗,而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比较黑化他们,但他们在抗击元朝的残暴统治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1353年张士诚占据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1354年),张士诚树大招风,大元朝的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乘机击溃了元军。(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陈友谅就更厉害了,在所有的抗元将领中,因为各种利益关系,基本上都跟元政府有过合作,特别朱元璋团队,为了不正面与元政府对抗,不首先成为元政府打击的头号对象,不称王、高筑墙,但私底下跟元政府的走得很近,也合作很多。当然了,这从计谋上讲那肯定是最正确的,从后面的得天下来讲也看得到,但是陈友谅却从未向元政府低过一次头,一直都是正面刚到底,无论面对多少压力和困难都从未与元政府合作过,所以也是个行的正坐得直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第一人,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因为它是最底层的农民抗击最强大外来民族的统治建立的新的政权),所以毫无疑问朱元璋应该算得上头号民族英雄。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徐达,跟随朱元璋反元,是明朝第一大将,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1368年),徐达攻克通州。八月二日,包围大都,然而大都无人守卫,元朝亡。1369年征讨北元,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大败元军。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李文忠,朱元璋侄子,1370年正月李文忠的东路军于二月出居庸关后,经野狐岭至兴和(今河北张北),迫降当地元军守将,五月,元惠宗死,李文忠兼程赶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擒获元惠宗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即大兴,今河北滦平),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37000人。
(原创图片,转载请注明)
常遇春,明初第一猛将,1368年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二日,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图片来源网络)
傅友德,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评价他: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1372年,傅友德随征西将军冯胜北征大漠,大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至永昌,大败元朝太尉朵儿只巴,获马牛羊十万余匹。而后,又攻占甘肃,射杀平章不花,降太尉锁纳儿等,至瓜沙州,获金银印及杂畜二万余匹。当时,朱元璋共派出三路大军北伐,唯独只有傅友德大获全胜,七战七捷,创下传奇式的战功。
(图片来源网络)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拜大将军、凉国公,常遇春的妻弟,为人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明初的民族英雄,还有冯胜、邓愈、沐英、朱棣等。
(图片来源网络)
于谦,明朝名臣。1449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怂恿明英宗亲征。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当时明朝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是他以一人之力生生把将要亡国或有可能成为南宋偏安一隅的明朝拉了回来,保住了明朝的完整。要不是有后来的近500年来第一人的王阳明,那于谦真可以算得上朱棣夺帝后的明朝第一人。
抗击倭寇的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和抗击鞑靼的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等都算得上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图片来源网络)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先祖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跟随其多年。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时阵亡,子孙因此世袭明威将军。1557年南征倭寇岑港之战,1561年台州之战,1562年福建之战,1563年兴化之战,1564年仙游之战。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明末的民族英雄有孙承宗、袁崇焕、郑成功等
(图片来源网络)
袁崇焕:明末名将,著名的爱国英雄、民族英雄,可以说在袁崇焕之前,明朝士兵对努尔哈赤率领的满人是十分害怕的,1626年努尔哈赤将抓到的明朝百姓放回宁远,并让其劝袁崇焕投降,但遭到袁崇焕的拒绝。 于是努尔哈赤举大军进攻宁远城,并让士兵举着盾牌攻凿城墙。而袁崇焕让罗立等人指挥西洋巨炮,炮轰后金军,后金军在巨炮的攻击下溃不成军,连续攻城两天,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于是下令退军,史称宁远大捷,这让从未打过败战的努尔哈赤气愤不已,同年8月病死。这对当时的明朝来讲肯定是个天大的鼓舞,让明朝从上到下都看到了战胜满人的希望。但由于明朝内部的种种原因,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从此关外的门户大开。
欢迎关注全网唯一用插画演绎明朝历史的动态漫画精品短视频-大明C位。
范巴斯滕巅峰时期什么水平?
谢邀!
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一句话,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踢球和喜欢踢球得人数不胜数,在踢球得人里面有为数不多的一群人把足球踢成了一门艺术 ,而范巴斯滕就是其中一个。
相信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
很多人不理解,那打个比方吧,应该是舍瓦+伊布+博格坎普一部分的感觉。这样应该很好理解了吧,不要觉得我是远古吹,这个确实可以去查资料。
舍瓦和他一样很全面,无论是左右脚还是盘带等等,可别忘了他的身高有188cm哦。
伊布和他一样有些白人足球运动员很罕见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同样都是大长腿,因此,球场上很少有动作是他做不了的,比如凌空,鱼跃,倒钩等等。
和冰王子博格坎普一样,他们的停球让你目瞪口呆,赏心悦目。
但是人无完人,范巴斯滕的速度却不是顶级,只是中上水平,达不到大罗和亨利的水准。
和冰王子一样,停球+调整+下一步,他就如同NBA的吉诺比利一样,妖到不行,十米范围内,难逢敌手。左右脚开弓,推射,吊射远角近角,无不精通,无不顶级。而且可以说范巴斯滕自带体系,插上,反击,种种种种,他可以算是完美的半场攻防俱佳的前锋,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要说到范巴斯滕最顶级得一点要数他在禁区里面的各种表演,天马行空却非常有效。这一点上面他甚至超过了大罗、巴蒂、范尼、克雷等等。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可以去看看他的精彩表演,应该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其实也就是把上面讲的具体化了:
一、左右脚均衡且都具有高超的射门技巧。从他的带球过程到最后射门的一脚你几乎无法判定这是一个左脚球员还是右脚球员,他双脚的射门技巧也是在现役和已退役中锋中最强的。典型的例子就是88年欧洲杯半决赛绝杀联邦德国的那个进球,在我看来,这个进球比决赛那个石破天惊的零角度更具有观赏性。
二、速度快、过人和技巧。巴斯滕的移动速度并不快,速度主要体现在处理球的反应速度,正如克鲁伊夫所说的;“范巴斯滕最大的优势在于别人还在思考如何处理的瞬间就已经做出了最佳选择”。而且当时意甲是世界上防守力度最强的联赛,AC米兰这样的强队缺少能逼迫其主打防守反击的对手。虽然没有了长途奔袭,但还可以看到巴斯滕各种技巧过人,188cm的大个子,小腿摆腿频率超快,有点踮脚踩小碎步的感觉,两只手臂抬起来保持平衡,“在区区几十厘米的空间娴熟的展示自己的技术”(古力特语),活脱脱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
三、技战术意识和组织能力。这方面是巴斯滕远超过绝大多数中前锋的一个方面,就像博班所说的一样:“他能顶两个球员,一个人能同时担任9号和10号的角色。”
四、身体强健性。这个恐怕是对巴斯滕最大的误解了。很多人对他瘦高的外形感觉其身体对抗差,还有很多人对于他一伤三年不起从而中断了职业生涯而认为其是个玻璃人,这都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巴斯滕身体对抗绝对不差,进攻上他的技巧手段很多,不像维耶里经常靠身体强吃对手。
记得有一篇文章称范巴斯滕为半世球魂,一代宗师。简单总结一下:范巴斯滕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完美的中前锋,技术全面无短板,作为一个中前锋的各项技术都达到顶级,还具备一般中前锋所不具备的组织技能。在足球发展到越来越强调球员个人某项能力的突出而依靠体系来弥补球员个人能力的某些不足的今天,这样的球员几乎不会再出现了。
说了这么多,要贴一下范巴斯滕的一些荣誉作为总结吧。范巴斯滕别名芭蕾王子、天鹅王子,先后效力于荷甲的阿贾克斯和意甲的AC米兰两家足球俱乐部,职业生涯曾为俱乐部赢得过2次欧洲冠军杯冠军、3次荷甲联赛冠军、4次意甲联赛冠军等多项荣誉,个人曾获得3次欧洲足球先生、1次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4次荷甲最佳射手、2次意甲最佳射手、1次欧洲金靴奖等重要荣誉。1995年8月17日,范巴斯滕因伤宣布退役。1983年至1992年,范巴斯滕代表荷兰国家队参加了两届欧洲杯和一届世界杯,帮助荷兰国家队夺得1988年欧洲杯冠军,并连续两届入选欧洲杯最佳阵容。
成人零基础学英语?
对于英语,大家都知道A~Z二十六个字母吧,所以对于成人来讲,肯定是从简单单词开始学起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学习过A~Z字母的小朋友,都是从字母开始学的。。。
二十六个字母一共有多少音标呢:48个!
大家知道我们学习日语或者韩语,肯定是从韩语基础四十音或者日语标准五十音开始学习,但是国内的英语教育都是从单词课文开始学起,很少学习音标,为什么英语不会像日语韩语那样从音标开始学习呢?
因为英语只能算半表音文字,大家看天鹅这个单词goose,再看看它的音标:[gu:s],这不像日语韩语,它们是表音文字,形即音,但是英语单词要一眼看到就能猜到音标,那不是学习完音标就能猜准的。
为什么小学、初中、高中都不教音标和自然拼读法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明明48个音标,教起来也不会费多少时间啊,大概老师觉得就算教了你音标,你还不是得学习每个单词的具体发音!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英语肯定是从单词和文章开始学习的。
我们可以从背一些短的单词和学习一些简单对话开始学习英语。
背单词是为了保持语感,推荐一些不错的单词APP:
百词场:以图片形式学习单词,优点:快速不拖沓,适用于视觉学习者
扇贝单词:强调联想记忆法,音形相近的单词,多种变形格式都会列出
沪江开心词场:比起前两个,增加了拼写部分,加强记忆效果,但花费时间会长一些
除了背单词以外,学习短句对话文章也很重要,肯定要找到一套完善的系统,然后可以根据这个系统一直往上学。成人的话推荐《剑桥国际英语教程》:
该系列一共有6本书,从入门到高级,6本书学校来就能达到母语水平。这套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以口语为主,入门以对话的形式开始学习,比较容易上手。
该套书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的,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英语教程之一
另推荐一套也不错的系统:
《Speak out》这一套系统是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书。是原版进口英语教材,6本学下来也能接近母语水平。
如果有的人喜欢故事性的学习,可以考虑《典范英语》:
《典范英语》原名《牛津阅读树》,是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家喻户晓的英语母语学习材料,非常有名,享誉世界。有1~10十个级别,一共76册书。其中《典范英语》(1-6)针对小学生,每个级别分为ab两册,一共12册书;《典范英语》(7-10)针对中学生,7-8是初中阶段,每个级别是18册书,一共36册书,9-10是高中阶段,每个级别是14册书,一共28册书。
虽然说是出给孩子的,喜欢故事性英语教学的成人也可以用啊,有效率就行,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划重点:一定要跟着一套规范系统前进!省时省力!冲鸭
Excel真的很难学吗?
Excel真的很难学吗?
excel其实不难学,难得的是精通,并且运用到企业中,增加企业效率!像如果运用到高级一些的甚至要学会vba的应用!EXCEL作为一个电子表格实现数据化个人办公是很不错的,但作为企业管理而言,如果不借助第三方技术很难实现效率,再者,如果数据量大的时候,EXCEL性能有些跟不上,可能连打开都要大半天,这是EXCEL难以避免的短板。
不用代码,不用vba,开发管理软件没有技术门槛
相对于EXCEL,我这里可以推荐一款同样是基于电子表格的企业软件开发平台,用它可以搭建真正的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叫云表。
云表的全称是云表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平台,看名字就能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EXCEL基础功能很好上手,不用学习也能发现一点套路,而云表这款软件也沿袭了好用易上手的优点。
云表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平台,听起来很高大上,确实,它能做专业的管理软件,复杂的系统比如ERP也能搭建,但它却做到了开发管理系统不用任何基础,因为它是免代码的。
它在绘制功能表单的操作跟EXCEL几乎一样,都是在点击、拖拉拽单元格、中文文本的输入中搞定,但在赋予智能化功能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以往EXCEL要记函数、敲代码的工作,云表只需要在填表公式、业务公式等各个功能窗口里将各个数据项点击配置公式,就能完成,全中文的逻辑表达式,明显易懂。
在这样的简单操作中,一张张智能电子表单在同个平台上集成,也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
以往EXCEL令人头疼的权限管理、流程管理等功能,在云表搭建的系统可以分角色、分用户、分类别、分组织层级等多种方式设定权限,在简单的操作中创建用户,点点鼠标就能设定好权限,保证填写人不会擅改模板样式,查阅人不会错改合同内容等,实现高效率管理。
可以自己搭建全面的、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是分很多方面的,云表可以搭建OA、CRM、WMS、财务、进销存、ERP等企业所需的系统,也可以做到多个系统集成统合,形成综合性管理的平台系统。
拿财务管理为例:
云表是一个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企业可以在云表平台上搭建好销售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让这些部门的系统集成统合,数据互通。
系统事先架设好,数据在系统里自动汇总演算,报表实时更新,不用重复操作不用人员计算,表格都不用填,具体看企业需求,可以说是一劳永逸。
电商企业也需要多方面的管理,订单管理、仓库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如果发展到线下门店,系统也可以随时添加功能,一个软件管理整个企业都没问题。
软件免费版获取渠道
云表的开发平台有免费版可以永久免费使用,如果对软件有兴趣,我这有获取渠道,送佛送到西,可以给大家分享,但平台有规则,没办法直接贴链接出来,只能用私信发,所以如果需要软件,要麻烦你动动手:
关注我私信我,后台回复“云表”即可。
最后感谢您的关注、转发、点赞、留言和收藏!
为什么远远不如何绍基的有名?
这个问题要客观看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看,而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那个时候的问题。
明清时期是“馆阁体”“台阁体”盛行的时期,因为科举制度的客观要求,只要是文人,你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政府的一个公务员,楷书是必须要写好的,否则你书读的再多,文章写的再好,再有才华也白搭。
把楷书写好,写的端庄、工整,对于古人来说那就是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楷书是所有读书人的童子功,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端庄、工整,即使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我们可以看到他早期的小楷也都是非常精巧、端庄的。
郑板桥小楷
在这个基础之上,古人对书法的认识更多地是抒情达意,能写出新意,而不只是跟着古人的脚后跟走。这些书家希望能够在继承前贤的书法基础之上,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书体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黄自元的楷书虽然说写的很好,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很工整、很端庄、很有法度,但在当时书法圈里的高手来看,这样的字缺少新意、板滞、无法表现书家的逸趣,不利于书家的性情的表现,看多了之后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像黄自元这样能把楷书写的好的,明清时期还有很多这样的人,在当时还是很知名的,但后来却很少有人提起,你像“台阁体”的顶级高手明代书法家沈度,现在学书法的很少去学他的。明中期的姜立纲,当时的日本人还不远万里来求他的字,把他的字高挂在国门之上,但现在一般学书法的都很少知道他。
明代姜立纲书法
把楷书写好,是古代书法家的低配,现在成了当代书家的高配了当今的书法圈,因为受到西方美学的影响,以及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思想,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出来了很多的书法乱象。因此,很多普通大众对书法家的要求是“看你能不能写好楷书”,过去书法家的低配,成了现在的高配,不得不说真有点可笑。
现代很多练书法的人,过分强调抒情,而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怎么能吸引人的眼球,怎么玩的潇洒怎么来。这些人倒是真的应该跟着黄自元好好练练楷书,楷书不过关,很多人的行草书点画形态质量不过关。
有些人是楷书写不好,因为楷书写得好不好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出来,于是很多人走捷径,学魏碑,特别是学那种很粗怪的魏碑,因为这样写的不好你也看不出来,你说人家不好,人家还说你没水平。
当然,我这里不是时候魏碑不好,不应该学,你像《爨宝子》一类的魏碑,我也练过,确实是很有味道。我想说的是一些人的出发点不对,魏碑毕竟不是像唐楷那样法度森严,因此,没有一个很好的楷书基础去学魏碑,很容易走偏、走歪。
何绍基书法
“初学书法,但求平正”,希望我们的书法爱好者们能重视楷书的练习,同时提高自己的读帖能力,多去欣赏古人的一些经典法帖,多去读些书法史,对书法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那个时候你再去看黄自元和何绍基的书法的时候,就会理解为何何绍基要比黄自元的名气大得多了。
我是翰墨今香,我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