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男团蝉联冠军,1987新德里世乒赛?
1987年,第三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印度新德里拉开帷幕,其中男乒方面的斗争仍然聚焦在中瑞之战上面。
团体赛,瑞典人再次被国乒虐得体无完肤,继上届决赛0-5惨败之后、这一届又0-5惨败,其中在欧洲称雄的佩尔森也第一次领教到了中国队的强大,第三盘出场被陈龙灿2-0横扫,而U·卡尔松、林德也各丢了2分、输给了江嘉良、陈龙灿、滕义。
至于瓦尔德内尔的话则是一出门就没有好兆头,出现了40度高烧、拉肚子的情况,所以团体赛基本在坐板凳;而阿佩依伦也没有上场,有传闻说是和教练产生了分歧、也有说是出现了伤病,反正是没有出阵。
原本瑞典队加上这二人也很难赢中国队,但现在连他们都没有,那就没法玩了。
对比而言,此时的国乒阵容又有了新的变化,江嘉良继续担当全队核心,陈龙灿金牌“二哥”,削球手陈新华带上了同门师弟、一位经常被认混淆的国乒名将王浩,另外还有打法极其特殊的横拍正手正胶、反手反胶选手滕义。
中国队这边是直拍、横拍、快攻、削球都有,但就是没有弧圈球打法;而瑞典那边基本都是打弧圈球。
两相碰撞的结果是我们完胜,看起来好像是国乒的技术更加先进。
然而中国乒坛很快就要为这种错误的观念买单了。
团体夺冠后,中国队的运动员和球迷们都已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不料没过多久,有个人就将挥来当头一棒,将大家从美梦中惊醒!
谁?瓦尔德内尔是也!
虽然高烧在身、团体没有上场,但瓦尔德内尔在场下却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战斗意愿,结果单打一出场就杀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很快便闯入了1/4决赛,将其他所有瑞典的队友们全部甩在了身后(尤其是可怜的佩尔森,第一轮就完蛋了)。
八强之战,瓦尔德内尔3-0横扫陈龙灿(21-17、21-15、21-11)。
四强之战,瓦尔德内尔又3-0横扫滕义(21-17、22-20、21-9)!
两大主力连续惨败,顿时震惊了整个国乒。大家没有想到,一个此前对中国选手屡战屡败、这次还是带病上阵的运动员竟然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难不成之前团体赛是在上演“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的三国戏?
多年后的现在,我们可以知道瓦尔德内尔当年是真的病了,而且当年在印度比赛的体验感确实一般,当时中国队甚至宁可吃方便面、也不乐意吃当地的伙食(找到了一家不丹人开的中餐馆,囧),小瓦拉肚子是不是吃坏了东西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现在国乒已经管不了太多,因为男单决赛即将打响,我们只剩下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江嘉良了!
那么他能顶住吗?
虽然江嘉良此前对瓦尔德内尔胜多负少,但1987年世乒赛上的小瓦确实状态神勇,不但连破国乒主力防线、而且还是连续两个3-0的比分横扫,所以决赛自然也不可掉以轻心。
果然,首局比赛江嘉良就“开门黑”,14-21败北。不过在此之前他也有过落后逆转瓦尔德内尔的经历,所以输一局问题也不大。
这不,第二局开始后江嘉良就找回了状态,随即以21-18拿下。紧接着第三局他又再接再厉,轰了一个21-11的分差,打得瓦尔德内尔有些招架不住,由此而在五局三胜的制度下将对方逼入了绝境!
然而第四局的战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团。
当是时也,瓦尔德内尔背水一战、绝地反击奏效,很快便以20-16拿到了4个局点,即将把比赛拖入决胜局大战。但江嘉良却不依不饶,连续追分并实现惊天大逆转,最终以24-22险胜、成为了这场惊险大战的最后赢家。
江嘉良替国乒守住了最后的防线,同时自己也成功蝉联了世乒赛的单打冠军:壮哉!
36届世乒乓球比赛男单冠军?
第36届世乒赛男单冠军是来自中国的郭跃华。
郭跃华,1956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前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他速度快,球路活,发球旋转强,变化多。
进入70年代中期,郭跃华的迅速崛起填补了庄则栋离去的空缺。
1980年郭跃华拿下首届世界杯单打冠军,1981年第36届世乒赛,郭跃华连克老对手克兰帕尔、东道主名将舒尔贝克。并在决赛中战胜队友蔡振华,首度获得男单世乒赛冠军。1983年第37届世乒赛,赛前就已经确定退役的郭跃华一路连斩陈新华、江嘉良和蔡振华,蝉联单打冠军,并在混双比赛中与倪夏莲配对,连胜三对队友夺冠,成就一代伟业。可以说在75-83年间,郭跃华几乎是成绩最好最稳定的选手,成为那个时代的统领者。
可为什么中国的乒乓球却这么厉害?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这张大方桌原本就是一张餐桌。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们用完晚膳后显得有些无聊。于是,他们把书本阻隔在桌子中间,餐桌就变成了一个迷你网球场。拿着雪茄盒的硬纸做成的球拍,把香槟塞当做球,身着长裙和燕尾服的淑女和绅士们对这项舒适而不剧烈的餐后运动感到乐此不疲。他们还给它取了一个高贵的名字叫table tennis。乒乓球的起源就是一场贵族的社交活动。
当这项消遣的运动传到了享乐主义盛行的美国,它变得更富有风味。在20世纪的美国,乒乓球不再带有高傲的贵族烙印,而是一战后兴起的郊区繁荣与休闲文化的展现。它的含义渐渐丰富起来,远远超越了运动本身,代表了一种新潮前卫的生活方式。
在国外,乒乓球作为一种休闲的娱乐方式被人民群众喜爱,但并没有做成像NBA那种规模,因为欧美最具商业价值的运动往往是剧烈而刺激的,比如拳击、赛车、橄榄球和足球。这种体能消耗极大,有着肉搏感的运动,让人如同观看角斗士一样情绪高涨。相比较而言,乒乓球就略显平淡了,因而在西方商业价值较低。没有过多的资金支持,西方运动员们也很无奈,他们很难接受系统的训练,也不能进一步钻研技巧,逐渐在世界乒坛败下阵来。
相反,在中国乒乓球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全国乒乓球冠军赛在北京举行,从参赛选手中选出的19名运动员随后开始了集训,这是公认的第一支中国乒乓球队。组队不到半年,1953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出征世乒赛,团体赛上由王传耀、姜永宁、冯国浩等组成的中国男队位列小组第四,排名世界甲级队第10名;而以孙梅英、李麟书为主的中国女队也列小组第四,排名乙级队第三名。在单打比赛中,中国队无一人闯过第三轮。1957年的第24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已获团体第三名。
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中国男队在男团半决赛中惜败于匈牙利手下,未能杀进决赛。而在男单决赛中,容国团以3:1击败了匈牙利老将西多,成为中国首位乒乓球世界冠军。
在容国团获得首个世界冠军后,中国申办了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办的比赛中,中国男队以5:3击败了日本队,第一次捧得男团冠军。单项比赛中,庄则栋、李富荣、张燮林和徐寅生包揽了男单前四名;中国女队以2:3惜败于日本队,获得女团亚军,邱钟惠力克匈牙利名将高基安,捧得冠军。在本届大赛中,中国队共获三项冠军、四项亚军、八项第三。在1963年的第27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继续夺得男团冠军、包揽男单前四名、获得男双金银铜牌。1965年的第28届世乒赛,由新一代选手梁丽珍、李赫男、林慧卿、郑敏之组成的中国女队在团体决赛中3:0击败了此前连续四届蝉联冠军的日本队,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女团冠军。在这届比赛中,中国队共获五枚金牌,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乒乓球第一强国。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首次实现了包揽七枚金牌的奇迹,就此成为世界霸主。
中国的乒乓球一直处于顶峰状态,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一直是国人的骄傲。乒乓球虽然体积小,对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再加上亚洲人种的先天性原因,力量爆发力等先天因素比不上欧洲人,对于篮球,足球等需要极强身体素质等运动是处于劣势。但是身体素质差了点,上天却赋予了亚洲人种优异的敏捷度,小而轻巧,体力型运动不在行,技术敏捷型的运动却不在话下,所以在亚洲地区像乒乓球这种细腻的技术型运动就有了市场,有了它的生存空间,加上打乒乓球的器材非常简单易得,同时又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可谓是老少皆宜。
然而在英国,乒乓球却只落得昙花一现局面,在英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比中国来说很奇怪),英式教育看重体育,每到下午男生女生们都在户外参加运动,足球、板球、曲棍球、网球、跑步等等。所以在英国学校里,学霸的风头往往被人们忽视,同学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绝对不是对面班某某同学学习真好,而是某某同学打球打得太棒了,骑马骑得太帅了。英国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体育活动实际上炼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质学校也通过体育活动告诉孩子如何领会失败,创造成功。在英国,乒乓球昙花一现,不是英国人打不好,是英国本身就不重视乒乓球,他们更喜欢网球,足球这些体育项目,所以英国人慢慢对乒乓球失去了热度,乒乓球自然而然就没落了。
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
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出生于河南新乡封丘县,奥运冠军,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兼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
6岁开始学打球,1989年入选国青队;1991年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男子双打冠军,与邬娜一起获得过混合双打冠军,作为主力队员多次与队友一起获得男子团体冠军。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2003年,正式退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教研组组长,兼男队总教练。200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
2011年,在北京红山口八一体工队被授予大校军衔。执教期间,带领中国乒乓球队蝉联重大赛事单人、团体冠军。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
2、孔令辉
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世界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有“乒乓王子”之称。历年来在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男单排名中位居前列。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2006年正式宣布退役,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教练。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评选建国以来十大最佳运动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运动迅速发展,在各个体育项目领域内涌现出无数“光芒四射”的优秀运动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十佳运动员,本人心目中建国以来十佳最佳运动员是:
1.容国团,男,1937年8月10日生于香港海员家庭,广东珠海人。1959年3月27日在第二十五届西德多特蒙德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男单冠军也是我国乒乓球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率领中国乒乓球男队打败日本男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2.李宁,男,1963年3月10日,出生于广西柳州市壮族人。1982年12月22日,在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获得单杠、自由体操、跳马、鞍马、吊环和全能六项冠军被誉为“体操王子”创造了一个后人无法超越的纪录。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李宁夺得六枚男子体操奖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
3.许海峰,男,1957年8月出生,安徽和县人。1984年7月29日,在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以566环获得男子60发自选手枪慢射冠军,这是我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4.高敏,女,1970年9月7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市。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夺得女子跳板三米跳板跳水奥运会冠军,1992年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蝉联女子三米跳板跳水奥运会冠军。在跳水生涯中,共斩获70余枚金牌,创造了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七年全胜纪录。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突破600分跳水大关的女运动员。
5.郎平,女,1960年12月10日生于天津。1981年,随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冠军,获“优秀运动员奖”。1982年,随中国女排获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并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女排奥运会冠军,“实现了三连冠”。2012年执教中国女排,获得了2015年世界杯赛冠军、2016年获得里约奥运会女排奥运会冠军、2017年获得大冠军杯赛冠军、2019年获得世界杯赛冠军。
6.林丹,男,1983年10月14日,生于福建省龙岩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得羽毛球男单运费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蝉联男子羽毛球单打奥运会冠军。羽毛球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世界杯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全英赛冠军全满贯球员。
7.孙雯,女1973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场上司职前锋。1996年6月,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足球决赛中,中国队以1比2负于美国队,获得奥运会亚军。1999年6月,第三届美国洛杉矶世界杯决赛中,中国和美国队在全场120分钟战成0比0,在罚点球比赛中,中国队以4比5不敌美国队获世界杯亚军。孙雯在这届比赛中打进7球,获得金靴奖,并获得金球奖。其顽强的作风和拼搏精神被誉为“铿锵玫瑰”,2000年12月,孙雯和美国老将阿克斯塔尔同享“世纪足球小姐”的殊荣。
8.孙杨,男,1991年12月1日生于浙江杭州市。奥运会冠军,世界泳坛健将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400米自由泳奥运会记录保持者。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奥运会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冠军。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500自由泳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史上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运动员。男子自由泳个人单项金牌数居世界第一。
9.刘翔,男,1983年7月13日,生于上海男子110米栏选手。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10.邓亚萍,女,1973年2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获乒乓球女单、女双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女单、女双冠军。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会金牌的人,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是世界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