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猎车手圣安地列斯秘籍招小弟,杨过与张君宝分开后各自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过和张君宝自华山分开后,杨过小龙女抚养郭破虏的儿子郭兴宋长大成人,郭兴宋后来成为抗元义军首领,并找到父亲丢失的屠龙刀,不想他被元朝鹰犬百损道人打死,为给郭兴宋报仇并找回屠龙刀,郭襄从峨眉山赶赴元大都,大战百损道人,结果郭襄身中玄冥神掌,被徒弟风陵师太救回,不久亡故。
张君宝此时已是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他听说百损道人打死了郭襄,立马下山杀了百损道人为郭襄复仇。百损道人死后,屠龙刀下落不明,几十年后再次现身江湖。
杨过和小龙女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以后,夫妻们回到终南山,三年之内没再现身江湖,所以郭襄找了他们三年,却连他们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原来杨过和小龙女在古墓里优哉游哉,举案齐眉,忽忽数年,小龙女生下了一个男婴。
杨过回想自己跟小龙女从相识,到相爱,到十六年苦等后重聚,不觉感慨万千,为孩子取名杨之龙,想着一定要将一身武功全都传授给儿子,免得他将来像自己一样,流落江湖,到处受人欺负。
这一天,杨过出了古墓,到附近镇甸给孩子买尿布,不想却遇见史家兄弟里的老五。
二人交谈之下杨过才知道,郭襄一直在江湖上飘荡,到处寻找自己,又说到襄阳的敌情,蒙哥死后,忽必烈继承汗位,蒙古大军卷土重来,对襄阳的围攻自然是愈加紧迫。
于是杨过把自己的玄铁重剑交给史家老五,托付他送到襄阳郭靖黄蓉夫妇那里,请郭伯伯郭伯母转交给郭二姑娘郭襄。
后来,郭靖和黄蓉眼看着襄阳即将城破,夫妻两个决心死战殉城,殉城之前,郭靖和黄蓉请匠人把玄铁重剑重新熔铸成一把宝刀和一柄宝剑,将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的武功精义,以及岳飞的武穆遗书分别藏在刀剑之中,这就是后世有名的屠龙刀和倚天剑,屠龙刀给了郭破虏,倚天剑给了郭襄。
等到杨之龙6岁那年,满身是血的郭芙抱着一个婴儿突然找到古墓来,杨过和小龙女看到郭芙之后,心下大惊。
郭靖问道:“芙妹,你受了伤了么?这婴儿是你和耶律兄的孩子么?郭伯伯和郭伯母可好?”
郭芙哭着说道:“杨大哥,襄阳已经被蒙古打破,爹爹和妈妈都殉城而亡了”。
郭芙说着就哭得更厉害了,以至于她怀里的婴儿也哇哇地哭了起来,小龙女赶紧接过孩子,拿出食物给孩子,不停地哄逗。
此时杨过也已经泪流满面,想起当初郭伯伯对自己的疼爱,郭伯母对自己的教诲,心中悲痛万分。
郭芙哭了一会,接着说道:“齐哥和我还有小弟、弟媳以及这个孩子,带着丐帮的人一起往城外冲,结果我与齐哥被蒙古的骑兵冲散,小弟为了保护弟媳和孩子,被几个番僧打成重伤,没多大一会就亡故了,他的宝刀也被抢去,丐帮几个人拼死把小弟的尸首抢了回来,弟媳伸手到怀里去掏东西,说要给小弟擦拭伤口,让我帮忙抱着孩子,没想到我一个不注意,弟媳也随着小弟去了。”
郭芙说着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正是当年丘处机送给郭靖父亲郭啸天的那把。
杨过插口问道:“这么说,这是破虏小弟的孩子?”
郭芙没有回答他,继续说道:“后来我抱着孩子,得到几个丐帮弟子的帮助,藏在一个破庙里,才躲了过去,一直捱到天黑以后,我跟那几个丐帮弟子趁夜杀了出来,那几个丐帮弟子为了护着我和孩子,也被蒙古骑兵杀死。出城以后,就遇到了小红马,我本来想去南边到桃花岛找外公,城南边已经被蒙古大军团团围住,我只好调转马头,骑着它没命地往北跑,跑了一天,孩子饿了,哇哇地哭,我不敢到大市镇停留,决心带着孩子来找你和杨大嫂。”
杨过聪明绝顶,听到这里,已经猜到了大体的经过,他伸手握着郭芙的手,不停安慰郭芙,小龙女给孩子喂了食物,等孩子睡了,便带着郭芙去换干净衣服。
原来第三次华山论剑以后,郭靖和黄蓉夫妇携带子女从华山回到襄阳,正好陆冠英程瑶迦夫妇带着女儿前来拜访。
陆冠英的女儿陆影落,比郭破虏大三岁,这一年已经十九岁了,郭靖黄蓉看她长得亭亭玉立,行止又落落大方,便向陆冠英夫妇提亲。
其实陆冠英夫妇早有此意,他们这次带着女儿前来,就是想跟郭靖夫妇谈论此事。
但黄蓉觉得郭破虏年龄还小,得过个几年才可成亲,于是黄蓉拿出那把匕首,送给陆影落,算作定聘之物。
等到郭破虏十八岁已经成年,陆冠英夫妇不断派人来催,郭靖黄蓉夫妇终于同意让郭破虏迎娶了陆影落,三年之后,二人诞下一个麟儿,就是郭芙怀里抱的孩子。
郭靖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能兴盛大宋,便给孩子取名郭兴宋。
谁想郭兴宋出生刚刚一年,襄阳就被蒙古大军打破,郭破虏陆影落夫妇双双惨死襄阳城内,郭兴宋成了一个孤儿,多亏了大姑郭芙拼命保护,带着他来到了终南山活死人墓。
郭芙在古墓里住了三天,心中十分挂念耶律齐的下落,实在呆不住了,便将郭兴宋托付给杨过夫妇,骑上小红马,离开活死人墓,向东南奔去。
从此,杨过和小龙女就成了郭兴宋的养父养母,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杨之龙也多了一个小弟弟。
可惜的是,由于小龙女在绝情谷的水潭中呆了十六年,身体大受寒气损伤,杨子龙也遗传了母亲的寒气,从小就体弱多病,虽然杨过千方百计给他寻找各种灵丹妙药,却仍然无法根除,因此之故,杨之龙在习武上反而不如郭兴宋。
郭兴宋遗传了郭靖和郭破虏膀大腰圆的身材,性格上却更像母亲陆影落,不说聪明绝顶,也是非常聪慧了,杨之龙比郭兴宋年长五岁,武功却远远不如郭兴宋。
杨过念在郭兴宋是郭家的独苗,大侠郭靖的衣钵传人,便将自己的武功倾囊相授,只不过郭兴宋年龄太小,内功积累还不够,很多高深武功还学不来。
等到郭兴宋十八岁那年,他也只学了全真派内功、九阴真经上的基础武功,以及古墓派的剑法、独孤求败的基础剑法、打狗棒法等等,至于弹指神通、蛤蟆功、黯然销魂掌,郭兴宋内功不够,还领会不了。
饶是如此,郭兴宋年纪轻轻,也已经是江湖上年轻一辈的一流好手。
郭兴宋过十八岁生日那天,杨过和小龙女终于把他的身世和盘托出,郭兴宋听完以后,泪流满面,立刻为祖父郭靖和父亲郭破虏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可是,这时候南宋已经亡了十来年,天下成了元朝的了。
郭兴宋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不辜负祖父对自己的期望。即便没机会驱逐鞑子,兴盛大宋,也要做一个江湖大侠,行侠仗义。
郭兴宋过完生日第二天,就找到义父杨过和义母小龙女,说自己还有其他亲人在世,不知下落,要去找大姑郭芙和二姑郭襄。
杨过不好阻止,只是临行向他说了了不少江湖上的事儿,以及在江湖上闯荡要注意什么,杨过最后又嘱咐郭兴宋一定要勤加练功,如若一年半载还找不到郭氏姐妹,就再回来。
此时已经是蒙古人的天下,郭破虏下得终南山来,决定先去丐帮总舵找大姑郭芙和姑父耶律齐。
等他来到卢龙以后才知道,耶律齐由于带领丐帮反抗元朝,已经被元朝皇帝逮捕到大都,郭芙正准备带领丐帮群雄设法营救。
郭芙见到自己的侄儿已经长大成人,自然喜不自胜,拿眼看去,活脱脱是当年的小弟郭破虏,想起郭破虏夫妇死在襄阳,郭芙不免又泪如雨下,郭兴宋也从大姑这里听到不少关于父祖的英雄事迹,便向姑姑自告奋勇去营救姑父耶律齐。
没想到郭芙却坚决不同意,郭芙说道:“咱们郭家就你一根独苗,如果让你去冒险,我的爹爹妈妈,你的爷爷奶奶,九泉之下也不肯原宥我的。我最近听说你二姑已经回到桃花岛,找回了你爸爸的那把宝刀,你快去桃花岛找你二姑,让她把宝刀送来,咱们再商量对策。”
郭兴宋听说以后,无奈只能赶赴桃花岛而去。
原来郭襄自从在华山与杨过小龙女夫妇分别以后,一直郁郁寡欢,她禀告了父母,说到江湖上游玩,实际上是寻找杨过和小龙女的下落,在江湖上闯荡了三年,不知不觉来到少林寺。
在少林寺,郭襄遇到昆仑三圣何足道与少林比武,又跟着觉远禅师和张君宝逃走,觉远禅师临死时口诵九阳真经,张君宝记了六七成,郭襄也记了三四成,后来郭襄靠着这三四成的九阳真经,竟然内功大进,武功自然也上了好几个台阶,她只二十来岁年纪,功力之深已经直追乃母女侠黄蓉。
后来,郭襄只在弟弟郭破虏成亲的时候,暂时回了襄阳,其他时候要么就在桃花岛陪伴外公黄老邪黄药师,跟黄药师讨教武功,要么就在江湖上闲逛。
正是在此期间,郭靖黄蓉将屠龙刀给了郭破虏,将倚天剑给了郭襄,并告诉了他们屠龙刀和倚天剑里的秘密。
郭靖黄蓉夫妇看女儿大了,本来要将他许配给朱子柳的小儿子,谁知郭二姑娘对杨过情根深种,别个男人她再也看不上眼,每次郭靖黄蓉书信发到桃花岛,俱是杳无回音。
黄蓉深知其中根由,女大不由娘,既然勉强不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后来郭襄听说神雕大侠重现江湖,在四川峨眉山出没,听到消息的郭襄快马加鞭赶赴四川,等到了四川,杨过已经不见踪影。原来杨过为了医治儿子杨之龙的病,曾经到四川寻找灵药,此时杨过早已回到终南山。
当郭襄正在四川峨眉山时,北方传来襄阳城破的消息,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双双殉城,郭襄听到消息,立马手提倚天剑赶赴襄阳。
此时襄阳已经被蒙古占领,郭襄悄悄潜入城中才知道,父母和弟弟郭破虏夫妇的遗体已经被丐帮埋葬,大姐和姐夫不知去向,就连自己的侄儿郭兴宋也没人知道在哪。
只听丐帮的一个七袋长老说,他曾看到有一个蒙古的武士,手里拿着郭少爷的那口宝刀,便想抢夺回来,不料对方武功极强,自己胸口被印了一掌,侥幸逃得性命回来,说完不住价地咳嗽,几乎断气。
郭襄听了以后,心中留意,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那口宝刀寻回,那毕竟是他的玄铁重剑打造的。
郭襄祭奠过父母和弟弟弟媳的墓之后,就开始寻找屠龙宝刀的下落。
然而郭襄找遍了整个襄阳城,搜寻了半个多月,也没见到一个拿着宝刀的蒙古武士。
一天夜里,郭襄偷偷摸进了驻扎在城南的蒙古大营,借着月色,郭襄飞到竖着一杆大纛的最大的一个蒙古包后,她避开巡逻的士兵,用倚天剑将蒙古包挑开一条缝隙,看到包里一群人围在一条长桌前吃肉喝酒。
坐在主位的是蒙古主将阿术,陪坐在副位的是水军将领刘整,剩下的就是一些官员和江湖人士,其中正有一个蒙古武士打扮的人坐在横头上,而那口屠龙宝刀就在他所坐的长凳上依着。
这些人正谈论着前些天他们攻破襄阳时的场景,其中一个人的声音,郭襄听来很是熟悉,她定睛一看,那不就是襄阳守将吕文焕吗?
郭襄从小在襄阳城长大,没事儿带着弟弟郭破虏到吕文焕的帅府玩耍,吕文焕甚至还抱过小时候的郭襄。
只听刘整说道:“吕大人,要不是郭靖、黄蓉夫妇从中作梗,胁迫于你,你早就该到我们这边来啦。”吕文焕一想到郭靖黄蓉惨死襄阳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想到他们数十年来帮助自己守卫襄阳,可谓侠肝义胆、忧国忧民之典范,不忍诋毁,只能嗫喏地说道:“是,是。”
正在他们谈得兴高采烈之时,众人感觉一阵风吹过,蒙古包里的火把竟全部熄灭,猛然一黑,只听得那个蒙古武士喝道:“哪里来的贼子,竟敢偷我宝刀?”隐隐约约见一条白影闪出蒙古包,众人听得蒙古武士似乎也追了出去,跟一人打斗在一起。
众人便摸黑走出蒙古包,看到跟那个蒙古武士打斗的,原来是一个穿白衣的女子,似是头上还戴着孝。
蒙古巡逻兵听到这边有呼喊打斗之声,拿着火把赶紧围了过来,众人才看清原来是个穿孝服的青年女子,吕文焕抹了抹眼睛,突然大声说道:“她是郭靖的二女儿郭襄”。
只听得阿术大声嚷道:“玄冥子,杀了这个逆贼,不能让她走脱了。”
原来这个蒙古武士并不是真的蒙古人,而是在终南山隐居的一个道人,此时五十多岁年纪,三十多年前,他本来想投入全真教,结果丘处机看他品行不端,力劝师兄马钰不要收留,这个道人心中不忿,就在终南山建了一家道观,独自修行。
数年之后,有一天他在终南山游玩,不想摸到了活死人墓附近,由于找不到入口,就准备离开,谁知在古墓的后面,被一颗大石头绊倒,他心中气愤,拿起另一个石头就砸,没想到被那颗石头撞碎。
他便拿手扒开,却是一大块莹莹剔透的洁白玉石,以手触摸之下,只感觉一阵凉意直透心底,他知道这块石头有异,便回去拿了铁铲,将这块石头挖出,足有一口大锅那么大。
原来这块寒玉石,是当年全真祖师王重阳在极北苦寒之地数百丈坚冰之下挖出,赠送给林朝英的寒玉的一部分,林朝英将寒玉制成寒玉床,剩下一大块边角料,丢弃在了古墓之后,不想被此人无意中寻得。
他把寒玉搬回道观后,平时就坐在寒玉上打坐清修,没承想,竟然练成了一种独特的寒气内功,连哈出的气都阴气森森,因此之故,他将此功命名为玄冥神功,后来又以寒玉练习掌力,竟然一掌拍出巨寒无比的掌气,他便将自己的掌法命名为玄冥神掌。
自他修炼玄冥神掌以后,不觉二十年大功告成,便自号玄冥子,欲上全真教大闹一场,挑了全真教,出一口当年的恶气不说,还能一举成名,没想到全真教被蒙古大军围攻,此时已然四散各地。
玄冥子铩羽而归,为了名利,就投靠了蒙古,成为主攻襄樊的蒙古主帅阿术手下的武士。
玄冥子听得主子阿术呼叫,正想大显身手,以令众人折服,他呼呼连环拍出十多掌,本拟靠着自己的玄冥神掌,将郭襄毙于掌下。
没想到郭襄不但接了他拍来的每一掌,而且每对一掌,玄冥子只感觉郭襄掌力之中,蕴含着奔腾的灼热之气,令自己难受至极,他哪里知道,郭襄修习的九阳神功,正是他玄冥神掌的克星。
郭襄跟玄冥子对了十多掌之后,也心下大惊,觉得对方掌力寒气逼人,不觉打了几个冷颤。
此时围过来的蒙古大军已经里三层外三层,郭襄看着再不冲出去,恐怕就难以脱身了,于是她趁玄冥子一个不注意,突然拔出倚天剑,直插对方手心,玄冥子一看对方拿出剑来,不知宝剑的厉害,浑没放在心上,郭襄待玄冥子侧身之时,手腕一抖,用了越女剑里的一招西子抛纱,竟将玄冥子一条右臂整个削了下来。
正在玄冥子哀嚎之时,郭襄转身就往外冲,虽然蒙古士兵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可他们又哪里挡得住倚天剑的锋利,郭襄没一会功夫就冲出了蒙古大营,向南奔去,郭襄知道蒙古人定会在襄阳城大肆搜捕,所以没有回襄阳。
郭襄拿着屠龙宝刀,不到一个月,来到桃花岛,从此常年居住于此,直到三年孝满,才重新出了桃花岛,再去探寻杨过下落,不觉十六七年过去,直到程英派人带来消息,说黄药师逝世,郭襄才又带着屠龙刀倚天剑回到桃花岛。
此时郭兴宋正好找上了桃花岛,郭襄见到自己这个小侄子,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和父母,不禁潸然泪下,她又听说郭兴宋是杨过小龙女抚养长大,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躲在终南山活死人墓里,还生了一个儿子杨之龙。
正在郭兴宋讲述他在元大都和南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之时,郭襄心中反复想的却是杨之龙三个字。
郭襄心里想,杨之龙,龙之杨,龙是杨的,杨自然也是龙的,大哥哥和龙家嫂子夫妻恩爱,自己却只能孤身一人,飘蓬江湖,不觉心中又是闷闷不乐。
等到郭兴宋说到耶律齐深陷大都,郭芙请郭襄想办法一起营救时,郭襄才回过神来,于是郭襄和程英决定,带着屠龙刀和倚天剑,一起去大都营救耶律齐。
郭襄郭兴宋在大都跟郭芙汇合,自然顺利救出了耶律齐,可惜的是,为了逼迫耶律齐带领丐帮投降,元朝朝廷已将耶律齐挑断双腿脚筋,打断双腿,丐帮帮主耶律齐已不复往日的英雄气概。
耶律齐看郭兴宋一身是胆,英雄豪迈,有意培养郭兴宋,将降龙十八掌传给了他,并着意向他讲解打狗棒法的要义,这是准备让郭兴宋做丐帮帮主的接班人,只是郭兴宋年纪太小,还需要历练。
从此郭兴宋跟着丐帮帮主耶律齐抗元,江湖上都知道郭兴宋是大侠郭靖和女侠黄蓉之孙,对他也是多有提携和追捧,不到十年时间,郭兴宋不但在丐帮威望越来越高,而且成了抗元义军首领,江湖上人人都知道,郭兴宋就是将来的丐帮帮主。
郭襄救了耶律齐以后,将屠龙刀留给了郭兴宋,祭拜了父母兄弟,拜别了姐姐姐夫,却没有回桃花岛,而是向终南山而去。
可到了终南山,她却终究没有勇气去活死人墓见一见杨过,便一路南下,在南天各地游荡,不觉勘破红尘,四十岁出家为尼,创立了峨眉派,收了一个徒弟,法号风陵师太。
直到她五十岁这年,江湖上突然传闻,丐帮新任帮主郭兴宋被一个百损道人打死,他的一口宝刀和打狗棒也落入百损道人手里。
郭襄听说以后,已经十年不下山的她,终于重出江湖,来到卢龙,找到姐姐郭芙和姐夫耶律齐,问明事情详情。
原来郭兴宋刚刚接任丐帮帮主,带领丐帮群雄去刺杀元朝皇帝,没想到遇到一个道人,自称是终南山全真派的,也加入刺杀的行列。
结果,这个道人在大都的一家小酒馆里吃饭时,向郭兴宋的酒中下了十香软筋散,郭兴宋从小在寒玉床上睡大的,十香软筋散一进肚腹,立觉有异,便询问道人,此时道人才露出真面目。
原来他是当年玄冥子的徒弟。
玄冥子被郭襄斩断一条臂膀,武功折损大半,不再受到元朝重用,得到一大堆金银财宝以后,又回到终南山,收了一个徒弟,道号百损,玄冥子将玄冥神掌传授百损。
百损以十年之功,学成玄冥神掌,靠着当年玄冥子的门路,进入了元朝朝廷,成为朝廷的鹰犬,元朝朝廷早已侦知丐帮要来刺杀皇帝,所以百损道人毛遂自荐,混入刺杀队伍。
郭兴宋待百损道人自报家门之后,愤怒已极,不觉使出十成功力,拍出降龙十八掌里的一招亢龙有悔,要将百损道人数招毙于掌下,谁成想,郭兴宋一掌拍出却怎么也拍不出第二掌来,这十香软筋散毒性散发极快,一会儿工夫,郭兴宋已经发挥不出掌力。
百损道人趁此机会,双手齐出,一掌拍向郭兴宋胸膛,只见郭兴宋如飘落的风筝,飞出了酒楼。
其实,如果郭兴宋不受伤,以他降龙十八掌的功力,百损道人绝不是郭兴宋对手,更别提一招打伤郭兴宋了。
其他丐帮诸人一看帮主武功天下数一数二,却也不是百损道人对手,上前攻击,枉自送了性命,便抬着郭兴宋尽快离开了,他们甚至都没注意到郭兴宋的屠龙刀和打狗棒不在身边。
丐帮诸人将郭兴宋送回卢龙丐帮总舵,不到一个月功夫,郭兴宋就寒气发作而亡,若不是郭兴宋从小在寒玉床睡觉长大,或许他一个月都撑不了。
耶律齐双腿已经残废,郭芙武功也不高,正在急得团团转,召集丐帮和各路江湖朋友,为郭兴宋报仇,夺回打狗棒和屠龙刀。
郭襄听完以后,便带着徒儿风陵师太急向元大都而去。
到了大都,郭襄探听了几日,找到了朝廷赐给百损道人的道观,不由分说,就跟百损道人打作一团。
这一交手,郭襄才发现,百损道人虽然不到四十岁,玄冥神掌的功力比当年玄冥子深厚的多,心中不觉后悔没带了倚天剑来,二人打到一千多招之时,郭襄体力不支,不提防,肩膀中了百损一掌,一时之间,寒气疼痛难忍。
郭襄赶紧拉着徒儿风陵师太疾走,百损道人自出江湖,从未见过如此高强的高手,也不敢去追,任由二人走了。
郭襄带着徒儿找到一家客店疗伤,暂时控制住了寒毒,只不过这寒毒每日都在向她的心肺侵入,郭襄自知时日不多,便赶紧带着风陵师太赶回峨眉山。
之后郭襄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告诉了风陵师太,令她传给峨眉后代掌门,然后,不到两个月,郭襄就仙逝了。
没过多久,已经成为武当派开山祖师的张君宝,听到郭襄死于百损道人掌下,心中悲痛万分,他拿出自己那把好几年没用过的真武剑,来到大都,找百损道人复仇。
百损道人虽然打败了郭襄,也只是占了体力更强的便宜,他又岂是张三丰的对手。
当年张君宝跟郭襄分别之后,记下了师父觉远大师传下来的五六成九阳神功,又遍览道家道藏,将两家武功融为一体,练成了极为深厚的内功,之后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专杀鞑子,一把真武剑,沾染了江湖上不少大奸大恶之辈的黑血,此后创立武当派,与少林派争辉江湖。
百损道人早就听说过张三丰的大名,不敢轻敌,他以玄冥神掌跟张三丰对了三掌之后,立刻知道不是对手,想要逃跑。
张三丰恨他打死郭襄,岂容他逃走,呼呼呼拍出数掌,打得百损道人口吐鲜血,百损道人将丐帮的打狗棒向张三丰扔去,张三丰伸手去接,百损道人趁机逃走。
过得三天之后,百损道人重伤身亡。
张三丰也将打狗棒交还给了丐帮,只是那把屠龙刀不知去向。
原来百损道人早就将屠龙刀献给了皇帝。
后来元朝皇帝一看江湖上这么多人不服朝廷,便想了一个计策,传出一句话来,说“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并故意将屠龙宝刀流落到江湖,目的是引得江湖上的人为了争夺屠龙刀,自相残杀。
至于玄冥子,他知道百损道人死后,又收了两个小孩子为徒,传授玄冥神掌,二人一个叫鹿杖客,一个叫鹤笔翁,后来江湖上称他们为玄冥二老。
你人生中玩的第一个游戏?
小时候的第一款游戏是——小霸王,步步高学习机的插卡游戏机玩的游戏
当年玩这个游戏,不知道揉坏了多少个游戏手柄,失灵就拆开用酒精擦一擦,然后继续玩。至今还记得超级玛丽,魂斗罗,坦克大战,双截龙,忍者神龟,影子传说,1942,热血系列,冒险岛,松鼠,三目童子,雪人兄弟,绿色兵团,赤色要塞这些最经典的游戏。
热血传奇这是我玩的第一款电脑游戏,说实话最开始我并不会玩电脑,当年我哥带着我去网吧砍传奇,之后让我上手帮他练号,而我也逐渐被传奇这款游戏吸引,简单的玩法,激烈的PK,打到好装备的激动,让我彻底诚服在这款游戏上面。但是,自从传奇免费并且出了天关,魔王岭后,我也和其他传奇老玩家一样,转战各类私服。
飞扬神途是我目前玩到现在最良心的一款传奇类的游戏,保持1.76版本的原味玩法,连商城都没有的干净界面。一年最多一到两个区,装备保值,爆率也很好,散人生存空间大,在传奇界早早就有了很好的口碑和人气,传奇的老玩家比较多,非常耐玩的一款传奇类游戏。并且安卓,ios,电脑三端互通,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
大家如何看待北魏孝武帝元修投靠宇文泰?
元修投奔宇文泰时,就有人断言,他这是“避汤入火”,从“清蒸”到“烧烤”,逃不掉被“端上餐桌”的下场。果不其然,元修七月份从洛阳西迁长安,十二月份就被宇文泰一杯毒酒,送上西天。
堂堂的皇帝,怎么就这么惨?哪儿都容不下他呢?
孝武帝元修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本是一个藩王,被权臣高欢推上了皇位,还娶了高欢的女儿做皇后。
不过,这位老岳丈一点不可爱,元修屁股在龙椅上,手却够不到兵符,被高欢玩成了傀儡。元修想想前两任傀儡皇帝,闵帝元恭和明帝元子攸的下场,不禁后脑勺嗖嗖冒凉风。
为了自救,他想起了另一位盘踞在关西的大佬贺拔岳,只有他能抗衡高欢。巧得很,贺拔岳也正有心干掉高欢,他派宇文泰为使者,进京密会元修。
真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元修激动得浑身颤抖,随即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
高欢这条老狐狸,嗅觉非常灵敏,他立刻做出了应对,下手稳准狠。他悄悄策反了贺拔岳的部下侯莫陈悦,暗杀了贺拔岳。
贺拔岳死后,宇文泰接管了他的政治遗产,并上书元修,发誓效忠王室,还煞有其事地举行了杀马盟誓的仪式。元修感动之下,官方承认了宇文泰接管贺拔岳的合法性。
第二年,元修以南征为借口,正式举兵征讨高欢。高欢虽然长期居住晋阳,但是朝中党羽众多,元修的小动作根本瞒不住他。大军刚刚走到邙山,元修就被高欢轻轻一巴掌,打得稀里哗啦。
这下挡在翁婿俩之间的遮羞布被扯掉了,遮羞布虽不好看,但至少也是防护层,没了它,元修暴露在岳丈的屠刀下,怎么办?
朝中的大臣们主张:高欢篡逆之心昭然若揭,洛阳这地方又不具备防守优势,咱去关中投宇文泰吧。
能和高欢掰手腕的,也仅有宇文泰,元修思来想去,决定举朝西迁。宇文泰早就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元修的到来热烈欢迎。
元修抵达长安后,加授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为了不再当女婿,元修将自己的妹子嫁给了宇文泰,升级为大哥。宇文泰笑了,哥,兵权还是我替你掌着,您垂拱而治就行。
元修木雕了,咋都这样呢?不是说好拥护王室的呢?宇文泰一拍剑鞘:没办法,兄弟们都听我的,如果您觉得龙椅不舒服,给您换个地方?
为了警告元修,宇文泰先拿一个人开刀——平原公主元明月。元明月就是后来元修的继任者,西魏第一任皇帝元宝炬的妹妹,她还有一个身份——元修的情妇。是的,你没看错,元修与自己的堂妹,保持着不伦之恋。
搞不清楚元修贵为皇帝,为何那么重口味,除了元明月,还有两位堂妹被他收纳旗下,一个叫安德公主,一个叫元蒺藜。元修离开洛阳时,没带走安德公主和元蒺藜,元蒺藜一气之下自杀。安德公主则惨透了,她以及她的侄女冯翊公主元仲华(高湛之妻,高洋之嫂),惨遭高洋和一群胡人轮J!
元明月的死,没让元修清醒,反而激化了他与宇文泰的矛盾。在一个寒冷的午夜,元修被一杯毒酒送上了西天。
元修死后,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帝,洛阳那边,高欢已经拥立元善见为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可以说,孝武帝元修的西迁,是北魏政权分裂的直接原因。对元修个人来说,毫无疑问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元修的西迁举动呢?
首先,元修西迁暴露了他个人能力的严重不足。
作为政治家,元修应该有能力认清一个问题:宇文泰和高欢,包括之前的尔朱荣、贺拔岳,其实都是“一丘之貉”,都是军阀势力,不可能做到对皇权的忠诚。因此,选边站的策略,本身就是战略失误,时人说他“避汤入火”,可谓入木三分。
元修虽是傀儡,但他毕竟是皇帝,无论宇文泰还是高欢,都需要他来为他们背书。元修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条件,想办法让军阀们互殴,他自己当裁判。比如讨伐高欢,这种事就应该让宇文泰干,自己装糊涂,他却放着大哥不当当小弟,选择赤膊上阵。
就算要亲自上阵,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吧?朝中就那么一点护卫,将领们还跟各路军阀抛媚眼。这种情况下元修敢出兵,只能说他有自杀的勇气。刚到长安,就与宇文泰争权,也暴露了元修的无知。
私德嘛,就不用说了。总之一句话,元修个人素质不高,根本没有与高欢、宇文泰扳手腕的资格。
其次,北魏分裂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人力左右。
假如元修能力足够强,会不会改变历史呢?我个人认为,也许元修可以避免个人的悲剧下场,但是改变不了北魏灭亡的结局。因为那是一个门阀君临天下的时代,皇权是他们的玩物!
元修之前的元子攸、元恭,之后的元宝炬,以及北周的宇文毓、宇文觉都是傀儡。总之那就是一个皇权被门阀士族架空的时代,以八柱国十二将军为代表的门阀集团,把弑杀君王、改朝换代的游戏,玩得跟换衣服一样轻松。
门阀士族集团集军权和政权于一身,他们以家族为单位,构建了一张庞大的网络,皇帝就像被网住的猎物,随时可以变成他们餐盘中美食。
其实跟北朝对应,南朝也是门阀的天下,比如王氏、谢氏、庾氏、桓氏等。这种格局的形成,不是偶然因素,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士族阶级从西汉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西汉末年开始向豪门化迈进,直到东汉形成豪门士族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模式。魏晋之后,豪门士族集团继续升级,战乱给了他们掌握军权的机会,从而“进化”到士族集团的巅峰——门阀集团。
这个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所以,元修即便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根钉,能实现自保,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辉煌”,北魏被分裂,被取代就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们也没必要太苛责或嘲笑元修。
在历史滚滚洪流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人!
学厨师好不好就业?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一句电视精典广告语:学烹饪,来广州新东方!
二十五年前,我还是学生和思考未来职业时,新东方"勾"走了我不少高中同学,他们自己当老板或在大酒店担任主厨了……而广州新东方也已变成了"中国东方教育"的港股上市公司了。
在中国,烹饪永远不会被淘汰,而且随着制造业越趋成熟,服务行业各显通,几乎都是"厨师多,找工作的多,招人的更多"的局面。就您提问的关键"就业问题",我的个人看法:
1.餐饮业就业形势很好,但创新不足
餐饮业的类型多。比如:有南北菜系、地方菜系、红白菜系……;也可以分中餐、西餐……;也可以大锅菜、家常菜、快餐……等。这些行业的大厨几乎都是一份工作,而且不断在雇主之间流动。这不利于厨师们对专业的追求和能力提升,为了一份工作,亳无创新可言!相反,创新来自于管理者更多。
综上所述,结论:不必担心就业(餐饮业永远不会失业),工作随便找,但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没有办法提升成"职业"。这是中国餐饮业的现状。
……………………………………………
2.餐饮业的未来和发展前景好,也有挑战
我去过26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无论是大国或小国、穷国或富国,人们对美食的追求都是一样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菲律宾,这个国家人种复杂,而餐饮业更是百花齐放的"食博园"!更奇葩的是,菲律宾人的收入50%用于食物消费,并且因为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西餐)、中国文化影响(日、韩和中国筷子餐)、本地餐(手抓餐)……
当然,在欧洲和台湾,他们可以把简单的食物做成精品……路边的小摊,推上桌子后也是美食。
最不敢讨论美食的非洲,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好转和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家庭集中时间去餐厅吃顿饭……中国商人在的地方,中餐馆一定要有。
再回到中国,随着经贸往来和外国人的流入,西餐、韩餐、日餐、印度餐、泰国餐……都流进来了!
综上所述结论:餐饮业的前途无量,但外来文化和美食对中餐文化的冲击不小。
总之,我个人认为"就业"不是问题,而能否在行业有作为,不容易!
而退一万步,倘若能学好技术先上岗生存下来,将来有更好的行业发展时,可以把现在的烹饪技术,在家或朋友面前露两手,也是很让别人"亮吓"的手艺了!
祝您好运,加油哦!
花果山水帘洞是谁留下来给猴王的?
在我们印象里,孙悟空的老家是花果山,住在水帘洞,水帘洞是孙悟空的。重读原著,我竟然发现水帘洞并不是孙悟空第一个发现并入住的,他是后来者,因某种机缘占了水帘洞,而且产权是永久性的。
是谁那么好,把自己的洞府让给了孙悟空?原因又是什么?我们今天就来试着解开这个秘密。
孙悟空出世后,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一天,一群猴子在山涧中洗澡的时候,看见涧水奔流,就起了玩心,要去寻源流。这群猴子很快就到了源流处,回头一看,这瀑布竟远远通往山脚下,和大海连着。于是又说,谁能钻进去寻个源头,不伤身体,我等拜他为王。喊了好几次,孙悟空忽然跳出来说,我进去,我进去。
这群猴子很有意思,明明已经到了源流之处,目的达到了,他们还要钻进瀑布。这说明什么?说明猴子们是知道瀑布后面别有洞天的,自己又没进去过,害怕,才说出,进去不伤身,拜王的话。
这里又出现两个问题,第一、猴群是怎么知道瀑布后面有洞的?第二、怎么知道猴群没进去过?
我们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猴群之前是没进去过水帘洞的,来看孙悟空第一次从水帘洞出来后猴群的问题:“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怎见得是个家当”,以及进洞后猴群的表现:“一个个强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般得力倦神疲方止”这些表现足以说明猴群之前确实没进去过水帘洞。
那么猴群是怎么知道有水帘洞的呢?这不明摆着是有人告诉他们的吗。是谁呢?水帘洞的真正主人。那这群猴子究竟在干嘛?他们是在特意为自己寻找一位大王,猴群喊话,谁能进去,不伤身,便拜为王。这话连着喊了好多次,明明就是在喊给这个特定的“人”听,你出现我便不喊了,你不出现,我就接着喊。看孙悟空是怎么出现的,是从“丛杂”跳出的,并“应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说明这群猴子在说这件事的时候,孙悟空并没有和他们在一起,猴子玩心强,跑一边耍去了,直到猴群喊了好几次,才听见,才现身。
孙悟空刚一答应,作者就写了诗: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道。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宫。都没进去呢?怎么知道要显名,怎么说有缘入仙宫。这不明摆着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吗?只是时间到了,大伙过来帮着演下戏罢了。
猴群就是一群群众演员,引导孙悟空找到水帘洞,顺利当上美猴王。猴群是知道有水帘洞的,但却是没进去过。看孙悟空第一个进洞后发现了什么: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浑然像个人家。明明就是洞主刚吃完饭的迹象,连猴子都能看出来,这里有人。但是人哪去了?吃完饭出去遛弯了?那怎么后来不回来了,怕这群猴子啊?怎么可能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原洞主,正在吃饭,忽然听到洞外吵闹,于是仔细一听,原来是孙悟空来了,按照原来的约定,该走了。
那这个约定是怎样的呢?显然这个约定是和猴群之间的:等待时机成熟,让猴群带孙悟空来寻水帘洞,这天生石候将来前途无量,可保猴群日后无虞,先叫猴群带悟空找到水帘洞这个藏身之处,并拜孙悟空为王。而自己主要充当建设洞府和前期守候洞府的角色,一旦猴群发出信号,自己就可以离开了。信号就是猴群在洞外的吵闹和说话声。这个协议猴群显然是会接受的,既有了家,日后还能得到保护。同时,洞主的任务也完成了。
想的如此周到的洞主是谁呢?和孙悟空什么关系?具体是谁还真的不得而知,但我们联系前文,可以推测一二,因为孙悟空刚出世就得到了玉帝的庇护:“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我们大致可以推测,这个洞主很可能是玉帝的亲信,是玉帝派下来办这件事情的,这洞主肯定也是天庭大神级别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