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十字军,沙漠之狐隆美尔最经典的战役是什么?
“沙漠之狐”隆美尔最经典的战役是“加查拉战役”
Battle of Gazala(加查拉战役)于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期间发生在利比亚托布鲁克港(Tobruk)以西西部沙漠(现代城镇阿恩·加兹伊拉“Ayn al Ghazālah”附近)。该战役由德国和意大利轴心国部队组成的非洲装甲集团(隆美尔将军)与主要由英联邦、印度和自由法国部队以及英国第8军组成的盟军部队(主要指挥克劳德·奥金莱克将军,也是中东总司令)之间展开的交战。
加查拉战役的胜利被认为是隆美尔军事职业生涯中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加查拉战役发生的历史背景
1941年下半年,随着“十字军行动”(11月18日-12月30日)的胜利,英国第8军解放了港口城市托布鲁克(1941年轴心国军队对托布鲁克的围困),并将轴心国军队从昔兰尼加赶到埃尔阿吉拉。而第8军将战线向前推进了约800公里(500英里)超过了它的补给线。1942年1月,盟军减少了前线驻军的通信线和补给站的工作,为向西进攻的黎波里塔尼亚做准备。
尽管轴心国军队从昔兰尼加赶到了埃尔阿吉拉,但隆美尔将军于1942年年初开始向东穿越利比亚。对此,盟军在加查拉(Gazala)修建了一条防线,从地中海沿岸向南延伸。从海岸开始,加查拉防线向南延伸了50英里(80公里)到达比尔哈凯姆(Bir Hakeim)镇上的一个古老奥斯曼要塞。加查拉防线是指一系列防御方阵,每个方阵容纳一个旅,在雷区和铁丝网后面横过沙漠,盟军在方阵之间定期巡逻。
为此,隆美尔对形势进行了评估,制定了一项计划,他希望从南部向比尔哈基姆周围展开侧面进攻,目的是摧毁英国的装甲部队,切断加查拉沿线的盟军部队,将盟军困在海岸附近。
为了顺利实施该计划,隆美尔打算让意大利第132装甲师(Ariete)进攻比尔哈凯姆,而德军第21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则迂回到盟军右翼攻击他们的后方。这一行动将得到德国第90轻步兵师战斗群的支持,他们将从盟军侧翼绕到埃尔阿德姆(“El Adem”-埃及北部地中海沿岸城市),以阻止盟军的援军加入战斗。
加查拉战役双方参战部队
盟军:
英国第8军
第13军(南非第1步兵师、南非第2步兵师、第50“诺森伯兰”步兵师等)
第30军(第一装甲师、第七装甲师)
陆军预备役(第5印度步兵师、第10印度步兵师、第11印度步兵旅、第1装甲旅)
总兵力175000人,843辆坦克,604架飞机。
轴心国(非洲装甲集团)
德国非洲军团(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第90轻步兵师)
意大利第20机动军团(意大利第132装甲师“Ariete”、意大利第101机械化师“Trieste”)意大利第10军团(第27步兵师“Brescia”、第17步兵师“Pavia”)意大利第21军团(第102机动化师“Trento”、第60步兵师“Sabratha”)
总兵力90000人(30000德国人,60000意大利人),560坦克(意大利228辆),542架飞机。
加查拉战役战斗经过
1942年5月26日下午14:00,意大利第10军团和第21军团集中重炮火力对加查拉中部阵地发起正面攻击,开始了“威尼斯行动”(德语:Unternehmen Venezia)。
5月27日凌晨,隆美尔率领非洲装甲集团——德国非洲军团、意大利第20机动军团、第90轻步兵师大胆的从侧面迂回到盟军防线的南端,并且巧妙的利用盟军的雷区来保护轴心国部队的侧翼和后方。
由于遭到防守比尔哈凯姆的自由法国第1旅的顽强抵抗,意大利军队的进攻被击退,使得该计划几乎开始瓦解。到27日中午,随着英国装甲部队上阵,在比尔哈凯姆的盟军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隆美尔的攻势开始动摇。只有德国第90轻步兵师超越了第7装甲师的先遣部队抵达埃尔阿德姆。
接下来几天的激烈战斗,隆美尔的部队被困在一个被称为“The Cauldron”(大锅)的地区。在“大锅”北部和东部盟军的不断进攻下,隆美尔的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几乎达到临界水平。5月29日,在意大利军队的支持下,补给车队突破了比尔哈凯姆北部的雷区抵达德国非洲军团。由于补给及时到达,5月30日隆美尔组织部队向西进攻,与意大利第10军团联合摧毁了西迪·穆夫塔(Sidi Muftah)的防御方阵,将盟军战线一分为二。
英军方面,奥钦莱克在总部过度乐观的情报评估的推动下,敦促里奇将军沿海岸进行反攻,直到蒂米米(Timimi)和梅奇里(Mechili)。6月5日反攻开始,但第8军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当天下午,隆美尔指示意大利第132装甲师(Ariete)、第21装甲师向东朝比尔·哈特马特(Bir el Hatmat)进攻,同时他命令第15装甲师向北朝骑士桥(Knightsbridge)防御方阵发起进攻。前者成功地击败了两个英国师的总部,以及第9印度步兵旅,第10印度步兵旅和其他几个较小部队的总部,最终导致该地区盟军的指挥系统崩溃。
6月6日,隆美尔继续在“大锅”中加强攻势,数个盟军部队遭到严重打击。6月6日-8日,德军又对比尔哈凯姆进行了几次攻击,法国军队的防御方阵大大缩小。到了6月10日,他们的防御已经瓦解,里奇命令他们撤离。6月11日-13日,在遭到轴心国部队针对骑士桥和埃尔阿德姆防御方阵的一系列进攻中,英军装甲部队损失惨重。13日傍晚,在决定放弃骑士桥之后,里奇被命令第二天从加查拉防线撤退。6月13日这天也被第8军称为“黑色星期六”!
6月14日,克劳德·奥金莱克下令主力部队向东撤退至埃尔阿德姆防线。由南非第2步兵师的两个旅、第22警卫旅、第11印度步兵旅、第32陆军坦克旅、第四高炮旅一起驻守在托布鲁克。不久,隆美尔率部穿透了托布鲁克东部防御区的一个薄弱点,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占领了该港口城市。6月21日,南非第2步兵师指挥官亨德里克·克洛珀将军命令驻防托布鲁克的35000名盟军向轴心国军队投降。
加查拉战役结果
加查拉战役结果最终轴心国军队获得胜利,并且夺取了靠近爱琴海-克里特岛航线的一个港口和大量盟军补给品。如果盟军不能在埃及阻止德国人的攻势,那么轴心国将占领苏伊士运河,迫使英国的补给线延长两倍,同时遭到德国U-型潜艇的威胁,并有可能开发中东的油田。
隆美尔因此被希特勒授予元帅军衔,他也是有史以来被授予元帅的最年轻的德国军官。
加查拉战役失败以及丢掉托布鲁克之后,英国两位将军里奇和奥金莱克被解除指挥权。
“这是我所能回忆起的战争中最沉重的打击之一。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军事影响,而且还影响了英国军队的声誉。”——温斯顿·丘吉尔
伤亡情况
盟军:伤亡、被俘50000人,1188装甲车受损或被摧毁。
轴心国:
德国——伤亡3360人,400辆装甲车受损或被摧毁;
意大利——伤亡3000人,125辆坦克,44辆装甲车,74辆反坦克炮,450辆汽车。
最可爱的国家吗?
提起二战时的意大利,人们往往喜欢用“可爱”来形容这个国家。二战中的意大利,真是参战国家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国民普遍不愿意打仗,所以意大利军队总是出工不出力,战斗力出奇的差,所以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意日为联合的法西斯同盟,对世界各国展开疯狂的侵略,给世界日民带来了深刻的灾难。德国主要侵略欧洲和俄罗斯的西部,意大利则在北非展开行动,日本就在亚洲展开屠戮。而如果要问这三个国家军事实力谁最强悍,当之无愧德国第一,日本次之,而意大利似乎有些一般。
意大利这个国家的士兵把当兵当成是一种职业,领着工资,喝着红酒,主要的是根本就不想打仗。一次德国军队的首领去检查意大利军营,发现最多的不是枪支弹药,而是一桶桶盛满红酒的酒桶,和各种美味的食品。而意大利的士兵也是军纪涣散,时常有喝醉的士兵。就连他们的长官也是十足的酒罐子。很多次他们被围,便以为投降为天经地义。很多次还是德国这个大哥替他解围。不过要真说意大利人不行,那也是不对的,因为意大利人其实很能打,只是他们不想打而已。
下面要说到的这场战役堪称二战中最搞笑的战役,也是最大的反转,1941年11月份左右,北非战场开始了他第四阶段的战争。此次的战争以英军进攻为主,早前因为德国和苏联在战场上交战激烈,德军失败并受伤惨重。所以这次进攻英国面对的对手主要是意大利,这也就为英国夺取北非的战略主动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这次战争中,英国最开始携带6个师另5个旅,总共11.8万人,924辆坦克,1072架飞机出战,并对得意联军发动了“十字军战士”攻势。以此想要粉碎敌军集团的10个师,约10万人,522辆坦克,340架飞机。意大利军队在看到英国进击时,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几个炮响,就紧接着开始和英军商量关于投降的事宜。而英国军队则选择无视意大利的投降,并将意大利送来协商投降的人杀害。当时的英国面对战事连连告捷,野心也变得非常的大,不仅想要解救托卜鲁克守军并完全解放昔兰尼加(利比亚东部),还想着乘胜追击歼灭意大利军队。不论是从装备上来看还是从将士的数量上来看,英国军队在当时都占有一定的优势,更何况,他们还在两个月的战斗中推进了近达800公里的路程,这也足以证明英国军队的实力,所以拒绝意大利军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这场战役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英国军队拒绝了意大利的投降,却因此引来了更加惨重的代价。被拒绝后意大利军队感觉到自己受了侮辱,非常的生气,于是选择主动迎战。届时,他们对英国军队发起进攻,意大利装甲师狂揍了英国22装甲旅,把他们打的节节败退,最终以少胜多。这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不接受敌人投降而被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的事件。在意大利南翼防线的对英军的打击下,德军在第三阶段的北非战役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三次咸鱼翻身,在北非战场,就有2次,其余一次发生在东线。 其实热爱和平的意大利人,本来在【古比井】战役发生前就怂了,如果英国人不逼得那么急,孤军深入还开炮打人的话结果就不同了,活该被揍。意大利军队始终都抱着一颗万事可以商量的心去对待战斗的。
确实如此,意大利军队对于那些战略要地似乎也不那么上心,进攻很少冲杀,只是将炮弹打光,如果对方还是极力反抗就投降。可是如果谁要是抢了他们的粮食或者他们的红酒,他们会不惜一切的代价将他们抢回来。
在二战将要结束的时候,德国压力很大,日本也是在亚洲苦苦支撑,只有他立刻就倒向了同盟国,帮着同盟国打法西斯,丝毫不念及当时的同袍之情,救命之恩。
感谢您的阅读,您觉得哪个国家才是二战中最可爱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点关注不迷路,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叙利亚和土耳其之间是什么情况?
叙利亚与土耳其接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上台后,一直梦想恢复奥斯曼帝国并实施南线战略,而叙利亚为首站。叙利亚内战给土耳其提供了机会,但由于各方势力的介入,叙利亚内战都是采取代理人战争的方式。在俄罗斯参与反对派被击溃退缩到最后一块地盘伊德利卜后,叙利亚政府军要解放全境,于是土耳其不再站在反对派的背后而公然站出来反对,这样与叙政府军发生了交火,并使战争升级,直至俄土签订停火协议,伊德利卜战事暂时停止,但是仍然隐藏着战争的隐患。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在反对派(主要是逊尼派)中出现了多种势力,最大的两支武装是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和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军”,他们的目的都是推翻巴沙尔政权,进而获取叙利亚的利益和建立一个傀儡政府,这就把叙利亚内战演变成为代理人战争。后来在伊拉克兴起的“伊斯兰国”(ISlS)极端组织,到叙利亚抢地盘,加入了反对派当中。反对派实力大增,把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军击溃,占领大部领土,后来反对派内讧,叙政府军在大马士革得以暂喘。如此巴沙尔政权也是赖以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支持,直至2015年俄罗斯出兵,阿萨德政权得以稳固。期间,由于ISIS加入反对派,美国担心国际影响,便逐渐放弃了对反对派的支持,但是要求巴沙尔下台的立场不变。这样反对派当中以土耳其支持的为最强,叙利亚内战变成了政府军与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之间的战争,中当还夹杂着极端组织。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旨在保护巴沙尔政权,首先打击lSIS极端组织,但ISIS与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混杂在一起,俄罗斯轰炸ISIS时伤及了反对派,于是土耳其便击落了俄罗斯的一架战机,导致俄土关系紧张。2016年美国导演了土耳其军事政变,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缓和,并逐渐建立伙伴关系。在俄罗斯出兵时,美国同时占据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区,并一直支持库尔德武装。土耳其担心库尔德人独立建国,视库尔德武装为恐怖分子,与俄罗斯达成默契后,2018年1月发动了针对库尔德武装的“橄榄枝”军事行动,占领了叙北部阿夫林地区,成功进入叙利亚。
土耳其军队进入叙利亚,俄伊叙在击溃ISIS后开始收复被反对派占领的叙利亚领土,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俄土伊以峰会的形式再次形成默契,后来在战争中得以体现,即俄叙联军允许反对派及家属退据到与土耳其接壤的伊德利卜省。俄叙伊联军很快从东古塔、德拉、阿勒颇打到伊德利卜,这样伊德利卜就聚集了包括“征服阵线”极端组织,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等30万人的武装力量。俄罗斯一直坚持叙利亚领土完整的主张,也得到了土耳其的同意和支持,但2018年俄叙联军准备攻打伊德利卜时,土耳其便以人道主义(难民)为由进行了阻止,同时要挟法德参与,这样就有了2018年9月的索契协议。
索契协议是俄土所签,并不包括巴沙尔政府和反对派,叙利亚政府要解放全境,伊德利卜问题不能由于俄土签订协议而无限期拖延下去。于是叙政府军从2019年底开始攻打伊德利卜外围,至今年2月己经占领了萨拉齐市和阿勒颇以西和M5公路以东,并拿下大马士革到伊德利卜的补给线M4公路,直指伊德利卜中心。根据索契协议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建立了12个观察点,这样与叙军交上火,土耳其开始从背后支持反对派正式走上前台,并派了重兵到叙利亚,包括1200辆坦克及大批火箭炮及空中力量。并采取了代号为“春天之盾”的军事行动,给土军造成重大损失。之前叙军轰炸叛军给土军造成近70人的伤亡。为了避免与俄军交火,使战争升级,3月5日埃尔多安飞到俄罗斯,俄土之间达成了伊德利卜停火协议。
但是停火协议只能是暂时的,因为伊德利卜关系着叙政府的领土完整和土耳其的利益。尽管土耳其通过“开闸”放难民入欧和与俄罗斯要共同开发叙利亚油田转移视线,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与土耳其之间终归还有一场博弈和较量。
如果想在正面战斗中击败穿得像铁罐头一样的骑士?
铁罐头时代也是有相应的打法的,否则双方真在那剁铁玩儿?
早在罐头板甲出现之前,战场上的武器就已经对那些皮甲、锁甲、链甲有些无可奈何了,近距离的战斗中它们很难被砍透,兵刃的锋锐也渐渐成为无用的指数,以至于出现了各种钝器和破甲武器,专门对付那些防高的目标。
中国战场上有锏、鞭、锤、棒等钝器,欧洲战场上也有不少大致相同的东西,甚至许多钝器看上去就是一个妈生的。钝器不需要破开铠甲,只需要狠狠来上一下就可以制造出相当的伤害,哪怕板甲骑士也一样,如果换成长兵斧锤,几下就可敲晕板甲骑士,堪称铠甲克星。
就算不用钝器,在欧洲流传下来的武技中,也专门就有对付这些厚板甲的技术,一般来说分为三种:1.把骑士打落马下的技术\把板甲武士掀翻的技术
如果对上了重骑兵,一般的做法就是枪阵,超长的“龙枪”和拒马是一切骑兵的大敌,但如果碰到单独的骑士,欧洲古代人往往会选择先干掉马匹。
失去马匹的重骑士要么带着浑身的重量活活摔死,要么砸个坑再也爬不起来。不少板甲重量过于极端,以至于骑士很难灵活的行动,他们打仗前由扈从用滑轮组吊上马背,甚至某些人还需要螺栓、锁链固定。
如果对付的不是马背上的骑士,也有一套完备的铠甲格斗技术进行应对,双方会不断寻找对方的空档,想办法将对方推倒,穿着铠甲作战并不轻松,被推翻的人往往就没法反抗了。
2.把刀剑从盔甲缝隙刺进去的技术
被掀翻的铠甲武士仍然存在很强大的防御力,所以欧洲人很早就熟悉了如何对付铠甲——把细长的武器从盔甲缝隙中扎进去,无论是咽喉还是臂弯、腰侧,盔甲的结合部存在大量空隙,即便里面用锁子甲尽可能的做了防护,也依然无法面对尖利锐器的狠扎。
通常人们会执行这样的流程:尽力掀翻对方,然后压制住他,从面罩、肩背的缝隙用武器狠捅。据称这种战术可以上溯到罗马帝国时代,那时候的罗马军团已经在借用方盾执行名为“推倒”的战术,在阵前他们会挡住对方的第一击,然后奋力将对方推倒,反转矛头将对方无甲的咽喉刺穿。
3.用剑柄当做锤子格斗的技术
这种技术亦流传到了今天,通常欧式大剑为了平衡重心,在尾端会做上大大的枕状器配重,这个东西的分量不比战锤轻多少,只要掉转剑身,用手握剑刃的方式,就可以将大剑变为双手锤。因为需要频繁的对付铠甲,当时许多剑为了斩甲,已经是开锋不开刃,所以并不会削掉握剑者的手指。
有后世的盔甲爱好者做过剑柄锤的格斗试验,穿戴板甲者遭遇了几下锤击就已经眼冒金星大汗淋漓,站都站不稳,而盔甲也给砸得坑坑洼洼。
当然,要是不要面子的话,准备个够劲的弩就可以了,板甲也防不住弩箭,它让骑士老爷们吓得屁滚尿流,继而从制度和道德的层面上封杀了这种“无耻”的武器——“魂淡!快放下你的弩!还有没有骑士精神了!”
坦克世界英系坦克的主要玩法是什么?
英系坦克是坦克世界这款游戏里的“奇葩”,为什么?并且应该怎么玩它们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英系的初级车,是一辆中坦,这就会导致很多玩家入英系的坑(认为英系很强),结果练了很久的车,只有9级完全体之后还才有好的游戏体验。
其次,又因为英国人脑回路的特殊,他们的坦克大部分都是慢车(步兵坦克),只有少数快车(巡洋坦克),但是慢车太慢,正脸和底盘大多数是垂直装甲(国服又不缺硬币买高价银币弹),所以前期的英系重车慢车都很坑(抗线抗不了,黑枪没位置,伤害还低)。
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多人对英系坦克失去了兴趣?naive!知道可以卖头、并且又有着大俯角的重坦和中坦TD玩着是什么感受吗?知道什么是手榴弹的火炮吗?(这里主要是比喻抛物线像手榴弹一样高)知道什么是一炮入魂吗?这就是英系车的特色,一句话概括就是“苦尽甘来”。那要怎么渡过苦,迎来甘呢?
敲黑板,重点来了,充钱(开玩笑的,土豪可以试试)。那如果你不是土豪,又想玩英系高级车怎么办呢?这样我们在练车的路上就要扬长避短了,怎么扬长避短呢?我们先来看看英系低级车的特点:装甲可以、血量普遍比其他系的坦克的血量多、速射炮。
所以在练英系低级车的时候第一要看对阵容,找一条线,一条路走到黑,尽量用你的装甲和血量为队友抗炮。第二,就是用好你的速射炮,尽量打对面敌人的履带,能断腿掉血更好,这样你就得到断带协助。这两点做到了,提高了你的胜率,这样升级的经验就来的快。
这样就过了9级之前的坑,只要9级完全体了,春天就来了。那么9级以及之后的车怎么玩呢?
中坦尽量给自己定位为打支援的车,如果火炮少的话可以找地方卖头,因为速度慢,所以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绅士,红茶不能洒,发型不能乱(重坦玩法也类似,其实重甲TD也是这玩法,重甲TD也要运用好自己的速射炮),快速TD就要会卡视野、收过路费(卡最大点亮距离黑枪),游戏中后期必要的时候可以帮队友抗炮或者绕侧面来一发入魂炮,尽量把自己的输出最大化。火炮就不用说了,看服务器、自己的信仰还有对面会不会接炮弹了(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