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什么蔬菜蚂蚁庄园,芒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有哪些?
芒果被称为热带果王。是南方夏天常见的水果。现在因为运输业发达,一年到头都能看到。芒果在种植上也需要掌握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收获高产优质的芒果,现就将芒果的种植方法为大家进行汇总,芒果的种植技术与管理如下:
芒果的种植方法:开垦
规划与开垦
选择气候条件适宜,土层深厚、肥沃、土质不易板结,不积水,靠近水源之处建果园。较大的果园应根据地形地势划分小区,规划防护林,排灌系统,道路及其他设施。园地两犁两耙,树头,茅草,大芒等要清除干净。坡地按等高开环山行或梯田。
植地准备
1、种植密度,因气候、土壤肥力及品种不同而异。当前各地种植密度有5米×4米(33株/亩)、5米×3米(44株/亩)或4米×3米(55株/亩)。为了增加早期收益,开始定植4×3米,收获3-5年后可在加密行隔株疏伐成6米×4米。
2、植穴准备:定植前2-3个月挖穴,宽80厘米,深7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肥料与表土混和回穴。
芒果的种植方法:定植
定植以6-8月定植为好。如有灌水条件,在西南和南部9-10月也可定植。如用袋装苗,在非干旱地区可在3-5月定植。以阴天或雨前定植为好。用裸根苗定植应保持根系舒展;用袋装苗定植则不能踩压土团。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面为宜。植后淋透定根水并加复盖。
芒果的种植方法:施肥
1、幼树施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配合钾肥,过磷酸钙、骨粉等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为主。植后抽出1-2次梢时开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10-20克,9月施复合肥。如天旱可施1-2%的液肥或1:4的稀粪水,第二年用肥量加倍。在6-8月结合压青扩穴增施有机肥。每株施绿肥50公斤,猪、牛粪或土杂肥20-30公斤,或花生饼、过磷酸钙0.5-1公斤。
2、结果树施肥以氮、钾肥为主,钾的用量不少于氮,并配合磷、钙、镁肥。具体做好如下四次肥:
(1)催花肥10-11月施催花肥。树冠4米以内的(下同),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钾各150克或复合肥250克。树冠增大,施肥量相应增加。
(2)谢花肥当开花量大时,在谢花后每株施尿素100-150克,或结合喷药加入1%的尿素或硝酸钾作根外追肥。
(3)壮果肥谢花后约30天为果实迅速增长期,也是幼龄结果树春梢抽生期。此时至收获前15天应追施氮、钾肥1-2次,或作根外追肥,以保证果实发育所需的养分。
(4)果后肥采果后立即施重肥,在丰收年可于收果前后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150-200克,其后再施有机肥和磷肥。
芒果的种植方法: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芒果速生、早结果、丰产稳产,优质的关键措施之一。幼树的整形修剪植后苗高80-100厘米开始整形。
(1)自然圆头形树冠整形定干苗高80-100厘米时摘心或短截,促进主干分枝。
①培养主枝主干抽枝后,在50-70厘米处选留3-5条生势相当,位置适中的留作主枝,其余摘除。如生势差异大或位置不适当,可通过拉、压枝条或人工牵引予以纠正。主枝与树干夹角保持50-70度。
②培养副主枝当主枝伸长60-70厘米时摘顶,促进其分枝。在50-60厘米处选留3条生势相近的分枝,其中两条留作副主枝,顶上一条留作主枝延续枝。待延续枝伸长50-60厘米时再留第二层副主枝;如法再留第三层和第四层副主枝。所留副主枝应与主枝同在一平面上,与主枝夹角应大于45度,避免枝条重叠或交叉。副主枝长度不宜超过主枝。
③辅养枝及其处理由副主枝抽生的枝条可发展成枝组,也可发育成结果母枝,不宜剪除。对徒长性的强枝宜短截,促进分枝,以保持枝条的从属性;对扰乱树形的直立枝,交叉或重叠枝应予剪除。结果2-3年后,一些枝组生势变弱,或位置不适当,影响树冠通风透光者或逐步疏除。
在幼树整形修剪中,主要是培养骨干枝、尽量增加分枝级数,控制徒长枝,修剪位置不适当的枝条。在定植后2-3年内培养50-60条生长健壮而不徒长,位置适宜的末级枝梢,形成矮生,光照良好的圆头形树冠,为早结果打好基础。
(2)自然扇形树冠整形
①选留主枝与副主枝主干截顶抽芽后,选留3个枝,其一作延续主干,另两条作层主枝,这两条主枝相对成一直线,各与行向成15度角。如角度不合,可通过人工牵引予以校正。待延续主干伸长后,距层主枝100-120厘米留第二层主枝,分枝方向与层呈斜十字形。以后整个树冠呈长圆或哑铃形。
②副主枝及枝组的培养同圆头形树冠,为防结果后枝条下垂,初结果树在主干上缚一竹竿作结果后吊枝之用。
(3)结果树的剪修此时修剪以短剪和疏删为主。
①花芽分化前修剪,疏除过密枝、阴弱枝,病虫枝、交叉、重叠和徒长枝,增加树冠透光度,促进花芽分化。对生长过旺、多年不结果的植株可通过主枝环状剥皮、环割、扎铁丝及断根等方法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②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剪除影响果实发育的花梗与枝条,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及过小的败育果,两个果粘在一起的易拈惹虫害,应去除一个,一穗果保留3-4个发育正常的果即可。对未结果或开花不结果的枝条可酌情短截,促进抽梢,培养来年的结果母枝,也可增加树冠的透光度。
③采果后修剪这是重点修剪时期,采果后及时短截结果枝至该次梢的基部2-3节。如出现株间枝条交叉,可短截至不交叉为止。对树冠中的病虫枝、过密、交叉、重叠枝和阴弱枝予以疏除,对因多年结果而衰竭的枝条和徒长枝一般应予剪除,但如位置适宜,或树冠衰弱,也可短截更新,复壮树冠。
④老弱树更新复壮经10余年或几十年结果,或因失管和病虫害导致枝条衰老,结果少,产量低的植株,可进行重截更新复壮。方法是:在离主干60-80厘米处重截主枝,重新培养骨干枝和枝组。根系也进行相应的短截,促发新根。可在离树干2米左右挖深、宽各40-50厘米的环状沟,施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诱发新根。截干时间以10月至次年3月为好。经更新的植株,在正常管理下2年后便能有较好的收成。
无论整形或修剪,都必须与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紧密结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芒果的种植方法:其他措施
1、套袋护果经验证明,收获前30-35天用白纸或旧报纸套包果实是培养优质果,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经套袋的果实不受果实蝇和吸果夜蛾为害,不受枝叶刮损果皮,保持果面鲜美。一张旧报纸可制6-8个袋,每公斤报纸可制袋140-160个。套袋前先喷药杀菌杀虫,套后用钉书钉封袋口即可。
2、应用生长调节剂保果或调节花期
(1)用多效唑调节结果期用多效唑(pp330)调节花期,可使收获期提前至四月。一般用量是每米树冠施15%的多效唑10克,土施结合喷药效果更佳。施后60-100天抽花蕾,连续2-3年有效。
(2)花前喷200ppm的乙烯利能促进花芽分化;在盛花期喷20ppm2.4-D;70ppm赤霉素或30ppm萘乙酸均能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3)开花结果期喷叶面宝,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也认为有增产效果。
无花果怎么养?
题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种植无花果。我看很多小区院子里,屋顶都有种无花果。种植无花果有个方面的种植;一个田间地里栽植,一个家里盆栽种植。下面我来说说我养过无花果的见解和看法。
无花果是一种非常喜欢温暖气候的植物,它的花期很短暂,但是它的结果率很高,因此种植无花果的时间,一定要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来选择,并且有很多地方无花果可以采用两季的种植方法,一般选择在每年的春季3月份还有秋季的10月份进行种植,这两个时候的无花果成活率也会提高很多,因此种植无花果的时间选对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一、田间土壤种植我们在种植无花果的时候,只需将它的根部进行移栽就可以对花果进行养植了。无花果本身也非常的好养活,所以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进行压枝条的方式进行繁殖,在压枝条的时候也要注意选用一些比较强壮的树枝进行繁殖,并且移植的季节也要选择在春季,因为春季气候比较湿润,成活率也会提高,等到无花果的枝条生根发芽以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还可以采用扦插的方法,对无花果进行移植,但是在栽植之前,一定要将剪下的枝条用多菌灵浸泡,这样可以提高无花果的成活率,也可以促进它的根系生长,所以在繁殖无花果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无花果适合的方式对无花果进行移植,并且不管哪种移植方式,都要选择一些比较粗壮的枝干进行繁殖,这样可以加大它的成活几率。
无花果对于温度要求比较高,在种植期间,它的温度必须保证在二十度,就可以增加它的生长率还有结果率,所以在种植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它温度的调控,一般在无花果栽种的时候,它喜欢温暖湿润的天气,这样更有利于它的生长,但是栽植无花果期间,它的温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否则果树会造成干枯。所以种植期间,温度必须要保证均衡。
种植无花果的期间,需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虽然无花果的生长能力非常的强大。在栽种无花果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它植株间的距离,最好行间距离和植株间的距离都要控制在三米以内,这样种植无花果的土壤也会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同时在栽种以后,还可以使日后的管理更加的方便,因此要保证每棵无花果树的光照充足,还要保证植株间的透气性。
在种植无花果期间,更要保证它有足够的肥料,并且每棵无花果树的所实施的肥料,都与它的产量还有结果的数量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所以在种植无花果期间,要经常施肥,但施肥过程中的分量,要根据它的生长状况判定,在幼苗的时候,为了促进它的枝繁叶茂,施肥和浇水同时进行,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无花果树的生长过程中,一定要将一些长势过于繁茂的枝干进行剪除,这也是为了保证被遮挡住的无花果生长的更快,还可以保证它内部的阳光照射,更有利于田间的透气。
因此在种植无花果期间,修剪枝干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并且还要将一些枝干涂上一层白色的东西,防治虫害的发生。还可以适用一些氮肥来进行施撒,并且到了无花果的生长中期,更要频繁的施肥,以保证在成年之后它的结果几率,还可以提高无花果树的产量, 虽然无花果树对肥料的需求很高,但是在每次施肥之后都要结合浇水进行,并且为了避免伤到它的根部,影响根部吸收的养分。
二,家庭盆栽养植1.选择比较大的花盆;调配好肥力大的土壤,比如腐叶土,园土,有机土,最好加点河沙、花生壳之类的进行调配,这样透气性好。不容易烂根。
2.夏天天气炎热,要早晚各浇一次水,但是也不要太多,保持盆土湿润,春秋每周浇一次,冬天每半个月浇水一次,这样才能保持水分充足。
3.在无花果盆栽生长期间,需要每15天施肥一次,最好使用有机肥,比如草木灰、农家肥、自制肥,施肥时要远离根部,免得伤到根部。
4.病虫害,无花果很少出现病虫的危害,但也还是有的,如果发现有虫害出现,可以在枝条上喷洒一些杀虫的药物加以防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盆土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的病害期在春天。
无花果的果实极富有营养,有着强化肠胃,促进消化等功效,养殖的方法也不难,在阳台上也能轻松的养出一盆果实累累的无花果。以上是我养植的建议和看法,因为我种植过,所以分享给题主和大家,希望能帮助到题主,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分享,谢谢关注和支持🙏
保山有什么好吃的?
1、大救驾
大救驾是腾冲县最出名的小吃,是炒饵块的一种,制作的方法是将饵块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鸡蛋、肉、萝卜、番茄等,一起放在锅中爆炒而成。 最后还配一碗酸汤(即后面提到的干腌菜汤),就上了桌。今天在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云南,有典故有渊源的菜自然热的快,而米食配酸汤爽口、开胃又益于消化,“大救驾”于是坐定了热门儿菜的位置。、
2、腾冲饵丝
腾冲饵丝采用当地特产浆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为腾冲本地和外来客人所普遍喜爱的一种方便小吃。饵丝一般有煮吃和炒吃两种吃法。煮吃法是将饵丝切成细丝,用滚水烫熟,加上鲜肉丝或火腿丝、肉汤或鸡汤,佐以酱油、葱花、芫荽及少许酸菜即成。炒吃法即上面提到的 “大救驾”。
3、土锅子
腾冲风味中的一绝 -----土锅子,誉満全省名扬东南亚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不同于普通火锅,火锅是用金属做的,而土锅子则以腾冲当地的一种陶土“烤制” 。更大的区别是土锅子的烹制独特:用鸡和鲜排骨熬成骨汤,底菜丰富、搭配合理,青菜为主配以芋头、山药、白萝、胡萝、油炸臭豆腐、黄笋 (或黄花菜)、黄条、酥肉、泡皮等十几种植物原料和动物原料,底菜的制作和安放有一定的程序;土锅子的造型美观,而且保持原汁原味,营养全面。
4、大薄片
大薄片已成为滇西名菜,工于火候,长于刀法,用特制的猪头肉片成薄如蝉翼的大片,调料齐全,具有咸、酸、辣、麻、香多种滋味,肉脆嫩,嚼时有劲,回味无穷。另有用猪头、猪脚、猪肚、猪肠子等配全调料烹制而成的烧腊,色泽光亮,皮酥粑、肉肥而不腻,味尤为鲜香浓郁,以之蘸饵块粑粑味道极佳,风味独特。此外,焐猪肉、赶马肉、酥肉、腊肉、火炕干巴、干肠子、豆腐汤……各具特色。银杏猪肚营养丰富,韭菜根、川芎根、防风柜、茴香剁肉圆,都具有滋补食疗功效的美食。
5、坛子鸡
坛子鸡源于明末,兴于清初,由其独特的瓷坛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融合腾冲当地原料配制而成的一朵奇葩。选鸡、油炸、焖制、烧火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把握。正宗的坛子鸡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
6、头脑
头脑是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食物,故而又名八珍汤。每年阴历白露至来年立春上市。食用头脑多在清晨,用腌韭菜作引子,并配以一种名之为帽合的圆形面饼。头脑营养丰富,具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虚补亏的疗效,长期食用,得益非浅。
相传,头脑乃明末清初时,太原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所创。他将八珍汤的配方和制法传授给一家饭店,并为该店起名清和元,八珍汤由此也易名为头脑。在清和元牌匾的上边写有头脑杂割四个小字,合起来便是头脑杂割清和元,意寓宰割元、清封建王朝统治者之头。
7、山林素席
保山山林素席,全为手工制成。以太保山之保山玉佛寺、九隆山之梨花坞及来凤山之来凤寺三处最为驰名。其主要原料是豆腐、面筋,配以营养价值很高的南瓜子(去皮)、核桃、鸡枞、香菇及洋芋等时鲜果蔬,采用蒸、炸、烩及挤压造型等多种方法精心烹制而成,花色品种很多。有趣的是,僧尼们不知出于何等样初衷,还颇有创意地将诸多很素淡的菜肴“包装”得很“油腻”,使得一些初尝此席者兴味横生:分明是来吃素的,可筷一落,这是“鸡大腿”,那是“腊香肠”,还有“红烧排骨”、“火腿切片”、“油炸螃蟹”……据说,还有“熊掌”、“鱼翅”等“大补”名菜呢!俱荤形而素实,堪称“三界之外”的入世之筵——事实上,享此口福者亦大多为红尘中人。保山素席之美味,远非现在市场所流行的齐善素食及各地素餐馆可比。
8、永昌板鸭
永昌板鸭是云南省保山市的著名食品。保山是滇缅古道上的重镇,从汉代至清代,曾设立过永昌郡、永昌府等政区。永昌的名字为国内外所熟悉。因此,这里出产的板鸭,以“永昌”命名。永昌板鸭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就远销港、澳地区和缅甸等国家。永昌板鸭是选取饲养3-4个月的本地良种麻鸭为原料,用人工催膘即活鸭站笼填喂15-20日,使其达到标准重量。加工时先将肥鸭宰杀,将鸭毛褪净,修边整形,达到色白光润、造型美观的要求。然后,扎针上盐,腌制2日,取出洗净,放在平板上定型,让其日晾夜露,直至风干,忌暴晒。
9、油炸豌豆粉
油炸豌豆粉是传统民间小吃,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具体做法是先将质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涨去壳,然后磨成浆,用筛子过滤,再把浆水放入锅里用文火慢慢煮成糨糊状冷却后即成豌豆粉。用刀将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锅内用清香油和熟猪油混合炸,半熟后捞起来晾一晾,再重入锅内油炸待熟透后捞起。吃时洒上椒盐,吃起来香脆、鲜嫩,口味佳,令人回味无穷。
10、“大滚锅”饵丝
“大滚锅”饵丝是把中原口味、西南口味和腾冲特有的侨乡口味和现代饮食时尚溶为一体的腾冲独特风味美味。“大滚锅”的汤又清又鲜,油轻不腻。“大滚锅”饵丝有别于米线之外,是它相当入味,有别于面条和一般饵丝之处是筋骨非常好。“大滚锅”饵丝已实现了快餐化,有严格的制作程式,一分钟内上桌。
你知道哪些农谚呢?
谢邀!你知道那些农谚呢?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博大精深,既便是处于最基层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所总结出来的谚语也有很厚的文化底蕴,农村谚语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知道的农谚很多,从内容上看可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动物和天气相关的农谚。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地球有什么动静它们先知,蚂蚁搬家实际就是蚂蚁的防雨行为。
二是节气与农业相关的农谚。例如“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二十四节气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天象也是有自然规律的,这些谚语就是规律的总结。
三是饮食与健康有联系的农谚。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已伤身是三灾“。食疗是当今社会的时尚名词,大家都注意养生,各种野菜已成为盘中餐。
四是与农村家长理短相关的农谚。例如“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等。农村人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有着许多传统美德需要传承,这类谚语通俗易懂,便于记忆。
五是鼓励青年人励志的农谚。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等。青年人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励志是教育青少年的永恒主题。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点赞、吐槽!]
獾的用途?
【体长】: 500至700毫米 【尾长】:150至200毫米 【体重】:10至12公斤 【毛色】:獾的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长而粗的针毛,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呈现棕灰色。 【寿命】: 10~25年 【保护级别】:地方常见,在部分草原地区属于害兽。 【形态特征】: 体形粗实肥大,四肢短,耳壳短圆,眼小鼻尖,颈部粗短,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前爪比后爪长。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类似猪鼻;四肢较粗而强,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爪长近似趾长。 【地理种群差异】: 獾是食肉目鼬科兽类的通称。约6属共9种。中国有3种:狗獾、猪獾和鼬獾。 【分布情况】: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和北美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物种状况】:狗獾、猪獾地方常见,袋獾、狼獾已收到相关法律保护。 【生活习性】:嗅觉灵敏,善掘土,穴居。昼伏夜出。大多数种类独居生活。 【食性】:獾的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生活环境】: 山地、森林、草原、丘陵、盆地、溪流湖泊均有分布,适应能力较强。 【生理特征】: 1~2岁性成熟,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开始交配。公、母性交后,其胚泡滞育期较长,受精卵2~3个月内不着床,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受精卵着床后即开始发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产仔。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产仔3~4只。幼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秋末冬初时幼獾基本长大。 【经济价值】: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贵野生经济动物。皮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皮毛,其皮革制品美丽大方,色彩艳丽,是制作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为三色毛,两端白色中间黑棕,毛杆粗细适中,弹性好,耐磨,制成女大衣漂亮美观,是皮革抢手货。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肉可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席上的佳肴。獾油是由獾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是治疗烫伤、烧伤的有效药物。 【世界上几种地方性常见的獾类】: 獾是鼬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杂食性兽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1、狗獾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 狗獾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55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 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三条;面颊两侧各一条,中央一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林、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2、猪獾 猪獾遍布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区。国外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等地也有分布。体形大小似狗獾,二者区别主要在于猪獾的鼻垫与上唇间裸露,吻鼻部狭长而圆,酷似猪鼻。体重10千克以上,体长650-700毫米。全身浅棕色或黑棕色,另杂以白色;喉及尾白色;鼻尖至颈背有一白色纵纹,从嘴角到头后各有一道短白纹。从平原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地都有栖居,生活习性与狗獾相似穴居,住岩洞或掘洞而居,性凶猛,叫声似猪。视觉差,嗅觉发达。夜行性。食性杂,尤喜食动物性食物,包括蚯蚓、青蛙、蜥蜴、泥鳅、黄鳝、蝼蛄、天牛和鼠类等,也食植物性食物,有时盗食农作物玉米、小麦、白薯和花生等。有冬眠习性。立春前后发情,怀孕期3个月左右,于4-5月产仔,每胎2-4仔。獾油治烫伤,对痔和胃清疡有一定疗效。针毛可制毛刷和笔。 3、狼獾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我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特别是在冬天,当驯鹿群从北极草原回到边缘丛林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开杀戒,跟在猎物后面穷追不舍。由于它的腿短,脚大,所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奔跑起来比腿长而蹄小的驯鹿容易得多。据计算,它们踩在雪上的压强只有驯鹿的1/10,所以得心应手,很容易捕到猎物。一旦捕到驯鹿,便会很快将它肢解,一部分当场吃掉,其余则分几个地方埋藏起来,以备在漫长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时再扒出来享用。有时当寻找食物特别困难时,它们也会饥不择食,靠狗熊或狼群的剩汤残羹甚至腐尸充饥,因而得一别名即“贪吃的家伙”。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吃饱肚皮而已。 爱斯基摩人视狼獾的毛皮为宝物,因为这种毛皮即使在气温非常低的情况下,遇到嘴里哈出来的蒸气也不会结冰,仍能保持柔软干燥。这对在户外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脸周围的皮毛结起冰来,就会很容易把脸部冻伤。狼獾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4、袋獾 袋獾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现仅见于塔斯马尼亚省。身长525-800毫米,尾长230-300毫米,体重4.1-11.8千克。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块斑,吻为浅粉色。体形与鼬科动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儿袋。出没于灌木与高草生境中,昼伏夜出。行走时总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寻找食物。食性以肉食为主,吃昆虫、蛇和鼠类等,偶尔也吃些植物。是单配制的动物。每年3月份开始繁殖。妊娠31天后,可产下2-4个重0.18-0.29克的幼仔。幼仔在育儿袋中生活3个月后才放开吸吮的乳头;105天后离开育儿袋,但整个哺乳期达8个用。母兽2岁性成熟。动物园饲养的个体,寿命为8年零2个月。 袋獾常以路边、旷野里的动物尸体为食。它们胃口好得很,从不挑肥拣瘦,有什么就吃什么。贪吃,从不满足:袋獾可以在30分钟之内吃下差不多相当于自己体重40%的食物,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美餐的机会。它们也常常在农田附近游荡,因为那里常会发现腐肉。一般情况下,袋獾有机会就吃,从不满足。·手指柔软、有韧性,可以做出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高难度动作:袋獾长有异常柔软的大拇指,嘴巴更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威力。张开之后可以形成180度的角!袋獾少言寡语,羞涩怕人。它们一般等到夜里大家都睡了才外出觅食,而且都是独来独往。袋獾安分守己,不愿招惹是非,会尽量避免与其他动物发生冲突。它们以腐肉为食,偶尔也会大吼一声,去攻击年幼或受伤的动物,尝尝鲜物。 世界上哺乳动物中最凶猛的咬人动物是什么?答案不是老虎、狮子,而是看似温顺、可爱的肉食有袋类动物袋獾。这是科学家首次估计肉食哺乳动物的咬人的力量。澳大利亚科学家分析了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且考虑到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结果发现,常常被人们所低估的袋獾是现在活着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事实上,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够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3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狮是已经灭绝的肉食动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达100公斤。袋狮的撕咬能力是现在活着、身体大小一样的狮子的三倍。另外,胎生哺乳动物,如非洲猎犬、美洲虎和云豹的撕咬能力非同寻常。之前有研究称,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越小就留给咀嚼肌更多空间,令其撕咬力量更大。因此,脑量越小的肉食哺乳动物的撕咬能力越大的说法就被一些科学家提出。科学家发现,胎生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平均是有袋类的2.5倍。 5、蜜獾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苏联。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鸣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养殖技术】 獾的人工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