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林丹,明朝后期毛文龙驻扎的皮岛是今天什么地方?
明朝有两座长城,一座是我们都熟知的明长城,一座(个)就是辽东蓟辽督师袁崇焕。
之所以将袁崇焕比作长城,也有两个方面。
一是有型的长城,即是他亲手建成的长约200公里牢不可破的关宁锦防线,关宁锦防线分两半,一半是宁远防线,袁崇焕在这里击败了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抑郁而亡,另一半是宁锦防线,袁崇焕在这里大败天聪汗皇太极。经过两次大战,关宁锦防线在袁崇焕生前固若金汤,成了清军不可逾越的障碍。
另一个则是无形的长城,袁崇焕代表着一种中华民族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他本人就是一座精神长城,而以袁崇焕的结局,其悲剧性的英雄地位,也堪与岳飞比肩。
不过,以今天对袁崇焕的复盘来看,袁崇焕虽然在关宁锦防线上做得尽善尽美,却犯了一个战略上的重大错误,这个错误是导致他悲剧性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崇焕杀了本不该杀的毛文龙。
要理解为什么不该杀毛文龙的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毛文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毛文龙其人毛文龙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的伯父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任百户,毛文龙进入军队就是从为他伯父掌握印信开始,由于他的骑射很厉害,而且擅长使用先进的火器,在军中一路升迁,先是千户,之后做到守备。毛文龙一直都非常重视火器,他的部下孔友德成为火器专家孙元化培养的炮兵专家,不能不说受了毛文龙先入为主的影响。
后来广宁巡抚王化贞征召武将,毛文龙前往应征成了王化贞的练兵游击。其时辽东等地相继陷入后金之手,王化贞就组织了一支200人的武工队,其中包括4名千总,他将这支武工队交给毛文龙,毛文龙领着这支精干的小分队深入辽东敌后,在白山黑水之间展开了独立自主的抗金游击战,同时,他边打游击边发动群众,建立辽东敌后根据地。
毛文龙骑射武艺高强,又擅长火器,正是游击战好手,他领着武工队将敌后游击战开展得有声有色,使得辽东半岛2000余里的沿海地区都成了他的游击区,期间不断招降纳叛,人员不断壮大。
在合适的时机,毛文龙搞出了一个大动静,奇袭镇江堡。
镇江堡在今日的辽宁丹东,清军守将是佟养真,佟养真乃是赫赫有名的满清贵族,他的孙女佟佳氏日后就是康熙帝的生母。毛文龙通过内线得知佟养真有部分兵力出了镇江堡增援别处后金军,本堡内兵力空虚,便联合堡内反正的伪军进行夜袭,一战就俘虏佟养真和他的儿子,将他们押送京师处死。
镇江堡一仗在政治上有着极大的意义,大涨了明廷上下战胜后金军的信心。毛文龙的领导王化贞特别高兴,因为他和辽东经略熊廷弼不和,毛文龙的胜仗正好增加他和熊廷弼斗争的砝码,他大力给毛文龙加官进爵,可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毛文龙受宠于王化贞,就得罪了熊廷弼,而熊廷弼背后是庞大的东林党,毛文龙自然也就得罪了东林党,远在敌后爬冰卧雪的毛文龙,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明朝的党争,也为他以后为东林党人攻讦埋下了祸根。
毛文龙奇袭镇江堡让明廷高兴,却让后金努尔哈赤大为震怒,派四个大贝勒大举反攻镇江,在清军强大压力下,毛文龙不得不率领游击队退出镇江,渡鸭绿江进入朝鲜,后金军尾随追击,由于朝鲜在后金强大压力之下自身难保,因此给予不了毛文龙实质上的支持,毛文龙率领游击队在后金军围剿下四处躲避周旋,在后金军进剿时分散,后金军离开时又集结,玩起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游击战,如此反复,人员不断减少,还常常陷于饥饿,后金军以千金悬赏毛文龙人头,并以刺客混入游击队,毛文龙的游击队在朝鲜的陆地上实在难以立足,不得以进入海上的皮岛。
山穷水尽的毛文龙进入皮岛时,手下只有四千名没有甲胄和兵器的光杆士兵。
《明史》中记载的皮岛是个生存环境很恶劣的地方:“皮岛亦谓之东江,在登、莱大海中,绵亘八十里,不生草木,远南岸,近北岸,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其东北海则朝鲜也。”由于地处鸭绿江以东,因此也称东江。
皮岛虽然生存环境恶劣,战略地位却很重要,他往南可以护卫莱登半岛,往北可以进攻辽沈,往东可以联络朝鲜。
对毛文龙这支远在敌后的游击队,朝廷也在尽力帮助,先是王化贞授予他总兵头衔,这是明朝武将的最高级别,而后又给他送来一柄尚方宝剑,如果说他之前的行动都要请示报告,现在则可以自己随机处置。再后是先后分批送来5万两饷银,“米豆八万三千石,布二万匹。”这些军费虽然远比不上内陆的军队,但是足以解燃眉之急。
对毛文龙来说,扩军不是困难的事,因为当时辽东地区饥民遍地,皮岛上也有一批先期到达的辽东汉人,俗话说“竖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毛文龙开始了大批征召辽东的百姓来岛上的运动,他的口号很简单:“老乡,来岛上吧,每人每月给粮三斗。”顿时,大批饥民进入皮岛,为毛文龙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只两三年时间,麾下就聚集起劲兵数万,虽然装备简陋,只是“杖头插铁”,但比起之前的战斗力强了很多,皮岛根据地建立起来了,从天启二年到崇祯元年短短五年时间,毛文龙麾下由四千光杆士兵发展成“兵越二万几千,战马三千余匹,旗帜弓矢一切器械无不整齐。”
稳固了根据地之后,毛文龙就腾出手来进行军队的整编和根据地建设,由于敌后严酷的环境,为了维系军队的稳固,他以亲戚,宗族、乡亲,姻亲为纽带维系军队关系,部队按省籍贯编组,他本人也收养了不少养子养孙,最著名的养孙是尚可喜,孔友德和耿仲明,这三位都是能打的悍将,以后为清军入关立下汗马功劳,这是后话。
本是不毛之地的皮岛,被毛文龙又开荒又扩军,愣是建设成了一个模范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连成一片,“分布哨船,联接登州,以为掎角计。”
毛文龙以皮岛为根据地的活动,使身处敌后的辽东地区被盘活了,好多在清为官的汉人也开始心向明朝,朝鲜对清的态度也硬气起来。
毛文龙又主动向敌后开展破袭战,破坏清军的后方,《明史》记载,天启年间,毛文龙主动和清军展开了数次大的战斗:
天启四年五月,毛文龙从鸭绿江跨越长白山袭击清军;五年六月,袭击朝鲜境内的耀州官屯寨清军;六年五月袭击鞍山驿,杀清军千余人,后又袭击撤尔河。
毛文龙的敌后游击战终于收到了战略效果,天启七年,皇太极对朝鲜和毛文龙部进行了大规模进剿,使得袁崇焕得以有时间修缮关宁锦防线的“锦州、中左、大凌三城”。
可是之后不到两年,毛文龙就被袁崇焕所杀。
袁崇焕志得意满,却压力大而没有退路袁崇焕取得了大胜清军的“宁远”和“宁锦”大捷后,本应该论功行赏,但当时的朝廷正是魏宗贤当权,其他各将领获赏丰厚,唯独首功的袁崇焕不仅没有赏,还被弹劾宁锦战役时不救锦州之罪,魏忠贤如此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搞党争,袁崇焕不得已放下自己一向傲气的身段向魏宗贤输诚,并请求为魏宗贤建祠。
袁崇焕这么做是想做一番事业,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缓和和魏宗贤的关系,以便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国战争中,但是魏忠贤不为所动,只给他象征性的加封一级,袁崇焕知道在魏忠贤手下做不了事,也为了避祸,便愤而辞职还乡。
这时的袁崇焕,对魏忠贤和他的党羽深恨到极点。
但是风水轮流转,几个月后天启皇帝明熹宗驾崩,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这位崇祯皇帝是个想做事的人,他设计除掉了魏忠贤后就立刻启用袁崇焕,先封袁崇焕为右都御史,一个月后,又封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这是一个国防部长兼沈阳军区司令的高职,而在天启帝明熹宗手中,袁崇焕只是一个国防部副职的兵部右侍郎,因此,崇祯的封官对袁崇焕来说是个天大的恩蔽,
也说明此时的袁崇焕得到了崇祯皇帝至高无上的信任和重用。
崇祯启用袁崇焕,自然是因为他最关心的对后金战争,而新上任的袁崇焕面对崇祯的期许,却夸下了五年收复失地的海口,觉得失言后,又对崇祯提了额外的条件,总起来说有两点:
1、 不能随意听朝中其他大臣的意见而影响自己对后金的方略;
2、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崇祯一一答应,并加封袁崇焕“太子太保,赐蟒衣、银币,荫锦衣千户。”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袁崇焕虽然在崇祯这里获得了莫大的信任和封赏,内心承受的压力却很大,他的给事中许誉卿对他说:“皇上是很英明的,你说的5年复辽,他可是当真的,到时候按5年给你定绩效,你怎么办?”
《明史.袁崇焕传》记载,袁崇焕听了“怃然自失”,有一种相当的失落感,可见他身上担着的压力。
袁崇焕担着5年复辽的压力,他就必须保证他的策略能贯彻到前线的所有将领,但是他对能否驾驭住毛文龙心里没数,因此他对毛文龙的处理也很犹豫。
毛文龙是游击战起家,又长期孤悬海外,有一股有组织无纪律的游击习气,再加之他本人又是一身江湖气的武将,很多行为做得出格,袁崇焕对他的反感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虚报军队数量,冒领军饷:
毛文龙的军队总人数为2到4万不等,但是他为了多要军饷,把自己的军队人数报十余万人,耗费朝廷不少军费。
2、 虚报战绩,杀民冒功:
毛文龙虚报作战兵力,虚构战斗场景,虚报斩获。
3、 勾结阉党,拜魏宗贤为父:
实际上毛文龙和魏忠贤有过交往,但是远谈不上密切,因为当时明代官场为魏宗贤唱赞美诗和建生祠已经成为一股风气,并没有发现毛文龙为魏忠贤颂美的证据,也没有他为魏忠贤建的生祠,所谓认魏忠贤为父也只是风传,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但魏宗贤的干儿子不计其数,既然风传毛文龙认魏宗贤为父,在袁崇焕心中,那就是十之八九的事,而对阉党,袁崇焕是恨之入骨。
袁崇焕既反感毛文龙又自感无法驾驭,因此对他的处置,袁崇焕曾考虑过两种方案:
1、 将毛文龙撤职并调回山海关和宁远一线,这个方案最终被放弃;
2、 通过减少毛文龙军饷的方式加以控制,但是被毛文龙上疏反驳而无法实施。
袁崇焕没有想好怎么处置毛文龙,但等到他见了毛文龙一面后,他突然定下了杀毛文龙的主意。
因为两人见面后,袁崇焕以礼对待毛文龙,而毛文龙却大大咧咧,当仁不让。
袁崇焕是进士出身的文官,以韬略掌军获得宁远、宁锦大捷,而毛文龙是掌印出身的武将,靠前线厮杀建立了皮岛根据地,他的手下又都是自己的亲信子弟兵,俨然是自成一体的“毛家军”,因此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难以找到契合点,而如果皮岛的毛文龙难以节制,袁崇焕担心会在其他将领中引起连锁反应,让他难以驾驭前线将领,影响5年复辽的计划。
崇祯二年六月三日,袁崇焕以在旅顺双岛阅兵的名义又和毛文龙见了一面,这时,袁崇焕还没有完全定下杀毛文龙的决心,他先在酒桌上打听毛文龙的口风,首先是对毛文龙说打算对“毛家军”进行整军,建立支部,即“设监司”,毛文龙反对;后又提议“毛家军”撤出皮岛根据地,进入内地休整,毛文龙又反对。
至此,袁崇焕终于定下杀毛文龙的决心。
六月五日,乘着所有将校观看射艺表演的机会,袁崇焕将毛文龙拿获,当场公布事先拟好的十二条罪状,随后处斩。
四、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后果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一切都变得不顺,他本人和整个明朝面临的形势都恶劣起来。
首先,袁崇焕本人在崇祯皇帝心里有了心结。
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罪状之一是“冒领军饷,侵盗军粮。”他上报崇祯说毛文龙的实际军队不到2万,却上报10万,而且空设了1000多名将军名额,可杀了毛文龙后,反而给皮岛驻军增加饷银十八万。
袁崇焕的心里是担心“毛家军”造反,就以金钱进行笼络。
可是崇祯皇帝的心结并不是那么容易解的,他见袁崇焕把毛文龙的军队数量报少了,饷银还增加了,这个“兵减饷增”的矛盾让他搞不明白,但是他要倚重袁崇焕,也就难得糊涂一下,只是这个事情在他心里打了问号。
“兵减饷增”这件事,让很多人都觉得不靠谱,如果袁崇焕“兵减饷增”是合理的,就只能说明当时的毛文龙皮岛根据地生存环境恶劣,袁崇焕对他公布的十二大罪状中很多诸如开马市,抢掠商船,远窃人参等行为也都构不成罪,毕竟根据地的生存第一。
崇祯是个自认为聪明却疑心很重的人,普通人这么想,他何尝不这么想?
而失去了毛文龙后,“毛家军”的心散了,远不是袁崇焕增加饷银就可以笼络住的,其中不断有人叛逃清军,即便没有立即叛逃的,也不在袁崇焕这儿待了,而是投往别处,直接造成抗金力量的损失。
最典型的就是孔友德和耿仲明,两人投奔到山东巡抚孙元化手下,孔友德常叹:“大将军功名卓卓,尚且不免,我辈死固晚矣。”耿仲明更说:“我与若直几上肉耳,可郁郁久居此乎?”四年后两人带着最精良的大炮投降后金,孔友德的大炮和炮兵技战术得之于葡萄牙,他的投降直接使得后金的炮兵超过了明军,扭转了后金军武器装备的劣势,为此受到皇太极隆重欢迎,被封为王爷,之后孔、耿两人攻打旅顺,尚可喜又投降后金,也被封王,加之后来也是“毛家军”的皮岛总兵沈世魁侄子沈志祥降清,被封为续顺公,这四人为后来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对明朝和袁崇焕本人而言,杀毛文龙最直接而且最迅速的后果就是破坏了皮岛根据地,而此时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是必须要和皮岛根据地的牵制作用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效力,没有了毛文龙的皮岛已经不再是清军顾忌的皮岛,袁崇焕关宁锦防线的作用就减小了一半。
果然,毛文龙被杀不到三个月,清兵大举入关,这次清兵并没有理睬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而是绕道蒙古,攻破长城龙井关和大安口防线,一路攻破遵化,三屯营,蓟州(蓟县),最终打到北京,袁崇焕急忙从关宁前线回援北京,和清军在广渠门下大战,袁崇焕和手下大将祖大寿都带伤奋战,终将清军击退。
如果毛文龙在,清军就不敢举大兵绕道蒙古,因为绕道蒙古的战线太长,而后方又空虚,一旦毛文龙在清军后方对各据点和城镇发起攻击,清军主力将回援不及。
而这次清兵到达北京城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要了袁崇焕的命。
清军退后,崇祯立刻将袁崇焕逮捕。
崇祯只是个平庸之辈,因此考虑问题很简单,坊间一直传说袁崇焕通敌,而袁崇焕刚杀毛文龙,后金军就兵临北京城,这不能不让崇祯产生联想,再加之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就坐实了袁崇焕的通敌。
可见,袁崇焕杀毛文龙,实在是个大错误,不但毁了他自己苦心经营固若金汤的关宁锦防线,也毁了他自己的生命,更给大明朝带来了加速亡国的恶果。
姚明李娜刘翔三人谁的国际影响力最大?
首先,看看三位世界大赛的战绩再做评价。
李娜:1982出生,网球选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单打冠军。
十五年网球生涯,共获得9个wTA和19个ⅠTF单打冠军,职业生涯503胜188负,并以排名世界第六的身份退役。
她技术出众,女子网球男性化打法之一,填补了中国网球零冠军空白,使中国女人网球能够继续持续化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网球第一人。
刘翔,1983年出生。男子110米栏
在2004年雅典奥运上以12.91秒夺冠,2006军瑞士洛桑12.88
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2015年2月3日担任北京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形象大使。2015年4月7日宣布退役。刘翔运动生涯可以用悲状形容,风驰电掣的速度,英姿飒爽斗志昂扬的精神。以前在竞赛短跑项目上,从来亚洲人都是陪太子读书的料,刘翔让世界认识到什么叫中国速度。
姚明,1980年9月出生,篮球运动员,中国篮球标志性人物。2002年以状元身份入选NBA。4次获得NBA全明星首发中锋荣誉,退役后进入名人堂,带给我们太多回忆,他告诉世界什么叫中国高度,捍卫亚洲人的尊严。成为东西文化桥梁,具有史无前例影响力,意义与价值,超越了篮球和国界。
从上面三位简历来看,从战绩排,刘翔第一,李娜,姚明,但从影响力来比,姚明笫一,李娜笫二,刘翔三。
不知回答对不对。
如何对付爱冷战的老公?
结婚快十年了,每次生气,都是冷战,以前是沉默几天还会主动和我说话,现在是更不主动理我了,有时候生气就是为了等他的几句安慰,可他就是吝啬到不吭声,任由你发火,而你对他的这种行为更生气,可是他却说你在火头上,他何必自找没趣。我真的很心寒。十年如一日的对他,却换来他的不在乎了。我也是最怕冷战,打架两口子吵架,能坐下来把话说清楚,最怕一句话不多说,掉头就跑连家都不回人,最可怕最可恨的……那些爱冷战的人,有本事就冷到底!好像这个世界离了谁就不能活一样,冷战的根源就是谁也不可肯轻易服输,因为一旦服软,就被对方拿住了七寸,以后再想翻身,就好比登月拜嫦娥,步入猪八戒的后尘……其实很多人都会痛苦难过 用尽一切去爱的那个人,有时候会和你喜欢的类型背道而驰,原来也许是不那么爱你了,当初的样子当初的只是时间短还在亲密期。只有到了平淡的菜米油盐才知道这个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曾经最讨厌冷战的男人类型,最讨厌咬住一句话就苛责你半天的男人……彼此不愿意再为对方退一步吗?生活中能被宽容,被厚待的定有真情,夫妻之间吵架正常,只要你能感受到他是爱你的,真心想一起过下去的,低下头 给他个台阶下就好了!男人都要面子!我是真的无奈没办法了……
甚至明亡都有晋商的责任这种说法有几分真实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算不上明史清史的专家,说说自己的观点。
客观上说,晋商为了钱和政治利益,同敌人满清勾结是存在的历史事实。
不过,这也不算稀奇,这是晋商特点决定的。
在明代,大明在边塞驻扎大量军队以防卫北方的敌人。
当时除了国家的军粮和物资以外,还存在巨大的物资缺口。
尤其是围绕着边塞,形成了很多小的市镇,居住了一些老百姓,这些人也需要基本的生活物资。
然而,依靠国家的补给制度,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的。古代又没有火车,大量的物资运输主要靠水运船只。但边塞和内地又不通水路,只能依靠马车之内运输,运输成本非常高。尤其是运输一些生活必需品,根本就不赚钱,商品价值还不及运费。
没有商人会去做这种赔钱的买卖。
大明是比较开通的朝代,就转而利用商人。
于是,大明出台一项制度,鼓励商人将大量物资运到边塞去。当然,这不是白运,国家会给商人食盐的特许政策。
也就是,你如果将大量物资运到边塞出售,无论你赚钱还是赔钱,国家就给你一定数额的食盐贩卖的指标。
大家都知道,古代食盐都是国家垄断的,是暴利行业。很多朝代食盐收入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甚至一半。
由此,一些商人就动心了,尤其是晋商。
晋商那时候规模还不大,主要是通过国家特许政策,将一些比如茶叶、瓷器之内的东西运到边境,同蒙古人交易,换取毛皮、牲畜之内。
但这种贸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太大,一旦蒙古部落和大明关系搞僵,商业销售就中断。
即便如此,晋商相比其他商人,对于边塞贸易还是很熟悉的,具有优势。
此次大明政策出台后,晋商立即响应。他们将大量物资卖到边塞,换取特许政策去食盐价格低廉的地方购买,然后运到全国缺少食盐的地方以比较高的价格销售。
自然,这是极为辛苦的经商手段,不过利润丰厚,由此晋商迅速壮大,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商业集团。
但大家注意,晋商的崛起和发展,有明显的国家背景。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晋商是做不了生意的。
所以晋商始终和国家以及官员保持良好关系,说通俗点就是官商勾结。
然而,明末国家一片混乱,财政崩溃,晋商的生意做不了啦,勾结什么官员也没用。
眼见坐吃山空,晋商突然发现一个门道可以赚到暴利。
这就是:将物资销售给敌国满清。
满清虽武力强大,国内经济极为落后,对于大明的贸易有着极高的要求。
但开战以后,大明就中断了和满清的贸易,满清国内立即陷入严重的物资短缺。
不要说满清后方,前线士兵(满清战士必须自备衣物)严重缺乏衣物,很多士兵衣不蔽体。一旦有满清士兵战死,立即就会有人上去扒衣服,明军对此颇有讥讽。
于是,努尔哈赤等人悬赏巨资要求晋商和他们做生意。
根据当时法律,私通敌人是重罪,可以处决。
但晋商一是因为暴利,二是判断大明就要垮台,试图勾结满清以获得政治资本,还是走私给满清大量积蓄的物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登库等八大晋商财阀。
自然,晋商也没有这么蠢,敢于直接和满清交易,搞到自己满门抄斩。
在清朝入关前,晋商同满清的物资贸易,都是借助蒙古土默特的作为中间人。晋商只在大同和张家口卖物资,利用的是当年隆庆和议后开边塞马市的有利条件。
当然,这一切前提是晋商必须收买当地的明军官员和军人,不然分秒也是要穿帮的。
当时已经是大明末年,官府军队都很腐败,收买是没有问题的。
《万全县志》写的很清楚
“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后,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赐上方服馔。”
果然,满清入关称霸中原以后,对于晋商的合作非常满意,继续将边塞的贸易特权交给他们。满清皇帝还亲自召见八大晋商,封他们为皇商。
由此,晋商在满清时代也是迅速发展,实力更为雄厚。
其实,晋商在满清时代还有很多表现,甚至勾结洋人。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百度看看历史。
其实,晋商说通俗点相比其他商人,并没有太多的才能,只是很懂政治会勾结官府而已。
一旦官府勾结不上了,国家不给他优惠政策了,晋商立即就完了。大家看看满清垮台以后,晋商就一蹶不振,灰飞烟灭了。所谓晋商搞得钱庄票号,被洋人银行用一个小拇指就推翻了。
其实真正的商人应该不断将资本投入市场,以求壮大实力。
然而晋商却把大量资本用来在老家买地,这是违背商人基本原则的短视行为。
大家别怪萨沙说话不好听,但三个字点评足以:土包子!
许婧被扒对公众撒谎且消费陈赫?
首先,陈赫没有出轨,陈赫确实喜欢过许婧13年,从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异地恋,但这期间也没有说许婧喜欢过陈赫13年,这13年中,有人爆出许婧和别人谈过恋爱,我觉得许婧就是看陈赫演爱情公寓出名了,因为钱或者名气才嫁给了他,婚后,陈赫一直努力的工作,他们大多数时间聚少离多,许婧喜欢旅游,可能有时陈赫回家都看不见许婧,陈赫是非常顾家的。许婧还在陈赫没回家时还赌博,消费陈赫的钱,而且旅游时也消费了许多包括离婚后,陈赫在离婚被公布时,发表了一篇微博《我错了》,我觉得陈赫压根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他根本没有错,哪位明星也受不了许婧这样呀,陈赫离婚后一直被骂,什么出轨男?好男人形象损坏?什么渣男之类的,根本都不是陈赫,我们薄荷糖一直在底下帮忙维护,因为我们觉得陈赫有点太委屈了,他受到了许多网络暴力,直到现在,与张子萱结婚不敢公开秀恩爱,不晒孩子正脸,因为陈赫怕他们也受到网络暴力。其实陈赫是个有担当的人。人品好温暖真的是个好男人,薄荷糖永远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