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lumia 800c,妊娠期糖尿病怎么控制血糖?
1、为什么孕前没糖尿病,怀孕就血糖偏高了
由于妊娠期生理性的孕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存在,每个孕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受损。
2、血糖多少才算正常
妊娠高血糖指标还没有达成一致,目前参考普通糖尿病指标
WHO:世界卫生组织
ADA2003:美国糖尿病协会
OGTT 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
3、高危人群
(1)年龄≥35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7)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8)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9)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0)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4、危害
5、干预与治理目标
控制血糖与满足营养要求的动态平衡
6、干预治理获益
给予妊娠高血糖患者早期合理和积极的治疗可以减少母亲、胎儿相关并发症,改善近期和远期不良结局
7、干预治理方法
1、营养、运动干预人群:非高危糖尿病前期
A、饮食,以膳食宝塔为基础
常见问题:A、精米、精面、糖摄入过量,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建议,主食1/2大米、1/4黑米、1/4燕麦代替以往的主食,同时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和深加工的食品;B、三大餐两小餐;C、选择低GI的果蔬:
营养补充及注意事项:
B、运动
干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运动的强度和运动的方式受到限制,血糖控制难度加大。糖尿病患者需要配合适当运动协助控制血糖,如散步、瑜伽等。通过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骨骼肌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协助良好控制血糖。建议孕妇如果不能室外活动,也可在家中进行每次至少20分钟的上臂运动,研究证明,孕妇通过进行上臂运动锻炼,6周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单纯进行饮食治疗的患者。
2、药物治疗
A、胰岛素治疗,也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治疗。
B、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仍存有一定争议性。既往认为口服降糖药可能通过胎盘,有一定的致畸效应,且会导致胎儿宫内低血糖,影响胎儿的发育。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少用。
汽车的发明历史是怎样的?
说到汽车,就不能不提到工业革命。说到工业革命,就不能不提到瓦特1782年改良的蒸汽机。这虽然不是汽车,只是机器,但它为汽车的到来打到了基础,最早的汽车就是以此为动力的。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这就算是第一辆汽车吧。虽然只是三轮而且是烧煤的,作为动力的蒸汽机也不很成熟。但终究是第一辆车。这辆车叫"卡布奥雷"。车长 7.32m ,车高 2.2m ,我们现在一般的车才4米5左右,这可谓是加长版了。
最前面放着一个像梨一样的大锅炉,前轮直径 1.28米 ,后轮直径 1.50米 ,前进时靠前轮控制方向,每前进12~15分钟就要停车加热15分钟,走得特别慢,每小时才走7,8里。两年之后,他又发明了一辆,只是没有真正跑过。
到1804年,脱威迪克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10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 15.7公里 。
到了1825年,英国人斯瓦底·嘉内制造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座,车速为每小时19公里,从此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车运营。只是也是烧煤的。那得多吵呀。
过了六年,1831年,美国人史沃奇·古勒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于是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
用蒸汽机做动力的汽车技术不断成熟,人们好像已经习惯了它的噪声。直到有一天,内燃机被发明了。那是在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而在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由德国人卡尔·本茨1885年10月研制成功的,汽车的基本模样就出来了,一直到现在。这辆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以及制动把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雏形。他在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专利局申请汽车发明的专利,同年的11月2日专利局正式批准发布。就这样,1886年1月29日被公认为是世界汽车的诞生日,本茨的专利证书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其时在第一辆汽车发明之前,与它相关的许多相关发明已经出现了,如铅酸蓄电池、内燃机点火装置、硬橡胶实心轮胎、弹簧悬架等。
早在1881年,戴姆勒同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所谓汽车工厂。而在1885年,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本茨和戴姆勒是公认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被世人尊称为"汽车之父"。
法国的庞哈德·莱瓦索马车制造公司1889年生产的汽车可称得上是今日汽车的原型,发动机放在车前部,乘客分排坐在后面,从此汽车小批量的开始生产,1894年公司每年能生产几百辆汽车,是世界领先的轿车公司。1900年前,继德国、法国之后,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相继出现了汽车生产公司。
1896年美国人福特试制出第一台汽车。1903年建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亨利·福特及其伙伴设计出一种新型汽车--T型车。
是一种可行乡间道路、大众市场需要的低价位车,大量投入生产,实行的是流水线生产。他的工厂生产能力达1 212辆。当时有专用机床约1.5万台,工人1.5万人。T型车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普遍的车种,而且使家庭轿车的神话变为现实。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新的汽车装甲车出现了,并用于作战,然后又有民用汽车运送兵员和补给品,连巴黎的出租车都参加了急送兵员的行列。这是汽车用到了战场上。战争使各国参谋部领悟到汽车对实现军队机动化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战争又推进了汽车,尤其是载货汽车发展,各种汽车新技术层出不穷。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林肯、凯迪拉克公司设计出豪华车。而欧洲也有了英国的宾利等高雅车型。还有赛车的出现。1922年英国推出奥斯汀7挑战福特T型车。
这款车深受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的欢迎。宝马公司出产的第一辆汽车迪克西就是奥斯汀7型车在德国的授权生产车型。有人甚至说它是甲壳虫之前欧洲最成功的经济型轿车。
1922年美国哈得逊公司率先出售封闭式厢型轿车,一出现就广受欢迎,在1923年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传统的敞篷式轿车,到1929年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0%。
与此同时,车身不断加长,1921年美国加州奥克兰法乔尔安全汽车公司造出第一辆真正意义的大客车。接下来,哈利厄尔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汽车设计大师,对现代汽车的影响不可估量。1938年他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款概念车别克Y job。他使汽车外形更加灵活,该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到了30年代,在美国,大众车的性能和造型向中、高级车靠拢,布局更重视空气动力学效应,流线型车身就是在这样时期诞生的。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竞赛汽车,如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超级战马。德国奥迪、法国雪铁龙和美国科德公司推出前轮驱动轿车。1934年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制造出首部柴油动力轿车。1937年,德国政府成立大众汽车公司。这个公司生产的德制吉普车,二战中用于北非战场
世界首款钻地弹道导弹东风?
东风15C射程约700公里,主要携带常规弹头,总体上属于一种战役战术级别的公路机动中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它是从我国八十年代末期研制的东风15导弹上发展而来的,它之前最令人吐槽的问题就是精度,后期通过匹配卫星制导和末端雷达制导,精度已经可以与美国最精锐的潘兴2导弹相媲美。与其他改型的东风15相比,东风15C因为采用了特殊的长径比钻地侵彻弹头,已经不仅仅限于打击敌方地表目标,更能在千里之外对敌方地下掩体工事进行点穴式摧毁,实乃目前威慑力最强大的东风快递之一!(东风15C进行测试)
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曾经构筑了大量的地下工事以求抗击美国强大的空中打击,然而美军从六十年代起为了攻击苏联的陆基导弹发射井就开始了钻地弹的研究,到九十年代初发展出GBU(宝石路炸弹)和JDAM(杰达姆炸弹)两个系列的精确制导钻地炸弹。在海湾战争中大量使用的GBU28激光制导钻地炸弹已经能够贯穿6米厚的混凝土层,多国联军正是借此轰炸了巴格达北部的奥塔基空军基地总指挥所,从而使伊空军群龙无首,最终在海湾战争中沦为丧家之犬!
(美军巨型钻地弹测试)
正是认识到钻地弹在未来作战中的巨大优势,我军从九十年代起也开始了这方面的追赶,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基本掌握了钻地侵彻部高强度材料和智能引信技术!而与美军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优先发展钻地炸弹,而是首先将钻地弹头匹配在了东风15弹道导弹之上,这又是为什么呢?(珠海航展展示的国产钻地弹道导弹击穿多层混凝土楼层画面)
主要是当时我空军力量与周边国家特别是美军存在代差,一旦发生战争,即使依托陆地机场和地面防空系统支持,仍然很难取得优势,在没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战斗机和轰炸机是很难抵近到敌方目标上空进行炸弹投掷的,因此发展射程远且突防能力强的钻地弹道导弹可以取得不对称作战优势!随着大量新锐战机的服役,我军空中作战力量快速增长,战时制空权已经不完全被敌方所垄断,因此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中,我们也能逐渐发现国产钻地航弹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天戈”1000公斤激光制导钻地炸弹)
那么回归正题,东风15C到底有多强?首先第一个强的就是其侵彻战斗部,该型战斗部采用了高强度耐高温钨合金外壁,外形设计为大长径比的低阻流线型。与美军最强的MOP巨型钻地弹13.6吨的巨无霸体格相比,东风15C的战斗部只有1吨左右,而钻地弹钻地性能主要取决于落地时的动能大小,东风15C如此的小体格是否当得起岩石粉碎机的称号呢?(美军MOP钻地航弹)
与MOP巨型钻地弹依靠重量砸地的风格不同,东风15C走的是速度突破流,因为弹道导弹的优势就是从弹道最高点俯冲直下,因此再入段速度可以高达数十马赫,即使因为精确制导的要求需要减缓下落速度,东风15C战斗部在落地瞬间仍然能够达到5马赫以上的极速!而对比MOP炸弹最快1.5马赫的落地速度,东风15C无疑一骑绝尘!所以在重量相差十余倍的情况下,东风15C依靠速度优势,动能与MOP相差只有两倍左右,对比MOP高达60米的混凝土钻深,保守估计,东风15C最低也可以达到20米钻深!(我军钻地弹实弹测试炸出的坑)
除了钻深大,要做到有效打击地下掩体工事,还需要精度做支撑,而东风15C在这方面也是极为突出的!早期的东风15精度只能打到百米级,后期改进了制导系统的东风15B圆概率误差在30—50米左右,但是要保证有效的弹头侵彻角度和攻击范围较小的高价值目标,这还远远不够!东风15C在东风15B的基础上继续加装了北斗卫星制导以及图像匹配制导和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将精度提升到了米级!根据解放军报报道,在2016年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王权海曾经带领发射组打出了分米级别的成绩,创造了东风15C有史以来的精度纪录!可见东风15C精度之高早已经超过的他的前辈潘兴2地地导弹,千里之外打窗户洞已经不是梦!(美军钻地弹采用激光制导,精度惊人!)
而东风15C最后一个强大之处就在于它的载具!目前东风15C所使用的是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泰安特种车有限公司研制的HTF5451型45吨超重型火箭导弹运载车,在2014年该型车曾经在青藏高原的测试中连续翻越唐古拉山、风火山、头二九山三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雪山,创造了国内超重型导弹运载车的纪录!正是因为该型运载车的高原性能突出,因此东风15C也借此实现了全域、全地形部署,威慑能力进一步提升!(东风15C上高原)
那么国产发动机多少小时一次大修?
歼-10C战斗机用的当然是国产发动机了,而且型号都是有的,就是“太行”WS-10A发动机,不过也不全是这个发动机,还有一部分歼-10C使用的是俄罗斯的99M2发动机,不过这个99M2发动机是我国投资,专为我国研发和提供的,也算我们拥有产权的发动机。
图为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战斗机。
歼-10C战斗机是我国第4代半单发中型战斗机,作为中型战斗机,他和法国的“阵风”、欧洲的EF2000“台风”、俄罗斯的米格-29、美国的F-16等都是主要对比对象,然而,这些飞机中,除了美国的F-16也采用单发外,只有歼-10是单发飞机了。因此,为了确保性能不受影响,歼-10C战斗机的这台发动机选用了推力较大的大推力发动机,而不是欧洲中型战斗机普遍使用的中等推力发动机。
图为峡谷中飞行的歼-10C,表现出优异的飞行性能。
歼-10C战斗机的发动机WS-10A,推力为13.2吨,相比而言,法国“阵风”战斗机所用的M-88-2发动机推力为8吨,欧洲EF-2000“台风”战斗机使用的英国罗罗EJ-200发动机为9吨推力,所以歼-10C的单发推力还算是比较大的,考虑到飞机重量上歼-10C要比“阵风”、“台风”都要轻,航程本身也更短,因此这个推力也基本满足了需求。
图为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C战斗机。
由于需要提高单台发动机的推力,因此就不可避免的要牺牲发动机的寿命。我国的“太行”系列发动机也因此从一开始就带有性能“不太可靠”的问题,早期的“太行”WS-10发动机,逆向测绘了美国的CMF-56发动机的核心机,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很多核心机带来的问题也无法弥补,只能通过附加系统的改进和材料的进步来提高发动机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图为同样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6战斗机。
最早的WS-10发动机寿命为2000小时,首翻寿命是900小时,平均无障碍间隔时间为300小时,只能算是“堪用”,但是距离“好用”还很远,当时的歼-11A战斗机大量使用太行发动机,导致了故障频发,成为“机库皇后”,甚至在2008年一度停飞。不过,在2012年,经过大范围的修理和改进后,歼-11机队恢复了飞行,歼-11B战斗机也开始全部使用“太行”发动机服役,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积累了足够的飞行测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图为太行发动机的裸机展示。
随后,我国在此基础上对WS-10发动机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发展出“太行”WS-10A发动机,推力从WS-10的12.5吨提高到了13.2吨,而且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也提高到了600小时,首翻寿命为1500小时,全寿命超过3000小时,已经接近了欧洲的先进水平,而且使用了FADEC全权限数字化操作技术,帮助战斗机实现了“飞火推一体化”能力,此时“太行”才算是真正“好用”了。
图为使用太行发动机的歼-10C。
“太行”发动机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提高性能,主要得益于我国在材料学上的进步,单晶材料的发展,使得我国在涡轮盘高温叶片、单晶粉末盘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经受更高的涡轮前温度,而且压气机叶片也随之进步,甚至出口到了美国,由此开始,“太行”发动机逐渐从故障频发,变成了相对稳定,歼-16战斗机和歼-20战斗机也都开始使用这款发动机。
图为搭载太行发动机改进的轴对称三维矢量发动机进行展示的歼-10B战斗机。
当然,未来我国全新发展的新一代中等推力发动机和大推力发动机,分别是涡扇-19和涡扇-15,以及高涵道比发动机涡扇-18、涡扇-20,都将会具备更加优秀的品质,装备新一代的歼-20、轰-20、运-20等“20一代”军用飞机,到时候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才算是突破了瓶颈,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
佳能800d的优缺点是什么?
佳能800D于2017年初推出,是750D的继承者,具有2420万像素,实现高画质。这是佳能的上层入门级或“升级”数码单反相机。这并不是对任何想象力的全面改革,但它确实首次将佳能出色的双像素自动对焦技术引入公司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型号。这可以提高实时显示中的自动对焦速度和准确度,以及拍摄视频时的效果。另一个改进是Digic 7处理器的形式 - 佳能仍然在其目前的一些相机中使用的东西(最近的是Digic 8,见于佳能EOS M50)。这款处理器可以实现6fps的拍摄,即使按照2018年的标准,这个价位也不错。到目前为止,800D还没有被佳能取代,尽管有些人认为它的一些紧凑型系统相机,尤其是EOS M50,是针对同一类摄影师的。对于初学者寻找他们的第一个“正确”相机,它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如果你喜欢全尺寸数码单反相机的重量和感觉。
佳能800D采用了2420万像素的APS-C CMOS传感器,你也可以在佳能更高级的EOS 80D(840英镑机身)中找到它。虽然750D / 760D还配备了2420万像素传感器,但它们都没有采用佳能的双像素自动对焦技术,因此虽然有效分辨率与800D传感器完全相同,但它代表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样,800D也采用了佳能的Digic 7处理器(后来被Digic 8取代)。佳能声称Digic 7能够以比其前代产品快14倍的速度处理数据,这不仅使800D能够提供更高的6fps的最大突发速度(相比750D / 760D上的5fps),而且还可以发出更高的速度。连拍时的连续图像数。
此外,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配对还允许800D提供更高的最大原始灵敏度设置ISO 25,600,以及相当于扩展模式下的ISO 51,200。相比之下,750D / 760D均提供ISO 12,800的最大原生灵敏度设置,相当于扩展模式下的ISO 25,600。也许800D在其前辈中所享有的最值得注意的增强功能是增加了佳能的双像素自动对焦技术。2013年推出的EOS 70D,双像素AF是佳能专有的传感器相位检测技术的名称。实际上,双像素自动对焦的主要优点是,当在实时取景中操作相机时(实时在相机的液晶屏上,而不是通过取景器),它可以大大加快对焦采集时间。它的工作方式是传感器表面上的每个像素被分成两个单独的光电二极管 - 一个左侧和一个右侧。这些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读取,从而允许它们用于相位检测AF目的。在推出双像素自动对焦之前,佳能数码单反相机依赖于对比度检测技术,并以提供相当缓慢的自动对焦性能而闻名。
因此,向双像素AF的转变在性能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事实上,佳能声称其最新版本的双像素自动对焦是目前数码单反相机拥有者可用的最快的传感器相位检测技术。直到最近,该技术还被限制在佳能DSLR系列中更高的型号 - 例如EOS 80D和7D Mark II(仅1250英镑机身)。800D是该技术首次融入佳能的中档机型。此外,800D基于取景器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也进行了重大改造,现在在取景器上使用了45个独立的自动对焦点,所有这些都是十字型的。这是750D / 760D采用的19点系统的显着改进。在曝光模式方面,800D配备了丰富的选项,包括为更有经验的用户提供的标准PASM四重奏,以及场景智能自动模式和10种独立的场景模式(其中一些可以直接从曝光模式拨盘中选择) )瞄准射击职责。
那些想要在相机中获得创意的人可以利用十个内置数字滤镜(包括旧的收藏夹,如玩具相机,微缩景观效果和三个HDR选项),或者选择九个创意自动设置中的一个,每个都是旨在捕捉具有独特氛围的图像。JPEG处理选项扩展到佳能专有的图片样式,其中有八个预设和三个用户定义的插槽可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此外,800D还提供了一系列相机镜头校正工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紫边和失真等难看的效果,同时还有公司长期使用的自动照明优化工具,可自动校正图像亮度和对比度。
与之前的“三位数”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型号一样,800D是一款小巧,轻巧,整齐的数码单反相机。虽然它确实感觉有点小(这是多年来入门级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常见特性),但对于这种价格和规格的相机而言,整体构建质量实际上是相当不错的。在聚碳酸酯外壳内部,800D的内部电子元件由铝合金底盘保护。这应该提供足够的保护,防止大多数相机在其生命中的某些时刻经历的轻微敲击和意外刮擦。然而,与EOS系列更高的型号不同,800D的机身并非天气密封 - 因此在潮湿天气拍摄时,您需要尽可能保持干燥。
对于具有如此适度整体比例的数码单反相机,我们发现800D的手柄非常深且明显。通过我们平均尺寸的指针,我们可以舒适地将三根手指环绕在它周围,而身体背面的轮廓拇指握把提供一些支撑拇指的东西,以确保牢固抓握。800D在技术上可能已经成为像EOS M50这样的无镜模型,但是对于全尺寸数码单反相机的稳定性和处理仍然有待说明,特别是对于更大的镜头。非常值得尝试看看你喜欢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