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英国,192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哪个更强?
这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所以想回答一下。在回答之前,我把前面别人的回答大体看了一下,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答题者没有认真看清题目就贸然作答,结果把1920年代看成1920年,所以回答就不那么准确。
有的人可能觉得我吹毛求疵,其实不然。因为1920年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至少发生了两件影响世界的大事,一件是1919年6月28日,以战胜国为一方,以德国为另一方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另一件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成为引发持续4年之久,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大危机。这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股市的大暴跌
分析一下这两件大事:
先说《凡尔赛和约》,它是战后重建欧洲的新体制。当时在巴黎参会的有27个国家,但真正的主宰者是三巨头,即法国总理克雷蒙梭、英国首相劳和·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我们知道美国是在一战后期才参战的,算是达上了一战胜利国的末班车,也是当时众多国家中的一名“新贵”。在会议上威尔逊总统主要的热情和心血在做一件事,就是“国联”的诞生,但可惜的是美国参议院否决了《凡尔赛和约》,这说明美国政治上是幼稚的;在军事上,当美国远征军来到欧洲时,他们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的,因为此时他们的武器装备比欧洲人差太多。以飞机为例,当时欧洲强国的世界一流战机按不同用途来分,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列,且家家都有几千架的库存,而美国飞机不论是性能,还是数量都相形见绌,所以此时美国人在军事上才刚开始起步,但很快后来居上。该和约签订之后,主要靠的是英国、法国的支撑,当时的国际秩序是由这两个国家来主宰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凡尔赛和约》签订之后,美国并不算一个主宰世界的大国,顶多是一个有前途的经济强国,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备,后劲十足,整体上并不比英国强,因为此时的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还是存在的。一战时的美国远征军
再说1929年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冲击最大。各国随之放弃金本位,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所以此时的美元也不是世界货币(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才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克服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影响,美国经济才逐步恢复并快速发展。如果一定要比较英美两国的实力,应该说在危机之后,美国的实力就比英国强了,但这已经到了1930年代。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
总结一下,1920年代的初期,英国的整体实力是比美国强的,随后英降美升,在经济危机之后,美国彻底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强国。
联合签证是什么意思?
联合签证,其实其全称为“英国、比利时联合签证”,也就是说,申请人同时可以申请到英国、比利时两个国家的签证。
申请英国联合签证的人员,需要提供两份签证材料,按照预约的时间,到英国签证中心录入一次指纹,在申请通过后,申请人就可以得到英国、比利时两个国家的签证。
斯诺克冠军联赛和英国公开赛有什么区别?
斯诺克冠军联赛只是一般的排名赛,而英国公开赛是久负盛名的一项传统赛事
英吉利和英国的区别是什么?
英吉利是中文对English的音译,但实际上应当翻译为英吉利国,而标准的音译应当是英鬲利国;而英国就是中文对英吉利国的简称。
但是,英国人侵略了爱尔兰之后,尤其是侵略了世界弱小落后国家与国族而建立殖民帝国之后,为了彰显其称霸世界成就感,往往自称大英吉利帝国,中文简称大英帝国;为了表达永远占有殖民地的企图,又自称日不落帝国。实际上,英吉利国的本土是英格兰地区即大不列颠岛的东南部,应该叫做英格兰国(与英格兰同源),西南部原为威尔士国,北部原为苏格兰国,北爱尔兰本来属于爱尔兰没有收复的地区。现代英格兰之外的地区经常闹独立。所以,恢复王位世袭制度之后且爱尔兰及殖民地独立之后,英国的殖民地就只有北爱尔兰了,同时大不列颠岛上的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也经常闹独立。为了安抚英格兰之外的不列颠领土和维持北爱尔兰的占有,英国给予这些地区高度的民主自由式的自治权。因此,现代的英国人更喜欢被称作“大不列颠及北爱尔联合王国”,但是中文以简洁为特征,仍然简称英国。英国和德国谁才是胜利者?
先说结论吧:
在日德兰海战之中,德国取得了一场海战的战役胜利。
在日德兰海战之后 ,英国保持了将德国海军主力封锁在港口的战略胜利。
现在来详细分析一下吧。首先,是战役层面来看日德兰海战的战果对比
很明显,单从战果来看,英国舰队投入了更强大的,数量更多的舰船,可是战损的舰船总吨位差不多是德国公海舰队的2倍,被击沉的数量也更多,人员损失超过德国舰队的2倍。
德国舰队赢得了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层面的胜利。
再来看战略方面德国海军的战略目标,按照德国大洋舰队司令——莱因哈德·舍尔海军上将——的构想,是:
“通过在任何可能的时机,对担负监视和封锁德国海岸的英国海军力量的进攻性奇袭,同时对不列颠海岸的布雷和潜艇攻击,达到杀伤英国舰队的目的。当这类行动的成果累积到使双方海军实力相当的时刻,我方所有的力量要准备就绪并且集结,尝试寻找对敌不利的战机实施舰队决战。”
日德兰海战,就是削弱英国舰队实力的努力之一。
然而就在海战结束后的6月2日18:00,统计双方海军可出动的主力舰力量对比:
英国本土舰队: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27艘
德国公海舰队: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和前无畏舰10艘
德国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受到的损失,使其失去了进一步采取削弱英国本土舰队行动的舰队战斗力基础,战略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了,从战略上看,德国失败了。
总结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此后,德国舰队被英国舰队封锁在港口,在战争后期无所作为。
海战后,舍尔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
海军作为战略军种,再多的战术、战役胜利,只要没有能够扭转战略劣势,最终只能认为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