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客户端,太原南站早上开门时间?
天气越来越冷,太原南站5点50分才开门,旅客连个避寒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进站口吹冷风。”最近,有旅客向山西晚报反映,希望太原南站能给旅客开放一个室内候车区避寒。
太原南站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即日起至另行通知日止,太原南站对站台便捷换乘通道、互联网订餐、候车厅开放时间等客运组织模式进行调整,请旅客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不要提前去车站
太原人未来公共自行车扫码也能骑?
现在的人出门早已离不了手机,就算是把什么东西落下都不能落下手机,而且还都喜欢用微信和支付宝来付钱,可以说是非常的便捷。而扫描微信的二维码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可能走一截路就能够遇到好几个扫码的。
而现在的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大家都知道,共享单车都是用手机进行扫码交付押金,然后开锁的,是很方便,所以太原的公共自行车能够顺应潮流主动出击,也是一个很好的举动,而且也免去了大家苦于寻找小小的卡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但是其实说实话,在能够更好的接轨现在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人么的使用情况,可能很多已经很老的爷爷奶奶么不会使用扫码,而所有的使用方式都改成了扫码,这个时候就会遇到麻烦,还有就是手机没电了或者有设么紧急情况。所以还是要在展望未来的同时保留一点以前的东西,不是吗?
女医生自杀到底是谁逼死女医生的?
这是我今年在网上看到的第二个悲剧,那个悲剧发生在超市,也是因为孩子,家长在超市闹,那个收银员就那么的拿起剪刀刺向了自己,死了。
那个事件里,责任化分是超市和小孩的家长。
因为超市没有去站在有视频的真相里去处理问题,而是在小孩家长的大闹中要收银员赔礼道歉,还被扣工资,还被开除。
而这又一个同样的悲剧。是谁的责任呢
我认为:一,医院。二,对方。三,安医生的先生。
我之所以把医院列第一,是因为在温州,我看到的情况是,只要有人敢在医院闹,都是被送进了派出所。那是医院啊,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再者,自己的单位自己的家,领导就是父母。自己的单位自己的领导都不去帮自己的员工,试想,这个员工心理是受了多少点的伤害。
二,对方。(…………………………………………≥﹏≤…………)
三,安医生的丈夫。我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男性对待发生的问题,是很烦很焦虑很不安很生气等等状态。我以前租住的那个蒲州街的一个房子里,一个女的在工地上开电梯出了事故,一条腿没了,那个丈夫知道这个事不是第一时间去安慰他的妻子,而是坐在出租屋里哭,喝酒。男的是开大客的。之后工伤赔偿,女的出院回家,之后的事就是这个男的变的让人无法理解,在外面找女人,带别的女人回家要老婆拿出赔偿款,打老婆。…………………………(后来,听说那男的死了,……)
而以前看到的一些新闻,也是说明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男的就打女的(我是说我看到的新闻)。。。而且中国人的传统,根深蒂固的很多很多存在于男人的脑子里,我就见到过一个老师非要自己的妻子在家生小孩,而这个妻子还是城里人,最后是小孩死了,大人九死一生,婚姻散了。
(我很纠结我写的这个第三点,因为我表达的你可能看不懂,就如同你们看不懂这个医生为什么抛下那么小的女儿,还有她的父母去走那么个结局一样)
愿她安好!
山西卫视公民与法主持人?
男主持人是史壮宁,女主持人是田甜。
山西卫视法制宣传节目《公民与法》是一档集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知法、遵法、守法意识、以身边案例教育公民提升法律观念的普法节目。节目开播多年来,收视率一直非常高,观众反应也非常好。两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田甜、史壮宁以娴熟的法律知识、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主持风格,给千万电视观众呈上了一道道精神大餐,让观众在欣赏电视节目时,增长了法律知识,提升了守法意识。
最近太原不少市民反映公交车难等?
近日,不少太原市民频频给山西晚报打来电话,反映等公交车不易。据了解,在下元、胜利桥东、东客站等加气站外公交车都排起长队。由于近期天气寒冷,供暖用气量大,导致省城的公交车加气比较困难。很多司机连夜加气,保证公交车正常运行,还有的在行驶路上遇到一些紧急状况,公交车保修人员机动协调,尽力保证乘客能够平安回家。
省城下元加气站,公交车排着长队等加气。
3日,市民丁先生要从西客站附近去下元,7路、17路、875路都可以乘坐。平时等不了多久就能坐上车,但当天,他等了半个多小时,这几趟车都比平时少,好不容易等来车,车厢里满满的乘客开不了门。
5日下午6时许,12路公交车司机裴丽芳驾车从下元公交总站出站时,由于气温低,车突然熄了火。她赶紧再次启动车,可就是打不着,急得她满头是汗。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等在车外的乘客乌泱泱地挤在门口,裴丽芳打开前窗对乘客说,“可能因为天气冷,车出了点故障,我马上沟通队里来人修理,请大家耐心等候!”
可前排一位女乘客不依不饶地说,“我在这儿等半个小时了,好不容易来一趟车还是坏的,你们就是这么服务的?”裴丽芳没和她争执,继续耐心劝导,“这几天由于天气冷,很多车加不上气,造成车距较大,实在是抱歉,希望大家可以多一分理解。我车上备有暖宝宝贴,需要的乘客可以领取,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温暖。”
很多乘客听了她的话,都表示理解,那位女乘客也不再较真了。很快,车队的保修人员赶到,进行修理。同时,车队紧急调配了一辆12路车,乘客们终于都顺利上车出发了。
6日上午,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下元公交站,站台有40多名等车的市民。一名50多岁男子说他已经等了20多分钟,还没有等到5路车,“最近公交车特别不好等,以前10分钟一趟车,现在得等半小时。”
下元公交总站东侧就是下元加气站。加气站外,公交车排成三排车队。记者数了数,有20多辆公交车等待加气。一名司机说,他已经等了3个多小时。“刚刚送来一罐气,也不知道能不能轮到我。”加气站的气罐是从外地运来的,送来一罐气加几辆车,其他公交还得等下一罐气。“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有时气足,有时紧缺。加气最困难是本月初那两天,加气站停气了,不少司机加气要等通宵,所有公交车间距拉长到30分钟至1小时。”太原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受天气、气源供应影响,省城众多公交车燃料不足,影响正常发车运营,出现30分—60分钟的超大车距。目前公交部门紧急抽调个别有气车辆顶班,尽全力减少车距过大现象。
公交司机为了在来气时第一时间能加到气,加班加点地排队,加气站周围比较空旷,没有建筑物遮挡,司机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但都舍不得上车开暖风取暖,就怕浪费本来就不多的燃气。
记者来到加气站内,有一辆公交车正在加气,司机开心地跟记者说,她这次只等了两个小时,是最近加气难得比较快的。
一名611路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611路公交正常情况下是6-8分钟一趟车,现在车距拉长至20分钟到半小时一趟。“不敢发车,怕加不上气,上午车都发出去跑没气了,下午没车可跑。”这名司机说,611路车从重机宿舍发车,途经24站到建南汽车站。“现在从重机宿舍发车就上来很多老人家,到迎泽桥西基本拉满了,后面车站的乘客有时都上不来。”
太原公交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这几天加气站供气已经好些了,但是气源还是比较紧张。“现在太原市除了103路电车,绝大多数公交车都加气。不仅下元加气站,还有胜利桥东、东客站、化章街等多个加气站都遇到类似情况。”这名工作人员说,他们现在适当拉长车间距,确保每趟路线都保持通行。公交技术部门全员加班加点,遇到有气源需要保养的车辆,先保证运行,等其他车辆调整好气源之后,再重新保养车辆。在寒冷的冬日,让乘客在车站少等一分钟,提前把乘客安全送到站,是省城公交人最大的愿望。
11时20分许,记者来到太原晨光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下元分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领导不在,不能接受采访。随后,记者联系太原市城管委燃气处,工作人员说,今年入冬以来,省城天然气供应一直比较紧张,但是他们主要负责行业指导,加气站不属于他们管辖范围。
早在2017年12月初,曾有媒体对加气站公交车排起长龙的情况进行报道,当时,太原晨光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个不是我们公司的问题,是上游的气在进入冬季以后主要保障民用气、生活用气方面,比如取暖。所以管道气压力不够,我们拉不回来气。下一步,我们公司将到更远的地方拉高价气,但这样周期会变得很长。”
太原公交公司工作人员说,希望燃气供应尽快恢复正常,建议市民可以提前拨打公交热线了解车距情况,预估等车时间,他们尽量确保公交顺畅出行。山西晚报在此也呼吁乘客们在遇到等车困难时,多一点理解,多一分宽容,大家一起共建和谐的乘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