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帝王名将,你看过最毁三观的电视剧是哪部?
最毁三观的电视剧非《抗日奇侠》莫属
这是由热麦国际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战剧,该剧由刘仕裕执导,王新军、徐亮、尔玛依娜、李嘉明等领衔主演的,一看这些名字就能大概想出电视剧是什么风格的。该剧讲述了的是齐鲁大地上四位身怀绝技的民间侠客,通过高超绝世武功来进行抗日活动,最后投奔八路军,组建“神风特遣队”,并且与日军展开了一场非常戏剧化,儿戏化的抗日故事。
在这部神剧中,几位奇侠个个英勇绝伦,刀枪不入,可以以一当百!也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抗日战争的认知。
其中奇侠妹子,反手之间掌毙日寇!还有一位奇侠,能从城楼的位置硬是施展轻功飞向了对面大约距离数十米远的鬼子瞭望台,期间鬼子向他开枪的时候,竟然能做到将身体在空中进行回旋躲避子弹,这还不算,最后竟能平稳地落在瞭望台上,手把着台面,从下方一脚将瞭望台踢烂并把台上两个鬼子震了下去
另外,最火的奇侠壮汉,此壮汉力大无穷,不仅将两个鬼子瞬间扔到城楼之上,甚至一拳击穿了一个鬼子的身体,并将鬼子的身体分为两半!这也正是网上著名的"手撕鬼子",也成了"抗日神剧"的招牌雷人场景。伴随着鬼子血肉横飞,壮汉英雄怒吼一阵。"手撕鬼子"因此被网友恶搞地推选为"横店名菜"。
这些身怀各种绝技神功的奇侠们,真正做到了视皇军如蝼蚁!
更为搞笑的是完全无视观众的想法,这种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日本人杀害的台词都能想得出,我非常想问一句爷爷既然九岁就惨死在日本人刀下,那主角你又从何而来!
殊不知,这些完全臆想的抗日情节完全扭曲了历史,更荼毒了我们新一代青少年,让他们以为抗日战争中八路军,解放军都是个个神勇,日本军人个个歪瓜裂枣,不堪一击!这不仅仅是一部雷剧而已,而是对千千万万为了抗日大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一种侮辱!也是对观众的一种侮辱!
剧中反派人物土肥原也完完全全被演绎成了一位无脑式的人物!甚至日军就没有一个像是来侵略的,反而都成了来送人头的!实在是雷中极品!要知道土肥原在剧中担任的可是一位联队长。
下面我们就从抗日战争两国的士兵伤亡对比,日军联队建制,和日军单兵素质这三方面去分析,这部剧到底有多无脑!
对比:日本方面的伤亡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
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行政院发布的《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公布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数字如下: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
中共方面《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从伤亡比例就能看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的军事素质要远远高于我们的国军和共产党,我们以死亡比例来分析,日军共阵亡48.3708万,而我们国军131.9958万,共军16.0603万,这还不包括失踪的,从这部分就可以看出阵亡比例1:5,也就是要我们5个中国人的性命才能消灭一个日本人。
而这部电视剧中的几位主角从头到尾消灭的人数可能比一个团,一个师消灭的还要多,如果都是这样抗日,我们何需八年抗战。
联队建制剧中反面人物土肥原是以谁为原型的我并不清楚,但作为一个联队长的身份却可以让我们知道很多。
日军中联队长相当于在我们部队的旅长,最高指挥官的军衔一般是大佐。步兵联队是日本军的基本独立作战单位。一般的步兵联队编制在4000人左右。但野炮,工兵等联队人员编制浮动较大。联队的编制与人数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骑兵联队:人员452,马429,各种枪320工兵联队:人员672,马99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马26122详细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联队的编制通常有3000-3800人,人数根据兵种的不同而定.常见兵种有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工兵.特殊兵种有航空兵,船舶兵,电信兵,机动兵(游击战专设兵种),另外还有独立混成联队(由一定比例的步兵和炮兵组成)
单兵素质日军的单兵素质在当时来说可以横扫世界各国士兵,日本的刺杀技术,被称为“铳剑术”。近代日军在建立之初,也非常推崇西方的近代军队建设,在经过多方面对比和实战之后,最终选择了最为经典的法式刺刀术。从日本明治七年(即1874年),日本聘请了三名法国教官,在军队里培养法国式刺刀培训课程。等到了明治十七年(即1884年),日本陆军户山学校聘请了法国陆军教官,正式把法式刺刀术作为正式的培训课程。等到1887年后,法国的教官们聘请期满回国。日本校方校长大久保春野等人在明治天皇的支持下,把日本传统的宝藏院佐分利流枪术也融合到了刺刀术中,就这样正式创立了有日本特色的“铳剑术”,并将其正式纳入日本的《陆军剑术教范》之中,从此就开始了日本一直贯彻几十年的“刺刀决胜,肉弹突击”的思想。而日本武士道精神也是深入士兵内心,在拼刺刀中也有一股让人生畏的狠劲,更让日军在单对单的拼杀中如虎添翼。
剧中就几个主要人物要对抗一支建制完全,而且修习了最为经典的法式刺刀术,同时还是世界一流的单兵素质的日军联队,无异于是天方夜谭,要知道,当时的日军甚至可以叫嚣美帝国主义。不是看不起剧中的抗日人物,而是无脑的凭空臆想只会让人笑掉大牙!
这样的抗日雷剧不仅毁三观,而且不尊重历史,不尊重革命先烈,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完全是这些先烈用鲜血,用生活铺出来的,仅以几个人就主线就把一个联队打败消灭,那又将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革命先烈置于何地!不仅如此,我们年轻一代如果也沉浸在这种无脑的抗日雷剧中,是不是会觉得抗战的艰苦都是人们臆造的,日本侵略者完全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这种雷剧根本起不到正面教育意义,而且扭曲历史,所以说,这种雷剧三观尽毁,祸国祸民!尴尬得让你无法接受的角色有哪些?
你到了什么年纪就要演什么年纪的戏,如果四十几岁了我还保持少女感,演一个少女,那旁边的少女演什么?
这些年“少女感”真的是一个被用烂的词,而且大批的女演员执着于装嫩。说句实在话,就算女星保养得再好,滤镜打得再厚,但是眼睛是骗不了人的,只要上了年纪,眼神就是不如年轻人的清澈。
《上阳赋》--章子怡
章子怡确实长得好看,保养得也不错,但是她38岁的年纪非要饰演15岁的公主……我真的不瞎!尤其是天真烂漫这种东西,真不是凭演技和滤镜就能掩盖的东西。
尤其当我看到女主阿妩的15岁及笄礼时,我哽咽了……不说是成人礼,我都以为是女王登基,这气势,这眼神,你确定是15岁少女该有的?
求求粉丝不要说什么演技和年轻你选一个吧,搞得好像说年轻演员堆里就没有一个演技好一点的一样,只能让国际章来强行少女。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林心如
在这部戏里林心如不仅饰演了成年版女主角阴丽华,而且还同时包办了她的少女时代。而且前期她饰演的少女时代的女主,每一个动作都略显矫揉造作,这面部的松弛的肌肉,略带慈爱的眼神,真的不再是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了!《隋唐英雄3》--刘晓庆
1955年出生的刘晓庆扮演16岁公主欧阳飞燕,说真的,再少女的服装化妆都没办法让观众相信这就是二八年华岁的女子!并且还和当时由郑国霖饰演的唐太宗谈一场惊心动魄的“姐弟恋”!关键是当时的郑国霖也只有三十多岁的样子,还要一口一个“丫头”,听得我都替郑国霖感到难过!《西门无恨》--杨钧钧
不得不说一句:有钱真好!自己投资自己拍摄自己当女主……年近四十的小恨恨与两大男神刘德凯、焦恩俊如胶似漆、含情脉脉的对手戏。而且在这剧中,每次只要有她的镜头,就自动开启2000万柔光双摄模式,整个画面糊的跟摄像师是边吃火锅边拍摄出来的镜头一样!还有这段鸳鸯戏水的场面,看得我脚底抓出一座云顶天宫……所以选择一些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充分利用岁月的馈赠,不是更有可能出彩吗?
主要是文笔还有故事情节好的?
最近文荒,有没有好看的小说推荐!
有,推荐小说名称《镇魂》
《镇魂》是由Priest大大写的耽美网络小说,目前已经完结,并拍摄了同名电视连续剧《镇魂》。
只不过小说里巍澜那可歌可泣的万年爱情在电视剧里被改成了社会主义兄弟情,不过这也并不影响《镇魂》的爆火,要问2018最火的电视剧是哪部,那绝对非《镇魂》莫属了。
我本身并不是一个爱看小说的人,或者说是压根不看小说,但《镇魂》这篇小说我至少应该看了5遍,里面的故事情节都记的清清楚楚。
这篇小说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沈巍和赵云澜的万年爱情。沈巍表面上是一个温文尔雅君子端方的大学教授,实则是一个来自污秽之地的鬼王。
他可以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克制守已,独行万年,他可以为了心尖上的人守护苍生,爱而不得。他的爱隐忍克制,他的爱情根深重。
故事的另一主角:赵云澜,看似浪荡不羁,油嘴滑舌,实则心有城府,心系苍生。
他深爱沈巍,却可以为了苍生牺牲自己,后世世轮回又因为沈巍的刻意躲避而错过,终在这一世得与遇见。他一眼就爱上了沈巍,为了追求沈巍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并最终抱得美人归。
沈巍的爱有步步为营的算计,有掩藏真相的歁骗,但这些他都一步步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宽容,用自己的细心接住了。
若问在这世间谁能接住沈巍那一腔真情,唯赵云澜不可。
这篇小说故事架构新颖,三观很正,文字精辟,可谓是妙笔生花,句句连邾,特别推荐亲去看一看,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太平公主是不是想当皇帝?
太平公主(约670年——713年),本名不详。她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女,而且爹妈都是皇帝,这份荣耀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最夸张的是,她自己也有野心,并且差点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
作为皇家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自小就受到了父母和哥哥们的特别宠爱,成为大唐最幸福和最荣耀的人。
武则天在自己母亲过世后,长期悲恸不已。当时,道教非常的盛行,官宦和世家皆认为,家中若有晚辈入道,会给死去的亲人带来福祉,免受阴间的苦难。
但是,当时的武则天已经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一向存有野心的武则天,自然不能丢下江山和社稷而出家入教。于是,她在高人指点下,决定让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替母入道”,为死去的外婆尽孝。
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小公主在大约8岁时出家,当了一个挂名的女道士,拟定了“太平”作为她的道号。现在,后世经常提到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其实并不是她的封号,而是她的道号。
唐朝初年,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并不和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直到唐太宗时期,唐朝才在军事上暂时征服了吐槽,开创了盛唐的局面。
为了寻求与唐朝的长期稳定关系,遥远而偏僻的吐蕃提出,希望能够迎娶太平公主入吐蕃。不过,李治和武则天都舍不得自己的女儿远嫁,但又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风波,索性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座道观,名曰“太平观” 。
唐朝廷回复吐蕃,说太平公主心意已决,坚持要入道修行。于是,吐蕃只得彻底死心了,怏怏而归。
等到太平公主16岁时,武则天终于准许她还俗,还将她许给了李治的嫡外甥薛绍为妻。本来,太平公主和薛绍的日子虽谈不上恩恩爱爱,可也算得上琴瑟和谐。
可惜!她的幸福生活很快就因为薛绍的哥哥参与了李冲的谋反而终止。因为叛乱一事,所以薛绍也受到了政治牵连,在自己哥哥被处死后,薛绍也在惊恐和不安中,抑郁而终了。
当时,太平公主已经和薛绍生育了四个子女,顿时就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还带着四个娃。武则天为了安抚自己的女儿,将她的封户增加到了一千户。但是,太平公主依然是郁郁寡欢,心情不见好转。
在唐朝,思想观念异常开放,妇女离婚或者再嫁都完全没有问题。于是,太平公主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不过,这次婚姻她已经没有了太多真情,有的只是政治的结合和权力的结盟罢了。
在嫁给武攸暨后,太平公主就成了武家的儿媳。由于和丈夫缺乏感情,更因为武则天已经登基称帝,太平公主日益的离经叛道,甚至于公然在家中开始包养男宠。
更夸张的是,太平公主还把自己的男宠张昌宗献给了母亲武则天,美其名曰“进孝”。有时想想,“脏唐臭汉”真的不是捕风捉影的乱盖,其开放程度的确是让现代人都自愧不如。
随着武则天的年老,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武家和李家长期相持不下,甚至于剑拔弩张。太平公主坚持认为自己是李家人,旗帜鲜明的支持武则天传位回李家,甚至支持李家夺权。
也正是因为太平公主的这次拥立和推举之功,在唐中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被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一时间隆宠无以复加。
唐中宗本就被自己的老妈武则天蹂躏怕了,而且个人能力也的确非常一般。在他复位后,自己的老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也开始图谋不轨,希望步武则天的后尘,也要当女皇帝。
太平公主敏锐地发觉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图谋,联合了自己的侄子李隆基一起发动兵变,彻底剿灭了她们的谋朝篡位之举,稳定了大唐的江山。
不过,姑侄虽然联合发动了兵变,但并不是一心的。因为,这姑侄俩都想做皇帝。看来,唐朝的女人真是不让人省心,一个一个的都不是善茬。
没办法,李隆基以“谋反”的罪名擒获了太平公主并赐死于家中。之后,太平公主的子女和党羽等人,也都被以谋反的名义而被纷纷处死。
太平公主死后,她的李隆基彻底掌控了局势,并且在后来登基后平稳了武则天后期以来的乱局,逐步开启了“开元盛世”的盛唐局面。
回答完毕!
让你瞬间想起难以忘记的五部电影是什么?
第一部:伴我同行 (1986)
“虽然我和他已十年不见,我知道我会永远怀念他。我后来再也没交到像十二岁时那帮人一样好的朋友,也许每个人都是如此吧?”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著名作家戈迪回忆起他12岁时的一次冒险活动:当时,年少的戈迪与他的三个小伙伴克里斯、泰迪和维恩为了当一回“英雄”,去河的对岸的森林里寻找一具12岁男孩的尸体。
4个少年家庭各有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的心事。在旅程中每个人的性格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四个男孩性格中的软弱和坚强,在闪火车,翻铁门,越森林等一系列的行动中被最大限度的放大;每个人都有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每一句台词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和人生的体悟,四个小演员的演出全部非常出色,充满个性。是一部举重若轻温暖心灵的佳片。
第二部:真爱至上 (2003)
"爱,是个动词。"圣诞重温:《真爱至上》
第三部:赛末点 (2005)
不动声色,然而绝对荡气回肠,伍迪·艾伦最完美的电影。
第四部:忠犬八公的故事 (2009)
“我化作雕像依然也要这里等待着你的出现”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可以说是关于狗狗的、最感人的电影了。
第五部:黑天鹅 (2010)
“白羽黑翼,疯魔了小青衣”
一段用走火入魔来成就的完美,亦真亦假、亦实亦幻。影片从始至终都弥漫着黑暗的色调,很惊悚,很压抑,无论配乐还是摄影都无以伦比。借用一段影评:
“多数悬疑片是剧情片,但是《黑天鹅》却不是围绕剧情展开的。
它更倾向于文艺片,站在艺术之情绪的巅峰,是舞者对自己人格的探索。艺术是美的,即使心理的外向表达给人带来的是悬疑的色彩,但是也无法遮掩艺术家纯粹而真挚的情感起伏。
而且,娜塔莉的演绎非常精致而动人,每一个低眉,都让人怜惜,但是她的内心是收敛却执意向上的。让人想起曾经也忐忑、也惶恐、也青涩的自己。
这种对个体内在力量的探寻,让它实际上比悬疑片更让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