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秘籍,如何写好五绝诗和七绝诗?
我们详细讲一下五绝的平仄关系和行文方法。
七绝无非就是在五绝前面加两个字,遵守对应的平仄即可。
格律诗的平仄关系是一二句相对,二三句相粘。五绝字少,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出平仄。平仄基础格式只有四种,掌握了推导技巧,不需要死记硬背。
我找个例子结合着讲第一种格式,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看首句平仄,“仄仄平平仄”这个是属于仄起不入韵的写法。这里补充说一下,我们说到的首句平起,仄起都是指首句的第二个字,首联的首字是可平可仄的,并不影响平仄格式的判断。
起句分仄起不入韵,仄起入韵,平起不入韵,平起入韵这四种格式。格律诗的韵脚一般采用平声。所以入韵就是平收尾。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都一样。我们来看第一种格式下整首五绝的具体平仄推导。
“仄仄平平仄”,用我们前面讲过的格律诗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自然要求就是“平平仄仄平“,跟第一句完全相反。再根据粘的原则,第三句要和第二句发音相似,但是不要押韵,最后一字是仄声,对应的就可以推出第三句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再根据对的原则,第四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仄起不入韵的格式,按“对”,“粘”的原则推导出四句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大家对照着看《登鹳雀楼》,是不是这样?所以,记住首句的平仄,按照对,粘的规则,就可以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规律。
五绝多是首句不入韵,所以一般都是用仄声收尾,五律也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字太少。五个字,一句话才说一半,用平音的话感觉话说完了。这个我们以前讲对联的时候也说过。上联仄,下联平,五绝和五律如果首句入韵收平,会给人仓促收尾的感觉。
当然了,也会有不同,那就是第二种格式。仍然是仄起,但是首句要入韵,也就是说第一句结尾要改成平声。但这样一改呢,首句五个字的平仄间的关系就被打破,第一种是“仄仄平平仄”,那么因为尾字用平音押韵,又不能孤平,又不能三平尾,就只能把第三个字改了。那么第二种格式首句平仄就是“仄仄仄平平”。看例子,李峤的《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起句“仄仄仄平平”,那么我们按照对粘的推导原则,可以推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大家对照着诗检验下,有没有问题。第二句因为要入韵,所以跟第一句不能对那么死。
现在看刚刚第一种格式的平仄关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然后再看刚推出的第二种平仄关系,发现联系没有?其实只有首句的三五字平仄关系调换了一下,其他的根本就没变。所以“仄起入韵式”也是不用背的,两种格式只是稍微变化了一点。
我们来看第三种格式。
举例子看第三种格式,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首句“移舟泊烟渚”平仄为“平平仄平仄”,这其实是“平平平仄仄”在唐诗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变格。我们按照正格把平仄推出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是第三种格式,平起不入韵。关键来了,我们不要孤立看问题,我们再把这种格式和第一种对比一下。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发现了什么没有?这就是把后两句先说,把头两句后讲嘛!要死记硬背吗?不需要啊。你写诗的时候前后句调整都可以的嘛。
我们再看第四种,平起入韵。既然要入韵,那么首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啊,直接把第三种格式的首句最后一个“仄”改为“平”,同时,前面第三个字的平仄也改掉。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简不简单?这种格式就不举例了,大家自己可以去发现。
四种格式到这里就全齐了。
所以,大家只需要记住“仄仄平平仄”,第一种基本格式的首句平仄,那么五绝的四种格式全都能推导出来。律诗也是一样的。五言是这样,七言就是往前加字,加字的时候注意平仄关系就好。
近体诗的格律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有这四种基本格式。然后分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四类。四四一十六,一共就十六种格式,而且完全是可以推演出来。
行文方法五绝的行文讲究一击毙命,不像大部头有足够的文字来渲染,必须练达。但是,哪怕再简练干脆,二十个字也是不够的,所以五绝行文就有了自己的味道,不同于律诗和七绝,这种手法就是留白。
这么打比方吧,同样是一副画,七律五律是什么啊?工笔,白描。七绝是什么啊?水墨,写意。那么五绝是什么呢?也许是一个点,一条线,或者是一幅空白,大部分得靠读者自己去想象。但是二十个字必须完整表达作者的意思和方向,留给读者的空白是顺着诗人的想法去完成,这才是好作品。
也就是说相对于律诗完整的“起承转合”。绝句一般不完成“合”。五绝更加短小精悍,无一字可浪费,讲究的是诗意的发散。
意在诗外,蕴味无穷。
五绝的写法大致如此,当然如果想写好,还需要大量的练习以及最重要的东西——灵感。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三国志战略版秘籍能爆仓吗?
三国志战略版秘籍能爆仓
爆仓攻略可以在达到仓库上限后进行爆仓储存的,分别是试炼奖励丶任务奖励丶系统奖励丶木流牛马等,这些的奖励都是可以爆仓储存的,所以玩家们将这些奖励先不领取,等待储存满了在进行获取爆仓即可。
如何破解让单马俩先?
让单马俩先是中国象棋中的一种局面,对手的单马和双马同时在马腿下,形成了一种压制的局势。要破解这种局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尽量避免马腿被压:尽量不要让自己的棋子落在对手的马腿下,这样可以减少对手的马的活动空间,让自己有更多的行动自由。
2. 利用棋子配合:通过合理的棋子配合,形成威胁对手的局面。可以利用另外一些棋子来威胁对手的马,迫使对手做出应对。
3. 攻守兼备:在破解单马俩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攻守兼备。防守自己的棋子不被对手吃掉,同时也要寻找机会攻击对手的棋子,寻求胜利的机会。
4. 观察对手的行动:观察对手的行动,找出对手的弱点,并利用这些弱点来进行反击。如果对手的马腿形成了漏洞,可以利用自己的棋子进行攻击。
5. 保持冷静:在面对对手的压力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急于行动,而是要仔细思考每一步的走法,找到最佳的应对策略。
以上是一些建议,但要注意的是,每个棋局都是独特的,具体的破解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经验和实践是提高象棋水平的关键,多下棋、多学习,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棋艺。
真三7怎么保孙策不死?
在《真三国无双7》中,保护孙策不死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点:
1. 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被敌人包围。孙策的攻击范围相对较短,如果与敌人距离过近容易被包围,导致无法躲避攻击。
2. 多使用连击和二段跳技能来躲避敌人的攻击。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你快速移动和闪避敌人的攻击,同时也可以保持与孙策的距离,避免被攻击到。
3. 注意场上的敌人类型和数量。有些敌人具有较高的攻击力和技能,需要优先击败,以保证孙策的安全。同时,不要让敌人数量太多,否则容易被包围。
4. 使用队友的辅助能力。队友可以帮助你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减少孙策受到的攻击。可以利用队友的辅助能力来保护孙策,比如使用曹操的“讨伐”或者赵云的“疾风突袭”等技能。
总之,保护孙策不死需要注意战术和策略,同时需要关注场上的敌人情况,合理利用自己和队友的技能和能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田吴炤伏侯 生平?
田吴炤(伏侯),字佐之,号伏侯,南阳(今河南省宛城县)人,明洪武朝中期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擅长文学、诗词、书法,其文学作品历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和称赞。他的《大明竹林丛书》是明代末期优秀的文集,收录了诗歌、书法、对联、散文等形式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被誉为“竹林七贤之首”。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作品以清新、流畅、圆润著称。
他还是传世珍贵的明代书法师,其书法作品以飞白,雍容,苍劲著称。他的落款名閒也深受后人喜爱。田吴炤被誉为“大明元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书法史上也有很大的贡献。
他的书法有“枯木逢春”的沧桑苍劲古意,有泼墨淋漓的绚丽灿烂。他的《大明竹林丛书》、《大明书法集》等书法作品都被誉为“宝库”。他的抒情诗篇以其勇于探索,新颖的创作思维而著称,被誉为“文学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