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女团四连冠,中国队拿下这么多奥运金牌?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回顾一下中国的奥运历程。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七十二年的国家建设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那么短,但却是五千年来,我们民族发展最快、最全面、最扎实、成果最丰硕的七十二年。她的成就,可以媲美前五千年的总和。
这些成绩中,当然也少不了体育的那部分。说到体育,就离不开这个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交流活动——奥运会!
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组织下的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活动。
在新中国成立前,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旧政府无力也无兴趣和意愿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这项活动。
1910年10月18日由唐绍仪、伍廷芳、王正廷、张伯苓等,应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发起成立“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被视为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体育团体,也是当时中国全国性体育组织的雏形。
经过这些人士十余年的努力、发展,在1922年4月3日成立“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机构的英语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
“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1922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21届年会上,获得承认,就由它代表“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体育组织性机构,“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和“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均由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兼任。
1924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并取代原有的“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一切职能,对外代表“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机构的英语名称继续使用“China 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两会主席均由王正廷担任,之后先后有郝更生、张伯苓等更替继任。
1949年中华全国体协驻地由南京迁至台北,并在1989年12月23日中华全国体协改名为中华全国体育运动总会(Republic of China Sports Federation) (ROCSF)。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组织设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All-China Sports Federation),在苏联协助下向国际田径总会及国际篮球总会缴交会费,要求替代中华全国体协。
195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年会中以23:21的票数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奥委会。
1956年国际奥委会邀请中国参加第16届墨尔本(Melbourne) 夏季奥运会的同时,又以“中+华+民+国”的名义邀请了台湾。中国奥委会在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于1958年发表声明,中断与国际奥委会的一切联系。
1975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要求恢复我合法席位的申请。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会议上,一致通过了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根据“一个中国”的原则,确认代表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奥委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在北京,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歌;台湾地区的奥委会,正式名称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台北,不得使用原来的旗、歌和徽记,其新的会旗、会歌和会徽均须经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批准。
同年11月27日,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宣布,中国奥委会决定接受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将参加1980年举行的冬季和夏季奥运会。
中国体育全面走向世界的大门又一次打开,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终于迎来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中华民族。
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没能参加1980年的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新中国的第一次奥运经历是四年后的1984年在美国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
此后,历届奥运会上都没落下中国人的身影,优秀的中华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夺金浪潮。
自1984年许海峰的第一块奥运金牌始,到如今东京奥运会结束,中国队在历届夏季奥运会上拿下的金牌和奖牌统计如下:
中国历届奥运会金牌、奖牌总数及排名情况
1、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1984) 15金、 8银、 9铜,奖牌榜第4位
2、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1988) 5金、 11银、12铜,奖牌榜第11位
3、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1992) 16金、 22银、16铜,奖牌榜第4位
4、第二十六届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 16金、 22银、12铜,奖牌榜第4位
5、第二十七届悉尼奥运会 (2000) 28金、 16银、16铜,奖牌榜第3位
6、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 (2004) 32金、 17银、14铜,奖牌榜第2位
7、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 (2008) 51金、 21银、28铜,奖牌榜第1位
8、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2012) 38金、 27银、22铜,奖牌榜第2位
9、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2016) 26金、18银、26铜,奖牌榜第3位
10、第三十二届东京奥运会(2021) 38金、32银、18铜,奖牌榜第2位
其中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后来被取消了3枚,实际数量为48枚
新中国总计参加10届夏季奥运会,共取得金牌262枚、银牌194枚、铜牌173枚。
中国队从1980年首次参加美国普莱西德湖第13届冬奥会起,至今在历届冬奥会上的金牌和奖牌统计:
1、1980年第13届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0金、0银、0铜
2、1984年第14届萨拉热窝冬奥运会 0金、0银、0铜
3、1988年第15届卡尔加里冬奥会 0金、0银、0铜
4、1992年第16届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0金、3银、0铜
5、1994年第17届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0金、1银、2铜
6、1998年第18届长野冬奥会 0金、6银、2铜
7、2002年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 2金、2银、4铜
8、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 2金、4银、5铜
9、2010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 5金、2银、4铜
10、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 3金、4银、2铜
11、2018年第23届平昌冬奥会 1金、6银、2铜
新中国总计参加了11届冬奥会,共取得金牌13枚,银牌28枚、铜牌21枚。不包括第15届冬奥会上,中国选手李琰参加表演赛获得的女子短跑速滑1000米金牌和500米、1500米铜牌。
在奥运会的大家庭下,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小弟弟——夏残奥会和冬残奥会,分别于每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后举办。中国队参加了自1984年以来的历届夏季残奥会和2002年以来的历届冬季残奥会。分别取得如下成绩:
奥运会大家庭里,还有一个也被大家忽视的新成员——青奥会,全称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Youth Olympic Games)。
青奥会是在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决定创办的。参赛选手年龄限制定为14岁至18岁以下,比赛项目大部分与奥运会相同。青奥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分为冬季青奥会和夏季青奥会,2010年首届夏季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2012年首届冬季青奥会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行。
青奥会比较特别的是:为了倡导融合和交流而不设立官方奖牌榜,并且在一些运动大项的混合和团体小项中将选手抽签配对成跨国组合参赛。
目前为止,青奥会共举办了三届,详情见下图:
以上就是中国队在进入国际奥委会大家庭,参加奥运会以来取得的成绩。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队在夏季奥运会上的成绩非常出色,冬季奥运会的成绩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残奥会和青奥会人们好像不太重视,没有人在意成绩的好坏。
那我就顺从大家的意愿,不再涉及残奥会和青奥会了,只讲讲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队金牌的含金量。
先说明一点,我理解的“含金量”更偏重于金牌在技、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成绩高低之外的,对运动本身和国家的意义、影响力。一、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两块,分别是夏奥会上的首金许海峰、冬奥会上的首金大杨扬。也许许海峰和大杨扬当时夺冠的成绩拿到现在可能都上不了领奖台,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夺冠的巨大意义。因为“从无到有”的变化率是无穷大;而“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变化率是一个具体的有限的数字。
许海峰开启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夺金之路,此后历届夏奥会上的夺金之旅,都要连接到许海峰立下起点的这条路上,不管今后这条路会延续到多长,这个起点永远是这条路最醒目的丰碑,可能陈旧,可能褪色,但屹立不倒。
大杨扬的冬奥首金,其意义和许海峰的夏奥首金一样。稍有不同的是,中国队在冬奥会上的首金来得特别的艰难,她不像夏奥会首金那样,甫一参赛就可以拿到金牌。
中国队在冬奥会上是经历了六届的无金之旅后,才在2002年第19届盐湖城冬奥会上由大杨扬拿到了第一枚冬奥会金牌。
最令人惋惜的是98年的长野冬奥会,6枚银牌,就是没有一枚变成金牌。
我们还应该记住冰上英雄叶乔波、李琰、李佳军……尽管他们没有拿到冬奥会的金牌,但正是他们不懈地努力,才让中国队的冰雪运动以及冬奥会的成绩日渐强大。
叶乔波
二、几块团体冠军的金牌(其中女排3次、男子体操2次、女子体操1次,乒乓球男女各4次)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的份量有点差别。
在个人项目中,可能会有天才型的选手出现,天才会碾压一个时代,星光熠熠。但体育的终极目标从来都不是追求个人的拔尖,而是基础和整体水平的强大。
奥运团体冠军,是最能体现基础和整体水平强大的。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拿下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一个团体冠军,那时的中国女排在世界上就是无敌的存在,既有天才的队员(郎平),也有雄厚而强大的整体水平,从技术到战术到意志品质,没有哪支队伍可以超越。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
2000年和2008年的夏奥会上,中国男子体操毫无争议地拿到团体冠军,大家应该不会忘记邢傲伟从单杠上下来时嘴里念叨着“我打死他们,我打死他们”,这就是整体强大的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这个运动项目中雄厚的竞技实力。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是中国女子体操队唯二的团体世界冠军(另一个是北奥之前的2006年丹麦阿胡斯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这也是中国体操历史上第一个女团世界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乒乓球就不必说了,自从团体比赛进入奥运会以后,中国队就没有让这块金牌旁落过,男女队各拿下四次团体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团体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
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
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冠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体项目能在奥运会上夺金,反映了这个运动在国内的基础强大、雄厚,人才辈出,这是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最好的诠释。所以,团体金牌的含金量是名副其实的。
三、突破性的金牌。比如刘翔的110米栏、林莉、孙杨的游泳、陈跃羚的竞走、王军霞的中长跑、张娟娟的射箭……这些项目的突破,打破了外国人的长期垄断,打破了外国人不可战胜、中国人不适合这项运动的神话,给中国人树立起了自信。
田径和游泳是各项运动之母,历来是夏季奥运会的金牌大户,也是欧美运动员的后院,他们在这些项目上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中国队不要说金牌,拿奖牌都相当困难。能在这些项目上夺冠,其含金量是不言自明的。
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羚为中国队摘下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这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田径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陈跃羚摘下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
此后,“东方神鹿”王军霞又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摘下了女子5000米的金牌和女子10000米的银牌,吹响了中国人在田径项目上进军的号角。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王军霞摘下女子5000米金牌
此后中国的女子田径有了长足的进步,王丽苹、邢会娜、刘虹先后拿下了竞走和万米的金牌,巩立姣拿下了铅球金牌,刘诗颖拿下了女子标枪金牌。
2004年雅典邢会娜摘下女子10000米金牌
2000年悉尼王丽苹摘下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
2016年里约奥运会刘虹摘下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巩立姣摘下女子铅球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刘诗颖摘下女子标枪金牌
刘翔在2004年的雅典,改写了黄种人的田径历史,“亚洲有我,中国有我”宣告黄种人进入田径金牌俱乐部。此后的陈定、王镇先后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拿下男子20公里竞走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摘下110米栏金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陈定摘下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王镇摘下男子20公里竞走金牌
从1992年巴塞罗那林莉摘下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起,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迎来了中国人的身影。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林莉摘下女子200米混合泳金牌
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摘下男子400米和1500自由泳冠军后,奥运会男子游泳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也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摘下男子400米、1500米自泳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汪顺摘下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
中国的射箭项目历来被邻居韩国人压着,但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张娟娟终结韩国人的神话,力克三名韩国选手,摘下女子射箭的个人金牌,含金量十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娟娟摘下女子射箭金牌
以上这些突破性的金牌,让中国队的这些运动项目从弱到强,从寂寂无名到扬名世界赛场,其意义深远,含金量足足的。
四、绝对碾压性的金牌。高敏、伏明霞、全红婵的跳水,女子举重全体。中国跳水队在世界上绝对是“梦之队”,如果中国跳水队称第二,没有其他队敢称第一,不论男队还是女队。
从周继红始,到最近火出天际的全红婵止,中国跳水队的天才们层出不穷,跳水这项运动仿佛是为中国队准备的一样。
高敏开创了不败的神话,只要有高敏参加的比赛,别人就只能努力去争银牌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人们见证了高敏的统治力
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高敏蝉联女子三米板金牌
伏明霞创下了最小的奥运冠军纪录,从跳台变到跳板,不变的是冠军奖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伏明霞摘下女子十米台金牌
全红婵更是用神奇的“水花消失术”,在奥运决赛上五跳拿了三个满分,总466.2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全红婵摘下女子十米台金牌
什么是碾压?就是你强大到别人根本就没有和你争一争高下的意图,他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能站在你下一层的领奖台上仰望你。
这种事情一般很少发生,但在中国跳水队,这是常事。
类似的情形还会发生在中国举重队,尤其是女子举重队。
大家应该经常看到,当其他国家的队员都完成了三把试举的时候,中国队的队员才姗姗出场进行他(她)们的第一次试举,冠军有悬念吗?没有!
2020年东京奥运会李雯雯摘下女子87公斤以上级举重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李发彬摘下男子61公斤级举重金牌
这种碾压式的强大,迫使奥委会不得不限制中国队的参赛人数,以便让中国队不能拿了冠军,还顺带着把亚军也撸走了,好歹给其他国家留个念想。
以上列举的这些奥运冠军,其夺冠的影响和意义要超出其它的奥运冠军一截。
奥运冠军既是对他们运动成绩的肯定,也对各自运动项目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带动作用。
他们的夺冠,给其他运动员带来了鼓舞、希望;也给教练员们带来了信心。
同时也给国人破除了对洋人的迷信,既而从运动领域,扩散到各个领域,带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这就是体育的魅力,除了让我们看到力和美之外,还会给我们带来全方位的领悟、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些,肯定还会疏漏很多,也不知大家有没有耐心看到这里,今天就这样吧,以后有机会再来续写。
欢迎批评指正,请移步评论区。
如何评价昔日乒坛名宿世界冠军戴丽丽?
在中国乒坛有这么一个名宿,她对外声称:“从不喜欢乒乓球”,但是她战功彪炳,征战世界乒坛十余年,4夺得世乒赛冠军,她就是大名鼎鼎的乒坛女将---戴丽丽。
戴老师于1964年生于浙江温州,9岁学打乒乓球,凭借超高的天赋和刻苦努力,她17岁入选国家队。在25岁职业生涯巅峰期因为“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事件而选择无奈退役。
打法风格:戴丽丽属于典型的左推右攻直板正胶快攻型打法。她打球有两大特长技术: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其高抛发球在当时独树一帜,迷惑性很强,给自己的发球抢攻提供了有力条件,反手推挡快而有力,线路变化极其灵活,往往令对手来不及反应。
运动员时期取得的成绩:名副其实的双打王获得1983年第37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获得1984年亚锦赛女双、混双冠军和女单亚军
获得1985年第38届世乒赛女团、女双两项冠军和女单季军
获得1986年第10届亚运会女双和混双两枚金牌
获得1987年第39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
值得一提的是戴丽丽在双打成绩上非常突出,唯独缺一枚世界大赛的单打冠军!
不得不提的第39届世乒赛让球风波和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很多老球迷一定听说过这件事,何智丽(后加入日本籍,改名小山智丽)在第39届世乒赛单打比赛中,她擅自做主,不服从让球安排赢下队友管建华,这事严重影响到了正在单打比赛的戴丽丽,当时决胜局她18:12领先对手梁英子,结果因为何智丽分神导致输球,并在之后的双打比赛中她和李慧芬爆冷再次输给梁英子/玄静和组合,接连在单、双打比赛中意外输球,让戴丽丽极为恼火,在总结大会上,她在众人面前痛斥何智丽“卑鄙自私”的行为。不让球可以早说,为何要玩阴的?戴丽丽认为如果不是何智丽闹出这一出,最起码女双冠军是没跑的!自那以后,两个人便接下了梁子!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在奥运会之前的亚锦赛比赛中,中国队派出了奥运会的预选阵容:何智丽,焦志敏,戴丽丽和李惠芬。在团体决赛中,何智丽发挥失常,连丢两分,焦志敏/戴丽丽则战胜劲敌梁英子/玄静和组合,但随后戴丽丽却再次输给玄静和,女乒在团体赛中失利,之后的单打比赛,戴丽丽在1/4决赛中再负玄静和,再之后的双打比赛,戴丽丽/焦志敏不敌日本选手。一个亚锦赛,戴丽丽在团体、双打和单打比赛中都有输球,不得不说,这给她入选奥运阵容蒙上了阴影。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何智丽因为没服从让球安排,最终被教练组弃用,没有入围奥运会名单,她本人表示不服,同时她心态失衡,硬是要拉个垫背的,我不去,你戴丽丽也别想去,矛头直指戴丽丽,几经媒体渲染,何智丽依然落选奥运名单,而戴丽丽也失去了入选奥运名单的机会。
领导找到戴丽丽谈话,安抚并询问她有什么要求时,倔强的她婉言谢绝,说要回家好好休息下,谁知道,这一休息就再也没有回国家队,戴老师退役后创办过乒乓球学校,之后选择出国执教,还开过中餐厅,但最终她还是回到了乒乓球这个原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最终选择回国执教八一队,并成为八一女队主教练。
如今的戴丽丽老师依然热爱着她的乒乓球事业,我们在此祝福她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戴丽丽的职业生涯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作为乒坛的风云人物,她值得球迷尊敬!
对于那段尘封已久的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和让球风波,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探讨!成都世乒赛孙颖莎若出任一单拿2分?
成都世乒赛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次中国乒乓球男女队在自己的主场作战,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再加上国乒男女队优秀的技战术和勇猛的发挥,定会给广大的球迷一个满意的答复。蝉联冠军,彰显国乒的荣耀。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孙颖莎在女团比赛中,出任一单,独得两分。她能成为领军人物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要想成为国乒女队的领军人物,必须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不论是在单打,双打还是混合双打,以及在团体比赛中都要担当重任。这样才能胜任领军人物所赋予的重任。
邓亚萍作为国乒女队的第一个大魔王,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长达八年之久。共获得四枚奥运金牌。是第一个蝉联奥运冠军的女乒选手。
邓亚萍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在当时的世界女子平坛,邓亚萍可以说是独步天下,没有对手。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当时的世界乒乓球大赛还比较少,如果放到现在,那么邓亚萍肯定还能获得更多的冠军。
邓亚萍在单打上独步天下不说,而且在双打和混合双打上也是非常强劲的。她和乔红的女子双打长期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在世界大赛上,也是屡获冠军。
邓亚萍在团体赛上,牢牢地占据了一单的地位。为团队获得冠军立下头功。所以邓亚萍依靠自己强劲的全方面的实力,而开创了自己的时代,成为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国家乒乓球女队的第二个大魔王王楠,在自己的乒乓生涯,共获得24个世界冠军。是女乒选手中获得冠军最多的运动员。王楠也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在女双和混双上的实力也独步天下。所以王楠也成了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大魔王张怡宁就更不用说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位置,也将近八年之久。共获得19个世界冠军。是双圈大满贯选手。张怡宁实力强劲,无论单打,双打和混双都实力雄厚,孤独求败,一败难求。所以正在当打之年就早早地退役了。所以张怡宁也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张怡宁退役以后,国乒女队的个人实力就没有那么突出了。李晓霞,丁宁,刘诗雯三个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平分秋色。三个人在对战中各有胜负。所以她们三个人基本上都不算是领军人物。虽然李晓霞和丁宁是大满贯选手,但是也没有绝对的统治力,只能勉强说是半个领军人物。
李晓霞在获得大满贯以后,早早的就退役了。基本上也算完美的收场。丁宁在获得大满贯之后,后期的运动成绩并不太理想。选择退役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所以丁宁的收场并不完美。
刘诗雯具有获得大满贯的资质,屡获世界杯和世乒赛的冠军。但是距离大满贯的梦想,只差一步之遥。在东京奥运会上,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负于日本队伊藤美诚/水谷隼获得亚军。让人十分的惋惜。
现在国乒女队的陈梦,王曼昱,孙颖莎基本上是一个档次。三个人的水平基本上不相上下,谁也没有绝对的实力把对方战胜。即便取得胜利,往往要打到决胜局才能决出胜负,而且比分的差距非常小。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她们三个人都不能完全胜任乒乓球女队的领军人物。她们三个人后期还要努力。
陈梦虽然一段时间内长期排名世界第一,获得了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冠军。她的单打实力,应当符合条件。
但是陈梦的双打和混合双打的成绩就很一般了。在团体赛中也没有担任过一单的位置。所以从对球队的贡献力来说,陈梦不适合担任领军人物。
陈梦打球有一个毛病,就是慢热。就拿东京奥运会上来说吧。在和中国香港选手杜凯琹的比赛中,陈梦在开局就0:2落后。虽然后来赢得了比赛的胜利,但是也让人很是担心呢。
在东京奥运会团体赛决赛上,陈梦也没有担任一单的位置。是孙颖莎担任了一单。主要还是因为陈梦慢热的毛病和比赛的不稳定。
在东京奥运会上,孙颖莎把外协会的选手,通通清扫干净了。所以陈梦在争夺冠军的时候,获得了冠军。有时候陈梦在比赛中的签位是比较好的。
东京奥运会以后,陈梦在全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总决赛,新加坡大满贯赛事,布达佩斯冠军赛上的表现来看,陈梦慢热的毛病和在比赛中的起伏,始终总是存在的。有时候比赛会拖到决胜局。比赛的整个过程并不十分的流畅,让人不免有点儿担心。
王曼昱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在团体决赛上,她是第二单打。在东京奥运会以后,王曼昱突飞猛进,对陈梦和孙颖莎实现了超越。获得了全运会的冠军,世乒赛的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双打蝉联了世乒赛的冠军,王曼昱/王楚钦获得了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的冠军。
所以王曼昱单打能力很好,女双和混双能力也很强。有成为领军人物的潜质。但是优势并不太明显。让人担心的还有她的伤病。在全运会上,和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上,冠军赛上,王曼昱都是带伤上阵,让人很是担心。
孙颖莎和陈梦,王曼昱相比,在单打成绩上稍微欠缺一点。在去年的世界杯总决赛上,孙颖莎获得了冠军。在奥运会上获得了亚军,在全运会上获得了亚军,在世乒赛上获得了亚军。
在新加坡大满贯赛事上获得第三名,在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上获得亚军,在布达佩斯冠军赛上获得第三名。所以从这些成绩来看,孙颖莎虽然总是能够打进决赛,但距离冠军总是差一步之遥。孙颖莎和队友之间的单打能力,还稍微的欠点儿火候。
近三年来,孙颖莎在外战中一直保持完胜。表现出了很高的霸气和统治力。是国乒女队中外战成绩最好的,心理素质最好的。往往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立下头功。现在孙颖莎的世界排名也位列世界第一。但是孙颖莎在和队友的比拼中,往往离胜利还差那么一口气,霸气并不是那么十分的足,比赛取胜的欲望不太高。对和队友之间的比赛看的很淡,想的很开。在她的心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对付外国选手身上。打败了外国选手,就算完成了任务。和队友之间的比赛,看得很淡然。
孙颖莎的女双和混双也是非常强的。孙颖莎和王曼昱的双打组合,两次获得世乒赛的冠军。长期排名世界第一。孙颖莎,王楚钦的混双,也是长期排名世界前列。在休斯敦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混双冠军。
在2019年世界杯团体赛上,孙颖莎担任一单。在和伊藤美诚的比赛中,在0:2落后的情况下,在伊藤美诚以10:8拿到赛点的情况下,强势逆转,反败为胜。如果自己的技战术不高,如果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好,恐怕完不成这个任务。
在东京奥运会上,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上,意外的输给了日本伊藤美诚/水谷隼,顿时中国体育代表团乃至乒乓球男女队都是倍感压力。感觉到身上的担子很重。
正是在这样的局势下,孙颖莎担当重任。在女单半决赛中,4:0完胜伊藤美诚。让在混双决赛中,刚刚获得冠军的伊藤美诚,再现辉煌的美梦化为了泡影。给了伊藤美诚一个下马威,把狂妄的伊藤美诚拉下了马,让她马失前蹄。
在团体决赛中,孙颖莎担任一单,又一次完胜伊藤美诚。为中国乒乓球女队获得冠军,立下了头功。从此中国乒乓球男女队头上的阴霾一下子就消散了,重见阳光。在后续的比赛中,男女队都大获全胜。
所以在东京奥运会上,孙颖莎不但为国乒女队获得女单女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对国乓男队的胜利也增强了信心,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功能是很大的。
自从东京奥运会以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除了在世界杯总决赛上获得冠军以外,孙颖莎虽然往往都能够打到决赛,但是距离胜利只差一步之遥。在和队友之间的内战中不能笑到最后。所以孙颖莎的单打成绩还有待提高。
以目前国乒女队的强劲实力来看,虽然孙颖莎非常有希望担任一单,有独得两分的强劲实力。但是,由于国乒女队整体实力太强了,往往等不到孙颖莎再出场,比赛就结束了。除非中国队有某一场发挥不好的时候。
所以陈梦,孙颖莎,王曼昱三个人综合考虑,王曼昱和孙颖莎担任一单的希望很大。王曼昱单打在三个人当中稍微占一些优势。 王曼昱和孙颖莎的双打和混双实力都很强。两个人都有希望成为国乒女队的领军人物。只是王曼昱身体,让人比较担心。
在这次世乒赛上,如果孙颖莎担任一单,并独取两分。有希望成为领军人物,但是还要看她的个人单打能力。如果孙颖莎在奥运会或世乒赛上,能够取得一项冠军。大伙也就无话可说了,也就承认了她的领军人物。
毕竟在现在的国乒女队中,孙颖莎的外战成绩最好,心里素质也最好。女双和混双成绩也非常好。在团体比赛中,往往能够担任一单,对团队的贡献也最大。再加上她的单打能力再提高一下,再加上孙颖莎谦卑低调和蔼谨慎的作风,再加上很高的球商,很高的情商,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再加上自己的年龄最小,身体条件也最好,所以孙颖莎非常有希望成为国乒女队的领军人物。
总之,现在陈梦,孙颖莎,王曼昱基本上水平都差不多。要想成为邓亚萍,王楠,张怡宁那样的大魔王,成为绝对的领军人物,从当前的形势看,她们都做不到。只能相对来说,成为领军人物。
从发展的趋势看,孙颖莎对团队的贡献能力最大。双打和混双的综合实力最强。在团体比赛中,往往能够担任一单,为比赛的胜利立下头功。孙颖莎的外战成绩也最好,心理素质也最强。身体条件最好,年纪最小。从以上的种种条件看,孙颖莎都非常适合成为女乒的领军人物。如果孙颖莎的单打成绩,再提高一步,那距离胜任这个目标已经为时不远了。
从2018年初公开赛一轮游到亚运和全锦赛?
莎莎的确是涨球了,不管是心态、拼劲还是技战术的锋芒和冲击都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孙颖莎来说,2017年是幸运的一年。在那一年,她拿到了日本公开赛双冠王,世青赛女团、女双、女单三料冠军。原本正处上升期的她,却在今年陷入了瓶颈期,主教练由张琴指导换成黄海诚也有一定影响。今年上半年她先是中国公开赛一轮游,接着日公赛被内部禁赛,香港公开赛又止步八强。一时间网络上流言蜚语,媒体大肆渲染所谓“小魔王”也不过如此。
不过经历集训蛰伏过后的她也让我们看到了蜕变。先是在和王楚钦搭档的混双比赛中分别以4-2、4-3战胜圆满组合,摘得亚运会和全锦赛桂冠。在女单项目中,她的表现同样不俗。就拿昨天和师姐朱雨玲的女单半决赛来说,最后结果还是朱雨玲4-3险胜(11-9、9-11、11-5、12-10、9-11、7-11、11-3) 但莎宝打的还是挺好的,在大比分1-3落后的情况下,没有着急没有放弃,硬是一直扛到了决胜局。
最后一局比分11:3,说明孙颖莎内心崩溃了、顶不住了。今后的成长就是要加强求胜欲望,决胜心理的培养。实话实说,对于运动员而言,没有世界第一的大心脏,就没有世界第一的好成绩。昨日,国家体育总局宣布授予莎莎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对于18岁的她来说,这个奖必然也是是实至名归。
希望未来莎莎的技战术实力再努力提高,希望从本次比赛收获大经验包,毕竟一个月后的青奥会是当下最重要的。
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单冠军是谁?
陈梦(1994年1月15日-),出生于山东青岛,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2007年,获澳大利亚青年比赛的女团、女单、女双三项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队。2009年,卫冕亚青赛女单冠军。2010年,在世乒赛队内选拔赛中连胜郭跃和李晓丹,而备受关注。2011年,获得世青赛女团、女单、女双和混双冠军,实现世青赛大满贯。2012年,在卡塔尔公开赛中,获得生涯首个巡回赛女单冠军。2014年,获得仁川亚运会女双金牌。2017年,夺得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双冠军。2018年,首次成为女单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第九位登顶的中国女乒选手;2020年,夺得生涯首个乒乓球世界杯女单冠军,同年,获得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四连冠,总冠军次数追平张怡宁。
2021年7月29日,在2020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中,陈梦4-2战胜孙颖莎,首夺奥运会女单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