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陈琳,如何看待历史喵对曹操代汉自立问题的观点?
曹操是怎样被抹成大白脸的——曹操是戏剧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但不幸的是,他的戏越多,他的脸也就被涂抹得越白,越遭到人们的唾骂。舞台上的曹操,论人品,其奸无比,一肚子阴谋权术;论才力,到处吃败仗,连部下都跟着倒霉;论事业,从未干过任何好事,只有杀人破坏。他成了地主阶级罪恶的化身。可这并不是历史上的曹操。鲁迅先先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脸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155——21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父亲曹嵩是东汉未年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他被士大夫看做是“阉臣遗丑”,不入士流,这使他比较接近中下层豪强。他靠着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初平三年(192年),他占据兖州,利用镇压、诱骗等手段,瓦解了数达百万的青徐黄巾,选其中精壮者编为“青州兵”,这以后成了他的精锐基干武装。他参与了当时的军阀混战,在徐州一带也曾纵兵屠杀,杀死的人把睢水都堵塞了,甚至造成“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可是,曹操与当时一般军阀不同的地方,是他较早的吸取教训而改变作风,接受部下建议,开始注意恢复他统治区的社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建安元年(196年)许下屯田,是他政策转变的标志。他针对东汉政治腐败、官吏贪残造成民不聊生的情况,以“理乱”为指导思想,特别注意地方官的选择,经过一大批比较有才能的地方官的治理,很快在北方改变了军阀混战造成的大破坏。比如他任命的扬州刺史刘馥,自已单人独马到合肥去上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人口逃光、田园荒芜的空城。刘馥在那里招集并安抚流民,实行屯田,兴复水利,奖励农耕,恢复学校,结果情况很快改观,不但公家仓库丰盈,农民生活也有改善,连从前逃往很远地方的人,也从江南返回来了。这个刘馥是当时一个最好的刺史,后来病死任上。他沒有参加过赤壁之战,戏剧和小说中,记他在曹操横槊赋诗时,因为指出曹操诗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调子低伤,触怒了曹操,被曹操一戳入长江身死,完全是艺术虚构。
曹操善于用兵,他熟读古代兵书,亲自替《孙子》作过注释。因此“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武)吴(起)之法”。但他又主张“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作战不守成规,灵活运用。“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言,诸将征伐,皆从新书从事。……故每战必克”。曹操先后打败过许多大军阀,其中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是其善于用兵的典型战例。当时袁绍兵多而他兵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曹操先佯攻延津方向,引诱袁军向延津移动,然后以奇兵袭白马袁军,斩袁大将颜良,随之迅速南撒,避免与袁军主力作战。之后,又从侧翼出兵烧掉袁绍乌巢军粮,使袁军发生恐慌,士气骤降,官渡之战一攻即溃,大败袁军,不久,袁绍死掉。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曹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很快地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击败袁绍,是曹操战略的成功,可是戏剧中的《白马坡》,《战延津》,却把功劳都记在了关羽名下,硬是不承认曹操有军事才能。相反,对于曹操的败仗,戏剧中却大为渲染,描写赤壁之战的一系列剧目就是这样。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确实是曹操打的一个大败仗,可是开始时曹操曾经相当神气过,他的一封劝降书,吓得孙权集团惊恐万状;刘备在他的追击下,简直成了丧家之大。本来是曹操打得刘备无招架之工的当阳长坡战役,在戏剧中曹操倒变成了战败者,“八十三万大军”敌不过一个赵子龙,宁非怪事。就是后来的火烧战船,也不完全是周瑜军烧的,有部分是曹操怕军资落入敌手,自己放火烧的。曹操也并没有狼狈到《华容道》形容的那样,只剩下“一十八只残骑败将”,曹仁的后备兵并沒受什么损失,善于用兵的曹操不会愚蠢到不留后备兵的地步。赤壁之战双方胜负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曹操战略战术错误问题,所以不能以这次战争的失败而否认曹操是个大军事家。
曹操的知人善任在三国诸君王中是突出的。他一反东汉豪强专政讲求“门第世资”的用人传统,主张任人唯贤,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广选人材,以至求贤“选将于亡虏之内”。郭嘉、满庞出身低微,因为富于谋略而被擢拔;于禁、乐进以勇敢善战,被选拔于小吏之中;有才干的许攸在袁绍那里受排挤,投曹后受到殊礼接待;曹操俘虏关羽后,明知留不住他也仍待为上宾;陈琳替袁绍写檄文骂了他三代祖宗,他也因爱才而加重用。张辽也是他从俘虏中选出来而成名将并立过大功的人。有一次张辽与乐进、李典率七千兵守合肥,受到孙权十万大军包围,城中军民极为恐慌。张辽选慕敢死壮士八百人,誓师出击,他身披铠甲,手持长戟,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亲手斩孙权军两个将领,一直冲到孙权帐下,孙权差点被捉住,吳军望风披靡,无人敢应战。张辽从清晨战到中午,大大杀了孙军的锐气,终于隐定了自己军心,守住合肥。后来曹丕当皇帝后,还下诏赞扬张辽以八百败十万,是“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也是曹操任人唯贤的结果。《战合肥》就取材于这段历史事实,不过,由于戏剧不愿表现曹军的胜利,戏本身远沒有历史事实生动感人。
曹操不愧是古代一位大政治家、军事家,他在统一北方、恢复北方社会经济、革除东汉以来弊政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还是一个大诗人。但他也有历史罪过与缺点,他镇压过黄巾起义,参与了军阀混战,杀戮过一些无辜的士大夫,他为人也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这些比之前者并不占主要地位。为什么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曹操变成了艺术形象中的大白脸呢?说来话长。曹操死后一个很长时期,骂他的尽管有,但还是赞扬的多,《三国志》中就给他以很高评价。直到唐朝,唐初大臣们赞扬唐太宗李世民,还把他的英明比之魏武帝(曹操);李世民自己亲自写过《承魏太武文》;唐玄宗李隆基小名也取为“阿瞒”;大诗人杜甫赠曹豹诗,还以“将军魏武之子孙”当作光荣来颂扬。大约到了南宋,由于提倡理学,强调忠君守节,因此非常注意历史上王朝的正统地位,以前对三国的历史,多以魏为正统,可是朱熹忽然给来了个“帝蜀寇魏”,视刘备为正统,曹魏为僭篡,从此曹操便被当作奸侫,由此又影响到文艺领域,曹操终于被愈描愈奸。
为了塑造曹操这一奸雄艺木形象,古典艺术家们充分利用了有关历史记载,进行了加工。艺术形象曹操干坏事,并非全是虚构,比如历史就记他“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人士涕嗟痛之,终无所活”。曹操正是这样妄杀了不少人,包括古代杰出医学家华陀在内。他曾命令主管粮食的人小斛给士兵分粮,士兵发生骚动时,他却借管粮小吏的人头去平众怒。文艺作品中如实利用了不少类似这样的记载。但也确有一部分历史记载被歪曲或夸大了,《捉放曹》就是一例。原来的记载是曹操因为不愿与董卓共事,遂变更姓名东逃,在路经成臬时投故人吕伯奢家,赶上吕伯奢不在家,吕伯奢的儿子去抢劫曹操财物,被曹操杀了几个人,看来曹操是为了自卫才杀人(《魏书》)。可是另一记载则说曹操怀疑吕家人要加害自己,先下手为强,杀了八人而去(《世语》),这就有点妄杀人了。等到第三则记载就更加与前记不同了,曹操不但因疑心随意杀人,而且杀了人后还讲出了“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孙盛《杂记入)。杀了人还要讲杀人有理,实在是不讲理。第一则出自《魏书》,是西晋王沉所著,成书在前;第二则出自东晋孙盛所著《杂记》,成书在后,前者应更可信,可是戏剧和小说却偏取了后者。戏剧《捉放曹》说的是陈宫释放曹操,也与历史不符。实际是曹操在中牟县被捉住后,中牟县功曹认为“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隽”,于是劝县令将曹操释放,陈宫沒有当过中牟县令。戏剧中曹操故事纯属虚构的也不少,《徐母骂曹》便是一例。
虽然在历史上应该恢复曹操的原貌,但是作为奸雄的曹操的戏还是可以演,只是不把它当历史就可以了。不过传统戏剧中曹操戏有涉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如赤壁之战,为了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也给人们以正确的历史知识,进行推陈出新的修改还是必要的。但是要改就应该彻底一点,不要戏剧内容恢复了正面人物,而舞台造型还是奸雄或半奸雄。这一点古人和地方剧就有处理得比较好的,据焦循《剧说》记,明代陈与郊《文姬入塞》中的曹操就不用净扮,而是用外(生)来扮,“取其片善之意”。据传晋南锣鼓杂戏《献刀刺卓》中的曹操也不勾白脸而勾黑脸。至于新编有关曹操的历史剧,就不要再把他当奸雄,应该恢复他的本来历史面目,郭沫若的《蔡文姬》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为什么新三国杀百宝锦盒开不了?
新三国杀百宝锦盒可以开。百宝锦盒活动时间:2019-11-15 10:00:00-2019-11-21 ,购买可获得锦匣钥匙*1,并赠送百宝锦匣*1。10月25日10点更新后,打开百宝锦匣有概率获得武将陈琳、猫咪炫跳(套装)部件、8名热门武将、灵韵石、进化灵石等道具之一。
(每次打开百宝锦匣*1,需消耗锦匣钥匙*1。
三国杀千符将排名?
1蒲元 阴间打铁匠 22模式最强二号位 虽然军八主忠比花鬘差了点但是他适用性强啊 比起基本无法在22上场的花鬘 蒲元真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2花鬘 军八每轮一a破坏力极强 忠臣的不二选择 更重要的是花鬘是比较重要的赵襄。缺点是有点脆并且身份倾向性比较明显。
3孙皓 毕竟孙皓是个常备主 不需要考虑换了选不到的问题。
4文鸯 觉醒很难 觉醒之后小脆 考验对手智商 一旦一觉之前被压到三血直接就寄了 笨家武将的通病(包括新将吕玲绮和周夷 觉醒前乏力跳身份就被针对)花鬘是因为主技能觉醒之前就能用,所以在文鸯之前斗地主模式当城主还是很强的。
5杨修 抓大嘴专用武将 pve也是神将 鉴于现在军八大量主公选择大嘴 杨修也是反贼神将。
6兀突骨 同杨修 抓大嘴用。
7皇甫嵩 定点破核神将 当反贼抓孙权孙皓 不过你都有张绣了为啥还要用皇甫嵩。
8雷铜 22压制力很足 但是尴尬的是只能打对方体力最高的不符合22秒一个进二打一的集火原则 并且不能打军八。
9士燮 典型牌差将 毫无操作可言不过胜率还可以。
10王双 列传部分关卡必备 普通pve当张飞用 pvp没用。
11管辂 22二号位限定(并且三号必须是大腿) 军八天牢。
12蒋干 国战用 22三号位限定 也可赌阮瑀配合 军八天牢。
13陈琳 22二号位限定 军八骂完一圈跑就完事了 最大作用给许劭补两张牌。
14葛玄 欺软怕硬的典型 每回合一桃完全不够用 该死还是得死 打他队友他也保不住 22自身只有一个英姿没啥输出 军八场丹血标记不可控。
三国杀捉鬼模式每关奖励分别是什么?
15年年兽: 1关20银两2关30银两 3关10元宝4关30元宝 14年鬼节抓鬼: 1关铜箱子-1个策划手札+10银两 2关银箱子-2个策划手札+20银两 3关金箱子-3个策划手札+30银两或策划魂魄 4关大宝箱-4个策划手札+40银两或策划魂魄 限时任务:手札换邓艾皮肤界曹操,魂魄换孙策祝融标华雄 14年4月/11月守卫剑阁: 2个不同的宝箱,分别获得2个随机组合可重复的奖励 10-30银两,1-2个英魂,时限太史慈皮肤 限时任务:80个英魂换月英/张颌/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庞统/夏侯渊活动皮肤(永久) 12/13/14年暑假抓鬼 铜箱子/银箱子/金箱子/大宝箱-限时皮肤,限时形象,极少的永久秀(我没开过),陈琳(只有程序员能开出) 14年以前的,我大多没参加
三国归晋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触?
东汉末年分三国,历史上罕见的三国并立就被无数人解读起来
三国说白了就是一群英雄好汉陪司马家玩了60多年的故事。
天下三分,各事其主,诸葛亮选择了刘备,而司马懿选择了曹操,但你有没有想过?司马懿他那么聪明,为何会选择奸雄曹操?其实整个故事都存在着一个大bug,且看漏洞的诞生:
首先是对一众英雄的吹捧 :看起来,这个故事里的每个人都蛮厉害的,哪知道这些厉害的角色都是走走过场而已!
你看,将士们多厉害!
你看那五虎上将多威风!张飞大哥在长坂坡上一声吼就吓退破了敌人的胆,百步穿杨的黄忠大爷更是练就了谁与争锋的绝招,关二爷拿着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的神威,只得感叹一声:兵贵神速!赵云大哥更是无数英雄佩服的偶像,以一人之力敌千军万马的本领可不是谁都有的。马超这位马背上的真汉子,被曹操都看中了的男人,相信一定差不了!据说马超还是位美男子,有资料记载,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你就可想而知这位英雄有多么迷人的气质了!
你看,谋士们多聪明!
你再看那些谋士们多聪明!就单拿曹操这一方来说,许攸是他脚都顾不上洗就想见的人,陈琳是骂了他祖宗十八代还想任用的人,魏种是背叛了他,他也舍不得杀掉的人。除了这些叫不上名字来的谋士们,曹操的孩子们也是个顶个的厉害,曹丕虽然狠毒,人家好歹也过了几天皇帝的瘾,而值得一说的就是七步成诗的天才曹植和会称大象的那位小神童曹冲了,想来曹操也是很幸福的,自己已经那么有谋略了,家里还养着两位天才,这可是亲生的,谁也比不过,只是,这两位并没有来得及拿才华拯救苍生就先苍生而去了,曹操一生爱才,偏偏就看不见眼前这俩天才。真想看看这俩小天才和诸葛亮他们交流的画面,假如三国最后的结局是将这些人聚集成一个国家,那真是无比强悍了!
你再看,大佬有那么多!
卧龙凤雏都搬出来了,说到诸葛亮,大佬们也确实该登场了,要说这三国的大佬们,我比较敬佩的前四位有:
NO.1诸葛亮
他那么牛的人物,结局真的很可惜,很多人都说他并非那么神,
但是我只看到了他的木牛流马,
我只看到了他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只看到了他舌战群儒的风姿,
他的确不是神,否则就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当看到如此精妙绝伦的人才,心里只有满满的爱惜,好像时间多流失那么一点点都对不起他的才华,特别是在三国的后期,真希望诸葛先生能慢点老去。羽扇纶巾笑谈天,奈何苍老就在一瞬间!一辈子鞠躬尽瘁,你只是谢幕了,而不是因为失败了......
NO.2司马懿
说实话,三国之中最揪心的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交战了,
诸葛亮拿一招没底气的空城计唬住了司马懿,
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也让诸葛亮真正的棋逢对手了,
要说这两位,如果不是因为各事其主,应该会是另一番风景,
司马懿可是诸葛亮断气之后都放不下的人,而司马懿在内心也一定佩服诸葛亮,但是,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至于曹操的奸雄和刘备的执着与衷心,也许只适合煮酒论英雄了。虽然这两位大佬混到了国主的位置,我还是无法打心底里接受他俩。
在我眼里,NO.3是孙权
孙权刚出场的时候真的是一代人的骄傲,那个年少的他就有着过人的胆识,面对敌人出奇地冷静,也注定了他成为三国之一的掌权人,可是如此有智谋的他,怎么悄咪咪地就在最后投降于司马家了呢?在晚年的时候,竟然还变成了一个人人唾弃的昏君?
孙权的一生其实并不得意,
哥哥孙策被早早害死,
哥哥的好友周瑜一身才华、英俊锐气,可偏偏和诸葛亮较上了劲儿,说是被气死的,实际上是自己过不了内心那一关,
也许周瑜这个人太追求完美了,他见不得自己不优秀的一面,这和那些考试考不好就自杀、一遇到点小事就跳楼的人们好像也有那么点挂钩。所以,孙权的一生只能靠深谋远虑的陆逊了。
陆逊这个人怎么样呢?
还记得火烧连营那次吗?
陆逊的军事才能也得以展现出来,
他能做到的还不止这些,击破关羽、大败刘备、气死曹休,
我相信,真正的人才一定是“国际化”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即使遇到再厉害的人,也有击败对方的魄力,关羽之前已经被吹上天了,可是他也不是不可摧垮的,
这就说明了,英雄应该和英雄在一起交流,而不要拘泥于一方的称霸,你认为自己优秀,那你就要和与你一样优秀的人比一比,这才叫优秀人的视野和格局,只局限于自己的天地,那不叫真正的优秀。真正优秀的人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很优秀,不是吗?陆逊在我眼里是NO.4。
但是,陆逊这样的人才最后竟然被孙权逼死,
果然,在战士的世界里,除了建功立业就是被主人猜忌,
这么一个大英雄,还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也许江东之人久居水畔,变得比一般人敏感吧,
心思细腻起来也是极恐怖的一件事,无论是孙权还是周瑜还是陆逊......
如果这些该在的人都还在,如果该说的话好好说,该体谅的不执著,也许又是另一个新世界。
也许该是到了认命的时候了,孙权的晚年选择了破罐子破摔,
也许他早已经看出了三国的局势,
于是变得暴躁起来,互相猜忌、宠信小人,俨然是一个昏君的样子了,再也无处去觅得英雄孙仲谋之处了,当年可以让樯橹灰飞烟灭,如今可以让自己醉生梦死。
可说了那么多牛事,这些牛人最后来了一个共同的结局——生不逢时,英雄迟暮,遗憾离世。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原来这些人都白折腾了那么久!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大的漏洞吗?
五虎上将生不逢时,谋士们生不逢时,诸葛亮、陆逊、孙权......都是这样,赵云拼死保护的刘阿斗,谁知他日后竟会乐不思蜀,说变脸就变脸的国主们,一当了皇帝立马成为暴躁怪癖的人,满腔热血无处施展的曹植,用一身才华惹来了一身之祸,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到底有没有选错主人?忠心耿耿的陆逊为何会没有活下去的勇气?这一群人,还不如曹阿瞒混的有声有色,至少曹魏政权还和司马家僵持了许久,而其他人呢?该走的都走了,留下一帮乌合之众又能成得了什么气候?这不,最后的果实被司马家拿走了,谁能想到这一群豪杰逐鹿的结果竟是拱手让出了江山,这倒让司马家坐收渔翁之利了。
英雄们生不逢时也就算了,可别忘了这其中还埋伏着一位阴谋家——司马懿,他可不是什么英雄,虽然我佩服他的才能,但是他那颗昭然若揭的心也是彻底暴露了,司马昭之心又何尝不是司马懿之心,老子给儿子提前就布好局了,可还行。
要说这三国团灭的真正漏洞,其实正是司马懿选择了曹魏一方!
掎角之势这个词在三国里被无数次提到,其实早已提醒了我们,它的意思就是在战争中双方相互配合,夹击敌人,其实这个词已经将故事主旨给总结出来了,什么才是三国英雄?只把坏的人当作敌人,而不是把和你对立的一方当作敌人,这才叫英雄!而在三国之中往往都是英雄打英雄,而曹操更是,他好事坏事都干尽了。好不容易有诸葛亮这位大佬能和司马懿抗衡,可人家偏偏两袖清风,既然大家都你让我让,司马懿这个鬼机灵就看出了端倪,也许我应该写这样一篇文章,司马懿其实是被世人冤枉了那么久。人家只不过是想抓住机会当个皇帝而已,再加上本身的才能,怎么就被世人臭骂了那么多年?
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司马懿并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你们爱咋说咋说,我继续阴我的谋!
你有没有想过?司马懿那么聪明,为何会效忠曹家?其实,这是司马懿最有心机的地方。他可以说是找出了三国的真正漏洞,这个漏洞就是曹家,为什么曹氏一族是bug呢?
1.因为曹家利欲之心最旺
人一旦有了最想要的,就越害怕失去,越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失去一点点就会方寸大乱,三国之中只有曹家是阴谋阳谋一起上的。
2.看准了曹家后继无人
曹家后期事实上就剩下了几个傀儡皇帝,成不了大事,曹氏几代包括曹髦、曹璜等最后都是被迫登上傀儡皇位,然后被架空,彻底失去权力。
3.司马懿健在之时,已经将大祸害铲除
曹家到了后期,能称得上厉害角色的也就是曹爽了,曹爽和司马懿明争暗斗了好多年,不过那是司马懿给他面子而已,关公面前耍大刀,最后被司马懿反将一军,以谋反之罪将曹爽诛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后,又进一步迫害曹氏一族,至此,这位谋略家的称帝野心也暴露无遗。
司马懿从头到尾下了一步大棋:假意衷曹,实则想灭曹自立。
然而,司马懿这个三国之中的最后的大佬也遗憾离世了,虽说这天下终归是司马家的了,可是这皇位没有选择文武全能的司马师,也没有选择盛气凌人的司马昭,反倒被司马炎出人意料的拿在手里了,这把渔翁得利的操作属实牛!
于是在纷纷扰扰千百年之后,一切都变了,历史上多了一个晋国,而曾经辉煌的三国时代终究被团灭了。
对于三国的其他人来说:就是聪明一世,生不逢时,真可谓是历史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