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胶囊类的药品太大不好咽,胶囊直接吞下与打开溶于水服用相比在药效上有区别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口服药物是怎么被吸收的,口服药物经过消化道也就是咽、食管、胃等被静脉吸收进入肝脏再到达血液循环,从而发挥药效。 胶囊能不能拆开服用主要跟里面的药物有关。
1、 这些是可以拆开服用的
普通胶囊,只是为了分剂量,便于保存,这一类可以拆开吃,如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和一些中药胶囊。
缓释胶囊,这一类里面有一部分如果里面装的是小颗粒的可以拆开吃,因为小颗粒外还有包衣保护。
只要拆开服用的时候药物损失少,对药效影响也不大。
2、这些是不能拆开服用的
肠溶胶囊,如果没了胶囊的保护,就会提前在食管和胃被吸收,不但会对它们造成刺激,药效也会大打折扣。
里面装有刺激性、气味大药物的胶囊,例如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拆开服用会灼伤食道,造成食道溃疡。
最好还是不要拆开服用啦,说明书明确可以拆开服用的话另说。
吃胶囊怎么能不卡在食管?
应该低头往下咽,因为胶囊是浮在水上的,仰头水先下肚,药就卡在食管了。低头时药浮在水之上,靠近咽喉下咽就被水送入腹中了。
喉咙吞口水感觉像有东西卡住一样是因为什么?
初步考虑是由于咽喉炎引起的咽喉部位黏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在吞咽时感觉有异物感发生,不必担心,害怕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溴索口服液口服,金嗓利喉胶囊口服治疗,促进咽喉炎的恢复,平时多饮水,多使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不要生气。
农村有些老人吃药时经常会干吞药片和胶囊?
陌上花有一次人在野外,到了吃药时间,却发现之前带的水已经喝光了,为图省力,就想着只是小小的两颗胶囊,干吞也吞下去了,结果却是胶囊粘在了咽喉底部,使劲儿的吞口水也没用,弄得个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难受的要命。最终还是找了路边一户人家讨了碗水喝,才把两颗胶囊给咽下去。 后来将这事当笑话说给我一个医生朋友听,她立马告诫陌上花:这种干吞药片的作法看似好像没什么,但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是非常要不得的!
首先,干吞药片,因为缺少了水,会使得药物溶解缓慢,不利于人体吸收,影响了药效的发挥,在治疗疾病的效果上会大打折扣。 再者,人的食管有生理性的狭窄部,如果干吞药片,很可能会使这些药物卡在食管中的这些狭窄处,进而导致食管炎或食管溃疡。
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达到预期的治病效果,也为了防止食管损伤,我们在服用药片或胶囊时一定要用一定量的温水送服,让药物顺利的经食管进入我们的胃内。
在肚子里有什么变化?
药物的类型可以分很多种,注射液,片剂,栓剂以及胶囊都是很常见的剂型,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剂型呢?仅仅只是为了做得五花八门的好看么,当然不是的。
拿提问的胶囊来说,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都是口服的,为什么不都做成片剂呢?还不用担心制作胶囊的原材料有什么问题。
胶囊往简单了说,就是用“一次胶囊皮”包住里面的药物,那么不管里面的药是不是苦口,至少你是不用担心咽不下去了,还有的药物是有一定挥发性的,如果不进行包装,暴露在空气里面很快就流失了,直接吃容易造成用药量不足的情况。
所以胶囊的一个作用就是解决用药途径的问题,让直接口服比较难以入口的药物可以更方便的被服用。但是这只是胶囊的作用之一,胶囊更大的作用其实是让药物达到起效的部位,这个部位大多数是在肠道,那么再进入肠道之前,会经过我们的上消化道,也就是口腔,食管,然后到胃里,如果药物在这些地方就已经被吸收了,那么就可能达不到需要的效果,所以才需要使用胶囊来包裹,避免药物在没有达到需要的地方的时候就已经被我们浪费掉了。另外配合胶囊,还可以把药物做成缓释的,在肠道里面缓慢持续的释放药物。
所以有的人会有把胶囊打开再把里面的药直接口服的做法,这样做的话,很有可能得不到真正的药效。所以如果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胶囊,建议还是按胶囊整体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