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风暴,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四国计划推行统一货币?
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欲效仿欧洲,稳定货币,刺激拉美经济体共同发展。一、四国之间地理位置与各自国内经济现状。
四国地理位置:以上四国均属于南美洲,几乎都是相邻国家(巴拉圭与乌拉圭之间隔了个巴西,也不算太远)。其中,阿根廷与巴西是南美洲主要区域大国,也是主要地区经济体。
(以上是拉丁美洲地图)
各国经济现状:
巴西:巴西经济雄居拉美首位,2018年生产总值1.8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9位。巴西工业基础雄厚,金融业、农牧业和部分矿业发达,而核心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近6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经济增速震惊世界,年均增速曾一度高达10%。被世界称为“巴西奇迹”。
进入80年代后,由于政府决策调整缺乏应急反应,受快速通胀与债务影响,经济一度陷入停滞,受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波及,巴西再度发生严重金融动荡。经济再度放缓。直到2003年卢拉执政后,通过政策调控,逐渐恢复增长,曾在2010年还挤进过世界第七大经济体。
近年来,巴西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政府开始采取新的措施和决策,一度从衰退恢复到乏力的缓慢增长。如今年增长2%左右。
(巴西经济趋势图)
阿根廷:由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国民教育水平居南美洲上游,在上世纪初,阿根廷经济有过辉煌,那时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甚至超越当时的德法两国。人民过着小康生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阿根廷政权动荡,1989又经历改革开放失败,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国家债务陷入绝境,最后在2001年12月政府不得不宣告破产。进入21世纪后,阿根廷经济始终处于大起大落之间。
2018年,阿根廷比索再度暴跌,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汇率危机严重影响阿根廷的经济和国民的生活消费。
(阿根廷通货膨胀趋势图)
巴拉圭:巴拉圭在拉美属于落后国家,主要经济产业有:工、农、畜、林、资源等。巴拉圭工业基础薄弱,受国土面积限制,有少量的铁、铜、铝、锰等各类矿产资源。
巴拉圭水力资源丰富,农业和畜牧业繁荣,农牧业是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主要农产品有大豆、棉花、烟草、玉米和小麦等,主要出口畜牧业产品有猪肉、牛肉、羊肉以及禽类肉品。因本国市场和消费力有限,巴拉圭经济严重依赖农业、畜牧业和林业出口。尤其是对邻国巴西和阿根廷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
(巴拉圭总统府)
乌拉圭:乌拉圭同样与巴西和阿根廷相邻,但在拉美地区属于中等发展水平,虽然经济结构单一,规模比较小。但农畜牧业比较发达,主要生产稻米、各种肉类、羊毛、水产品等。国内经济主要依靠服务业(金融、旅游、物流、交通等)、农业、和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乌拉圭同样依赖出口,邻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市场对其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乌拉圭市区一角)
二、四国欲效仿欧盟,打造南美洲经济联盟,消除货币贸易壁垒,稳定货币汇率,吸引内外资本,刺激拉美经济发展。
通过分析四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历史和现状,不难发现,这四个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度较高。然而巴西和阿根廷两大拉美主要经济体各自不同程度出现衰退和困难,再加上全球化经济遭到美国单方面的破坏,国际经济贸易博弈形势更为复杂,此时组建拉美经济小联盟有诸多好处。
(合作共赢)
一是通过货币统一,消除货币贸易壁垒,简化四国之间的贸易流程,增强货币汇率的稳定性,吸引内外资本,提振经济发展。
二是统一货币,相当于经济联盟。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有利于四国抵御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风险。
三能进一步巩固提升拉美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
货币统一后续若出现显著成效,会吸引更多拉美国家加入,各国也会相互放宽合作领域,届时可能会出现真正的拉美经济联盟。
要说坏处的话,唯一的坏处是:丧失在货币决策方面自主决策权,任何有关货币的决策调整需要四国政府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实施。
075能改装成反潜直升机航母吗?
075型两栖攻击舰能否改进为075型直升机航母?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两栖攻击舰和直升机航母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仅为两者都能够搭载直升机。
两栖攻击舰的典型特征为:位于飞行甲板右侧,占总长约1/3左右的岛式上层建筑。飞行甲板下方为机库,机库下方为宽度15米到20米,长度50米到60米之间能够容纳1~2艘大型气垫登陆艇的坞舱。
两栖攻击舰拥有重型车辆甲板库和轻型车辆甲板库的设计,能够搭载大量的装甲车辆。航速为18~23节,航速较低。任务定位为伴随两栖打击编队,对敌军占领的滩头发动由海向陆的打击。通过气垫登陆艇,两栖战斗车辆以及直升机进行登陆部队的输送。两栖攻击舰就是航空加强型的两栖登陆舰。
直升机航母分为半人马型直升机航母和全通甲板型直升机航母。半人马型直升机航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载机巡洋舰, 以苏联的莫斯科级为例。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
长189米,宽34.1米,飞行甲板长81米,宽34米,标准排水量15000吨,满载排水量17500吨
可以搭载14架卡25舰载直升机。
除此以外,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还搭载有2套РБУ-6000型12管反潜深弹发射系统, 1座备弹8发的旋风双联反潜导弹发射架, 2座备弹48发的В-611型风暴双臂防空导弹发射架,除此以外还有两座双联57mm防空炮
半人马型直升机航母,在舰载机消耗殆尽的情况下,也能够凭借其自身火力殊死一搏。
走下绘图版的半人马航母非常少,仅有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法国的圣女贞德级直升机航母,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直升机航母,但是设计图却有一大箩筐!不能因为这类型直升机航母少就忽视它的存在!简而言之半人马直升机航母,就是航空能力特化型的巡洋舰!
另一种直升机航母构型是轻型航母构型。这种构型的直升机航母,上层建筑位于飞行甲板右侧,上层建筑总长为舰艇总长的1/3以下。轻型航母构型的直升机航母自卫能力远弱于半人马构型的直升机航母。
但是轻型航母构型的直升机航母拥有更加宽大的飞行甲板,更加庞大的机库,因此能够搭载更多的舰载机。简而言之轻型航母构型的直升机航母就是无法直接搭载战斗机的轻型航母。
而且两者的界限非常模糊,初代直升机航母由轻型航母降级而来,冷战结束以后诸多埃塞克斯航母经历了轻型航母一一攻击/反潜航母一一直升机航母一一两栖攻击舰的转变。
而直升机航母也能够通过预留改装空间的方式,在其需要时通过加装滑跃跳台增强升降机的方式一摇身一变成为一艘轻型航母。
直升机航母可以看作轻型航母的削弱版 因此轻型航母构型的直升机航母可以通过预留改造潜力的方式,在需要时,通过小规模的现代化改造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艘轻型航母。(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可能经历由直升机航母向轻型航母的转变,而意大利的加里波第级轻型航母于1985年服役,并于1986年经历轻型航母化改造。)
然后才是常规布局的两栖攻击舰与常规布局的轻型航母之间的差别。
加富尔级轻型航母拥有车辆跳台设计 并且加富尔的机库也可以加装隔板分为两层作为轻型车辆甲板使用。于2019年下水的的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预留了改造为轻型航母的升级空间,并且的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3号舰将取消坞舱以增大机库。西班牙设计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战略投送舰拥有滑跃甲板,机库下方也拥有一个硕大的坞舱设计。
但是无论是加富尔级航母,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以及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战略投送舰。这类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界限十分模糊的舰艇的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所属国没多少钱,只能让单艘舰艇尽可能的多功能化。
彻底取消了坞舱设计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1号舰与2号舰,美国对其的定位依旧是两栖攻击舰,而非轻型航母或者直升机航母!
对于大国海军而言,两栖攻击舰就是一艘航空加强型的两栖舰艇!仅此而已。
那么075型两栖攻击舰能否改造为轻型直升机航母?075型两栖攻击舰航速为20~23节。水下线形较为饱满。为了在舰体内布置一个能够容纳至少两艘气垫登陆艇的坞舱,所以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干舷非常高。
直升机航母的航速通常为30节左右,也就是说。075型两栖攻击舰想要成为直升机航母,首先就是需要修改水下线形,降低水下部分的宽度,以降低兴波阻力。并且需要增加至少一倍的发动机机组,甚至再加上两台燃气轮机使075A型由柴油动力变为柴燃混合动力,以提升航速。
直升机航母不需要坞舱,所以坞舱可以直接取消,以降低干舷并提升稳定性。
直升机航母需要增大机库的长度。并且扩大前升降机的大小(直升机航母可以采用舷内升降机加尾部升降机的设计模式。)
在上层建筑方面,因为两栖攻击舰与直升机航母都要搭载一定数量的舰载直升机,所以两者的舰岛非常的接近,因此对上层建筑的修改幅度比较小。仅需要增大航空指挥室面积即可。
经过上述一连串的改进之后,075型两栖攻击舰就摇身一变成为了075A型直升机航母。
问题是动力增加了,坞舱取消了,干舷降低了,长宽比变大了,吨位都从4万到2万了,这一连串锉刀都从075锉成出云了……(出云级直升机航母是设计非常成功的直升机航母)跨度比051~051c的跨度都大!
这个究竟是修改型,还是在追求通用性的设计求下设计的新型直升机航母?
如果要求075能够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加强甲板结构不就完了吗?两栖攻击舰搭载几架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意思一下就行了,就是奢华版也就是加上一条短款电磁弹射器用于弹射无人机!挑大梁的事让航母来!
非要建造低成本的轻型航母?以辽宁为原型砍一刀即可!取消航母级别高配的雷达,保留最基础的雷达,动力系统降级,自卫武装级别降低,取消拦阻系统,但是预留安装位置,降低精度要求,并使用民用标准以降低生产成本。
将吨位从5.75万吨削减到4.5万吨左右,然后发配给一个拥有30万吨级别的军用造船厂就完事了。
毕竟咱们又不缺30万吨级的船坞。各方面的要求都降低以后,技术难度也会大大降低,价格也能打对折.....采购量大的话,还能凭借规模效益进一步降低采购单价。
从各方面的数据来看,一艘用辽宁做减法的船,总比一艘用075做加法的船要强吧?
综上所述075的最终形态也就是加强甲板结构,搭载垂直起降战斗机了。以075为原型设计直升机航母。既不可能也不值得!
为什么苏联海军不建造真正的航母?
很多人一提到苏联航母,就喜欢用“畸形”、“剑走偏锋”这样的词,仿佛航母就只能是美国那种样子,海军就必须要是美国海军那种结构。但是大家都忘记了一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美国和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苏联的抹黑,造成了苏联武器装备“傻大笨粗”的刻板印象,试问,如果苏联军事科技就这么低级,那美国和西方在冷战时期为何要害怕苏联呢?
图为苏联海军“巴库”号载机巡洋舰。
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苏联的载机巡洋舰并不能说是畸形的,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大国,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力量和先进军事理论思想的国家,他建造航母这样的国之重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作战目标,要装备哪些技术装备,需要如何去使用,对于海军全盘有哪些影响,这都是需要经过谨慎的论证得出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板决定的。
图为苏联海军基辅级载机巡洋舰。
在苏联的军事体制下,要什么样的航母,首先需要海军提出来需求,然后海军经过论证得出技战术任务书,规定航母的大致任务、技术性能,然后由苏联的国防工业委员会进行讨论,最后提交国防部和军事委员会审定。这其中的环节是很多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针对苏联的实际需要和国情、军情进行方案调整和优化完善。
图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苏联时期叫做第比利斯号,在苏联解体前夕服役。
那么苏联为何要建造载机巡洋舰这样的“特殊航母”呢?首先,苏联海军发展载机军舰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苏联海军的根本任务和苏联的地缘环境。苏联海军在冷战时期,要完成的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对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执行核突击任务、掩护陆军欧洲方向战役的濒海侧翼、发动针对欧洲北翼和南翼的纵深登陆作战、猎歼美国海军核潜艇以防止他们发动核打击、破坏美军制海权和海上交通线以便于孤立欧洲。
请仔细看这张图,图中黑圈里的欧洲、蓝圈里的东亚、黄圈里的中东、绿圈里的南亚、紫圈里的北非,都在苏联国土附近,苏联要完成对这些热点区域的干涉,只需要从陆地或者空中派兵就行,完全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发展海军才能控制全球局势。
对于苏联而言,海军要完成上述任务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任务?苏联并不需要。苏联海军的战略任务是定位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苏联的地缘环境。苏联是一个陆地大国,几乎全球的热点局势区域都在其国境线附近,比如中东、南亚、东亚、欧洲等,苏联都可以动用陆军或者空降兵就完成对这些区域局势的干涉,完全不需要发展什么劳什子的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来完成跨洋的兵力投送,那是美国才需要的。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飞行甲板上的卡-25直升机和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
同时,苏联海区分散,互相难以支援,发展了海军也无法形成各个舰队联合行动、互相配合的局面,只能各自为战,海军建设的效率不高。而且苏联海军主要出海口都在美国盟友的把守下,比如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比如波罗的海出海口在德国附近,比如太平洋方向出海口由日本把守,比如北方舰队南下的通道是英国和法国在把守,可以说,苏联海军要出远洋,连门户都没有,发展核潜艇还能隐蔽作战,发展航母就只能被随时跟踪和打击了。
于是乎,苏联从来不像西方那样重视其海军建设,但是他的海军却一定要完成上文的几个战略任务,怎么做呢?首先,苏联海军不能走西方海军的老路,在美苏冷战开始的时候,西方有数十艘航母,十多艘战列舰,上百艘巡洋舰,驱逐舰都上千艘了,苏联却只有可怜的轻型巡洋舰、驱逐舰,如果苏联和西方那样,走大规模海军建设的道路,那无疑是追之不及的。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线图。
苏联只能寻找西方海军的弱点,然后针对性发展自己的军备,这种极其鲜明的针对性,就贯穿于苏联海军建设的始终。苏联针对当时防空导弹技术发展滞后的特点,拿出了远程的反舰导弹系统,这样就避免了海军在近战中失利。同时,苏联提出了多种导弹立体化饱和打击的作战方式,这样就算是西方海军能够拦截一些导弹,也必然会遭受沉重打击,苏联为此还发展了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和核弹头反舰导弹。
图为基辅级载机巡洋舰。
这些武器是有效的,西方面对苏联的导弹打击战术一直是没有很好的破解手段,直到苏联解体,美国才发展出成熟的宙斯盾基线5.0系统,算是有了应对之策,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的载机军舰主要承担着为各种类型导弹化军舰提供空中掩护的任务,但是他最为倚重的武器却不是舰载机,而是他搭载的反舰导弹,他自身也要加入到反舰导弹立体打击的序列中。
图为基辅级巴库号载机巡洋舰。
在当时,西方海军还没有空射的先进反舰导弹,即便是有一些较小型的反舰导弹,也不过80公里左右的射程,美国海军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都还是依靠舰载机挂载精确制导炸弹来执行凌空轰炸式的反舰作战。因此,对于苏联海军而言,其舰载机只需要有较短的航程,只需要机动性有一定的保障,就能轻易的驱离或者击落那些挂载反舰导弹、制导炸弹的西方舰载机,实现对导弹突击舰队的保护。
因此,这种海军作战手段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性价比较高的,能够完成上述任务吗?显然差不多可以,这就行了。当然,苏联在自己的解体前夕,也开始发展类似于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的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这主要还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海军舰载机性能愈发强大,从过去的F-4“鬼怪”,变成了F-14和F-18的组合,如果苏联不发展新的苏-33舰载机,就无法实现对制空权的争夺,想要依靠垂直起降的雅克-38去拦截F-14和F-18,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这就是苏联发展载机巡洋舰,并且逐步走上发展真正的航母道路的原因,这一切的决定都是基于苏联的基本国情和世界格局,都是基于苏联海军的战略任务和西方海军的能力发展,我们如果脱离了这些基本面,以如今2020年的眼光去批判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海军载机巡洋舰,那无疑是有失公允的,真理其实很简单,就看军迷朋友们想不想了解了。
瑞典国家队外号?
瑞典——北欧海盗。
世界著名国家队外号
巴西 ——桑巴军团阿根廷 ——潘帕斯雄鹰瑞典——北欧海盗
法国 ——高卢雄鸡荷兰 ——橙衣军团 橙色郁金香土耳其—— 星月之师德国 ——日尔曼战车比利时—— 欧洲红魔
英格兰 ——三狮军团罗马尼亚 ——巴尔干雄鹰
尼日利亚 ——非洲雄鹰
喀麦隆 ——非洲雄狮
意大利 ——蓝衣军团西班牙—— 斗牛士丹麦 ——安徒生童话沙特阿拉伯 ——大漠风暴韩国 ——太极虎科特迪瓦—— 非洲大象
挪威 ——北欧海盗
欧冠哪场决赛最令你难忘?
十年利物浦新球迷,没有经历过05伊斯坦布尔之夜(AC米兰3-3利物浦,后者点球胜出),但却经历了安菲尔德奇迹(利物浦4-0逆转巴萨进决赛)。14年前的伊斯坦布尔奇迹,似乎耗光了利物浦所有的运气,红军球迷很难再和“幸福”联系起来,在kop死忠的口中,最多的只有“如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场欧冠决赛便是去年皇马3-1利物浦,那一场,失落的红军,失落的卡里乌斯,得意的贝尔,C罗的皇马最后一战,一切都历历在目。有些伤痛,是我们必须要铭记的。这场比赛的进程非常激烈:上半场萨拉赫和卡瓦哈尔先后伤退,其中萨拉赫的离场对利物浦影响极大,此后红军全面陷入被动。
卡里乌斯2次业余失误:此役卡里乌斯2次犯下业余失误,他扔手抛球时没有注意身边的本泽马,让笨马伸脚将球捅进;此后又出现黄油手失误让贝尔的远射从手边漏进大门。之后,红军引进阿利松,卡里乌斯远走西亚。对于卡里乌斯红军球迷没有过多的批评,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一切都是宿命,谁又忍心责怪。
MVP:贝尔 替补出场仅仅122秒,贝尔就打进一记惊天神钩帮助皇马再次取得领先。第83分钟贝尔又在外围打出远射导致卡里乌斯出现失误丢球。
皇马的欧冠三连,红军的四大皆空,有人欢喜有人愁,2018注定对于红军球迷而言是个厚积薄发的年份,渣叔的红军已经初见成效。
2015年,克洛普走马上任,渣叔首个赛季便率领红军闯入欧联和联赛杯的决赛,第二年,联赛第四,重返欧冠,第三年,红军三叉戟组合完成,欧冠亚军,第四年,2019年,欧冠冠军,克洛普没有食言,四年之内他给红军带来了一座奖杯,还是欧冠大耳朵。
这里是肥猫足球,欢迎订阅。看足球,选肥猫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