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没人去惠若琪婚礼,原老队员朱婷张常宁惠若琪们为什么不发声呢?
目前,世界女排锦标赛已经进行到第二阶段的关键比赛了,今天(10月8日)晚上就是中国女排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了,球迷和网友都非常关注比赛,原老队员朱婷、张常宁、惠若琪等为什么不发声呢?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女排兵败东京奥运会,网上一片讨伐和责备之声,连排协都发文批评指责功勋名帅郎平,这一波球员朱婷手术养伤,张常宁举办婚礼直播代言,惠若琪因心脏问题早已退役,颜妮退役,林莉退役,姚迪养伤,反正基本是教练郎平退休,众弟子基本都散了,只有袁心玥、龚翔宇、王梦洁等前主力球员,和李盈莹、王媛媛、杨涵玉、高意等替补球员在队中继续效力,如果不是官方邀请,这些人是不方便评论女排比赛情况的。
二是目前的排球网络环境也不是特别好,由于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的一面旗帜,曾经的女排“五连冠”让处在发展初始阶段的国人引以为傲,女排精神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民努力拼搏奋斗,在各行各业上奋发图强,可以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郎平为代表的老一代女排球员,在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席之地,国人多有女排情结。
三是“五联冠”之后,女排起起伏伏,也随着成绩的好坏而受到有些人的赞扬和指责,陈忠和教练带出了“黄金一代”,取得了奥运冠军,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国人万众期待下得到了一块铜牌,之后就黯然退出了国家队主教练的岗位。之后走马灯式地上任了王宝泉、俞觉敏、蔡斌等教练,时间都不长,外界也很难给这些上任的教练时间,直到后来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排协多次邀请郎平出山,大家也都知道,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现辉煌,取得了里约奥运会冠军、2次世界杯冠军、1次世锦赛亚军、1次世锦赛季军,就是这样在兵败东京之后,依然受到了一些指责和网络攻击,这也许就是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吧,女排就像球迷心中最脆弱的领地,一般人是碰不得的。
四是再说朱婷已经加盟意大利斯堪迪奇俱乐部,于10月18日14:00就要召开发布会,这次发布会是朱婷在东京奥运会受伤后的第一次出场,也标志着朱婷正式官宣回归排球赛场。本来就有一些球迷和网友就对朱婷出国打球挣钱,不回归国家队参加世锦赛多有微词,在这种情况下,朱婷就更不方便发声去评论女排比赛情况了。
五是张常宁也是腿上膝盖有伤,东京奥运会后做了手术,虽然看起来康复的不错,但也是达不到参加比赛的要求,再加上在养伤期间,张常宁举办了”世纪婚礼“,并进行了直播,搞的阵仗很大,又参加各种综艺活动和商业代言,球迷对此也是非常不满,在世锦赛要开打之前,也是不得不发文解释,为什么不能参加世锦赛,在这样的敏感时间上,张常宁也是不适合发声的,估计她一发声会引来一片指责和攻击,所以何苦呢,宝宝不如过好自己的日子,私下关注一下女排,何必发声找不痛快呢。
六是惠若琪已经应央视邀请发声了,惠若琪接受了央视的独家专访,评论了龚翔宇,盛赞了王梦洁王云露,说龚翔宇的功力已经恢复到八成以上,在第二阶段复赛来临之际,龚翔宇的功力离她的最好水平可能相差不大,甚至能达到她的最好水平。
在谈到中国女排主力自由人王梦洁时,惠若琪评论道,一个运动员都有低谷高潮,现在的王梦洁的实力正处于距高潮的时候不远了,再打几场球,她就处在排球生涯中的最佳时刻,她对比赛的阅读能力一定会让大家满意的。
关于蔡斌指导招入王云露为中国女排主攻手,是争议最大的选手。但王芸露经过蔡导的特训和前期女排世联赛上的磨炼,已经能够胜任李盈莹的对角,她在女排世锦赛上几场球的表演,大家有目共睹,得到了球迷和广大网友的认可,也被球迷盛赞为“乱球女王”,这也充分说明蔡斌指导并没有选错人,只不过球迷内心过于急切,不能给教练和球员时间来证明自己,名帅陈忠和和郎平也不是任主帅不到一年就取得优异成绩的,也是经过1-2年的球员选拔、集训和磨合才慢慢出成绩的。
对世界女排锦标赛,原老队员朱婷、张常宁们为什么不发声呢?你怎么看?你觉得她们是发声好还是不发声好?发声了会不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和攻击啊?欢迎各位留言、探讨,感谢关注!我是喜爱排球的狼王女排。
中国众多知名运动员中?
有人退役后晋升为将军,有人退役后成为商界大佬,还有人退役后下嫁顶级豪门,中国退役运动员里,混得好的还真不少。
大概从八十年代起,中国很多体育项目逐渐走向世界第一阶梯,众多顶级运动员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夺冠之旅中慢慢成为享誉世界的体育明星。
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如八九十年代的李宁、郎平、邓亚萍,二十一世纪的姚明、刘翔、李娜等等。
那如此多的知名运动员,他们在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之后,谁混的最好?我们今天找几位简单一聊。
陈招娣——巾帼女将陈招娣1955年在浙江出生,1971年正式加入八一女子排球队。
对于八十年代的那支女排,很多人可能记得郎平,却记不得这位同样是队伍主力的陈招娣。
她是中国排球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走向亚洲巅峰,八十年代初走向世界一流的关键球员之一,为中国排球的关键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刚退役的陈招娣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还出任了八一女排的副政委。
在八一女排工作多年后,陈招娣于1993年被调往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2006年,51岁的陈招娣被授予少将军衔。
运动员出身,最终成为实打实的女将军,其难度简直堪比登天。
李宁——商界大佬论知名度、体坛成绩,李宁绝对算是中国体育界“总统山级别”的运动员。
他第一次参加世锦赛,7个项目的6块金牌都被他拿下;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又以3金2银1铜的成绩傲视全场,奖牌数量更是达到了中国代表团总数的五分之一。
在八九十年代,李宁就是世界体操的代言人,是当时公认的世界最佳体操运动员,1999年更是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运动员”称号。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在2005年将李宁评选为“60年亚洲英雄”。
退役后的李宁在1990年创办了“李宁公司”,主营体育用品。颇具商业眼光的李宁在1990年抓住亚运会的机遇,成为当时圣火传递的制定服饰,而“李宁牌”也跟随圣火传遍全国。
此后的李宁公司越做越大,2004年就在香港主板上市,2012年成为CBA联赛官方战略伙伴至今,旗下更是有韦德、汤普森、巴特勒等一众NBA球星。
目前李宁公司的最新市值达到2120亿港元,而李宁自己据说持有公司13%的股份,那身家就高达275亿港元,妥妥的商界大佬。
郭晶晶——下嫁豪门作为中国跳水项目的顶级运动员,郭晶晶素有“跳水女皇”、“跳水皇后”之称。
1995年,14岁的郭晶晶就获得第九届世界杯的女子双人跳水、三米板跳水、团体、混合团体跳水四块金牌。
此后的郭晶晶逐渐成长为中国女子跳水队的核心人物,陆续在随后的奥运会、世界杯等着重要赛事接连摘金夺银。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郭晶晶不仅成为中国获得奥运金牌第二多的运动员,还成为奥运会女子跳水项目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2012年,郭晶晶和霍启刚正式成婚,婚宴现场包括三任香港特首、李嘉诚、刘德华、成龙各界社会名流到场。
尽管霍家是中国的顶级豪门,但霍启刚的父亲霍震霆却直言儿媳郭晶晶属于下嫁霍家,并非高攀,这句话的认可分量已然不低。
成婚快十年的郭晶晶和霍启刚一直都很恩爱,并没有出现吃瓜群众所“等待”的那种豪门恩怨情仇的故事。
霍家创始人霍英东(霍启刚的爷爷),著名爱国人士,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曾多次受国家领导人接见。单就体育领域来说,中国重返亚足联,推动中国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重返国家组织,申办亚运会、奥运会,背后都有霍英东先生的鼎力相助。(建议不了解的朋友一定去看一下霍英东先生的生平,绝对的大佬中的大佬)
其他退役后获得卓越成就的中国运动员(部分)01、郎平
郎平1985年退役,1989年正式在意大利执起排球运动教鞭。她不仅仅带领美国女排时隔24年重进奥运会决赛,更是带领中国女排拿下两次世界冠军,一次奥运冠军。
1997年被国际排联评选为年度最佳教练,2015-16年连续两年当选“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郎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02、姚明
2011年,姚明正式宣布退役结束篮球生涯。2013年姚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2016年入选篮球名人堂,2016年底当选CBA公司副董事长,姚明当选为亚篮联主席、亚篮联中央局委员,现任中国篮协主席。
2019年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姚明以22亿元排名第48。
03、楼云
楼云是原中国体操队队员,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曾蝉联跳马项目金牌。
楼云退役后先是在国内从事制衣行业,2002年又在北京成立了房地产公司,2006年,成立楼云绿城文体发展有限公司、绿城集团,个人身家早已过亿。
05、熊倪
熊倪是前中国跳水队队员,1996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跳水金牌的获得者,2000年又获得三米板和双人跳水奥运金牌。
退役后的熊倪先是在2003年成立了跳水学校,随后又在2004年任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院长,2007年任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20年当选为湖南省足球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据说他还在1984版的西游记里演过花果山的一只小猴子)
06、孟关良
孟关良是前中国皮划艇静水项目的运动员,2004年同队友一起夺得男子双人皮划艇500米项目金牌,这也是中国选手在皮划艇项目上夺得的首枚奥运金牌,2008年卫冕成功。
退役后的孟关良也走上从政道路,2017年任浙江省建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结语除了以上几位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在退役后取得不俗成就的前运动员。他们有的从商经营自己的公司(如林丹、庄泳),有的进军演艺圈再次走上电视屏幕(如田亮、刘璇),还有更多的前辈则是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之中成为教练,为下一代体育人的成长奉献力量。
为什么惠若琪退役后还这么火呢?
用火来形容惠若琪显然不合适,她在为排球做事,为国家做贡献,不是什么娱乐圈达人之类。
退役后,不能在一线工作,在幕后做宣传,难免和娱乐圈接触,难免出席一些综艺节目。她只不过是利用这个平台,想做自已想做点事。
有些人酸到倒牙,说什么做秀、机场婊等等不雅言论,都是不正确的。她要进军娱乐圈真的不难,凭借奥运会冠军光环,模特一样的身材,娇好面容,这都是现在综艺节目或影视界追捧的。
中国女排作为三大球之一,本来就比一般的体育项目更受国人的关注,成绩出色,属于国人骄傲。而且惠若琪在2016年带领中国女排拿到奥运会冠军,关注度大幅度增加,随后退役,自身的颜值也是非常出色的,几方面加在一起,导致惠若琪关注度很高。
惠若琪在国家队生涯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的。伤病和心脏病没有击败她,永远的排球人精神,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激励了不少九零后和现在年轻人。
惠若琪退役后,一直没有离开排球。自己成立了惠若琪基金会,一年两次去青海支教,都是在宣传排球,用个人影响力去推动排球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排球,让更多的参与进来。
但惠若琪并非花瓶,拥有博士学位,不但有球场的杀气,也是典型的理性才女,所以现在她宣传排球是最合适的,时间长了,有轰动效应,对我国排球发展大有好处。
今天刚看了肥龙过江?
“毫无疑问,倘若没有了王晶,香港电影起码失去了一半的笑声。这个被誉为香港商业片‘教父’的导演,用骰子、啤牌娱乐了一代人的生活,为电影世界幻变出天马行空的景象。他监制执导超过250部作品,累计超过10亿的票房记录,成为全香港导演之最。不过这些咋舌的数字,并不是要说明他有多么传奇,而是作为一名本土导演,王晶绝对是影响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晶毫不掩饰自己是个商人,正如他所拍的那些电影一样,坦白、直率和赤裸”,在《香港电影·创刊号》上,其如此地评价了导演王晶,这无疑十分的贴切。
而在这个十分特殊的贺岁档,原本定档情人节上映的动作喜剧《肥龙过江》,提前于网络点播,既是典型的“王氏喜剧”,又有甄子丹/谷垣健治的时装动作,并夹杂了成龙/洪金宝时代的动作喜剧元素,带来了一场及格分的动作冒险之旅。
动作打斗:致敬传统的“甄功夫”
香港电影的最独特最瞩目的类型,是包括功夫片、武侠片在内的动作片,从邵氏武侠片到新世纪来的《叶问》系列等,拳打脚踢刀光剑影闯出了自己的天地,也涌现出唐佳、袁和平、洪金宝、成龙、甄子丹等动作指导或动作明星。这部《肥龙过江》的导演谷垣健治自身便是一名著名的动作指导/导演,年少时受到了《醉拳》等动作片的影响,而对武术产生兴趣,后来不仅是跟随着动作明星仓田保昭(《精武英雄》)习武,还加入了甄子丹为主导的动作团队,先后担任了《杀破狼》、《导火线》、《浪客剑心》(真人版)等影片的动作指导。
这次执导《肥龙过江》可以说是谷垣健治与甄子丹之间的又一次亲密合作。影片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香港、东京两地,但城市景观更多是动作奇观的衬托,比如影片高潮戏的东京塔决战那一段,影片主要是近景拍摄,而融合了刀剑、拳脚、MMA等动作元素,既丰富热闹,也能看到不少经典港式动作片的影子,无论是甄子丹主演的,或者是致敬李小龙、成龙等。
李小龙让全世界知道了“功夫”,英年早逝的他留下的电影作品并不多,但影响深远,尤其是《精武门》,成龙、甄子丹、李连杰等,都主演过翻拍的影视版,甄子丹后来在《叶问》系列中,还饰演了李小龙的师父叶问,不久前上映的《叶问4》里还重构了叶问与李小龙之间的传奇。
而李小龙的另一部经典作品《猛龙过江》,早在七十年代末时洪金宝就以《肥龙过江》致敬了李小龙及他的《猛龙过江》,只不过故事改成了乡下人进城的模式。而谷垣健治的这部《肥龙过江》很大程度上也是洪金宝版的翻拍,自然的,影片除了致敬李小龙之外,还明显致敬了洪金宝、成龙等七八十年代的港式动作片。
甄子丹与洪金宝/成龙的动作片的一个主要差异是,甄子丹的动作戏融合了更多现代搏击的元素,而洪金宝/成龙的常常是借助于身边的工具进行打斗。在谷垣健治版的《肥龙过江》中,甄子丹常常化身为当年的成龙,跳巴士、屋檐上奔跑躲闪、随手拿身边的工具进行打斗等,最典型的是在毒品工厂打斗的那一段,是谷垣健治、甄子丹对前辈的致敬。
王氏喜剧:娱乐之王的过火癫狂
本文的开场时就写到了王晶在香港电影里的“娱乐之王”的地位,如果用大卫·波德维尔的词所形容,便是“投其所好”:“噱头层出不穷,开场即叫人喘不过气,60秒内若非出现笑料,便有追逐或悬疑场面”、“王晶喜剧,基本上是各种胡闹笑料的穿插,包括恶作剧与认错人,蒙骗与失忆,以及人体排泄的洋洋大观”等。
这部翻拍版的《肥龙过江》,剧情上便主要是将洪金宝式的乡下憨小子进城,转换成典型的王晶式都市闹剧(此处是中性词):来自于香港的降职警察阿龙到了东京,尽管人生地不熟,但凭借着满腔热血、不凡身手而破大案立大功。当甄子丹带着目击证人来到东京时,影片先是在车辆上开了一次放屁的王氏玩笑,又将目击证人被黑社会挟持带走的场景设置在卫生间里。
随后登场的王晶的“潇洒哥”,则是王晶多年来的常见银幕形象的一个缩影:胆小怕事的油腻中年男。不过以往的好色变成了多情。大卫·波德维尔形容王晶时,“王晶影片犹如捡破烂般七拼八凑,交互参照更是常态”。比如他的角色名字“潇洒哥”。香港电影中最为人熟悉的“潇洒哥”大概是钟镇涛在《新精武门1991》里的“潇洒哥”,实际上早在1984年王晶导演的都市爱情喜剧片《青蛙王子》中,王晶就化身为他的好兄弟,教他如何从一个腼腆小伙子变身为情场潇洒哥。王晶自己也多次在银幕上展现出“潇洒哥”的洒脱形象。
至于别人的影片里的桥段,王晶也是信手拈来,比如影片里有两段提及在巷子里与金发不良少年的打斗,是明显来自于叶伟信导演、甄子丹主演的《杀破狼》中甄子丹与吴京的那场狭巷里的生死决斗戏,画面更是以快速剪辑的方式“再现”了那生死瞬间,而叶伟信与甄子丹合作的另一部时装动作片《导火线》,也没有被王晶放过。
整体来看,《肥龙过江》就是一部及格的港式贺岁喜剧动作片。港式贺岁片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热闹,无论是采取明星云集(黄百鸣式)或者动作密集式(成龙式)还是东拼西凑式(王晶式),适合于一家老小热热闹闹过大年。至于文戏什么的,就“求其”(即随随便便)了,这也是很多港片被诟病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主要原因之一。
《肥龙过江》的文戏自然经不起深入的推敲,反正穿插点爱情、亲情等普世性的俗套的不能更俗套的元素,好让甄子丹在银幕上再次的大展身手。至于甄子丹饰演的阿龙这个角色的“变胖”,更多只是一个噱头,及为了后半部分时的一个擦边球式玩笑服务。
即将到来的春节档——
《唐探3》《姜子牙》《中国女排》《囧妈》你会选哪部去看?
中国女排球史上十大最杰出球员有谁?
十、惠若琪
在伦敦奥运会前后这段时间,中国女排处于近年来的低谷期,面对人才断档和管理混乱,时任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担任起了球队的攻防核心,在这一时期的国家队中惠若琪的战术地位是无可争议的,是不可或缺的绝对中流砥柱。
九、魏秋月
19岁大奖赛最佳二传,20岁亚洲杯MVP,21岁国家队队长,三届奥运元老,里约奥运冠军。在某种程度上说排球比赛的队伍的上限是由二传手决定的,在攻击下球时,魏秋月是最稳定输出,分配球相当合理。
八、曹慧英
1976年入选国家队,是中国女排的首任队长和主攻手。就技术而论曹慧英是那个时代的全面手,扣球和拦网非常出色,擅长3号位快球。在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的过程中,老队长成为“超级奇兵”,数次挽狂澜于既倒,为中国队全胜夺冠立下奇功,论作风曹慧英则是第一代“铁娘子”。
七、赖亚文
女排九十年代的主力副攻,1990年世锦赛“最佳防守奖”得主,随女排夺下过世界亚军、两次世界大赛第三名、五次亚锦赛冠军、三次亚运会冠军和五次全国冠军。即使没有世界冠军的加冕,谁也不能否认这一位嫁给了排球的女孩已在中国女排史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一页。
六、张蓉芳
1976年入选国家女排,1983-194年任女排队长,是连续3次获得世界冠军队的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身高仅1.74米的张蓉芳是极其独特的一位小主攻,享有【魔术快攻手】之名。凭借着“三快一刁”(眼快、手快、脚快、球路刁)的作战风格。另外,张蓉芳也是是中国排球史上第一个同时获得了世界冠军称号的运动员和主教练。在当年中国女排冲击“五连冠”的道路上发生主教练危机的时候,正是张蓉芳临危受命,带领女排冲顶五冠成功。故而,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女排的前五冠之路上,张蓉芳发挥出的影响力极其巨大。
五、杨锡兰
1986世锦赛MVP,1986年至1988年中国女排队长。继孙晋芳和郎平之后,杨锡兰是第三位在排球三大赛上获得最有价值球员的中国选手,同时也是第一位在三大赛蝉联最佳二传的排球手。充满自信的跳传,沉重冷静的二次球技术、调度全队的攻防节奏的转会能力,全盛时期的杨锡兰体现了一个世界最佳二传所具备的一切能力。除此之外,当年,杨锡兰在世界第一二传位置上长期在对决中压制日本的天才选手中田久美的故事,至今仍被女排球迷所津津乐道。
四、冯坤
2004年奥运会MVP,2001年-2008年中国女排队长。以二传手的身份拿下过三大赛中最重要的奥运会的赛事MVP,足见冯坤非凡的球商与赛场影响力。哪怕放在世界排球史上,冯坤都堪称是最顶级的攻击性二传。在在分配球、组织技战术方面能力上,冯坤的能力毋庸置疑,套用郎平指导的一句评价,那是【得冯坤者得天下】。正是由于冯坤的杰出,2000世代中的中国女排,才得以【快、变】战术享誉世界。冯坤既有天资,却又同样极其努力。回顾雅典奥运会决赛,面对强大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创造奇迹的翻盘之战上,冯坤靠意志硬顶的超神表现正是决定性因素。遑论那稳定优越的组织进攻表现,冯坤在关键时刻多次拦死世界第一主攻索科洛娃的强攻,帮助中国拖入最终局的表现,实在让人看过后一生难忘。那一场比赛中,冯坤独得11分,其中拦网就得到8分。整个赛事之中,冯坤不仅名列传球榜第一,拦网榜还排在第三位。在排球世界之中,对于二传手来说,冯坤的表现闻所未闻。
三、孙晋芳
1981年世界杯MVP,1977年-1982年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是中国女排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超巨。1981年,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上,孙晋芳一人独得“MVP”、“优秀运动员”、“最佳二传手”三大奖。在80年代女排实现三连冠宏远的征程初中,孙晋芳扮演了球队的灵魂角色。孙晋芳在场上反应灵敏,应变能力极强。面对任何一位队友,孙晋芳都可以传出精准到厘米的不同高度的舒服球。总是能化己方球为充满杀意的传输炮弹,化敌方险恶的来球如柔和的袅袅青烟,这正是孙晋芳作为二传手的最大魅力。
二、朱婷
2015年&2019年女排世界杯MVP,2016年奥运会MVP,2017年至今任中国女排队长。1.98米的身高,可以去到3.27米的扣球高度,极具爆发力的扣球力量、刁钻的扣球落点,成功率过半的扣杀得分率,以主攻手的角度衡量,朱婷实在是无可挑剔的BUG级别选手。无论是从个人荣誉还是团队荣誉衡量,朱婷都是无可争议的当世第一女排球手。至于有没有机会冲击女排领域的GOAT,这需要视乎朱婷的身体损耗情况,拭目以待吧。不过,现阶段的朱婷已经不再需要任何额外的奖杯来证明自己作为排球手的伟大了。
一、郎平
1982年世锦赛MVP,1984年奥运会MVP,1985年世界杯MVP,1985年任中国女排队长。作为世界女排史上唯一一位三大赛MVP大满贯得主,球员时期的朗导,自然拥有无与伦比的辉煌生涯。巅峰郎平,在4号位上的高点强攻近乎无解。当年女排征程中,郎平那一句【没办法处理的球你就传我】堪称是全队获胜背后的最大信心保证。球员生涯之中,中国的郎平与美国的海曼以及古巴的路易斯齐名,被称为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享誉国际。在国内,郎平则是家喻户晓的“铁榔头”。倒地再挣起、克服一切困难,高高跃起扣球、一锤定音。用一生在诠释女排精神的铁榔头,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